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審核員目前應該使用什麼標准

英國審核員目前應該使用什麼標准

發布時間:2022-05-24 18:26:53

『壹』 誰能解釋下 QMS、EMS、OHSAS.三大管理體系各代表什麼盡量詳細點

質量管理體系QMS:
任何組織都需要管理。當管理與質量有關時,則為質量管理。質量管理是在質量方面指揮和控制組織的協調活動,通常包括制定質量方針、目標以及質量策劃、質量控制、質量保證和質量改進等活動。實現質量管理的方針目標,有效地開展各項質量管理活動,必須建立相應的管理體系,這個體系就叫質量管理體系

環境管理體系(EMS,Enviromental Management Systerm):
根據ISO14001的3.5定義:環境管理體系是一個組織內全面管理體系的組成部分,它包括為制定、實施、實現、評審和保持環境方針所需的組織機構、規劃活動、機構職責、慣例、程序、過程和資源。還包括組織的環境方針、目標和指標等管理方面的內容。

可以這樣描述環境管理體系:這是一個組織有計劃,而且協調動作的管理活動,其中有規范的動作程序,文件化的控制機制。它通過有明確職責、義務的組織結構來貫徹落實,目的在於防止對環境的不利影響。

環境管理體系是一項內部管理工具,旨在幫助組織實現自身設定的環境表現水平,並不斷地改進環境行為,不斷達到更新更佳的高度。

OHSMS18001(Occupational health an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specification)——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規范 :
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OHSMS)是20世紀80年代後期在國際上興起的現代安全生產管理模式,它與ISO9001和ISO14001等標准規定的管理體系一並被稱為後工業劃時代的管理方法。GB/T28001-2001(OHSAS18001:1999)標準是目前可用於第三方認證的唯一OHSMS標准,該標准為各類組織提供了結構化的運行機制,幫助組織改善安全生產管理,推動職業健康安全和持續改進。

『貳』 ISO9000族標准中的ISO9000-3的內容是什麼有什麼作用它與CMM有什麼關系

ISO 9000-3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制定的軟體開發企業實施ISO 9001指南

中國電子技術標准化研究所 李韻琴
本文試圖從大家所熟悉的ISO 9001標准入手,對ISO 9001、ISO900-3和CMM之間的區別和聯系做個簡單的分析,探討一些大家感到困惑的問題,包括:
1)取得ISO 9000認證的組織大約相當於CMM的哪個等級?
2)取得CMM第2級(或第3級)的組織是否可以認為滿足ISO 9001要求?
3)取得ISO 9001證書與取得CMM相應等級證書的企業,誰的質量管理/質量保證水平/能力更高?
一、背景
ISO 9000族國際標準是在總結了英國的國家標准基礎之上產生的,因此,歐洲通過ISO 9000認證的企業數量最多,約佔全世界的一半以上。受此影響,相當多的歐洲軟體企業選擇了ISO 9001認證。
CMM是由美國卡內基-梅隆大學的軟體工程研究所(SEI)開發的軟體成熟度模型,美國的軟體企業更多的選擇取得CMM等級證書。在形式上,CMM分為5個等級(第1級級別最低,第5級級別最高),與ISO 9000審核後只有「通過」和「不通過」兩個結論相比,CMM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企業在取得低級別證書後,可根據高級別的要求確定下一步改進的方向。 在基本原理方面,ISO 9001和CMM都十分關注軟體產品質量和過程改進。尤其是ISO 9000:2000版標准增加持續改進、質量目標的量化等方面的要求後,在基本思路上和CMM更加接近。
本文參考了Mark C. Paulk先生的文章,但觀點不盡相同。
註:ISO 9001是軟體企業開展質量體系認證依據的標准;
ISO 9000-3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制定的軟體開發企業實施ISO 9001指南;
二、ISO 9000和CMM主要內容的對比
下面以ISO 9001為主線,列出了ISO 9001的要點及CMM的對應部分。
1) 要素4.1——管理職責
ISO 9001標准要求:組織應規定質量方針,形成文件並予以實施和保持; 對從事與質量有關的管理、執行和驗證工作的人員規定其職責、許可權和相互關系; 識別和提供驗證資源被指派的管理者保證實施和保持質量大綱。
CMM第2級提出了質量方針和驗證的職責,包括識別各類人員在項目中的職責,建立一支受過培訓的軟體質量保證小組和指派高級管理者監控軟體質量保證(SQA)活動。
作為CMM的共同特徵,CMM在高級管理人員和項目經理兩個層次上識別管理職責,以監控軟體項目,支持SQA審核,建立支持軟體工程的組織結構和分配資源。
ISO 9001要求的質量目標(一種量化的、可檢查的要求),與在CMM第4級提到的「量化的」質量方針是一致的
2) 要素4.2——質量體系
ISO 9001要求建立一個文件化的質量體系包括質量手冊、質量計劃、程序文件和作業指導書。
CMM第2級提出驗證符合性和管理過程的質量體系活動,在軟體開發計劃中規定軟體項目使用的具體程序和標准。CMM的驗證實施共同特徵明確要求進行審核以保證符合特定標准和程序。 CMM第3級要求組織必須規定軟體工程任務,並持續實施,在全組織都必須規定軟體過程資源,包括標准、程序和過程描述。 與ISO 9001相比,CMM特別強調組織支持和項目實施之間的關系。
3)要素4.3——合同評審
ISO 9001要求組織必須評審每一個合同以判斷需求是否明確、組織是否有能力滿足合同要求。
CMM第2級提出組織必須文件化顧客要求並予以評審,明確不恰當或模糊的要求。
CMM第2級也要求描述目的、工作陳述和軟體開發計劃以履行軟體工程小組和高級管理者評審過的外部(合同)承諾。
4) 要素4.4——設計控制
ISO 9001要求組織建立控制和驗證設計的程序,包括:策劃設計和開發活動;規定組織上和技術上的介面;識別設計輸入和設計輸出;評審、驗證和確認設計;控制設計更改
CMM 3級描述生存周期過程,包括需求分析、設計、編碼和測試;第2級提出策劃和跟蹤所有項目活動,包括上述生存周期活動及配置管理。
ISO 9001要求必須進行設計評審,至於應如何進行設計評審,並沒有提出具體要求,組織可根據具體情況,在一定范圍內選擇。與此不同的是,CMM第3級特別要求設計評審要採用同行評審的方式。ISO 9000-3關於設計評審的指南包含了CMM這一要求。
CMM 4級對設計過程的要求與ISO 9001相比更加正式和量化。
5) 要素4.5——文件和資料的控制
ISO 9001要求組織控制文件和資料的發放與更改。
CMM第2級提出要將對文件和資料的控制納入配置管理,第3級特別要求對文件控制須實施並維持配置管理體系。在CMM的實施活動共同特徵章節中,對不同的關鍵過程區域明確了哪些專門的程序文件、標准和其它文件可納入配置管理。
ISO 9000-3提出應將文件和資料納入配置管理。
6) 要素——4.6 采購
ISO 9001要求組織要確保采購的產品符合規定的要求,包括評價潛在的分承包方和驗證采購產品。CMM第2級在顧客軟體開發的要求中包括了對分承包方的評價和分承包方提供的軟體進行接收測試等內容。
7) 要素——4.7顧客提供產品的控制
ISO 9001要求組織要驗證、貯存和維護顧客提供的產品。ISO 9000-3在論述這個條款的要求時特別提到對顧客提供的市售軟體的控制。CMM僅在第3級的子活動中提到采購軟體,提出識別市售軟體或可復用軟體是策劃的一部分。 市售軟體和可復用軟體整體來說是CMM的一大弱點。事實上,CMM在這點上不能充分覆蓋ISO9001要求,特別是ISO9000-3的要求。盡管如此,CMM第2級中還是要求對分承包的軟體進行接收測試。
8) 要素4.8——產品的標識和可追溯性
ISO9001要求組織能夠在生產、安裝和交付的所有階段標識和追溯產品。
CMM主要在第2級的配置管理章節中覆蓋了這個要求,在第3級闡述了軟體工作產品之間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需要。
ISO 9000-3指出在軟體行業一種產品標識和可追溯的方法是配置管理,而且強調配置管理的兩個目標:對產品的當前配置及產品達到需求的狀態提供足夠的可視性;保證參與產品工作的每一位成員在軟體生存周期的任何階段都能使用正確的和准確的信息。在這一點上,兩者基本是一致的。
9) 要素4.9——過程式控制制
ISO 9001要求組織策劃和控制其生產過程,包括在受控條件下按形成文件的指導書進行生產。當組織不能完全驗證過程的結果時,須對過程進行連續的監控。
CMM第2級要求在軟體開發計劃中規定軟體生產過程使用的特定程序和標准;第3級闡述了軟體生產過程的定義、集成以及支持這些過程的工具要求;第4級闡述了過程式控制制的量化要求,並舉統計過程式控制制(SPC)的例子說明。但對一個組織來說,證實滿足這個條款要求的程度一般並不需要這樣高。CMM的第5級更提出了在組織中轉換新技術的要求,這與ISO 900-3中提到的「供方應改進這些工具和技術」是一致的。
ISO 9000-3提出這一要素適用於復制、發行和安裝過程。
10)要素4.10——檢驗和試驗:
ISO 9001要求組織在使用前對材料進行進貨檢驗或驗證並進行過程檢驗,組織還必須在最終產品發運前實施最終檢驗和試驗並保存檢驗和試驗記錄。
CMM第3級闡述了測試和過程檢驗的要求。
ISO 9000-3對軟體(系統)測試給出了指南。
11) 要素4.11——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的控制
ISO 9001要求組織控制、校準和保持所有用於符合性證實的設備。當使用測試硬體或軟體時必須在使用前進行檢查並在規定的時間間隔內復檢。
CMM在軟體產品工程的測試活動章節對此進行了一般性的闡述。關於測試軟體,在CMM實施能力共同特徵章節中專門闡述了用於支持軟體測試的工具。
12)要素4.12——檢驗和試驗狀態
ISO 9001要求組織保證產品在不同過程步驟中移動時須保持檢驗和試驗狀態的標識。
CMM第2級在問題報告和配置狀態、第3級在測試活動中闡述了這個條款的要求。
13)要素4.13——不合格品的控制
ISO 9001要求組織控制不合格(不滿足規定要求的)產品以預防非預期的使用或安裝。 ISO900-3在設計控制、檢驗和試驗(測試和確認)、過程式控制制(復制、交付和安裝)和產品的標識和可追溯性(配置管理)等條款中對這個要求作了進一步的闡述。
CMM並沒有專門對不合格產品進行闡述。CMM第2級要求保持那些包含已知缺陷但目前尚未修正的配置項的狀態,第3級的設計、實施、測試和確認中均對此作了闡述。
14)要素4.14——糾正和預防措施
ISO 9001要求組織確定不合格產生的原因。糾正措施要求消除不合格產生的實際原因,預防措施要求消除產生潛在不合格的原因。
CMM第2級的問題報告,及其後對基線工作產品的受控維護進行跟蹤、關鍵過程區域(KPA)的軟體質量保證部分與此內容相對應。 CMM第5級關鍵過程區域(KPA)的很多部分也包含了這一內容,例如,防錯。
15)要素4.15——搬運、貯存、包裝、防護和交付
ISO 9001要求建立並保持搬運、貯存、包裝、防護和交付的形成文件的程序。ISO9000-3展開為對軟體產品的復制、備份、交付和安裝的控制。
CMM並沒有覆蓋復制、交付和安裝的要求。它在第2級中闡述了軟體產品的生成和發行,在第3級中規定了接收測試的要求。但是CMM沒有闡述關於產品交付和安裝的要求。
16) 要素4.16——質量記錄的控制
ISO 9001要求組織收集和保存質量記錄。
CMM在實施活動共同特徵章節中所規定的所有關鍵過程區域(KPA)都涉及質量記錄的保存要求。第2級的問題報告、第3級的測試和同行評審活動都對應這一條款的要求。
17) 要素4.17——內部質量審核
ISO 9001要求組織策劃和實施內部質量審核。審核的結果提交管理評審,並應針對不符合採取糾正措施。
CMM第2級闡述了審核過程。在驗證實施共同特徵中明確提出:審核活動是為了確保符合特定標准和程序的要求。
18)要素4.18——培訓
ISO 9001要求組織確定培訓需求,並提供相應的培訓且保留培訓記錄。
CMM的實施能力共同特徵中明確了特殊培訓需求。它闡述了通用培訓基礎結構,包括保存培訓記錄的要求。
19)要素4.19——服務
ISO 9001要求:當服務是規定要求時,組織應實施、驗證和報告服務活動。ISO9000-3則把對維護的控制要求歸於本要素。
CMM並沒有單獨論述軟體維護,而是把維護貫穿於整個CMM過程中。
20)要素4.20——統計技術
ISO 9001要求組織明確合適的統計技術,並用它們來驗證過程能力和產品特性的可接受性。
CMM把產品特性納入「執行活動」共同特徵章節,作為「測量和分析」共同特徵的組成部分。
CMM第2級要求建立項目級的資料庫,第3級要求建立全組織范圍內的過程和產品資料庫,第4級要求組織進行統計過程式控制制,如使用排列圖分析。
下表是ISO 9001要素涉及到的CMM級別的對應表,在具體的內容上它們並不是一一對應,有的雖然涉及到了,但在要求的程度上也有差別,本表只是說明了它們之間的關系。
ISO 9001要素 本文中涉及的CMM級別
第2級 第3級 第4級 第5級 共同特徵
4.1 管理職責 √ √ √
4.2 質量體系 √ √ √
4.3 合同評審 √
4.4 設計控制 √ √ √
4.5 文件和資料控制 √ √ √
4.6 采購 √
4.7 顧客提供產品的控制 √ √
4.8 產品標識和可追溯性 √ √
4.9 過程式控制制 √ √ √ √
4.10 檢驗和試驗 √ √
4.11 檢驗、測量和試驗設備的
控制√
4.12 檢驗和試驗狀態 √ √
4.13 不合格品控制 √ √
4.14 糾正和預防措施 √ √
4.15 搬運、包裝、貯存、防護和交付 √ √
4.16 質量記錄的控制 √ √ √
4.17 內部質量審核 √ √
4.18 培訓 √
4.19 服務 √
4.20 統計技術 √ √ √ √
三、結論
1)ISO 9001和CMM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系,兩者不可簡單的互相替代。 盡管ISO 9001標準的一些要求在CMM中不存在,而CMM的一些要求在ISO 9001標准中也不存在,但不可否認的是,兩者之間的關系非常密切。當然,兩者之間的差別也很明顯,例如, ISO 9001標準的要素4.7和4.15在CMM中沒有細述,而4.19則是分散在CMM的各部分中。ISO 9001的一些要素可以在CMM中找到完全對應的部分,另外一些要素則是比較分散的對應。
兩者的最大相似之處在於兩者都強調「該說的要說到,說到的要做到」。對每一個重要的過程應形成文件,包括指導書和說明,並檢查交貨質量水平。CMM強調持續改進,ISO 9001的1994版標准主要說明的是「合格質量體系的最低可接受水平」(ISO 9001 的2000版標准也增加了持續改進的內容)。
另外,1999年底,由美國質量協會(ASQ)和MOTOROLA、NOKIA、BELL SOUTH等100多家企業、機構共同制定的電信行業(包括電信軟體開發企業)質量體系標准TL 9000正式發布,在處理已經取得CMM和ISO 9001認證的軟體開發企業如何升級到TL 9000時,補充審核的要求有很大差異,這從一個側面也可以說明它們之間的差別。但很明顯,取得ISO 9001認證對於取得CMM的等級證書是有益的,反之,取得CMM等級證書,對於尋求ISO 9001認證也是有幫助的。
2)取得ISO 9001認證並不意味著完全滿足CMM某個等級的要求。 表面上看,獲得ISO 9001標準的企業應有CMM第3至第4級的水平,但事實上,有些獲得CMM第1級的企業也獲得了ISO 9001證書,原因是ISO 9001強調以顧客的要求為出發點,不同的顧客要求的質量水平也不同,而且各個審核員的水平/解釋也有些差異;由此可以看出,取得ISO 9001認證所代表的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能力的高低與審核員對標準的理解及自身水平的高低有很大的關系,而這不是ISO 9001標准本身所決定的
ISO 9001標准只是質量管理體系的最低可接受准則,不能說已滿足CMM的大部分要求。有一點可以肯定,ISO 9001認證合格的企業至少能滿足CMM第2級的大部分要求以及第3級的一部分要求。 3)取得CMM第2級(或第3級)不能籠統的認為是滿足ISO 9001的要求。CMM 第2級的所有關鍵過程都涉及ISO 9001的要求,但都低於ISO9001的要求。另外,一些CMM第1級的組織在滿足了第2級和第3級的一些關鍵過程的要求後,也可以獲得ISO 9001認證證書.一些CMM第2級或第3級的企業可能被認為符合ISO 9001的要求,但是,甚至一些第3級企業也需另外滿足ISO9001的要素4.15的搬運和交付要求以及補充對市售軟體和可復用軟體的控制。當然,盡管CMM沒有完全滿足ISO 9001標準的一些特定要求,但包含了大部分的要求。
不可否認,CMM是專門針對軟體開發企業設計的,因此在針對性上比ISO 9001要好。ISO已經意識到這個問題,針對軟體開發企業應用ISO 9001提供了指南標准(ISO 9000-3),預計在2000年底發布的ISO 9000:2000也考慮了軟體企業的特點。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CMM強調的是軟體開發過程的管理,對於國內軟體企業涉及較多的「系統集成」並沒有考慮,如果單純按照CMM的要求建立質量體系應該注意補充「系統集成」方面的內容。
四、結束語
本文並沒有回答CMM和ISO 9001誰更好,也不想回答這個問題,一個體系的好壞是由很多方面決定的。上面僅僅反應了作者對這兩個體系的一些看法,不免帶有一些主觀和片面。但是,對於一個軟體開發企業來說,獲得什麼樣的認證證書只是表面的,重要的是如何著眼於持續改進以更好的保證軟體開發的質量、滿足顧客的要求,從而獲得競爭優勢,這是每一個軟體開發企業應該認真考慮的問題。

