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意大利战争期间打过哪个国家

意大利战争期间打过哪个国家

发布时间:2022-05-11 23:58:08

⑴ 意大利战争发生在哪些国家之间

意大利战争指法国、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等国家为争夺意大利而进行的封建战争。后来,意大利战争转变成了法、西两国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

⑵ 哪些国家被卷入了意大利战争的第三时期查理五世作战的目的是什么

被卷入意大利战争第三时期的国家有:罗马教皇、威尼斯、瑞士、英国和土耳其。查理五世力图把法国人逐出北意大利,继而统一自己的南北领土。

⑶ 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的过程是怎么样的

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指意大利对埃塞俄比亚发动的殖民掠夺战争。

1870年,意大利国家刚统一就对外发动殖民战争。这一年的80~90年代,意大利扩张的对象是东北非。1885年,意大利军队在英国支持下,在马萨瓦至欠卢尔沿岸一带站住脚后,遂向埃塞俄比亚北部腹地推进,迫使埃塞俄比亚于1889年5月2日签订了不平等的乌西亚利条约。条约规定,埃塞俄比亚北部领土割让给意大利。根据补充协定,埃塞俄比亚从意大利得到200万里拉的赔偿。意大利随心所欲地解释条约的第17条(阿姆哈拉文本为:皇帝“可以求援于”意大利;意大利文本用“同意”一词代替了“可以”,而该词在罗马则被解释为“必须”),于条约签订的同年宣布将埃塞俄比亚置于其保护之下,并占领了埃塞俄比亚的北部领土(阿斯马拉)。1890年,意大利把在红海沿岸占领的全部领土合并为它的厄立特里亚殖民地。埃塞俄比亚拒绝接受意大利的这一要求,不承认它的占领。1893年2月12日,埃皇曼涅里克二世向意政府宣布:从1894年5月2日起,埃塞俄比亚将不再履行乌西亚利条约所规定的一切义务。为了进行武装干涉,意政府组建了一个1.4万人的军团,由巴拉蒂埃里将军指挥。1894年7月17日,意军进入卡萨拉并对埃军展开战斗行动。据意大利人估计,埃军为10万人,其中有1万名骑兵。埃塞俄比亚的各大封建主同时也是他们所辖各省的司令官。曼涅里克二世的嫡系部队是埃军的核心力量。1895年1月,意大利远征军连续八次打败埃塞俄比亚的一些封建主。这是意大利—埃塞俄比亚战争的序幕。意军的全面进攻在3月展开,他们很快就占领了阿迪格腊特。意大利的侵略促进了埃塞俄比亚各族人民的团结。到这年年底,曼涅里克二世已动员了一支12万人的军队。1895年12月7日,在安巴—阿拉吉附近的战斗中,埃塞俄比亚的马科涅诺公爵指挥的埃军首次大败意军。1896年3月1日,在阿杜瓦附近的会战中,1.8万人的意军被击溃。战前,埃军很好地组织了侦察,获得了敌人的作战计划。因此,埃军得以各个重创彼此相隔很远的意军纵队。在一系列战斗中,埃军指挥部巧妙地把对敌的正面冲击与翼侧的纵深包围结合起来。主要突击目标是意军阿利别尔通将军的纵队。尽管意军炮兵进行了有效射击,但这个纵队仍被击溃,险遭全歼。其余意军纵队也被击败。在阿杜瓦附近的会战中,尽管敌人的技术装备占优势,但是,当地武装力量终于第一次战胜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军队。1.7万名侵略军,死伤1.1万人,被俘4000人。埃军亡4000~5000人,伤6000~10000人。

俄国站在埃塞俄比亚一边,竭力阻止英、法、意在东北非扩张势力。为向埃军士兵提供医疗救护,俄国于1896年在国内进行募捐。俄国红十字会向埃塞俄比亚派出了医疗队。根据1896年10月26日在亚的斯亚贝巴签订的条约,意大利承认埃塞俄比亚主权的完整。

⑷ 意大利战争的战争简史

意大利战争分为3个时期 这一时期的特点基本上是法国争夺那不勒斯王国。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死后(1494年1月),法王查理八世宣布作为安茹王朝(属于法兰西王朝的旁系)的继承人有权占有斐迪南一世的领地。1494年8月底,查理八世率兵(3.7万人,其中包括瑞士雇佣兵;野炮136门)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向那不勒斯开进。皮埃蒙特军队(2.3万人)在阿斯蒂地域与查理八世军队汇合。陆军作战得到法国舰队保障。意大利北部和中部各国对查理八世未作认真抵抗,使其得以穿过罗马全境(1494年12月31日)。1495年1月,查理八世接受罗马教皇任命他为那不勒斯国王的授职书(委任和批准神职人员的职位和教职的诏书)后,于2月23日进占那不勒斯。法军的掠夺和暴行和征收新的捐税激起了意大利人民的愤慨。意大利各国首脑害怕法国势力的加强和发生全面起义,于1495年3月建立了“神圣同盟”(或称“威尼斯同盟”),以驱逐法军。参加同盟的有威尼斯、米兰和罗马教皇。神圣罗马帝国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也加入了同盟。1495年7月6日,法军在福尔诺沃(帕尔马附近)与“神圣同盟”军交战,遭到失败。法军直到1495年10月才得以突向北方。1496年12月,法国撤出那不勒斯王国。
1499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二继续奉行先王政策,远征米兰公国。路易十二在1499—1500年的几次交战中获胜,相继占领米兰和伦巴第。1501—1502年,根据条约规定,那不勒斯王国由法西两国军队共同占领。但1503年春,法西两国因一些有争议地区的问题而爆发战争。1503年12月29日加里利亚诺河畔一战,西军获胜,法国被迫放弃那不勒斯王国,使其沦为西班牙领地。 这一时期以1519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查理五世)后,法西两国瓜分意大利的战争为标志。这一时期爆发6次战争,被卷入战争的有罗马教皇、威尼斯、瑞士、英国和土耳其。查理五世力图把法军从北意大利驱逐出去,继而实现南北领地的统一,他事先得到了英国、罗马教皇、曼图亚和佛罗伦萨等国的支持。威尼斯是法国国王的同盟军。1521年战争爆发。1522年4月,法军在比科卡战中失利,德国雇佣兵首次打败了担任法军突击力量的瑞士雇佣兵。这次战役并未决定战争的胜负。法兰西斯一世率重兵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占领了米兰,尔后逼近帕维亚。帕维亚一战法军失败,法兰西斯一世被俘。法兰西斯一世获释后,拒不承认1526年在马德里签订的条约,并加入罗马教皇在英国支持下建立的旨在使意大利摆脱西班牙桎梏的同盟(科尼亚克同盟,1526年5月)。参加同盟的还有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
1527年,意大利战争再度爆发。双方各有胜负,1529年法国国王战败,被迫于1529年8月与罗马帝国签订和约并放弃对意大利的争夺。然而法兰西斯一世于1536年再度挑起战争,占领皮埃蒙特和萨伏依。1538年,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在尼斯签订为期10年的停战协定。但法国出使土耳其苏丹的两位使者在米兰公国境内被杀,成为1542—1544年战争的导火索。查理五世与英国国王结成同盟。法国的盟国有丹麦、瑞典。虽然天主教国家被规定禁止与穆斯林结盟,法国仍于奥斯曼帝国达成了秘密同盟,并在1543年于尼斯发动联合登陆战。1544年,法军在围攻卡里尼亚诺要塞(都灵以南)期间,在切雷索莱附近取得了辉煌胜利。然而,由于罗马和英国军队攻入法国境内,法国被迫于1544年9月在克雷普签订了重申1529年康布雷条约基本条款的和约。1551年再度爆发的意大利战争一直延续到1559年,法西两国被迫签订了卡托—康布雷西和约(1559)。这一和约结束了法国对意大利的扩张,巩固了西班牙在米兰公国、那不勒斯王国、西西里岛和撒丁岛的统治地位,并使意大利仍处于政治上分裂的局面。

