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伊朗的物价水平是怎样的
对于伊朗有点了解,我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一下伊朗,让您不管是去旅游还是工作有个简单的参考。
一、伊朗简介。
首先我来简单介绍一下伊朗,全称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从全称就可以看出,伊朗信奉伊斯兰教,信众超过全国人口的90%,也是伊朗国教。
金庸小说《倚天屠龙记》中的明教就是出自波斯国,在1500多年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叫波斯。
总结一下,从2017年的数据来看,伊朗比国内的物价贵1.5-2倍,但是伊朗收入是国内的1.3倍,其实比起来差不多。
当然还得看国内的哪个城市对比伊朗的哪个城市,您可以通过“全球物价调查网站”去对比。因为网站是全英文的,不会或者找不到可以“艾特”我哟。
❷ 伊朗的经济支柱是什么
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胡齐斯坦为石油工业区与重要出海门户。也发展炼油与石油化工,以及钢铁、机械等工业部门。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目前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
❸ 伊朗的经济支柱除了石油还有什么
伊朗经济支柱除石油之外还有什么?,我认为伊朗经济主要就是以石油为主,其实还有天然气。
❹ 伊朗凭什么强硬,和被侵犯的其他国家有什么不同
伊朗凭什么强硬,既可以从伊朗与其它被侵略国家做对比分析,也可以从纵向的历史和横向的全球格局加以分析。
一、伊朗的大国地位:伊朗是全球大国。伊朗国土面积约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名,是伊拉克国土面积的近4倍。伊朗人口达7000万,是伊拉克的3倍多,也是中东地区人口最多的国家。
二、经济实力: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伊朗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为世界石油天然气大国,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地区,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同时,伊朗的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发达。
三、军事实力:伊朗革命以来,为了克服外国禁运,伊朗发展自己的军事工业,形成了独立的军工体系,可以独立制造坦克、装甲运兵车、导弹、潜艇、军舰、导弹驱逐舰、雷达系统、直升机和战斗机。伊朗还主要从俄罗斯、朝鲜、印度、巴西等国进口武器,同时还通过英国、法国、巴基斯坦、土耳其、韩国等国的中间商购买西方武器。武器来源的多样化,使伊朗掌握了先进的国防技术。此外,相对伊拉克的政治军事中心和主要城市基本上位于无险可守的平原,伊朗大部分政治军事中心位于易守难攻的山地和高原。
四、宗教支持:除了经济盾牌和军事盾牌外,握在伊朗手中的王牌还很多。伊朗在伊拉克什叶派中具有影响力,也有能力利用这一影响力。海湾富国虽然都拥有美军基地,但是其毕竟也都在伊朗的远程导弹和战斗机的打击范围以内,其国内的什叶派也会表示出自己的政治态度。而哈马斯也曾宣布,一旦以色列攻打伊朗,哈马斯将对以发动进攻。
五、外交影响:由于种种原因,俄罗斯与中东的伊朗和叙利亚两国在很多问题上存在某种“准结盟”关系。一旦伊朗被侵略,俄罗斯不会坐视不管,这也是西方国家想对伊朗动武时所投鼠忌器的。
❺ 被美国打压40年,伊朗因何能屹立不倒
伊朗和美国的对弈已经是持续很久的事情了,伊朗地理位置也是比较奇特的,他之所以可以牵制美国的原因就是一旦霍尔木兹海峡被封锁,石油价格暴涨,这个代价美国是承受不起的。伊朗是能够自己造弹道导弹的,而且伊朗还能够“像生产国产轿车一样生产弹道导弹”,所以伊朗的导弹力量对中东区域构成了巨大的威慑效果。
