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救世主英文怎么说
是 Savior 英音:['seivjə]美音:['sevjɚ]
大写才是救世主的意思
2. 意大利语arrivederci
ciao只适用于朋友或是别的关系比较亲密的人
和老师当然是说arrivederci比较好 比较正式 表示学生对老师的敬意
当然啦 如果你们老师平时经常和你们玩得很好 用ciao也是可以的
3. 求助,(意大利文或英文)翻译一下这段话
LS 翻译得都有点怪,有的居然把having lain frozen翻译出说谎和谎言的意思...明明就是表示状态阿,汗...
如果是按歌词的样式来翻译的话,其实是没什么问题的,但,这是一句整话,用了各种手法和从句让它零散而更有诗意,如果LZ像具体的理解整句话主干的含义的话,应该是这样的
Like a snowflake which, having lain frozen
and hidden in deep valleys all winter,
and then in springtime, warmed by the sun,
melts and flows into streams;
thus the fear which had lain like ice
in Peter's heart and made him repress the truth,
now that Christ turned His eyes on him,
melted and was changed into tears.
曾经,Peter心中的恐惧,冰封一样彻骨,
让他逼迫自己逃离现实和真相,
就好比,被冰冻的雪花,藏匿在深沟中度过了整个冬天
如今,耶稣来了,注视着他(不得不面对现实了),
于是,恐惧消逝,泪水涌出
就好比,春天到来,阳光普照,雪花融化,汇入涓涓细流,缠绵不绝
可能有点矫情,不知满意与否...
4. 救世主用英语怎么说
the Christ [基督教]救世主(特指耶稣基督)
the Messiah 弥赛亚(犹太人盼望的复国救主)
the Savior 救助者, 救世主, 救星, 耶稣基督
5. 救世主的英语翻译 救世主用英语怎么说
你好!
救世主
savior 英['seɪvjə] 美['seɪvjə]
n. 救星; 救助者; (S-) 救世主; 上帝;
[例句]Eventually, I accepted Him as my Lord and Savior.
渐渐地,我接爱了主作为我的救主,和我生命的主。
6. 救世主 英文怎么拼
救世主
jiu shi zhu
1.[Religion] (of Christianity) the Savior; the Redeemer
一般写Savior就可以了
7. CHRISTMAS
圣诞节这个词来自西元10-12世纪的英国。其本身的含义是指“基督的弥撒(Christ's mass)”,即“为基督的一次聚餐”。这个仪式源自《新约》的“最后的晚餐”。而“基督的弥撒(Christ's mass)”这个词是希腊语和拉丁语的拼凑,因为Christ来自希腊语Χριστός,意思本来只是指犹太人的“受膏者”,引申为救世主;而mass来自拉丁语missa,本意为散会(dismissal),引申为基督教会感恩聚会。所以有时又缩写为“Xmas”。这可能是因为 X 类似于希腊字母 Χ(Chi);Χ 是“基督”的希腊语 Χριστόςì(Christos)中的首个字母。有人认为这可能是因为近年来西方多元文化的兴起,为了尊重其它信仰的人士,以淡化圣诞节的宗教色彩。荷兰语名称类似英语,称作Kerstmis,常缩短为Kerst。圣诞节西班牙语称为Navidad,葡萄牙语称为Natal,波兰语称为Boże Narodzenie,法语称为Noël,意大利语称为Natale,加泰罗尼亚语称为Nadal,意思是“诞生”,更清晰地反映圣诞节的意思。与此相对,德语称为Weihnachten,意思为“神圣的夜晚”。
圣诞节只是基督徒庆祝其信仰的耶稣基督(jīdū)诞生的庆祝日。圣诞节的庆祝与基督教同时产生,被推测始于西元1世纪。但是很长时间以来圣诞节的日期都是没有确定的,因为耶稣确切的出生日期是存在争议的,除了《新约》以外,没有任何记载提到过耶稣;《新约》不知道日期,当然就没有人知道确切日期了。在西元后的头三百年间,耶稣的生日是在不同的日子庆祝的。西元3世纪以前的作家们想把圣诞日定在春分日上下。直到西元3世纪中期,基督教在罗马合法化以后,西元354年罗马主教指定儒略历12月25日为耶稣诞生日。现在的圣诞节日期跟西元纪年的创制是密不可分的。 西元纪年创制于西元5世纪,后来圣诞节这一天就按格里高利历法,即西元纪年的“公历”来确定了,而日历按着假定日期把时间分为公元前(耶稣基督诞生前)和公元后(A. D. 