『叄』 SMETA體系是什麼意思

SMART原則(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ased)

目標管理是使經理的工作變被動為主動的一個很好的手段,實施目標管理不但是有利於員工更加明確高效地工作,更是為未來的績效考核制定了目標和考核標准,使考核更加科學化、規范化,更能保證考核的公開、公平與公正。畢竟,沒有目標你是無法考核員工的。

目標管理由管理學大師Peter Drucker提出,首先出現於他的著作《管理實踐》(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一書中,該書於1954年出版。 根據Drucker的說法,管理人員一定要避免「活動陷阱」(Activity Trap),不能只顧低頭拉車,而不抬頭看路,最終忘了自己的主要目標。 MBO的一個重要概念是企業戰略規劃不能僅由幾個高管來執行,所有管理人員都應該參與進來,這將更有利於戰略的執行。另一個相關概念是,企業要設計有一個完整的績效系統,它將幫助企業實現高效運作。 由此,可以將目標管理視為Value Based Management(價值管理)的前身。

制定目標看似一件簡單的事情,每個人都有過制定目標的經歷,但是如果上升到技術的層面,經理必須學習並掌握SMART原則。

所謂SMART原則,即是:

1. 目標必須是具體的(Specific)

2. 目標必須是可以衡量的(Measurable)

3. 目標必須是可以達到的(Attainable)

4. 目標必須和其他目標具有相關性(Relevant)

5. 目標必須具有明確的截止期限(Time-based)

無論是制定團隊的工作目標還是員工的績效目標都必須符合上述原則,五個原則缺一不可。

制定的過程也是自身能力不斷增長的過程,經理必須和員工一起在不斷制定高績效目標的過程中共同提高績效能力。

特別註明:有的又如此解釋此原則

——S代表具體(Specific),指績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標,不能籠統;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指績效指標是數量化或者行為化的,驗證這些績效指標的數據或者信息是可以獲得的;

——A代表可實現(Attainable),指績效指標在付出努力的情況下可以實現,避免設立過高或過低的目標;

——R代表現實性(Realistic),指績效指標是實實在在的,可以證明和觀察;

——T代表有時限(Time bound),注重完成績效指標的特定期限

[編輯]SMART原則詳解
[編輯]SMART原則一 S(Specific)——明確性
所謂明確就是要用具體的語言清楚地說明要達成的行為標准。明確的目標幾乎是所有成功團隊的一致特點。很多團隊不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因為目標定的模稜兩可,或沒有將目標有效的傳達給相關成員。

示例:目標——「增強客戶意識」。這種對目標的描述就很不明確,因為增強客戶意識有許多具體做法,如:減少客戶投訴,過去客戶投訴率是3%,現在把它減低到1.5%或者1%。提升服務的速度,使用規范禮貌的用語,採用規范的服務流程,也是客戶意識的一個方面。

有這么多增強客戶意識的做法,我們所說的「增強客戶意識」到底指哪一塊?不明確就沒有辦法評判、衡量。所以建議這樣修改,比方說,我們將在月底前把前台收銀的速度提升至正常的標准,這個正常的標准可能是兩分鍾,也可能是一分鍾,或分時段來確定標准。

實施要求:目標設置要有項目、衡量標准、達成措施、完成期限以及資源要求,使考核人能夠很清晰的看到部門或科室月計劃要做哪些那些事情,計劃完成到什麼樣的程度。

[編輯]SMART原則二 M(Measurable)——衡量性
衡量性就是指目標應該是明確的,而不是模糊的。應該有一組明確的數據,作為衡量是否達成目標的依據。

如果制定的目標沒有辦法衡量,就無法判斷這個目標是否實現。比如領導有一天問「這個目標離實現大概有多遠?」團隊成員的回答是「我們早實現了」。這就是領導和下屬對團隊目標所產生的一種分歧。原因就在於沒有給他一個定量的可以衡量的分析數據。但並不是所有的目標可以衡量,有時也會有例外,比如說大方向性質的目標就難以衡量。

比方說,「為所有的老員工安排進一步的管理培訓」。進一步是一個既不明確也不容易衡量的概念,到底指什麼?是不是只要安排了這個培訓,不管誰講,也不管效果好壞都叫「進一步」?

