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越南资讯 > 越南和广西什么土壤

越南和广西什么土壤

发布时间:2022-05-16 14:23:45

Ⅰ 广西的地形地势属于什么

广西总体是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分山地、丘陵、台地、平原、石山、水面6类。山地以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为主,海拔400~800米的低山次之,山地约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39.7%;海拔200~400米的丘陵占10.3%;海拔200米以下地貌包括谷地、河谷平原、山前平原、三角洲及低平台地,占26.9%;水面仅占3.4%。

广西地处中国地势第二阶梯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两广丘陵西部,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现西北向东南倾斜。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地跨珠江、长江、红河、滨海四大水系。

(1)越南和广西什么土壤扩展阅读:

广西的地理环境:

1、位置境域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位于东经104°28′~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中部。东连广东省,南临北部湾并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与云南省毗邻,东北接湖南省,西北靠贵州省,西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行政区域土地面积23.76万平方千米,管辖北部湾海域面积约4万平方千米。

2、气候

广西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中部,南临热带海洋,北接南岭山地,西延云贵高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水丰沛,光照充足。夏季日照时间长、气温高、降水多,冬季日照时间短、天气干暖。

3、水文

广西境内河流大多随地势从西北流向东南,形成以红水河—西江为主干流的横贯中部以及两侧支流的树枝状水系。集雨面积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986条,总长3.4万千米,河网密度每平方千米144米。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广西

Ⅱ 广西百香果和越南百香果有什么区别

广西百香果与越南的百香果其实都属于同一种类的果,仅看外表看不出有什么区别,但是,这两种产地不同的百香果实质上的区别还是较大的。

广西与越南虽然接攘,但气候与土质有很大的差别,广西属于亚热带气候,绝大部分地区虽然气温常年都比较高,但依然一年分四季。尽管冬季实际很短,仅有大约一个月的时间属于气候上的冬季,有些地方甚至连二十天的冬天低温也不到。其余的秋冬季从每年农历八月份到十一月份,气温仍然常常在摄氏15度至摄氏25度左右。

而越南比广西处于更南的位置,除了越南北部极少数的山区具有十分短暂的冬季低温外,绝大部分地区都是属于热带气候,长年高温多雨,十分炎热。

口感味道上,以紫香百香果为例,越南百香果较为偏酸。原因是越南的交通运输较为落后,从越南的产地运到广西边境的交易市场往往需要三天左右。为了减少百香果中途的腐烂数量,通常在百香果仅有6成熟的时候就采摘了。自然而然,这种不够成熟的百香果来到中国后,尽管它的表面颜色同样漂亮,却因里面的肉汁偏酸而令人皱眉。当然它也可以留到成熟度达8成以上再采摘,以确保果肉甜度,但却容易造成烂果率大幅上升,以至得不偿失。

广西百香果却可以不慌不忙地待它达到了8成熟时方采摘,再利用我们高度发达的快递物流产业寄送,以至于从果园采摘下来,三到五天即可到达消费者手中。由此,可见广西的百香果味道要比越南的甜很多。

其实百香果成熟后刚刚采摘下来,它的味道是香味浓郁,甜中带酸。待放置了四到五天后,表面开始变得皱巴巴以后,那个口味是又香又甜,基本没有酸味了,真是令人太喜欢了!但是越南的百香果因为成熟度不够,纵使放得十分皱皮也是很酸的。

Ⅲ 广西哪里最接近越南

广西的西南部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壤。具体广西市县有东兴市、上思县、宁明县、凭祥市、龙州县、大新县、那坡县、靖西县。越南方面是:广宁、老街、、高平、莱州、谅山、河江。

接壤地图如下:

中国与越南接壤的陆路边境口岸主要有:广西的凭祥友谊关、凭祥浦寨、水口、龙邦、平孟,东兴、爱店、里火。

(3)越南和广西什么土壤扩展阅读:

越南位于东南亚的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广西、云南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国土狭长,面积约33万平方公里,紧邻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是以京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广西临海,且与越南相接,境内海航、铁路、公路、航空等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处于全国中等水平。

2017年,广西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932.61亿元,比2016年增长6.5%。年末全区公路总里程12.33万公里,比2016年新增0.27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里程5259公里,比2016年新增656公里。年末铁路营业总里程5140公里,比2016年减少1公里;其中,高速铁路营业里程1751公里。

Ⅳ 广西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

1、位置境域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中国南方沿海,位于东经104°26'—112°04',北纬20°54'—26°24'之间,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

接邻省区:广东、湖南、贵州、云南,与海南隔海相望。

接邻国家:越南,国境线全长约800多公里;海岸线长度:约1500公里。陆地区域总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占中国国土总面积比例:2.5%,在全国各省区市国土总面积中排名第9位。

2、地形地貌

广西处于被称为中国地势第二级阶梯的云贵高原的东南边缘,两广丘陵的西部,南边朝向北部湾。整个地势为四周多山地与高原,而中部与南部多为平地,因此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与东南之间呈盆地状,素有“广西盆地”之称。位于自治区东南部的贵港市拥有广西最大的平原“浔郁平原”。



3、气候环境

广西地处低纬度,北回归线横贯全区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南北以贺州——东兰一线为界,此界以北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以南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区各地极端最高气温为33.7-42.5℃,极端最低气温为-8.4-2.9℃,年平均气温在16.5-23.1℃之间。全区大部地区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雨水丰沛,干湿分明,季节变化不明显,日照适中,冬少夏多。

4、水文特征

广西的岩溶地貌较为发育,地表水与地下水能相互转化,数量比较稳定。但由于河流主要以雨量补给类型为主,各地降水分布不均,另外,出入境、入海水量比例不协调,加上受西南暖湿气流和北方变性冷气团的交替影响,干旱、暴雨洪涝气象等灾害较为常见。

因此广西境内的水资源总量并不稳定。境内河川有规律的汛期,并集中了河川径流量的70%-80%,其中资水、湘江、贺江等桂东北河川汛期在3-8月,浔江、右江等桂西南河川汛期在5-10月,红水河、柳江、左江、郁江、黔江、西江等桂中诸河汛期多在4-9月。

5、植物环境

广西发现野生植物288科1717属8562种,数量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居第3位,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37种,珍贵植物主要有金花茶、银杉、桫椤、擎天树等。广西南临北部湾,海岸线曲折,溺谷多且面积广阔,天然港湾众多,沿海可开发的大小港口21个,滩涂面积约10万公顷,其中有面积占全国40%的红树林,总面积5654平方千米。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广西

Ⅳ 自然概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位于全国地势第二阶梯中的云贵高原东南边缘,地处两广丘陵西部。整个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山岭连绵、山体庞大、岭谷相间,四周多被山地、高原环绕,呈盆地状,有“广西盆地”之称。在这种特殊的地理环境与大气环流的作用下,形成热量丰富,降水丰沛,干湿分明,日照适中,夏长冬短,四季宜耕,但灾害频繁、旱涝突出的气候特征。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为 23.76 万平方千米,占全国土地总面积的 2.47%。东西最大跨距约 771 千米,南北最大跨距(南至斜阳岛)约 634 千米。

