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意大利为什么只有三国伸出援手

意大利为什么只有三国伸出援手

发布时间:2022-04-30 23:26:32

A. 意大利,在一战时为何背叛同盟国而投向协约国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意大利加入了三国同盟, 本来意大利在欧洲大陆最主要的敌人是法国和奥地利帝国———与前者在突尼斯、摩洛哥、利比亚等海外殖民地上存在着尖锐对立; 与后者在领土问题( 如特伦提诺和的里雅斯特) 、在争夺势力范围如巴尔干地区、亚得里亚海等方面也存在严重对抗。

意大利身份的转变,是多方面因素综合作用的。就意大利国内而言,民众一直不满政府与宿敌奥匈结盟的政策,资产阶级也因没有从与奥结盟中得到何种好处而对奥匈反感至极,因此一旦两大集团开战,意大利民众很难接受意大利站在德奥一方作战的主张,意大利最终必然倒向“协约国”集团。

B. 一战中意大利 。英国。 美国有何表现,为什么说明了什么

意大利,经不起消耗战,最终反戈加盟同盟国。说明意大利经济是欧洲最差的强国。
英国,帮助法国抵挡住了德国进攻,说明当时还是第一经济体,实力相对来说较强。
美国,参战以后迅速改变战场形势,导致同盟国获胜。可以说,当时美国正在冉冉升起,并很快夺得了世界第一强国的地位。

C. 为什么意大利要参加三联盟

意大利的孱弱和对外扩张政策所决 定的。1871年,长期四分五裂的意大 利实现了统一,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 了有利的条件。但统一是自上而下完成 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又严重 阻碍了意大利经济进一步发展,造成意 大利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 一、农业落后,粮食产量极低,每年三 分之一的粮食靠进口。第二、重工业不 发达,远远落后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 第三、人民生活极端困难,大量贫民逃

因此,意大利有“贫穷的

往外国谋生。

帝国主义”之称。和其它帝国主义国家 一样,意大利也积极对外殖民扩张,但 由于本身力量的薄弱,其扩张企图只能 利用大国争霸来实现,这就注定了意大 利外交政策的动摇不定,谁对它争霸扩 张有利,它就靠向谁。

2、意大利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意大 利和英、法、俄三国有更多的共同利 益,表现在:意大利对英国得罪不起, 因为其漫长的海岸线经不起英国强大海 军的攻击,所以一开始就表示不参加 任何对抗英国的行动。意大利这个“贫 穷的帝国主义”在财政上对“高利贷帝国 主义”的法国有所依赖,特别是1887年 和1895年两次对埃塞俄比亚的都以失 败而告终,被迫无条件承认其独立,并 赔款1000万里拉,这使意大利财政经 济出现严重困难,这时,法国乘机以贷 款为条件,并施展灵活的外交手腕,使 意大利与法国签定条约,双方对各自在 非洲扩张范围和已取得的利益达成一 致。意大利为了顺利地在非洲扩张,也 与俄国达成协议,双方签约表示,共同 抵抗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扩张,意对俄 在黑海海峡的扩张持“善意态度”,俄对 意在北非的扩张表示理解。

可以看出,一战爆发前,意大利由于利 害关系,实际上已经从三国同盟中分化 出来,靠向了协约国一方。

3、协约国对意大利领土方面要求的许 诺。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借口奥匈帝国 对塞尔维亚宣战没有同意大利磋商,宣 布“中立”,企图以参战为条件,与交战 双方讨价还价,以便获得更多的好处。 后来,协约国满足了意大利的全部要 求,特别是答应给意大利的土地比德国 许诺给意大利的土地多一倍,加上英国 还借给意大利一大笔债款,于是, 1915年5月,意大利向奥匈帝国宣战, 正式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D. 一战意大利为何中途改变立场

