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英國資訊 > 日語英國為什麼是漢字

日語英國為什麼是漢字

發布時間:2022-05-11 23:33:43

A. 為何日語中大多數非漢字國家名稱都是片假名,而美國和英國卻是直接寫成漢字呢

片假名寫出的國名就是所謂的外來語,由發音直接翻譯,就像我們漢語翻譯的馬達加斯加,模里西斯之類,漢語發音和英語或者當地語言的發音類似。

但是如你所問,為什麼有些是漢字呢?
因為片假名作為外來語使用主要在二戰之後,美國等英語國家對日本產生很大影響,日語中吸收了許多英語詞,這些詞根據發音直接用片假名寫出來就成為了外來語。
但是在二戰之前,日本主要受中國文化影響,語言也主要使用漢字。比如美國被寫成米國,荷蘭叫蘭國,不只國名,許多外來語都是用漢字來表示。比如電話,電報等。日本把西方的東西翻譯成日語的漢字,中國又從日語中吸收漢字詞彙成為了漢語。

不知道有沒有解釋明白,歡迎追問。

B. 為什麼日語里英語是用漢字寫的英國的國名イギリス卻是用假名寫的

舉個例子:
漢字(かんじ)
「漢字」和「かんじ」的意思是一樣的,『』かんじ『』是發音。日文是日語漢字和假名混合書寫的,一般來說,能用日語漢字來表達的話優先書寫日語漢字,但用其相應的假名來書寫也可以的

C. 早期日文翻譯西方地名為什麼用的是漢字

要弄清這個緣由,必須回顧一下日本使用漢字的歷史:
1.大家都知道,漢字是由日本的遣唐使,遣隋使帶回日本並作為日本的文字使用
的,也就是說在這之前日本只有語言,沒有文字.
2.剛開始日本全盤學習使用漢字,後來由於漢字筆畫多,不利於學習,邊根據漢字
草書與偏旁創造了假名.
3.假名只作為語法形態與注音功能長期存在,直到明治維新階段.
4.漢字一直是日語表意的主要形式.
5.因此,在以前很長的一個時期內,日語翻譯西方文獻,科技著作,包括人名,地名,
都象中國一樣,一定要找出或編出相應的漢字來表達.比如哲學,社會,公社,共
產主義等等詞彙都是日本發明後被中國照搬使用的.
6.明治維新後,日本日益強大,中國日益衰敗,尤其是甲午戰爭的勝利,讓日本人重新審視中國地位,覺得中國沒什麼了不起的,當時的政治家福澤瑜吉甚至喊出了脫亞入歐的口號,當然語言文字學術界也掀起了崇尚歐美之風,以使用漢字為恥,因此漢字的使用量大大減少,外來語基本都用片假名表示.因此讀到日本歷史文獻時,很多歐美內容的術語,地名,人名都是漢字,而現在的則基本都是片假名了.

D. 東京奧運會開幕式英國代表團,出常的時候使用了「英國」兩個漢字

英國人認為「イギリス」源自「English」,他們說這個名字遺漏了蘇格蘭和北愛爾蘭,不宜用於國際正式場合,所以日本只能撿回「英國」這個詞,也就是這次開幕式見到的那樣。

日本曾經一直使用漢字,270-310年期間,有人從百濟前往日本,在當地傳播了漢字。按照日本古代史籍,直到1946年才進行改革出現了新字體,但是由於許多漢字名詞在表達時必不可少,日本仍然保留了很多中文的「繁體字」。據統計,日文中借用的中國漢字有2136個,雖然它們的讀音已被日本人改變,但表達的意思中國人往往能看懂。

語法:

在日語中,不像在英語中,詞序並不能表明名詞在一個句子中的語法作用。名詞並不像有些語言中那樣,會因語法需要加以變化。代之,語法作用是通過名詞後面的虛詞來表示的。重要的是が(ga), は(ha),助詞讀做Wa),を(o),に(ni)和 の(no)。虛詞は(作助詞時讀作wa)特別重要,因為它標志著一個句子的話題或主題。

