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英國殖民中國航海多少公里

英國殖民中國航海多少公里

發布時間:2022-05-15 00:50:19

Ⅰ 當時英國人從水路向東來中國必須經過哪些大洋

大洋洲的主要國家是澳大利亞,就說澳大利亞黑人的來歷吧
澳大利亞人口,據統計(1984年)為1554.4萬人,其中白種人佔95%似上,但是最早居民是澳洲黑人(Australoids)。科學家們證實澳洲黑人是從外部移入的。這必然產生澳洲黑人的來源問題。

最早提出澳洲黑人起源問題的是英國航海家羅伯特·菲茨羅伊,他在1839年首次指出,澳洲大陸上的黑人和塔斯馬尼亞黑人是非洲黑人的後裔,或是乘船時偶然被暴風吹到這里來的,或是逃亡的黑奴。這樣便出現了關於澳洲黑人起源的「非洲說」。該說顯然是毫無根據的臆測,早為考古資料和有關人類學、民族學和歷史語言學的資料所推翻。雖然菲茨羅伊的「非洲說」不足取,但是,他第一次提出澳洲黑人是從大陸外部移入的觀點是正確的,是有價值的。

1847年,英國人類學家普查里德認為澳洲黑人的祖先原是分布於大洋洲諸島上的「尼格利陀種族」,後來經新幾內亞或帝汶島到達澳洲大陸北岸,然後逐步擴散於大陸各地,因而又產生了「尼格利陀種族說」。

19世紀末20世紀初又有兩位著名的人類學家對澳洲黑人的來源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得出了許多重要結論,他們是英國學者約翰·馬修和A.E.哈威特。馬修認為澳洲黑人是由兩個或三個種族成份混合而成的。他說,澳洲黑人最早的種族成份是居住在新幾內亞南部的巴布亞種族(即尼格利陀種族)成份和與印度的達羅維荼人血緣相近的種族。馬修的理論根據:1.從語言上看,他們都稱呼胞族為「卷發」和「直發」、「暗色的皮膚」和「淺色的皮膚」、「深色血液」和「淺色血液」,等等;2.他們都有同鳥類搏鬥的神話;3.澳洲黑人有巴布亞種族和達羅維荼種族的風俗習慣。
哈威特繼承和發展了馬修的觀點,提出了形成澳洲黑人種族成份的先後次序的理論。哈威特指出,澳洲黑人是由尼格利陀人種和高加索暗色人種混合而成的,先是尼格利陀種族成份,後是較晚近的高加索暗色種族成份。他還說今日印度的達羅維荼人也是高加索暗色人種的後代;至今與澳洲黑人有血緣關系的還有斯里蘭卡的維達人,日本的阿伊努人,中國的苗族和印度的托達人。

馬修和哈威特的功績是,他們指出了形成澳洲黑人的種族成份的因素,他們理論的缺點在於沒有注意到區別民族的文化因素。這個任務由德國學者格雷布納完成了。

大約與哈威特同時,德國學者格雷布納發表了關於澳洲黑人起源的文章《大洋洲的文化圈和文化層》。在文章中,他就澳洲黑人的起源問題提出了一個新的理論,所謂「文化圈」或「文化層」理論。格雷布納指出,在今澳洲黑人中有四種不同的文化層或文化圈,這四種文化是在不同的時間從不同的地區傳播到澳洲大陸來的,其為:1.塔斯馬尼亞文化,亦稱古尼格利陀文化;2.飛去來器文化,亦稱新尼格利陀文化;3.圖騰文化,亦稱西巴布亞文化;4.兩等級文化,亦稱東巴布亞文化。他說,上述四種文化都傳播到澳洲大陸,而傳播到塔斯馬尼亞島的只有一種文化,即塔斯馬尼亞文化。傳播到發達的東南沿海地區和南部地區的是前兩項文化。傳播到西北部的是第三項文化,第四項文化以東西走向傳播到整個澳洲大陸。格雷布納說,這四種文化就其時間順序言,前兩種最古老,第三種次之,第四種更次之;就其主次而言,第四種文化遍布澳洲全大陸,不過每個地區有一種文化為主,其餘為次,因而形成了四種文化重疊和混合的歷史現象。格雷布納的學生、天主教神甫施米特繼承了其師的理論,同時從宗教和歷史語言學角度對澳洲黑人起源問題進行了論述,以補充格雷布納的學說。此後學者們一直不停地探討這個問題。近幾十年來,各類科學突飛猛進地發展,尤其考古發掘工作大規模地進行,所有這些都對弄清澳洲黑人起源問題提供了優越的條件。學者們在前人的基礎上結合新的資料,又取得了以下新的成就:

考古學上的新成就。

早在1884年在昆士蘭南部的塔爾蓋,在峽谷的斜坡上2—3米深處,發掘出14—16歲男孩的頭骨碎片,1918年復原後稱「塔爾蓋人」。頭骨結構具有原始人的一些特點:穹窿低下,穹窿骨和臼齒骨都很厚,齶面很大,頜部突出。塔爾蓋人雖然比較原始,但已具有今澳洲黑人的一些特徵:鼻寬而不高,臉型適中,不長不寬。20世紀20年代,從墨累河開渠時,在科乎納地方又發掘出一個頭骨,在類型上與塔爾蓋頭骨相近,石化度也很大,據此可以斷出相對年代來。科乎納人頭骨的特徵是:骨體粗重,頜部突出,眉工粗大,頭骨很長,穹窿卻很低,臼齒很大。這說明科乎納人已比塔爾蓋人的時代更近了一步,但仍具有原始人的某些特徵。科乎納人和今澳洲黑人相比,共同特徵就更多了,如頭骨度較小,臉形不長,寬鼻,突頜,等等。第三次重大考古發現是1943年在墨爾本近郊凱洛爾地方發掘出的頭骨,稱凱洛爾人。其特徵是:腦腔容量很大(1593立方厘米),穹窿高度很大,臼齒較長,齶突出部分較小,幾乎和今澳洲黑人一樣。

