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初养蜜蜂者怎样获得蜂源
野外捕捉的蜜蜂群蜂蜜产量和质量都不高,养殖蜜蜂通常购买人工培育的优质品种。养殖者可以通过当地蜂农或者蜜蜂养殖公司获得蜂源。选购蜂群必须根据当地的蜜源、气候等条件选择蜜蜂种类。
蜜蜂品种选择:
目前我国饲养着7百万群蜜蜂,其中90%是从国外进口的欧洲蜜蜂,包括意大利蜂和东北黑蜂等;还有10%是中华蜜蜂。
1、意大利蜂,简称意蜂。广泛饲养在华北、东北地区。意蜂蜂王产卵力强,工蜂育虫能力强,不仅在生产上起重要作用,而且是重要的育种素材。
2、东北黑蜂,是欧洲黑蜂的过度类型。繁殖力强,在寒冷地区越冬性能好。但在纬度低的地区不能保持强群。
3、中华蜜蜂是简称中蜂,适宜在我国东北、西北、华北、华东、西南等地区生活。中蜂飞动敏捷,嗅觉灵敏,勤奋,抗病、耐寒、耐热力强。但产蜜量和分泌王浆的能力略低于欧洲蜜蜂。
通过介绍,您就可以根据各地区的具体条件,选择合适的品种,采取相应的饲养措施。
蜜蜂养殖所需要的设备
1、蜂箱,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蜂巢,是蜜蜂栖息、繁殖、贮存食料的场所。蜂箱由大盖、草帘、覆布、副盖、巢脾、隔板、隔王板等几部分组成。脾的两面有几千个排列整齐、相互衔接的六角形蜂房。
2、脾。脾固定在木制的边框上,称为一框巢脾。根据巢脾上蜂蜜、花粉、幼虫的数量,分别称为蜜脾、粉脾、和子脾。根据日龄的大小子脾又分为:卵脾、虫脾、封盖子脾和空脾。装有10框巢脾的蜂箱是使用最广泛标准蜂箱。可以通过叠加继箱的方式,及时扩大蜂巢。
3、蜂路。各巢脾之间的距离叫作蜂路。
4、隔王板.用于将育虫区和贮蜜区分割开,有利于蜜的成熟和采蜜,提高生产效率。
养蜂前的准备工作
1、可供蜜蜂采集花蜜、花粉的植物称蜜源植物。蜜源是养蜂生产的基础。在确定放蜂地点之前,一定要调查清楚蜜源植物的种类、面积、花期等情况。能采集到大量商品蜜的主要蜜源植物有:油料作物中的油菜,牧草绿肥中的草木犀、苜蓿,果树中的枣树,林木中的槐树,灌木中的荆条等。通常,一群蜜蜂大约需要2~4亩蜜源植物。还要了解清楚各种蜜源植物的开花期,以及历年放蜂产蜜的情况。放蜂地点应选在距离主要蜜源植物2km内的地点。蜂场离蜜源植物越近越好。蜂场附近要有清洁的水源。如湖泊、小溪。水渠等,以保证蜜蜂采水和养蜂人员生活用水。蜂场应选在地势平坦、干燥,向阳,东南方开阔,没有障碍物。
2、西北面最好有小山坡或房屋、篱笆的位置。附近有高音喇叭、路灯、诱虫灯的地方不适于放蜂。
3、选购蜂群必须根据当地的蜜源、气候等条件选择蜜蜂种类。我国西北、华北、东北的平原地区,夏季干燥,有流蜜期较长的大蜜源, 可以选择意大利蜂。东北的山区,冬季长而寒冷,春季短,主要蜜源花期早,可以选择耐寒能力强的东北黑蜂。如果当地位于山区,没有集中的大蜜源,可以选择中蜂。
