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什么是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First-tier City)是中国民间对城市分级体系中的最高等级城市的称谓,最初来源于房地产业: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普遍被公认为中国一线城市的包括首都北京、直辖市上海,以及广东省省会广州、经济特区深圳市,统称“北上广深”,这四个城市也是目前中国经济总量排行前四的城市,GDP占全国八分之一,财政收入占全国六分之一,资金总量占全国近四分之一。
除北上广深外,余下城市具体分级则众说纷纭,标准各异。或将其余直辖市、各副省级市、省会城市及经济发达的地级市划分为二三线城市,将其余普通地级市及经济发达的县、县级市、城镇划分为四五线城市。对消费市场而言,一二线城市被称为“高线城市”,三线及以下城市被称为“低线城市”。
2013年,中国财经杂志《第一财经周刊》提出“新一线城市”概念,综合人均收入、教育资源、大公司和大品牌的选择等多项更具现代商业意义的指标,对全国400个城市进行排名分级,将未来最有潜力晋升传统一线城市的15个城市称为“新一线城市”。
经济相关
相关数据显示,这四座城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深圳市虽与广州市同属广东省,但在经济上是计划单列市。
2010年代以来,广州市和深圳市所在的广东省与北京市、上海市,在六个能为中央政府提供财政盈余的省级行政区中排名前三。
2016年,上海、北京、深圳为中央政府提供了16989亿元的财政盈余,超过六省市财政盈余30373亿元的一半。其中,深圳市2016年的财政盈余接近于浙江省、江苏省的一半,是福建省的4倍多。而这些财政盈余被中央政府用于对全国25个省市的财政转移支付,以维持地方政府财政平衡。
❷ 一线城市二线城市是什么意思
一线城市是指对本国的经济和政治具有重要作用的大都市。在城市规模、基建、财政收入、消费、对人才吸引力等各层面,一线城市一般均领先于其他城市。在商业活动中,企业也会将具有重要市场地位的城市称为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的划分没有固定的标准。既可按行政级别划分,也可按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划分、经济发展水平和GDP总量等标准划分。
中国目前被普遍公认的一线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城市在GDP总量上位居中国大陆前四,对就业者吸引力也是最大的。另外有深圳、天津紧随其后。
同时中国最常被提及的所谓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概念起源于房地产市场。常规或主要的指标包括经济地位、城市规模(人口,面积等)、城市级别、影响力、辐射力、知名度等。
中国地产市场分为四个层次
一线市场:北京、上海、 广州、 深圳、天津。
二线市场:重庆、苏州、无锡、成都、武汉、南京、杭州、沈阳、青岛、大连、宁波、厦门等直辖市或部分省会城市以及一些计划单列市。
三线市场:济南、长沙、郑州、西安、哈尔滨、长春、温州、佛山、东莞等部分省会城市或沿海较发达城市。
四线市场:昆山、江阴、常熟、张家港、义乌、洛阳、柳州、株洲等经济强的县级城市和内陆一般地级市。
❸ 什么叫做一线城市,二线城市
一线城市指的是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一线城市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二线城市指的是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商业活跃度相对较强,对大公司、大品牌和优秀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也正在或者即将成为未来几年大公司布局的重点。二线城市包括福州、大连、长春、泉州等等。
新一线城市包括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
(3)伊朗一线城市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评选标准
2018年4月26日,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举办“新一线城市峰会暨2018中国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发布了最新一期的城市商业魅力榜单。
依据最新一年的170个品牌商业数据、19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再次排名。
这份新的榜单沿用了以往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5个维度的评估标准,并维持了原有的算法框架:一级指数的权重以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专家委员会打分的方式计入,二级指数以下的数据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以此综合计算得到的结果是: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的地位依然不可动摇,但位次有了变化;15个新一线城市的名单及位次均有一定的改变。
具体为,4个一线城市在各自的两个梯次中调换了位置——由“北上广深”变为“上北深广”,依次是上海、北京、深圳、广州。15个新一线城市的席次也有一些改变,依次是成都、杭州、重庆、武汉、苏州、西安、天津、南京、郑州、长沙、沈阳、青岛、宁波、东莞和无锡。
❹ 什么是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是指对本国的经济和政治具有重要作用的大都市。在城市规模、基建、财政收入、消费、对人才吸引力等各层面,一线城市一般均领先于其他城市。在商业活动中,企业也会将具有重要市场地位的城市称为一线城市。
一线城市的划分没有固定的标准。既可按行政级别划分,也可按城市规模、人口数量划分、经济发展水平和GDP总量等标准划分。
中国目前被普遍公认的一线城市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这四个城市在GDP总量上位居中国大陆前四,对就业者吸引力也是最大的。另外有深圳、天津紧随其后。
同时中国最常被提及的所谓一线、二线、三线城市的概念起源于房地产市场。常规或主要的指标包括经济地位、城市规模(人口,面积等)、城市级别、影响力、辐射力、知名度等。
中国地产市场分为四个层次
一线市场:北京、上海、 广州、 深圳、天津。
二线市场:重庆、苏州、无锡、成都、武汉、南京、杭州、沈阳、青岛、大连、宁波、厦门等直辖市或部分省会城市以及一些计划单列市。
三线市场:济南、长沙、郑州、西安、哈尔滨、长春、温州、佛山、东莞等部分省会城市或沿海较发达城市。
四线市场:昆山、江阴、常熟、张家港、义乌、洛阳、柳州、株洲等经济强的县级城市和内陆一般地级市。
参考资料:http://ke..com/view/2005808.htm?fr=ala0_1
❺ 一线、二线、三线城市是什么概念
1、一线城市
指的是在全国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中处于重要地位并具有主导作用和辐射带动能力的大都市。其主要体现在城市发展水平、综合经济实力、辐射带动能力、对人才吸引力、信息交流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科技创新能力、交通通达能力等各层面,
一线城市在生产、服务、金融、创新、流通、综合商业指数等全国社会活动中起到引领和辐射等主导功能。中国大陆的一线城市一般指北京、上海、广州、深圳。
2、二线城市
多为省会城市、东部地区的经济强市或经济发达的区域性中心城市。二线城市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商业活跃度相对较强,对大公司、大品牌和优秀人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也正在或者即将成为未来几年大公司布局的重点。
3、三线城市
是根据城市规模、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和GDP总量等多个指标综合评估的具有战略意义、经济较发达、经济总量较大的大中城市。
三线城市大部分城市规模较大,中心城区非农业人口多数在100万人以上,城市基础设施、商业配套设施和交通设施相对比较完善,
居民拥有一定的消费能力,居民的生活水平一般相对比较富裕,城市拥有一定的支柱产业,产业结构相对比较合理,对某些行业的大型企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城市综合竞争力仍有待进一步提高。
三线城市一般多为东部地区的经济较发达城市,中部地区的省域副中心、区域中心或经济强市,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
(5)伊朗一线城市是什么意思扩展阅读:
计算方法:
依据最新一年的170个品牌商业数据、19家互联网公司的用户行为数据及数据机构的城市大数据,第一财经·新一线城市研究所对中国338个地级以上城市再次排名。
为保证榜单的延续性与可比性,这份2018年最新的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沿用了上一年的商业资源集聚度、城市枢纽性、城市人活跃度、生活方式多样性和未来可塑性五大指标,
并维持了原有的算法框架:一级指数的权重以新一线城市研究所专家委员会打分的方式计入,二级指数以下的数据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
❻ 一线城市是什么意思
一线城市,是指能代表国内发展全面领先的城市:政治地位突出,经济发展超前,经济实力超强,对周边的城市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并在国际上具有代表中国的实力的城市。
简单来说 北上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