(一)地质地貌

1. 地质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濒太平洋构造带与古地中海——喜马拉雅构造带的结合部位,南岭构造带的中西段。在漫长的地质时代中,历经沧海桑田的变迁,形成沉积地层齐全、岩浆活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矿产资源比较丰富的地质特点。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发展历史可上溯到距今 16.7 亿年前的中元古代,历经晚元古代、早古生代、晚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乃至近代。

广西壮族自治区出露的岩石有沉积岩、岩浆岩和变质岩三大类。沉积岩分布最广,遍及全自治区各县(市、区),其中以碳酸盐岩为主,主要分布在桂中、桂西和桂西北,构成全国乃至世界上典型的岩溶地区之一,面积占全自治区的 88.00%。沉积岩在特定的沉积条件下,往往形成各种沉积矿产,某些质纯的沉积岩本身就是非金属矿产。岩浆岩也分布较广泛,主要位于桂东南、桂东北和桂北,面积占全自治区的 9.03%;形成时代多,有喜马拉雅期、燕山期、华力西-印支期、加里东期、四堡-雪峰期,岩类齐全。岩浆活动有利于成矿和矿质富集。变质岩仅见于桂北及桂东南局部地域,岩石种类简单,变质作用程度低,形成矿产较少,面积占全自治区的 2.97%。

在地球内部地质营力作用下,地壳及其岩石发生以褶皱和断裂为主的各种构造形变,形成隆起、凹陷及内陆盆地 3 种构造型式。褶皱和断裂非常发育,主要断裂或断裂带共 21 条,北偏东向、东北向和西北向断裂构成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构造的基本框架。广西壮族自治区自古以来发生过构造运动共 19 次,主要的有四堡运动、广西运动、东吴运动、印支运动和燕山运动,属造陆运动或褶皱运动。

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呈现周期性的起伏变化,显示相对平静和显着活跃相互交替的特点。一个地震活动周期为 360 ~ 400 年,其中,平静期为 160 ~ 200 年,活跃期约为 200 年。从 19世纪 50 年代以来地震资料看,4.75 级以上的地震平均约 5 年发生一次,但时间分布很不均匀,有时数十年一次,有时则连年发生。

在目前地震活动周期,广西壮族自治区及其相邻省份有两个主要中强地震区域,即平果—乐业—云南省富宁和灵山—容县—广东省廉江,约 69% 的 5 级以上地震和所有 6 级以上地震发生在这两个区域,现代仪器记录的微震也多在这两个地区。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震分布是由其特殊的地质构造决定的,尤其与活动性断裂的分布有着内在联系。自治区的活动性断裂有北东向、北西向、北北东向、北北西向、近南北向和近西向 6组,其中以北东向和北西向两组为主,构成了广西壮族自治区活动性断裂的“X”形格架。北东向断裂主要分布于桂东南,北西向断裂分布于桂西北,这两组断裂活动导致了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一系列中强以上地震发生。近代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强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桂东南和桂西北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地震活动的另一特点是小地震频度较高,中强以上地震较少,震源深度较浅,因此,地表破坏烈度相对较高,这种小震级高烈度的地震现象以河池市较为典型。

2. 地貌

广西壮族自治区总体呈现出山地多、平原少的山地丘陵性盆地地貌,呈盆地状,其特征如下:

(1)盆地大小相杂。西、北部为云贵高原边缘,东北为南岭山地,有猫儿山、越城岭、海洋山、都庞岭、萌渚岭,海拔一般为 1500 ~ 1800 米,2000 米上下的山峰也不少。东南及南部是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西部为桂西岩溶高原,海拔为 1000 米左右,高原之上有六韶山。西北部为金钟山、岑王老山、青龙山、东风岭,组成云贵高原的南缘,海拔为 1000 ~ 1500米。北部分布着凤凰山、九万大山、大苗山、大南山和天平山,海拔为 1500 米左右。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海拔多为 200 米以下的平原、盆地。因受中部弧形山脉(驾桥岭、大瑶山、莲花山—都阳山、大明山、莲花山)的分隔,形成以柳州为中心的桂中盆地,沿广西弧形山脉前坳陷为右江区、武鸣县、南宁市区、玉林市区、荔浦县等众多中小盆地,形成大小盆地相杂的地貌结构。

(2)山系多呈弧形,层层相套。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 4 列,第一列为大苗山—九万大山,第二列为大南山—天平山—凤凰山,第三列为驾桥岭—大瑶山—莲花山—镇龙山—大明山—都阳山(此列亦称广西弧),第四列为云开大山—六万大山—十万大山—大青山。山系走向明显呈现东部受太平洋板块挤压、西部受印度洋板块挤压迹象。山地以海拔 800 米以上的中山为主,占广西壮族自治区总面积的 23.50%;海拔为 400 ~ 800 米的低山次之,占总面积的 15.90%。桂东北猫儿山主峰海拔为 2141 米,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一高峰,也是南岭最高峰。越城岭—猫儿山与海洋山之间的湘桂走廊是中国三大走廊之一。

(3)丘陵错综(海拔为 200 ~ 400 米)。丘陵占广西壮族自治区总面积的 10.30%,以高丘陵居多,在桂东南、桂南及桂西南连片集中。

(4)平原分布零散,规模不大。海拔为 200 米以下的平地(包括谷地、河谷平原、山前平原、三角洲及低平台山)占广西壮族自治区总面积的 26.90%。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原主要有河流冲积平原和溶蚀平原两类。河流冲积平原主要分布于各大、中河流沿岸,较大平原有浔江平原、郁江平原、宾阳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等。其中,浔江平原最大,面积达 63000 公顷 。

(5)喀斯特地貌广布,类型众多。广西壮族自治区有着最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占全自治区总面积的 37.80%,集中连片,其发育类型之多为世界少见。其岩溶地貌类型有峰丛洼地、峰林谷地和孤峰平原,峰丛洼地主要分布在桂西北,峰林谷地主要分布在桂东北和桂西南,孤峰平原主要分布在桂中及桂东南。

(二)气候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低纬度地区,四周多山,境内以丘陵山地为主,南临热带海洋,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各地年平均气温 16.50℃~ 23.10℃,等温线基本呈纬向分布,气温由北向南递增,由河谷平原向丘陵山区递减。各地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 33.70℃~ 42.20℃,历年最低气温为 -8.40℃~ 2.90℃。日平均气温≥ 10℃积温为 5000℃~ 8000℃,持续日数 240 ~ 330 天,是全国积温最高省份之一。无霜期长达 280 ~ 360 天,南部有些地方终年无霜。按平均气温< 10℃为冬季、> 22℃为夏季、10℃~ 22℃为春季的标准划分,梧州市、武宣县、来宾市、巴马瑶族自治县、百色市一线以北的大部分地区,冬季长 1 ~ 3 个月,此线以南,冬季长不足 1 个月,丰富的热量资源,为各地因地制宜发展多熟制作物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全国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各地年降水量均在 1080 毫米以上,大部分地区为 1200 ~ 2000 毫米,是全国平均降水量 630 毫米的 1 倍多,降水最多的东兴市可达2840 毫米,降水最少的田阳县也有 1086 毫米。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在地域分布上以北部、南部、东部多,中部、西部少;丘陵山区多,河谷平原少;迎风坡多,背风坡少。在季节分配上由于受冬、夏季风的交替影响,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雨热同季,属湿润和半湿润气候。4 ~ 9 月为雨季,其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 70% ~ 85%,容易发生洪涝灾害;10 月~次年 3 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降水量的 15% ~ 30%,干旱少雨,易引发森林火灾。各地年平均日照时数 1200 ~ 2200 小时,其地域分布特点是南部多、北部少,河谷平原多、丘陵山区少;日照时数的季节变化以夏季最多,冬季最少,除百色市南、北山区春季多于秋季外,其余地区是秋季多于春季。夏季,各地日照时数为 355 ~ 698 小时,占全年日照时数的 30% ~ 40%;冬季为185 ~ 380 小时,仅占全年日照时数的 14% ~ 20%。