改進一下:准確地說,在什麼時間完成對所有老員工關於某個主題的培訓,並且在這個課程結束後,學員的評分在85分以上,低於85分就認為效果不理想,高於85分就是所期待的結果。這樣目標變得可以衡量。

實施要求:目標的衡量標准遵循「能量化的量化,不能量化的質化」。使制定人與考核人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的、清晰的可度量的標尺,杜絕在目標設置中使用形容詞等概念模糊、無法衡量的描述。對於目標的可衡量性應該首先從數量、質量、成本、時間、上級或客戶的滿意程度五個方面來進行,如果仍不能進行衡量,其次可考慮將目標細化,細化成分目標後再從以上五個方面衡量,如果仍不能衡量,還可以將完成目標的工作進行流程化,通過流程化使目標可衡量。

[編輯]SMART原則三 A(Attainable)——可實現性
目標是要可以讓執行人實現、達到的,如果上司利用一些行政手段,利用權利性的影響力一廂情願地把自己所制定的目標強壓給下屬,下屬典型的反映是一種心理和行為上的抗拒:我可以接受,但是否完成這個目標,有沒有最終的把握,這個可不好說。一旦有一天這個目標真完成不了的時候,下屬有一百個理由可以推卸責任:你看我早就說了,這個目標肯定完成不了,但你堅持要壓給我。

「控制式」的領導喜歡自己定目標,然後交給下屬去完成,他們不在乎下屬的意見和反映,這種做法越來越沒有市場。今天員工的知識層次、學歷、自己本身的素質,以及他們主張的個性張揚的程度都遠遠超出從前。因此,領導者應該更多的吸納下屬來參與目標制定的過程,即便是團隊整體的目標。

定目標成長,就先不要想達成的困難,不然熱情還沒點燃就先被畏懼給打消念頭了。

實施要求:目標設置要堅持員工參與、上下左右溝通,使擬定的工作目標在組織及個人之間達成一致。既要使工作內容飽滿,也要具有可達性。可以制定出跳起來「摘桃」的目標,不能制定出跳起來「摘星星」的目標。

[編輯]SMART原則四 R(Relevant)——相關性
目標的相關性是指實現此目標與其他目標的關聯情況。如果實現了這個目標,但對其他的目標完全不相關,或者相關度很低,那這個目標即使被達到了,意義也不是很大。

因為畢竟工作目標的設定,是要和崗位職責相關聯的,不能跑題。比如一個前台,你讓她學點英語以便接電話的時候用得上,這時候提升英語水平和前台接電話的服務質量有關聯,即學英語這一目標與提高前台工作水準這一目標直接相關。若你讓她去學習6sigma,就比較跑題了,因為前台學習6sigma這一目標與提高前台工作水準這一目標相關度很低。

[編輯]SMART原則五 T(Time-based)——時限性
目標特性的時限性就是指目標是有時間限制的。例如,我將在2005年5月31日之前完成某事。5月31日就是一個確定的時間限制。沒有時間限制的目標沒有辦法考核,或帶來考核的不公。上下級之間對目標輕重緩急的認識程度不同,上司著急,但下面不知道。到頭來上司可以暴跳如雷,而下屬覺得委屈。這種沒有明確的時間限定的方式也會帶來考核的不公正,傷害工作關系,傷害下屬的工作熱情。

實施要求:目標設置要具有時間限制,根據工作任務的權重、事情的輕重緩急,擬定出完成目標項目的時間要求,定期檢查項目的完成進度,及時掌握項目進展的變化情況,以方便對下屬進行及時的工作指導,以及根據工作計劃的異常情況變化及時地調整工作計劃。

總之,無論是制定團隊的工作目標,還是員工的績效目標,都必須符合上述原則,五個原則缺一不可。 制定的過程也是對部門或科室先期的工作掌控能力提升的過程,完成計劃的過程也就是對自己現代化管理能力歷練和實踐的過程。

[編輯]SMART原則舉例說明
1.關於「量化」

有的工作崗位,其任務很好量化,典型的就是銷售人員的銷售指標,做到了就是做到了,沒有做到就是沒有做到。而有的崗位,工作任務會不太好量化,比如R&D(研發部門),但是,還是要盡量量化,可以有很多量化的方式。

行政的工作很多都是很瑣碎的,很難量化。比如對前台的要求:要接聽好電話——這可怎麼量化、怎麼具體呢?

那麼解決方法是:接聽速度是有要求的,通常理解為「三聲起接」。就是一個電話打進來,想到第三下的時候,就要接起來。不可以讓他再響下去,以免打電話的人等的太久。

前台的一條考核指標是「禮貌專業的接待來訪」,做到怎麼樣才算禮貌專業呢?有些員工反映,前台接待不夠禮貌,有時候來訪者在前台站了好幾分鍾也沒有人招呼——但是前台又覺得盡力了,這個怎麼考核呢?

前台有時候非常忙,她可能正在接一個三言兩語打發不了的電話,送快件的又來讓她簽收,這時候旁邊站著的來訪者可能就會出現等了幾分鍾還未被搭理的現象。

那麼前台應該先抽空請來訪者在旁邊的沙發坐下稍等,然後繼續處理手中的電話,而不是做完手上的事才處理下一件。這才叫專業。

又比如什麼叫禮貌?應該規定使用規范的接聽用語,不可以在前台用「喂」來接聽,早上要報:早上好,某某公司;下午要報下午好,某某公司;說話速度要不快不慢。

所以,沒有量化,是很難衡量前台到底怎麼樣算接聽好電話了,到底接待來訪了沒有。

2.關於「具體」

前台的電話系統維護商告訴她,保證優質服務。什麼是優質服務?很模糊。要具體點,比如保證對緊急情況,正常工作時間內4小時響應。那麼什麼算緊急情況,又要具體定義:比如四分之一的內線分機癱瘓等。

如果不規定清楚這些,到時候大家就會吵架了。

3.關於「可達成」

你讓一個沒有什麼英語程度的初中畢業生,在一年內達到英語四級水平,這個就不太現實了,這樣的目標是沒有意義的;但是你讓他在一年內把新概念一冊拿下,就有達成的可能性,他努力地跳起來後能夠到的果子,才是意義所在。

4.關於「相關性」

畢竟是工作目標的設定,要和崗位職責相關聯,不要跑題。比如一個前台,你讓她學點英語以便接電話的時候用得上,就很好,你讓她去學習六西格碼,就比較跑題了。

5.關於時間限制

比如你和你的下屬都同意,他應該讓自己的英語達到四級。你平時問他,有沒有在學呀?他說一直在學。然後到年底,發現他還在二級三級上徘徊,就沒有意思了。一定要規定好,比如他必須在今年的第三季度通過四級考試。要給目標設定一個大家都同意的合理的完成期限。

『肆』 brc審核是什麼

BRC 是British Retail Consortium縮寫,中文為英國零售商協會。該協會由英國著名的Asda, Boots, Tesco, Sainsbury』s, Iceland,. Littlewood』s, Safeway, Waitrose, Somerfield, Co-operative Society, Spar等零售商組成。1998年,英國零售商協會(BRC,British Retail Consortium)應行業發展需要,發起並制定了BRC食品技術標准(BRC Food Technical Standard),用以對零售商自有品牌食品的製造商進行評估。該標准發布不久,即引起食品行業及其他組織的關注,目前已經成為食品行業良好操作規范的樣本。該標准在英國乃至其他國家的廣泛應用使其發展成為一個國際性標准。不僅食品企業需要做BRC認證,消費品企業和食品包裝企業也需要做BRC認證。

PS.
BRC認證的流程
1.HACCP手冊
2.質量手冊
3.管理評審控製程序和管理評審紀錄
4.質量目標評估記錄
5.內審程序,計劃,記錄
6.管理例會記錄
7.客戶投訴處理程序/紀錄
8.顧客滿意度調查記錄
9.供應商評估監控程序及記錄
10.文件和記錄控製程序
11.產品規格描述(原料,輔料,包裝,終產品)
12.建立HACCP使用到的標准,法規,指南,學術性刊物等
13.銷售國的食品法律法規
14.合同評審程序,抽查銷售合同
15.糾正措施紀錄
16.產品追溯程序,罐碼系統
17.追溯性驗證報告(成品追原料,原料追成品)

以上信息來自SAI GLOBAL網站。

『伍』 BSI認可ISO27001主任審核員證書和IRCA和TUV共同簽發的ISO27001主任審核員證書哪個有用

ISO 27001 信息安全管理體系標準的前身BS 7799 是BSI 英國標准協會編撰的,您可以考慮BSI ,在這個體系與講師力量上,BSI 的實力是毋庸置疑的!