這樣,我們看出今澳洲黑人的發展過程:塔爾蓋人→科乎納人→凱洛爾人→今澳洲黑人。

在澳洲黑人祖先的種屬問題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澳史家羅·華德根據人類學資料指出:「澳大利亞的原始居民,即土著,其皮膚雖為棕色偏黑,近黑色,但從體格外貌上看,他們像高加索人種,而不像尼格羅人種或蒙古人種。例如,他們的頭發一般長得濃密,但是既不像蒙古人的頭發那樣細長垂直,也不像尼格羅人那樣捲曲,而像歐洲人的波狀發型;嬰兒的頭發為金黃色。」①阿比教授根據考古資料認為,「原始高加索人種」是澳洲黑人的早期祖先。他指出,「原始高加索人種」在兩萬年以前居住在中亞一帶,後來向外擴散,向西擴散便成為「雅利安人」,向南擴散便成為印度人、錫蘭人和維達人(亦譯「吠陀人」),向東北擴散便成為日本的阿伊努人。
考古學證實了印度支那、馬來半島和印尼有澳洲黑人的同種族居民。

印尼史家薩努西·巴尼根據爪哇發掘出的遠古居民頭骨化石以及馬來半島和印度支那發掘出的類似的頭骨化石,和澳大利亞考古資料對比研究,因而得出了印度支那、馬來亞和印尼的遠古居民「是和澳大利亞原始種族的祖先同種的」的結論。他又根據考古資料證明今蘇門答臘的古甫族和馬來半島的塞芒族是印尼和馬來亞遠古居民的後裔,從而說明今天在印尼和馬來亞還有澳洲黑人的同種族的居民,換言之,澳洲黑人、古甫族和塞芒族在血緣上是親族。

這個問題的解決實質上弄清了澳洲黑人的來源的地區和路線問題。就其來源地區而言,顯然是來自印尼某島和新幾內亞;就其來源的路線無疑是:中亞→印度支那→馬來亞→印尼和新幾內亞→澳洲大陸。

在來大陸的時間和方式上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澳洲黑人的祖先何時來到澳大利亞的,有兩種看法。一種觀點認為在三萬年至3.5萬年前來的。澳大利亞著名史家曼寧·克拉克說:「澳大利亞和美洲一樣,很可能到最後一次冰河時期才有與以前種屬不同的真人首先移殖到來。碳含量測驗證實三萬年前在澳洲大陸已經有這種人類居住。」①美國史家斯塔夫里阿諾斯也指出:「這些土著可能是三萬年前就已經乘船漂流到澳大利亞來的三種不同種族集團的後裔,那時把大陸和印度尼西亞分隔開來的是一條狹窄的海峽。」②華德也寫道:「人類在澳大利亞至少已生活了3.5萬年。」③

另一種觀點認為,澳洲黑人的祖先在距今八千年從印尼某島乘船漂流而來,先在澳大利亞北岸登陸,然後逐步向南,尤其向東南沿海移動,經過幾百年以至上千年的時間才擴散於整個大陸。

這兩個時間差距很大,究竟那一種觀點正確呢?

首先,從澳大利亞考古發掘出的三種頭蓋骨年代來推測三種頭骨雖具有原始性,但都表明已是真人,而非原始猿人了。

其次,澳洲大陸黑人的祖先到大陸的方式是乘船漂流而來,可以推測出決非在三萬年前。三萬年前的人類絕對不可能有乘船漂流過海的本領。至於說有人提出在最後一次冰河期在澳洲大陸某地和新幾內亞間出現過陸橋,黑人的祖先可以通過陸橋而來,此說也難令人信服。如果確有過陸橋,那末不僅人可以過橋,亞洲大陸上的其他動物亦可以過,為什麼在澳洲大陸沒有歐亞大陸上的胎生哺乳動物,而只有單孔動物和有袋動物呢?為什麼澳洲大陸上沒有亞洲大陸上兇猛的食肉動物呢?僅此一點就可以證明「陸橋說」是一種臆測。

再次,根據近年來有關遠古澳洲黑人的考古資料來推測。考古資料證實澳洲黑人的祖先,約在公元前5500年前就已有帶柄工具;公元前4850年已有線狀雕刻;公元前2820年已使用矛尖工具;公元前1800年已使用薄刃工具;公元前1470年已有專門骨器加工作業。這些資料無可辯駁地證明,澳洲黑人大約在距今七八千年間才剛剛「進入新石器時代。乘船漂洋過海不可能在中石器時代,當然也更不可能在舊石器時代,最多隻能在新石器時代,因此可以斷言,澳洲黑人的祖先大約在八千年前來澳洲大陸的。

三、澳洲大陸黑人的來源與分布

那末,澳洲大陸黑人的祖先是怎樣乘船漂流到澳洲大陸上來的呢?對此問題,學者們進行了長時期探討,提出了各種觀點,「漂流說」和「陸橋說」便是其中的著名的兩個觀點。但是我們認為具有極大說服力的是英國科學家赫胥黎的觀點。他指出,在第四紀晚期,雖然在印度尼西亞群島和澳大利亞、新幾內亞之間不可能有連續不斷的完整陸橋,但是,個別的島群之間有可能存在著狹條陸地(如婆羅洲和菲律之間的巴拉望島)或島嶼環帶(如馬魯古群島),而這些狹條陸地和環帶就有可能聯結成一條通路,但是這條通路間往往有淺水或狹窄的水域相隔。這樣,黑人的祖先可乘船逐段地越過,而動物,那怕是胎生哺乳動物亦難於越過。有的學者還注意到了印度尼西亞從西起越往東,動物愈少,究其原因,動物為隔斷陸路的水域所阻擋。由印尼可聯想澳大利亞根本不存在胎生哺乳動物的原因,同時由此來判斷澳洲黑人的祖先走什麼樣的路來到澳大利亞的。