4、选购蜂群的时间最好在早春,气温日益回升,并趋于稳定,蜜源植物开始开花时购买。这个时期购买,有利于蜂群的繁殖,当年见效。也可以在夏、秋季节购买,但应当注意,当年至少还应有一个主要蜜源。这样,即使不能得到很多商品蜂蜜,至少能够保证蜂群越冬需要的饲料储备,注意,全年蜜源结束以后不宜买蜂。因为这时买蜂除了购买费用外,还要买糖喂蜂。越冬时,蜂群还可能死亡,购买蜂群还应注重蜂群品质,蜂王的年龄不要超过两年,如果在夏、秋买蜂,最好选择当年的新王。质量好的蜂王,腹部大,尾部略尖,四翅六足健全,行动稳重。产卵面积大,而且整齐。品质好的工蜂个头大,颜色鲜亮。开箱提脾时,不到处乱爬,性情温顺。整个蜂群要健康无病,蜂群中蜜蜂的数量,早春不宜少于2框,夏秋应在5框以上,并有一定的子脾。例如,蜂量为5框的蜂群,应有子脾3~4框,其中,封盖子脾至少应占一半。此外还应注意,每张巢脾上,必须有饲料脾0.5~1 kg。巢脾不要过于陈旧。巢脾上不应有很多雄峰房。
5、蜂群运回后,如果箱内吵闹,可把箱盖架空,放置在副盖上通气,并对巢门喷水。如果场地宽敞,蜂箱可以单箱排列。要求前排与后排错开,各排之间相距2~3米,蜂箱之间相距1~2米,便于蜜蜂认巢和人员管理。如果场地小,也可双箱并列。两箱一组,相距20厘米。排列蜂箱时,巢门方向一般朝南,也可朝东。注意,巢门不能朝西,以免下午的阳光直射巢门,使巢温过高。
6、蜂蛰是蜜蜂的一种自卫本能,当管理动作粗暴,或站立在蜂箱前,阻挡蜂路时,或养蜂人员身上有异味,都会引起蜂蛰,蜂蜇对人没有害处,万一不慎被蛰,不要紧张地用手乱拍。要沉着地用手指甲刮去蛰刺。不要用手拔刺,以免使毒液更多地进入皮肤。被蛰的部位可以用水洗涤。随后涂一点氨水,或肥皂水。
蜂群的日常管理
1、蜂群检查
通过对蜂群的检查可以让我们掌握蜂群的变化,以便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为蜜蜂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检查的方法分为开箱检查和箱外观察。开箱检查蜂群时,为避免蜂蜇,应穿浅色服装,带好面罩。人要背向阳光。启动副箱盖时,先用刮刀轻轻撬动,再用手指推移副盖,使其与箱口粘着的蜂胶脱离。翻转副盖,平放在蜂箱前。一端搭在巢门板上,便于副盖上的蜜蜂爬回巢内。用刮刀轻轻拨动隔板和巢框,使框耳与箱身槽沟分开。用双手拇指和食指紧捏两端的框耳,小心的将巢脾垂直提出。注意,巢脾不能相互擦碰,以免擦伤蜂王或激怒蜜蜂。检查巢脾的方法有两种。
(1)、是把巢脾提到视线的高度,先看面对的一面,再以巢脾上的梁为轴翻转,看另一面。注意,翻转时巢脾与地面始终保持垂直,防止蜜汁与花粉从巢房中掉出。
(2)、是先看面对视线的一侧,然后将巢脾放低,把巢脾的上部向视线倾斜45度,看另一面。
检查巢脾时,必须在蜂箱上方进行,尤其是双王群,最好在提脾的一侧上方观察,以免蜂王掉落,造成损失。因为蜜蜂拥挤,不利于观察,可在巢脾提出箱口一半时,用腕力上下快速振动几下,利用惯性抖掉蜜蜂。如果巢脾上剩余的蜜蜂多,可用柔软的蜂扫轻轻拂去。
2、需要检查的内容
(1)要检查蜂王是否存在。从蜂群中央提出巢脾,如果看不到蜂王也看不到卵,蜜蜂四处乱爬,并发出振翅般的叫声。这就是蜂群丧失蜂王的表现。如果巢房中有多粒卵,而且多产于房壁上,很凌乱,表明失王很久,工蜂已经开始产卵。检查要经过两到三次,确认确实没有蜂王了,才能放入新王。否则,一旦出现两只蜂王相遇,就会两败俱伤,给农户带来损失。