⑸ 意大利战争第二时期是哪个国家发起的堪布来的同盟国有哪些

意大利战争的第二时期是堪布来同盟向威尼斯共和国发动了战争。佛罗伦萨、斐拉拉、曼图亚以及其他意大利国家也加入了堪布来同盟。

⑹ 意大利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战胜国,怎么回事

我们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协约国打同盟国,其中协约国是英国、法国和俄国,同盟国则是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最终以同盟国失败告终。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反法西斯同盟打轴心国,轴心国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为主,最终是反法西斯同盟获胜,轴心国彻底失败。然而说出来很多人可能都不信,在一战中加入同盟国、二战中加入轴心国的意大利却在一战和二战中都是战胜国。

一战中的意大利

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音乐之都维也纳签订了条约,条约规定三国将联合缔造一个同盟,在国际大事上共同进退、互相支援,这就是一战时同盟国的起源。到了20世纪初,因为同盟国势大,英国、法国、俄国决定组建协约国以对抗三国同盟。


但意大利虽然打仗不靠谱,看风向却很有一手,在二战才打了一半的时候,意大利感觉轴心国要输了,于是果断投降,并反过来对轴心国宣战。英国首相丘吉尔接受了意大利的投诚,于是,意大利也成了反法西斯同盟的一员,成了二战战胜国。

结语

其实,虽然一战和二战期间,意大利都中途反水,摇身一变成了战胜国,但这两次世界大战意大利都没有、也不可能享受到正常战胜国的待遇。特别是二战,意大利该赔款还是赔款,该割地还是割地,只不过看在早早投降并且向法西斯同盟宣战的份儿上,意大利保留了相当大的主权,这一点比德国和日本的下场要好很多。

⑺ 什么是意大利战争

1494~1559年的意大利战争为争夺对亚平宁半岛的霸权,自1494年到1559年,欧洲强国法国和西班牙在意大利领土上进行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战争。它以法国对意大利的入侵开始,以西班牙获得对意的控制权而告终。这场战争,破灭了法国南扩的美梦,加速了意大利自身的衰落。

意大利地处欧洲大陆南端,三面为美丽、温暖的地中海碧波所环绕。优越的地理位置,使意大利的商业和贸易十分兴旺。十字军东侵以后,意大利几乎垄断了东西方贸易,威尼斯、热那亚和佛罗伦萨等城市最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意大利的富饶和繁荣,美丽和文明,极大地吸引了欧洲强国的统治欲望,特别是法国和西班牙作为意大利的近邻,更是对意大利垂涎三尺。

意大利本身的发展极不平衡,各地情况千差万别。北部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南部经济落后,封建土地关系仍占主导地位,还存在农奴剥削。各城市之间竞争激烈,政体形式多样,政治上四分五裂。实力较强的有米兰、威尼斯、佛罗伦萨、那不勒斯和教皇国。它们各自为政,有各自的同盟关系,相互之间矛盾重重。这种一盘散沙的局面,是欧洲民族国家形成过程中的必然阶段,它为法国的入侵和强国之间争夺意大利提供了很好的机会。

1494年1月,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去世,法国国王查理八世宣称继承斐迪南一世的领地。8月,查理八世率兵3.7万人,野炮136门,越过阿尔卑斯山脉向那不勒斯开进,标志着意大利战争的开始。从1494年到1559年,意大利战争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时期:1494~1504年。这一时期的核心是法国争夺那不勒斯王国。在意大利亲法贵族的配合下,查理八世的军队穿越罗马全境,经过米兰公国和教皇国直逼那不勒斯。一路上没有遇到各公国的认真抵抗。1495年1月,查理八世接受罗马教皇任命他为那不勒斯国王的授职书后,便于2月23日开进那不勒斯城,阿拉冈王朝国王弗兰第诺惊惶出逃。查理八世自称是“法兰西、那不勒斯和君士坦丁堡的国王”。