波斯的重心伊朗高原,面积有164万平方公里,再算上密切相关的邻近区域,其累计加成的总面积达200万平方公里以上。而且不要忘了,波斯帝国鼎盛时期面积达500万平方公里。波斯的人口也比较多,波斯帝国时期一般都在1000万以上,如今更是已经达到了8000万。
❻ 中伊签署25年全面合作协议,对双方会带来哪些影响
一、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影响或将消失。为了巩固美国的经济霸权地位,美国对伊朗实行了长达40多年的制裁措施。在美国的重重打压之下,伊朗经济遭到重创。这样的结果,对美国来说,自是十分欢喜。随着中伊签署合作协议,伊朗有望改变境况。据报道,这份协议中包括了经济领域的相关问题。如,中国投资伊朗能源和基础设施。《美国之音》点评,对于遭受制裁的德黑兰来说,这是一条经济命脉。有中国学者称,对伊朗来说,有可能成为突破单边制裁游戏的出口。
从中俄外长会谈到中伊外长会谈,不难发现,美国遏制中国的战略图谋,不仅没能得逞,反而使得中国在地缘政治的影响力越来越强。事实证明,美国霸权主义不得人心,多边主义才是世界发展的主流。
❼ 伊朗是石油出口大国,如果不能出囗了会是什么情况
伊朗是石油出口大国,石油产业也是伊朗的支柱产业,如果断了伊朗的石油出口,无疑是断了伊朗的命脉,可能全国都会陷入危机。断了伊朗石油的出口,就相当于给鱼儿断了水一样。水是鱼儿赖以生存的环境,石油也是,石油是伊朗赖以生存的手段,没了石油,整个国家的运转可能会崩塌。
虽然说伊朗出口石油的国家不只有美国一个,但面对美国这个军事强大且不爱讲道理的国家,谁都不想招惹他,美国对伊朗实行了“禁油令”之后,其他很多国家也停止了伊朗的石油进口,这无疑是让伊朗的石油产业雪上加霜,原本每天50万桶也保不住了。伊朗没有办法只好去其他国家社交,伊朗也表示不会低头,两国仍在对峙。
❽ 伊朗为什么经济发达
石油和天然气储量丰富。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目前伊朗是世界第二大原油出口国。已探明的石油储量为930亿桶,占世界总储量的10%,居于世界第五位。已探明的天然气储量为24万亿立方米,占世界总储量的16%,仅次于俄罗斯,居世界第二位。石油是伊朗的经济命脉,目前,日产能力可达410万桶,石油收入占全部外汇收入的90%,伊朗成为欧佩克成员国中第二大原油出口国。森林是伊朗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天然资源,面积达1800万公顷。伊朗水产丰富,鱼子酱举世闻名。伊朗水果、干果十分丰富,开心果、苹果、葡萄、椰枣等远销海内外,其中2001年伊朗开心果总产量为17万吨,出口量约9.3万吨,创汇2.88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心果出口国。有5000多年历史的伊朗地毯编织艺术闻名全球,其精湛的工艺、美丽的图案、和谐的色彩搭配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诗歌、神话、绘画。波斯地毯已成为伊朗享誉世界的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其他工业有纺织、食品、建材、地毯、造纸、电力、化工、汽车、冶金、钢铁和机械制造。农业比较落后,机械化程度较低。政府预算收入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石油收入、税收和其他收入。
1979年以前伊朗除了石油工业外,绝大部分经济成份属于私人所有。1979年伊斯兰革命胜利之后,当时由私人财团掌握的重要厂矿、农场、银行、保险公司、饭店等均收回国有。目前伊朗的经济体制是一种混合体制,由三种成分即国营、集体和私人成分构成,其中国营成分占伊朗总经济成分的75%以上。国营成分包括所有重要工业、矿山、发电设施、水坝、灌溉网路、广播电视、邮电、航空、航运、公路、铁路、对外贸易、银行、保险等等,国营企业由政府统一实行中央计划经济管理,其收支由国家列入单独预算。最近几年,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渐下放管理权限,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集体成分包括经营物资生产和分配的公司,以及在乡镇建立的类似机构。私人成分包括从事工业、贸易和服务的公司以及从事农业、畜牧业的家庭生产单位,它们是国营和集体成分经济活动的补充。