(2)检查蜂王产卵情况。揭开箱盖,蜜蜂工作有条不紊,巢脾上可以看到卵,表明蜂王在产卵。一个单王的蜂群中,卵、幼虫、封盖子脾的比例应为1:2:4。也就是:一个卵脾,2个虫脾,4个封盖子脾,以及1~2框蜜粉脾。如果子脾上产卵面积大则表明蜂王产卵旺盛,群势正常。如果蜂王胸腹部小,颜色变深,跛行,缺翅,表明这是劣质蜂王,如果脾上没有卵,而有自然王台,蜜蜂怠工,预示将要分蜂。如果子脾面积小,蜂群比其他蜂群发展慢,表明蜂王产卵力差,或产卵处于低潮。
(3)检查蜜蜂和巢脾的关系。揭开副盖时,如果发现副盖上、隔板外、边脾上挤满了蜜蜂,就表明蜜蜂多于巢脾,需要加脾。如果巢脾上蜜蜂稀少,隔板上没有蜜蜂,说明巢脾多于蜜蜂。如果隔板上蜜蜂多,而巢脾上蜜蜂少,则说明巢内温度高、湿度低,蜜蜂离脾。
(4)检查箱内贮蜜情况。揭开巢盖时,能够闻到蜜的香味,可以看到各巢脾上部有加高的白色的蜂蜡蜜房盖。提起边脾,感到沉重。表明箱内蜜足。如果开箱后,蜜蜂表现出不安或惊慌,提脾感到轻,并且有蜜蜂掉落,说明箱内缺蜜。无病情,但子脾上蜂子不整齐,表明曾经缺过蜜。如果子脾有抛弃蜂子的现象,表明缺蜜严重。
3、巢脾原位装回
巢脾检查完成以后,必须按原位装回,装回时,注意蜂路应保持在8~9毫米。插上隔板,轻轻地上下摇动副盖,催促蜜蜂离开箱沿。最后盖好箱盖。开箱检查一般10~15天一次,早春时节最好在中午进行,而夏季最好在上午10点和下午4点时进行。
㈡ 中华蜂蜜和意大利蜂有没有区别
中华蜂蜜(俗称土蜂蜜)与意蜂蜜的区别:
1、从蜂蜜的外观来看,土蜂蜜是凝固粘稠状态,是混合蜜,混合有花粉、蜂胶、蜂腊等所有成份为一体,而市场上的意蜂蜜稀而透明、水分大、成份单一。
2、口感上,刚采割的土蜂蜜有较浓的中草药味,有酸甜苦辣四味,而意蜂蜜口感普通,口味单一。
3、中华蜜蜂的蜜口感细腻一些,中蜂采蜜源广,故营养价值高点,中蜂用药少或不用药。
4、从结晶和色泽上看,土蜂蜜结晶后颗粒细微,细如脂,润如奶油,而意蜂蜜结晶时有较大的可见颗粒物。从色泽上看,土蜂蜜有黄、白、红三种颜色。
1、中华蜜蜂(Apis cerana)又称中华蜂、中蜂、土蜂,是东方蜜蜂的一个亚种,属中国独有蜜蜂品种,是以杂木树为主的森林群落及传统农业的主要传粉昆虫。
2、意大利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品种,简称意蜂。学名Apis melliferaLigustica Spinola。原产于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原产地地中海气候和蜜源地条件的特点是:冬季短、温暖而湿润;夏季炎热而干旱,花期长。在类似以上的自然条件下,意大利蜂可表现出很好的经济性状;在冬季长而严寒、春季经常有寒潮袭击的地方,适应性较差。
网络-意大利蜂
㈢ 意蜂种群哪里有得买
什么是意蜂呢?在我国大部分用于商业养殖的都是从国外进口的意大利蜜蜂(简称意蜂),意蜂便于大量饲养,产量高,其产量是同等条件下中国蜜蜂的几倍到十几倍,所以国内养蜂场绝大部分都是饲养意蜂。什么是中蜂呢?所谓中蜂,既是中国蜜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蜜蜂,在我国很多地方有很大部分是野外生存。中蜂所产蜂蜜(即中蜂蜜)香甜可口,营养丰富,亦为《本草纲目》记述之蜂蜜,药效佳,是药引的首选蜂蜜,是超市和商店所卖的那种意蜂蜜所不能比的。怎样找野外意蜂?据《北京科技报》报导:目前已经没有野生的意大利蜜蜂了。这是否与长期驯化有关?
