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伊朗和美国为啥打起来了
还没有正式宣战
8日一早,数十枚导弹和火箭弹一起砸向驻伊拉克美军基地。由于袭击的规模是近几年时间从未有过的,美国高层及国家安全团队紧急开会。
而且,美国刚刚决定搬迁指挥中心,离开伊拉克,今天导弹就来了。伊朗显然这是要追着美军屁股打。据伊朗“Press TV”报道,以美国为首的国际联军周二(7日)作出决定,将其总部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迁往科威特城市。就在此前一天,伊拉克看守政府总理阿卜杜勒-迈赫迪召见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图勒,要求美国合作执行有关结束外国军队驻扎的决议。
‘贰’ 伊朗驻阿富汗大使馆也被炸了是怎么回事
地处中亚的阿富汗一直处于战火纷飞之中,美军打着“反恐”的幌子在该国境内发动战争。可如今来看,阿富汗国内形势却越来越严峻。随着美国政府与阿富汗塔利班组织达成协议,美国撤军消息甚嚣尘上之际,阿富汗局势变得更加恶劣,现已几近失控,各种流血冲突及袭击事件频频发生,刚又传出此类消息。11月22日,俄罗斯卫星新闻网援引1TVNews电视台报道,阿富汗首都喀布尔遭到火箭弹袭击,死亡人数升至50人。早前有报道称,这次袭击导致8人死亡、31人受伤。
正值当前美国国内因疫情持续爆发、种族歧视运动高涨等危机凸显的这一关键时刻,再加上美国撤军消息频传,致使美军对阿富汗局势管控力似有下降,袭击事件不断发生。稍早之前,据阿富汗坎大哈省公共卫生部门负责人阿什拉夫·纳迪里在媒体面前证实,于此前一天晚间,在本省迈万德地区警察局附近一个汽车站,趁人流最为密集之际,有武装分子策动了一场汽车爆炸事件,当时人群中立即血肉横飞,惨不忍睹,共计造成14人遇难,近50人受伤。
在如今极为混乱的阿富汗战局之中,袭击事件的发生几乎如同家常便饭一般寻常,其中尤以塔利班武装组织策动的袭击行动最多。尽管自今年2月底,美国政府与塔利班组织达成停火协议之后,并没有能因此而让阿富汗实现停火。如就在最近阿富汗内政部公布了一组数据,其中清晰地罗列出就在过去的6个月当中,仅由塔利班武装发起的袭击行动就超过了1300次,导致1210丧生,2500多人受伤。此次火箭弹袭击再度发生,喀布尔市内一片腥风血雨,连伊朗使馆也遭殃。看来,无论美军是留是撤,阿富汗国内形势要更加严峻了。
‘叁’ 本月五曰伊朗炸了美国大使馆真的吗
真的,美国部署在伊拉克的两个军事基地突然惨遭轰炸,数枚不知来处的火箭弹落在了军事基地四周。美国军方表示,4号晚上的轰炸持续了约4分钟,这是两个月内发生的第13次轰炸行动。
法新社称,包括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美国驻巴拉德空军基地等多个地区,几乎同时遭到了火箭弹和迫击炮的轰炸,并造成了至少3名伊朗士兵死亡,机场跑道等设施也遭到了毁坏。美国军方强调,轰炸并没有造成美国士兵死亡
‘肆’ 美驻伊拉克大使馆附近遭袭,为何美国政府却把锅甩给伊朗
因为石油问题,或许制造打击伊朗的借口,把锅甩给伊朗更好掌握国际舆论,也有可能是美国的苦肉计。也使得本来在蠢蠢欲动的石油战争危险情势进一步升级。所以美驻伊拉克大使馆附近遭袭,美国政府才把锅甩给伊朗,使得国际舆论站自己有利的一方。
美方要实施这种栽赃陷害行动,能轻易找到很多组织机构来具体操作,实施这次袭击事件的最大可能性,是美方操纵的一次战略性战术行动,一个小小的苦肉计。目的并不是为了制造打击伊朗的借口,而是为了在该地区保持或升级紧张状态,缓解美国国内的非法战争抨击,和国际社会的反战压力,以维持在该地区大量驻军,甚至增派军队,以实施后续战略行动。所以美驻伊拉克大使馆附近遭袭,美国政府才把锅甩给伊朗,使得国际舆论站自己有利的一方,制造打击伊朗的借口,把锅甩给伊朗更好掌握国际舆论。
‘伍’ 伊朗大使馆人质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