然而,法军的掠夺和暴行以及增收新税激起了意大利人民的愤慨。意大利各国首脑害怕法国势力的加强和发生全民起义,于是在1495年3月建立“神圣同盟”(也称“威尼斯同盟”)以图驱逐法军。参加同盟的有威尼斯、米兰公爵和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神圣罗马帝国”(德意志)皇帝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也加入同盟。查理八世急忙从那江协斯北上,1495年7月6日在福尔诺沃遭“神圣同盟”军队包围,法军战败。1496年12月,法国撤出那不勒斯,但军队主力得以保存。查理八世的继承者路易十二不甘心法国退出意大利,于1499年远征米兰公国。在1499~1500年几次交战中,法国先后获胜,相继占领料兰和伦巴第。1500年,法西两国勾结占领了那不勒斯,推翻了阿拉冈王朝。根据条约,法西两国军队共同占领那不勒斯。但1503年春,法西两国因分赃不均爆发战争。1503年12月29日的加里利亚诺河畔一战,西军获胜,法军被迫放弃那不勒斯王国,使其沦为西班牙领地。

第二时期:1509~1515。这一时期从“康布雷同盟”对威尼斯共和国发动战争开始。1508年12月,由于威尼斯共和国借驱逐法国之机大肆扩张领土,所有反威尼斯的势力联合成立了“康布雷同盟”(成员包括西班牙、法国、罗马教皇、“神圣罗马帝国”),共同对威尼斯作战。佛罗伦萨、费拉拉、曼图亚及其他意大利国家也先后加入该同盟。1509年4月,罗马教皇禁止威尼斯做礼拜和举行宗教仪式。同年春,法国出兵威尼斯,占领它在伦巴第的领地,在5月14日米兰附近的阿尼亚代洛一战,击败威尼斯军队,取得重大胜利。然而法国势力在意大利西北部的壮大又引起力量的重新组合。1511年10月,威尼斯、罗马教皇、西班牙、英国和瑞士组成的西班牙军队。但是,由于政治形势的逆转,“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从法军召回德国雇佣兵、瑞士雇佣兵转而投向威尼斯,法军被迫退却,并于1512年底放弃伦巴第。

法兰西斯一世继位后,又准备大举侵略意大利。他于1515年9月在距米兰17公里处的马里尼亚诺击溃米兰公爵的瑞士雇佣军,夺走米兰公国。1516年8月,法西两国签订《努瓦永和约》,把米兰和那不勒斯分别划归法国和西班牙。教皇也于1516年底同法兰西斯一世签订教务专约,承认法对米兰、帕尔马、皮亚琴察的占领。1517年,法、西和“神圣罗马帝国”缔结《康布雷条约》,肯定了法国在意大利的既得利益和优势地位。然而,争霸战争不会就此结束。

第三时期:1521~1559年。这一时期以1519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当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即查理五世)后,法、西瓜分意大利的战争为标志。这一时期共爆发6次战争,被卷入的有罗马教皇、威尼斯、瑞士、英国和土耳其。查理五世力图把法军赶出意大利,他得到英国、罗马教皇、曼图亚和佛罗伦萨等国的支持,威尼斯则是法国的同盟军。1521年战争爆发,1522年法军在比科卡战中失利,德国雇佣军打败了担任法军突击力量的瑞士雇佣军。1525年2月的帕维亚一战,法军惨败,法皇被俘。1526年,法皇法兰西斯一世回国后立即加入罗马教皇在英国支持下建立的旨在使意大利摆脱西班牙桎梏的“科尼亚克同盟”,参加同盟的还有威尼斯、米兰和佛罗伦萨。1527年,战争再度爆发,双方各有胜负。

1529年,法国在不利形势面前被迫与查理五世签订和约并放弃对意大利的主权要求。7年过后,法兰西斯一世再次挑起战争,占领了皮埃蒙特和萨伏依。1538年,法国和“神圣罗巴帝国”签订为期10年的停战协定。法国同丹麦、瑞典、奥斯曼帝国结盟,查理五世与英国结盟。法军先后占领威尼斯和马里尼亚诺,但查理五世却攻入法国境内。双方于1544年签订《克雷普和约》。1551年再度爆发意大利战争,交战双方互有胜负,谁也不占明显优势。1559年4月,法西缔结《卡托—康布雷西和约》,正式结束了法国对意大利的争夺,西班牙在米兰公国、那不勒斯王国、西西里和撒丁的统治得以巩固,意大利的分裂局面依然继续。

意大利战争是一场法、西霸权争夺战,是中世纪欧洲封建王国领土扩张战争的继续。它不是一场进步和正义性质的战争。它经历了几代国王,持续65年之久。它促进了法国中央集权制度的巩固和经济调整。铸炮业、造船业、印刷业、采矿业等日益兴旺,度量衡得到统一,税收制度得以建立,是庞大而有效的官僚机构在法国形成。发端于路易十一时代的法国专制君主制禁受住了长期战争的考验,这从客观上有利于法国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

与此相对应的是,长期的战争使意大利更加分裂,经济发展受到严重破坏。到17世纪,意大利的经济特别是手工业进一步衰落。意大利的资本主义萌芽也随之日趋枯萎。

⑻ 意大利战争是哪些国家为争夺意大利而进行的封建战争

意大利战争指法国、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等国家为争夺意大利而进行的封建战争。后转变为法西两国争夺欧洲霸权的战争。

这些战争主要发生在意大利的领土上。意大利政治上的分裂状态和境内各国之间的内讧使列强的侵略计划易于得逞。意大利战争分为3个时期。

第一时期主要是法国争夺那不勒斯王国。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死后,作为安茹王朝继承人的法王查理八世宣布有权占有斐迪南一世的领地。

1494年8月底,查理八世领兵越过阿尔卑斯山,向那不勒斯前进。在阿斯提地区的皮埃蒙特部队加入查理八世的部队。法国陆军的行动得到本国舰队的保障。

北意大利和中意大利各国对查理八世没有积极进行抵抗,法军得以穿过罗马全境。

1495年1月,查理八世得到了罗马教皇任命他为那不勒斯国王的授职书,2月23日,查理八世进入那不勒斯。法军的掠夺和暴行,以及实行新的捐税激起了意大利人民的愤慨。意大利各国首脑害怕法国势力强大,也担心发生全面起义,遂于1495年3月建立了“神圣同盟”,以便把法国人逐出意大利。