『陸』 百度百科詞條審核員的審核標准有哪些

您好,條目右鍵點編輯條目「可以或添加的內容提交審核審核成功,會告訴你後的版本審核不成功不告訴你一個後的版本。一般的審核時間約4-6個小時的時間。右鍵點在維基網路中,你可以隨時「網路全書」 - 「詞條貢獻」,「查看」版本版本「是由」而不是由你的翻譯版本。
通過版本,你正在等待一個審核項。版「沒有通過項目不通過,你可以查看未通過的原因,你可以重新,然後提交。您已成功編輯的版本。
編輯進入方法:在網路搜索框,在輸入框中輸入的名稱在最高點的「大網路全書」,然後進入「現有項目(在屏幕右上角的編輯條目」),你可以。您搜索的網路全書的名稱不,你點「創建詞條」進入頁面後,上面的編輯工具。文章目錄的身體,大膽,內鏈,表,參考文獻,圖片,阿特拉斯,建議在適當的兩個目錄的標准目錄模板參考編輯。參考參考,這是更有說服力的,當您創建或編輯條目。將游標放置在URL的網站,你需要添加一個引用到的信息的位置(通常在該段末尾的句號後)。編輯工具編輯上面的「參考」輸入權威的高點後面的內容點。最後,將開放分類(通常至少有一類可高達五,每一個半形逗號分隔),完成後點「提交」等待管理員批准。

『柒』 AA1000社會責任審核標准

雲浮市農業龍頭企業申報認定

與監測管理辦法

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大力推進我市農業產業化經營,規范我市農業龍頭企業的申報、認定和監測管理工作,根據《中共雲浮市委貫徹落實<中共廣東省委關於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決定>的意見》(雲發〔2001〕8號)精神,參照省農業廳《關於印發<廣東省重點農業龍頭企業申報認定與監測管理辦法>的通知》(粵農〔2007〕85號),特製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指市農業龍頭企業,是指在我市行政區域內以農產品生產、加工和流通為主業,通過各種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在經營規模、企業效益和輻射帶動能力等方面達到規定標准,經市農業產業化聯席會議(以下簡稱市聯席會議)審定,並報市政府確認的企業。

第三條 對市農業龍頭企業的認定和運行監測工作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堅持公開、公平、公正、擇優原則,引進競爭淘汰機制,發揮中介組織作用,不幹預企業經營自主權。

第四條 在新的對市農業龍頭企業的扶持政策和優惠政策實施前,市農業龍頭企業繼續享受《中共雲浮市委貫徹落實<中共廣東省委關於大力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決定>的意見》(雲發〔2001〕8號)和《印發雲浮市發展20家農業龍頭企業實施方案的通知》(雲辦發〔2002〕8號)規定的扶持政策及其他有關扶持政策和優惠政策。

第二章 標准及考核辦法

第五條 市農業龍頭企業標准

(一)企業類型。依法設立的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或農業科技推廣類企業,包括國有、集體、私營、中外合資、中外合作、外商獨資企業等。

企業經營的產品中農產品經營額須占企業經營總額的70%以上。

(二)企業規模。分別按農產品生產型龍頭企業,農產品加工、流通型龍頭企業,農產品市場帶動型龍頭企業以及農業科技推廣類企業等四種類型企業,根據注冊資本、資產總值、固定資產、年銷售收入等四項指標進行考核。

(三)企業信用。企業是否守法經營,照章納稅,是否有良好的金融機構信用等級。

(四)企業資產負債率。

(五)企業帶動農民能力。企業是否通過與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專業大戶、農村經紀人、農戶或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經濟合同,或以委託生產、訂單農業、入股分紅和利潤返還等形式,明確企業與農戶各自的權利、義務和違約責任。建立可靠、穩定的利益聯結機制帶動農戶增收。

(六)企業生產基地。企業是否具有與其生產規模相當的生產基地。

(七)企業產品競爭力。

1、企業是否有健全的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

2、企業的主營產品是否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環保政策和質量管理標准體系。

3、企業的產品質量或科技含量、新產品開發能力是否在同行業中居領先水平。

第六條 具體考核評分辦法

市農業龍頭企業考核以百分制計分,綜合得分80分以上的,方可列入市農業龍頭企業候選對象。具體考核計分辦法如下:

(一)企業規模(以具備國家認可資質的中介機構審核數據為准,25分)

企業分三種類型計分:

1、農產品生產型龍頭企業。

(1)年銷售收入達到2500萬元的計20分,達不到的計0分;每超過500萬元增計1分,最高增計5分。

(2)注冊資本(金)在100萬元以上,達不到的扣2分。

(3)資產總值和固定資產:資產總值在1000萬元以上,其中固定資產在500萬元以上;若兩項指標中一項達不到的扣2分,最高扣分為4分。

2、加工、流通型龍頭企業。

(1)年銷售收入達到3000萬元的計20分,達不到的計0分;每超過500萬元增計1分,最高增計5分。

(2)注冊資本(金)在200萬元以上,達不到的扣2分。

(3)資產總值和固定資產總值:資產總值在1500萬元以上,其中固定資產在700萬元以上;若兩項指標中一項達不到的扣2分,最高扣分為4分。

3、農產品市場帶動型龍頭企業。

(1)年交易(經銷)額達到1億元的計20分,達不到的計0分;每超過2000萬元增計1分,最高增計5分。

(2)注冊資本(金)在500萬元以上,達不到的扣2分。

(3)資產總值和固定資產總值:資產總值在7000萬元以上,其中固定資產在3000萬元以上,若兩項指標中一項達不到的扣2分,最高扣分為4分。

(二)企業信用(以相關部門證明為准,15分)

1、企業審核年度依法納稅的計5分,欠稅的計0分。

2、企業不欠職工工資,不欠社會保險金的記5分,若有一項不達標的扣5分。

3、企業銀行信用等級達到AA級以上(含AA級)的計5分,AA級以下的扣2分。

(三)企業資產負債率(以具備國家認可資質的中介機構審核數據為准,5分)

企業資產負債率在70%以下(含70%)的計5分,高於70%的計0分。

(四)企業帶動農戶能力(以企業與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專業大戶、農村經紀人、農戶或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經濟合同、契約或「訂單農業」方式為准,35分)

1、企業帶動農戶800戶的計15分,達不到的計0分;帶動農戶超過800戶的,每增加100戶,增計1分,最高增計5分。

2、企業所帶動的農戶從產業化經營中戶均年取得收入1000元的計10分,達不到的計0分;取得收入超過1000元的,每增加100元,增計1分,最高增計5分。

(五)企業生產基地(以企業的產權證明或企業與有關單位簽訂的土地或設施使用合同、協議為准,10分)

1、種植企業:糧油作物面積500畝以上,或蔬菜面積200畝以上,或水果面積200畝以上,或茶葉面積200畝以上,或花卉面積50畝以上,或其他種植面積50畝以上。

2、養殖企業:家禽年出欄量50萬只以上,或生豬年出欄量5000頭以上,或牛年出欄量500頭以上。

3、水產養殖企業:養殖面積50畝或年產量100噸以上。

4、木材加工利用企業:造林面積在3萬畝以上。

5、農產品加工企業:有符合國家環保標准、食品加工衛生標準的加工基地或生產設施。

6、農產品專業市場或貿易型企業:有符合國家環保標準的交易場地或農產品運輸、貯藏設施。

7、其他企業,須出具與其生產規模相當的生產基地證明。

上述企業中,符合規定標準的計10分,低於規定標準的扣2分。

(六)企業產品競爭力(以企業提供的證明材料為准,10分)

1、農產品原產地證明、無公害證書、綠色食品證書、有機食品證書,有其中一項的記2分,沒有的記0分。

2、省著名商標證書、國家馳名商標證明文件,有其中一項的記2分,沒有的記0分。

3、省名牌產品、中國名牌產品證書,有其中一項的記2分,沒有的記0分。

4、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環保達標評定證明、職業安全與衛生管理體系認證等,有其中一項的記1分,沒有的記0分。

5、有專利證書的記1分,沒有的記0分。

6、有商標注冊證的記1分,沒有的記0分。

7、有企業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的記1分,沒有的記0分。

第七條 企業應提供的材料:

(一)填寫《雲浮市農業龍頭企業申報表》或《雲浮市農業龍頭企業監測表》;

(二)工商營業執照復印件;

(三)有資質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上年度資產負債表與損益表;

(四)金融部門出具的有效期內的信用記錄證明和信用等級證明;

(五)生產基地的產權證書或企業與有關單位簽訂的土地、生產設施使用合同、協議等復印件;

(六)與農民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專業大戶、農村經紀人、農戶或村集體經濟組織簽訂農產品購銷、訂單農業、入股分紅、利潤返還等形式帶動農戶的合同、協議和占所帶動農戶5%的農戶名冊(姓名、住址、聯系電話)或相關證明材料;

(七)所在地稅務部門出具的企業分稅種年度納稅情況說明;

(八)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門出具的企業支付職工工資、職工社會養老保險等情況證明;

(九)產品質量、環保、科技成果、商標、專利等方面的證明材料:

1、農產品原產地證明、無公害證書、綠色食品證書或有機食品證書復印件;

2、省著名商標證書、國家馳名商標證明文件復印件;

3、省名牌產品、中國名牌產品證書復印件;

4、企業質量管理體系認證、環保達標評定證明、職業安全與衛生管理體系認證等復印件;

5、專利證書復印件;

6、商標注冊證復印件;

7、企業管理制度和財務制度。

以上材料可根據企業情況據實出具。

第三章 申報與認定

第八條 申報程序

各地農業龍頭企業申報市農業龍頭企業的:

(一)申報企業必須是縣級農業龍頭企業。申報工作每年進行一次,由各縣(市、區)農業產業化主管部門於每年8月底前組織企業申報。

(二)申報企業直接向企業所在地的縣(市、區)農業產業化工作主管部門提出申報市農業龍頭企業的申請。實行「首問責任制」,即第一個接受企業申報的縣(市、區)農業產業化工作主管部門應在核對企業有關憑證材料原件與復印件無誤後,在復印件上蓋章予以確認,以示負責。

(三)各縣(市、區)農業產業化工作主管部門會同本級發展改革、財政、工商、稅務、勞動保障等部門負責對企業所報材料的真實性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後,經當地政府同意,以政府名義向市聯席會議辦公室推薦,並附審核意見和相關材料。

市屬農業企業按要求直接向市聯席會議辦公室申報市農業龍頭企業。

第九條 審核及認定程序

(一)市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組織市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或委託相關具備國家認可資質的中介機構對申報市農業龍頭企業的材料進行審核,並按第六條要求進行評分,形成審核意見報請市聯席會議討論審定。

(二)經市聯席會議審定通過的市農業龍頭企業,將在《雲浮農業信息網》和市農業局政務公開欄上公示七天。公示期滿後,如社會各界沒有提出異議,將報市政府確認公布,並授予「雲浮市農業龍頭企業」證書和牌匾。

第四章 運行與監測與管理

第十條 建立競爭和淘汰機制。對市重點農業龍頭企業實行運行監測、動態管理,優保劣汰。

第十一條 實行市農業龍頭企業一年兩次的監測信息統計制度。市農業龍頭企業在每年的1月底和7月底前,分別填報《雲浮市農業龍頭企業主要經營指標統計表》,前一次填報上年全年數據,後一次填報當年上半年數據,送交所在縣(市、區)農業產業化工作主管部門審核、匯總後於下月5日前報市聯席會議辦公室。

第十二條 實行市農業龍頭企業兩年一次的監測評審制度,具體辦法是:

(一)由市聯席會議辦公室發出監測評審通知。

(二)被監測的市農業龍頭企業按第七條要求,將監測評審材料報所在縣(市、區)農業產業化工作主管部門;市屬的直接報市聯席會議辦公室。

(三)縣級農業產業化工作主管部門負責對本地被監測的市農業龍頭企業的評審材料進行匯總、審核,並出具是否監測合格的意見,以政府名義報市聯席會議辦公室。

(四)市聯席會議辦公室組織市聯席會議成員單位或委託具備國家認可資質的中介機構對被監測企業的評審材料進行審核。按本《辦法》第六條規定進行評分,並出具審核意見報請市聯席會議討論審定。

