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观意大利 > 拜占庭占领意大利有什么影响

拜占庭占领意大利有什么影响

发布时间:2022-07-06 09:09:33

1. 东罗马帝国灭亡的影响及意义

公元392年,罗马皇帝狄奥多西一世,宣布取缔所有异教,基督教成为了帝国的国教。基督教成为国教后,罗马教会就成为罗马帝国的一个部门或机构,受皇帝的管辖。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教会开始在在政治上脱离罗马帝国的控制,并逐渐走向他权利的顶峰。

西罗马帝国灭亡后,罗马教会依然和当时意大利的统治者日耳曼的东哥特人保持距离,仍臣服于远在君士坦丁堡的东罗马帝国皇帝。但是,由于罗马处于日尔曼蛮族的政治军事影响之下,加之距离遥远,使君士坦丁堡要实现对罗马教皇的有效控制事实上是不可能的。在日尔曼人入侵期间,或在罗马行政机构撤退或失控的地区,罗马教会作为意大利地区硕果仅存的罗马帝国的政治机构,当时它代表了罗马和基督教的古老传统,它屹立于日尔曼人入侵造成的废墟上,似乎是蛮族无法摧毁的永恒之城,因而在5-6世纪之交时,罗马教会将大批罗马遗民聚集在自己周围。这大大提高了教会的威信。罗马教会因而开始成为一股独立的政治势力。

536年,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一世,攻灭东哥特王国,重新统治意大利,罗马教会重新回到了罗马皇帝的控制中,从此直到8世纪中叶,罗马教会一直在拜占庭皇帝的控制(或者说是名义上的控制之下),其间绝大多数教皇均系叙利亚人或希腊人,而当时的教皇也不得不屈从于拜占庭诸皇帝的武力统治,那时的教皇们若不顺从,即会被遭到皇帝的囚禁。但罗马教会最终还是彻底摆脱了拜占庭皇帝,并和君士坦丁堡教会正式分裂,这来自以下三方面的因素:

一是,至6世纪中叶起,日耳曼的伦巴第人开始持续进攻意大利,不断蚕食拜占庭在意大利的领地。拜占庭的势力在意大利日趋于衰颓,大约在公元751年,伦巴第人攻陷了拜占庭意大利的首府拉韦那。拜占庭势力被赶出了意大利中部和北部。这事虽使罗马教皇遭到伦巴第人的极大威胁,但也使他们脱离了对拜占庭皇帝全面的隶属关系。

二是,717年,拜占庭帝国小亚细亚军区总督立奥击退了阿拉伯人对君士坦丁堡的进攻后,强迫狄奥多西三世皇帝退位,自己登上皇帝宝座,称立奥三世(717—741年)。开创了伊苏里亚王朝的统治(717—797年),立奥为了保障新兴军事贵族的利益,安定军士生活,需要大量土地和财产,分封给各级军事长官,但是当时拜占庭的土地大部分掌握在教会和修道院之手,它们还享有免税和免徭役特权,从而严重影响国家的税收和军队的巩固。为了打击教会,于是立奥从726年起宣布反对圣像崇拜,掀起一个全社会破坏圣像运动。这就是拜占庭历史上着名的“破坏圣像运动”。730年1月立奥召集御前会议,要求僧俗高级贵族在他制定的反对圣像崇拜的法令上签字,拒绝签字者立即免职。此时的罗马教会,坚决反对这项法令,和拜占庭帝国公开决裂。731年罗马教皇格利高里三世宣布开除立奥三世和全体圣像破坏者的教籍。立奥则剥夺教皇在南意大利的征税权和对伊利里亚的管辖权作为回击,在拜占庭的“破坏圣像运动”断断续续一直持续到843年,当时的拜占庭皇帝狄奥多拉宣布重新恢复圣像崇拜才告终止,这117年的“破坏圣像运动”,使罗马教廷和拜占庭皇帝彻底决裂,也造成了东西方教会的完全分裂,从此,欧洲的两大阵营壁垒分明。