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灾害频繁,经常受到干旱、洪涝、低温冷害、大风、冰雹、热带气旋和雷电的危害,其中以旱涝最突出。按干旱发生的季节划分,有春旱、夏旱、秋旱和冬旱,但主要是春旱和秋旱。春旱的地域差异十分明显,出现频率由桂东北向桂西南逐渐增大。秋旱的地域差异也很明显,出现频率由桂西南向桂东北逐渐增大。造成洪涝灾害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出现持续时间长、强度大的暴雨往往是造成洪涝的主要原因(图 1-2 ~图 1-6)。

图1-2 广西壮族自治区年平均气温分布示意图

图 1-3 广西壮族自治区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图 1-4 广西壮族自治区年日照时数分布示意图

图 1-5 广西壮族自治区年蒸发量分布示意图

图 1-6 广西壮族自治区年无霜期分布示意图

(三)土壤

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壤的成土母质主要有砂岩、页岩、砾岩、石灰岩、花岗岩、紫色岩等的风化物以及少量第四纪红土、冲积物、沉积物等。其中,砂页岩类(包括砂、砾、页岩)风化物占56.15%,各地均有分布;石灰岩风化物占 13.23%,主要分布于桂西南、桂西北、桂中和桂东北的岩溶地区;花岗岩风化物占 11.77%,主要分布于桂东南、桂东北及南宁盆地北部昆仑关一带;紫色岩风化物占 5.31%;第四纪红土母质占 5.28%;其余为冲积物、沉积物、硅质岩风化物。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形地貌复杂,土壤类型丰富。山谷、平原区多为冲积土和第四纪红土发育的水稻土,主要的土种有潮沙泥田、黄泥田等;山间谷地冲田、低洼垌田多为各种冷浸田;丘陵区的山坡多为由地带性土壤发育而成的各种梯田、旱田和旱坡地,主要土种有壤土田、泥肉田、紫泥田、红壤土等;滨海区为海滨沙土田(地)和咸酸田;岩溶石山区为棕色石灰土、黑色石灰土、棕泥土、石灰泥田、黑泥田、鸭屎田。在这些土壤中,以壤土田、泥肉田、潮沙泥田的生产性能较好,有机质较丰富,一般达 2% ~ 3%,土壤肥沃,产量也较高;各种冷浸田,水温低,土性冷,酸性;桂东北、桂中及桂西南大部分岩溶区的各种石灰性土,质地土壤黏重,通透性差,耕性不良,有机质含量低,有效磷、钾养分也较缺,易旱易涝;咸酸田含硫酸盐类致酸物质多,土壤酸性强,有毒物质多。桂西北、桂中和桂西南的大部分岩溶区、高寒山区以及滨海地区土质较差,耕作也比较粗放,农作物产量较低。桂东和桂南以及右江河谷平原土质好,农业生产水平高,农作物产量也较高。

由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域广阔、气候多异、地貌复杂,土壤形成受地形、生物、气候因素及成土母质等因素影响,地带性差异明显,因此,可将其土壤划分为地带性土壤(显域性土壤)和非地带性土壤(隐域性土壤)两大类。地带性土壤有红壤、赤红壤和砖红壤,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是石炭岩土、紫色土和水稻土。其分布规律如下:

(1)纬向地带性分布:在水平分布上,大约以北纬 23°30′为分界,以北地区大致为红壤分布带,主要是中亚热带常绿林红壤;以南至沿海地区为赤红壤分布带,主要为亚热带季雨林赤红壤和砖红壤;在南部沿海地区还有少量砖红壤分布。红壤受富铁铝化成土过程的影响,呈酸性,养分含量较少,但土层较厚,有机质量则因植被覆盖度不同而异,覆盖率高的有机质含量可达 3% ~ 5%,反之,可少于 1%;赤红壤和砖红壤受富铁铝化成土过程的影响更大,风化程度比红壤更彻底,养分含量更少,土壤黏重瘠瘦。

(2)垂直分布:在垂直分布上,自低至高依次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山地红黄壤,山地草甸土或山地矮林草甸土。山地红壤的植被主要是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常绿阔叶与落叶阔叶混交林,风化度较赤红壤和砖红壤低,土壤养分较多,但土层浅薄。

黄壤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垂直带谱性土壤,多分布在海拔 700 米以上。不同的基带有不同的土壤垂直带谱,北部地区主要由红壤—黄红壤—黄壤—山地黄棕壤—山地草甸土构成,南部地区主要由赤红壤—红壤—黄壤—山地草甸土、粗骨土构成垂直带谱。桂西气候比较干燥,干湿季节明显,土壤垂直分布一般比东部高,例如西部的基带土壤为红壤,分布高度可达海拔 1300 米,其山地黄壤的分布下限也由东部的海拔 1400 米上升到 1850 米,并且一般不出现山地黄棕壤。

(3)非地带性土壤(隐域性土壤)分布: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非地带性土壤主要有石灰岩土、紫色土和水稻土。其中,水稻土面积最大,广泛分布于冲积平原、沿海围田、山地丘陵宽谷、山涧盆地垌田及丘陵坡地梯田和窄谷冲田等,其中,桂东南多于桂西北,例如,玉林市、梧州市、南宁市、桂林市等地的水稻土占耕地的比例较大,均在 75% 左右,而百色市、河池市两地的水稻土占耕地的比例较小,分别为 42% 和 46%。石灰岩土主要分布在岩溶地区,发育于碳酸盐岩类风化物,由于各地气候及成土时间的不同而有差异,主要种类有黑色石灰土、棕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等。紫色土则发育于紫色砂岩和紫色砂页岩上,分布零星,面积不大。

