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么是RCEP
RCEP,即《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全称为: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菲律宾、泰国、新加坡、文莱、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15方共同制定的协定。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标志着当前世界上人口最多、经贸规模最大、最具发展潜力的自由贸易区正式启航。
协定意义
2019年11月6日,商务部副部长兼国际贸易谈判副代表王受文表示,《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是一个全面、现代、高质量、互利互惠的自贸协定。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涵盖人口超过35亿,占全球47.4%,国内生产总值占全球32.2%,外贸总额占全球29.1%,是全球涵盖人口最多、最具潜力的自贸区谈判。一旦达成,将进一步促进本地区产业和价值链的融合,为区域经济一体化注入强劲动力。
根据2018年数据,整体上已经结束谈判的RCEP15个成员国人口达到了22亿,GDP达到29万亿美元,出口额达到5.6万亿美元,吸引的外商投资流量3700亿美元,基本都占全球总量的30%左右。RCEP15建成之后,将会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
如果印度在解决有关问题加入后,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完成RCEP谈判有利于对外发出致力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多边贸易体制的信息,改善地区贸易和投资的环境,推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帮助各国更好地应对挑战,增强本地区未来发展的潜力,造福于本地区的各国人民。
2. 柬埔寨的三角合作框架是什么
柬埔寨的三角合作框架是指柬埔寨与老挝、越南三国共同发起成立的合作机制,全称为柬埔寨-老挝-越南发展三角区。这个框架旨在推动三国接壤省份之间的经济合作与贸易。它涵盖的范围包括柬埔寨东北部的四个省份、老挝的四个区域以及越南的五个省份,总面积大约14.44万平方公里。
这一合作框架允许这些接壤省份的民众在另外两个国家自由开展贸易或投资活动,促进了区域内的经贸交流和合作。然而,近期柬埔寨做出了退出该合作框架的决定,这必然是在深思熟虑后,权衡了自身在这个合作框架中的收益、发展机遇以及面临的挑战等多方面因素的结果。
虽然柬埔寨退出了与老挝和越南的三角合作框架,但这并不意味着三国之间的合作就此终止。未来,三国可能会在其他领域或形式上继续寻求合作与发展。不过,柬埔寨的这一决定确实对原有的三角合作框架带来了重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