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伊朗的窗户是什么颜色
是灰色的。
伊朗有基督教建筑,穆斯林建筑,建筑风格由低矮变为高达,由土黄色变成灰白色,由本土风格变为欧美风格,窗户的颜色是灰色的。
❷ 中国古代建筑史中的大内、里城、罗城什么意思
◎ 大内 dànèi[imperial palace] 旧指皇宫
1. 汉 代京城的国库。《史记·孝景本纪》:“以大内为二千石,置左右内官,属大内。” 裴骃 集解引 韦昭 曰:“大内,京师府藏。”《汉书·严助传》:“ 越 人名为蕃臣,贡酎之奉,不输大内,一卒之用不给上事。”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大内,都内也,国家寳藏也。”
2.皇宫。 唐 韩愈 《论佛骨表》:“今闻陛下令羣臣迎佛骨于 凤翔 ,御楼以观,舁入大内。”《明史·舆服志四》:“ 洪武 八年改建大内宫殿,十年告成。”
3. 匈奴 单于的内室。《汉书·陈汤传》:“单于下骑,传战大内。” 颜师古 注:“大内,单于之内室也。”
◎ 罗城 luóchéng[wall built around a city wall] 城墙外另修的环墙
城外的大城。《北史·列女传·魏任城国太妃孟氏》:“贼帅 姜庆真 阴结逆党,袭陷罗城。”《资治通鉴·唐懿宗咸通九年》:“不移时,克罗城, 彦曾 退保子城。” 胡三省 注:“罗城,外大城也。子城,内小城也。”
❸ 成都宽窄巷子的建筑特点是什么
宽窄巷子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四合院落群组成,是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
这条清代街区记录了老成都的沧桑历史,其建筑风格兼具川西民居与北方四合院的特点。宽窄巷子面积为479亩,核心保护8亩。
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在平定了准葛尔之乱后,选留千余兵丁驻守成都,修筑少城。如今的宽窄巷子便是当年少城的遗留部分。宽窄巷子原有70多座院落、300多间房间。如今老城墙、金水河等已经消失。
宽窄巷子整体空间风貌较为完整,延续了清代川西民居风格,街道在形制上属于北方胡同街巷,其主要特色为;“鱼脊骨”形的道路格局。这种格局形式便于街道居民自发式能管理,奠定了安静、悠闲的生活基调。
宽窄巷子由营房宿舍慢慢与川西民居融合为一,民居内苛具有川西风格的庭院形态也基本保留,建筑构件如窗扇、雀替垂花柱等从细节上再现了老成都的生活韵味。
宽窄巷子的街道空间尺度由两旁的建筑和院墙所界定,街巷宽度内宽巷子7米左右,窄巷子5米左右,而沿街建筑为1~2层,高度也在5~8米,这样形成的街道断面高宽比约为1:1。
(3)伊朗建筑中3面环墙的叫什么颜色扩展阅读:
主要景区
宽窄巷子北起支矶石街,南至金河街,东抵长顺街,西含同仁路。占地面积近300亩,包括核心保护区、环境协调区。其中,核心保护区地处支矶石街以南、井巷子以北的宽巷子、窄巷子两个街坊,占地80多亩;剩下的200多亩为环境协调区。
1、宽巷子
宽巷子:一个有着老脸庞的怀旧地带宽巷子在清朝宣统年间的名字叫兴仁胡同。窄巷子多有清末民初的建筑,其中还有一些教会留下的西洋风格建筑。宽巷子是“闲生活”区,是老成都生活的再现。宽巷子上有老成都生活体验馆,风土和老成都民俗都在这里。
2、窄巷子
窄巷子:一条小资最爱的情调延长线窄巷子是“慢生活”区,展示了老成都的院落文化,这些院落大多被颇有格调的酒吧、餐厅占据,游客和文青们扎在巷子里,闲散地度过整个下午,感受时光的停驻。窄巷子是以各西式餐饮、轻便餐饮、咖啡、艺术休闲、健康生活馆、特色文化主题店为主题的精致生活品味区。
3、井巷子
井巷子:一处市井老成都的情景再现井巷子紧邻窄巷子南面,清代名为如意胡同,或明德胡同。辛亥革命后改名“井巷子”。改造后的井巷子在剩下的半边街上,在街的另外一面建了一道500米长的历代砖文化墙和500米长的民俗留影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