参加这一同盟的有威尼斯、米兰和罗马教皇。“神圣罗马帝国”的皇帝马克西米连一世和西班牙国王亚拉冈的斐迪南二世也加入这一同盟。

1495年7月6日,法军在福尔诺沃与“神圣同盟”军交战,遭到失败。

1495年12月,法军好容易才由南向北撤至北部。1496年12月,法国从那不勒斯王国领土上撤退。

1499年,法国国王路易十二世继承前国王的政策,远征米兰公国。路易十二世在1499~1500年的一系列作战中,多次获胜,占领了米兰和伦巴第。

1501~1502年,根据条约规定,法国和西班牙军队占领了那不勒斯王国。

但1503年春,法西之间由于一些有争议的地区的归属问题爆发了战争。在加里利亚河畔交战,西军取得了胜利,法国被迫放弃对那不勒斯王国的要求。那不勒斯王国沦为西班牙的领地。

第二时期是堪布来同盟向威尼斯共和国发动了战争。佛罗伦萨、斐拉拉、曼图亚以及其他意大利国家也加入了堪布来同盟。

1509年4月,罗马教皇对威尼斯下达命令,禁止做礼拜和举行宗教仪式。

1509年春,法国开始对威尼斯作战,占领了它的伦巴第领地,1509年5月14日,在安亚杰洛附近法国又取得了对威尼斯人的重大胜利。法国势力在意大利西北部的加强导致了力量的重新组合。

1511年10月,威尼斯、罗马教皇、西班牙、英国和瑞士各州订立同盟,目的是要把法国侵略者逐出意大利。路易十二世得知这一情况后,命令在意大利的法军统帅富瓦转入进攻。

法军向腊万纳进发,企图夺取该城。卡尔当总督率领西班牙军队前来增援腊万纳守军。双方在腊万纳交战,西军被击溃。由于政治形势的变化,法国没能把战术上的胜利发展为战略上的胜利。“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从法军中召回了应募兵,而瑞士雇佣兵则投向了威尼斯部队。

在这种情况下,法军被迫开始退却,1512年年底放弃了伦巴第。

1515年,登上法国王位的法兰西斯一世再度发起军事行动。法军在马林亚诺附近击溃米兰公爵的瑞士雇佣兵。根据法西两国签订的努艾昂和约,米兰归属法国,那不勒斯归属西班牙。

第三时期是以1519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被选为“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后,法西两国瓜分意大利的争斗为标志的。

这一时期发生过6次战争,被卷入战争的有:罗马教皇、威尼斯、瑞士、英国和土耳其。查理五世力图把法国人逐出北意大利,继而统一自己的南北领土。这一意图事先得到了英国、罗马教皇、曼图亚和佛罗伦萨的支持。威尼斯则成了法国国王的同盟。1521年战事爆发。

1522年4月,法军在比科卡附近交战中败北,德国应募兵首次战胜了作为法军突击力量的瑞士雇佣兵。

这次交战并未决定战争的胜负。法兰西斯一世率大批部队,越过阿尔卑斯山并占领了米兰,逼近帕维亚。争夺帕维亚的战斗以法军失败、法兰西斯一世被俘告终。法兰西斯一世获释后,拒绝承认在马德里签订的条约,并加入了罗马教皇在英国支持下建立的同盟科涅克同盟,这一同盟旨在使意大利摆脱西班牙的桎梏。参加同盟的还有威尼斯、米兰、佛罗伦萨。

1527年,战事在意大利再度爆发。双方各有胜负,1529年,法国国王失败,被迫于1529年8月与罗马帝国签订和约,放弃对意大利的争夺。

然而法兰西斯一世于1536年再度挑起战事,占领了皮埃蒙特和萨伏依。

1538年,法国和“神圣罗马帝国”在尼察订立了为期10年的停战协定。

但前去觐见土耳其苏丹的两名法国使者在米兰公国境内被杀,又导致了1542~1544年的战争。查理五世与英国国王结盟。法国的同盟者是丹麦、瑞典、奥斯曼帝国。

1543年,法土联合分舰队占领尼察。

1544年,法军围攻卡林亚诺要塞,在切列佐列附近取得了辉煌胜利。

尽管如此,法国由于罗马帝国和英国军队攻入其境内被迫在克列彼签订了承认堪布来条约基本条款的和约。

1551年,在意大利再次爆发战争,战争一直延续到1559年法西双方签订卡托—堪布来齐和约为止。这一和约结束了法国对意大利的扩张,巩固了西班牙在米兰公国、那不勒斯王国、西西里和撒丁的统治地位,并使意大利仍处于政治上分裂的局面。

在意大利战争期间,改进的火器首次得到广泛使用,炮兵首次参加了野战以及围攻和守卫核堡、设防城镇的战斗。

经常以封锁来代替对要塞的攻击。野战部队被派去为受敌围困的据点解围。在攻取要塞时,首先要构筑围攻线,如今围攻线必须设置在要塞防御工事炮火射程之外,然后构筑由土木工事组成的阻援线。只有在这之后,才逐步展开攻势。意大利战争证明了雇佣部队是不可靠的,雇佣部队的战斗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交战国的政治和经济状况,取决于这些部队的民族特点和是否能及时付给他们薪水。