人类很早就开始饲养意大利蜜蜂。由于驯化数量太大,远远超过了野外种群的数量,因此,驯化的意蜂侵占了野外种群的生存空间。比如,驯化的蜜蜂去采蜜,必然减少了野生种群可采蜜的花的数量。而驯化的种群又无法在野外生存,逐渐导致了野外种群的灭绝。现在,意蜂已经没有野生种群
㈣ 意大利蜂的简介
简称意蜂。原产于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是典型的地中海型气候和生态环境的产物。一些学者认为,意大利蜂是亚平宁半岛上原有的欧洲黑蜂与引进的塞浦路斯蜂长期自然杂交形成的。亚平宁半岛的气候和蜜源条件的特点是:冬季短、温暖而湿润;夏季炎热而干旱,蜜源植物丰富,花期长。意大利蜂在类似上述自然条件下,可表现出很好的经济性状;但在冬季长而严寒、春季经常有寒潮袭击的地方,则适应性较差。
形态特征:个体比欧洲黑蜂略小。腹部细长,腹板几丁质为黄色。工蜂腹部第2~4节背板的前缘有黄色环带,在原产地,黄色环带的宽窄及色调的深浅变化很大;体色较浅的意蜂常具有黄色小盾片,特浅色型的意蜂仅在腹部末端有一棕色斑,称为黄金种蜜蜂。绒毛为淡黄色。工蜂的喙较长,平均为6.5毫米;腹部第4节背板上绒毛带宽度中等,平均为0.9毫米;腹部第5背板上覆毛短,其长度平均为0.3毫米;肘脉指数中等,平均为2.3。
㈤ 世界上公认的经济价值最高的四大蜜蜂品种是什么它们的原产地在哪里
世界上人们公认的经济价值最高的四大蜜蜂品种是指西方蜜蜂种欧洲类型中的欧洲黑蜂、意大利蜂、卡尼鄂拉蜂和高加索蜂。这四大蜜蜂品种对现代养蜂业的形成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欧洲黑蜂原产于阿尔卑斯山以北的欧洲广大地区;意大利蜂原产于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卡尼鄂拉蜂原产于奥地利境内的阿尔卑斯山南部和巴尔干半岛的北部,分布于整个多瑙河流域,包括奥地利、南斯拉夫、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和希腊的北部;高加索蜂原产于高加索中部的高山谷地,主要分布于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等地山区。
㈥ 意大利蜂的历史介绍
意大利蜜蜂原产于地中海中部的亚平宁半岛上,属黄色蜂种。该半岛的西北面是欧洲黑蜂的广袤的分布区。其东北面则是卡尼鄂拉蜜蜂的分布区,卡蜂也是属于黑色蜂种。另一方面,靠近半岛西南端的西西里岛的原产蜜蜂也是黑色的。意大利养蜂学家Giogio Celli1983年在《LeApi》书中介绍,西西里岛蜜蜂很可能是欧洲黑蜂的一个品系(生态型)。那么,长期处在黑色蜂种包围圈中,何以出现着黄色的蜂种呢?这可能是,当今的意大利蜜蜂是亚平宁半岛上原有的欧洲黑蜂与相当时期前引进的塞蜂自然杂交而形成的。其根据是:
第一,塞普路斯蜜蜂原产于地中海东部的塞普路斯岛上,表型为鲜艳的橙黄色,非常醒目,惹人喜欢。其工蜂个体比意蜂小,腹部前3节背板呈橙黄色,其上各有一条黑色环带,后3节背板为黑色,腹部腹板除最后两节外,通常呈鲜明的橙黄色,这是塞蜂最明显的特征。其蜂王腹部为浅黄色,每节背板都有一条新月形的黑环,其产卵力强,分蜂性弱,性情凶暴。中国农业科学院养蜂研究所于1973、1974年曾引入过两批塞蜂蜂王,由于蜂性凶暴异常,已被淘汰。而体色黄,产卵力强,分蜂性弱正是当今意大利蜜蜂的3个重要特点。
第二,早在1935年出版的《ABCandXYZofBeeCulture》621页中提到:“大致上可以说,塞普路斯蜜蜂不但是叙利亚蜜蜂和巴勒斯坦蜂,而且也是意大利蜜蜂的祖系”。