最后,对罗马教会的地位,起决定性作用的是法兰克人。公元739年伦巴第人在国王留特普兰领导下企图征服罗马,教皇格利高里三世依靠求助法兰克墨洛温王朝的宫相查理*马特,击退了伦巴第人对罗马的进攻。公元754年教皇斯蒂芬三世为了逃避伦巴第人,越过了阿尔卑斯山投靠查理*马特的儿子“矮子”丕平,双方缔结了一个双赢的协定:丕平为教皇提供军事保护;而教皇则正式承认丕平取代墨洛温王朝的傀儡君主,获得国王的合法称号。754,756年,丕平两次出兵翻越阿尔卑斯山,打败了伦巴第人,并从他们那里夺取了意大利中部以罗马和拉维纳为中心的大片土地,丕平为了答谢教皇对他王位的认可,把这片土地包括拜占庭总督在意大利的全部辖区赠给了教皇,这就是着名的“丕平献土”,教皇国的成立,意味着罗马教会同东罗马帝国在政治上的正式分离。

为了使教皇国的立国合法化,法兰克人(应该就是丕平及其部下)伪造了一些极其重要的文件,例如:“君士坦丁的赠予”,把它说成是罗马君士坦丁大帝颁布的一项教令,大意说,当他创建新罗马(指君士坦丁堡)时,他曾将旧罗马以及其所有的西方领土赠给了教皇。作为教皇世俗权力基础的这项馈赠竟被以后中世纪的人们一直深信不疑,直到文艺复兴,伟大的佛罗伦萨历史和语言学家洛伦佐*瓦拉(1406-1457年)才将这份文件辨伪,斥为赝品(见笔者的《漫谈欧洲文艺复兴》)。奇怪的是,洛伦佐*瓦拉竟被当时的教皇尼古拉五世任命为教廷秘书,原因是教皇太热爱拉丁文了,因而对当时文艺复兴的拉丁文大师洛伦佐*瓦拉爱不释手,这是题外话。

2. 想一想拜占廷帝国衰落的原因是什么

东罗马帝国:拜占廷帝国 (通常被认为开始自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
首都:君士坦丁堡
初始领地:包括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南高加索的一部分
后占领意大利、西班牙东南部、北非以及西地中海各岛
宗教:天主教,后改宗东正教
以上简介与东罗马帝国兴亡有关,因此不是废话.东罗马帝国灭亡有两个重要方面.
1、领土方面:
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地区处于与新兴伊斯兰国家——阿拉伯帝国相接,两大强国因为宗教扩张、领土扩张长期战争,公元7世纪,东罗马帝国随后失去了这三个地区.
而在此之前伦巴底人占领了意大利北部,斯拉夫人占领了巴尔干半岛的大部分地区,波斯人入侵和占领了东部的省份.东罗马帝国一直处于与其他民族、国家的战争中,国力受损严重.
帝国处于基督教的东方前沿,与阿拉伯持续敌对.
2、宗教方面:
除了与伊斯兰教的天然敌对外,在此之前的公元1054年,帝国与教庭决裂,改宗东正教.
由西欧天主教发起的多次十字军东征,意图收复在7世纪由东罗马丢失的天主教领地——圣城耶路撒冷.由于针对共同的敌人——伊斯兰阿拉伯,因此十字军与东罗马帝国虽然教派不同,但处于中立位置,帝国允许十字军过境.但公元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十字军背信弃义,突然袭击了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帝国灭亡,被拉丁帝国取代.
1261年帝国复建,但其领土只包括小亚细亚西北部、色雷斯、马其顿、爱琴海北部一些岛和伯罗奔尼撒若干据点.因此,此次宗教偷袭真正重创了东罗马帝国.
十四世纪后,奥斯曼帝国不断对拜占庭入侵. 14世纪末期,拜占庭军队丢失了安纳托利亚这个重要的马匹盛产地,东罗马的核心部队——拜占庭骑兵的建设受到巨大影响,军队战斗力急剧下降. 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1461年拜占庭灭亡.
因此,东罗马帝国灭亡于天主教十字军的重创和伊斯兰教的持续消耗.