总的来说是利益导致的。
意大利一直认为自己在同盟中获利太少,在它进攻阿比西尼亚的战争中,德奥也没有给予援助,在巴尔干的扩张则遭到奥匈的抵制,与法国的经济和关税战也无利可言,再上英德关系的恶化(意高层有相当强的亲英情绪),法国承认了意大利对的黎波里的“权利”等,使意大利与法国最终在1902年签订了中立协议(此前还有经济和殖民地协议等),极大地软化了三国同盟。由于1908年奥匈合并波、黑两省的刺激,1909年,俄皇和意王又签订《拉匡尼基协定》,由于该协定实际上表明两国决心共同抵制奥匈在巴尔干的扩张,这等于意进一步向协约国靠拢。
一战爆发后,意大利骑墙两端,两头要价,一方面表示愿意支援“盟友”;另一方面又与协约国谈判进攻奥匈。在协约国“边境作战”失利后,意曾暂停与协约国的谈判,马恩河会战后恢复。由于奥匈不肯过多让步,而协约国承诺取胜后把原属奥匈的大片土地和巴尔干、东地中海一些地区给予意大利,因此促成了《伦敦密约》的签订,在得到英国的贷款援助后,意大利于1915年5月23日向奥匈宣战,而到1916年8月才对德国宣战,可见还是留了“后手”。
综合来看,如果协约国迅速战败,那意大利必然站在同盟国一边,但正因为当时相持的局势,才给了意如此表演的机会,当然意国内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英国会胜利,这也起了作用。如果说意耍两面派,其实也有点冤枉它,毕竟追求国家利益是不能被指责的,只不过它的手段比较不光明正大而已。

E. 意大利和奥地利那么巨大的矛盾,德国是如何做到三国同盟的,德国外交如此垃圾把英法巨大矛盾者弄成了同

第一问,德奥意三国同盟只是纸面上的同盟,意大利部队作战能力低下人所共知。俾斯麦就曾有言在先,他拉拢意大利,只是希望意大利帮忙吹吹军号,让法国紧张紧张,能部分分散法国的注意力就可以了,德国知道意大利盟友不可靠,也没打算指望他们。而奥匈帝国作为欧洲二流强国,只能在巴尔干一带扩张利益,和俄国的利益发生尖锐对立,俄国身后有英法支持,奥匈只好寻求德国的帮助,别无他法。而德国也需要在国际上找一个比较有力量的帮手,两者一拍即合,德国和奥匈的同盟关系是十分稳定的。
第二问,至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外交前期牛逼后期傻逼,那是意外情况。由于第二帝国老皇帝威廉一世去世,皇位传到威廉二世身上,年轻的君王威廉二世希望独自掌握德国大权,因此强迫俾斯麦让位,后来的几位德国首相都是威廉二世皇权下的傀儡。威廉二世独自管理外交事务,然而他缺乏必要的历练和经验,没有俾斯麦那种在空中玩转八个球的手腕。从后世的研究中,也看不出战略方面的长远宏大布局,有的只是一些任意、率性的言行举止
第三问,德国把英法俄三国搞成协约联盟,有多方面的原因。一是德国实力太强,无论政治经济军事科技诸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英法俄任何一个国家和德国单挑,都不是它的对手。德国要追求全球性的大国地位,想到国际上捞好处,尤其是想搞殖民地,而德国是后起之秀,英法俄在此前已经基本把世界瓜分了一大部分,好的地块都已经落到英法俄手里。德国的扩张政策刺激了英法俄的神经,英法俄单挑打不过德国,但是为了保住已经到手的全球大利益,协调一些局部小利益,抱团对抗德国。二是威廉二世不注意自身言行,有些话有些行为更加深了英法俄集团的疑虑。比如威廉二世曾说世界上所有穆斯林都是朋友,而当时穆斯林世界基本都是英法俄的殖民地,他的话徒使德国遭猜忌而不能得到朋友。他又建造规模庞大的海军,结果陷入和英国的军舰建设规模的竞争中。他派豹号去非洲,弄得法国上下一致认定德国想染指法国的非洲殖民地。威廉二世不理智的行为使他的国家陷入了巨大的灾难之中

