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希特勒为何会攻打希腊
1941年3月25日,当南斯拉夫加入三国同盟时,引起了人民群众强烈反对。27日,亲德政府在一次政变中被推翻。南斯拉夫人民的革命行动和希腊军民对意大利军队的英勇抗击,打乱了法西斯的侵略步伐,希特勒不得不把进攻苏联的“巴巴罗萨计划”推迟,先征服南斯拉夫和希腊。4月6日,也就是在南斯拉夫与苏联签订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的第二天,德国及其仆从国未经宣战便对南斯拉夫发动了进攻,4月12日贝尔格莱德沦陷。4月18日,南斯拉夫军队投降。在进攻南斯拉夫的同一天,德军在意军的配合下,从保加利亚向希腊发起进攻。4月9日,德军占领了萨洛尼卡,希腊的精锐部队在东北部被打垮。4月19日,德军进到希腊中部地区,希腊第1集团军已来不及撤退,于23日投降。希腊第2集团军和驻希腊的英联邦军队,一面阻击德军前进,一面有计划地从伯罗奔尼撒半岛等地向南撤退,准备从海上逃往克里特岛和北非。德军为了阻止希军和英联邦军的撤退,决定使用空降兵夺取科林斯大桥,断其后路,以达到围歼之目的。科林斯城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的东北端,为半岛的交通要冲。它的北面是一条5公里宽的狭长沙质地段,是连接伯罗奔尼撒半岛和希腊大陆的地峡。在这个狭长地段上,有一条24米宽的运河,沟通科林斯湾和萨罗尼克湾。距科林斯城北5公里的横架于运河上的科林斯大桥,成为希腊大陆与伯罗奔尼撒半岛之间的唯一通道,也是希军和英联邦军向伯罗奔尼撒半岛撤退的必经之路。当德军继续向南推进,进入布拉洛斯和塞尔莫皮莱隘路的时候,由亨利·威尔逊中将率领的英联邦军(由英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人组成)已经知道,由于德军已集中兵力,即将包围希腊大陆东、西两侧的港口,拉夫里昂港和拉菲纳港附近的海面是不能再利用多久了,他们唯一的撤退路线就是伯罗奔尼撒半岛南部的纳夫普利昂、卡拉梅和莫内姆伐西亚港口。这就极大地增加了科林斯狭窄地带的重要性。威尔逊下令让澳大利亚军直属炮兵指挥官E·A·李准将负责防守伯罗奔尼撒半岛,直到盟军完成南撤任务时为止。李很清楚,有效阻止德军追击的关键是保住科林斯运河上的桥梁。如果在撤退完成前失掉这座桥,希腊大陆上的盟军部队通往港口的通路就会被切断。为此,他必须努力使这座桥得到严密的守卫。4月24日下午,李在伯罗奔尼撒半岛的阿尔戈斯登上指挥车,朝北向着科林斯大桥方向驶去。他通过遍布乱石瓦砾的科林斯城后向大桥走去,在大桥附近看到了一些高射炮隐蔽掩体和两辆属于装甲第4团的坦克。坦克手们告诉他,在桥那边还有两辆坦克。除此以外李还看到,有一部分来自澳大利亚第6野战连的工兵正在桥墩上装置炸药,他们的计划是,等到最后一批英联邦军队撤过桥之后,把桥梁炸毁,堵塞运河航道,以阻止德军追击。李看到这些情况后,感到非常着急。他认为必须把一支比较强的部队配置在科林斯大桥,如果德军运用装甲力量或空降兵对大桥发起攻击,企图突破运河,这支守桥部队要能够坚守到增援部队到达。这时已近黄昏,澳大利亚第16和第17旅步兵群的卡车,正在通过大桥。李找到过桥部队的指挥官艾伦,告诉他现在这座桥已显得极端重要,请求拨给他1个营的兵力,支援他扼守科林斯大桥。艾伦也认为需要加强大桥的防御,于是命令正在过桥的步兵第6团第2营的两个连退出行军纵队,留守大桥。李将一个连配置在桥北边沿铁路一带,将另一个连配置在科林斯以南约2.5公里的地区。这样,至4月25日,加上原来的守桥部队,李已在运河地域组建起1个营,他将这个营命名为“地峡部队”,由第19营的戈登少校指挥,主要负责守卫大桥。其兵力部署是:桥北端有两个步兵连和部分工兵及10门高射炮;桥南端有1个步兵连、1个摩托化步兵连及12门高射炮。桥南还驻有装甲第4团司令部,有坦克4辆。守卫大桥的总兵力是4个步兵连及1个坦克团团部。
B. 意大利突袭希腊的情形是怎样的
1940年10月28日,意大利首相墨索里尼统治地中海的梦想又向前迈了一步。他要德国元首希特勒明白,不单是德国才能有能力发动惊人的军事行动。墨索里尼借着侵希战争表达了他对德国未经商议即派军进驻罗马尼亚的不满。尽管意大利总司令巴多格里奥元帅坚决反对,墨索里尼在外交部长夏诺和意大利驻阿尔巴尼亚总督的支持下,决定突袭希腊。他忽略了意大利人已经被非洲的战役压得喘不过气来,对进攻希腊一事缺乏充分的准备。事实上,凭意大利军队的装备,想在巴尔干半岛发动一场冬季战争是远远不足的。墨索里尼甚至未考虑到希腊会长期抵抗。希腊总理罗尼斯·米达萨斯将军曾经在柏林受过一些军事训练,自1936年起就掌握了希腊独裁大权。他号召人民起来反抗,保卫民族自由,反抗意大利的袭击。此外,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希腊北部防线,很快的成为令浸略者几乎难以逾越的屏障。为了保卫克里特岛,一支英国军队应希腊的要求。在岛上登陆,从此,这场战争迈入一个新的阶段。
C. 希腊各港口遭到了意大利的怎样的袭击
从此,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就在希腊的国土爆发了。在纳布巴克多斯港,希腊的驱逐舰和潜水艇不时地遭到意大利空军的轰炸;在地中海,希腊的各种船只亦屡遭意大利潜水艇的暗算;在第诺斯港口停泊中的一艘希腊巡洋舰,也突然地遭到意大利鱼雷的攻击。所幸,大部分的人员都到了岸上的教堂参加圣母升天的大祭典,否则不知要有多少人员丧生!