(四)自然资源

1.水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处低纬度区域,降雨量比较充沛,河流发育,水资源丰富,河流大多沿着地势呈倾斜面,从西北流向东南,形成了以红水河—西江为主干流的横贯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以及支流分布于两侧的树枝状水系,其中,集雨面积在 50 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 986 条,总长度约 34000 千米,河网密度 0.14 千米 / 平方千米 ,分属珠江、长江、桂南沿海独流入海、百都河等四大水系。珠江水系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最大水系,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流域面积为202424 平方千米,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 85.20%,占珠江流域总面积的 44.40%,其中,集雨面积 50 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 833 条,主干流南盘江—红水河—黔江—浔江—西江自西北折东横贯全境,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马雄山,初称南盘江,经红水河段、黔江河段、浔江河段及西江河段,从梧州市出境经广东省入南海,全长 1239 千米。其中,红水河段 658 千米,河流比降大,滩多水急,水能资源丰富,被誉为中国水电资源的“富矿”;而西江在广西境内的主要支流有郁江、柳江和桂江,其中以郁江为最大支流。长江水系分布于桂东北,流域面积占广西壮族自治区总面积的 3.50%,集雨面积 50 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 30 条,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内的主要河流有湘江和资江,属洞庭湖水系上游,经湖南汇入长江,其中,湘江在兴安县附近通过秦代开凿的灵渠,沟通了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桂南沿海独流入海水系主要河流有南流江、钦江、防城河、茅岭江、北仑河等,流域面积 22900 平方千米,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 9.70%,其中,最大河流为南流江,南流江、钦江、北仑河等均注入北部湾。粤西沿海诸河主流九州江发源于陆川县,经文地流入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流域面积 2300 平方千米,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 0.97%,诸河有流程短、坡度陡的特点。那坡县境内的百都河属越南红河水系,经越南红河注入北部湾,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境内的流域面积占全自治区土地总面积的 0.60%。广西壮族自治区喀斯特地下河众多,有 433 条,其中长度超过 10 千米的有248 条,坡心河、地苏河等均自形成地下河水系。2007 年,全区年径流量 1221.20 亿立方米,水能资源蕴藏量 2133 万千瓦。

大陆海岸东起合浦县的洗米河口,与广东省英罗港接壤;西至中越交界的北仑河口,其大陆海岸线约 1500 千米,岛屿岸线 461 千米。海岸线曲折,类型多样。南流江口、钦江口为三角洲型海岸,铁山港、大风江口、茅岭江口、防城河口为溺谷型海岸,钦州及防城港两市沿海为山地型海岸,北海、合浦为台地型海岸。广西壮族自治区近海滩涂广大,面积达 1005 平方千米。0 ~ 20 米浅海广阔,面积达 6488 平方千米。整个北部湾的面积约 129300 平方千米,东起雷州半岛、琼州海峡,东南为海南岛,北至广西壮族自治区,西迄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湾内海底平坦,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倾斜度不到 2°,水深一般为 20 ~ 50 米,最深不超过 90 米。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有 697 个岛屿,总面积约 66.90 平方千米,其中最大的涠洲岛面积约 24.70 平方千米。

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地形特点大致呈西北高、东南低,四周为山地环绕的盆地,加上充足的降水形成丰富的地表水资源,创造了良好的地下水贮存条件。全区的地下水资源总量约为 391.60亿立方米,可开采量 248.70 亿立方米,其中,碳酸盐岩岩溶水占地下水资源总量的 61.50%,基岩裂隙水占 36.40%,松散岩类孔隙水占 1.40%。

2.生物资源

1)植物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我国生物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是各种植物和陆栖动物分布最集中的区域。自北至南分布着 3 个植被带,即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亚热带常绿季雨林带、北热带季节性林带,以热带和热带—亚热带成分为主,特有树种较多,在分布上存在南北之间和东西之间的差异。植被的纬度地带性变化,自南至北依次为季雨林—季风常绿阔叶林—典型常绿阔叶林。植被的经度、纬度地带性变化受雨量的东西变化的影响,东部为湿润常绿阔叶林,而西部为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在暖性针叶林中也存在着东部湿润区为马尾松林,而西部半湿润区为细叶云南松所替代。植被的垂直地带性变化,自低到高,在南部山地为季雨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顶矮林,在桂中山地为季风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阔叶和针叶混交林—山顶矮林,在桂北山地为典型常绿阔叶林—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山顶矮林。

广西壮族自治区植被的主要特征表现在植被的次生性质上,大部分地方已不存在原生植被,次生植被主要有灌草丛、灌丛、藤刺灌丛、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等。据统计,天然植被有 5 个植被型组(阔叶林、针叶林、竹林、灌丛、草丛)、14 个植被型、301 个群系。14 个植被型是暖性针叶林、热性针叶林、暖性落叶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季雨林、次生季雨林、红树林、暖性竹林、热性竹林、暖性灌丛、热性灌丛、禾草草丛、蕨类草丛。暖性针叶林由常绿阔叶林被破坏后演变而来,是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面积较大的森林类型。

根据 2000 年底广西壮族自治区森林资源年度清查统计资料,全自治区现有森林面积9819100 公顷,森林覆盖率为 41.49%,有各种动物、植物自然保护区 59 处(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处),总面积1646400公顷,有林面积752000公顷,两者分别占自治区总面积的7.00%和 3.20%。到 1992 年底,野生植物物种和珍稀种类,确认有维管束植物 288 科、1717 属、8354 种,仅次于云南省和四川省,居全国前列。在各类植物中,按用途分,具有开发价值的野生水果 120多种,野生药用植物 2426 种,野生淀粉植物 109 种,野生化工原料植物 210 种,野生纤维植物400 多种,野生芳香植物 156 种,栽培的果树约 700 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植物 37 种,二级重点保护植物 61 种,主要分布在 3 处,以弄岗自然保护区及十万大山为中心的桂西南地区、以大瑶山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桂中地区以及以花坪自然保护区为中心的桂北、桂东北地区。银杉被称为“活化石”,是一种具有重大科学研究价值的珍贵树种,世界上仅存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花坪林区、大瑶山林区以及重庆金佛山。

2)动物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野生脊椎动物资源丰富,动物种类多,共发现野生陆栖脊椎动物 929 种(含亚种),约占全国总数的 43.30%,海洋及淡水的鱼类 700 多种,占全国总数的 30.00% 以上。在这些动物中,国家重点保护的珍稀物种有 150 个,约占全国重点保护动物的 44.50%。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 26 种,占全国的 26.80%;二级保护的有 124 种,占全国的 51.70%。此外,属广西壮族自治区重点保护的动物有 82 种,其中,广西壮族自治区特有的动物有 18 种。在兽类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 10 种,二级保护的有 16 种(其中,灵长类动物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 6 种,二级保护的有 3 种);鸟类资源的品种数约占全国总数的 45.00%,其中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 9 种,二级保护的有 78 种;爬行、两栖类动物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 4 种,属二级保护的有14 种;野生鱼类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有 3 种,二级保护的有 16 种。此外,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宽阔的滩涂和浅海地带还生长着大量浮游生物、潮间带生物和底栖生物。

3.北部湾水产资源

北部湾属高生物量海域,是我国着名渔场之一,有鱼类 500 多种、虾类 200 多种、头足类50 多种、蟹类 20 多种,此外还有种类繁多的贝类和其他海产动物及藻类等。广西壮族自治区沿海地区是北部湾的重要渔区,其浅海面积广阔,水质肥美,海洋生物资源丰富。以大风江口为界,东边浅海底质平坦,除了涠洲岛与北海间有分散岩礁外,其余大部分为沙质和沙泥质海底;以西多属泥质和沙泥质。良好的底质条件加上适宜的水温和入海河流携带大量的有机物及营养盐类,为浮游生物的繁殖提供了充足的养料,这些浮游生物是鱼虾的主要饵料。浅海有主要经济鱼类 50 多种,资源量约 6900 吨;主要经济虾类 10 多种,资源量约 8000 吨;主要经济贝类有珍珠贝、日月贝、牡蛎、文蛤、毛蚶、栉江珧等,资源量约 38000 吨;主要经济蟹类有青蟹、梭子蟹等;主要藻类有江蓠、马尾藻等。沿海珍珠以马氏珍珠为主,着名南珠分布在北海营盘海域,及防城珍珠港、钦州三娘湾一带。涠洲岛、斜阳岛附近海域产鲍鱼。

