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中国有2条和通往越南!为什么中国不切断水源啊!
为什么中国要切断水源?没事找事啊。。。。
❷ 战争中不许向取水的敌人开枪,这是为什么呢
有这么一个说法吗?我还真的没听说过呢,战争是残忍的,战争的目的就是征服,就是让对方诚服甚至死亡,所以战场上真的没有什么规矩可言,说什么不许向取水的人开枪,可是向水源投毒的事也发生过啊,抗日战争时期,小鬼子这么做的不少了吧。
战争的根本目的就是战胜敌人,为了达到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水在战争的作用等同于武器,既然可以向运输弹药的士兵开枪,为什么就不能向取水的士兵开枪?
战争是无情的,战场上没有仁义道德可讲,你不仅可以打死取水的士兵,你还可以在敌人的水源中投毒,乃至你就是炸毁敌军的医院这都是允许的,你只要能够战胜敌人,你就是英雄。
❸ 为什么越南会请求中国开闸放水
越南正在遭遇近一个世纪以来的最严重干旱,湄公河三角洲地区农业受到严重打击。确切说,干旱主要是在越南的南部。
前面提到的干旱区域,是越南南部的湄公河三角洲地区,也就是湄公河的下游出海口一带。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在我国境内称为澜沧江,其发源地是我国青藏高原。它经过云南省进入东南亚,一共流经中国、老挝、缅甸、泰国、柬埔寨、越南等6国。
❹ 中越战争后越南为什么多出大量水井呢
中越战争在国内又称对越自卫反击战,而我们对这场战役的结果也是明白的,我军用一个月的时间大获全胜,狠狠地打击了越南的嚣张气焰,捍卫了我国的领土完整,重创越南军队,仅用20天的时间便打到了越南首都下,然而在战役结束后,越南境内却莫名其妙的多出了许多口水井,这又是为什么呢?
又因为我军只能在天气晴朗,没雨的时候行军,下雨时储备的雨水只能坚持很少的一段时间,因此,为了彻底的解决水源问题,后线指挥部特意派了专业人员赶赴前线,每到一个地方就勘探当地的地质结构,要打井挖水。而且在我军撤退后的一段时间里,因为越南军队在水源里下的毒而导致部分水源无法饮用,这些中国军队修筑的水井反而成了越南人民的救命井。
❺ 越南水源县
越南面积很小,一个县有的还没有中国一个镇的面积大,而且人口也少,县与县之间也很近,有的几百户人家就是一个镇。
HAI PHONG 海防市,在河内的东边,靠海。THUY NGUYEN 水源县城离海防市区还不到10公里,你只要到了海防(从广西、云南入境,到了河内,再坐车去海防),坐个出租车或者摩的,给他地址,就会带你去了(越南市级以下城市的公交事业很不发达),费用不会很贵,才几十公里的路,几十元人民币就行了。
❻ 如果美日韩和越南、印度、菲律宾联合起来打我们中国我们怕吗
不可能,首先我们中国控制着印度越南的水源,如果没了水,那意味着什么,再说他们的军事和经济都不如中国,如果是美日韩韩,那俄罗斯等周边国家也不会不管,中国没了,他们也会受到威胁,俄罗斯就是最明显的,他不会让美国一个人说了算
❼ 为什么中国的水源命脉掌握在外国人手里面
中国的水源命脉从来就没有掌握在外国人手里过,中国的水源,起自于青藏高原,青藏高原的水流像东西南北,所以不但中国,就是东南亚国家,很多着名的河流也是起源于中国的青藏高原,比如湄公河,所以,中国的水源命脉从来没有掌握在外国人手里过。
❽ 在两河流域,经常因为水资源发生冲突的国家有哪些
第一,国家和地区范围内缺水的程度。尽管全球面临淡水资源缺乏的潜在危机,但由于水资源的分布不同,一些国家和地区已经陷入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一些国家的水资可能不很宽余或刚刚够用,另一些国家则属于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在水资源丰富的国家,年人均淡水量有的达到10 万立方米以上,如美国年人均淡水占有量为9900 立方米,加拿大为12 万立方米。有关专家将1000 立方米定为一个国家人均年淡水占有量的警戒线,年人均淡水拥有量在1000-1600 立方米以下的为淡水紧张国家,说明这些国家面临严重缺水,其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将受到威胁。而实际上,许多国家的人均淡水占有量远远低于这一警界线。阿尔及利亚、布隆迪、坦桑尼亚、肯尼亚等国的人均淡水量在600-700 立方米之间,以色列、突尼斯等国为400-500 左右,而像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约旦、也门等国家年人均淡水量仅有200-100 立方米左右。对这些国家来说,水是国家的战略资源,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这些国家也容易因水资源问题与他国发生争端,或爆发因水资源纠纷引起的战争。以色列前总理佩雷斯曾说,如果公路通向文明,那么,水就通向和平。反映了缺水地区和平受到的威胁以及水与安全的关系③。
