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越南农村的真实生活是怎样的
国内旅游业的大力发展促进了不少周边国家的经济增长,比如大部分东南亚国家,都是大多数国人出国游上的首选。而越南作为东南亚国家之一,不仅地理位置相近,且风土人情也有一些相似的地方,加上越南被誉为“世界工厂”的称号,旅游资源也极为丰富,每年的游客量都在不断增长。
虽然越南这个国家如今在逐步发展,但与我国相比仍有一段差距,不过越南人的幸福感却很强,也不会“愤世嫉俗”,大多都满足于现状。在小编看来,只要心态是乐观的,生活是快乐的,条件富裕并不是最为关键的因素。对此大家又有何看法呢?欢迎留言评论。
⑵ 越南人的生活
少中国人总觉得越南是一个贫穷的国家。不久前,《环球时报》记者赴越南采访,才发现越南人生活质量已不在中国人之下。
农村没有穷山恶水,只有青山绿水
越南将外资企业工人的最低工资标准定为63万越南盾(1万盾约合5元人民币),最近刚刚调高到了85万盾。但记者调查后发现,大部分越南人的收入远高于这个水平。
内排是离河内40公里的一个贫困县,我们在那里的农村看到,村民大都住在自家小楼里,地上铺地砖,厨房贴瓷砖、卫生间有下水管道,干净整洁。31岁的农民陈光协在新希望河内公司车间中控室工作,一个月能挣400万盾。他妻子则在一家制衣厂上班,每月100万盾。一家三口过得还算不错。
在一个回顾过去的展览会上,记者看到,革新开放前的越南,很多人挤住在狭小的空间里。一新婚夫妇床前,弟弟打地铺,旁边就是猪圈。到粮店凭票买米,半夜就得爬起来排队,“买回米来,打开口袋,如果没有霉味,我能高兴好几天!”越南社科院的一位研究员回忆。当时很多人的梦想就是能有一辆中国产的自行车。
中国驻胡志明市总领事高德可女士,如今越南城乡差距相较小,社会总体比较和谐。越南农村没有穷山恶水,只有青山绿水,农民温饱没有问题,只是有的没钱花。越南全社会都非常重视扶弱济贫,贫困人口由10年前占人口总数的58%下降到现在的22%,被联合国列为扶贫成效显着的国家。
汽车价格是邻国的3倍
在越南,绝大多数家庭来,汽车还是遥不可及的奢侈品。据统计,越南现有汽车63万辆,载重车和大客车占了一半。小汽车平均每360人才有1辆。这一方面是由于城市拥挤、道路狭窄,没有停车的空间,另一方面是因为汽车价格昂贵。由于征收高额汽车关税,越南车价还在不断上涨,平均水平是周边国家的三倍。比如,一辆普通的、在越南组装的福特轿车就得3.8万美元。最近听中国的力帆公司要在越南组装便宜汽车,每辆只要1.6万美元,很多媒体都做了报道。大街上跑的,除了政府机关的公车,最多的就是出租车,车价高得离谱,每公里折合人民币4块钱。
据最新统计数据,越南现在拥有1700万辆摩托车,平均每个家庭都有一辆。买不起汽车,摩托车就成了身份象征。没钱的买越南本地品牌,用中国产的零件组装;有钱的则买日本品牌,价格在人民币1万元以上。有的高档摩托车价格在6000美元以上,销路也不错。
房价之高超出想象
一到胡志明市,城市周边成片的小洋楼就给记者留下了深刻印象。经过询问得知,住在小洋楼里的都是普通市民。在越南,私人拥有土地的使用权、转让权和继承权,很多人都是自己买地建房。越南人并不喜欢高楼大厦,因此,从胡志明市到河内,高层建筑都很少,大部分都是三四层的小楼。
越南的房价之高,远超过想象。大城市房价高达每平方米3000美元,而且还在快速上升。越南革新开放以来,出现了一批年收入2万到3万美元的中产阶层,中高档住宅需求较大。此外,越南拥有280万海外侨民,分布在北美、欧洲、澳大利亚等地,每年往国内汇款高达40亿美元,这还不包括民间渠道流入资金。
我们参观了河内一个大学教师的家,这是一幢4层小楼,是自己买地修造的,电器设施一应俱全,顶层有个小花园。据预测,今后5年是越南经济发展的黄金期,其国内生产总值(GDP)将以年均7%的速度增长,仅次于中国。按购买力折算,到2010年,越南GDP将达4150亿美元,人均收入4500美元
⑶ 越南的农村生活,再看中国的农村生活,感受到区别了吗
很多人在我国各项实力在世界上达到的高度进行官方阐述之下,都对于我国目前的真正经济以及社会状态产生了疑问,对于其发展下的真实国民生活水平基本现状也是表示一头雾水的,甚至很多人局限于自己周围的小天地之中,对于外界乃至本国所有的疆域发展,也是表示并没有确切认知的,更不要说和其他国家的相互比较认知了。对于这一点,今天我们也是特意做了一个简单的小总结,以与国外对比的方式,来直观地了解一下我国当前的实力,单单是农村比较这一块,就是远远超越这个国家的。今天讲讲越南的农村生活,再看中国的农村生活,感受到区别没?