国家级的自然保护区有山口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合浦营盘港—英罗港儒艮自然保护区、北仑河口自然保护区和自治区级涠洲岛鸟类自然保护区等。涠洲岛珊瑚礁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唯一的珊瑚礁资源,也是北部湾沿岸珊瑚生长的北界,有 21 属、45 种珊瑚,资源宝贵。

4.旅游资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资源丰富,品位高、分布广,洞穴众多且景观优美,素有“无山不洞,无洞不奇”之称;区域内峰林发育完美,是热带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据统计,溶洞约有 10 万个,在这些瑰丽多姿的溶洞里,石乳、石笋、石幔、石柱、石花、石莲、石林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而石灰岩峰林在桂东北、桂中、桂东南、桂西等地也随处可见;海拔高于 1500 米的山峰有数十座,山地景观气势磅礴,山体雄伟,林木葱郁,景色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适于科学考察、远足攀登;位于中越交界的归春河上游的德天瀑布闻名遐迩,其瀑面宽超过 100 米,高约 80 米,呈三叠状飞泻而下,水声轰鸣,势若奔马,非常壮观。其他着名的瀑布还有资源县的宝鼎瀑布、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冷水瀑布、靖西县的三叠岭瀑布、龙州县的响水瀑布、上思县的应天府瀑布等。在八桂大地上,泉流众多,分布广泛,冷、热、温、沸四泉均有;海岸线长达 1595 千米,岛屿众多,海水清澈,沙滩洁净平缓,滨海风光十分诱人,沿海城市的旅游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主要的滨海旅游景点有国家4A级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北海海底世界、山口红树林生态旅游区、“七十二泾”风景旅游区、麻蓝岛海洋生态旅游度假区、金滩京族风情旅游度假区、江山半岛旅游度假区、合浦南国星岛湖旅游度假区、廉州城历史文化及古迹旅游区以及涠洲岛、斜阳岛旅游区等。

广西壮族自治区历史悠久,古人类、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水利工程、石刻、墓葬等古文物及革命斗争纪念遗址众多;同时,也是多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成为自治区观光旅游业的一大特色。特别是近年来,注重对以桂林山水和百色大石围天坑群等喀斯特地貌景观为代表的自然风光,以北海银滩、钦州三娘湾和防城港金滩为代表的滨海情韵,以大新德天跨国大瀑布和凭祥友谊关为代表的中越边关览胜,以壮族、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为代表的民俗风情,以及以兴安灵渠、宁明花山壁画、刘三姐文化为代表的历史文化风采和红色旅游这 6 种广西壮族自治区特色旅游的开发,充分发挥广西壮族自治区旅游资源优势,加快旅游业的发展步伐。