結論是,澳洲黑人的祖先既走水路又走陸路,在起碼距今八千年前由印尼某島和新幾內亞來到澳大利亞,主要的路線是東線,即從新幾內亞越過托雷斯海峽而來的,而西線是以帝汶島作為出發地。

澳洲黑人的祖先首先到達澳洲大陸北部沿海地區與西北地區,經千百年的繁衍生息,人口逐漸增多,加之從東南亞來的移民又不斷湧入,部落間爭奪漁獵和採集領地日益繁頻與激烈,因而許多黑人部落紛紛南下尋找新領地,這樣在遠古時代的澳洲大陸上開始了歷時近萬年之久的人口大流動,整個澳洲大陸逐步被黑人移民所佔領。北部炎熱而無南部涼爽也是黑人南移的重要因素。

考古學家們發現了澳洲黑人向南擴散的三條主要路線:一條從西北沿海地區沿西海岸南下的路線,亦稱西部路線,直達西南地區。第二條路線由北部地區南下,深入大陸腹地,直達南部地區,此即中部路線。第三條路線從東北沿海地區出發,沿東海岸南下,到達東南地區,此亦稱東部路線。每條干線又分成若干支線。在這三條大幹線中,以中部干線最為重要,因為這條干線要經過幾條大河,尤其是墨累河與達令河,氣候和物產條件好,因此在這一地區黑人較多。

澳洲大陸黑人經過以萬年計的繁衍,到1788年,其人口總數達30萬人,500餘部落,分布在大陸的各個地區。按區域劃分,可分成七個部落部區域集團。

第一個部落區域集團,居住在墨累河流域的各部落。第二個部落區域集團,居住在達令河流域,包括今整個新南威爾士和昆士蘭的南部地區。第三個部落區域集團在今昆士蘭中部和北部。埃爾湖周圍廣大地區,居住的是第四個黑人部落區域集團,但由於這里土地貧瘠,物產貧乏,故人口不像上述三地區那樣多。第五個部落區域集團居住在西部沙漠地區和西南沿海地區,這里土地亦很貧瘠,土著人數亦較好。定居在西北部和西部沿海地區的是第六個區域部落集團;第七個部落區域集團定居在澳洲大陸北部地區,包括今金伯利高原、阿納姆地和約克角半島,這是澳洲黑人祖先最早到達的地區。

四、塔斯馬尼亞黑人的來源

人類學家認為居住在塔斯馬尼亞島的黑人和澳洲大陸的黑人不是同一人種。塔斯馬尼亞黑人長著毛茸茸而又捲曲的頭發和稍腫的嘴唇,很像美拉尼西亞人,尤其更像新喀里多尼亞人。我們知道美拉尼西亞人和新喀里多尼亞人屬大洋洲尼格羅種人。人類學家告訴我們,無論是非洲的尼格羅種人,或是大洋洲的尼格羅種人都是在潮濕的熱帶氣候條件下形成的。就大洋洲的尼格羅種人而言,他們是在東南亞和美拉尼西亞熱帶森林條件下形成的。學者們據此認定,塔斯馬尼亞人屬大洋洲尼格羅人種,其祖先原住在東南亞和美拉尼西亞熱帶森林中。這個結論幾乎是公認的。

但是,塔斯馬尼亞黑人的祖先是經過什麼樣的路線到達塔斯馬尼亞島的,是有分歧的,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大約在比大陸黑人較早的某個時期由美拉尼西亞乘獨木筏漂流來的,或認為從新喀里多尼亞島來到這里的。途中,他們繞過了澳洲大陸。大部分學者持這種看法。

另一種觀點認為,他們先到達澳洲大陸,然後逐步南下,從大陸的東南端越過巴斯海峽到達島上來。

從各方面的資料判斷,塔斯馬尼亞黑人的祖先從美拉尼西亞或新喀里多尼亞到達塔斯馬尼亞的結論是可信的。在塔斯馬尼亞人中保留了不少的同美拉尼西亞相同的文化,例如,睡覺的枕頭用小長凳,使用獨木筏,鑽木取火的方法,等等。

同時直到今天在澳洲大陸上考古學家們沒有發現任何塔斯馬尼亞人的痕跡,更沒有發現他們的同種人,所有這些說明塔斯馬尼亞人到來的路線,不可能是先到大陸然後再南下的。

Ⅱ 英國佔領過中國多少領土

英國通過兩次鴉片戰爭和瓜分中國狂潮的出現,佔領了整個香港,面 積1104.43平方公里 英國只直接佔領了這個地區。
英國人在中國的半殖民統治主要是通過扶植代理人(開始是清政府,後來是軍閥),獲取各項經濟利益,把中國當成自己的原料產地和商品銷售市場,並非是像資本主義相對落後的俄國那樣,熱衷於大規模的吞並土地。英國在中國的勢力范圍分布於長江流域,但並未佔領,只是有自己的影響力和勢力。

Ⅲ 英國殖民地總面積是多少KM2

大英帝國
大英帝國(British Empire)是一個以英國為中心的全球性帝國,在20世紀初的鼎盛時期,全世界大約4~5億人——也就是當時全球人口的約四分之一——都是該帝國的子民,其領土面積則有約3,000萬平方公里,是世界陸地總面積的20%。到20世紀中期,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隨著全球民族主義運動的興起與英國日漸式微的國力,大英帝國逐漸瓦解。今天,英國和它的大部分前殖民地國家組成了一個國際性的組織英聯邦,但是與大英帝國不同的是,英國再也無法在政治、外交、經濟等各個方面直接影響英聯邦的其他成員了。

大英帝國的形成是300多年來貿易、移民與武力征服的結果,期間也有和平的商業外交活動和帝國的萎縮。帝國的領土遍及包括南極洲在內的七大洲、四大洋,被形容為「日不落帝國」,它在1890至1900年間達到最高峰。