第三,蜜蜂体色遗传规律属于中间遗传。意蜂体色的表现正是塞蜂与黑蜂的中间型。
第四,古希腊、古罗马时代,地中海航运就已十分发达,冬季塞蜂通过航运到达亚平宁半岛港口是十分可能的。
意蜂1853年首次引到法国。1859年,又引到了美国,并且也和其他国家一样,成为企业化蜂种。自从意大利和美国的育王企业建立之后,意种蜂王便不断地发送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世界养蜂业的发展。
㈦ 意大利蜂的介绍
意大利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品种。学名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Spinola。原产于意大利的亚平宁半岛。原产地地中海气候和蜜源地条件的特点是:冬季短、温暖而湿润;夏季炎热而干旱,花期长。在类似以上的自然条件下,意大利蜂可表现出很好的经济性状;在冬季长而严寒、春季经常有寒潮袭击的地方,适应性较差。
㈧ 蜜蜂是怎么来的
蜂王在巢室内产卵,幼虫在巢室中生活,经营社会性生活的幼虫由工蜂喂食,营独栖性生活的幼虫取食雌蜂贮存于巢室内的蜂粮,待蜂粮吃尽,幼虫成熟化蛹,羽化时破茧而出。家养蜜蜂一年繁育若干代,野生蜜蜂一年繁育1~3代不等。以老熟幼虫、蛹或成虫越冬。
一般雄性出现比雌性早,寿命短,不承担筑巢、贮存蜂粮和抚育后代的任务。雌蜂营巢、采集花粉和花蜜,并贮存于巢室内,寿命比雄性长。
进化过程
在蜜蜂社会里,它们仍然过着一种母系氏族生活。蜜蜂一生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变态过程。在它们这个群体大家族的成员中,有一个蜂王(蜂后),它是具有生殖能力的雌蜂,负责产卵繁殖后代,同时“统治”这个大家族。蜂王虽然经过交配,但不是所产的卵都受了精。它可以根据群体大家族的需要,产下受精卵工蜂喂以花粉、蜂蜜21天后发育成雌蜂(没有生殖能力的工蜂);也可以产下未受精卵,24天后发育成雄蜂。当这个群体大家族成员繁衍太多而造成拥挤时,就要分群。分群的过程是这样的:由工蜂制造特殊的蜂房 —— 王台,蜂王在王台内产下受精卵;小幼虫孵出后,工蜂给以特殊待遇,用它们体内制造的高营养的蜂王浆饲喂,16天后这个小幼虫发育为成虫时,就成了具有生殖能力的新蜂王,老蜂王即率领一部分工蜂飞去另成立新群。中华蜜蜂Apis cerana Fabr.和意大利蜜蜂A. mellifera L.都是普遍饲养的益虫,在饲养过程中,新蜂王出世后就要人工替它分群,否则会有一个蜂王带领一批工蜂离开蜂巢飞走而损失蜂群的生产力。
㈨ 意大利蜜蜂为什么说是世界名种
意大利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品种,简称意蜂,是目前世界上养殖最多的蜂种之一,原产于地中海中部的意大利亚平宁半岛上,比欧洲黑蜂较小,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和生态环境的产物,后
意大利蜂是西方蜜蜂的一个品种,简称意蜂,是目前世界上养殖最多的蜂种之一,原产于地中海中部的意大利亚平宁半岛上,比欧洲黑蜂较小,典型的地中海气候和生态环境的产物,后从日本引进,能适应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有广泛的养殖基础,那么意大利蜂的优缺点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下吧!