第二,大量水冲突发生在共同拥有同一水资源的国家之间,拥有同一水资源的国家越多,越容易发生水冲突。世界上大约有200 多条河流是流经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如非洲的尼罗河流经布隆迪、卢旺达、扎伊尔、乌干达、肯尼亚、埃塞俄比亚、苏丹、埃及等10 个国家;约旦河流经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和约旦四国;幼发拉底河是土耳其、叙利亚、伊拉克三国的重要水资源。在这些流域地区,国家间的冲突和纠纷长期存在。咸海问题在苏联解体之前属于一个国家内部问题,现在咸海以及阿姆河、锡尔河都变成了国际共有的水资源,涉及5 个独立的国家,因此中亚国家如何解决面临的水资源匮乏问题已经引起有关水资源专家的关注。中亚地区人口多,水资源又不足,过度用水已经使世界第四大淡水湖咸海的面积缩小40%,水容量减少67%。此外,南亚的恒河、美洲的亚马逊河等,都是国际性的河流。如前所说,并不是所有国际河流都会引起冲突,但由于流域内国家多,且政治、经济利益不同,在水资源的分配、利用、管理等方面容易发生纠纷和冲突。
第三,拥有共同水资源国家的差异愈大,越容易发生水冲突。一些河流虽为若干国家共有,但如果这些国家在历史、政治、宗教、文化等背景方面差异不大,可能不会因共同拥有的水资源而发生严重冲突。如果拥有共同水资源的国家在政治、种族、宗教等方面原本就存在尖锐的冲突,那么,各种冲突将相互影响,水资源必然成为冲突的一个方面,中东地区就是最典型的例子。这一地区存在尖锐的民族冲突、宗教冲突,同时又是严重的缺水地区,因此水资源一直是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之间,阿拉伯国家与非阿拉伯国家之间争夺的一个重要方面。另外,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以及人口等方面的差异都会引起同一流域内国家在水资源上的冲突。
第四,对水资源的依赖程度和国内水分布特征也是影响水冲突的一个因素。有的河流虽然流经多个国家,但它的流量不大,对沿岸国家水资源没有生产重大影响,围绕这类水资源的争夺可能不很激烈。但有些河流同是若干国家赖以生存的水资源,这种分布使冲突的可能性增大。一些国家所需要的水资源主要来自境外,也就是说这些国家的水资源在其他国家的控制之下,有的是在被认为有敌意的国家控制之下,对这类国家来说,水资源问题是个与国家安全密切相关的敏感问题,它们可能担心其他国家因种种原因而切断自己的水资源供应,担心水资源被用作战争的工具。埃及依赖尼罗河水,可97%的尼罗河水来自境外,以色列55%的水资源来自阿拉伯国家。据水资源专家分析,三分之一的水资源来源于境外的国家,发生水纠纷的可能性更大。他们预计像亚洲的柬埔寨、孟加拉国、巴基斯坦以及欧洲的匈牙利、德国、比利时、捷克和斯洛伐克等国家有可能因此发生水冲突,因为这些国家50%以上的水资源来自境外④。
第五,人口发展速度对水的影响。水资源冲突与人口的增加密切相关。当一个国家或地区,其人口尚未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水资源危机也许并不急迫,此时国家往往没有将水问题提到日程。一旦人口迅速发展,与之相应的农业、工业发展起来,对水的需求量将大幅度增加,水则变得越来越缺乏,这时水资源问题将日益突出。在一个国家范围可能发生地区间的水纠纷,在国家间则可能导致争夺水资源的冲突。到2025 年,中东北非地区的人均水消费量将从60 年代的3500 立方米下降到600 立方米,而人口已经从60 年代的1.07 亿上升到1995 年的2 亿。20 世纪以来,埃及人口增加了9 倍,而尼罗河水却日益减少和恶化,这使埃及和尼罗河沿岸国家面临水资源危机。尼罗河下游国家人口的迅速增长,导致它们对已有的尼罗河水分配不满,这将影响它们同埃及、苏丹的关系。1948 年以色列建国之初人口为不到200万,到随着大量犹太移民的涌入,仅前4 年人口就增加了120%倍,到90 年代已经增加到500 多万人。人口的急剧增长对水资源造成极大的压力,这也是以色列一直将水资源的保护、利用和争夺作为国家最重大政治目标的主要原因,也是它占领阿拉伯国家领土不愿撤出的一个主要原因⑤。