帝國在全世界范圍內協助傳播了英國的技術、商業、語言和管理模式。帝國霸權幫助英國實現了驚人的經濟成長,並使其在國際政治中擁有更大的發言權。雖然海外的殖民地(除了一些自治領外)的人民大多無權決定其政府的政策與未來,英國本土的民主卻繼續深化。

從殖民地的角度來看大英帝國,可以說是毀譽參半。殖民地從英國那裡獲得了先進的科學技術與投資,促進了經濟的發展與生活水平的提高,也獲得了英國的法律框架與國際性的語言英語。在殖民地脫離帝國獨立之前英國都會試圖將它的議會民主制留給殖民地人民,雖然並不是所有的時候都獲得成功。獨立後的英殖民地大部分都選擇留在英聯邦之中。

但同時,英國的殖民政策並非利他主義的。事實上,英國的殖民化是完全以其自身利益為優先考量。英國為殖民地留下了更好的基礎設施,但那主要是為了方便這些殖民地的貨物能夠更方便地出口到英國以滿足其本土的需要,或是讓英國的工業品更方便地運送到殖民地市場。白人的自治領大多能夠進一步發展基礎設施,以取得經濟生產上的平衡,但是在拉美、非洲和東南亞的帝國殖民地卻往往只是工業所需原材料(或單一農業產品)的供應者,這對這些國家獨立後的經濟發展並無幫助。另外,為了確保其統治的穩定,英國採用了「分而治之」的殖民政策,鼓動殖民地內不同民族、語言或宗教的人們相互內斗,使得像愛爾蘭、印度、辛巴威、肯亞、蘇丹、烏干達、伊拉克、蓋亞那和斐濟這些國家在獨立後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種族沖突。

「大英帝國」一詞的最早使用者相信是伊麗莎白一世女王的占星師兼數學家約翰·迪伊(John Dee)。

背景:英格蘭殖民主義

對不列顛島嶼與法國的擴張

自1066年威廉一世從諾曼底登陸並征服了英格蘭之後,英格蘭在幾百年的時間里就一直積極地介入歐洲大陸的事務。到14世紀末,從對歐洲的羊毛貿易發展出來的對外貿易已經成為英格蘭最重要的國家政策。

這段時間是英格蘭對外征服的開始,包括了1282年對威爾士的擴張,以及1169年對愛爾蘭的征服。1296年英格蘭對蘇格蘭的短暫控制在1314年中斷,兩個地區的真正統一要等到1603年通過王位繼承的方法來和平實現。雖然1204年英格蘭君主喪失了諾曼底的領土,通過聯姻與繼承英格蘭的統治者還是擁有法國大片的土地,直到1453年最終喪失。從此之後一直到1563年英格蘭君主只擁有法國北部的戰略要港加來,但是自那之後就連加來港也丟失了。

海外帝國的成長

海外的大英帝國——這里指的是英國人的海洋探險以及在不列顛島以及歐洲大陸以外地區的移民或殖民——之根源可追溯到1485至1509年在位的亨利七世所採取的具有開拓性的海洋政策。在理查三世所建立起來的羊毛貿易的基礎上,亨利七世創建了現代英國海洋商貿體系,並極大地發展了英國的造船工業與導航技術。這套體系也為日後的貿易機構的建立創造了條件,而像馬薩諸塞灣公司和英國東印度公司之類的貿易企業為英帝國海外的擴張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亨利七世也下令在朴茨茅斯建造英國的第一個干碼頭,加強建設當時還規模很小的英國海軍,他於同年8月5日在聖約翰港宣布紐芬蘭為英格蘭的殖民地;1587年沃爾特·羅利爵士(Sir Walter Raleigh)在羅阿諾克(Roanoke)宣布維吉尼亞為英格蘭殖民地。但這兩塊殖民地都十分短命,由於食物匱乏、惡劣的天氣、海難以及美洲大陸上不友好的土著人的侵犯,英格蘭很快就不得不放棄這兩片殖民地。

斯圖亞特王朝時期

1588年(在都鐸王朝的伊麗莎白一世期間)對西班牙無敵艦隊的大勝正式確立了英格蘭作為海上強權的地位,雖然之後1590年代幾次與西班牙戰事的失敗暫時挫敗了英格蘭野心勃勃的海外殖民計劃。1604年斯圖亞特王朝的詹姆士一世終於與西班牙簽訂了《倫敦條約》,正式結束兩國的敵對狀態;1607年英格蘭在弗吉尼亞的詹姆斯敦(Jamestown)建立了第一塊永久的海外殖民地。在之後的三個世紀中英格蘭不斷地在海外擴張勢力范圍並鞏固了國內的政治發展。1707年英格蘭與蘇格蘭的議會在倫敦合並,組成大不列顛議會。

對美洲的殖民

大英帝國的雛形成於17世紀初,此時英格蘭已經在北美建立了多片殖民地,這些殖民地包括了今後的美利堅合眾國、加拿大的大西洋省份以及加勒比海上的一些小島嶼例如牙買加和巴貝多。

盛產甘蔗的加勒比地區高度倚賴奴隸的工作,它是英格蘭早期最重要、最有利可圖的殖民地。美洲大陸南部的殖民地則為英格蘭提供煙草、棉花和大米,北部則出產毛皮;它們從經濟角度上講沒有像加勒比島嶼一樣對英格蘭有益,但是大片的可耕種土地吸引了眾多英格蘭移民者。

英格蘭的美洲帝國正通過戰爭與殖民逐步擴大,例如通過英荷戰爭的勝利英格蘭獲得了新阿姆斯特丹(即今天的紐約)。不斷發展的美洲殖民地不斷向西探索,尋求更多的可耕種土地。七年戰爭中英格蘭擊潰了法國,並在1760年佔領了新法蘭西的全部地區,使得英國獲得了北美更大地區的控制權。