从意大利战争的全过程看,政治形势总是决定战略局势,而战斗行动却不能从本质上影响战争的胜负。这是欧洲各封建专制国家用雇佣部队进行的“内阁战争”。

⑼ 意大利战争的第一时期主要是争夺哪个国家

意大利战争的第一时期主要是法国争夺那不勒斯王国。那不勒斯国王斐迪南一世死后,作为安茹王朝继承人的法王查理八世宣布有权占有斐迪南一世的领地。

⑽ 打不过他们,还打不过你吗 有关意大利,这句话谁说的,什么时候,在哪里,哪场战争

阿拉曼战役是怎么回事呢?如果德国的战斗力是100的话,日本大概是1,意大利就是-100。意大利就是这么一个国家,如果没有意大利,世界战争史就很残酷,有了意大利就很浪漫了。德国对法国宣战,德国一宣战,墨索里尼也宣战,想摘桃,于是英勇的意大利军队去打法国。18个英勇满园的意大利师打6个残破不堪的法国师——那6个是被法国打生下来的。你打,法军一反攻,攻入到了意大利境内。当法国人投降的时候,还占领法国人一块领土呢。所以希特勒拿到了法国五分之三的领土,只给墨索里尼大概200多平方米都不到的法国领土。墨索里尼非常生气,咱俩是盟友(误)啊,你这么看不起我,你拿那么大的法国就那这么点儿地给我。行,你不打招呼我也不打招呼,你打法国我也打。我打谁呢,我打希腊。
墨索里尼没辙了,找希特勒,大哥你看我现了,你拉我一把吧。希特勒一看,这兄弟不争气,不拉他就死了,拉他一把吧。德国12个师,李斯特元帅指挥,一个礼拜占领了希腊。墨索里尼干了半年,人家一个礼拜。但问题是当时的德军,已经准备进攻苏联了,你来这么一杠子,停,转过来进攻巴尔干,耽误了进攻苏联的进程。如果你要是四月五月对苏联发动进攻,那很有可能到不了冬天就战争结束了。所以墨索里尼很郁闷,欧洲不适合我打仗,我要恢复罗马帝国的光荣,咱们打埃及。怎么打打埃及呢,四十万军队去进攻埃及。埃及的英军三万人,真正的英国人就几千,剩下的是南非人、印度人和南非人,还有埃及土着。结果英军一反攻,光意大利战俘就抓了八万六。丘吉尔首相给奥森莱辛将军打电话,哎孩子们抓了多少意大利战俘啊?将军很得意,数不清楚,大概五亩地的军官,二百亩地的士兵,一个英国坦克营,20多个坦克,击毁意大利坦克四百量。自己是不是无一损伤啊,应该是无一损伤,意大利就那薄皮大馅坦克,打那个英国坦克也打不穿。二战就算你再怎么结盟,日本实力强点,他隔半个地球,能帮你啥忙?人家结盟不跟没结盟,不跟没有一样吗,你选择这盟友,你不跟没有一样吗。所以这个,他来帮助墨索里尼,隆美尔将军,纳粹德国三大名将之一啊。隆美尔带着三万士兵来到非洲,一下就把英国士兵击退了1000多公里。一年隆美尔由中将升为元帅,打到了离开罗7多里的阿拉曼。如果打到了阿拉曼,德国就切断了英国最重要的枢纽,苏伊士运河。甚至德国能冲过亚洲,高加索地区去进攻苏联,甚至能跟日本在印度会师,当然日本也没能打过印度。
战无不败的意大利:

非洲当时只有两个独立的国家,埃塞俄比亚和利比里亚。埃塞俄比亚能独立是因为,它非常幸运地遭到了意大利军队的攻击。意大利外号是穷光蛋帝国主义,而且意大利拉丁民族也生性比较浪漫,他们的心思大概都放到了足球和歌剧上,战争大概是他们最不适合的活动。因此在统一之后,意大利军队是一支战无不败的军队,连手持木棒长矛的非洲土着人都打不过。你看两次世界大战的表现当中,意大利都是给凄惨的战争当中增加了一抹喜剧色彩。没有意大利这世界战争史多无聊啊,多血腥啊,有了它多好玩啊。因此,埃塞俄比亚很幸运。当年掀起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德国强占胶州湾,意大利心痒痒。要求租占浙江省的三门湾。以浙江省为它的势力范围。结果清政府不同意。咱大清那时候可不糊涂了,打开国门六十年了,还不知道你意大利什么玩意。我们大清再落后也比非洲土人强吧。你连他都打不过,还跟我这人五人六的。总理衙门不同意,直接当着意大利人的面把它国书扔地下了。意大利马上就怒了。一下从欧洲开来六艘军舰,耀武扬威,陈兵于大沽外海。当时清朝确实挺害怕的。结果北洋水师提督叶祖圭率领甲午海战打剩下的四艘破船出海迎敌。意大利一看到大清的黄龙旗立刻生火起锚回欧洲去了。你说你要赶上这国家侵略得多幸运啊!

