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革命新道路是如何探索出來

中國革命新道路是如何探索出來

發布時間:2022-09-28 00:52:17

『壹』 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人是怎樣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的

  1. 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對民主革命道路進行了新的探索,其主要內容是建立根據地,形成「工農武裝割據」局面 。

  2. 「工農武裝割據」:

    是國共十年對峙時期,中共在領導武裝起義、創建人民軍隊的基礎上,在廣大農村進行土地革命、武裝斗爭、根據地建設並以此來反抗國民黨反動統治的一種斗爭形式,也是中國式革命道路必經的重要階段。
    它包括兩個組成部分:一是「工農武裝割據」的實踐,一是「工農武裝割據」的理論。在斗爭實踐中,毛澤東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的具體情況相結合,創立了「工農武裝割據」思想。

  3. 井岡山革命根據地:
    位於湖南、江西兩省邊界羅霄山脈中段,是1927年10月由毛澤東率領湘贛邊界秋收起義的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開創的。1928年4月,朱德、陳毅等率領南昌起義余部和湘南農軍到達井岡山。兩軍會合後,組成了工農革命軍第四軍(隨後改稱中國工農紅軍第四軍)。5月,湘贛邊界召開黨的第一次代表大會,成立了毛澤東任書記的中共湘贛邊界特委。會後,成立了袁文才任主席的湘贛邊界蘇維埃政府。

『貳』 中國共產黨是如何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的

中國共產黨是如何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方法:

一、探索出一條正確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全國政權的革命道路,並形成了一條指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體系。

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是領導中國革命的堅強領導核心,並注重從思想、作風、政治、組織等方面加強黨的建設,保證了革命主體的先進性。

從中國共產黨成立之日起,黨逐步意識到要把黨建設成為一個能夠領導和團結廣大人民群眾進行革命戰爭的黨。

三、能夠爭取革命的大多數,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從而建立起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擁有了廣泛的社會基礎。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過程中,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先後形成了革命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反蔣統一戰線,以盡可能利用矛盾,爭取多數,孤立少數,達到分化瓦解的目的,這些統戰工作成為黨奪取全國政權的關鍵因素。

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歷史意義:

中國共產黨沒有自己的特殊利益,持續保持強大自主性,不受任何利益集團羈絆、左右。對部分正面臨政黨治理難題的國家而言,如何與時俱進地發展並完善適合本國國情的政黨體制,是政黨治理成功的關鍵。

在這方面,中國的政黨治理經驗提供了一種有益參考。在西方選舉政治落入「民粹主義」泥潭、政黨政治陷入「否決政治」怪圈、西式民主面臨「治理無力」的困境時,中國實現了有效治理和良政善治,形成「風景這邊獨好」的政治局面。

『叄』 中國共產黨是如何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的

一、探索出一條正確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全國政權的革命道路,並形成了一條指導中國革命走向勝利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理論體系。

二、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是領導中國革命的堅強領導核心,並注重從思想、作風、政治、組織等方面加強黨的建設,保證了革命主體的先進性。

從中國共產黨成立之日起,黨逐步意識到要把黨建設成為一個能夠領導和團結廣大人民群眾進行革命戰爭的黨。

三、能夠爭取革命的大多數,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從而建立起最廣泛的革命統一戰線,擁有了廣泛的社會基礎。

中國共產黨在革命過程中,在不同的歷史時期,先後形成了革命統一戰線、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和反蔣統一戰線,以盡可能利用矛盾,爭取多數,孤立少數,達到分化瓦解的目的,這些統戰工作成為黨奪取全國政權的關鍵因素。

秋收起義與中國革命道路

秋收起義雖然開始以攻佔中心城市為目標,但在遭到嚴重挫折後,毛澤東在革命斗爭實踐中認識到,中國革命必須適合中國國情,必須探索中國自己的革命道路。所以,他改變中央要求攻打長沙的指令,選擇向農村進軍,創建井岡山根據地,開始了全黨工作重心由城市向農村的戰略轉移。

這是中國革命具有轉折意義的偉大起點,為各地起義部隊建立、發展農村根據地樹立了榜樣。秋收起義和由此而開創的井岡山道路,成為中國革命道路的重要里程碑。

毛澤東在領導秋收起義、開創井岡山道路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教訓,及時把新的革命實踐上升為革命理論,逐步從實踐上和理論上形成了土地革命、武裝斗爭、黨的建設「三位一體」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