D. 意大利内部对入侵希腊有什么不同看法
在入侵希腊之前,墨索里尼曾接到严正的警告说,意大利军队对希腊的进攻,必将遭到坚决的抵抗。但是,墨索里尼无视这一点,认为希腊的抵抗不至于太激烈,而且也不至于拖得太久。当时,驻屯于阿尔巴尼亚的意大利军司令官维斯孔蒂·普拉斯卡将军、副总督法兰吉斯格·雅科莫尼将军以及外交部长齐亚诺,都曾积极地撺掇墨索里尼早日进军希腊,以便给希特勒一个下马威。当时在罗马曾有这样的流言,说齐亚诺及雅科莫尼所以极力主张进攻希腊,与其说是为了阻止德国在巴尔干的势力,不如说是为了扩张法西斯意大利在巴尔干的势力。
那时,意大利的陆、海、空三军的参谋长们却持另一种态度。他们都恐惧地对墨索里尼劝告说,现在的季节已经交秋,实施山岳作战有诸多困难。然而,墨索里尼仍旧我行我素。即使对于能够信赖的谍报部,由于他们不断以数目字显示预想的希腊军的抵抗,并主张意大利军队步步警戒、缓慢前进,也使墨索里尼觉得他们过度的悲观,因此屡次给予非难。
陆军总参谋长巴多格里奥元帅曾多次叮咛齐亚诺,务必使墨索里尼打消入侵希腊的念头,他如此说:””单靠现在驻扎在阿尔巴尼亚的军队是不够的,同时布列贝萨又属于浅滩,海军是无法登陆的。万一我们的进攻不能一时获胜,那么战争势将延长下去,意大利已感到匮乏的资源将荡然无存。如果我的忠告仍是过耳东风、意大利仍不放弃攻击希腊的话,我只有辞职一途。””
原先,格拉齐亚尼元帅在埃及的胆小畏缩,已使墨索里尼寝食不安了。现在巴多格里奥又以辞职要挟他,使他””七窍生烟””,怒不可遏了。墨索里尼声色俱厉地说:””我将亲赴希腊,瞧瞧惧怕希腊人的我军丢人的嘴脸!””当时如果巴多格里奥提出了辞职,在盛怒之下,墨索里尼一定会毫不考虑地予以批准的。事实上,巴多格里奥不仅不提出辞职,而且根本不再对墨索里尼进言,以使他对侵略希腊一事三思而后行。
对此,墨索里尼如同往日所做的一样,无视所有的反对意见,受着一群喽啰的支持,贸然地发动了这场罪恶的、丢脸的战争。
E. 1940年意大利与希腊开战的背景是怎样的
10月28日拂晓前,意大利驻雅典公使把最后通牒送交希腊首相梅塔克萨斯将军。墨索里尼要求对意大利军队开放希腊全境。同时,意大利驻扎在阿尔巴尼亚的军队也从数处进犯希腊。希腊军队在边境上绝不是没有准备的,所以希腊政府便拒绝了意大利的最后通牒。从此,一场残酷的侵略战争就在希腊的国土爆发了。在纳布巴克多斯港,希腊的驱逐舰和潜水艇不时地遭到意大利空军的轰炸;在地中海,希腊的各种船只亦屡遭意大利潜水艇的暗算;在第诺斯港口停泊中的一艘希腊巡洋舰,也突然地遭到意大利鱼雷的攻击。
F. 西欧战场意大利为何转向进攻希腊
正值德国在东欧进行活动之际,西欧的对英作战仍在激烈地进行,尽管那里令人沮丧的局势已使“海狮”计划推迟执行。
东南欧在经济上的重要性与德国自己的军事计划,使德国对保障东南欧的和平安全十分关切。意大利对此应该心有灵犀。尤其是它于9月13日开始进入埃及以来,现已在西迪巴腊尼陷入困境时更应如此。可是,墨索里尼非但不在地中海全力以赴对付已无力发动有取胜希望的进攻的英国人,反而转向希腊,并在10月28日入侵该国。墨索里尼之所以如此,一则是因德国在罗马尼亚所采取的措施激怒了他;二则是受其外交部长齐亚诺的怂恿,他预计会迅速取胜。众所周知,当时德国对意大利的行径大为震惊,极不愉快。对轴心国各自为政的战争努力早有许多批评,现在再去进行事后批评,实在是多费笔墨,但是有一条似乎可以肯定:即使全然不考虑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个性与政治上的原因(比如,考虑墨索里尼在意大利的地位),仅就军事上的原因来说,当时也不可能将作战的重心移向地中海,成功地转移作战重心的一切必要条件均不具备。然而必须指出,有人一再劝说希特勒这样做,尤其是海军和陆军的顾问们(例如雷德尔海军元帅)更是如此,尽管德国海军在地中海的实力比其他任何地区都弱。