⑷ 住在越南真实的生活是怎样的
女人下地回来后,要迅速完成做饭的任务
⑸ 越南近几年国民生活水平到底如何,比中国大多西北农民如何
越南生活水平应该分成4种:非常高,高,中,低。
越南生活是属于中等,相当于广西南宁、桂林地区。
但越南生活水平差距很大。非常高的生活水平是属于高官、大公司以及大城市(河内、胡志明、海防、芽庄等)。住的是豪华别墅、吃、穿、开的是名牌进口(值得说的是越南纳税不低!一般的进口是300%,也就是说本来在美国是100万到越南是300万。在越南可以买土地,而且相当贵!可以参考“世界最昂贵的路段”,也可以参考美国对越南80后“强美元”的评价,你会明白一些)。
低的生活水平是少数民族以及偏远地区。教育、交通等都很差。
越南是属于政府穷(贪污太厉害了),老百姓很有钱……
近两年,越盾直降导致生活水平也跟着降低。
⑹ 越南和中国的差距有多大从农村来看呢
近几年来,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大家也想必有目共睹,当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之后,越来越多的国人们纷纷都想要去出国旅游,通过出国游来涨涨自己的见识,领略领略其他国家的风采。不仅仅是较为发达的国家,美国日本受到了中国游客的欢迎,有这么一个国家,也深深地吸引着中国游客。
不得不说,在民富程度来看,江浙一带是我们中国城市的楷模。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呢?你觉得你更向往越南的农村生活,还是我们中国江浙一带的农村生活呢?有机会的话,你愿意去越南游玩吗?
⑺ 越南百姓生活有多苦
在越南生活和工作的中国人很多。由于两国山水相依,往来方便,因此越南一实行开放政策,大量的中国人都涌入到了越南。
在越南讨生活的中国人大致可以分为几类:一类是大陆过去的商人和打工者;一类是港、澳、台人士;另一类是华侨。
没有去过越南的人一定会想,到了越南能碰上中国同胞就好,最起码不会盲目地去碰壁,多少可以得到同胞的帮助和照应。我刚开始去,也是有那么一个想法。结果却恰恰相反,说句不中听的话:我对中国同胞的表现是非常失望的!
先谈谈大陆过去的商人和打工者。每次回国办事再进入越南时,基本上都会在飞机或者轮船上遇到这一类的同胞,不管是出入边境也好,还是在旅途中也好,大家是没有多的话题可谈的。
去越南考察和做生意的商人个个都显得那么的高深莫测,一脸拒人以千里之外的鸟样。如果你善意地和对方交谈的话,得到的答复都是不冷不热,好象他要去完成一件非常重大、神圣、机密的任务“不足为外人道也。”其实,我也只是礼貌性地打个招呼而已。我是个性格大大咧咧的人,为此,没少给自己找气受……
去越南的打工者大多都是四川、湖南、湖北一带的年轻人。90%以上都是台湾企业的生产车间的管理人员,在越南他们有一个有趣的绰号:“大陆干部”。由于这些“大陆干部”的月薪基本都在400--700美圆左右,兜里也有点资本,所以“出国”的派头十足。呵呵,这类的同胞还好一些,虽然表面很酷,但是如果一搭上腔,倒还是很温暖地打开了话匣子,要是大家路上吃上一顿饭后,立马就能拍胸脯叫兄弟了。劳动人民毕竟还是存在劳动人民的本色,恩……异国温暖总是要感动一回的。
可悲的自然还是那些打着“中国商人”头衔的人了。我就见识过几个这样的人:在越南做生意做投资的时候,总是尽量瞒着自己的同胞,生怕给骗去了“商业机密”。宁可相信越南人,也不愿意和自己的同胞来往。结果很多的中国商人到了越南后被人骗,有的甚至被骗得血本无归!裸体归国。
最让我感到气愤的是中越边境上的某些中国同胞,很多人和越南骗子勾结,专门找中国商人下手。我就亲眼见过一个福建老板,上午还是好好地和我一起谈笑风生,下午就在电话里哭鼻子……
唉……一言难尽!为什么中国人总是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想得那么复杂?为什么中国人总是喜欢把自己孤立起来?甚至有人心术不正?