『肆』 如何探索和開辟中國革命新道路的

黨探索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艱難歷程

一、從進攻城市到向農村進軍的艱難轉變

1、1927年8月7日,黨在漢口召開了緊急會議(八七會議)。毛澤東發言的次數最多,時間最長,反思的也最為深刻。他在發言中講了三個問題:一是領導權問題;二是農民問題;三是軍事問題。

關於領導權問題,忽視了爭取革命領導權。關於農民問題,他批評了忽視農民運動的偏向。關於軍事問題,這時候毛澤東已經提出了爭取農民支持、獨立領導革命的思想,而具體的途徑則是把民眾運動和軍事運動結合起來。這次會上毛澤東當選為臨時中央政治局候補委員。

2、八七會議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總方針,黨先後組織了秋收起義、廣州起義等百餘次武裝起義,這些起義基本上都失敗了,即便奪取了城市也占不住,廣州起義佔領了廣州,但僅堅持了3天,其他各地起義奪取城市的目標也幾乎都沒有實現。

各地武裝起義實踐證明,攻打大城市的路走不通,一些起義部隊開始轉入農村,開展武裝斗爭和土地革命,開始從攻打城市到向農村進軍的偉大轉折。

3、而黨的工作重心從城市轉到鄉村這個彎,毛澤東轉的最快,也轉的最好。秋收起義受挫後,毛澤東認為攻佔長沙已是一項「不可能完成的任務」,他果斷決定退兵文家市,放棄「取瀏陽直攻長沙」的原定計劃,「議決退往湘南」,到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農村山區尋找落腳點。

4、各地起義軍撤到農村後,面臨的當務之急是在農村怎麼生存,怎麼發展。各地情況雖不盡相同,但都面臨三個共性問題:一是怎樣戰勝敵人的圍剿;二是如何爭取農民的支持;三是怎樣建設鞏固的根據地。

5、毛澤東很快認識到打土豪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解決問題的關鍵還是要爭取廣大農民的支持,而要取得農民的支持就要用事實證明共產黨是他們利益的代表。那麼又如何代表呢?當然是解決農民最關心問題,而農民最關心什麼呢?是土地問題。

6、毛澤東就抓住了這個核心問題,領導了邊界各縣轟轟烈烈的分田高潮。分地也是個很復雜的事,丈量土地、統計人口、協調分配,都需要有人牽頭,都需要組織來領導,這樣在廣大農民熱烈擁護下,寧岡等縣的基層黨組織逐步恢復了起來,並且相應建立了工農蘇維埃政權。

7、分了地後農民最怕再次失去土地,這就需要紅軍的武裝保護,由此支前擁軍成為了農民的自覺行動,紅軍的基本生存問題也就迎刃而解。在領導紅軍反圍剿的過程中,毛澤東等人又總結出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的十六字訣。

8、這樣就形成了武裝斗爭、土地革命、根據地建設三位一體的良性互動循環,工農武裝割據在井岡山地區就蓬勃開展起來。

經過一年多實踐,毛澤東對如何革命有了初步正確認識,他及時作了理論總結,1928年10、11月先後寫成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和《井岡山的斗爭》兩篇重要著述。

他從國情出發揭示了紅色政權產生和發展的歷史必然性,完整闡述工農武裝割據的內容,提出了紅軍和紅色政權發展的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這為農村包圍城市道路的開辟奠定了重要基礎。

二、革命新路在教條主義束縛中破繭而出

1、隨著各地工農武裝割據蓬勃發展,中央對割據農村和奪取城市的關系的認識也有了進展,提出在省一級的局部地區由割據農村,進而包圍奪取城市。

2、9月28日中央政治局發出的「九月來信」,肯定了毛澤東提出的「工農武裝割據」和紅軍建設的基本原則,毛澤東重新出任紅四軍前委書記。12月,毛澤東主持召開了紅四軍九大(古田會議),會議著重解決了兩個問題:

(1)、是在中國的特殊國情下怎樣建設黨的問題,毛澤東提出要著重從思想上建設,同時從組織上建設,通過用無產階級思想克服非無產階級思想,使農民小資產階級出身的黨員無產階級化。

(2)、是如何建軍,毛澤東強調黨對紅軍的絕對領導,並規定了正確處理軍內外關系的一些基本原則。這兩個關鍵問題的解決,使得走農村包圍城市道路奪取政權,有了可靠的保證。