(五)經市聯席會議審議通過為監測合格的市農業龍頭企業將在《雲浮農業信息網》和市農業局政務公開欄上公示七天,如社會各界沒有提出異議的,將報市政府確認公布,並授予「雲浮市農業龍頭企業」證書,繼續享受有關優惠政策;對監測不合格的,取消其「雲浮市農業龍頭企業」資格,收回證書和牌匾。

第十三條 有下列行為之一的企業,一經查實,採取一票否決。對獲得市農業龍頭企業資格的,將取消其市重點農業龍頭企業資格;對未獲得市農業龍頭企業資格的,取消其申報市重點農業龍頭企業資格。

(一)被稅務部門查實,有偷、逃、騙、抗稅違法行為的;

(二)由於防範措施不力或防範不當,致使發生重大安全事故,造成人民生命和財產重大損失的;

(三)被新聞媒體曝光生產假冒偽劣產品,經工商、質檢等部門查實並給予處罰的;

(四)被新聞媒體曝光環保不達標,經環保部門查實並給予處罰的;

(五)市農業局、財政局、審計局通過正式文件要求企業提供經營情況、財務報表,沒有正當理由拒絕提供的;

(六)在提供有關材料時存在嚴重的造假行為的;

(七)嚴重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政策行為的。

第五章 附則

第十四條 市農業龍頭企業更改企業名稱,需要對其市農業龍頭企業稱號予以重新確認的,企業應出具工商行政管理部門的營業執照等更名材料,由縣級農業產業化工作主管部門提出審查意見,報市聯席會議辦公室予以審核確認後,通報市聯席會議成員單位。

第十五條 本辦法由市聯席會議辦公室負責解釋。

第十六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捌』 ISO900是什麼啊

http://www.hca.hunan.gov.cn/zsjz/zsjzdd.htm

什麼是ISO
ISO是一個組織的英語簡稱。其全稱是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 , 翻譯成中文就是"國際標准化組織"。
ISO 宣稱它的宗旨是"在世界上促進標准化及其相關活動的發展,以便於商品和服務的國際交換,在智力、科學、技術和經濟領域開展合作。"
ISO 現有117個成員,包括117個國家和地區。
ISO的最高權力機構是每年一次的"全體大會",其日常辦事機構是中央秘書處,設在瑞士的日內瓦。中央秘書處現有170名職員,由秘書長領導。

什麼是ISO900
ISO通過它的2856個技術機構開展技術活動。其中技術委員會(簡稱TC)共185個,分技術委員會(簡稱SC)共611個,工作組(WG)2022個,特別工作組38個。
ISO的2856個技術機構技術活動的成果(產品)是"國際標准"。ISO現已制定出國際標准共10300多個,主要涉及各行各業各種產品(包括服務產品、知識產品等)的技術規范。
ISO制定出來的國際標准除了有規范的名稱之外,還有編號,編號的格式是:ISO+標准號+[杠+分標准號]+冒號+發布年號(方括弧中的內容可有可無),例如:ISO8402:1987、ISO9000-1:1994等,分別是某一個標準的編號。
但是,"ISO9000"不是指一個標准,而是一族標準的統稱。根據ISO9000-1:1994的定義:"ISO9000族是由ISO/TC176制定的所有國際標准。"
什麼叫TC176呢?TC176即ISO中第176個技術委員會,它成立於1980年,全稱是"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1987年又更名為"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TC176專門負責制定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技術的標准。
TC176最早制定的一個標準是ISO8402:1986,名為《質量-術語》,於1986年6月15日正式發布。1987年3月,ISO又正式發布了ISO9000:1987、ISO9001:1987、ISO9002:1987、ISO9003:1987、ISO9004:1987共5個國際標准,與ISO8402:1986一起統稱為"ISO9000系列標准"。
此後,TC176又於1990年發布了一個標准,1991年發布了三個標准,1992年發布了一個標准,1993年發布了五個標准;1994年沒有另外發布標准,但是對前述"ISO9000系列標准"統一作了修改,分別改為ISO8402:1994、ISO9000-1:1994、ISO9001:1994、ISO9002:1994、ISO9003:1994、ISO9004-1:1994,並把TC176制定的標準定義為"ISO9000族"。1995年,TC176又發布了一個標准,編號是ISO10013:1995。2000年12月15日ISO又發布了2000版的ISO9000系列標准,把原來的9000族系列標准精簡到如下3個標准:
1. ISO9000:2000《質量管理體系棗基礎和術語》;
2. ISO9001:2000《質量管理體系棗要求》;
3. ISO9004:2000《質量管理體系 - 業績改進指南》。

什麼叫認證

"認證"一詞的英文原意是一種出具證明文件的行動。ISO/IEC指南2:1986中對"認證"的定義是:"由可以充分信任的第三方證實某一經鑒定的產品或服務符合特定標准或規范性文件的活動。"
舉例來說,對第一方(供方或賣方)生產的產品甲,第二方(需方或買方)無法判定其質量是否合格,而由第三方來判定。第三方既要對第一方負責,又要對第二方負責,不偏不倚,出具的證明要能獲得雙方的信任,這樣的活動就叫做"認證"。
這就是說,第三方的認證活動必須公開、公正、公平,才能有效。這就要求第三方必須有絕對的權力和威信,必須獨立於第一方和第二方之外,必須與第一方和第二方沒有經濟上的利害關系,或者有同等的利害關系,或者有維護雙方權益的義務和責任,才能獲得雙方的充分信任。
那麼,這個第三方的角色應該由誰來擔當呢?顯然,非國家或政府莫屬。由國家或政府的機關直接擔任這個角色,或者由國家或政府認可的組織去擔任這個角色,這樣的機關或組織就叫做"認證機構"。
現在,各國的認證機構主要開展如下兩方面的認證業務:
1. 產品質量認證
現代的第三方產品質量認證制度早在1903年發源於英國,是由英國工程標准委員會(BSI的前身)首創的。
在認證制度產生之前,供方(第一方)為了推銷其產品,通常採用"產品合格聲明"的方式,來博取顧客(第二方)的信任。這種方式,在當時產品簡單,不需要專門的檢測手段就可以直觀判別優劣的情況下是可行的。但是,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產品品種日益增多,產品的結構和性能日趨復雜,僅憑買方的知識和經驗很難判斷產品是否符合要求;加之供方的"產品合格聲明"屬於"王婆賣瓜,自賣自誇"的一套,真真假假,魚龍混雜,並不總是可信,這種方式的信譽和作用就逐漸下降。在這種情況下,前述產品質量認證制度也就應運而生。
1971年,ISO成立了"認證委員會"(CERTICO),1985年,易名為"合格評定委員會"(CASCO),促進了各國產品質量認證制度的發展。
現在,全世界各國的產品質量認證一般都依據國際標准進行認證。國際標准中的60%是由ISO制定的,20%是由IEC制定的,20%是由其他國際標准化組織制定的。也有很多是依據各國自己的國家標准和國外先進標准進行認證的。
產品質量認證包括合格認證和安全認證兩種。依據標准中的性能要求進行認證叫做合格認證;依據標准中的安全要求進行認證叫做安全認證。前者是自願的,後者是強制性的。
產品質量認證工作,從20世紀30年代後發展很快。到了50年代,所有工業發達國家基本得到普及。第三世界的國家多數在70年代逐步推行。我國是從1981年4月才成立了第一個認證機構--"中國電子器件質量認證委員會",雖然起步晚,但起點高,發展快。
2. 質量管理體系認證
這種認證是由西方的質量保證活動發展起來的。
1959年,美國國防部向國防部供應局下屬的軍工企業提出了質量保證要求,要求承包商"應制定和保持與其經營管理、規程相一致的有效的和經濟的質量保證體系","應在實現合同要求的所有領域和過程(例如:設計、研製、製造、加工、裝配、檢驗、試驗、維護、裝箱、儲存和安裝)中充分保證質量",並對質量保證體系規定了兩種統一的模式:軍標MIL-Q-9858A《質量大綱要求》和軍標MIL-I-45208《檢驗系統要求》。承包商要根據這兩個模式編制"質量保證手冊",並有效實施。政府要對照文件逐步檢查、評定實施情況。這實際上就是現代的第二方質量體系審核的雛形。這種辦法促使承包商進行全面的質量管理,取得了極大的成功。
隨著上述質量保證活動的迅速發展,各國的認證機構在進行產品質量認證的時候,逐漸增加了對企業的質量保證體系進行審核的內容,進一步推動了質量保證活動的發展。到了70年代後期,英國一家認證機構BSI(英國標准協會)首先開展了單獨的質量保證體系的認證業務,使質量保證活動由第二方審核發展到第三方認證,受到了各方面的歡迎,更加推動了質量保證活動的迅速發展。
通過三年的實踐,BSI認為,這種質量保證體系的認證適應面廣,靈活性大,有向國際社會推廣的價值。於是,在1979年向ISO提交了一項建議。ISO根據BSI的建議,當年即決定在ISO的認證委員會的"質量保證工作組"的基礎上成立"質量保證委員會"。1980年,ISO正式批准成立了"質量保證技術委員會"(即TC176)著手這一工作,從而導致了前述"ISO9000族"標準的誕生,健全了單獨的質量體系認證的制度,一方面擴大了原有質量認證機構的業務范圍,另一方面又導致了一大批新的專門的質量體系認證機構的誕生。
自從1987年ISO9000系列標准問世以來,為了加強質量管理,適應質量競爭的需要,企業家們紛紛採用ISO9000系列標准在企業內部建立質量管理體系,申請質量體系認證,很快形成了一個世界性的潮流。目前,全世界已有近100個國家和地區正在積極推行ISO9000國際標准,約有40個質量體系認可機構,認可了約300家質量體系認證機構,20多萬家企業拿到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證書,第一個國際多邊承認協議和區域多邊承認協議也於1998年1月22日和1998年1月24日先後在中國廣州誕生。
一套國際標准,在這短短的時間內被這么多國家採用,影響如此廣泛,這是在國際標准化史上從未有過的現象,已經被公認為"ISO9000現象"。