记得我刚开始到越南的时候,在街头时常看见一些来越南旅游的内地同胞,三三两两地在大街上游荡,马上过去招呼一声。那些人一看见我立刻就满脸的戒备,或者是冷冷地点点头算是做了答复。我莫名其妙地想了想:本人我虽然不至于帅得光彩夺目,但是怎么看也不象是个坏人吧?怎么就那么不入眼呢?经历过几次这样的事情后,每当我再次看见三三两两的中国同胞出现在视线的时候,全当做不存在,面无表情地擦肩而过,心头则泛起淡淡的悲哀……
老实说,在越南和台湾人、香港人打交道却是实在多了。越南的台湾人、香港人、小日本、韩国人都喜欢扎堆,住也住得集中,玩也玩得集中。大部分都是做实业的,规模有大有小,生意有好有坏,但在他们居住的区域,可以明确地感受到一些从本地带来的共有的生活特征。
台湾人应该说是越南很重要的一个群体。由于民进党,特别是吕秀莲之类的胎毒分子大叫台湾危机,怂恿台资撤出内地,很多的台湾企业都搬到了越南。仅仅鞋厂都好几百家,产品全部出口欧洲。除了更为便宜的人工费用和投资政策以外,越南与欧盟的优惠贸易政策也使得他们的企业出口在关税与反倾销方面压力小了很多。越南政府则利用中国日益紧张的台湾问题大量吸引台资,落得个闷声发大财……中国人的“窝里斗”、“宁赠友邦”的恶习在越南又一次得到了验证。
台湾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在越南找小老婆,基本上人手一个,没有空缺的,而且大多不管质量,只要年轻听话就行,有的则是年龄越小越好。而最喜欢骗越南女孩子的也是台湾人,一些台湾人经常派人到越南乡村去寻找漂亮的黄花闺女,然后经过各种体检手段,确认没有任何疾病,再带到台湾,到了台湾以后,就把那些女孩子做为泄欲的工具,或者转送给其他人玩弄。电视、杂志经常报道这类事件,提醒想嫁到台湾去的越南女孩子要注意安全。台湾人在这方面很有点小日本的那种变态,这让我很气愤又百思不得其解……我有一个台湾朋友,做农产品出口的,经常把荷兰豆一箱箱地送我们吃,人是很不错的,讲点义气,就是那哥们一高兴就搂着他那小不点未成年越南姘头的样子让我倒胃口,呕……
当然,我也接触过一些明显就可以看出来的胎毒分子。一听说我是大陆来的,还讲普通话,立马就翻了牌变了脸色,摆出一副典型的日本龟孙子的模样,爱理不理。我心头一气,立刻胸一挺、眼一瞪:你NND敢扮演龟田队长,老子马上就变成李向阳!还好,一般这种情况大多都是话不投机,一拍两散,否则,恐怕会引发台海危机……
香港同胞在越南的投资相对来说就没有台湾人那么热心了,不过,勇于在越南啃房地产这块硬骨头的,还是香港人。我认识一些做转口的香港朋友。大家平常没有事情的话,一起聊天、喝酒,相对来说,香港人在越南是比较显得有教养的一个族群,泡MM也是温文尔雅的。
老李就是其中的一个。做为一个香港人,老李绝对是另类,他最崇拜的内地偶像竟然是宋祖英!把我给笑坏了。老李则一本正经地操着半咸不熟的国语大声赞美宋祖英:“漂亮啊漂亮!中国传统型的第一漂亮!”然后扯开老鸦嗓子哼起来:“……想死个人的兵哥哥……”
老李的异性朋友很多,从17、8岁的到27、8岁的都有,老李一概是来者不拒。他天生擅长吹牛,说话慢条斯理,经常逗得那些越南MM乐不可支……恩……算了,不说他了,背后说人总是有些风险性问题存在的。
