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中國訊息 > 中國人如何評價外國音樂

中國人如何評價外國音樂

發布時間:2022-06-11 06:37:05

『壹』 作為中國人,你如何看待日本作家創發出來的音樂作品

面對藝術人是感性的,會無條件的熱愛自己所愛;回歸理性則會是另一種狀態。

『貳』 為什麼國人崇洋媚外喜歡歐美歌曲

這應該不是崇洋媚外的表現吧,我的英文其實也不是很好,但卻非常喜歡聽歐美流行歌曲。 仔細分析了自己喜歡的原因: 1、歐美通俗演唱方法有極強的感染力。歐美歌曲會經常採用啞音、吶喊、裝飾音、滑音、抽泣、假聲包括一些氣聲的特殊運用,來演繹歌曲的憂傷、悲泣、真摯、委婉、激情等等,利用肢體語言融合節奏的表現形式,運用混聲、和聲、不規則人聲,進行有聲或無伴奏伴唱,使一些並不復雜的旋律,變得富有色彩,具有極強的感染力。加上一些歌手創造出高度炫技性演唱形式,使通俗歌曲能產生震撼人心的藝術魅力。 2、不同於東方的曲調有著新奇的吸引我的感覺。 3、歐美歌曲大多是真性情的演繹,不象港台歌曲大多是靡靡之音,什麼我愛你你愛我,愛來愛去,歌詞空洞,沒有實際內容,聽了只會讓人更加麻木。而歐美歌曲,他可以為你營造一個美麗的童話世界,讓你遨遊在遐想與夢幻之間,也可以為你開啟地獄之門,讓你體驗煉獄搬的掙扎與煎熬,能夠給你一個完完全全的身臨其境的感覺。 4、發泄情緒:不管你是個多愁善感的文弱女生還是個血脈噴張的憤青總會在歐美音樂中尋找到一首適合你的歌曲。 5、音樂形式多樣有激情,有自己的風格充滿創造力,不古板,這非常適合我的性格,所以我喜歡。

『叄』 歐美音樂為什麼比國內音樂好聽

豈止是歐美啊,日韓音樂也比中國強很多的。為什麼呢?主要還是語言的問題吧。音樂和歌曲通常分兩塊,一塊是作曲,一塊是作詞,然後想辦法融合到一塊。日韓那邊的語言吧,母音較突出,什麼啊吧噠嘎,唱歌比較節奏感強,最主要是那邊說話是語調的升降,簡單說就是單個字沒有聲調,而漢語就復雜了,有四個聲調。那麼我們唱歌時一個音對應一個字,可是這個字是個二聲三聲或四聲,那麼這個音能准嗎?
那麼詞曲融合時,沒有聲調的語言自然會十分順暢與曲子結合,只需考慮曲子的調調。而對中國人來說,要考慮曲子的調調,還要考慮詞的調調,一首很好聽的曲子,配了不同的詞,調調就變了,就變難聽了。當然,也可根據歌詞來配曲子,但並不保證美麗的詞藻就能生成好聽的歌曲。
所以中國古人玩的就是詞牌曲牌,為了好聽這都固定模式了,需要詞曲嚴謹的配合。
那麼現在中國的音樂歌曲啊,創作起來比較困難,勢必質量方面不行。當然,也有好的,很少。結果就是辣雞一堆,偶爾有優秀的,那麼就是一首歌一輩子。

『肆』 如何看待中國人喜歡聽歐美音樂

我就是呢,我的喜歡英語裡面百分之九十五全是外語的,或者是過去火的,或者是現在火的,我反正不知道外國人怎麼看我們的歌曲,但是我覺得外國很多英語的確是我們國內無法達到的程度,好比是說電音天才艾倫沃克,都熟吧,一首《faded》火爆全球,賈斯丁比伯的《despacito》亦或者 煙鬼組合的《something just like this》這些全球火熱的音樂啊,我們不能保持以前的封建思維,現在是新時代,我們對於外國文化應該去其糟泊,取其精華,好的,我們就銀進來就學習,不好的,我們也不能批判別人的文化,只是不去效仿就行了,這是我的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伍』 如何看待「如果一個中國人對貝多芬的交響樂和莎士比亞

貝多芬畫像路德維希·凡·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2.16—1827.03.26),男,德國作曲家、鋼琴家、指揮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一共創作了9首編號交響曲、35首鋼琴奏鳴曲(其中後32首帶有編號)、10部小提琴奏鳴曲、16首弦樂四重奏、1部歌劇、2部彌撒、1部清唱劇與3部康塔塔,另外還有大量室內樂、藝術歌曲與舞曲。這些作品對音樂發展有著深遠影響,因此被尊稱為樂聖。主要作品有交響曲九部(以第三《英雄》、第五《命運交響曲》、第六《田園交響曲》、第九《合唱》最為著名),歌劇《費黛里奧》等等