3. 拜占庭帝国是怎样确立了对意大利的统治的

公元536年5月,拜占庭军队攻占了那布勒斯。东哥特人为了抵抗侵略,选举维梯基斯为国王。维梯基斯迅速结束了与法兰克人的战争,并联合法兰克人和波斯人共同对付拜占庭帝国。但是在贝利萨留的打击下,维梯基斯被迫投降,接着,意大利的许多城市望风而降。公元562年,拜占庭帝国确立了对意大利的统治。

4. 拜占庭时期意大利地区的领土是怎样变迁

1.东西罗马的联系比楼上解答所述的还要更紧密,帝国只有一个,只是有两个或者多个高管(皇帝)。皇帝们联名颁布法令,新皇帝的继承必须寻求其他在任皇帝的承认,否则就不合法,西罗马人在东帝国担任官员或者反之,或者在两个部分之间调任,都是平常之事。而所谓隔阂或者不愿意涉入也不存在。确实进入公元5世纪以后西帝国处于自顾不暇,而东帝国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但是总体上来说还是尽可能的帮助西帝国。西罗马几个短暂的政治稳定乃至复兴时期,背后都有东帝国的支持。在468年东西帝国还组织联军试图收复汪达尔人占领的北非,结果失败告终。时任西部皇帝Anthemius(467-472在位)就是西部向东部求援后东部直接指派的皇帝,距离476年已经很近了。
2.476年奥多亚克废罗慕路斯·奥古斯都,被认为是西部帝国灭亡。实际上小皇帝是蛮族首领的儿子,他登基不被东部承认,是非法的,奥多亚克废帝后,遣使向君士坦丁堡的东部皇帝芝诺表达效忠,并请求皇帝授予他意大利的统治权。芝诺回复让奥多亚克去向尼波斯要统治权,尼波斯是475年被蛮族军官驱逐出意大利的正牌末代皇帝,受东罗马承认的合法皇帝,当时避居达尔马提雅。尼波斯死于480年,其间奥多亚克在意大利依然铸造有尼波斯头像的铸币,可见奥多亚克确实(至少名义上)向尼波斯效忠,并保持了(西)罗马帝国地方官员的身份。尼波斯死后不再有西部皇帝被立,整个罗马的统治权遂全部归属于君堡(尽管对西帝国的统治权是名存实亡)。
489年东哥特首领狄奥多里克受芝诺鼓动,入侵意大利,打败奥多亚克成为意大利统治者,他也受芝诺册封为意大利国王,作为罗马官员统治意大利。此后东帝国也有想消灭东哥特王国的尝试,但是都被狄奥多里克打败,然而他也没有因此宣告独立。他的统治是极其罗马化的,元老阶层依然活跃在意大利的政坛和经济中,476以来的这一时期的意大利和4世纪的并没有多少区别,意大利的罗马人也不觉得自己是亡国遗民,他们过着罗马式的生活,由罗马官员统治,受罗马法律节制,乃至自由通行去东帝国经商、做官。甚至狄奥多里克政府中的官员(是蛮族)也有去东部帝国政府担任官职的。对皇帝来说的区别就是皇帝不再能实质控制意大利的统治者了,然而西帝国的大多数时候皇帝都不能控制实际掌权人,所以....你看不出意大利“沦陷”到底制造了什么不同。
3.狄奥多里克死后一年,一代雄主查士丁尼登上罗马皇位。和楼上看法不同,现代史学基本上一致认为他确实是一代英主而非简单意义上的穷兵黩武。所谓的“前所未有的伟大时代”就在此时,这个前所未有指的是整个罗马史,而非单纯的东帝国史。虽然领土不曾恢复到2世纪帝国的疆域,但是这一时期的帝国社会,文化,经济都处于历史巅峰。查士丁尼早期的帝国财政是极其健康的,财政收入达到全罗马历史750BC~1453AD的巅峰,而无论对波斯买和还是对西部的再征服的兵员和军费,都远低于以前的估计。
然而541年~542年一场大瘟疫毁灭了这个黄金年代。一般认为这场大瘟疫杀死了帝国1/3以上的人口(有的估计甚至认为人口从3400万降低到了1800万),对财政的破坏更甚,因为瘟疫导致工商业的停滞。帝国财政收入几乎是立刻减少到了原本的1/3左右,这一打击毁灭了帝国再征服的可能,也让在意大利对东哥特的战争陷入了僵局(536年一度已经攻占首府拉文纳),这场战争又拖了20年对帝国来说可谓恶性循环,然而到查士丁尼统治末年,终于还是把各个战场都收拾完了,并成功让财政收入恢复到了鼎盛时期的一半多,可以说尽可能的把锅收拾干净不让子孙去背锅了。然而他的几位后继者日子还是过得紧巴巴的,这也是帝国无力抵抗伦巴第人入侵的一个原因。

