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外资是不是撤走去了越南和印度
有部分外资撤走,转投越南和印度。主要是劳动力成本及人民币升值的影响。
⑵ 鞋业巨头阿迪和耐克,昔日为什么会把工厂搬去越南
鞋业行业巨头把工厂搬到越南,对他们来说是有一定好处的。因为工人更加的便宜,想要制造商品就要用很大面积的工厂,在国内租一个工厂,并不像之前如此廉价。他们考虑到成本的原因就纷纷的搬离了,不仅仅是该企业进行了搬离,还有很多外企都在慢慢的撤离,这对于国产品牌来说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消息。该鞋的质量和成本其实是不成正比的,消费者没有必要买性价比如此低的东西。那么,事件的始末到底是怎么样的呢?让我们来具体了解一下吧!
总之,把工厂搬走了,年轻人也不用太过担心。船到桥头自然直,肯定会有更适合自己的工作的。
⑶ 各家美企撤离中国转移印度越南等国,对中国有没有影响有的话是好是坏
这还用说影响很大,就业少一块,交税少一块,消费少一块,但是现在中国的劳动力成本在提高,人家肯定是找便宜的地方。
⑷ 2021年哪些外企撤离中国
退出中国的外资企业: 1. 法国达能集团旗下的婴幼儿奶粉品牌可瑞康 2. 乍得本_派克律师事务所(Chadbourne & Parke) 3. 美国化妆品巨头露华浓、卡尼尔、缘碧知等 4. 全球第三大普药集团阿特维斯(Actavis) 5. 优衣库中国代工厂、无印良品工厂 6. 夏普、松下、NOKIA等工厂退出中国市场 7. 百佳超市、ASOS等线上线下零售业
拓展资料
一、外资企业从中国撤资存在巨大困难
第一方面,市场是配置资源的最有效手段。
脱钩、制造业外迁等都不符合市场规律,只不过是一些政客们的主观臆想。
当前全球水平分工的产业链布局和供应链结构是全球生产要素以市场化方式自由流动的最优化配置,在疫情发生前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疫情发生以后虽然会打破这种稳定性。但跨国公司在全球重新配置生产要素时会更注重效率、效益和成本,疫情所带来的产业链调整也必然是要符合市场规律的,而不会以少数政客的意愿而转移。
美国等外资企业如果从中国撤资,就需要转移生产基地,在美国和其他地方重新建设生产设施,寻找产业链配套上的新伙伴。这一过程对这些企业而言成本高昂,并且存在难以逾越的困难,这些困难表现在4个方面:
第1,产业链重建所需要的资本投入难以保障。
疫情已经持续了将近半年,很多企业的业务基本上处于停滞状态,现金流极其紧张,很少有制造企业能够依靠自身的力量投资重建工厂。美国说要给撤资搬迁的工厂帮助,其实也就是补贴搬迁费,这难以给予这类企业相应的投资全额补贴。而资本市场也因为企业业绩下滑失去了为搬迁这些企业融资的能力。所以仅仅为了政治目的,而让企业冒着资金链断裂、甚至破产的风险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也是不合理的,企业是不会跟进的。
第2,产业重建的配套产业集群无法轻易建立。
如果一家企业迁回美国,不仅仅是一家龙头企业的迁移,还必须要有产业链上企业集群的配套跟进。在制造业分工如此细致的市场环境下,一家制造业企业通常都有成百上千个配套企业,这些配套企业大多不可能搬迁到美国,而失去原有配套企业会导致搬迁企业产业链断裂,制造成本急剧上升,这也是不符合市场规律的。正是基于这一点考虑,特朗普三年前就要求库克把苹果的生产基地从中国搬迁回美国,库克明确地多次表态,这是不可能的。疫情前三年,他都没搬动,疫情后,现在状态下再要搬迁是更加困难。
第3,产业工人的成本素质难以平衡。
制造企业的全球选址不仅要考虑选址地的劳动力成本,还要考虑劳动力素质。
与中国产业工人相比,欧美劳动力成本较高,东南亚等劳动力成本尽管比我们低,但工人的基本素质比我们差。中国经过近40年的工业化、信息化进程,产业工人既有较高素质,同时在成本上还有比较优势。中国包括农村在内的所有年轻人,高中毕业、中专毕业的教育普及程度已经达到90%,所以在这方面我们素质也是相对较好的。
第4,美国的经济结构制约制造业发展。
想要发展某些产业,不仅要考虑政府机构的主观意愿,还要考虑国家的经济基础,包括金融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等等。美国的产业结构中超过80%是包括金融业在内的服务业,工业制造只占13.5%。那么它的工业制造品大量依靠进口,它的产业结构并不适合发展制造业。甚至从金融角度讲,正是因为大量工业品进口,才能够通过进口支付把美元撒向全球,获取全球的造币税。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讲,美国如果自己去搞大量的制造业,美元作为全球霸权的货币地位将会受到影响。
⑸ 如何理解最近一段时间 外资企业撤离中国的现象
从表面上看,一批外资撤离会引发诸多负面影响,比如中国产业有可能出现空心化。但冷静观察,这种现象实属正常,引导好甚至能坏事变好事。
随着国内综合商务成本的提高,以及中国对外商投资优惠待遇的取消,有一部分外资代工加工企业转移到越南、印度、缅甸等地是很正常的,不需要太过紧张。
对于撤资引发产业空心化的论断,专家认为太过于悲观。其实,中国传统吸引外资优势减弱之时,正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之机。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引进高技术、高附加值的产业,与中国产业转型趋势相吻合的外资会更多地引进来,而那些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企业撤离得越多越好。
⑹ 富士康将把重要生产线从中国迁往越南,你觉得企业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
因为越南的劳动力是廉价的,就像是新中国刚成立时,外企也喜欢在中国建厂一样,当时中国一直以廉价的劳动力和优惠的国际贸易政策而被称为“世界工厂”,但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经济发展方式逐步转变,比例正在下降,纯低端制造业正在逐渐向外迁移,越南的人口红利和经济政策使越南逐渐取代了中国,开始从事劳动密集型产业。
越南具有独特的优势在此基础上,越南从国外技术中学到了知识,开始大力发展自己的民营企业,大力进行了创新的经济改革,并将民营企业置于国民经济的中心,在这一系列政策的影响下,越南的私营企业家也积极进取,抓住了机会,为越南带来了更多的宝贵财富,就越南目前的发展阶段而言,要超越中国成为发达国家还为时过早,毕竟当前的国际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越南本身也有自己的发展局限性,但是与东南亚其他国家相比,越南在人群中脱颖而出,与其他国家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曾经一度分裂并遭受战争之苦的越南,已逐渐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⑺ 那些从中国撤资然后转移到东南亚的外企,现在面临的是什么样的状况
现在状况不太好,很多都都在亏损。中国是很多外企的主要市场,但是现在中国的本土品牌开始起势了,在东南亚的外企就开始难做了。就像韩国三星在中国的工人不到3000人,在东南亚的工人却有14万。说到底中国还是最大的市场。
中国现在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了,就算美国对我们实施打压,影响最大的还是美国,可见我们实力是多么雄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