是拉丁文缩写,意思是“有了我们主--耶稣的年代”)。后来,虽然普遍教会都接受12月25日为圣诞节,但又因各地教会使用的历书不同,具体日期不能统一,于是就把12月24日到第二年的1月6日定为圣诞节节期(Christmas Tide),各地教会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在这段节期之内庆祝圣诞节。西方教会,包括罗马天主教、英国圣公会和新教,确定的圣诞日是公历的12月25日。东正教会确定的圣诞日是公历1月7日(实际上是叫“主显日”),这与东正教没有接受格里高利历改革和接受修正后的儒略历有关,因此把圣诞节在1900年到2099年的这一段时间内将延迟到1月7日。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也是东正教区,但圣诞节日期上遵循西欧习惯为12月25日,但复活节则遵从东正教习惯。而最古老的基督教会亚美尼亚使徒教会确定的是公历1月6日,同时亚美尼亚教会更关注主显节,而不是圣诞节。因此在圣诞节,大部分西方教会都会先在12月24日的耶诞前夜,亦即12月25日凌晨举行子夜弥撒,而一些基督教会则会举行报佳音,然后在12月25日庆祝圣诞节。圣诞节也是西方世界以及其他很多地区的公共假日,例如:在亚洲的香港、马来西亚和新加坡。世界上的非基督徒只是把圣诞节当作一个世俗的文化节日看待。
8.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故事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
15世纪欧洲人口膨胀,西方人知道美洲大陆后,使欧洲人有了可以殖民的场所,也有了可以使欧洲经济发生改观的土地、矿石和原材料,但同时,这一发现却导致了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文明的毁灭。14-15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开始快速发展后,欧洲资本主义对原材料的需求和掠夺的希望促使了新航路开辟,之后欧洲人开始对美洲等进行政治的控制,经济的剥削和掠夺,宗教和文化的渗透,大量殖民,使该大陆原住民的土地丧失,成为宗主国的殖民地,文化和生活方式也逐渐发生消亡。哥伦布一生从事航海活动。先后移居葡萄牙和西班牙。相信地圆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为了印证他的想法,他先后向西班牙、葡萄牙、英国、法国等国的国王寻求协助,以实现出海西行至中国和印度的计划,但均得不到帮助。
葡萄牙人当时已经对地理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因而拒绝了哥伦布。而此时时西班牙人并没有足够的地理知识,在此同时,欧洲国家极需要东南亚的香料和黄金。可通往亚洲的陆路却为鄂图曼土耳其帝国所阻,海路则要经由南非对开的风暴角——好望角,因此欧洲的君主开始改变以往的想法。
哥伦布在到处游说了十几年后,于1492年,终于得到西班牙女王伊莎贝拉一世的资助。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1492~1493,1493~1496,1498~1500,1502~1504)到达了西欧人认为的美洲大陆,他也因此成为名垂青史的航海家。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加、特立尼达等岛。在帕里亚湾南岸首次登上美洲大陆。考察了中美洲洪都拉斯到达连湾2000多千米的海岸线;认识了巴拿马地峡;发现和利用了大西洋低纬度吹东风,较高纬度吹西风的风向变化。他误认为到达的大陆是印度,并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
克里斯托弗·哥伦布(西班牙语:Cristóbal Colón;意大利语:Cristoforo Colombo),1450/1451年秋天-1506年5月20日),探险家、殖民者、航海家,出生于中世纪的热那亚共和国(今意大利西北部)。
当时背景是西方帝国主义抬头,各欧洲王国开始经济竞赛,纷纷通过建立贸易航线和殖民地来扩充财富。哥伦布的向西航行到达东印度群岛的冒险性计划得到西班牙王室的支持。 在哥伦布1492年的第一次航行中,他在巴哈马群岛的一个他叫做“圣萨尔瓦多”的地方登陆,而不是计划中的日本。
在后来的三次航行中,哥伦布到达过大安的列斯群岛、小安的列斯群岛、加勒比海岸的委内瑞拉、以及中美洲,并宣布它们为西班牙帝国的领地。