推行ISO9000的作用

1. 強化質量管理,提高企業效益;增強客戶信心,擴大市場份額
負責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的認證機構都是經過國家認可機構認可的權威機構,對企業的質量體系的審核是非常嚴格的。這樣,對於企業內部來說,可按照經過嚴格審核的國際標准化的質量體系進行質量管理,真正達到法治化、科學化的要求,極大地提高工作效率和產品合格率,迅速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對於企業外部來說,當顧客得知供方按照國際標准實行管理,拿到了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證書,並且有認證機構的嚴格審核和定期監督,就可以確信該企業是能夠穩定地生產合格產品乃至優秀產品的信得過的企業,從而放心地與企業訂立供銷合同,擴大了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可以說,在這兩方面都收到了立竿見影的功效。
2. 獲得了國際貿易"通行證",消除了國際貿易壁壘
許多國家為了保護自身的利益,設置了種種貿易壁壘,包括關稅壁壘和非關稅壁壘。其中非關稅壁壘主要是技術壁壘,技術壁壘中,又主要是產品質量認證和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的壁壘。特別是,在"世界貿易組織"內,各成員國之間相互排除了關稅壁壘,只能設置技術壁壘,所以,獲得認證是消除貿易壁壘的主要途徑。(在我國"入世"以後,失去了區分國內貿易和國際貿易的嚴格界限,所有貿易都有可能遭遇上述技術壁壘,應該引起企業界的高度重視,及早防範。)
3. 節省了第二方審核的精力和費用
在現代貿易實踐中,,第二方審核早就成為慣例,又逐漸發現其存在很大的弊端:一個供方通常要為許多需方供貨,第二方審核無疑會給供方帶來沉重的負擔;另一方面,需方也需支付相當的費用,同時還要考慮派出或雇傭人員的經驗和水平問題,否則,花了費用也達不到預期的目的。唯有ISO9000認證可以排除這樣的弊端。因為作為第一方的生產企業申請了第三方的ISO9000認證並獲得了認證證書以後,眾多第二方就不必要再對第一方進行審核,這樣,不管是對第一方還是對第二方都可以節省很多精力或費用。還有,如果企業在獲得了ISO9000認證之後,再申請UL、CE等產品質量認證,還可以免除認證機構對企業的質量保證體系進行重復認證的開支。
4. 在產品質量競爭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國際貿易競爭的手段主要是價格競爭和質量競爭。由於低價銷售的方法不僅使利潤銳減,如果構成傾銷,還會受到貿易制裁,所以,價格競爭的手段越來越不可取。70年代以來,質量競爭已成為國際貿易競爭的主要手段,不少國家把提高進口商品的質量要求作為限入獎出的貿易保護主義的重要措施。實行ISO9000國際標准化的質量管理,可以穩定地提高產品質量,使企業在產品質量競爭中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5. 有效地避免產品責任
各國在執行產品質量法的實踐中,由於對產品質量的投訴越來越頻繁,事故原因越來越復雜,追究責任也就越來越嚴格。尤其是近幾年,發達國家都在把原有的"過失責任"轉變為"嚴格責任"法理,對製造商的安全要求提高很多。例如,工人在操作一台機床時受到傷害,按"嚴格責任"法理,法院不僅要看該機床機件故障之類的質量問題,還要看其有沒有安全裝置,有沒有向操作者發出警告的裝置等。法院可以根據上述任何一個問題判定該機床存在缺陷,廠方便要對其後果負責賠償。但是,按照各國產品責任法,如果廠方能夠提供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證書,便可免賠,否則,要敗訴且要受到重罰。(隨著我國法治的完善,企業界應該對"產品責任法"高度重視,盡早防範。)
6. 有利於國際間的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
按照國際間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的慣例,合作雙方必須在產品(包括服務)質量方面有共同的語言、統一的認識和共守的規范,方能進行合作與交流。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正好提供了這樣的信任,有利於雙方迅速達成協議。

ISO9000質量認證--通向世界的鑰匙!

產品質量認證制度司商品經濟發展的產物,隨著商品經濟的不斷擴大和日益國際化,為提高產品信譽,減少重復檢驗,削弱和消除貿易技術壁壘,維護生產者、經銷者、用戶和消費者名方權益,產生了第三方認證,這種認證不受產銷雙方經濟利益支配,以公正、科學的工作逐步樹立了權威和信譽,現以成為各國對產品和企業進行質量評價和監督的通行做法。
英國是開展質量認證最早的國家,早在1903年英國工程標准委員會用一 種"風箏標志",即"BS"標志來表示符合尺寸標準的鐵道鋼軌,1919年英國政府制定了商標法,規定要對商品執行檢驗,合格產品也佩以"風箏標志",從此,這種標志開始具有"認證"的含義、沿用至今在國際上享有很高的聲譽。
受英國的影響,世界各發達工業國家也爭先採用質量認證制度,並給予了極大的注意力,國際標准化組織(ISO)為此於1980年成立專業技術委員會
ISO/TC176, 該委員會經過7年的艱苦努力,於1987年正式發布了第一部管理標准 ---ISO9000質量管理和質量保證第列標准,它適用於不同的企業,包括製造業、服務性業商業、建築業等,因而,它的出現極大的促進了各國質量認證的發展,目前國 際標准化組織的104個成員國中有70多個國家包括歐共體、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等幾乎所有工業發達國家均等同採用ISO9000系列標准作為本國國家標准,各國企業也紛紛依據這種標准,調整作業運行機制,並且獲得認證資格,迄全球已頒布認證證書近10萬多張。
近年來,由於ISO9000系列標準的作用及其重要性被愈來愈多的人所認識。
ISO9000系列標準的應用范圍隨之日益擴大,ISO/TC176在總結了國際上眾多大型 公司、集團優秀的質量管理基礎上,於1991年8月發布了ISO90004-2:《質量 管理和質量體系要素棗第二部分:服務指南》,謀求促進各單位和公司以更為有效的方法管理其各項服務活動的質量,以確保顧客規定或隱含的需要得到理解和滿足。
所有這些表明,在國際貿易中,要求提供按ISO900系列標准通過質量體系認證的證明,作為簽訂合同的一個條件,這已是一個趨勢,各企業應順應國際 貿易的趨勢。積極主動的開展以GB/TI9000系列標准為依據的質量體系認證,以提高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上的競爭力。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開始實行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國內市場和國際貿易都得到迅速發展,但由於我國沒有建軍立符合國際慣例的認證制度,我們自己搞得一些產品監督形式得不到國際上的承認。在國際貿易中面臨著在經濟上蒙受損失和受到設置技術壁壘的限制,我國的工業企業,由於不了解各國認證制度的要求,許多出口商品打不進國際市場,即使進入,其價格也遠遠低於所在國通過認證的產品。一些了解認證的企業每年也不得不花費大量外匯去申請國外認證和由國外認證機構出具檢驗報告。所以,建立我國的認證制度,開展產品質量認證和體系認證工作,是我國質量認證工作的當務之急,是最終消除我國與其他國家之間存在的技術壁壘的根本途徑。
我國從1991年起正式開展認證工作.1991年5月,國務院頒發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認證管理條例》,標志著我國產品質量認證工作走入法制軌道。
1993年 1月1日,我國正式由等效採用改為等同採用ISO900系列標准,建立了符合國際慣例的認證制度。我質量認證工作取得常足的發展。
對我國企業而言,通過公正獨立的第三方認證獲得質量認證證書,是產品質量信得過的證明,是產品、服務進入國際市場的通行證,企業獲得認證證書後,將向國內外公告。

獲取ISO9000/ISO1400體系認證證書的益處

· 可以穩定地提供滿足顧客要求的產品,增強顧客滿意,贏得信譽。
· 有利於企業開拓佔領市場,獲得更大利潤。
· 有助於樹立全球經濟意識,抓住機遇,贏得未來,符合時代的選擇、民族的利益。
· 促進企業建立體系化的、嚴謹的經營管理模式,優化組織結構,完善經營管理,建立減少、消除、特別是預防質量缺陷的機制。
· 使企業內部職責進一步明確、作業流程更加清晰,真正做到各負其責,避免了踢皮球現象的發生。
· 帶動服務和產品的結構調整,推動技術創新,增強自身實力。
· 提高企業、產品和服務的信譽、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 打破國際貿易中的技術壁壘,為企業產品打進國際市場,獲取一定的"通行證"。
· 擴大企業知名度,獲取廣大客戶的信賴,促進產品銷售,使企業的業績得到持續改進。

什麼是IS014000系列標准?

ISO14000系列標是國際標准化組織ISO/TC207負責起草的一分國際標准。IS014000是一個系列的環境管理標准,它包括了環境管理體系、環境審核、環境標志、生命周期分析等國際環境管理領域內的許多焦點問題,旨在指導各類組織(企業、公司)取得和表現正確的環境行為。ISO該14000系列標准共預留100個標准號。該系列標准共分七個系列,其編號為IS014001--14100。
1、我國環境與經濟形勢對實施IS014000系列標准有什麼迫切需求?
2、國務院《關於環境保護若干問題的決定》中要求到2000年,全國所有工業污染源排放污染物要達到國家和地方規定的標准;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要使本轄區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在國家規定的排放總量指標內,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加劇的趨勢得到基本控制。
3、這個目標的實現是非常艱巨的。我國工業企業長期以來管理水平低,操作粗放,能源、資源浪費嚴重,僅靠加大末端治理的資金投入來控制污染源猶如杯水車薪。因此,必須通過推行先進管理技術,完善"以預防為主的全過程自我管理"模式,形成良好的環境管理系統,在全體員工的共同努力下,樹立全員承擔環境責任的新觀念,才能實現2000年企業全部達標的目標。
4、 另外,隨著我國加快進入"國際經濟大循環"的步伐,對於一切具有環保性質的國際標准、條例、規定都必須予以充分重視並做好超前性准備,IS014000系列標准有可能在外貿方面形成限制性的國際標准,必須提早准備,積極實施。
5、所以推行ISO14000系列標准對我國企業既是很好的管理性工具,又將為出口貿易打下通行渠道。

組織為什麼要建立環境管理體系?