第六,在政局动荡、对抗严重的国家和地区,水对国家安全和国际关系的影响更大。在相对和平的政治气氛和环境下,水资源纠纷比较容易通过和平的方式解决。但在冲突严重的地区,即便冲突不是水资源引起的,水资源也往往成为冲突的一个方面, 而且以水自愿作为威胁对方的手段或战争工具的可能性也更大。例如在动荡不安的中东和非洲大湖地区,如果不先实现地区和平,围绕水资源的冲突也将愈演愈烈。
三,水资源冲突的主要类型
水资源的缺乏可能引起不同程度、不同类型的冲突,这些冲突可能是非暴力、非军事性的,但如果受其他因素影响,则可能扩大、升级,演变为军事冲突。以下列举的属于最有可能发生的几种冲突类型,在很多情况下,这几种情况可能相互联系、同时存在的。
第一,历史遗留的水纠纷。在缺水的国家和地区,对水资源的争夺从历史上就已开始。尽管有关国家和当局就水争端达成过一些协议,但随着地理、政治版图的变化,随着有关国家国内的发展,这些协议不但不能为有关国家接受,还成为引起纠纷的历史原因。一些国家边界的划分没有考虑到水资源的分配和管理,形成国界与水界不相一致的情况,埋下后来水纠纷的种子。这在非洲、中东地区最为明显。例如英国统治时期,为确保埃及的用水,与上游各国签订协议,确定了埃及使用尼罗河水的优先地位。60 年代以来,尼罗河上游国家纷纷独立,新独立的国家以及埃塞俄比亚表示不承认过去有关尼罗河的协议,它们称埃及得到了更多的尼罗河水资源,应该对其他国家给予补偿。它们坚持保留充分利用尼罗河水资源的权力。叙利亚、以色列的国界至今未定,很大程度是因为英、法统治时期划定的界线涉及到水资源的分配,两国都不满足已有的几种划分。
第二,水资源缺乏国家与其他国家争夺水资源导致的冲突。以色列是个缺水的国家,水是这个国家最关注的战略资源,为了得到更多的水资源,以色列采用扩张的军事手段,占领大片了阿拉伯国家领土,使阿以冲突更为复杂。50-60 年代,以色列单方实施“国家输水工程”分引约旦河水,阿拉伯国家为了与之对抗,实施自己的河水改道工程,双方互不相让,导致多次破坏工程的军事冲突,最后成为爆发第三次中东战争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得到被占阿拉伯领土后,以色列水资源状况大为改进,并在制水权方面占据了优势。叙利亚、伊拉克同土耳其之间围绕两河流域水资源的冲突也非常激烈。因此许多人预言,下个世纪发生战争将不是因为争夺石油而是因为争夺水资源。
第三,以水资源作为威胁手段或战争工具。从古至今,以水为战争手段的例子很多,如以水淹没敌方大军队,或摧毁敌方供水系统,污染水源等。第二次世界大战、朝鲜战争、越南战争中都发生过摧毁对方水利系统、灌溉系统的军事行动。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科威特两国的水坝、海水淡化厂、水利系统等同样成为双方的军事目标,在战争中遭到破坏。有关水资源专家认为,越是在缺乏水资源的国家,水的价值就越大,其被作为军事目标的价值也就越大。以水资源作为军事目标和武器的例子虽然有,但这毕竟是水冲突中最激烈、也最危险也是最少的一种。由于存在这种可能,一些冲突国家在涉及水资源和制水权的问题上非常敏感。1986朝鲜计划在汉江支流上修建水坝,引起韩国的不安,担心一旦发生冲突,水坝被当做战争的工具,汉城有被淹没的危险。因此韩国不得不采取相应的防御措施。
第四,水资源的开发、管理以及有关水利工程引发的冲突。在若干国家共有水资源的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水利工程或工农业发展计划往往会对邻国的水资源或其他方面生产影响,由此而引起的冲突是经常发生的。利比亚通过人工河开采地下水,这一工程引起苏丹、埃及的不满,因为地下水层是三国共有的,利比亚的行为被认为会导致这一地区地下水的减少。土耳其在幼发拉底和底格里斯河修建水利工程,导致流入伊拉克和叙利亚的河水减少。引起土耳其与伊、叙两国关系的紧张,为此伊拉克曾中断对土的石油供应。美国在科罗拉多河修建水利工程,影响了流入墨西哥的河水质量,导致两国在这一问题上的争吵,最后通过外交谈判才得以解决。以色列在国内实施人工降雨,引起约旦的抱怨,约旦认为如果以色列不搞人工降雨,雨水可能会降到约旦,而不是以色列
❾ 越南缅甸等国缺水吗,主要水源是否是澜沧江
不缺水,中南半岛国家每年都发水。越南主要是红河。缅甸主要是伊洛瓦底江、凯尔温江。
❿ 越战期间越南士兵给美军食用水源下毒,美军后来滴入了什么东西在水里面,才没有中毒。
不可能的。
越战时美国的后勤已经相当牛了。
可口可乐都能送到一线
适用水源下毒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