Ⅵ 广西的区域特征及农业生产情况

广西壮族自治区是一个沿海的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南部边疆,简称桂。南濒北部湾,北、东、西三面分别与贵州、湖南、广东、 云南等省相邻。西南与越南毗邻,陆界国境线637公里。大陆海岸线长1595公里,岛屿697座,岛屿海岸线长604.5公里。全区陆地面积23.666万平方公里,辖8地区、5地级市、7县级市、63县、13自治县。是中国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南边沿中国南海的北部湾,西南与越南交接。陆地面积23.67万平方公里,是中国西南内陆连接沿海地区的枢纽。广西在中国全方位开放以及在大西南联合开放开发中占有战略地位和主导作用。广西还是中国唯一具有沿海、沿江、沿边优势的少数民族自治区 广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主要特征是夏天时间长、气温较高、降水多,冬天时间短、天气干暖。年平均气温21.1℃。最热月是7月,月均气温23—29℃;最冷月为1月,月均气温6—14℃之间。年日照时数1396小时。≥10℃年积温达5000—8300℃,持续日数270—340天。年均降雨量在1835毫米。桂南防城、桂中金秀—昭平、桂东北的桂林和桂西北的融安为多雨中心,年降雨量均在1900毫米以上。桂西左、右江谷地和桂中盆地是主要旱区,年降雨量仅为1100—1200毫米。 2003年末,广西总人口4857万人,居各省区市第10位,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公里205人,比全国平均多70人。在总人口中,城镇人口1411万人,占29.1%;农村人口占70.9%。 广西是我国5个民族自治区之一。世居有壮族、汉族、瑶族、苗族、侗族、仫佬族、毛南族、回族、京族、彝族、水族、仡佬[族/url]等12个主要民族,另有25个其他少数民族成分。汉族人口约3000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61.6%;少数民族人口1800多万人,占38.4%。其中壮族人口1500多万人,占全区少数民族人口的85.7%。 广西共设14个地级市;设109个县(市、区),其中7个县级市,57个县,12个民族自治县,33个市辖区;基层设748个镇,515个乡,61个民族乡。 地级市:南宁市(首府) 柳州市 桂林市 梧州市 北海市 崇左市 来宾市 贺州市 玉林市 百色市 河池市 钦州市 防城港市 贵港市 县级市:岑溪市(属梧州)、凭祥市(属崇左)、合山市(属来宾)、北流市(属玉林)、宜州市(属河池)、东兴市(属防城港)、桂平市(贵港代 (一)自然景观 1.峰林景观 广西的峰林是发育完美的热带岩溶地貌的典型代表。它们平地拔起,气势超群,造形奇特。形态最典型、风景最秀美的是桂林、阳朔一带的石灰岩峰林,曾被明代旅行家徐霞客誉为"碧莲玉笋世界"。此外,在桂东北、桂中、桂东南、桂西等地也随处可见石灰岩峰林。 2.岩溶洞穴 广西洞穴众多且景观优美,素有"无山不洞,无洞不奇"之称。据统计广西溶洞约有10万个。在瑰丽多姿的溶洞里,石乳、石笋、石幔、石柱、石花、石莲、石林等琳琅满目,美不胜收。比较着名的有旱洞型的桂林的芦笛岩、七星岩,柳州的都乐岩,武鸣的伊岭岩,北流的色漏洞、玉林龙泉洞等;有水洞型的桂林冠岩、荔浦丰鱼岩、灌阳龙宫、钟山碧水岩、马山金伦洞等以及考古陈列型的桂林甑皮岩(是中国有代表性的新石器时代古人类洞穴遗址)和龙隐岩(存有唐代至清代摩崖石刻200多件),柳州白莲洞(中国史前人类文化的重要遗址)等。 3.山地景观 广西海拔高于1,500米的山峰有数十座,大多山体雄伟,气势磅礴,林木葱郁,景色优美,动植物资源丰富,适于科学考察远足攀登。如猫儿山、大瑶山、大明山、元宝山等 4.河湖水景 广西河流众多,清澈娟秀,在地域上多与奇峰相配,形成一派山环水绕,山水相依的秀丽景色。除举世闻名的漓江外,景色优美的还有融水的贝江、资源的资江、宜山的下规河、大新的黑水河、崇左的左江、宁明的明江等。湖泊风景多以较大的湖泊或水面为主景,湖岸的山丘、原野和农家村舍、田园风光或城市风貌等为衬景而组成。如桂林的榕湖、杉湖,南宁的南湖,柳州的龙潭,贵港的东湖,陆川的龙珠湖等。此外,广西还有不少水质优良、水面宽阔、群山环抱、湖光山色十分秀美的水库,如灵川青狮潭、百色澄碧河、富川龟石、邕宁大王滩、合浦洪湖江、玉林寒山等水库。 5.瀑布景观 位于中越交界的归春河上游的德天瀑布闻名遐迩,其瀑面宽100多米,高约80米,呈三叠状飞泻而下,水声轰鸣,势若奔马,非常壮观。其他着名的瀑布还有资源的宝鼎瀑布、隆林的冷水瀑布、靖西的三送岭瀑布、龙州的响水瀑布、上思的应天府瀑布等。 6.泉流景观 在八桂大地上,泉流众多,分布广。冷、热、温、沸四泉均有,其中分布最广的是温泉。比较着名的有龙胜温泉、陆川温泉、象州温泉、全州炎井温泉、平乐仙家温泉。这些温泉流量大,水温适宜,含多种有益人体的矿物质,四周风景宜人,是度假、疗养、休闲的好去处。 7.滨海景观 广西的海岸线长达1,595公里,岛屿众多,海水清澈,沙滩洁净平缓,滨海风光十分诱人。其中最着名的有北海的银滩,10公里长滩,沙自滩缓,风轻细浪,阳光明媚,是国际、国内游客向往的"三S"(阳光、沙滩、海水)旅游热点;还有"大、小蓬莱"之称的涠洲、斜阳岛屿风光,两岛均有古火山遗址;北海还有观涛日出胜地之称的冠头岭。钦州的龙门七十二泾,以72条水道环绕100多个岛屿,泛舟其间,犹如进入学宫,别具一格,引人入胜。此外,还有江山月亮湾和大平坡、东兴澫尾金滩等。 (二)人文景观 1.文物古迹和革命纪念地 广西历史悠久,古人类、古建筑、古文化遗址、古水利工程、石刻、墓葬等古文物及革命斗争纪念遗址众多。经国务院和自治区政府颁发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140余处。比较着名的有年代久远的柳州白莲洞、桂林的甑皮岩、南宁豹子头等古人类遗址,兴安灵渠等古水利工程,宁明花山壁画,着名的古建筑有桂林王城、容县真武阁、柳州柳侯祠、兴安严关、恭城的文庙、合浦的大士阁等。近现代的一些革命活动纪念地,如太平天国的发祥地一一桂平金田镇、百色红七军军部、龙州红八军军部旧址、钦州刘永福故居、李宗仁故居、抗战时期的八路军驻桂林办事处等都具有考察、参观和瞻仰的价值。 2.民族风情 广西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多种少数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他们各自的语言、服饰、建筑物、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喜庆节日、民间艺术、工艺特产、烹调技术等,构成了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为民族风情观光旅游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如壮族的三月三歌节、瑶族的达努节和盘王节、苗族的踩花山、仫佬族的走坡节、侗族的花炮节,以及别有风味的打油茶等,都充满着浓郁的民族风情,吸引着人们去观光。 3.现代建筑群体和园林艺术 40多年来,广西的城市建设已打下良好的基础。新的建筑群、道路、桥梁、园林绿化等都有很大成绩。 广西的园林各具特色,南宁市的公园、植物园以南亚热带风光为特色,桂林、柳州的公园多以中亚热带风格为主体,因地制宜,利用当地自然景观(如岩溶景观、水体景观等)和古建筑构成各具特色的园林艺术。近几年建设的柳州龙潭公园,以自然景观为衬托,集广西少数民族的建筑形成于一体,颇具特色。 (三)风景名胜区 目前,广西共有3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即漓江风景名胜区、桂平西山风景名胜区、宁明花山风景名胜区。还拥有隆安龙虎山风景名胜区、贵港南山一东湖风景名胜区、百色澄碧问风景名胜区、陆川谢鲁山庄风景名胜区、三江的林溪一八江风景名胜区、鹿寨的香桥岩风景名胜区、北流的勾漏洞风景名胜区、容县的都峤山一真武阁风景名胜区等29处自治区级风景名胜区。有7处国家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即桂平的太平天国金田起义旧址、容县经略台真武阁、三江的程阳风雨桥、合浦县的大士阁、宁明的花山崖壁画、兴安县的灵渠、中国工农红军红七军司令部及红八军司令部右江革命军事委员会旧址。另有220处自治区级历史文物保护单位,有11个国家级森林公园,即北海的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桂林国家森林公园、南宁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三门江国家森林公园、桂平龙潭国家森林公园、龙胜温泉国家森林公园、上思和防城的十万大山国家森林公园、元宝山国家森林公园、八角寨国家森林公园、姑婆山国家森林公园、大桂山国家森林公园。有1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即北海银滩旅游度假区。 广西是矿产资源富集区,素有"有色金属之乡"的称号,发现的矿种近百种。其中,铟储量雄居世界之冠,比世界其他国储量的总和还多,锰、锡矿储量均占全国总储量的1/3。 广西矿产种类多,储量大,分布较集中,开发前景广阔。发现的矿产近百种,探明储量的70种。其中储量居全国前10位的有53种,居全国首位的锰、锡、砷、膨润土等14种,列全国第2~6位的有钒、钨、锌、锑、银、铝、滑石、重晶石等25种。此外,天然气、石油资源也有开发前景。 广西的河流多,落差大,水流急,水力资源开发的潜力很大。 (一)水资源总量 广西为全国水资源丰富的省区。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河川径流和入境河流,河川径流包含地表水和地下水排泄量,河川径流与地下水补给量之间存在相互转化的关系。广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880亿立方米,占全国水资源总量的7.12%,居全国第5位。入境水量为716.7亿立方米。1996年广西人均水资源量为4,138立方米,每公顷为7.2立方米,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河川径流为23%,地下水为9.2%。 (二)水资源的分布 广西全区流域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计937条,总面积为2364275平方公里,其中集雨面积在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9条。主要河流分属珠江流域西江水系,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桂南直流入海域与百都河红河水系。 1.西江水系 西江流域主要河流有南盘江、红水河、黔浔江、郁江、柳江、桂江、贺江,西江流域总面积为30.49万平方公里,其中广西境内集水面积共计20.24万平方公里,占全流域集水面积的85.7%,水资源总量约占广西水资源总量的85.5%。 南盘江。为红水河主源,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干流的源头。河长936公里,广西境内流域面积为4,16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9.43亿立方米,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46.7万立方米。 红水河。自蔗香起经广西乐业、天峨、南丹、来宾等县,至象州县石龙镇与柳江汇合?