看了好几遍,立马就浮现出意呆哭着给路德打电话,“德意志德意志,希腊他打我......”,还有摇着小白旗吃着pasta的样子......
然后自己还在网上找到了更orz的意大利二战囧事:
第一,关于吃:
1*有什么办法能在战场上也吃到美味的食物吗?在这一信念之下,当其他国家都在忙着开发新型武器时,意呆因为想要吃好吃的军食而发明了冷冻干燥的保存食物法……让联合国大为震惊。
2*在离补给站10公里的战场上因为肚子饿,全军煮意大利面吃,然后全军被敌人轻松俘虏……
3*午餐时间战斗会停止,PASTA吃完了就会失落地躲到战线后方……
4*意呆的军服是绅士装,并且从全世界购入了3000万吨红茶。意大利某着名红酒的包装上有“喝醉了便不会畏惧战斗了”这样的宣传语。在被敌军缴获的物资中,红酒比弹药的数量还多。
5*意呆抓到的俘虏每天都能吃豪华套餐……一个英军飞行员被意呆抓获,投入了俘虏集中营。当天晚上,他在监牢中得到了自己的晚餐。那是从前菜开始到通心粉和肉食,连最后的水果和红酒都配备齐全,豪华到不自然的料理。
“这就是所谓最后的晚餐吗……”
第二天早上,一个看起来阶级很高的将校出现在他面前:“昨天我们犯了一点小小的错误,给身为将校的阁下提供的是一般士兵的晚餐。这绝对不是有意虐待俘虏,能看在我的面子上原谅那位出错的看守吗?”
6*某俘虏营的意呆越狱了,因为没有PASTA吃,他们跑到了另一个有PASTA的俘虏营,后来,之前的俘虏营向他们保证会提供PASTA,于是他们又回去了……
7*德军在沙漠中接收到意呆的救援请求,派出了一个中队的兵力前往救援。当他们与意呆会合的时候,发现对方正用宝贵的水煮通心粉……(这......APH的意呆再现啊!)
第二,关于战斗力:
1*因为国家意识太薄弱,人少的驱逐舰跟潜水艇比战舰还活跃。
2*用大炮机关枪打不过用弓箭的土着人,能用钢铁船打输木船的也只有意呆了。
3*对上意呆军,敌军的士气就会上升;意呆负责的战线就会被突破;连续打赢意呆两次的将军会被人嘲笑 。
4*快输给埃塞俄比亚就准备放毒气……偷袭投降前的法国还被打回来的事迹也是家喻户晓……
5*美军登陆意呆家,与意呆对峙的时候,美军感觉到意大利人毫无战争意志,因此刻意减弱了攻击力度。一次德军侦察机飞过战场侦查,意大利军指挥官心想面子太挂不住而下令装作正在作战的样子攻击,美军也毫无干劲地反击。这场战斗被德军侦察机发现,感慨地说:“厉害!意大利人制止了美军的攻势!”
之后德国的增援部队到达,开始了一场真正的激战。
6*意呆夜间曾经有过“我们睡着了的话对方一定也睡了,因此不会被攻击的”这样的说法,最后遭到了英军的奇袭。
7*连打两场败仗是“打仗多无聊我们回去泡妞吧”的暗号。
8*以伟大的科学家“伽利略”命名的潜水艇在与英国一艘武装渔船的对决中失败,并被对方捕获。开始时“伽利略”号对对方发起攻击,却被连照明瞄准器都没有配备的渔船(注意:是渔船!)连续命中,最终因舰长受伤而投降。
9*1940年6月30日,意大利驻利比亚总督巴尔博元帅在托卜鲁克上空被意大利自己的高射炮兵击落。意大利人为了掩饰这一杯具,便宣布元帅是在同英国人进行空战中遇难的。
用高射炮误射自家元帅,使他成为被误伤的二战军人中军衔最高的人……(好吧.....偶能说什么)
10*1943年盟军在意大利登陆,有一个战场,盟军激战一早晨,无一伤亡。惟一的损失是自己的飞机把空降兵投到了大海里(把沙洲当成了滩头)。
11*二战时意呆进攻希腊,意大利士兵却一致地说我们没法进攻, 因为希腊境内有芬兰部队(芬兰军人在苏芬的冬季战争中把苏联人打的非常惨)。墨索里尼于是要求芬兰从希腊撤军,芬兰调查后发现只有三名芬兰士兵和三名军官在希腊当志愿兵, 于是回复墨索里尼说, 所谓的部队只有六个志愿者. 墨索里尼十分生气, 发电报给芬兰: 我指的正是这些人!
12*萨拉落登陆战中,盟军在滩头没有遇到抵抗,随军记者报道,盟军在滩头遭遇的最强的抵抗来自于当地动物园因为轰炸流落出来的一只美洲豹,咬伤了两名美军士兵。
13*拓扑路克之围时,隆美尔一大早巡视阵地,发现一个精锐的意大利火枪点击营的防区里空空如也,只有一地鸡毛。
14*意呆被希腊打的时候,法国人在意法边境竖了路牌:希腊人,止步,这里已经是法国。
15*隆美尔访问北非战线意呆战壕的时候,遭到了盟军的炮击。意呆们马上趴在地上,口中祈祷着“哦哦,玛丽亚大人!”
隆美尔对意呆的指挥官说了这样的话:“让他们停止祈祷,开始反击。我想说的就只有这个。”