3、古田會議後五天,即1930年1月5日,他給林彪回復了一封信,借著批評林彪以闡述自己的主張,這就是赫赫有名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4、毛澤東實際上提出了把黨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轉移到鄉村,在農村地區開展游擊戰爭,深入進行土地革命,建立發展紅色政權,待條件成熟時再奪取全國政權的關於中國革命道路的思路。這標志著農村包圍城市道路成功開辟出來了。


(4)中國革命新道路是如何探索出來擴展閱讀:

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的開辟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和現實價值,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一、揭示了中國革命發展的規律,指導中國革命取得了最後的勝利;

二、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關於暴力革命的學說,為殖民地半殖民地國家的人民革命斗爭提供了重要經驗;

三、中國特色革命道路理論是馬克思主義普遍原理與中國革命具體實際相結合的光輝典範,是毛澤東思想形成的重要標志;

四、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的形成和發展起到了啟迪作用。

『伍』 中國共產黨是如何開辟革命新道路的

如何探索和開辟新道路的?
(一)開展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斗爭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八七會議),徹底清算了大革命後期的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方針.
八七會議以後,舉行了南昌起義、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中國革命由此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
(二)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農村為重點,到農村去發動農民,進行土地革命,開展武裝斗爭,建設根據地,這是1927年以後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規律所要求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條革命心道路的開辟,依靠了黨和人民的集體奮斗,凝聚了黨和人民的集體智慧.而毛澤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三)毛澤東不僅在實踐中首先把革命進攻的方向指向了農村,而且從理論上闡明了武裝斗爭的極端重要性和農村應當成為黨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澤東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社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等文章,明確指出以農業為主要經濟的中國革命,以軍事發展暴動,是一種特徵;還科學闡明了共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武裝斗爭於根據地建設這三者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澤東指出:紅軍、游擊隊和紅色區域的建立和發展,是半殖民地中國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農民斗爭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農民斗爭發展的必然結果,並且無疑議的是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四)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是對1927年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和根據地斗爭經驗的科學概括.它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同當時黨內盛行的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和蘇聯經驗神聖化的錯誤傾向做堅決斗爭基礎上形成的.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
(五)隨著革命心道路的開辟,中國革命開始走向復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和根據地逐步發展起來.紅軍游擊戰爭實際上已經成為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農村根據地成為積蓄和鍛煉革命力量的主要戰略陣地.

『陸』 中國革命新道路的探索歷程是怎樣的

1、開展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斗爭
1927年,國民大革命失敗。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八七會議),徹底清算了大革命後期的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方針。八七會議以後,舉行了南昌起義、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中國革命由此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 1934年,第五次反圍剿失敗。1934年,紅軍被迫長征,在長征途中召開遵義會議,集中全力解決了博古等人在軍事上和組織上的錯誤,取消了博古在軍事上的指揮權,肯定毛澤東的正確主張,會後確定軍事上由毛澤東、周恩來等負責指揮。遵義會議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這次會議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是黨的歷史上一個生死攸關的轉折點。長征勝利使中國革命轉危為安。
2、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農村為重點,到農村去發動農民,進行土地革命,開展武裝斗爭,建設根據地,這是1927年以後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規律所要求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條革命心道路的開辟,依靠了黨和人民的集體奮斗,凝聚了黨和人民的集體智慧。而毛澤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毛澤東不僅在實踐中首先把革命進攻的方向指向了農村,而且從理論上闡明了武裝斗爭的極端重要性和農村應當成為黨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澤東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社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等文章,明確指出以農業為主要經濟的中國革命,以軍事發展暴動,是一種特徵;還科學闡明了共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武裝斗爭於根據地建設這三者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澤東指出:紅軍、游擊隊和紅色區域的建立和發展,是半殖民地中國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農民斗爭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農民斗爭發展的必然結果,並且無疑議的是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是對1927年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和根據地斗爭經驗的科學概括。它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同當時黨內盛行的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和蘇聯經驗神聖化的錯誤傾向做堅決斗爭基礎上形成的。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隨著革命心道路的開辟,中國革命開始走向復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和根據地逐步發展起來。紅軍游擊戰爭實際上已經成為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農村根據地成為積蓄和鍛煉革命力量的主要戰略陣地。

『柒』 以毛澤東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是如何探索和開辟中國革命新道路的

1、開展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斗爭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八七會議),徹底清算了大革命後期的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方針。八七會議以後,舉行了南昌起義、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中國革命由此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