日語中的動詞變格不能反映出人稱和單復數。在現代語中,所有動詞在現代日語字典中的形式都是以一部分う段假名結尾(う、く、ぐ、す、む、つ、ぬ、ぶ、ふ、ぷ、る)。

這樣,動詞「食べる」(taberu)就像英語中"吃"的動詞原形「eat」,盡管它本身實際上是一般現在時,意思是「eat(吃的動詞原形)/ eats(吃的第三人稱單數)」或者「will eat」(將吃,吃的將來時)。其它的一些變格形式是「食べない」。

E. 東京奧運會開幕式英國代表團,出場的時候使用了「英國」兩個漢字,請問是為什麼呀

英國的全稱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英語表示為British,翻譯成日文之後,其實和中國的漢字一樣,就是「英國」字樣。其實和中國的漢字一樣,就是英國這兩個字。

日文一直是使用漢字,270-310年期間,有人從百濟前往日本,在當地傳播了漢字。按照古代日本史籍,隨後,日文進行了修改用,直到1946年才進行改革出現了新字體,但是仍然保留了很多中文的「繁體字」。所以就出現,中文英國。

據統計,日文中借用的中國漢字有2136個,雖然它們的讀音已被日本人改變,但表達的意思中國人往往能看懂。

大家看到的中國英國,其實也是日語翻譯的英國。其實很多日語的寫法和漢字的寫法是一樣的,並且意思也相同。比如:日語中的青年、地球,和漢字的寫法就是一樣的,同時意思也是一樣的。因此,奧運會開幕式出現英國漢字,就是日語的英國和漢字的英國是一樣的。

東京奧運會吉祥物的含義:

2020年東京奧運會吉祥物與會徽一致,融合了日本傳統「組市松紋」,被命名為「miraitowa」,意為「未來(mirai)」和「永遠(towa)」。而粉色的殘奧會吉祥物則被命名為「someity」,將具有代表性的日本櫻花「染井吉野」與英文「so mighty(強有力)」結合在了一起。

「miraitowa」和「someity」均被設定為生活在數字世界裡的人物,可使用互聯網在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之間自由往來。其中「miraitowa」的特技為瞬間移動, 「someity」則可以使用超能力。

2020年東京奧運會和殘奧會吉祥物是由日本小學生投票決定,包括海外的日本人學校約1萬6000所參與投票。據奧組委介紹,由小學生決定奧運吉祥物在奧運史上尚屬首次,目的在於讓孩子們能親身感受奧運的到來。

2017年8月東京奧組委組織了吉祥物的公開召集工作,一共收到2042件提案,最終選出3種投票候選。被選用的吉祥物的設計者將會獲得100萬日元的獎金,並獲得受邀參加2020東京奧運、殘奧會開幕式的機會。

奧運會首次出現有吉祥物,是1968年法國的格勒諾布爾冬季大會,殘奧會首次出現吉祥物是1980年荷蘭阿納姆夏季殘奧會。

F. 為什麼2021年東京奧運會入場儀式上英國代表團的引導牌是中文...

在日語中用漢字至今還有一種正式、鄭重的感覺,因此在報紙文章內有時會看到很多已經有外來語的詞會用漢字表達。除了英國以外,美國會被寫作」米國「;類似的還有俄羅斯,簡稱」露「;法國,簡稱「仏」;義大利,簡稱」伊「;德國,簡稱」獨「等等。

事實上但是英國人認為「イギリス」源自「English」,他們說這個名字遺漏了蘇格蘭和北愛爾蘭,不宜用於國際正式場合,所以日本只能撿回「英國」這個詞,也就是這次開幕式見到的那樣。

日本曾經一直使用漢字,270-310年期間,有人從百濟前往日本,在當地傳播了漢字。按照日本古代史籍,直到1946年才進行改革出現了新字體,但是由於許多漢字名詞在表達時必不可少,日本仍然保留了很多中文的「繁體字」。

據統計,日文中借用的中國漢字有2136個,雖然它們的讀音已被日本人改變,但表達的意思中國人往往能看懂。

漢字的影響:

其實這主要是因為在古代的歷史上,像中、日、韓這三國都有使用漢字,所以在日文的一個表述中,這三個國家的國名都是在用漢字表示著,只不過有得是用繁體的漢字。

其中,像日文所用的漢字「國」,其實並不是用的繁體漢字「國」,而他們用的是在漢字的歷史上,已經被廣泛簡化運用的「國」字,所以,像中韓兩國的在牌子上。

G. 日文倫敦為什麼有漢字

日文的倫敦寫作 ロンドン,是片假名,並沒有漢字哦。

H. 哪個懂日語的網友回答我一個問題,在什麼情況下,在日本書籍文章里,英國,歐洲,是用簡體漢字表達的,,

所有日文書籍文章中,如果不是用的外來語

英國和歐洲對應的日文漢字為「英國(えいこく)」「歐州(おうしゅう)」

兩者雖然看起來都是簡體字,但是它們屬於日文漢字

只不過字形正好和中文簡體一樣罷了,而非繁體字

大部分日文漢字還是用繁體字的比較多

I. 為什麼 2020 東京奧運會入場儀式上英國代表團的引導牌是漢字

因為日語里是有漢字的,日文也使用漢字書寫。

日文中的國名有不少是直接套用中國寫法,或者用日文漢字音譯、意譯(比較少)寫法的。戰後除了對少數國家如中、韓、朝等之外,國名更多使用片假名音譯寫法;英國算是特例,正式一點的場合一般會寫作「英國」,美國很多時候媒體也會寫作「米國」,而其他歐美國家基本沒有這個待遇。

日語中關於英國的叫法有:

グレートブリテン及び北アイルランド連合王國(標准譯名,對照中文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

英國(書面使用,對應英國)。

東京奧運會的引導牌有兩面,正面是英語,背面是日語。

日語由假名和漢字(漢字)組成。

也就是說引導牌背面所有的國家名都是用日語寫的,但是大部分國家使用的是音譯的片假名,但確實是有極少的國家使用漢字來表示。

比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日本、大韓民國、英國(えいこく)。

有的時候日語里叫英國為イギリス(English,有其他答主說是葡語ingles,我去查了下,意思也是English),這明顯不能作為正式用名。

使用漢字的場和:

日本民間現在是漢字用得不多了,很多時候都用片假名(片假名是日語最惡心的發明),但是官方正式場合還是在能用漢字的情況下盡量用漢字。



J. 「英國」在日語中為何也寫為「英國」

由於英國的全稱是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但是這個昵稱因為一些歷史原因還有一些翻譯的原因。翻譯到日文的話,它其實就是兩個字,跟中國漢字一樣,英國。

因為中國在古代一直是東亞乃至亞洲的最強大的國家。日本直到唐朝時,還沒有確立自己的文字。直到大化改新,日本從各方面進行改革,全盤學習唐朝的文化,制度,思想。

中國漢字對於日本文字的影響遠超大多數人的想像。唐宋時期中日雙方交流十分密切。日本派遣大量的留學生,留學生。學習先進的文化思想,制度,並把他們慢慢的帶回日本。這也就導致了日本現在的文字受中國的影響很大。甚至連發音也有一些中國古代的音色。

在上世紀70年代

日本一度咱改變這樣的情況改革文字。然而在日本的近現代化改革和文字改革中,為了保全自己的歷史文化。在1981年的時候,日本內閣公布了新的文字章程。

章程規定日語常用語中仍保留1945個漢字。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想要讀懂日本的專業書籍。至少需要掌握2200個左右的漢字才可以。

閱讀全文

與日語英國為什麼是漢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英國脫歐後還會怎麼樣 瀏覽:957
中國世上有哪些愛國人士 瀏覽:895
二戰中國有多少飛機 瀏覽:28
越南一共有多少黨派 瀏覽:365
中國人買房為什麼難 瀏覽:642
中國哪個體育項目男的比女的要強 瀏覽:21
阿富汗和伊朗哪個強大 瀏覽:863
在印尼的人是怎麼對待中國人的 瀏覽:247
英國未辦成團費怎麼辦 瀏覽:842
美國想和伊朗達成什麼樣的協議 瀏覽:291
伊朗人為什麼愛吃魚 瀏覽:193
弱用義大利語怎麼說 瀏覽:558
英國航母上搭載了多少飛機 瀏覽:918
越南老街發個快遞到安徽費用多少 瀏覽:835
伊朗肺炎首例什麼時候發現的 瀏覽:666
越南存款多少錢 瀏覽:491
不能換匯企業如何轉移到越南 瀏覽:704
伊朗怎麼從發達國家衰落 瀏覽:507
中國郵政銀行卡注銷要多久 瀏覽:957
中國的英文簡稱是什麼 瀏覽: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