隨後,澳大利亞(1788年被發現,最早是犯人的流放地)和紐西蘭(1840年成為英國領土)成為英國移民們的另一目的地,而同時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土著人口也因戰爭與疾病使人口在一個多世紀的時間內銳減了60%至70%。這些殖民地之後都實現自治,並是羊毛和黃金的出口地。

參見美洲殖民地史。

自由貿易與「非正式帝國」

原本的英國殖民體系在18世紀開始衰落。在輝格黨人長期控制國內政治權力的時期(1714年至1762年),帝國對英國而言變得不那麼重要,直到一連串試圖扭轉這種對殖民地忽視的措施(主要包括了從殖民地徵收更多的稅收)引發了美國獨立戰爭(1775年至1783年),使得英國喪失了其人口最多的殖民地。

這段時期有時候被稱為「第一英帝國」,即17至18世紀英國在美洲的擴張。18世紀開始英國在亞洲和非洲的擴張則被稱為「第二英帝國」。英國對美國控制權的喪失表明,殖民地並不一定對英國經濟有舉足輕重的影響:英國在放棄了對美洲殖民地的防務與行政管理之後,依然主宰了美國與英國的主要貿易。

重商主義是經濟學的理論,指的是國與國之間對財富的爭奪,它是英國第一次海外殖民擴張的特色。但是現在在英國,重商主義很快就要讓位於亞當·斯密等人的自由放任的經濟自由主義了。

英國從北美殖民地獨立這一事件中學到的經驗是,即時是在不擁有殖民統治權的情況下貿易依然能夠帶來經濟繁榮。這就是為什麼在1840至1850年代英國願意授予像諸如加拿大和澳大利亞等白人殖民地自治領地位的原因,因為這些國家的白人們被視為是居住在殖民地的「祖國」人民而已。而愛爾蘭則有著完全不同的命運,它於1801年被並入全稱為「大不列顛及愛爾蘭聯合王國」的英國。

在這一時期,英國也宣布廢除奴隸貿易(1807年),並很快將這一禁令強加到別國身上。到19世紀中英國已經基本在全球范圍內消滅了奴隸貿易。奴隸制本身於1834年在英國的殖民地被廢止,情況直到1920年左右才有形成穩定狀態。

舊有的殖民與奴隸制度的終結是與自由貿易一同實施的,自由貿易原則在1840年左右達到登峰造極的地步,其標志是英國撤銷了《玉米法》(Corn Laws)和《航海條例》(Navigation Acts)。自由貿易完全地開放了英國市場,也促使其他國家在19世紀中葉開放他們的市場。

一些人會認為,自由貿易的興起僅反應了英國的經濟地位,而與任何的哲學觀點無關。確實,英國對迫使他國執行某一政策一直比對自己施行同樣政策更為熱衷。雖然英國喪失了13個美洲殖民地,1815年歐洲大陸上拿破崙的最終戰敗確立了英國最成功的國際強權的地位。在工業革命讓英國成為無可爭辯的經濟強權的地位之時,皇家海軍則主宰著海洋。始終與歐洲大陸事務保持距離的英國也得意施行旨在擴大其經濟和政治影響力的擴張計劃,這種海外擴張是通過自由貿易和戰略優勢所建立起來的一個「非正式帝國」。

從1815年的維也納會議到1870年的普法戰爭,英國是全球唯一的工業化強權,是全球30%工業產品的生產地(1870年)。作為「世界工廠」的英國能夠如此有效、低廉地生產工業品,以至其在國內生產的產品在運輸到外國後其價格依然比外國當地所生產的產品更具競爭力。只要其海外市場的政局穩定,即使沒有實施正式的殖民統治,英國依然能夠從自由貿易中獲益。

英帝國在亞洲

1757年普拉西戰役(Battle of Plassey)的勝利讓英國東印度公司獲得了印度孟加拉邦的統治權,雖然1770年因對該邦過度征稅而惡化的飢荒引起了英國國內的爭議。到了19世紀,東印度公司已經幾乎控制了印度全境。1857年印度民族起義之後該公司管轄的領土被移交給女王政府管理。維多利亞女王於1876年被宣布為印度女皇。

錫蘭(今天的斯里蘭卡)、緬甸和馬來亞也被納入英國在亞洲的勢力范圍。1841年在獲得了一場旨在保衛鴉片貿易的戰爭的大勝後,英國從中國人手裡奪得了香港。

英國對中國的興趣源自18世紀末,當時英國成為中國茶葉的進口國。茶葉進口導致了英國方面巨大的貿易逆差,因此英國希望通過從印度向中國出口鴉片來平衡開支,雖然這么做違背了中國的禁令。因鴉片貿易所引起的兩次鴉片戰爭都以英國的勝利告終。

鴉片戰爭之後,英國與中國保持了一種復雜的關系。雖然英國獲得了香港,英中貿易主要還是通過幾個開放了的中國港口進行。因此英國希望看到的是一個獨立的中國,因為中國的崩潰意味著其他西方強權就可能與英國一起瓜分中國,而使得英國所擁有的特權地位受到挑戰。

同時,英國也不希望看到一個過於強大的中國,因為這就意味著中國將取消或要求重新協商一些原本簽訂的條約。這種態度解釋了看似矛盾的英國對華政策:一方面協助清廷鎮壓太平天國起義,另一方面卻和法國聯手發動了第二次鴉片戰爭。

Ⅳ 英國為何不放馬島,卻寧願失去三千萬平方公里的海外殖民

作為歷史上的老牌殖民帝國,英國擁有的殖民地面積,曾經多達3000多萬平方公里。巔峰時刻,幾乎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有英國的管轄領地。利用從這些殖民地攫取的財富,英國很快成為名副其實的日不落帝國。

二戰之後,獨立運動風生水起,衰落的英國再也無力維系龐大的殖民統治。加上蘇美的推動,世界殖民體系很快分崩離析。各殖民地紛紛脫離英國獨立,英國也本著好聚好散的原則,和各殖民地和平分手。

令人奇怪的是,連被稱為「女王皇冠上的明珠」,曾貢獻40%經濟總量的印度,英國都能任其獨立。為何對於距離英倫三島萬里之遙小小的馬島,卻至今不肯放手。甚至在1982年還為之發動馬島戰爭,和阿根廷大打出手呢?