2、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農村為重點,到農村去發動農民,進行土地革命,開展武裝斗爭,建設根據地,這是1927年以後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規律所要求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條革命心道路的開辟,依靠了黨和人民的集體奮斗,凝聚了黨和人民的集體智慧。而毛澤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3、毛澤東不僅在實踐中首先把革命進攻的方向指向了農村,而且從理論上闡明了武裝斗爭的極端重要性和農村應當成為黨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澤東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社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等文章,明確指出以農業為主要經濟的中國革命,以軍事發展暴動,是一種特徵;還科學闡明了共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武裝斗爭於根據地建設這三者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澤東指出:紅軍、游擊隊和紅色區域的建立和發展,是半殖民地中國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農民斗爭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農民斗爭發展的必然結果,並且無疑議的是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4、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是對1927年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和根據地斗爭經驗的科學概括。它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同當時黨內盛行的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

把共產國際和蘇聯經驗神聖化的錯誤傾向做堅決斗爭基礎上形成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

5、隨著革命心道路的開辟,中國革命開始走向復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和根據地逐步發展起來。紅軍游擊戰爭實際上已經成為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農村根據地成為積蓄和鍛煉革命力量的主要戰略陣地。

毛澤東對新中國經濟發展道路的探索歷程

從1949年到1978年近30年間,毛澤東的探索主要經歷了三個階段。

(一)過渡時期

新中國成立之後,第一件大事就是恢復經濟,經濟發展問題也就相應地被提到黨的重要議事日程上來。過渡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有兩個:一是從落後的農業國轉變為先進的工業國;二是從五種經濟成分並存的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單一公有制的社會主義社會。

(二)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10年

從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到「文化大革命」前,可以說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的10年。這10年中毛澤東對中國經濟發展的思考和實踐,主導方面是正確的,取得成績和經驗是經濟發展的主要方面,盡管在具體方針上有失誤,遭受過挫折。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以後,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初步建立起來,如何在新的生產關系下發展生產力,成為當時經濟發展首要解決的問題。

(三)「文化大革命」時期

1966年,剛剛渡過國民經濟困難時期,「文化大革命」爆發了。這場「大革命」是毛澤東發動和領導的,他的出發點是要防止資本主義復辟、維護黨的純潔性並尋求中國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他認為,「一大批資產階級的代表人物、反革命的修正主義分子,已經混進黨里、政府里、軍隊里和文化領域的各界里,

相當大的一個多數的單位的領導權已經不在馬克思主義者和人民群眾手裡。黨內走資本主義道路的當權派在中央形成了一個資產階級司令部……過去的各種斗爭都不能解決問題,只有實行「文化大革命」,公開地、全面地、自下而上地發動廣大群眾來揭發上述的黑暗面,才能把被走資派篡奪的權力重新奪回來」。

『捌』 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人是怎樣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的

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人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

1、八七會議前後,毛澤東提出了「上山」和「在槍桿上奪取政權,建設政權」的主張。

革命的立足點從輔助、支持國民黨完成民主革命,轉到由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民主革命之上,並且開始了農村武裝革命斗爭的實踐。

2、創建工農紅軍,開展土地革命,成功地進行了「工農武裝割據」的嘗試。

1928年10月,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湘贛邊界第二次代表大會決議案》中提出「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

3、同年11月,毛澤東又進一步闡述了黨的領導和武裝斗爭、土地革命、革命根據地建設的關系。

黨的領導正確是進行武裝斗爭、土地革命和革命根據地建設的保障;而武裝斗爭、土地革命、革命根據地建設這三者是互為條件,互為依託的。

4、根據周恩來的指示,紅四軍前委於12月28日、29日在上杭古田召開了黨的九大,此即著名的古田會議。

由於陳毅迅速、忠實、全面地貫徹執行周恩來指示,用九月來信分清是非,結束爭論,統一思想,古田會議通過了毛澤東起草的八個決議案,選舉毛澤東為前委書記,取得圓滿成功。

(8)中國革命新道路是如何探索出來擴展閱讀:

大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人在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的主張:

1、關於城市和鄉村、工人和農民的關系問題。

毛澤東1929年4月5日在給中共中央的信中明確提出:「農村斗爭的發展,小區域紅色政權的建立,紅軍的創造和擴大,尤其是幫助城市斗爭,促進革命潮流高漲的重要條件。」

2、關於黨領導的人民軍隊建設問題。

1927年9月29日,毛澤東在三灣改編工農革命軍,即在工農革命軍中建立黨的各級組織和黨代表制度。支部建在連上,班排設黨小組,連以上設黨代表,營、團建立黨委,部隊由黨的前敵委員會統一領導。