F. 一战和二战时期,为何意大利都会成为战胜国

意大利这个国家是非常神奇的一个国家,我平常的时候听到最多的就是意大利在打仗的时候经常会投降,他的士兵非常的有个性。我曾经听到过很多关于他们的事情,打仗的时候没有食物了就会投降,并且自己给自己建立俘虏集中营,而且看过他们只需要五六个人就能够看管他们一个排的兵力,并且意大利的士兵也不造反。还有一件事情就是在打仗的时候没有带开启弹药箱的专属工具,他们就直接投降了并没有选择任何的对抗。但是这个奇怪的国家是一战和二战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我们来分析一下他们成为战胜国的原因。

总结:意大利之所以会是两次世界大战中的赢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人家脸皮够厚,能够及时悬崖勒马并且倒打一耙。

G. 意大利加入三国协约的实质问题

1、意大利最初加入三国同盟,是因为和法国争夺突尼斯,但实力不如法国,所以希望得到德国的支持,是望风使舵的结果,这种同盟并不牢固。
2、一战中期,同盟国在东西线的战事都发展成壕沟战,没什么进展。同盟国本国的兵力消耗大于协约国。意大利认为德奥在东西线同时面对英法俄三大国出于劣势,对德奥没有信心。
3、英法对意大利许诺,假如意大利假如协约国作战,将得到非洲部分殖民地以及奥匈帝国部分领土。在这种情况下,意大利望风使舵,加入协约国。

综上可以看出,意大利假如三国协约的实质是利益关系的问题。

另外,意大利和奥匈帝国之间存在民族和利益的矛盾。在意大利统一之前,奥地利长期侵占意大利北部地区。感情上,意大利与奥地利不和。

望采纳。

H. 意大利先是三国同盟成员国为是又倒戈这墙头草行为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意大利人就没有战斗到最后一人的意识……英法德三强,一个海军加殖民大国,况且独立了近千年,有民族意识和训练传统;法国是传统陆军大国,拿破仑带出来的陆军意识一直支撑法军到一战;德国虽然长期分裂,但日耳曼民族生来就有守序、坚韧的品质,所以花十几年就培养起了军国主义,战斗力迅速上涨。意大利就不一样,几乎和德国同时统一不说,由于是文艺复兴的策源地,军事传统基本没有(1、历史上教皇基本都从瑞士雇人充当教皇国的军队,而不是在本地训练;2、德国的红胡子两次入侵亚平宁半岛,都把意大利诸国打得惨兮兮;3、加里波第的千人红衫军就拿下了整个西西里岛),再加上统一后仍然实行宽松的军事政策,导致意大利的军事一直硬不起来。就算墨索里尼上台后没命地搞宣传,意大利国民依旧忙着自己的事……