‘陆’ 美国为什么空袭伊拉克,伊朗指挥官怎么会被炸死,这事件的前因后果是什么,科普一下
之前什叶派武装袭击美军,干死了一个承包商,之后美国采取不理智的方法,处死了伊朗人,伊朗人在大使馆抗议,冲进大使馆闹,场面一片混乱,特朗普听说了,就让伊朗派代表来和谈,结果就在路的中途炸死了指挥官,之后美伊双方互怼,乌克兰的飞机飞过也没辛免于难,坠毁了,之后双方都吃亏了,就准备和谈,美其名曰,为了世界和平,面子上过的去,美国又在暗地里玩阴的对伊经济制裁
‘柒’ 美国大使馆遭到冲击,伊拉克到底发生了什么
由于一名美国军火承包商多次遇袭导致丧生,美国从而空袭了伊拉克和叙利亚境内的多处军事设施导致有25人伤亡,对此数百名伊拉克示威者冲击美国大使馆。
‘捌’ 为什么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遭袭击,是因为美国太过嚣么
夜晚十分,美国驻伊拉克大使馆遭袭击,致6人死亡
自从美国开始奉行美国优先政策之后,国际的局势还是非常不乐观的,尤其是到了今年这个疫情的状态之下,再加上美国大选。拜登跟特朗普两方的斗争也比较激烈,到现在因为对选票情况有异议,美国两党的支持者们已经走上了街头,开始了抗疫的种种事件,多个州都已经出现了暴乱的事件。这两个民主党开始不断地对对方发起攻击,有的是扔鸡蛋,有的是直接用拳头对抗,而在这个时候,美国的驻伊拉克大使馆又传出了另外一个坏消息。
现在选举结果已经出炉了,显然是拜登取得了胜利,但是对于中东国家来说,或许只有特朗普继续担任美国总统,才有可能把这些军队全部都撤出来,要知道拜登,可是从来都不支持对方撤出的,在他们看来保留军事实力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但是我觉得这样只会加剧这些人的仇恨,心里会继续攻打美国大使馆,驻外大使馆以及驻外美军还将面临更多的问题。
‘玖’ 美英与伊朗之间究竟有什么历史为何双方如此敌对英国驻伊朗大使馆被袭与美国有什么利害关系
伊朗是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地理上北邻俄罗斯,南扼波斯湾通向印度洋的出海口,东连南亚次大陆,西接阿拉伯世界,并拥有丰富的石油资源(储量122亿吨,占世界第五位)。从19世纪起,伊朗就沦为英、俄两大帝国角逐的场所。而在二战结束后的冷战时期,伊朗被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
20世纪70年代初,国际石油价格上涨,波斯湾产油国财富陡增。巴列维王朝第二代君主冀望用石油美元买一个高速发展的工业化国家。然而,随着经济的膨胀,伊朗社会各种潜在矛盾空前激化,经济高速发展尚未走完十年的路程,伊朗就爆发了规模空前的倒巴列维群众运动。
1979年1月26日,巴列维被迫出走。首都德黑兰万人空巷,男女老少一齐涌上街头载歌载舞,马路上行驶的汽车打开大灯,不断鸣笛以示庆祝。街道、广场上大大小小的巴列维父子的塑像和画像,几小时内就被群众推倒砸碎和焚烧。这次规模空前的社会动荡后来被称为“伊斯兰革命”。
这场“伊斯兰革命”运动结束了巴列维家族对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新政权希望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神权统治,均衡贫富,扶持弱势群体,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伊斯兰革命”带来的另一方面的压力与影响是,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昔日一向时尚的德黑兰妇女蒙上了黑纱和长袍,街头巷尾挂满和涂满了“打倒美国”的口号。但是当人们走过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桥旁,却不能不想起美国。
体制的改变,再加上与美国的势不两立,伊朗一时间几乎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25年来,曾经石油滚滚,梦想做世界第五大强国的伊朗,经济发展速度骤然下降,甚至有人推算,它足足倒退了有三十年。
