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為什麼要保護農業,為什麼像美國等發達國家對於農業的保護
保護農業是國家戰略之一,以確保糧食安全與自給自足。中國作為世界人口大國,每年需要生產約6億噸糧食來滿足基本需求。進口大豆和玉米主要用於提升民眾食物水平,如養殖業、油料生產等。在極端情況下,中國堅守底線,確保國內糧食生產,滿足民眾的飲食需求。為此,中央財政每年撥出數千億元進行農業補貼。
中國政府設定的糧食收儲價格高於國際價格,目的是維持農民種植糧食的利潤,防止耕地拋荒。若價格過低,農民種植糧食無利可圖,長此以往將影響國內糧食供應。中國農民的種植成本高於國際水平,原因在於人多地少,土地資源有限,農業難以實現規模化和產業化發展。
為促進農業發展,需推動工業升級,提高城市就業機會,進而創造更多財富和就業崗位,吸引更多農村勞動力。只有如此,才能實現農業集約化和產業化。然而,這會觸動西方發達國家的核心利益,因此,保護農業對於國家至關重要。中國政府堅決不會削減對糧食生產的補貼,以防止美國等國通過低價糧食沖擊中國農業市場。
以大豆為例,中國曾是全球第三大大豆生產國,但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國際市場大豆湧入,中國大豆產業受到沖擊。外資控制了大豆、榨油產業後,開始大幅提高價格,導致豬肉價格飆升,給民眾生活帶來巨大影響。中國通過國家隊入場干預市場,穩定大豆價格,保障民眾基本生活需求。保護農業,維護糧食安全,是確保國家穩定與發展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