5. 拜占庭帝国在传承古希腊罗马文化方面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拜占庭文化是欧洲中古文化的明珠,是人类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西方文化发展史上起了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作用。

拜占庭文化在世界范围内游牧民族普遍冲击农耕民族的时代,保护古典希腊罗马文化遗产免遭灭亡,使古典文化能够传于后世。同时,拜占庭人使古典文化适合于中古社会生活,形成了古典文化的特殊形式。

拜占庭文化内容丰富,体系完备,发展水平较高,因此在文化发展缓慢的中古欧洲发挥了积极作用,直接促进了斯拉夫世界的文明化,加速了斯拉夫各民族国家的发展,并且形成了以东正教为核心的东欧世界。

拜占庭文化还对周围其他民族文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推动了中古时期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拜占庭文化为中古晚期的西欧提供了有利于未来发展的进步因素,在学术和艺术领域留下的宝贵遗产通过各种渠道传遍世界。


6. 拜占庭帝国经历了哪些王朝.

经历了狄奥多西王朝、利奥王朝、查士丁尼王朝、非王朝、希拉克略王朝、伊苏里亚王朝、弗里吉亚王朝、非王朝、阿摩里亚王朝、马其顿王朝、非王朝、科穆宁王朝、杜卡斯王朝、科穆宁王朝、安杰洛斯王朝、拉斯卡里斯王朝(尼西亚帝国时期)、巴列奥略王朝。

1、查士丁尼王朝

查士丁尼王朝(518~610),拜占庭帝国(又名东罗马帝国)的第三个王朝,由查斯丁一世(又译查士丁一世)开创,因查士丁尼一世而得名,终结于福卡斯,共计有6个皇帝,统治92年。

另说将最后一位君主福卡斯单列为“福卡斯王朝”的君主,则查士丁尼王朝计有五帝,统治84年。

自查士丁一世起,所有查士丁尼王朝皇帝均没有子嗣,故帝位并非在直系血亲间传承。

2、伊苏里亚王朝

拜占庭帝国封建王朝(717~802)。因其建立者利奥三世(717~741在位)来自小亚细亚南部的伊苏里亚,故名,一共传4个皇帝、1个女皇,合计5个君主,统治85年。

伊苏里亚王朝末期,由于未能保卫罗马使之免遭伦巴德人入侵,罗马教廷转而向法兰克人求援。800年罗马教皇借口女皇伊林娜(797~802在位)即位不合法,给法兰克王查理加冕,称其为“罗马人皇帝”,是为查理大帝。

拜占庭永远丧失了对罗马城名义上的统治,成为名副其实的希腊化国家。

3、弗里吉亚王朝

弗里吉亚王朝(820~867),拜占庭帝国的一个王朝,因为家族的名字而得名,一共传3个皇帝,统治48年。

820年由米海尔二世“结巴者”杀害利奥五世后建立,王朝的建立,结束了从802年以来,长达18年的混乱局面,867年,末代皇帝米凯尔三世被其宠臣巴西尔一世杀害。

4、马其顿王朝

马其顿王朝,又名亚美尼亚王朝,是拜占庭帝国中期的一个王朝。

在867年由绰号马其顿人的巴西尔一世建立,止于狄奥多拉女皇于1056年病故(或米海尔六世于1057年被伊萨克一世·科穆宁推翻),共持续189年(或190年)。

在马其顿王朝中期,拜占庭帝国完成了军事复兴,但王朝后期,各种弊端也逐渐显现。

5、杜卡斯王朝

杜卡斯王朝(希腊语:Δούκας,1059年-1081年),是拜占庭帝国11世纪的王朝。1059年,科穆宁王朝皇帝伊萨克一世被废黜后,大臣君士坦丁·杜卡斯称帝,建立杜卡斯王朝。