(撒切爾夫人)

三、老牌帝國的尊嚴。

原本准備放手馬島的英國,讓加爾鐵里這么一鬧,再也不提放棄主權了。驕傲的英國人認為,雖然馬島對於遙遠的英國來說,並沒有多少價值。但我可以不要,你也不能明火執仗來奪,老牌帝國的尊嚴不容侵犯。

時至今日,雖然馬島每年所消耗的軍費,仍然讓英國人心疼。可無奈島上的居民,堅決不同意獨立,心甘情願接受英國管轄。而經過當年的馬島戰爭後,心高氣傲的英國人,也斷然不可能將馬島向阿根廷雙手奉上,馬島只能繼續成為英國萬里之外的一塊飛地了。

Ⅳ 鴉片戰爭時,英法軍隊的船隻是走以下那條路線來的中國的抵達中國需要多少時間

這個問題有趣。
第一次鴉片戰爭,為中英戰爭。英國軍隊的船隻是從印度出發到達中國的。

1840年2月,英國政府任命懿律和義律(懿律是義律的堂兄)為正、副全權代表,懿律為英軍總司令。6月,懿律率領的英國艦船40餘艘及士兵4000人的機動艦隊從印度出發到達中國海面,標志著第一次鴉片戰爭正式開始。懿律於1837 年升為好望角艦隊總司令。

西方國家對東方殖民擴張的路線(英國成為近代世界頭號殖民強國)
殖民地,英文Colony一詞來自古羅馬的「Colonia」。西羅馬帝國滅亡後,其海外行省和殖民地被東羅馬帝國、法蘭克帝國、西哥特王國等國家瓜分。
一般認為,近代西方國家最早佔領的殖民地是葡萄牙於1415年佔領的休達。該港原屬摩洛哥,為撲滅當地海盜、並控制經休達中轉的西非黃金及象牙的進口,葡萄牙經過周密布署佔領了休達港,隨後為直接與出產黃金的西非黑人帝國建立聯系,又沿非洲海岸南下,佔領了馬德拉、維德角等群島。
隨著文藝復興運動在歐洲的發展,歐洲出現了對商業資本和財富的渴望。當時歐洲的主要貿易對象是東方,尤其來自是中國、印度和南洋各群島的絲綢、寶石、香料等奢侈品。由於當時與東方的貿易被威尼斯、熱那亞壟斷,西歐國家決定自己探索通往東方的航路。首先對東方航線展開探索的是葡萄牙和西班牙。1498年達伽瑪經過好望角抵達印度。為了確保與印度的貿易不受莫卧兒帝國、阿曼以及印度洋沿岸各土邦國的干擾,葡萄牙於1510年在果阿建立了第一處殖民地,修築要塞,配備軍隊,保護葡萄牙商人的安全。隨後歐洲人相繼在非洲沿海占據了一些島嶼和濱海據點,作為前往印度的中途補給站。
1600年英國商人建立了英國東印度公司,隨後開始了在印度的擴張。荷蘭在16世紀末獨立後,迅速發展為世界最大的航海和商業國家,於1602年設立荷蘭東印度公司,逐漸壟斷了與中國、印度、日本、錫蘭和香料群島的貿易。
17世紀初到18世紀中葉,英國和法國由於在歐洲大陸的利益爭奪而進行了4次戰爭,英國憑借強大的海軍力量,在海外奪取了法國在印度、加拿大和密西西比河以東的大片領土,一躍成為世界第一流的殖民大國,並且在同荷蘭的數次戰爭取代了荷蘭,成為主要的船運國,建立起龐大的商船隊和海軍。以1763年英國與法國和西班牙簽訂《巴黎條約》為標志,英國取代西班牙,成為世界頭號殖民強國。
工業革命後,工業國家加大原料的需求和開辟海外市場。1776年北美十三州獨立後,英國的殖民事業受到很大打擊,遂將殖民經略重點由北美洲轉至資源更為豐富、市場更為龐大的東方。此時,英國還佔領了澳大利亞、紐西蘭、緬甸、開普頓等地。
鴉片戰爭時,英、法、德等國在東方都有不少殖民勢力范圍和海軍據點。
英國皇家海軍有西非分艦隊,還在幾內亞灣建立海軍據點。懿律於1837 年升為好望角艦隊總司令。1840年任英國侵華全權代表和侵華軍總司令,6月率領艦隊到中國。

鴉片戰爭中,英、法等國的海軍,不是直接由本國出發長途來中國的。就是現在,美國海軍的裝備比過去英、法等國先進多了,它都不能呆在本國軍港,而在世界各地設有許多海軍基地。

海權理論創始人艾爾弗雷德.塞耶.馬漢(Alfred Thayer Mahan 1840-1914)的《海權對歷史的影響》(The Influence of Sea Power Upon History 1660-1783)及相關著作發表的近百年來,海權問題成為軍事學術的重要組成部分。
「海權」古就有之,到了十五世紀「海權」開始被人們重視,尤其是歐洲。
海權(海上權利),顧名思義就是擁有或享有對海洋或大海的控制權和利用權,是「國家主權」概念自然延伸。它不僅僅是簡單的控制問題,更重要的是用海洋來開拓一個新的舞台,一個新的時代。海洋對瀕海國家的生存與發展有決定性的意義,而要擁有海權,就必須發展強大的海軍,海權即憑借海洋或者通過海洋能夠使一個民族成為偉大民族。