I. 一战初同盟国成员意大利为什么在1915年加入协约国作战

一战”中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作战的原因
1914年,“一战”爆发,交战一方是同盟国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另一方是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国。然而,三国同盟之一的意大利却于1915年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原因何在?
首先,这是由意大利的孱弱和对外扩张政策所决定的。1871年,长期四分五裂的意大利实现了统一,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统一是自上而下完成的,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又严重阻碍了意大利经济进一步发展,造成意大利的落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农业落后,粮食产量极低,每年三分之一的粮食靠进口。第二、重工业不发达,远远落后于其它帝国主义国家。第三、人民生活极端困难,大量贫民逃往外国谋生。因此,意大利有“贫穷的帝国主义”之称。和其它帝国主义国家一样,意大利也积极对外殖民扩张,但由于本身力量的薄弱,其扩张企图只能利用大国争霸来实现,这就注定了意大利外交政策的动摇不定,谁对它争霸扩张有利,它就靠向谁。
其次,这也是由意大利的国家利益所决定的。意大利和英、法、俄三国有更多的共同利益,表现在:意大利对英国得罪不起,因为其漫长的海岸线经不起英国强大海军的攻击,所以一开始就表示不参加任何对抗英国的行动。意大利这个“贫穷的帝国主义”在财政上对“高利贷帝国主义”的法国有所依赖,特别是1887年和1895年两次对埃塞俄比亚的都以失败而告终,被迫无条件承认其独立,并赔款1000万里拉,这使意大利财政经济出现严重困难,这时,法国乘机以贷款为条件,并施展灵活的外交手腕,使意大利与法国签定条约,双方对各自在非洲扩张范围和已取得的利益达成一致。意大利为了顺利地在非洲扩张,也与俄国达成协议,双方签约表示,共同抵抗奥匈帝国在巴尔干的扩张,意对俄在黑海海峡的扩张持“善意态度”,俄对意在北非的扩张表示理解。由以上事实可以看出,一战爆发前,意大利由于利害关系,实际上已经从三国同盟中分化出来,靠向了协约国一方。
第三、一战爆发后,协约国全部满足了意大利领土方面的要求。一战爆发后,意大利借口奥匈帝国对塞尔维亚宣战没有同意大利磋商,宣布“中立”,企图以参战为条件,与交战双方讨价还价,以便获得更多的好处。后来,协约国满足了意大利的全部要求,特别是答应给意大利的土地比德国许诺给意大利的土地多一倍,加上英国还借给意大利一大笔债款,于是,1915年5月,意大利向奥匈帝国宣战,正式加入协约国一方作战。

J. 意大利在两次世界大战中都是战胜国,怎么回事

我们都知道,第一次世界大战主要是协约国打同盟国,其中协约国是英国、法国和俄国,同盟国则是德国、意大利、奥匈帝国,最终以同盟国失败告终。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则是反法西斯同盟打轴心国,轴心国以德国、意大利和日本为主,最终是反法西斯同盟获胜,轴心国彻底失败。然而说出来很多人可能都不信,在一战中加入同盟国、二战中加入轴心国的意大利却在一战和二战中都是战胜国。

一战中的意大利

1882年,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音乐之都维也纳签订了条约,条约规定三国将联合缔造一个同盟,在国际大事上共同进退、互相支援,这就是一战时同盟国的起源。到了20世纪初,因为同盟国势大,英国、法国、俄国决定组建协约国以对抗三国同盟。


但意大利虽然打仗不靠谱,看风向却很有一手,在二战才打了一半的时候,意大利感觉轴心国要输了,于是果断投降,并反过来对轴心国宣战。英国首相丘吉尔接受了意大利的投诚,于是,意大利也成了反法西斯同盟的一员,成了二战战胜国。

结语

其实,虽然一战和二战期间,意大利都中途反水,摇身一变成了战胜国,但这两次世界大战意大利都没有、也不可能享受到正常战胜国的待遇。特别是二战,意大利该赔款还是赔款,该割地还是割地,只不过看在早早投降并且向法西斯同盟宣战的份儿上,意大利保留了相当大的主权,这一点比德国和日本的下场要好很多。

阅读全文

与意大利为什么只有三国伸出援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人怎么称呼女友 浏览:4
中国移动网络电视怎么看中央1套 浏览:359
越南路由器多少钱一套 浏览:112
为什么伊朗会和以色列打仗 浏览:346
英国留学自费要多少 浏览:185
意大利养什么鸟最好 浏览:847
为什么伊朗的女生这么好看 浏览:426
印尼怎么把燕窝邮寄到中国多少钱 浏览:427
意大利哪个转运公司好 浏览:207
印度老香檀手串怎么盘 浏览:187
中国四冶有哪些分公司 浏览:987
中国玩人妖多少钱 浏览:212
中国女人去哪里找媳妇 浏览:734
伊朗最忌讳什么颜色 浏览:272
意大利悬崖餐厅在哪里 浏览:821
英国留学都有什么特征 浏览:748
中国第一条沥青路在哪里 浏览:3
美国制裁伊朗什么时候开始的 浏览:351
越南人吃什么饭最好 浏览:858
从天津如何到达印度尼西亚 浏览: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