伊朗的经济在长达八年的两伊战争期间受到严重破坏,战争结束后,面临着百业待兴的困难局面,为此政府开始战后重建计划。1988年制定了第一个社会经济发展五年计划,从1989年3月21日开始实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期间,政府将建设重点放在石油、采矿、交通、能源等基础工业方面,但由于缺乏计划性,建设摊子铺得过大,进口过度膨胀,资金发生短缺。在五年计划后期(1992年-1993年期间)原油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下跌,伊朗外汇储备急剧匮乏,资金严重不足,为了保持制定的高经济增长的目标,不得不向国外借债,不久债台高筑,无力偿还欠下的巨额中短期外债,导致伊朗银行信用空前危机,使伊朗经济建设和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期间,政府在经济政策上做了大量的调整,缩小建设战线,关停了许多不急于上马的项目,同时缩小进口规模,扩大非石油产品出口,节约外汇,偿还在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期间借下的中短期外债,此期间经济增长率维持在3.5%左右。1998年下半年至1999年4月期间,原油国际市场价格突然连续下跌,伊朗石油收入大幅减少,比上年减少三分之一,第二次给伊朗经济造成严重冲击,失业率和通膨率升高,外债增加,1999年的实际经济增长率只达到1.8%,迫使第三个五年计划推迟一年,这使政府充分认识到经济上严重依赖石油的弊病。为此政府通过调整预算的方法,加大税收,缩减政府开支,扩大吸引外资,出让政府公司股份给私人公司等方法摆脱经济困难。1999年9月,伊朗总统哈塔米宣布了一项雄心计划,将几个主要的工业,包括通讯、邮电、铁路、石油化工,甚至石油上游工业进行私有化,作为总体经济结构改革的一个重要部分。不久制定第三个五年计划(2000年-2004年),第三个五年计划总结了上两个五年计划的经验教训和伊朗经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发展目标,体现了政府对经济政策重大调整。第三个五年计划的总体经济目标主要有:
(1). 所有经济的发展和增长必须体现社会公正,缩小贫富差别,消灭贫穷;
(2). 扩大非石油产品出口,减少国家对石油产品出口的依赖;
(3). 对农产品和消费品的需求相对达到自给自足;
(4). 开发和培训国内人力资源,全面提高技术和专业水平,满足经济发展的需求;
(5). 鼓励投资,保证投资安全,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6). 改革税制,增加国家收入,支持和发展金融和资本市场;
(7). 控制通货膨胀率,使之适应中下等收入家庭的购买力;
(8). 向私人经济成分转让国营公司股份,加快私有化进程。
根据第三个五年计划制定的目标,在执行过程中,伊朗近年采取了以下重要的举措:
原油价格从1999年4月回弹以后,伊朗原油收入又大幅增加,改善了伊朗的外汇收支状况,外债负担减轻,9.11事件以后,原油价格受全球经济放缓影响曾一度下降,但一直保持较高的水平,对伊的经济未造成影响。从2000年4月开始,国家每年将预算石油收入的超出部分存入中央银行特设的石油外汇稳定基金帐户,基金的50%用于抵销今后由于油价下跌引起的预算赤字,另外50%为投资提供贷款,鼓励非石油产品出口企业和生产企业的投资,其中为私人企业提供的信贷占相当的比例。
石油工业是伊朗的支柱产业,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为了维持目前的石油产量,保证足够的外汇收入,同时巩固伊朗在OPEC中的地位,从1998年开始,伊朗石油部陆续开放伊朗油气田的勘探与开发,对外提供了40多个开发项目。迄今已与外国石油公司以产品回购方式(BUY-BACK)签订了数十个油气田开发合同,成功吸引外部资金270亿美元,计划未来再吸收130亿美元的投资。为了改变单一的石油经济结构,实现石油产品的多元化,国家大力开发天然气资源,由天然气代替原油,并将天然气出口到欧洲和亚洲市场,同时大力发展石油下游工业,增加石油产品的附加值,扩大石化产品的出口。
