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丘吉爾為什麼不轟炸英國首都

丘吉爾為什麼不轟炸英國首都

發布時間:2025-04-30 07:05:42

A. 大不列顛空戰,丘吉爾找到挽救英國的方法是什麼

二戰中,如果能決定英國生死存亡的,一定是大不列顛空戰;如果說德軍最終功虧一簣怨誰的話,那一定是怨他們自己。原來,就在英國皇家空軍“山窮水盡”的時候,兩架冒失的德軍轟炸機誤炸了倫敦,讓丘吉爾找到了挽救英國的方法。

因為誤炸,他可以“堂而皇之”地對柏林進行報復性轟炸,從而激怒德國人,並將轟炸目標轉向倫敦。給筋疲力歇的空軍一難得的喘息、恢復機會。於是,英國不僅自開戰以來第一次轟炸柏林,而且一炸就是連著三天。他的方法管用嗎?



從這一刻起,戈林與德國元首決定,對英國軍事目標的打擊,轉為對倫敦進行重點轟炸。看來,丘吉爾和道丁期望的事情終於實現了,或許他們也不知道,正是德國這一戰略性錯誤,保住了皇家空軍的空中防禦力量,更是保住了英國。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大不連顛空戰》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B. 丘吉爾帶領英國打贏了二戰,為什麼最後會被趕下台呢

丘吉爾帶領英國打贏了二戰,為什麼最後會被趕下台呢?丘吉爾是保守派這邊的人,他的野心很大。在戰後的競選台詞中,丘吉爾主張維護英國日不落帝國地位,建立強大的殖民地,並要將英國發展成為世界強國。但經歷過二戰的英國本身就被德國炸的破爛不堪,因為戰爭流民失所,民不聊生。戰爭後很多人都迫切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處境,丘吉爾的展圖再好,根據當時英國的狀況百姓也難以支持他。更何況保守黨的對手工黨的競選口號是要讓民眾幸福,建立生到死的社會福利和保障體系,民眾不想再經歷戰爭,就把票都投給了工黨,這就是為什麼丘吉爾帶領英國打贏了二戰以後,卻無法擔任英國總統的原因。

C. 二戰末期,帶領英國打贏戰爭的首相丘吉爾,為何卻黯然下台

1945年在世界歷史上極為關鍵的一個年份,在這一年,人類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戰爭——第2次世界大戰正式結束,二戰元兇德國和日本相繼投降。

與此同時,作為二戰三巨頭之二的英國首相和美國總統,卻也相繼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先是1945年2月,領導美國加入二戰,並最終取得勝利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因病去世。很快沒過幾個月,帶領英國打贏第2次世界大戰,按道理應該威望極高的英國首相丘吉爾卻在英國大選之中失敗,黯然下台。也就是說,在1945年到這一年,前世界第一強國英國和新晉世界第一強國美國的領導人相繼換人。

英國首相丘吉爾

而作為對手的艾德禮卻為人謙遜,舉止得體,並能夠耐心的傾聽選民的意見,同時,他由根據英國的實際情況提出了許多行之有效的改革,並順應英國名義,堅持維護英美蘇聯盟,自然獲得了選民的普遍好感。

正是在種種作用之下,帶領英國打贏二戰,與斯大林、羅斯福並列的二戰三巨頭丘吉爾,在威望如日中天之際,卻在大選之中遭遇慘敗,黯然下台。下台之後,丘吉爾曾引用名言說,“對他們的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志”。丘吉爾說這句話時究竟是心中冒酸水還是真心大度,我們不得而知,不過毫無疑問的是,屬於丘吉爾的時代就此落幕。

D. 帶領人民打贏二戰的丘吉爾,為何在戰爭結束被英國人拋棄

丘吉爾1940年至1945年和1951年至1955年兩度出任英國首相,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領導英國人民贏得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是「雅爾塔會議三巨頭」之一。

1945年7月,也就是在擊敗德國之後,英美蘇三國元首在德國的波茨坦舉行會議。就在會議進行過程中,英國大選的結果出爐,艾德禮戰勝丘吉爾,成為新一任的英國首相。因此在這次會議中,前幾天還說丘吉爾參加,閉幕卻換成了艾德禮。

帶領英國人民打贏二戰的丘吉爾緣何會被人民拋棄呢?