越南的华侨很多,大部分都是广东籍和广西籍,主要分布在越南南方,西贡最集中,大概有5、60万。要说全世界的华侨,就属越南的华侨最多灾多难了。在上个世纪初期,西贡的华侨是非常富有的,依靠着自己勤劳和智慧积累了大量的财富,甚至在南越有着很高的社会地位,引得不少人眼红和妒忌。不过好景不长,赶上了有美国插手的越南南北战争,打得鸡飞狗跳后,好容易等到了越南南北统一,又给越南共产党给共了产;没过几年安稳日子,中越战争一爆发,又被驱逐……辗转沦落到现在,越南华侨早就一蹶不振了,在西贡的风光已经成为了历史。许多有门路的都去了美国和印尼以及澳大利亚,没有走的只能在越南苦苦地挣扎了。
西贡的华侨至今还是继承着祖先的文化,风俗习惯一直没有改变,而华侨的子弟都要在当地的华侨学校系统地学习汉语。西贡唯一的中文报纸,也仅仅就在西贡发行,叫《西贡解放报》,发行面积不大,限于华侨集中的几个郡(类似我国的区)。我看过《西贡解放报》,感觉有很重的海外味,很多语法不太适合于今天的中国内地,用词也不够准确,字句结构的表达方式太杂太乱,有点不伦不类的感觉。
一个祖籍潮州的华侨叫阿林的,在西贡帮我做了一段时间的工作。我问他:现在想不想回潮汕啊?那里还有亲戚吗?阿林说:还有很多亲戚的,但是都失去联系很久了。我说:那为什么不回去看看呢?在中国工作要比在越南好很多啊?潮汕的经济还是比越南好的。阿林笑了笑说:怎么不想回去呢?回去一次要很多路费的,连这点钱我们家都没有了,只能维持生活就不错了。我无言了……
⑻ 越南劳动力相对低廉,他们的国民生活水平如何
越南的国民生活水平相对来说还是比较一般的,工资待遇和消费水平都比较低,不过越南的胡志明市等一些大城市的发展还是较好的。
越南是发展中国家,虽然相对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等比较落后,但是国民的幸福指数却很高。这与越南当地很多农户能够自给自足的生活情况是分不开的,小国寡民的生活使他们可以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越南的空气情况和自然环境还是比较好的,很少有污染,生活环境也都比较舒适,这也是他们幸福指数高的一个重要原因。
⑼ 越南真实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我国的经济发展在近些年可以说是突飞猛进,除了城市的建设越来越完善,近几年的一些铁路工程、跨海大桥工程等,都是在国际上有目共睹的。在经济发展的同时,国人的生活也得到很大的改善,不少人在提高生活质量之余,也开始注重精神上的享受,纷纷选择出国游玩,去体验不同的环境和风俗。
不知道你对越南又是怎样的看法呢?欢迎评论留言!
⑽ 去过越南贫民区才知道生活的艰辛,越南穷人都是如何“珍惜”生活的
每个国家都有发展相对落后的区域,越南的贫民区也是我们常常听人说到的贫穷地方,那里到底穷到什么程度,那里的穷人又是怎样生活的,接下来小编带你去了解一下越南贫民区的生活状态。
1、收支不平衡。越南贫民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很低,收入也是非常少,但是当地的物价却很高,所以他们的生活非常艰辛不易,他们每天四点天不亮就要起来做工,每个月的工资除去房租和餐饮,基本存不下任何储蓄,有的甚至租不起房子会住在街上,常给人一种“人如蝼蚁”的错觉。但是他们仍然勤奋的工作着,为了生活努力着。
即便越南贫民区的人们如此艰辛,但是他们仍然非常坚韧的生活着,每天都积极做工努力生活,虽然不易但却珍惜,小编觉得他们的生活精神是值得被尊敬和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