意大利蜂的优点
1.繁殖力强:意大利蜂的繁殖力相比其他蜂种要强一些,自从早春开始蜂王就开始产卵,蜂群培育幼虫能力也不错,不管是蜂王产卵还是工蜂育虫受当地气候的影响不大,哪怕是炎热的夏季和日渐转凉的秋季也能保持强盛的繁殖力。
2.生性温顺:意大利蜂相对于中华蜜蜂、东北黑蜂来说要,性情温顺不少,和东北黑蜂一样,意大利蜂对光的敏感度较低,不太怕光。在查看蜂箱情况时,意大利蜂也不会表现得焦躁不安,如果养殖时间较长的话,与养蜂人之间也会表现得更加友好,一般不会发生蜇人的现象,前提是不要乱跑乱动哦。
3.不易分蜂:意大利蜂和中蜂相比,其分蜂性会弱化很多,在实际的养殖过程中,意大利蜂较容易保持强群,一般在一年之中多在春季发生一次分蜂,个别蜂群一年之中会二次左右,意大利蜂不易分蜂的特点还表现在炎热的夏季或食物不足的时候,即使是高温或濒临饿死的情况也不会发生飞逃的现象。
4.采蜜力强:意大利蜂的采蜜力相比中蜂要强一些,特别是在大流蜜期表现得非常不错,面对大面积蜜源植物时,能集中强群优势较好的完成采集任务,进蜜快产量高,而且意大利工蜂分泌王浆的能力也优越其他蜂种。
意大利蜂的缺点
1.适应性差:意大利蜂不耐寒,越冬性差,5度时就表现出冻僵状态,温度回升14度以上才会出巢采蜜,越冬时以强群越冬,因此饲料消耗大,对于较寒冷的地区不太适合饲养,越冬困难,在蜜源较匮乏的地区容易出现“饥荒”,对胡峰等天敌的抵御能力较弱,缺乏独立野外生存的能力,在早春工蜂育虫时往往被冻死而影响群势发展。
2.抗病力弱:意大利蜂的抗病能力较弱,比较容易感染幼虫腐臭病、白垩病等,也极易遭受蜂螨的侵袭,需要经常喷洒除螨药,但意大利蜂不害怕巢虫,对巢虫有一定的清除能力。
3.盗蜂性强:意大利蜂盗蜂性强,如贮存不足极易发生盗蜂,不管是野外洒落的蜜汁,还是其他蜂群的存蜜都会成为意大利蜂偷取的对象;如是混合蜂种饲养,往往意大利蜂最先发生盗蜂现象,更有甚者,意大利蜂会潜入中蜂巢内袭击蜂王,轻则扰乱中蜂蜂群秩序,重者导致中蜂蜂王惨死。
4.不善于零星采集:意大利蜂虽然采集能力强,但是对于蜜源不丰富的地区,表现的不是那么好,对零星蜜源的采集能力较弱,在没有大蜜源时需要经常饲喂,糖和蜜,所以意大利蜂比较适合流动式追花期饲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