G. 二战时意大利领袖墨索里尼为何不通知希特勒就出兵侵占希腊
1940年,墨索里尼眼见希特勒在欧洲频频得手,而意大利在非洲与英国几经较量却无显赫建树,为提高自己“威望”,摆脱在与德交往中所处屈从地位,他一边在非洲继续与英军交战,一边悄悄在阿尔巴尼亚集结军队,准备一举侵占实力弱于英国的南斯拉夫或希腊,用“辉煌的胜利”扩大版图。7月,墨索里尼命令意大利陆军总司令部制定对南斯拉夫作战的计划,并令陆军主力在意南边界实施战略部署。到9月下旬,已有37个师完成部署。
然而,希特勒1940年正全力进行西欧的战争和秘密进行大举入侵苏联的准备,不希望在巴尔干地区爆发冲突。希特勒建议墨索里尼不要轻举妄动。墨索里尼迫于意大利对德国的依赖,只好暂时服从。9月底,命令停止战略展开。10月,德军事先没有通报墨索里尼就开进了罗马尼亚,而且在庆祝兵不血刃地占领罗马尼亚时未邀请墨索里尼。这使墨索里尼大为恼火,他决定如法炮制,不预先通知希特勒即出兵占领希腊。
H. 仅730万人口竟组织了43万军队与纳粹死战!二战时期的希腊到底有多拼
二战时期的希腊,可谓是这次残酷战争中最勇敢,最拼的国家。只有703万人口的希腊,组织了40多万部队,把意大利打的节节败退。
眼看吃不下希腊的意大利,向德国伸出了求助的手。在德国和意大利的强势进攻下,希腊最终还是选择了投降。但是,希腊给德国和意大利造成的伤亡,绝对是让当时两国的领导人敬佩的。
I. 意大利进攻希腊的结果是什么
意大利进攻希腊,把德国的计划搞得乱七八糟。意大利进攻希腊根本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不到一周,墨索里尼入侵的几个师被打得缩了回去。希特勒只得命令武装部队进入希腊,来解除他那位刚愎自用的盟友所受的压力。
11月初,从北非实地考察回来的一名装甲兵将军发来了报告。报告说,意大利根本没有作好进攻的准备,军事指挥官不足,不能保证进攻部队的用水供应,意军的机械化部队在沙漠条件下,马达常出毛病,影响进攻。希特勒拿起笔在报告上连写了几个“?”,然后朝会客厅走去。
J. 意大利进攻希腊如何把德国计划搞得乱七八糟
意大利进攻希腊,把德国的计划搞得乱七八糟。意大利进攻希腊根本没有作好充分的准备,不到一周,墨索里尼入侵的几个师被打得缩了回去。希特勒只得命令武装部队进入希腊,来解除他那位刚愎自用的盟友所受的压力。11月初,从北非实地考察回来的一名装甲兵将军发来了报告。报告说,意大利根本没有作好进攻的准备,军事指挥官不足,不能保证进攻部队的用水供应,意军的机械化部队在沙漠条件下,马达常出毛病,影响进攻。希特勒拿起笔在报告上连写了几个“?”,然后朝会客厅走去。会客厅里,海军元帅雷德尔见希特勒走了进来,连忙起立敬礼。“元首,海军元帅雷德尔奉命来到。”“坐下,雷德尔元帅,你的报告我看过了,本来,上个月我就准备派第3装甲师去帮助意大利夺取马特鲁的。但是意大利人很猖獗,让英国人教训一下也有好处的。”“元首,意大利的力量太弱了,可以说是弱不禁风。”“这些意大利人,他们总认为自己很行,早在5月份,我就提议要派德军装甲部队进攻埃及,7月份又向墨索里尼提起过,但他坚持认为,意军能够在非洲单独作战。并且认为,在炎热的北非,德国人将和英国人一样必然不如意大利人那样善于作战。”“目前,英国在埃及对意大利的胜利以及它正在从美国得到的越来越多的物质援助,使得德国有必要集中力量先在北非把英国打垮。”“你指的是推迟‘巴巴罗莎’计划?”“是的,元首。”“这不行,向俄国人进攻是我们未来的首要目标,至于英国人,只要我们打败俄国人,他们就会乖乖地坐下来与咱们谈判。出兵北非,留待以后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