1081年,伊萨克一世的远亲阿莱克修斯领兵攻入都城君士坦丁堡,废黜皇帝尼基弗鲁斯三世,杜卡斯王朝中断。1205年,杜卡斯王朝最后一个皇帝阿历克塞五世复辟王朝后不久被杀,杜卡斯王朝终结。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拜占庭帝国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查士丁尼王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伊苏里亚王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弗里吉亚王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马其顿王朝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杜卡斯王朝

7. 历史上的拜占庭是现在哪个国家

罗马帝国
中国史籍称“大秦”,也名“拂菻”或“海西国”。公元
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东罗马帝国以巴尔干半岛为中心,领属包括小亚细亚、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以及美索不达米亚和南高加索的一部分。首都君士坦丁堡,是古希腊移民城市拜占庭旧址,故又称拜占庭帝国。
从罗马分裂时起,首先从军事领域,两个国家出现了分歧,西罗马一直在沿用着守旧的步兵为主力的作战方式,而东罗马则开始探索骑兵为主力的作战方式。两个同源的国家逐渐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并且还展开过对抗。西罗马军队败多胜少。
查士丁尼统治时期(527-565年),拜占庭(东罗马)占领意大利南部和西西里岛,进攻罗马,555年消灭东哥特王国,击败西哥特,占领意大利、西班牙东南部、北非以及西地中海各岛。为当时地中海地区经济文化中心。公元七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后,东罗马帝国丧失了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十一世纪后,趋于衰落。1204年第四次十字军东征,十字军卑鄙地背叛了不自己的承诺,偷袭了君士坦丁堡,被拉丁帝国所取代。1261年拜占庭复建,但其领土只包括小亚细亚西北部、色雷斯、马其顿、爱琴海北部一些岛和伯罗奔尼撒若干据点。十四世纪后,奥斯曼帝国不断对拜占庭入侵。
14世纪末期,拜占庭军队丢失了安纳托利亚这个重要的马匹盛产地,东罗马的核心部队——拜占庭骑兵的建设受到巨大影响,军队战斗力急剧下降。
1453年君士坦丁堡沦陷。1461年拜占庭灭亡。
330年
君士坦丁大帝迁都君士坦丁堡。
395年1月17日
罗马帝国正式分裂为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
527年
查士丁尼一世成为皇帝。
532年-537年
查士丁尼一世修建“索菲亚大教堂”。
1054年
教会分裂:君士坦丁堡教会和罗马教廷决裂,
成为希腊东正教。
1204年
十字军东征:君士坦丁堡被十字军攻陷。
1261年
拜占庭皇帝迈克尔八世‧帕里奥洛加斯解放君士坦丁堡。
1453年
奥斯曼突厥攻陷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灭亡。
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或东罗马帝国(Eastern
Roman
Empire)是在西罗马帝国崩溃后依然存在的罗马帝国东半部。拜占庭帝国通常被认为开始自公元395年直至1453年。在其上千年的存在期内它一般被人简单地称为“罗马帝国”。

8. 拜占庭帝国对世界的影响

拜占庭帝国对欧洲与中东地区的中古历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首先,拜占庭帝国对斯拉夫民族进行了文化启蒙。中世纪之初,斯拉夫民族处于原始社会解体时期,9世纪中期,受到保加利亚国王的邀请,拜占庭东正教传教士进入保加利亚传教,在那里建立了东正教教会,创造了“西里尔文字”,奠定了斯拉夫文字的基础,此后,斯拉夫国家都逐渐皈依东正教,并且不断向拜占庭帝国学习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极大的促进了斯拉夫文明的文明进程。这使得两者产生了强大的精神依存感,以至于拜占庭帝国灭亡后,俄罗斯大公宣布继承东罗马帝国的遗产,将自己视为“第三罗马”,多次意图光复君士坦丁堡,到今天,俄罗斯联邦的国徽上仍然是象征着拜占庭帝国的双头鹰像。