第三,关于投降:
1*北非一场战役中,为数不多的英国军坦克向意大利的反坦克炮阵地冲锋,刚开始时,意大利还开炮还击,但过了两三分钟就突然停止,摇白旗投降……事后英国人问其原因,意大利人理直气壮的回答:弹药箱没有撬棍打开……
2*美军轰炸撒丁岛前面两个小岛,上面驻扎了一万多意大利人,但是最后盟军轰炸总共炸死了40多意大利人,意大利就接受了美军飞行员的劝降。
3*5000人的意大利军遇到一个连的英军设下的路障后就地缴械。(aph真实再现)
4*在南斯拉夫,一名被游击队俘虏的德军军官十分惊讶地问:“你们哪来的反坦克炮啊?”当游击队员告诉他是从他们的盟军--意大利人手里缴获的后,他感慨不已:“唉!这些可爱的意大利人。”(你直接说这是萌友吧)
5*丘吉尔打电话询问英军司令奥金莱克俘虏多少意呆的时候,奥金莱克得意洋洋的说:“数不清,大概五亩地的军官,200亩地的士兵。”
6*北非战场上,英军有在一战率领25人与10000意军作战,并俘虏8000人以上的战绩。
7*西西里战役,美军投放“炮弹传单”,传单说,这些传单可作为“投降证”,带上它门就可以到盟军的后方领取食物并获得安全。
就在第二天清晨,一批意呆跑了过来,每个人的手中都拿着传单,有的人还忐忑不安地问:“这是投降用的凭证吗?”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门全都高兴地交出了手中的武器。第三天、第四天……开始是数十名一批,后来则是成百人拿着传单跑过来。有一次,两个意大利士兵带着传单投降后,告诉美军说,他们连队还有60 多人想来投降但是又不敢过来,因为他门手中没有“投降证”,于是,美军马上派人带上“投降证”将这些人全部带来。还有一次,一名意大利士兵专程过来要求在给他一份传单,以便让他的弟弟也能来投降。
8*北非,英军接受一群持枪的意呆投降。英军由于忙着收拾战利品而来不及管理意呆俘虏,便向他们怒吼道:“别吵闹!到那边去!”,然后继续到处搜集战利品。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俘虏们为了寻找英军,只好把枪举在头上四处走动起来。还有,由于战俘太多,英军太不及造战俘营了,只要让军需官发给意大利战俘原材料,让他们自己搭个战俘营把自己关起来。
9*二战末期,奥地利的集中营中关押着德意日三国的俘虏。德国人组织起来尝试挖洞逃出收容所,日本人组织起来剖腹自尽,而意大利人即使在集中营大门没有关上的时候也非常配合地乖乖呆着,偶尔会出去骚扰可爱的女孩子。
第四,关于同盟国:
1*1943年盟军攻到意呆家时,迎战的是德军……
2*才加入轴心国,轴心国就哭着向他们道歉。
3*最惨的应该是德国……还是在北非,隆美尔发现了一个关押意大利战俘的英国战俘营,就本着同志友爱来进行救援,结果,枪声一响,意大利人就跟着英国人跑……
4*意呆一个整编师被287个美国人包围了,德国出动了3辆坦克进行救援,战胜了冒进的美国人。但在意呆童鞋完美的步坦配合下,美军跑掉了274个人……
5*德国人对理想战争的定义是:用德国的武器, 苏联出冬季装备, 英国出夏季装备, 美国负责伙食, 法国提供娱乐, 由芬兰人掩护侧翼, 而当面的敌人的是意大利人。
6*没发现意呆已经参战的同盟国也不少。
7*意呆对德国最有贡献的一次恐怕是在它投靠同盟国之后——意呆的装备被德国洗劫导致德国当年军工生产达到顶峰。
8*西方谚语:“我们这边的意大利人”——二战名言。二战时意大利是轴心国之一,但总是打败仗,拖后腿,在北非战场上,意大利的部队成事不足,败事有余。后来美军刚刚参与北非的战净,也是打了不少败仗,当时英国人就戏称美军为:“我们这边的意大利人”。后来这句谚语就在西方流传开来。
9*《解放》里面,墨索里尼对希特勒说的一句话:“你不了解意大利人,他们不喜欢打仗。”希特勒曾经说过:“整个意大利只有领袖是古罗马人。”也曾有人说过“意大利是由10%认真的国民支撑起来的国家”。
10*为了外贸的资金来源,意呆会将连自己空军都没有配备的先进装置卖给外国甚至敌国……
第六:关于战役
1*先说跟中国有关的八国联军。其中意呆也有份,但是意呆童鞋惨到了什么程度呢——他曾打算效仿德国派军队来华抢占势力范围,结果两艘现代化的钢铁军舰没等靠岸就被清朝甲午后重建的弱小海军(木头船)给“震慑”跑了……陆军也仅仅派出了80人——其中大部分还不是作战部队。比起侵略,我更愿意相信是在凑热闹。
2*1922年——1935年,埃塞俄比亚(北非战场)
其实,整个二战中非洲好像真不是主要战场,但是意呆同学主动提出进攻北非(附加一句题外话,意呆童鞋曾在十九世纪攻打过北非,惨败。当时德国首相俾斯麦曾经嘲笑意大利人“带着满嘴蛀牙而又有一幅极好的胃口,来到非洲大陆”)。意呆投入了坦克和飞机部队,却从开战便一直惨败,面对追击而来的埃军,毒气发挥了救世主的作用。从此以后,毒气随着意大利军的脚步散布到了整个埃塞俄比亚。这可以算是意大利干的为数不多的成功的事情了。顺便一提,当时埃塞俄比亚的军队装备的只是小型枪械、旧式火枪,甚至还有只使用长枪的部队。
3*1937年3月 西班牙
从古尔达拉哈拉向马德里进军的4个意大利师团遭遇敌人攻击,由于意呆出现大量投降者,最终从古尔达拉哈拉败退。
4*1940年6月 英国-法国
意呆向英法宣战的理由仅仅是出于对德意志取得的战果的嫉妒(口年的德意志啊,不知道说啥好了)。由于宣战这种宣战毫无计划,而且未有必要的物资准备,意呆籍的船只仍散布在世界各个角落,在开战后立刻被敌对国缴获。因为没有考虑过任何作战计划,在宣战后10天内没有作出任何军事行动。虽然此后攻击法国领土,但却被仅仅两个师团的兵力反击逃回了国内。
5*1940年6月,在希特勒攻打法国的时候,意呆趁法国被德军蹂躏到几乎投降的境地时跟着凑热闹,结果被法国占领了许多领土。
6*1940年10月入侵希腊时,意呆21个师团“百万军队”被希腊13个师团反击到阿尔巴尼亚边境,并且要渡亚得里亚海进攻意大利本土……最囧的事情是——在此之前,希腊政府因为与德国关系良好而保持中立呢……(意呆,乃看准了再打啊……)此战后,希腊跑到了同盟国阵营。
7*1940年10月 英国
英国海军的旧式双叶战斗机攻击了塔兰托湾的意大利舰队,结果意大利舰队一艘战舰沉没,两艘战舰中度受损。而英军完全没有遭到任何损失。
8*1940年12月 埃及-英国
意呆攻击埃及的7个师团遭遇英军两个师团的反击而败退,13万人被俘,并丢失了基勒内卡。为了救援意呆,德国不得不推迟一个月进行“巴巴罗萨计划”,派遣部队救援,并使用了计划外的约7000台卡车(东线总共只投入过14000台卡车)。这对东线的战况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
尤为值得一提的事儿是,英军以不到30台坦克的军队,摧毁了400多量坦克的意大利军队,三万英军士兵面对四十万意大利士兵时,英军俘虏了“大概五亩地的军官,200亩地的士兵”……
9*1941年3月 英国
意呆和英国舰队在马踏板海峡战斗,意呆损失三只重巡洋舰,英国无损失。
10*1942年 英国
意呆25万兵力与英军3万5千人战斗,不久后投降。