2001年5月伊朗议会批准了“吸引和保护外国投资法”,此法是伊朗自1979年伊斯兰革命以来出台的第一部外资法。由于伊朗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间的分歧,此法没有立即生效,遭到伊朗宪法监督委员会的两次驳回,直到2002年5月才正式生效。2002年8月通过投资法实施细则。新投资法的出台是两派斗争的产物,虽然许多条款仍有限制性,但毕竟向改革方向迈进了一步。新的投资法拓宽了投资领域和方式,包括了除石油工业以外的所有工业领域,投资比例没有严格限制,投资的本金和利润可以自由汇出境外,投资安全度有所提高。由于伊朗投资配套的法律还不健全,投资环境不理想,外国公司在伊朗的投资还处于探索阶段。
2002年2月,伊朗议会通过立法改革国家的税制,减少公司税,增加增值税,所得税从原来的54%降到25%,鼓励私人成分向生产企业投资。同时对一些国营企业和穷人基金会取消免征税务的特权待遇。
2002年3月21日伊朗中央银行合并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建立统一的银行协定汇率,与国际通行的汇率制度接轨,取消对国营公司的汇率补贴,使私人公司和国营公司的处于平等的竞争条件。汇率统一引起了通膨率上涨,国家为了减少通膨压力,仍保持对生活必需品的补贴,对进口商品进行价格补贴,这种上涨影响预计在2003年度有所减小。
伊朗在执行第三个五年计划期间,实现了一些经济指标,如原油收入、控制政府支出、完成国民生产总值等,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主要的问题有:
高失业率是伊朗政府面对的重大社会问题,目前伊朗有350万劳动适龄人口,预计在三年内将达到500万,第三个五年计划的目标之一是每年解决75万人的就业,由于缺乏投资和劳动力市场,每年只有40万人就业,如不加大吸引外资和鼓励私人投资,就业问题很难解决。
国营企业由国家垄断,经营方式没有纳入市场运行的轨道,效率普遍低下。
巨额补贴是政府财政的一个沉重包袱。伊朗每年用于能源的补贴高达100亿美元,用于粮食和药品的补贴20亿美元,能源补贴除了造成能源浪费外,重要的是使企业竞争力下降,产品不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另外,伊朗一直遭受美国的经济制裁,在美国的资产被冻结,9.11事件后,布什总统延长达马托法,宣布伊朗为“邪恶轴心”国,阻止伊朗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这将对伊朗的经济发展长期产生不利影响
伊朗近期经济数据
工业生产增长率:3.5% (包括石油)(2004估计数据) / 3%(不包括石油)(2005 估计数据)
通货膨胀比率:15.5% (2004 估计数据) / 16% (2005 估计数据)
劳动力:2300万 熟练劳动力短缺(2004 估计数据)/2368万--熟练劳动力短缺(2005 估计数据)
劳动力分配:农业30%,工业25%,服务业45%(2001 估计数据)
失业率:11.2%(2004,估计数据)
贫困人口:40%(2002 估计数据)
投资(固定总投资) :30.5%(2005 估计数据)
国家收入433.4亿美元(2004)/ 国家收入488.2亿美元(2005)
支出: 477亿美元,包括国家支出76亿美元(2004估计数据)/ 604亿美元,包括国家支出76亿美元(2005,估计数据)
出口:387.9亿美元FOB (2004估计数据)
国际债务:134亿美元(2004 估计数据)/ 27.5% GDP(2005 估计数据)
农产品:小麦,大米,其他谷物,甜菜,水果,坚果,棉花,乳制品,羊毛,鱼子酱
工业产品:石油,石化产品,纺织,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食品加工(特别是糖精,蔬菜油加工),金属预制件,武器.
经济援助已收到:40800万美元(2002 估计数据)
电力生产:1290亿千瓦(2002)
已探明石油藏量:1380亿 bbl (2004估计数据) / 1333亿桶(2005估计数据)
已探明天然气藏量:267亿立方米(2004) / 266.2亿立方米(2005)
电话:1257.11万(2003)
移动电话:337.65万台(2003)
因特网主机: 5269 (2004)
因特网用户: 4300万(2003)
铁路: 7203 km
高速公路: 167157 km
飞机场: 305 (2004 估计数据)
❾ 亚洲有多少个国家,各个国家的面积各有多大,有什么特点,各信仰什么,和中国的关系怎么样
有48个!