Ⅵ 請問1792年英使馬戛爾尼訪華的具體航海路線

公元1792年的9月26日,英國皇家戰艦「獅子號」、「印度斯坦號」等幾艘船隻正准備出發。這是喬治三世國王派遣龐大的訪華使團的船隊。為首的是喬治·馬戛爾尼勛爵,副使是喬治·斯當東男爵,訪華的成員共有八百多人。他們將遠渡重洋,前往遙遠古老的中國,參加當朝的乾隆皇帝83歲壽辰的典禮。

18世紀末的英國,正處於資本主義的上升階段,商品經濟高度發展,迫切需要開辟新的市場。因此,馬戛爾尼此次出行的目的,是要敲開東方清王朝的大門。

九個月後,英國使團船隊終於在乾隆五十八年五月十四日到達中國,在澳門外萬山群島的珠克珠島拋錨等候。

英國使團到達中國的消息,通過英國東印度公司董事長佛蘭西斯·百靈的信件傳遞給兩廣總督,他請兩廣總督轉奏乾隆。乾隆皇帝看了兩廣總督的奏摺特別高興,並批「即有旨」意思是對這個問題另外再發一道諭旨。他任命長蘆鹽政徵瑞、直隸總督梁肯堂為欽差大臣,專門負責接待英國使團

承德避暑山莊 澹泊敬誠殿

得到了乾隆皇帝的歡迎旨意,英國使團船隻便從澳門出發前往天津。在天津他們再改乘坐內陸船到通州,最後到了北京。在北京西北的圓明園休息了幾天後,馬戛爾尼帶領隨員92人直奔承德避暑山莊,因為乾隆皇帝83歲壽辰的慶典將在那裡舉行。

從北京到避暑山莊,要經過萬里長城。巨大的工程,壯觀的景色,使英國使團一行人驚心動魄。

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初四日(公元1793年9月8日),馬戛爾尼、斯當東和隨員們到達熱河。早已等候在這里的乾隆,站在行宮御花園的高台上,觀看使團整齊地列隊進入避暑山莊。

清政府對英國使團的來訪非常重視,皇帝早就命令軍機處擬定了一套接待方案,包括朝見、賞賜、宴請、看戲、游覽等活動。這個方案記錄在清宮檔案的《上諭檔》冊中

正在雙方都興致勃勃等待正式會見的時候,一件不愉快的事情發生了。因為朝見的禮儀問題,雙方發生了嚴重的分歧。按照清朝的規定,外國使臣來華朝見中國的皇帝,必須行三跪九叩。而馬戛爾尼認為,向中國皇帝行三跪九叩禮有損於大英帝國的尊嚴,他主張朝見時向皇帝行單膝下跪的英式禮節。

乾隆皇帝對英國使團的表現非常生氣。在《上諭檔》中,有這樣的記載:乾隆皇帝當時就說,他們這樣妄自尊大,我很不愉快。像這樣無知的化外之人,也不值得優待。

英國使團面臨著被驅逐的危險。馬戛爾尼不得不收斂其「驕矜」的態度,清朝政府也做了一定的讓步,雙方達成了這樣的共識:在八月初六日萬樹園禮節性的歡迎宴會上,英國使節行英國式禮節,而到八月十三日,在澹泊敬誠殿正式舉行乾隆萬壽典禮時,他們要行中國的三跪九叩禮。

乾隆皇帝得知雙方達成了妥協,態度也有所緩和,他表示:這些人從海上遠道而來,所以不熟悉天朝的法度,不得不稍加抑制,今天既然誠心效順了,還是應該給予恩惠。

乾隆還命令軍機大臣和珅等帶領使臣一行參觀游覽,盡情觀賞皇家園林的湖光山色。

乾隆五十八年八月十三日,隆重的「萬壽」慶典活動在承德避暑山莊的澹泊敬誠殿舉行。澹泊敬誠殿張燈結綵,文武百官、國外使節紛紛行三跪九叩禮,恭祝皇帝萬壽無疆。

歡迎英使

英國的禮品共19宗、590餘件,都是當時英國的精品,也是英國先進科學技術的代表作。清王朝本著「薄來厚往」的原則,分別賞賜英王及使臣、隨員一行絲綢絨、瓷器、玉器及各類工藝品三千多件。英國的禮品後來被分別陳列在紫禁城、圓明園、避暑山莊等地,供皇親國戚和文武百官們欣賞。

慶典儀式後,英國使團一行在清音閣觀看了戲劇。第二天他們參觀了在萬樹園舉行的歌舞表演,晚上又觀看了焰火晚會。

對於馬戛爾尼一行在朝見乾隆皇帝時,是不是行了三跪九叩禮這個問題,在中外史學界一直爭論不休。

作者:leo1234
2006-2-8 09:47 回復此發言

2 公元1792年 英使馬戛爾尼訪華

《清史稿·高宗純皇帝本紀》記載說,英國使節馬戛爾尼等雖然不習慣叩頭,但一到皇帝面前,還是跪下去了。

這樣的資料還有不少。溫德是馬戛爾尼的親戚,又是使團的秘書,他在英國使團覲見乾隆皇帝那天的日記中,有這樣的描述:「當皇帝陛下經過時,有人通知我們走出帳篷,讓我們在中國官員和韃靼王公對面排好隊伍。我們按當地的方式施了禮,也就是說,跪地、叩頭九下。」

馬戛爾尼和斯當東

英國使節馬戛爾尼一行參加完乾隆的萬壽慶典活動後,很快便起程回到北京。清政府曾規定,凡是外國使者在京逗留的時間不能超過40天,因此馬戛爾尼原准備在北京過春節的計劃被拒絕了。與此同時,馬戛爾尼在向乾隆祝壽時恭遞的英國國王的表文,也由在京的西方傳教士翻譯出來送給了乾隆,如今還保存在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

乾隆知道表文的內容以後,大為惱火,原來英國是要求派人常駐北京。為此乾隆嚴厲指出:「這與天朝體制不合,斷不可行。」隨即,乾隆以皇帝向天下臣民頒發的諭旨形式給英國國王回了一封信,交給馬戛爾尼帶回。