河长659公里,流域集水面积为43,790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24.99亿立方米,流域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74.67万立方米。 黔浔江。黔海、江自象州县石龙镇三江口,流经武宣、桂平至梧州与桂江日汇合,河长172公里,河段集水面积为21,680平方公里。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67.9万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147.3亿立方米。 郁江。郁江发源于云南广南县境内杨梅山,是西江流域的最大支流。流域集水面积为90,800平方公里,(含越南境内面积),其中中国境内集水面积为79,207平方公里,广西境内集水面积为68,125平方公里。郁江流域水资源总量为371亿立方米,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54.46万立方米。 柳江。柳江发源于贵州省独山县南部里纳九十九滩,上游称都柳江,是珠江流域西江水系第二大支流。河流跨越黔湘桂3省区,流域面积为58,270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为373.92亿立方米,河流入境水量为87.4亿立方米,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89.23万立方米,是广西水资源较丰富的河流。桂贺江。桂江和贺江位于广西东部地区,流域集雨面积为26,927平方公里,水资源总量为274.7亿立方米。其中,桂江为182.7亿立方米,贺江为92亿立方米。产水模数每平方公里为102万立方米,是广西水资源丰富的区域之一,且降水比其他区域来得早。 一)森林资源的概况 广西地域宽广,加上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热量丰富,有利于森林长,境内广泛分布着多种类型的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森林资源丰富,是中国南方重要林区之一。 据1990年第五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复查及近年的复查结果,全区森林资源现状如下:林业用地面积为1,319.57万公顷,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55.54%。其中:有林地面积813万公顷,占林业用地面积的61.6%;灌木林地面积157万公顷,占11.9%;未成林的林地面积162万公顷,占12.3%;宜林地面积187万公顷,占14.2%。按林种分,用材林面积376.87万公顷,占林分面积79.06%;防护林面积85.96万公顷,占17.94%;薪炭林面积12.96万公顷,占2.7%;特用林1.44万公顷,占0.30%。森林覆盖率达38.2%,再加上未成林的造林地,占林业用地的87%(即绿化程度),1995年3月1日广西被中共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造林灭荒达标的先进省(区)之一。活立木总蓄积量为25,524万立方米。其中:林分蓄积量21,359.23万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83.68%;蔬林蓄积量1,290.18万立方米,占5.05%;散生林蓄积量2,367.73万立方米,占9.28%;四旁树蓄积量506.86万立方米,占1.99%。按组成树种归类分,杉木蓄积量3,204.47万立方米,占活立木总蓄积量的12.55%;马尾松(包括云南松)蓄积量7.842.60万立方米,占30.73%;阔叶林蓄积量14.476.93万立方米,占56.77%。按林种划分,用材林蓄积量15.365.33万立方米,占林分蓄积量的7194%;防护林5,689.80万立方米,占26.54%;薪炭林106.77万立方米,占0.51%;特用林195.38万立方米,占0.91%。按优势树种划分,杉木林面积79.70万公顷,占林分面积16.63%,蓄积量2.880.37J万立方米,占林分蓄积量的13.48%;马尾松面积16248万公顷,占3398%,蓄积量6,366.25万立方米,占29.81%;阔叶林面积236.7万公顷,占49.39%,蓄积量12.112.61万立方米,占56.71%。 (二)主要林种资源1.天然林 广西地处亚热带南部地带,从南到北随着纬度的升高,温度下降,植被出现类型更替。南部属北热带季节性雨林,如十万大山林区、龙州弄岗自然保护区等为这一植被的典型分布区,以大无患子科等热带种原为代表;中部为南亚热带,以棒科植物为主的常绿阔叶林;北部为中亚热带,以壳斗科植物为代表的常绿叶林,以资源县花坪林区为代表。因此,天然林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其他尚有亚热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针叶阔叶混交林、亚热带针叶林等。其中,亚热带针叶阔叶混交林仅分布于百色地区。天然阔叶林较集中连片的有九万大山、大瑶山、海洋山、西大明山、猫儿山、富川西岭、大明山、花坪林区、姑婆山等。 由于广西处于亚热带的特定环境,生长着多种能供特殊用材的珍贵树种,主要有可供军工、造船用的柚木、铁力木、格木、母生、红椎等;供制乐器特种工艺用的檀香、小叶红豆、苏木等;供制特殊器材、高级家具用的枧木、金丝李、坡垒、桃花心木、降香黄檀等。珍贵树种全区均有分布,但以十万大山、都阳山、龙州、宁明,以及桂中大瑶山、桂北九万山、花坪林区、猫儿山等最为丰富。2.人工林 广西的人工林以松、杉、桉等用材林和油桐、油茶、八角、肉桂、栲胶等经济林为主. (1)杉木。杉木生长的立地条件,以中亚热带地区海拔500米~1,000米的砂页岩山地,温凉湿润的地区生长最宜。杉木林主要分布在北部、西部土地山区,其优良品种主要有融水苗族自治县白云乡、拱洞乡一带的自糠杉和四荣乡一带的四荣油杉等。 (2)松树。广西松树分为马尾松、云南松两种。马尾松是强阳性树种,宜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砂页岩丘陵山地生长,广泛分布在东部砂页岩、花岗岩山地;云南松树耐干环境,广泛分布在西部云贵高原边缘的乐业、天峨、西林、隆林等县。主要优良树种有忻城县古蓬松和宁明县桐棉松,以及引进国外湿地松等。 (3)桉树。广西桉树品种很多,主要树种有大叶校、窿缘桉、柠檬桉、细叶桉、柳桉、尾叶桉等。窿缘桉、柠檬桉、尾叶桉已大量用于造林,尤以柠檬桉为主。主要分布在太阳辐射强度大的左右江流域和桂南沿海一带。 (4)竹子。广西竹子主要分鞭生竹、丛生竹两大类。鞭生竹以毛竹为主,主要分布在中亚热带桂林、梧州地区北部。丛生竹喜欢湿热的环境;主要分布在南亚热带桂东南及桂西石山地区。 (5)经济林。经济林总面积约99万公顷。其中:油料林面积58万公顷,占58.76%;特种经济林面积16.8万公顷,占16.9%;果树林面积20.16万公顷,占20.4%;其他经济林面积3.8万公顷,占3.9%。主要有:①油茶。广西主要木本食用油料树种,主要分布在三江、融安、龙胜、昭平、荔浦、永福、凤山、巴马、阳朔、鹿寨、平乐、岑溪等县。1990年面积约50万公顷。②油桐。主要有千年桐、三年桐两个品系,都是阳性树种。千年桐主要分布在广西南亚热带海拔400米以下土山丘陵左江流域一带;三年桐分布较广,主要分布在海拔700米以下低山丘陵,以红水河、融江、右江等流域为主。1990年面积约6.24万公顷。③八角。广西特产之一,适生南亚热带海拔300米~1,000米酸性土坡,主要分布在桂西南及桂南各县(市),1990年面积为11.52万公顷。④肉桂。为南亚热带树种,喜湿润,主要分布在海拔500米以下低山丘陵,即海江流域和十万大山一带,1990年面积为2.40万公顷。 广西土地资源概况 (一)土地资源的类型和特征 广西在区域上属云贵高原向东南沿海丘陵过渡地带,形成了复杂多样的地貌类型: 1.山地 山地是广西主要的土地资源类型。1995年末统计,海拔在400米以上的中低山山地面积为932.5万公顷,占广西土地面积的39.4%(其中,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山山地占23.5%;400米~800米的低山占15.9%)。广西山地以山高、坡陡(坡度30°~40°)、切割深、光照少为特征,主要分布于广西东北和西部;在土地利用上,以林、牧业为主,是广西水源涵养林、用材林基地和牧草地,进一步开发利用潜力大。 2.丘陵地 丘陵地海拔为200米~400米,面积为684万公顷,约占广西土地总面积的28.9%,是仅次于中低山以外的主要山地资源类型。其主要分布于中低山地边缘及主干河流两侧;以桂东南、桂南、桂中一带较为集中。这类土地与中低山地相比,有坡度缓(坡度5°~25°)、土层厚、谷地宽、光照条件好、人类活动频繁等特点;在利用上多宜性较突出,诸土地利用类型均有,尤以林地、旱坡草地为主,土地利用上有较大潜力。目前制约因素主要是缺水,土壤较贫瘠,生态脆弱,如利用不当,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不易恢复。 3.石山 广西是中国主要的岩溶发育区,石山分布面积为435.4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18.4%是广西比较特殊的土地资源类型;主要分布于桂西、桂中、桂西南、桂东北及桂西北局部地区。石山山地以山高、坡陡、植被少、土层稀薄、蓄水性差为显着特征,素有“九石一土”之说,是人类生活自然条件较恶劣的地区,目前广西606万贫困人口,136万特困人口中的大部分就分布在这一类山地中。在土地利用上,以灌杂术和旱地为主,旱、涝频繁,土地开发利用难度大。 4.台地 台地海拔在200米以下,面积为149.1万公顷,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6.3%。主要分布于桂南、桂中、桂西南、桂东南一带。该类土地一般地面平坦、起伏和缓、土层深厚、光照充足,是人类劳动、生活的主要区域,条件仅次于平原土地类型;在土地利用上以农业为主,是广西旱作农业、经济作物、果木林的主要种植区。但由于其地势相对平原较高,往往因水源缺乏致使土地利用不够充分。宜农荒地主要分布在这一地域内,有很大的开发潜力。 5.平原 广西平原面积为553.8万公顷,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23.4%。主要有沿海、沿江的河流冲积平原及岩溶区的溶蚀平原、中低山区的山前冲积平原等。平原面积比较狭小,最大的浔江平原仅629平方公里。平原主要分布于桂南沿海、桂东南、桂中及左江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自然肥力高、水源充足、光照条件好,十分有利于发展农业,是目前广西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也是工矿居民、城镇聚集区。土地利用相对较充分,目前大部分已开垦成水田或旱地,如郁江一浔江沿岸平原、南流江三角洲、玉林盆地等是广西水稻、甘廉、花生、水果等的主要生产区域。 6.水域 广西水域面积为47.3万公顷,约占全区总面积的2%,以河流、水库、湖泊、塘、泉为主。其中,集雨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37条,有大中小水库4,439座,塘坝7.4万座,是广西渔业养殖、农业灌溉、水力发电、水上交通的主要区域,经济效益较为显着。 另外,广西还拥有沿海滩涂面积1.005平方公里;浅海0米~5米水深面积1,438平方公里;5米~10米水深面积1,159平方公里;10米~15米水深面积1,206平方公里;15米~20米水深面积2,685平方公里。目前仅滩涂及0米~5米浅海得到一定的开发,进一步开发潜力大。