中国: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发展中国家,又称“华夏”,中国东部交通发达,地域辽阔,居世界第三位,交通居世界第二位,世界上发展速度最快的经济体,世界第三大经济体,资源众多,人口局世界第一位。
日本:日本位于亚洲东部,是群岛国,发达国家,自然资源贫乏,不过水陆交通、高科技和货物进口让日本成为一个发达国家,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经济体。
韩国:韩国位于亚洲东部,发展中国家,韩国有着很高的科技,以至于可以和日本相匹敌,韩国军事实力不强,人均收入居世界第31位。
朝鲜:朝鲜位于亚洲东部,发展中国家,曾经是韩国的领地,朝鲜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地方之一。朝鲜人爱吃狗肉。朝鲜军事发展迅猛,很早就与中国建交。
蒙古:蒙古位于亚洲北部,发展中国家,干旱少雨,人烟稀少,贫穷落后,大多是沙漠气候。
老挝:老挝位于亚洲南部,资源众多,不过仍是一个不发达国家,老挝西北部无人治理,鸦片销量大,是一个极度贫困而危险的地区。
缅甸:缅甸位于亚洲南部,不发达国家,经济状况不好,缺少管理,与中国建交。
菲律宾:位于亚洲东南部,发展中国家,一个群岛国,气候炎热的旅游国家,旅游业是菲律宾的经济支柱。
新加坡:新加坡位于亚洲南部,发达国家,一个城市,人口密度大,但是整洁干净,国民素质高。
泰国:泰国位于亚洲南部,不发达国家,气候宜人、温暖、甘蔗等农作物出口此处,农业发达。
巴基斯坦:巴基斯坦位于亚洲西南部,发展中国家,国家战争不断,无人治理,不过军事实力十分发达,是世界上军事最发达的战乱国家,与中国建交。
印度:印度位于亚洲西南部,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大,野心勃勃,军事实力较强。
阿富汗:阿富汗位于亚洲西部,不发达国家,战乱不断,有三分之二的人是文盲,死亡率极高。
伊朗:伊朗位于亚洲西部,曾经横跨亚欧非三大陆,发展中国家,核能源和石油储备高,是伊朗的经济支柱。
印度尼西亚:印度尼西亚位于亚洲南部,森林覆盖率高,地震频繁,火山多,人口密集,发展中国家。
文莱:文莱位于亚洲东南部,亚洲最小的国家,也是最富裕的国家之一,石油出口量高。
叙利亚:叙利亚位于亚洲西部,发展中国家,叙利亚是一个中收入国家,石鱼、天然气是叙利亚的经济支柱。
马来西亚:马来西亚位于亚洲东南部,分成两部分,发展中国家,气候宜人,舒适。
不丹:不丹位于亚洲南部,与世隔绝,人烟稀少,不发达国家,不过,幸福指数和森林覆盖率非常高。
尼泊尔:尼泊尔位于亚洲南部,不发达国家,在中国和印度之间,亚洲最贫穷的国家。
沙特阿拉伯:世界第一大阿拉伯国家,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西部,石油出口量高,沙漠气候。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东部,分为7个酋长国,石油出口量高,大部分是沙漠。
卡塔尔:卡塔尔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东部,发展中国家,非常富裕,国民生活指数曾跃居世界第一,不过现在有所降低,石油出口量高。
也门:也门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西部,不发达国家,虽然石油出口量高,但是经济仍然停滞不前。
阿曼:阿曼位于亚洲西部,阿拉伯半岛东部,发展中国家,气候干燥少雨。
柬埔寨:柬埔寨位于亚洲南部,不发达国家,毒品销量较大,旅游业使柬埔寨经济不那么糟糕。
孟加拉国:孟加拉国位于亚洲南部,人口多,地方小,不发达国家。
哈萨克斯坦:哈萨克斯坦位于亚洲中部,横跨欧亚大陆,面积排名世界第9,发展中国家,主要以沙漠为主,地势较高。
土库曼斯坦:土库曼斯坦位于亚洲中部,发展中国家,沙漠繁多,被称为“沙漠之国”。
乌兹别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亚洲中部,发展中国家,沙漠同样多,干燥少雨。
塔吉克斯坦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位于亚洲中部,发展中国家,不过也是中亚最贫穷的国家。
吉尔吉斯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位于亚洲中部,地势高,沙漠多。
俄罗斯东部地区:俄罗斯东部地区位于亚洲东北部,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这里便是亚洲的地段。
土耳其:土耳其位于亚洲西部,欧洲东部,横跨欧亚大陆,发达国家,以白人为主。
以色列:以色列位于欧亚非三大陆交接处,发展中国家,国民生活指数高,但是战乱不断。
伊拉克:伊拉克位于亚洲西部,发展中国家,军事实力比较强硬,不过仍然战乱不断。
埃及东部地区:埃及东部地区位于亚洲西部,是亚洲的地段。
❿ 伊朗叫板美国和沙特,到底是什么在支撑着它
伊朗的背后是俄罗斯在支持。伊朗随然被美国制裁但是依然可以叫板沙特和美国的原因,就是伊朗的后面有着俄罗斯的支持。美国支持沙特,俄罗斯支持伊朗。像这样子在国际局势中就是大国之间的博弈。随着时间的发展会演变成美国和俄罗斯的针锋相对。
在目前看来,凭借伊朗的军事实力是无法与美国这个超级大国抗衡的。在此次沙特油田的事件伊朗有着很强硬的底气和沙特美国叫板。所以在背后的力量可谓是能量很大。不仅仅处于此次的考虑,美国也不会派兵对伊朗进行军事打击,只能在向沙特增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