這時,乾隆皇帝已經隱隱地感覺到了,英國使臣來華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進貢祝壽,而是另有企圖。於是就催令他們趕快的起程回國。

面對乾隆皇帝的嚴正立場和強硬態度,馬戛爾尼也感到事態嚴峻。當初在離開英國時,英國國王曾經交給他一封極其重要的信,讓他轉交給乾隆皇帝。

對於信中的內容,馬戛爾尼剛到熱河時候,就多次的想通過大學士和珅轉達給乾隆皇帝,但每一次話都是剛一出口,就被和珅巧妙地迴避了。於是馬戛爾尼就按照信中的內容直接給乾隆皇帝寫了一封信,並想方設法把這封信遞到了乾隆皇帝的手裡,這封信的標題寫的是: 「大不列顛國王請求中國皇帝陛下積極考慮他的特使提出的要求」。馬戛爾尼在信中提出的要求是:允許英國商船在珠山、寧波、天津等處經商;允許英國商人在北京設一個洋行買賣貨物;在珠山、廣州附近劃一個小島,為英國商人使用;請求對英商貨物實行免稅或減稅;允許英國人在華自由傳教等等。不難看出,英國在要求雙方貿易的同時,也掩藏著殖民擴張的野心。

馬戛爾尼在北京的住處

特別是英國提出在珠山或廣州附近劃割一個小島供英國商人使用,這明顯是一種侵犯中國領土的侵略要求,對此乾隆皇帝斷然加以否定。他說:所有中國的領土都歸中國的版圖,疆界是很清楚的,就是島嶼和沙州,也是各有專屬,哪能這樣隨便劃出去?對英國的其他各條,乾隆在給英王的敕書中逐條加以批駁。

乾隆拒絕英國要求的敕書發出後,標志著馬戛爾尼使團訪華的失敗,英國使團的最後一線希望也徹底破滅了。清政府催令英國使團迅速回國,並傳令沿途官員嚴加防範,以防英國人滋事。

乾隆五十八年九月初三日,乾隆任命侍郎松筠為欽差,專門護送英國使團一行起程離京。使團沿運河南下,到達廣州,於乾隆五十八年十二月初七日,由廣州啟航回國。

馬戛爾尼訪華失敗了,但通過這次接觸與撞擊,畢竟使東西方兩個大國相互之間有了初步了解,對以後的中英關系的發展也將產生深刻影響。

23年後,即嘉慶二十一年,英國國王第二次派遣了訪華使團,以羅爾·阿美施德為正使、當年的副使斯當東的兒子托馬·斯當東為副使,目的是到中國再次提出英國的要求。這次因為英國使團拒絕向嘉慶皇帝行三跪九叩禮,而被驅逐出境。

獅子號戰艦

又過了24年,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英帝國主義者終於用大炮打開了中國的國門。道光二十二年七月二十四日,也就是英國使團首次訪華的半個世紀之後,清朝政府與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乾隆時期英國使團想得到而沒有得到東西,英國軍隊用堅船大炮都得到了。

Ⅶ 從英國經好望角海路到中國有多少公里

摘要 英吉利海峽南下,向東沿著非洲海岸到達好望角,然後進入印度洋,繞過英國殖民地印度,穿過馬六甲來到南中國海。

Ⅷ 大英帝國全盛時期的版圖面積,英國殖民地分布圖有哪些

保守的說英帝國佔地球陸地四分之一(2500萬平方公里),全球四分之三的港口和海洋,90%的航海線。

http://bbs.tiexue.net/post2_2445326_1.html

Ⅸ 清朝的時候從英國走海路到中國需要多少時間

當時從英國到中國走海路大概需要4個月的時間

1573年,威廉·布爾發表了《論海上霸權》一書,指出從英國到中國有五條可能的途徑:

一、取道好望角,這是葡萄牙人專有的航道;
二、取道麥哲倫海峽,這是西班牙人專有的通道;三、通過北美的西北航道;
四、通過俄羅斯的東北航道;
五、通過北極的北極航路。

1576年,英國航海家馬丁·費羅比金宣布發現了通往中國的「西北航線」,令倫敦商人興奮異常,但實際上馬丁·弗羅比金僅到達今天加拿大北部的巴芬島,並沒有穿越美洲北端進入亞洲。

Ⅹ 鄭和艦環球航行任務,總航程多少公里

2012年4月16日,執行「和諧使命--鄭和艦環球行」任務的中國海軍「鄭和」艦從大連起航,前往11個國家進行友好訪問.這次航行總航程超過3萬海里,途經太平洋、印度洋和大西洋.

閱讀全文

與英國殖民中國航海多少公里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度帝國工程學院ice怎麼樣 瀏覽:524
印度為什麼能進入一線城市 瀏覽:604
伊朗海關帶什麼會被罰 瀏覽:393
中國夢酒多少錢一瓶42度價格 瀏覽:843
越南冰果汁怎麼樣 瀏覽:968
越南有多少個民族具體名稱 瀏覽:45
義大利球衣哪裡可以買 瀏覽:205
印度用什麼葯治療高血壓 瀏覽:627
為什麼英國人你會說漢語 瀏覽:83
伊朗北部有多少個省 瀏覽:844
義大利羅馬哪個大 瀏覽:465
在印尼打疫苗怎麼查看 瀏覽:627
長春市哪裡有教義大利語的 瀏覽:938
印度境外輸入多少人 瀏覽:50
印尼產的科倫金堡鋼琴怎麼樣 瀏覽:235
中國什麼樂器適合賣往印尼 瀏覽:665
為什麼不能帶狗去越南 瀏覽:960
義大利有什麼品牌奶粉 瀏覽:887
印尼孕婦進口燕窩一盞多少錢 瀏覽:138
英國南安普頓冬天最冷多少度 瀏覽:7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