中文名: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
外文名: Ludwig van Beethoven
國籍: 德國
出生地: 德國波恩
出生日期: 1770年12月16日
逝世日期: 1827年3月26日
職業: 作曲家
代表作品: c小調第五交響曲、升c小調第十四鋼琴奏鳴曲、愛格蒙特序曲等

法國傑出的現實主義作家羅曼·羅蘭:在如此悲苦的深淵里,貝多芬從事於謳歌歡樂。貝多芬是我呼吸困難時的空氣,是我夢寐以求的大自然,是喪失信仰而感到惘然若失時所渴望的宗教,是在黑暗之中朝無限廣闊的世界打開的一個窗戶。

德國著名哲學家思想家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貝多芬是藝人的一位理想聽,他在小巷的乞丐和兒童的歌曲中,在流浪的義大利人單調的樂曲中,在鄉村小酒館和狂歡節夜晚的舞曲里,發現了他的「旋律」,他象一隻蜜蜂那樣把它們收集在一起。

偉大導師恩格斯:這個最屈辱的仰仗外人鼻息的時期,正好是文學和哲學的光輝燦爛的發展時期,是以貝多芬為代表的音樂的繁榮的時期。

美國藝術理論家弗萊明:《英雄交響曲》在音樂上的革命等同於美國和法國在政治思想和行動上的革命。

智利鋼琴家克勞迪奧·阿勞:貝多芬也許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偉大的作曲家。他的作品的深度是無人能夠企及的。因為他的內心所擁抱的是整個宇宙。

德國鐵血宰相俾斯麥:貝多芬的音樂抒發自己的激情也慰籍著人們的心靈,激勵著那些心懷大志敢作敢為而屢遭失敗的志士。使他們痛定思痛之後百折不撓的奔向那遠大的目標。

德彪西曾經這樣比較過莫扎特和貝多芬,他說:「自然,天才可以沒有品味,貝多芬便是一例。而另一方面,身為天才的莫扎特則有最雅緻的品味。」

『陸』 中國人可以喜歡外國國歌嗎我第一次聽到前蘇聯國歌的時候我都哭了。感覺太感人。只是音樂方面。

可以喜歡呀,每個人喜歡的東西不一樣,所以音樂也是一樣的

『柒』 作為一個中國人,如何看待日本音樂家創造出來的中國味道極濃的音樂作

日本才是華夏

『捌』 如何看待歐美音樂、華語音樂、日韓音樂在當今樂壇的地位

我默默地翻開了自己的網易雲歌單,發現不論是它給我的每日推薦,或者是我自己的收藏歌單,或者是我現在的播放列表,清一色的English music,夾雜40%的日韓,卻只有零散分布的幾首中文歌。

『玖』 為什麼在文化背景完全不一樣的基礎下,中國人可以欣賞西方古典音樂,而西方人卻不能理解中國古典音樂

西方的藝術是感官的藝術;
而中國的藝術是心靈的藝術!!

中國音樂蘊含的「以不變應萬變」的東方時空觀,境界理念,超越性轉化精神等等都是只憑外在判斷一切的西方人匪夷所思的。
舉個例子:西方傳統曲式多偏重於音樂思維的敘述性,往往由點到面層層推開,在有序排列的進展中,在技術手段環環相扣的層層疊置中,描述深遠的理想,展開澎湃的激情,構築邃遠的哲思--嚴密的建構式的音樂邏輯。
而中國傳統的詩畫樂來自一個共同的宇宙胸襟,天人合一,我中有你你中有我,混沌一片時空合一的感受方式形成了中國傳統音樂思維的「模糊性」。「模糊性」的音樂思維產生的音樂結構常令西方思維不可解:旋律為何如此繁復地纏繞不清?什麼是它們的中心結構?尋找中心的人即使尋得某些音樂發展的核心材料,牽強地附會於某些思維模式中,往往也會得出不夠「嚴謹」,過於「零散」的印象。如果丟下解剖刀靜心聆聽,卻有股股韻味幽然潛來,意味深長而難以言表。
正是這結構的「零散」與不夠「嚴謹」賦予韻味和意味以棲息之地。正如清代畫家石濤的藝論:混沌里放出光明。