俄罗斯国徽
其次,拜占庭帝国承继了欧洲古典文化和西欧文艺复兴,为文艺复兴提供了大量、宝贵的哲学思想。“1453年,拜占廷灭亡了。但是其精神永存。其巨大影响,不仅在曾经是拜占廷领土的那些国家,而且在拜占廷帝国旧疆界以外的国家中仍然存在。拜占廷文化在其国土之外的东欧和西欧甚至具有更深远和强大的影响。”(George Ostrogorsky: History of the Byzantine State, p508-50)。这些典籍,也传入阿拉伯世界,促进了阿拉伯文化的发展。

最后,拜占庭帝国长期为西方的基督教国家提供了保护伞,抵挡了来自东方一波又一波的游牧民族入侵,使得处于劣势基督教国家免于直接遭受来自强大苏丹国的军事压力,留存了文明的火种。可以想象,如果没有拜占庭帝国控制住地中海东部,控制了伊比利亚的摩尔人穆斯林王国和控制了北非与小亚细亚的阿拉伯帝国可以轻松从东西夹击弱小分裂的基督王国,世界历史格局将会大不相同。

最后,拜占庭帝国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个瑰宝,它的艺术与文学成就点亮了西欧的黑暗,让他们脱离野蛮,他的智慧与力量保护着基督教世界,并且给予所有国家文化精华,它是那个时代欧洲的灯塔,而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在中世纪始终是西方世界的文化中心。无论历史上它遭受了多少歪曲和诋毁,它始终是写在人类文明史上的精彩绝伦又可歌可泣的千年帝国。

9. 拜占庭帝国与意大利的关系

拜占庭帝国又叫做东罗马帝国,而东罗马帝国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一半以上领土,罗马帝国起源于意大利半岛,这是拜占庭帝国以前同意大利的关系。
到十六世纪拜占庭帝国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掉,不过那个时候拜占庭帝国已经和意大利没关系了。

10. 为什么说拜占庭帝国对于欧洲乃至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呢

在文化上,拜占庭帝国继承了古典时代的文化和艺术,是欧洲文明的灯塔。它的消亡标志着欧洲陷入了无知。在军事上,拜占庭帝国是欧洲和奥斯曼帝国之间的缓冲区。它的消亡迫使欧洲国家直接面对强大的土耳其。在宗教上,拜占庭帝国是东正教的中心,它的灭亡对教会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经济上,欧洲失去了最直接和便利的贸易港口,使东西方之间的贸易完全由奥斯曼帝国控制。但它也间接地推动了伟大航海时代的开始。

文艺复兴之前,只有拜占庭拥有欧洲最高水平的文化发展。来自欧洲各地的学者被拜占庭式的学术氛围所吸引,前往君士坦丁堡。由于许多学者的聚集,拜占庭文化得到了进一步发展。高度发达的拜占庭文化对当时欧洲其他地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刚刚脱离游牧生活的斯拉夫人在与拜占庭人的战斗和交流中学习了先进的拜占庭文化。

阅读全文

与拜占庭占领意大利有什么影响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意大利哪个楼盘最好 浏览:783
英国签证爱尔兰能待多久 浏览:454
印尼科学家研发多少武器 浏览:413
伊朗红枣哪个好 浏览:585
向英国捐了多少 浏览:744
清朝末期英国是什么水平 浏览:66
中国和俄罗斯哪个面粉好 浏览:419
新海大学在中国哪个城市 浏览:593
中国原产肉类有哪些 浏览:294
印尼是什么肤色人种呢 浏览:16
印尼维达贝怎么样气候 浏览:440
好讨厌你啊的意大利语怎么讲 浏览:606
印尼穆斯林女性割礼是什么 浏览:425
禁封美国为什么伊朗 浏览:656
中国没有阿里巴巴会怎么样 浏览:31
各国为什么都支持印度裔 浏览:880
英国什么东西卖的最好 浏览:346
中国粮食太多是什么意思 浏览:798
通海到越南最近多少公里 浏览:917
印度女性人均寿命是多少 浏览: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