Ⅶ 越南北部土壤是什么种类的

越南的气候、雨量和土壤适宜于多种经济作物生长。越南的经济作物种类繁多,短期作物有花生、大豆、甘蔗、烟叶、苎麻、棉花、蒲草等;多年生作物有茶叶、橡胶、咖啡等。

与其配套的粒级制是在卡庆斯基粒级制的基础上修定而来的,主要是把粘粒的上限由0.001㎜提高到大家公认的0.002㎜, 粘粒级分为粗(0.002~0.001㎜)和细(<0.001㎜)两个粒级。

越南的质地分类标准还处在试用阶段,还没有得到广泛的应用。
纵观各种质地分类制,尽量存在着一些差别,但大体上还是把土壤质地分为砂土、壤土、粘土三类。

Ⅷ 越南是不是有很多热带雨林和广东广西有天壤之别吗

越南确实有相当面积的森林,但由于它处于季风区,所以并不是非常典型的热带雨林.它和广西确实很相似.

自然地理:32.95万平方公里。位于中南半岛东部,北与中国接壤,西与老挝、柬埔寨交界,东面和南面临南海,海岸线长3260多公里。越南地形狭长,南北长1600公里,东西最窄处为50公里。越南地势西高东低,境内四分之三为山地和高原。北部和西北部为高山和高原。中部长山山脉纵贯南北。主要河流有北部的红河,南部的湄公河。红河和湄公河三角洲地区为平原。1989年全国森林覆盖面积9.8万平方公里。越南全国地处北回归线以南,高温多雨,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24℃左右。年平均降雨量为1500—2000毫米。北方分春、夏、秋、冬四季。南方雨旱两季分明,大部分地区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河内时间:GMT+7小时(比北京时间晚1个小时)。

Ⅸ 越南缅甸老挝泰国哪个与我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接壤

广西从西南的东兴县至西北的那坡县与越南接壤
云南从富宁县至江城县与越南接壤
云南从江城县至勐腊县与老挝接壤
云南从勐腊县至贡山县与缅甸接壤
西藏察隅县与缅甸接壤
泰国与我国没有边界接壤
缅甸是西南方向对我国最具战略意义的接壤国,当然还有巴基斯坦,不过个人觉得还是缅甸比较重要。

Ⅹ 与广西相比,越南水果生产具有哪些优势 与地理有关

越南的地理位置更接近赤道,属于热带气候,可以种植热带水果,广西不能。同时由于越南的地理位置更接近热带,水热条件也更好,水果的生长会更快更好、

阅读全文

与越南和广西什么土壤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用什么社交网站 浏览:303
如何记住英国的地方 浏览:86
中国有名的湖有哪些 浏览:111
为什么伊朗男人喜欢戴戒指 浏览:156
伊朗回国包机在什么在兰州 浏览:665
伊朗是什么语言的 浏览:868
加拿大的伊朗人怎么样 浏览:423
特朗普在伊朗怎么样 浏览:513
阿富汗战争印度为什么尴尬 浏览:705
印度第一大城市有多少人民币 浏览:104
越南b2b平台有哪些 浏览:419
英格兰和意大利哪个夺冠了 浏览:273
美国制裁伊朗原油为什么下降 浏览:526
美鞋8码是中国多少码 浏览:997
意大利面怎么煮能熟得快一些 浏览:526
什么是印尼白柚木 浏览:929
中国内东欧人口多少 浏览:273
伊朗一般开什么车多 浏览:846
越南河内日本街在哪里 浏览:417
诗文中含有中国别称的有哪些 浏览: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