促使組織建立環境管理體系的主要原因是:
1、國家或地方法律法規、環境管理政策與制度,以及某些環境保護的強制性要求對組織的驅動,迫使組織通過建立環境管理體系達到法律法規及標準的要求,並減少由污染事故或違規造成的環境風險;
2、 自銀行、保險、信貸等部門的壓力,促使組織必須樹立環境管理的良好形象以增加市場競爭能力;
3、 自環保組織、消費者和消費者組織以及公眾的關
4、注使組織分外重視環保形象和聲譽;
5、商界日益增加環保責任的意識;
6、產品和生產過程中的環境困素在國際競爭中已成為重要競爭因素,由此產生的國際貿易壁壘;
7、 組織內部來看,可以取得節能降耗、減少污染、降低成本的經濟效益。
8、 此引入環境管理體系被具有遠見的企業家所關注。

ISO14000認證有什麼好處?
總體上說,實施 IS014000有兩大好處:
一、促進國際貿易
從促進貿易的角度來看,IS014000是一個具有靈活性的環境管理體系標准。它除了要求企業在其環境方針中對遵守有關法律、法規和持續改進做出承諾外,並不規定環境績效的絕對要求,困此兩個從事類似活動但具有不同環境績效的企業,可能都達到 IS014000的要求。同時,IS014000強調根據本國本地區的環境狀況,符合本國本地區而非出口市場所在國的環保法律法規。這就體現了貿易的對等原則,有助於消除技術性貿易壁壘。
二、提高企業管理水平、增強企業競爭力
1.對企業管理的好處
· 增強環境管理意識--企業管理層和員工的承諾和支持;
· 改善企業形象--所有的人都喜歡你;
· 與當地社區搞好關系--不再由於不必要的摩擦而分散精力;
· 更容易招募員工--清潔的環境吸引高素質的人員加盟;
· 減少法律訴訟的鳳險--械少消費者和政府部門的法律行動,如旅遊行業,通過環境管理體系認證可以更好地達到環保部門的要求,環境審核能幫助發現和預計問題所在,採取糾正措施解決問題;
· 降低保險費用--降低發生事故的風險;
· 更容易取得財政支持--銀行藉助環境管理體系對企業有關項目的環境影響進行評估;
· 更容易在投標時中標--目前,在很多行業的投招標標書中,都對IS014000環境管理體系提出了要求。
2、對企業經營的好處
· 減少清潔工作的費用---廢物和污染物排放的減少;
· 發生災難性事故的風險減少---在環境管理體系中對環境風險進行明確和預防;
· 提高技術水平---工藝和過程的革新;
· 節能降耗,降低成本;
· 減少廢物處置成本。
3、對企業產品好處
產品革新---比如用再生紙做包裝,生產能源消耗少的產品;開發環保型板材,可以領先佔領板材市場。
4、對企業市場營銷的好處
· 更好的銷售---環保法律法規對零售商的壓力;
· 產品特色---提高在環境方面的競爭優勢;
· 更強的國際競爭力。

摘自珠海科技網

『玖』 ISO制定的標準是

ISO制定的標准:ISO有正式成員國120多個,我國是其中之一。每一個成員國均有一個國際標准化機構與ISO相對應。ISO負責制定在世界范圍內通用的國際標准,以推進國際貿易和科學技術的發展, 加強國際間經濟合作。ISO的主要活動是制定國際標准,協調世界范圍內的標准化工作,組織各成員國和技術委員會進行情報交流,以及與其他國際性組織進行合作,共同研究有關標准化問題。
ISO的組織機構包括全體大會、主要官員、成員團體、通信成員、捐助成員、政策發展委員會、理事會、ISO中央秘書處、特別咨詢組、技術管理局、標樣委員會、技術咨詢組、技術委員會等。 ISO技術工作是高度分散的,分別由2700多個技術委員會(TC)、分技術委員會(SC)和工作組(WG)承擔。在這些委員會中,世界范圍內的工業界代表、研究機構、政府權威、消費團體和國際組織都作為對等合作者共同討論全球的標准化問題。管理一個技術委員會的主要責任由一個ISO成員團體(諸如AFNOR、ANSI、BSI、CSBTS、DIN、SIS等)擔任,該成員團體負責日常秘書工作。與ISO有聯系的國際組織、政府或非政府組織都可參與工作。ISO技術工作的成果是正式出版的國際標准,即ISO標准。
ISO制定的標准推薦給世界各國採用,而非強制性標准。但是由於ISO頒布的標准在世界上具有很強的權威性、指導性和通用性,對世界標准化進程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各國都非常重視ISO標准。許多國家的政府部門,有影響的工業部門及有關方面都十分重視在ISO中的地位和作用,通過參加技術委員會、分委員會及工作小組的活動積極參與ISO標准制定工作。目前ISO的200多個技術委員會正在不斷地制定新的產品、工藝及管理方面的標准。
隨著國際貿易的發展,對國際標準的要求日益提高,ISO的作用也日趨擴大,世界上許多國家對ISO也越加重視。ISO的目的和宗旨是:在世界范圍內促進標准化工作的發展,以利於國際物資交流和互助,並擴大在知識、科學、技術和經濟方面的合作。
2000版ISO 9000族標準的主要特點
1. 能適用於各種組織的管理和運作
新版標准使用了過程導向的模式,替代了以產品(質量環)形成過程為主線的20個要素,以一個大的過程描述所有的產品,將過程方法用於質量管理,將顧客的其他相關的需要作為組織的輸入,再對顧客的其他相關方的滿意程度進行監控,以評價顧客或其他相關方的要求是否得到滿足。這種過程方法模式可以適用於各種組織的管理和運作。
2. 能夠滿足各個行業對標準的需求
為了防止將ISO 9000族標准發展成為質量管理的網路全書,新版ISO 9000族標准簡化了其本身的文件結構,取消了應用指南標准,強化了標準的通用性和原則性。
3. 易於使用、語言明確、易於翻譯和容易理解
ISO 9001和ISO 9004兩個標准結構相似,都從管理職責、資源管理、產品實現、測量分析和改進四大過程來展開,方便了組織的選擇和使用。在術語標准中,將分散的術語和定義。
4. 減少了強制性的」形成文件的程序」要求
新版ISO 9001標准在體系管理方面,只明確要求建立6個形成文件的程序,在確保控制的原則下,組織可以根據自身的需要決定製定多少文件。雖然新版標准減少了文件化的強制性要求,但是強調了質量管理體系有效運行的證實和效果,從而體現了新標准注重組織的實際控制的能力、能夠證實的能力和實際效果,而不只是用文件化來約束組織。
5. 將質量管理和組織的管理過程聯系起來
新版標准強調了過程的方法,即系統識別和管理組織內所使用的過程,特別是這些過程之間的相互作用,將質量管理的方法作為一種管理過程的方法。
6. 強調了質量業績的持續改進
新版標准將持續改進作為質量管理體系的基礎之一。持續改進的最終目的是提高組織的有效性和效率。
7. 強調了持續的顧客滿意是推進質量管理體系的動力
顧客滿意是指顧客對某一事項已滿足其需求和期望的程度的意見。這個定義的關鍵詞是顧客的需求和期望。由於顧客的需求和期望不斷地變化,是永無止境的,因此顧客滿意是相對的、動態的。這就促進組織持續改進其產品和過程,以達到持續的顧客滿意。
8. 與ISO 14000具有更好的兼容性
兩類標準的兼容性主要體現在定義和術語統一、基本思想和方法一致、建立管理體系的原則一致、管理體系運行模式一致以及審核標準的一致性等方面。
9. 強調了要求與指南的協調一致性
ISO 9001作為要求標准和ISO 9004作為指南標準的協調一致性得到進一步強調,有利於組織的持續改進。
ISO 9001標准旨在滿足產品規定的要求,規定使顧客滿意所需的質量管理體系的最低要求。組織可通過符合ISO 9001標準的要求來證實滿足顧客要求的能力,旨在確保組織的有效性。提高組織效率的最好方法是在使用ISO 9001標準的同時,使用ISO 9004標准,使組織通過不斷的改進,提高整體效率,增強競爭力。
10. 考慮了所有相關方利益的需求
相關方指的是」與某個組織的業績或成就有利益關系的個人和團體。例如顧客、所有者、員工、供方、銀行、工會、合作者和社會。」針對所有相關方的需求實施並保持持續改進其業績的質量管理體系,可使組織獲得成功。
總之,新版標准吸收了全球范圍內質量管理和質量管理體系認證實踐的新進展和新成果,更好地滿足了使用者的需要和期望,達到了修訂的目的。與1994版標准相比,更科學、更合理、更適用和更通用。
三、 如何選擇和使用ISO 9000族標准
(一) 實施ISO 9001:2000的目的
1. 選擇和使用ISO 9001:2000的目的
——建立符合國際標準的質量管理體系;
——建立質量管理體系在於保證產品質量,增強顧客滿意;
——證實組織有能力穩定地提供滿足顧客和適用的法律法規要求的產品(常用於認證或合同目的)。
2. 選擇和使用ISO 9004:2000的目的
——提高質量管理體系的有效性和效率;
——開發組織業績改進的潛能;
——追求相關方的滿意和組織總體業績的改進;
——組織的相關方包括:
a) 顧客和最終使用者;
b) 組織內人員;
c) 所有者、投資者;
d) 供方、合作者;
e) 社會等。
(二) 實施ISO 9000族標準的步驟
1. 選擇和使用ISO 9000族標準的步驟
——根據組織的需要和具體情況,可以以不同的方式選擇和使用ISO 9000族標准;
——有明確顧客要求時,可選擇ISO 9001:2000,建立增強顧客滿意的質量管理體系並認證,然後根據需要選擇ISO 9004:2000,將質量管理體系擴展到追求相關方滿意和組織業績改進;
——組織可以先選擇和使用ISO 9004:2000,建立以追求相關方滿意和業績改進的質量管理體系。當有顧客要求時,可進行ISO 9001:2000的認證。
2. 實施ISO 9001:2000的基本程序
3. 實施ISO 9004:2000與ISO 9001:2000的基本程序
*ISO 14000族標准簡介
可持續發展,是人類在環境問題遍布全球並愈演愈烈的現實中,反思人類的發展歷程後得出的對未來生活方式和生產方式的設計和選擇。
可持續發展作為一種發展的目標和發展的模式,現在已經被世界各國普遍接受,並作為21世紀的主題。在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環境與發展」大會上得到肯定,這標志著人類文明即將步入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實現可持續發展將帶來一場涉及社會各領域、各層面的深刻變革。ISO 14000環境管理系列標准(以下簡稱ISO 14000系列標准)的出台是對可持續發展的主動響應,也是環境保護發展的必然。
一、 ISO 14000系列標準的產生
(一) ISO 系列標准產生的背景
伴隨著20世紀中期爆發於一些發達國家的公害事件,人類開始認識到環境問題的出現及其嚴重性。環境污染與公害事件的產生使人們從治理污染的過程中逐步認識到,要有效地保護環境,人類社會必須對自身的經濟發展行為加強管理。因此世界各國紛紛制定各種法律、法規和環境標准,並試圖通過如許可證等手段強制組織執行這些法律、法規和標准來改善環境。
正是在這種環境管理國際大趨勢下,考慮到各國、各地區、各組織採用的環境管理手段工具及相應的標准要求不一致,可能會為一些國家製造新的」保護主義」和技術壁壘提供條件,從而對國際貿易產生影響,國際標准化組織(ISO)認識到自己的責任和機會,並為響應聯合國實施可持續發展的號召,於1993年6月成立了ISO/TC 207環境管理技術委員會,正式開展環境歡樂標準的制定工作,期望通過環境管理工具的標准化工作,規范企業和社會團體等組織的自願環境管理活動,促進組織環境績效的改進,支持全球的可持續發展和環境保護工作。
(二) ISO 14000系列標准制定的基礎
促使ISO以何種環境管理工具為標准化的對象主要是基於以下兩方面的問題。首先自80年代末歐美一些大公司開始自發制定公司的環境政策,委託外部的環境咨詢公司來調查他們的環境績效,並對外公布調查結果(這可以認為是環境審核的前身),以此證明他們優良的環境管理和引為自豪的環境績效。它們的做法得到了公眾對公司的理解,並贏得廣泛認可,公司也相應地獲得經濟和環境效益。為推行這種做法,1990年後,在歐洲為促進公司環境管理,英國和歐盟分別制定了《BS 7750環境管理體系規范》(簡稱BS 7750)與《生態管理和審核規則》(簡稱EMAS),推動組織環境管理體系的實施。同時,世界上其他國家或組織也開始參照BS 7750和EMAS的模式,結合本國的需要,開始推動環境管理體系的建設。此外,實施環境標志制度,運用產品生命周期評價方法進行產品設計和生產管理,這些新型的環境工具開始展現出其推動組織環境管理的巨大生命力。
其次,1987年,國際標准化組織(ISO)頒布了世界第一套管理系列標准——ISO 9000族」質量管理與質量保證」標准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許多國家和地區對ISO 9000族標准極為重視,積極建立企業質量管理體系並實施第三方認證,並作為開展國際貿易進入國際市場的優勢條件之一。ISO 9000族標準的成功經驗證明,在國際標准中設立管理系列標準的可行性和巨大疾步意義。
正是在近年來蓬勃發展的環境管理手段、體系等以及ISO成功制定ISO 9000族標準的基礎上,ISO著手制定了以環境管理體系標准為核心的ISO 14000環境管理體系標准。
二、 ISO 14000族標準的構成及特點
(一) 標准構成
ISO 14000族標準是一個系列的環境管理標准,它包括了環境管理體系、環境審核、環境標志、生命周期評價等國際環境領域內的許多焦點問題。國際標准化組織(ISO)給ISO 14000系列標准預留了100個標准號,編號為ISO 14001~ISO 14100。根據ISO/TC 270的各分技術委員會的分工,這100個標准號分配如下表所示。
分技術委員會 任務 標准號
SC1 環境管理體系(EMS 14001~14009
SC2 環境審核(EA) 1401014019
SC3 環境標志(EL) 14020~14029
SC4 環境績效評價(EPE) 14030~14039
SC5 生命周期評價(LCA) 14040~14049
SC6 術語和定義(T&D) 14050~14059
WG1 產品標准中的環境因素 14060
(備用) 14061~14100
表三:ISO 14000族標准標准號分配表
(二) 標準的相互關系
隨著標準的推廣和使用,為適應不斷出現的新情況,ISO也可制定超過分配的100個標准號外的標准,或根據具體情況另外命名標准號。如產品標准中的環境因素,由於制定過程中意見不同,最終以ISO 14060標准導則64 ——《產品標准中的環境因素》發布。
這一系列標准以ISO 14001為核心,針對組織的產品、服務、活動逐漸展開,這些系統可以按標準的性質和功能來區分。標准間關系見圖:
圖:ISO 14000系列標准間的關系
(1) 按標準的性質區分
①基礎標准子系統:環境管理方面的術語和定義。
②基本標准子系統:環境管理體系標准和產品標准中的環境因素導則。
③技術支持系統:環境審核標准;環境標志標准;環境績效評價標准;生命周期評價標准。
(2) 按標準的功能區分
①評估組織的標准:環境管理體系標准;環境審核標准;環境績效評價標准。
②基本標准子系統:環境標志標准;生命周期評價標准;環境標准中的環境因素導則。
三、 ISO 14000部分標准簡介
1. 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 規范及使用指南》
ISO 14001是ISO 14000系列標准中的主體標准。它規定了組織建立、實施並保持的環境管理體系的基本模式和17項基本要求。該體系適用於任何類型和規模的組織,並適用於各種地理、文化和社會條件。這樣一個體系可供組織建立一套機制,用來確定環境方針和目標等,通過環境管理體系的持續改進實現組織環境績效的持續改進。本標準的總目的是支持環境保護和污染預防,協調它們與社會需求和經濟需求的關系。
本標準是以一個組織的環境管理體系進行認證、注冊和自我聲明的依據,它和用來為組織實施或改進環境管理體系提供一般性幫助的非認證指南有重要差別。一個組織可以通過展示對本標準的成功實施,使相關方確信它已建立了妥善的環境管理體系。
本標准不包括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方面的要求,盡管它的認證、注冊過程僅適用於環境管理體系方面的內容,但它並不限制一個組織將這方面的要素納入管理體系。
本標準的附錄提供了規范的使用指南和與ISO 9001的聯系。
2. ISO 14004:《環境管理體系 原則、體系和支持技術通用指南》
本標准簡述了環境管理體系的五項原則,為建立和實施環境管理體系,加強環境管理體系與其他管理體系的協調提供可操作的建議和指導。它同時也向組織提供了如何有效地改進或保持的建議,使組織通過資源配置,職責分配以及對操作慣例、程序和過程的不斷評價(評審或審核)來有序而一致地處理環境事物,從而確保組織確定並實現其環境目標,達到持續滿足國家或國際要求的能力。
本指南不是一項規范標准,目的是為環境管理體系的實施以及強化它和組織全部管理工作的關系提供幫助,不適用於環境管理體系的認證和注冊。
環境管理體系是組織全部管理體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環境管理體系的設計是一個不斷發展和交互作用過程,實施環境方針、目標和指標所需的組織機構、職責、操作慣例、程序、過程及資源應與其他管理領域的現行工作協調一致(包括質量、職業衛生和安全)。
3. ISO 14010:《環境審核指南 通用原則》
環境審核,是驗證和幫助改進環境績效的一項重要手段。ISO 14010標准給出了環境審核定義及有關術語,並闡述了環境審核通用原則,旨在向組織、審核員和委託方提供各種環境審核的一般原理。
4. ISO 14011:《環境審核指南 審核程序 環境管理體系審核》
本標准提供了進行環境管理體系審核的程序,包括審核目的,啟動審核直至審核結束一系列步驟要求,以判定環境管理體系是否符合環境管理體系審核准則。本標准適用於實施環境管理體系的一切類型和規模的組織。
5. ISO 14012:《環境審核指南 環境審核員資格要求》
本標准提供了關於環境審核員的資格要求,它對內部審核員和外部審核員同樣適用。
內部審核員與外部審核員都需具備同樣的能力,但由於組織的規模、性質、復雜性和環境因素不同,組織內有關技能與經驗的發展水平不同等原因,不必滿足本指南規定的所有具體要求。