朋友,推薦你讀曾田力老師寫的《音樂,生命的沉醉》,我對中外音樂的徹悟與愛始於此書。充滿激情的一本書。

『拾』 中國音樂和外國音樂相比,特點是什麼

音樂是一個大眾的產物,沒有階級分層,所以很多聽完了吉祥三寶的同學們都會在自己的興趣愛好裡面填寫上音樂一詞,細心點去研究一下,你不難發現,現在大眾們興趣愛好最普遍的就是音樂,上網。鑒於音樂實在太牛逼,中國一向的國情也阻礙不了音樂這個沒有種族國界的發展,因為中國人最擅長的就是一幫子一幫子的人們紛紛去做一件事情,當所有人都做這件事情的時候,就會被各種獨特的視角和觀點抨擊,當我們在興趣愛好上填寫上上網的時候,會被一幫人說是網蟲,老迷戀在這個虛擬的世界裡不好如何如何。但你說喜歡音樂的時候就沒人在你的骨頭里挑雞蛋了,正因為如此,全世界喜歡音樂的人們都不知道音樂是個什麼東西,就好比我們做菜的時候都講究色香味俱全,以前的普通家庭是沒有那般閑情逸致去研究色香味的,能講究色香味的人們對此大都有點知識。但現在中國是一個能被金融風暴影響和影響金融風暴的國家,幾乎沒人不講究色香味了,但現在能說出色香味是什麼的人有幾個?再直白點,大家都喜歡看美女,那什麼是美女?我不知道你們明不明白,反正我是不明白,我對美女的全部認知就是白,瘦,好看。至於怎麼個白法才算美女白,我就扯不清楚了,只能說不是白癜風的白,瘦不是賣火柴的小女孩那種瘦;好看,這個就更不好說了。我還是不扯這個,免得犯階級錯誤。

中國的音樂之所以不能和國外音樂那樣叱詫風雲,我認為是太過理性了,幾乎所有的音樂都會抱有明確的意境和想要表達的感受,如果歌手說不出自己唱的是什麼,在我們看來,他是個失敗的歌手。音樂不要什麼理性知性感性,他們都逃脫不了一個概念的圈子。而最最可惡的就是歌詞,往往我們都要用一些文字來表達音樂,這個其實完全是一個錯誤的概念和不變的定論,就好比我們用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感受和思想一樣,都顯得無比不合時宜。音樂不需要填詞,真正牛逼的音樂瞎******哼哼幾聲都動聽的緊。

很多國外的音樂是在毒品和性里找來的靈感,在那種奇妙的感覺里尋找自己想要的蝌蚪,是個比較偏激的做法,雖然我不大贊成,但確實從這裡面找來的音樂很多都很動聽。據說吸食大麻之類的東西之後,會有一種奇妙的感覺,如霧雲端的能同時看到天國和人間。古人說食色性也,性就是中國官員落馬的利器,有個報告曾說中國大部分落馬的官員都是從生活作風里被揪出來的,小蜜為罪魁禍首。眾所周知,魚水之歡的的目的就是在辛苦忙碌數十分鍾甚至一兩個小時之後享受那幾十秒騰雲駕霧般的興奮,毒品比這個牛逼多了,他能讓這種快感持續三到五分鍾,於是很多音樂人都沉浸在性和毒品創造的第三世界裡來創作,這個在目前比較少了,在早期的金屬和搖滾樂壇里,例子不勝枚舉。

宗教,信仰,生命,仇恨,死亡,我們的歌手們應該從愛情里出來了。

閱讀全文

與中國人如何評價外國音樂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中國人壽借錢多久能到 瀏覽:237
英國衛褲真偽怎麼識別 瀏覽:879
印尼在馬來西亞的什麼方向 瀏覽:28
中國地震的時候有多少 瀏覽:298
英國學生租房網上價位多少 瀏覽:475
印度執法為什麼只用一根木棍 瀏覽:142
印尼加里曼丹辣椒多少公分 瀏覽:312
印尼貓屎咖啡能帶多少過境 瀏覽:868
在義大利哪裡拿包裹 瀏覽:830
印尼落地簽證需要什麼資料 瀏覽:923
500元摺合多少印尼盾 瀏覽:4
義大利什麼時間會出現極晝 瀏覽:662
伊朗人口為什麼這么少 瀏覽:514
越南雅思怎麼報名 瀏覽:94
80歲印度人做什麼生意好 瀏覽:711
伊朗為什麼能擊落全球鷹 瀏覽:262
義大利火腿卷餅怎麼做 瀏覽:225
印尼出產什麼中葯材 瀏覽:208
越南有什麼生意掙錢 瀏覽:399
丁玲是中國哪裡的 瀏覽:8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