与此同时,美国的势力范围从伊苏边界退到了波斯湾南岸,失去了对波斯湾石油运输线的咽喉霍尔木兹海峡的控制权;美国在中东波斯湾失去了一个盟友和宪兵,相反增添了一个敌人;美国的石油财团被迫退出伊朗,从此失去了一个极富潜力的大市场。这就是美国视伊朗为“邪恶”国家的深层次原因。
人质事件导致美伊交恶
直接导致美伊交恶的导火索是发生于1979年11月4日的美国驻伊使馆人质案。当天,伊朗学生冲入并占领了美国大使馆,50多名美国外交官被作为人质扣押长达444天。
人质事件被认为是美国自越战后在国际上遭遇的最大挫折。为此,当时的美国总统卡特导演了一场空中入境奇袭围困使馆的伊朗学生,并营救被扣使馆人员回国的“蓝光”行动。因行动失败,卡特付出了落选的沉重代价。最终,当52名美国人质获释返回美国,这件事在美国公众心目中至今仍是个挥之不去的梦魇。1987年,里根任总统期间发生的“伊朗门”事件,使得此后的美国历届总统对伊朗采取强硬政策时在国内极少遇到阻力。
伊朗的伊斯兰革命从一开始就是外向型的。新政权热衷于输出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并将周围一大批阿拉伯国家的政府称为“反动腐朽政权”,引起邻国的一片恐慌。
埃及、沙特、约旦、摩洛哥、突尼斯和阿尔及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先后与伊朗断绝了外交关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成立第二年就与邻国伊拉克开战,打了一场耗时8年的战争。这场战争耗尽了伊朗的国力,它的国际处境也十分孤立。
改革风潮的兴起
世界在变,伊朗也在变。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伊朗作为位居要冲的产油大国已经不可能置身世外了。古老的伊朗库姆神学院用上了计算机和互联网,占伊朗人口15%的新生代成长起来,强烈要求跟上时代的步伐,改变现状。在这一背景下,温和、开明的宗教人士哈塔米在1997年的总统选举中以压倒优势当选,支持哈塔米总统的改革派议员又占据了多数席位。伊朗国内的政治气氛逐渐宽松。
伊朗与许多阿拉伯国家恢复了正常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伊朗曾对创作《撒旦诗篇》的英国作家拉什迪发出追杀令。为此,欧盟冻结与伊朗关系达10年之久,20世纪90年代末期,这一关系终于解冻。
1997年12月,伊朗作为东道主成功举办了伊斯兰国家首脑会议,会上哈塔米总统提出了“文明对话”的倡议,主张世界上各种不同的文明相互交流和包容。
25年前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建立的是一个神权高于一切,十分意识形态化和政治化的一元化社会。25年后,伊朗不得不在革命与发展、大炮与黄油、一元化与多元化、“输出革命”与“文明对话”之间做出抉择。
‘拾’ 美大使馆又遭重创,为何伊朗盟友一连发射3枚火箭弹
因为叶派民兵作为伊朗的盟友早就看美国不爽了,找机会收拾美国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扎里夫在联合国大会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美驻伊拉克使馆遭袭是其"自导自演"的结果,并且美国此前早就与以色列"勾结",大肆报复性的轰炸什叶派的民兵基地,近一个多月以来,该组织已有超过8个基地被炸,以联军的袭击行动使地区局势终将陷入乱局,必然不会有好结果,终将后受其乱。
而针对此次袭击,美方称这是伊朗再次发动的"代理人袭击",具有严重的挑衅意味。而伊方坚称与伊拉克什叶派民兵组织没有任何关系,称美方的说法无比荒谬,没有事实依据就妄下定论,极其不负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