尽管哥伦布不是第一个到达美洲的欧洲探险家(第一个到达美洲的欧洲探险家是莱夫·埃里克松),但哥伦布的航海带了第一次欧洲与美洲的持续的接触,并且开辟了后来延续几个世纪的欧洲探险和殖民海外领地的大时代。这些对现代西方世界的历史发展有着无可估量的影响。
9. 20世纪中,以最高价格被买下的画作出自哪位画家的手笔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蒙娜丽莎》原作的尺寸:纵77cm、横53cm,该作品画在一块黑色的杨木板上。《蒙娜丽莎》画像没有眉毛和睫毛,面庞看起来十分和谐。直视蒙娜丽莎的嘴巴,会觉得她没怎么笑;然而当看着她的眼睛,感觉到她脸颊的阴影时,又会觉得她在微笑。
蒙娜丽莎的微笑中,含有83%的高兴、9%的厌恶、6%的恐惧、2%的愤怒。蒙娜丽莎,坐在一把半圆形的木椅上,背后是一道栏杆,隔开了人物和背景,背景有道路、河流、桥、山峦,它们在达·芬奇“无界渐变着色法”的笔法下,和蒙娜丽莎的微笑融为一体,散发着梦幻而神秘的气息。
《蒙娜丽莎》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的美学方向;该作品折射出来的女性的深邃与高尚的思想品质,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对于女性美的审美理念和审美追求。
每年到卢浮宫鉴赏《蒙娜丽莎》作品的人数,大约有600万左右。
(9)救世主意大利语怎么说扩展阅读:
世界上价值最高的10幅画,蒙娜丽莎榜首无人不知。
1、蒙娜丽莎:蒙娜丽莎的名气无需多言,几乎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知道达芬奇画过一个无论哪个角度都在看着你的女人的画,位居世界十大名画排行榜第一位毫无疑问。这幅画最神奇的地方就在于,从哪个方向看去,都会感觉蒙娜丽莎在看着,对微笑。
2、最后的晚餐:耶稣坐在桌子的正中间,他的门徒们分别坐在他的左右围绕着整张桌子,而这是他们最后,因为其中有人出卖了耶稣。世界十大名画排行榜第二位,同样是来自达芬奇的作品,《最后的晚餐》。
12个门徒闻言后,或震惊、或愤怒、或激动、或紧张。《最后的晚餐》表现的就是这一时刻的紧张场面。
3、格尔尼卡:《格尼尔卡》是十幅毕加索最贵的画之一,毕加索在20世纪30年代时是受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1937年在巴黎举行的国际博览会西班牙馆而创作,画面中表现力1937年德国空军疯狂轰炸西班牙小城格尔尼卡的情景。
4、星月夜:这幅画现在已经成为了随处可见的背景图片、装饰画等,与其梵高他的作品不同,在世界十大名画排行榜中星月夜是唯一一幅即使你对艺术一无所知,但是依然会很单纯的认为它很好看。
5、大宫女:大宫女最早在巴黎展出时家德·凯拉特里曾说这简直就是畸形,安格尔的这位宫女的背部至少多了三节脊椎骨。这副画引起了极大的争议和抨击。
6、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向日葵》我们在小学的美术课本上就已经见过,虽然当时并不可能有人能理解它的价值所在。这是梵高最被人熟知的一幅作品,或者说它是一组作品。在绘画艺术的漫长历史中,梵高的向日葵似乎成为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它甚至成了艺术史上的一座丰碑。
7、维纳斯的诞生:《维纳斯的诞生》是桑德罗·波提切利公元1487年间创作的一幅画,这幅画描绘了女神维纳斯诞生时的情景,画面上人物的体态和衣纹表现十分出色,人物与自然背景也达到巧妙的和谐统一。
8、创造亚当:米开朗基罗在创作这副画时,心情极为悲愤,因为他是被迫在西斯廷礼拜堂屋顶壁上作画的,整个壁画面积达500平方米左右,是美术史上最大的壁画之一。
其中《创造亚当》最为出色,画中亚当的形象体态健壮,气魄宏伟,具有强烈的意志与力量,显示了艺术家在写实的基础上非同寻常的理想加工,予同时代人深刻的启示。
9、亚维农的少女:这幅画也许是是历史上将女人画的最难看的画,当然这只是我等俗人的眼光。从艺术角度来看《亚威农少女》开创了法国立体主义的新局面,毕加索与勃拉克也成了这一画派的风云人物。
这是一幅与以往的艺术方法彻底决裂的立体主义作品,当时不免要遭到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嘲讽和指责。
10、日出·印象:日出印象是莫奈在1873年在阿弗尔港口创作的一幅写生画,当时莫奈并没有给它命名,直到一名新闻记者讽刺莫奈的画是"对美与真实的否定,只能给人一种印象"。于是莫奈于是就给这幅画起了个题目《日出·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