11*1942年12月 苏联
意呆在顿河河畔遭到苏军攻击,立刻放弃了所有装备撤退。而在11月时遭受同样攻击且装备落后的罗马尼亚军队则坚持战斗了数天。
并且,10月时罗马尼亚军曾提出过趁苏军攻势停顿时主动出击的提案,但因为补给上的问题最终没有实行。而意大利军从来没有提出过如此具有建设性的提议。
12*1942年 阿拉曼战役(北非):
我就不说史实,摘一段袁腾飞的讲座(括号内是老猫所加):
阿拉曼战役是历史上最“浪漫”的战役。二战,在欧洲,在亚洲打都有道理,没事跑非洲叫什么劲呢?非洲战场不是德国人开辟的,是他的盟友意大利人,“浪漫的,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意大利人开辟的。
意大利非常有意思,在德国对法宣战的时候,意大利也趁火打劫对法宣战,18个意大利师进攻法国,被6个残破的法国师打败,逃回意大利,当法国投降的时候,(法国)还占着意大利一块领土呢。
意大利出兵打希腊,墨索里尼自称:“不是战争,这是一场军事演习,我到雅典散散步。”
一百万大军散了半年的步,被希腊军队反攻到了阿尔巴尼亚,而且(希腊军队)在英国支持下,准备度过亚得里亚海进攻意大利,墨索里尼吓坏了,赶紧向希特勒求援:“大哥,我陷了,你得救我!”希特勒没辙了,(希特勒)本来打苏联的,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希特勒)若是在四五月份打苏联,没准在冬天到来之前真能结束战斗了,可是“紧急叫停”,抽出一支部队,李斯特陆军元帅指挥,12个师,一个礼拜,就占领了整个希腊。
你百万大军打半年,人家十二万人一个礼拜。(老猫插话:囧囧有神的意呆啊……)
希腊在投降的时候,只有一个要求:“意大利人不能在场,意大利人在场我们就不投降,我们丢不起那个人!!”
墨索里尼也感觉到丢人,“看来欧洲战场不适合我们,那么我们去非洲吧!”
(于是)四十万意大利军进攻埃及,驻守埃及的英军三万人,还不是英国人,主要是印度人和南非人构成(的队伍),结果英军一反攻,光意大利战俘就抓了八万六,一个英国的坦克营29辆坦克,在战争期间摧毁缴获意大利坦克超过了400辆,当丘吉尔打电话给英军司令奥金莱克的时候,奥金莱克得意洋洋的说:“数不清,大概五亩地的军官,200亩地的士兵。”
墨索里尼又找希特勒:“大哥,你看我又陷了……你还得帮我!!”
希特勒没办法了,把自己手下最能打仗的“纳粹帝国三大名将”之一的隆美尔(老猫插话:隆美尔有“沙漠之狐”的称号),派到了北非,隆美尔指挥两个装甲师到了北非,一年的时间,就把英国人打退了1800多公里,隆美尔将军在这一年内,由中将就晋升到了元帅(德国军衔中将-上将-大将-元帅),可见其战功之显赫。
(老猫插言,意呆此举直接拯救了苏联人——因为拖累了作战时间,使得德军没有在冬天来到之前攻占苏联。)
7*意大利战场
1943年7月,墨索里尼的法西斯政府垮台,由巴多格利奥组成的新政府开始与美英秘密谈判投降事宜,同时,希特勒在墨索里尼垮台后的次日便迅速集结了8个师,由隆美尔元帅任司令,8月初,越过边境进入意大利北部(意呆,为毛盟军打到你家,迎战的是德意志啊……德意志,乃真厚道!)。9月13日,救出来遭囚禁的墨索里尼。意大利战场的战争打到1945年4月27日,游击队(竟然是游击队?!)抓住了墨索里尼和他的情妇,4月29日,德无条件投降书,并于5月2日生效。至此意大利战役全部结束。
(意呆:果然和平才是最好的啊……意呆,乃真的不要去打仗了……乃没这个天分啊……德意志,自从你收了意呆这天然白小受后,乃成了世界上最值得同情最口年的小攻……掬一把辛酸泪……)
第七,意大利人在没有战争时很强
1*墨索里尼下台后,罗马被德军占领。由于发生过几次男子乘坐自行车用小刀袭击德军的事件,德军发布了禁止使用自行车的公告。不久,罗马的自行车商店以惊人的速度将所有的自行车改造成了三轮车,从此开始德军面前长期有大量的三轮车滚来滚去。
2*德军为了补充运输能力上的缺陷而征用了意大利市民的汽车,一个被征用了车的女演员安娜为了表示不满,推着农用大八车走上街道,对着德军怒吼“走开!走开!”然后在众目睽睽之下通过德军阵地离开。
3*在北非战场上,德军和意呆一起搜捕英军。由于英军士兵隐藏在土着居民的村庄中,因此很难寻找。德军来回搜索村庄,也没有取得很大的成效。
意呆见此状况,对当地的土着居民说:“如果告诉我们英国人在哪的话,就给你们5袋砂糖和小麦粉!”结果第二天,英国士兵全部被抓获。

阅读全文

与意大利战争期间打过哪个国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每年从澳大利亚进口多少牛肉 浏览:114
印尼下煤矿多少钱一吨 浏览:682
伊朗军舰伤亡多少人 浏览:224
印度幽灵机场在哪里 浏览:16
二战意大利为什么战争那么多 浏览:679
当今英国首相英文名怎么写 浏览:125
印度人为什么又开始离开广东 浏览:326
英国的矿产资源主要是什么 浏览:484
意大利位于中国的什么位置 浏览:28
越南房产托管有哪些 浏览:457
意大利号角是什么 浏览:137
意大利怎么找餐厅 浏览:125
印尼公司后面加pt是什么意思 浏览:648
印尼盾150k是什么意思 浏览:596
为什么不让伊朗船靠港 浏览:145
抗战时中国的武器都有哪些 浏览:23
如何在中国购买越南商品 浏览:999
印度的公安局叫什么 浏览:507
怎么找到越南姑娘 浏览:464
中国移动湖南分公司怎么划款 浏览: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