『拾』 什麼是質量體系認證目前哪種認證最具有權威

質量體系認證標志矢量圖質量體系認證,又稱質量體系評價與注冊。這是指由權威的、公正的、具有獨立第三方法人資格的認證機構(由國家管理機構認可並授權的)派出合格審核員組成的檢查組,對申請方質量體系的質量保證能力依據三種質量保證模式標准進行檢查和評價,對符合標准要求者授予合格證書並予以注冊的全部活動。 質量體系認證大體分為兩個階段: iso9001質量體系認 一是認證的申請和評定階段,其主要任務是受理並對接受申請的供方質量體系進行檢查評價,決定能否批准認證和予以注冊,並頒發合格證書。 二是對獲准認證的供方質量體系進行日常監督管理階段,目的是使獲准認證的供方質量體系在認證有效期內持續夫各項應質量體系標準的要求 質量體系認真的具體程序簡介如下: 1、申請:(1)認證申請的提出、(2)認證申請的審查與批准 2、檢查與評定:(3)文加審查、(4)現場檢查前的准備、(5)現場檢查與評定、(6)提出檢查報告 3、審批與注冊發證:(7)審批、(8)注冊發證 4、獲准認證後的監督管理:(9)供方通報、(10)監督檢查、(11)認證暫停或撤銷、(12)認證有效期的延長 ISO9000是由西方的品質保證活動發展起來的。二戰期間,因戰爭擴大所需武器需求量急劇膨脹,美國軍火商因當時的武器製造工廠規模、技術、人員的限制未能滿足「一切為了戰爭」。美國國防部為此面臨千方百計擴大武器生產量,同時又要保證質量的現實問題。分析當時企業:大多數管理是NO1,即工頭憑借經驗管理,指揮生產,技術全在腦袋裡面,而一個NO1管理的人數很有限,產量當然有限,與戰爭需求量相距很遠。於是,國防部組織大型企業的技術人員編寫技術標准文件,開設培訓班,對來自其它相關原機械工廠的員工(如五金、工具、鑄造工廠)進行大量訓練,使其能在很短的時間內學會識別工藝圖及工藝規則,掌握武器製造所需關鍵技術,從而將「專用技術」迅速「復制」到其它機械工廠,從而奇跡般地有效解決了戰爭難題。戰後,國防部將該寶貴的「工藝文件化」經驗進行總結、豐富,編制更周詳的標准在全國工廠推廣應用,並同樣取得了滿意效果。當時美國盛行文件風,後來,美國軍工企業的這個經驗很快被其他工業發達國家軍工部門所採用,並逐步推廣到民用工業,在西方各國蓬勃發展起來。 隨著上述品質保證活動的迅速發展,各國的認證機構在進行產品品質認證的時候,逐漸增加了對企業的品質保證體系進行審核的內容,進一步推動了品質保證活動的發展。到了70年代後期,英國一家認證機構BSI(英國標准協會)首先開展了單獨的品質保證體系的認證業務,使品質保證活動由第二方審核發展到第三方認證,受到了各方面的歡迎,更加推動了品質保證活動的迅速發展。 通過三年的實踐,BSI認為,這種品質保證體系的認證適應面廣,靈活性大,有向國際社會推廣的價值。於是,在1979年向ISO提交了一項建議。ISO根據BSI的建議,當年即決定在ISO的認證委員會的「品質保證工作組」的基礎上成立「品質保證委員會」。1980年,ISO正式批准成立了「品質保證技術委員會」(即TC176)著手這一工作,從而導致了「ISO9000族」標準的誕生,健全了單獨的品質體系認證的制度,一方面擴大了原有品質認證機構的業務范圍,另一方面又導致了一大批新的專門的品質體系認證機構的誕生。

閱讀全文

與英國審核員目前應該使用什麼標准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疫情影響如何應對疫情 瀏覽:414
泰國人多久可以回中國 瀏覽:324
月氏人如何入侵印度的 瀏覽:295
義大利餐酒有哪些地區 瀏覽:215
印度尼西亞橡膠多少錢 瀏覽:251
越南和寮國旅遊哪個好 瀏覽:12
為什麼中國男人那麼短 瀏覽:988
越南的蔬菜沙拉放的什麼汁 瀏覽:104
義大利與浙江哪個好 瀏覽:1002
英國哪裡買韭菜最好 瀏覽:417
國外如何看待中國建黨100周年 瀏覽:973
為什麼火山噴發引發印尼海嘯 瀏覽:599
為什麼義大利人那麼好看 瀏覽:720
為什麼伊朗援助敘利亞 瀏覽:50
伊朗有中國多少武器 瀏覽:615
海運香煙去印尼可以多少條 瀏覽:373
印度辣椒青豆怎麼吃 瀏覽:222
1元rmb在越南可以買什麼 瀏覽:70
中國伊朗的寶寶應該是什麼族 瀏覽:934
英國車為什麼會故障 瀏覽: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