3、關於紅軍戰略戰術的基本原則。

1928年5月,毛澤東和朱德等根據敵強我弱、敵眾我寡的客觀實際和南昌起義、秋收起義與敵作戰的經驗,提出了「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十六字訣的游擊戰術,為後來紅軍整個作戰原則的形成奠定了基礎。

『玖』 中共是如何探索和開辟中國革命新道路的

(一)開展武裝反抗國民黨統治的斗爭
1927年8月,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八七會議),徹底清算了大革命後期的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錯誤,確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裝反抗國民黨方針。
八七會議以後,舉行了南昌起義、湘贛邊界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中國革命由此發展到了一個新階段。
(二)走農村包圍城市的革命道路
以農村為重點,到農村去發動農民,進行土地革命,開展武裝斗爭,建設根據地,這是1927年以後中國革命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城市武裝起義失敗的嚴峻事實所要求的。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這條革命新道路的開辟,依靠了黨和人民的集體奮斗,凝聚了黨和人民的集體智慧。而毛澤東是其中的傑出代表。
(三)毛澤東不僅在實踐中首先把革命進攻的方向指向了農村,而且從理論上闡明了武裝斗爭的極端重要性和農村應當成為黨的工作中心的思想
1928年,毛澤東寫了《中國的紅色政權為社么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等文章,明確指出以農業為主要經濟的中國革命,以軍事發展暴動,是一種特徵;還科學闡明了共產黨領導的土地革命、武裝斗爭於根據地建設這三者之間的辯證統一關系。
1930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毛澤東指出:紅軍、游擊隊和紅色區域的建立和發展,是半殖民地中國在無產階級領導下的農民斗爭的最高形式,和半殖民地農民斗爭發展的必然結果,並且無疑議的是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最重要因素。
(四)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是對1927年革命失敗後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和根據地斗爭經驗的科學概括。它是以毛澤東為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同當時黨內盛行的把馬克思主義教條化、把共產國際和蘇聯經驗神聖化的錯誤傾向做堅決斗爭基礎上形成的。
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理論的提出,標志著中國化的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初步形成。
(五)隨著革命新道路的開辟,中國革命開始走向復興。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紅軍和根據地逐步發展起來。紅軍游擊戰爭實際上已經成為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農村根據地成為積蓄和鍛煉革命力量的主要戰略陣地。

『拾』 中國共產黨是怎樣探索中國革命新道路的

①大革命 失 敗後,中國革 命處在危急關頭。中共認識到武裝斗爭的重要性,決定用武裝起義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根據八七會議的決定,毛 領導了湘贛邊秋收 起 義。②起義軍攻 打長沙受到挫折後,退到文家市,毛 分析了形勢,決定向敵人統治力量薄弱的山區進軍。③毛 率領工農革命軍到達井岡山地區,他領導井岡山軍民開展游擊戰爭,進行土地革命,建立工農革命政權,創建了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④毛 及時總結了井岡山斗爭的經驗,相繼寫了《中國的紅色 政 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斗爭》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從理論上說明了中國革命採取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這樣一條道路。這樣,毛 從實踐上和理論上探索出了中國 革命勝利的正確道路

閱讀全文

與中國革命新道路是如何探索出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大利牧歌怎麼樣 瀏覽:545
中國經度最高的省是哪個省 瀏覽:338
2012北京奧運會中國有多少人參加 瀏覽:33
中國什麼艦隊去伊朗了 瀏覽:968
印度要如何改革才能成功 瀏覽:128
伊朗進口豬肉有什麼限制 瀏覽:438
義大利cd女鞋是什麼牌子 瀏覽:584
英國疫情影響如何應對疫情 瀏覽:416
泰國人多久可以回中國 瀏覽:325
月氏人如何入侵印度的 瀏覽:297
義大利餐酒有哪些地區 瀏覽:216
印度尼西亞橡膠多少錢 瀏覽:252
越南和寮國旅遊哪個好 瀏覽:14
為什麼中國男人那麼短 瀏覽:989
越南的蔬菜沙拉放的什麼汁 瀏覽:105
義大利與浙江哪個好 瀏覽:1004
英國哪裡買韭菜最好 瀏覽:418
國外如何看待中國建黨100周年 瀏覽:975
為什麼火山噴發引發印尼海嘯 瀏覽:601
為什麼義大利人那麼好看 瀏覽: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