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意大利蟋蟀受惊扰时会改用什么发声
1. 蟋蟀科,亦称为厅唤磨,属于昆虫纲、直翅目、蟋蟀总科的一大科。它们通常被称为蟋蟀,在中国北方亦被俗称为蛐蛐。全球已知的蟋蟀种类约有2500种,而中国已知的大约150种,其中包括台湾地区的50种。
2. 蟋蟀的体型多中小型,亦有少数大型。它们的体色通常为黄褐色至黑褐色。头部圆形,胸部宽广,触角细长。它们的口器为咀嚼式,其中一些种类的大颚非常发达,适于咬斗。
3. 蟋蟀的足部构造特殊,前足和中足相似且等长,后足则特别发达,适合跳跃。前足的胫节上有着听觉器官,位于近基部,而后足的胫节背面通常具有一组长刺。
4. 雌雄蟋蟀的腹部末端都有一对尾毛。雄蟋蟀的腹部还具有短杆状的腹刺一对,而雌蟋蟀则具有比尾毛还长的产卵管。
5. 雄性蟋蟀的前翅上有着发音器,由翅脉上的刮片、摩擦脉和发音镜组成。当雄性蟋蟀举起前翅,左右摩擦时,发音镜震动,从而发出声音。
6. 蟋蟀的生活周期经历了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属于不完全变态。它们的体色多为黑褐色,体型圆桶状,有粗壮的后腿和比身体还长的细丝状触角。
7. 蟋蟀科和螽斯都是鸣虫,但只有雄性蟋蟀会发声,这是通过翅膀的磨擦来实现的。要区分雌雄蟋蟀,可以看到雄性的翅膀上有明显的凹凸花纹,而雌性的翅膀则平直。
8. 蟋蟀的听器位于前足的节上,这是一个独特的特征。它们的体色通常较暗,部分种类可能呈现绿色或黄色,缺乏鳞片。头部通常为球形,触角细长,复眼较大,单眼三枚。前胸背板扁平或隆起,两侧缘通常不明显。
② 意大利蟋蟀用什么部位发音 意大利蟋蟀的发声器官和发声方法
意大利蟋蟀用翅膀发音。蟋蟀在鸣叫时,翅膀举起,约与背面成45度的角,向左右两侧张开,又迅速闭合。在右翅上的透明发音膜与左翅上硬质的翅脉摩擦,造成翅膀的振动,发出声音来。
蟋蟀常栖息于地表、砖石下、土穴中、草丛间。吃各种作物、树苗、菜果,蟋蟀的某些行为可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诱发。蟋蟀生性孤僻,一般的情况都是独立生活,绝不允许和别的蟋蟀住一起,因此它们彼此之间不能容忍,一旦碰到一起,就会咬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