丘吉爾是戰時首相,和平時期不再需要他

丘吉爾之前的英國首相是張伯倫,按照現在的看法,張伯倫就像一個無能的政客,但是張伯倫當時在英國的支持率很高,因為英國普遍懼怕戰爭,張伯倫對戰爭的恐懼一定程度上代表英國人民的態度。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英國全力抗擊德國。整個戰爭下來,英國死亡了66萬多人,這個數字遠高於二戰。

此外,由於戰爭的長期影響,英國世界第一的位置開始遭到美國的挑戰。在面對德國擴張時,英國的戰略是犧牲其他國家的利益,進而保住自己的繁榮局面。捷克斯洛伐克、波蘭等國成了犧牲品,張伯倫在慕尼黑返回英國時,受到的不是譴責,而且鮮花和掌聲。英國人認為首相給它們帶回了百年和平,可是僅僅1年以後,第二次世界大戰便爆發了。

張伯倫去世後,1940年,丘吉爾成為了新一任的首相。丘吉爾是一個鐵腕人物,他主張與德國全力對抗。在二戰爆發之前,英國普通人的生活還是不錯的。但是戰爭爆發以後,丘吉爾推行了戰時管理機制。每人每天的水和食物都是定量的,由於肉類不足,烏鴉肉也上了餐桌。為了躲避德軍的轟炸,英國民眾都挖起了防空洞。英國內部確實有人主張向德國求和。這些人認為如果向德國求和,他們的生活就會恢復正常。但是丘吉爾堅決反對求和,在德國投降以後,英國人迫不及待的把丘吉爾換下了場。在他們看來,丘吉爾是一個戰時首相,現在是和平時期,已經不再需要丘吉爾這樣的人做首相了。

二、在對蘇聯的問題上,丘吉爾的態度讓很多人無法接受

隨著二戰的進行,英國的國力大幅度下滑,大英帝國已經搖搖欲墜。此時美國和蘇聯爭霸的格局已經基本形成,英國不願意做美國的附庸,但自己確實無力對抗強大的蘇聯。在二戰後期,英國與蘇聯已經爆發了多次矛盾,丘吉爾與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多次爭吵。英國普通人很擔心,一旦英國與蘇聯爆發直接沖突,美國短時間內無法增援。為了更為穩妥的處理與蘇聯的關系,英國民眾決定換人。對蘇比較溫和的艾德禮取代了丘吉爾。

其實小編覺得與其說是英國人民把丘吉爾趕下台,倒不如說,他們自己在正確的時間點選擇了自己最需要的人來為自己服務,沒有什麼忘恩負義。當初選他上台也是為了打仗,仗打完了就沒他什麼事了。

E. 德國全面轟炸英國,為什麼堅決不轟炸倫敦

1940年8月,大不列顛空戰進入到高潮階段。按照德軍最高統帥部的要求,要在這一階段徹底消滅英國皇家空軍的有生力量,奪取英吉利海峽與英倫三島上空的制空權,從而為大規模進攻英國本土的「海獅計劃」做准備。

從13日的「鷹日行動」開始,在隨後的十幾天里,德國幾乎每天出動上千架轟炸機,對英國的機場、雷達站等軍事目標進行轟炸,雙方在空中展開了激烈的廝殺,戰機消耗都很大。特別是戰斗機的損失,英國承受不起,他們能堅持到最後嗎?

經過一個多月的轟炸,雙方都精疲力盡、損失慘重,誰能堅持到最後,誰就能獲得勝利。特別是英國人,盡管依然保持著高昂的鬥志,但飛行員連續作戰,不僅疲憊不堪,而且人數越打越少。空軍司令道丁上將期盼道:「哪怕休整一周也好啊」。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大不列顛空戰》

歡迎搜索關注「白楊樹下談歷史」//學習歷史,傳播文化正能量//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閱讀全文

與丘吉爾為什麼不轟炸英國首都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印尼一般什麼時候入境 瀏覽:150
印度家庭問題一般指哪些 瀏覽:645
義大利b代表什麼顏色 瀏覽:371
印度舊貨怎麼買 瀏覽:142
義大利都靈理工學費減免怎麼弄 瀏覽:122
印度四大聖地是哪裡 瀏覽:265
印度運輸機多少錢一台 瀏覽:418
伊朗和中國國旗有什麼區別 瀏覽:930
伊朗小商店有什麼特色 瀏覽:516
中國和朝鮮是什麼關系 瀏覽:581
壯陽葯印度神油怎麼使用 瀏覽:796
印尼巴士模擬器怎麼更換駕駛座位 瀏覽:637
印尼母親節是什麼時間 瀏覽:530
中國銀行寄信用卡是哪個快遞 瀏覽:905
怎麼加伊朗女人群聊 瀏覽:77
英國自由行大概需要多少錢 瀏覽:206
印度飛餅哪個超市可以買 瀏覽:920
歐美國家垃圾印尼為什麼 瀏覽:720
ucl英國碩士多少錢 瀏覽:964
印尼是講什麼語言 瀏覽: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