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我家有伊朗怎么写

我家有伊朗怎么写

发布时间:2025-05-24 01:07:24

A. 有没有很了解伊朗的我想问一下,伊朗女生愿意嫁到中国去么

有个中石油的娶了一个伊朗美女,可以作为参考:他是回族,所以穆斯林之间婚姻阻力应该不大;彩礼付了10个金币(完全取决于女方家),一个金币相当于300美元(浮动);放弃了工作,放弃中国国籍,入了伊朗国籍。另外,能把女儿送到国外留学的,尤其是英美国家,肯定是有钱人,据我了解伊朗所谓的有钱人比国内的标准要高很多,自己把握吧^-^

B. 伊朗客人, 送什么礼品比较好

如果伊朗客人经常来. 那可以送些甜点比如 丹麦曲奇.之类的. 他们很爱吃
我伊朗朋友来. 我每次都送.呵呵
香水也不错. 但是要叮嘱他们一定要放行李托运.
很少来的可以送些手工艺品. 但是一定要体积小好带的.不然给客人造成
旅途中的麻烦.

C. 关于《我在伊朗长大》

何处是我家:文化流浪之惑——《我在伊朗长大》
我第一次知道《我在伊朗长大》,是因为今年法国选择了这部电影而不是大获好评的《潜水钟与蝴蝶》去角逐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我承认我跟赵子翰同志一样,是一个奥斯卡中毒者,汗。)不过直到提名名单出来以后,我才知道原来这竟是一部动画长片,不免有些诧异。在我的概念里,动画片一直停留在迪斯尼的童真和史莱克的恶搞上,象“我在伊朗长大”这样敏感的争议性题材怎样用动画来表达,是一个令我既困惑又颇感兴趣的问题。

影片改编于旅居法国的伊朗女插画家玛赞·莎塔碧的同名连环漫画。很遗憾,我还没有看过漫画书,通过一些背景简介,我对影片有了一些模糊的概念。这使我联想到另外一本也是“在伊朗长大”的女作家阿扎尔·纳飞滋的书《在德黑兰读洛丽塔》,描写了上世纪80年代,作者和自己的女伴们在宗教政权的背景下,如何秘密阅读《洛丽塔》、《了不起的盖茨比》等被禁的西方名着。纳飞滋的生活经历与本片的作者玛赞颇有相似之处:她们都因为家庭的缘故从小受到西方教育,玛赞的父亲是高级知识分子,母亲出身贵族家庭;一场轰轰烈烈的宗教革命,忽然将她们的生活带回了严厉教条下的“中古时代”,在这类教条下——宗教老师教育玛赞们“纯洁的女人就是为男人服务的女人”——受制最深的当然就玛赞和纳飞滋这样受过西式教育的女性。

由于这种背景,《在伊朗长大》果然也不乏此类描画:小女孩玛赞面对推翻巴列维政权的那场革命,先是兴趣盎然,继而困惑疑问,然后因为叔叔的死亡而愤怒,最后则是无奈,她将一切不满无奈地发泄到疯狂的摇滚乐、秘密舞会、酒和写着“朋克永远不死”的罩衫上。应该说这一切是沉重的,但是漫画和影片却并选择了一种黑色幽默、犀利嘲讽的风格,活灵活现的玛赞感觉真的很亲切,很可爱,在这个10岁女孩的眼里,荒谬的成人世界也许很是好笑吧,所以对我来说,这一段的观感其实是很轻松且有些搞笑的。甚至那些反抗也充满了普世共有的青年时代的叛逆,例如小玛赞在黑市买打口带的情节,相信可以引起很多中国青年的会心一笑。

某种程度上说,所有的阅读和观影都是私己的。复杂的革命(宗教革命,或者共产主义革命)与战争这样的宏大主题,虽然是本片不可或缺的背景,但电影并没有局限在意识形态和宗教压迫的创伤上,甚至我觉得这些并不是本片的重点。真正使我感受到沉重和无奈的,是14岁的玛赞独自一人在奥地利的生活。如果说在伊朗的玛赞是聪明、勇敢、生机勃勃的,那么到了开放自由的西方,长成了大女孩的玛赞却遇到了文化失根的困惑,她参加了更疯狂的摇滚舞会,与艺术家朋友们一起吸大麻,她谎称自己是法国人,谈了几场失败的恋爱,她不断地搬家,疯狂地吸烟,流浪街头......这时的玛赞迷茫、彷徨,过程令观者心酸。于是她又回到了伊朗。但是在自己的国家,她不但不能找到归宿感,甚至更加格格不入,最后解除了一场失败的短暂婚姻,她不得不再次出走异国,投奔了法国。

可以说玛赞的前半生都是精神上的流离失所。幼年时既受过西方教育,又因为家庭原因醉心于共产主义,在家中扎头巾喊口号,在梦中斗志旺盛地与笛卡尔和马克思辩论(有趣的女孩!),成长过程中受制于原教旨主义的清规戒律,与宗教老师辩论抗争,继而又亲身见识了西方物质文化、后现代主义文化以及颓废主义文化,在东西方、在开放与封闭的两极间游走、反复,在哪里都与环境发生冲突,在哪里都是“非我族类”、格格不入的外来者,“对过去无法释怀,对现在和未来满怀悲苦”。时代的巨大突变就这样无情折磨着转折时刻的人们,使他们无措。俄罗斯女诗人茨维塔耶娃在十月革命后流亡法国,因为难耐去国离乡的苦楚而冒生命之危返回苏联,(几年后她和她的家人们果然......)是什么促使她即使明知危险也要返国?就是因为“流亡是最悲惨的命运之一”(爱德华·W·萨义德-美籍巴勒斯坦学者)。而身份的缺失是流亡者们共同的话题,本片的开头和结尾也符合这样的述说,在机场这个世界的连接点,玛赞和萨义德一样,被习惯性问到了他们难以释怀的护照和国籍问题,他们沉默了。

但流亡也并非毫无裨益,同样也是萨义德说:在哪里都不要有太多“家”的感觉。因此“格格不入”成为他的主动选择,这也是萨义德回忆录的书名。而如今旅居巴黎的玛赞·莎塔碧也说“法国就像是我的妻子而伊朗则像是我的母亲。我的母亲,哪怕她是失常的或者是发疯的,并不会改变她是我母亲的事实。我当然可以选择自己的妻子但是我可能会选错或者离婚......”错置的生活境遇使他们身份迷茫的同时,也使他们获得一般人很难拥有的批判距离感和此地与彼方的双重视角。今天的玛赞在法国安居乐业,为什么选择巴黎,反对强权的玛赞说,因为巴黎不禁烟,而且巴黎人不平则鸣,经常罢工、偶尔没车可搭的巴黎是她所爱。

本片为什么没有选择真人拍摄?我也一直在想这个问题。当然即使是动画片,伊朗政府也已大加批判。动画(漫画)的形式也许更具有某种自嘲和嘲讽的力量吧,而且本片选择了简约质朴的黑白手绘风格,很亲切,还有一种回归本源的力量感,特别是大量黑色块的巧妙运用,凸显了黑色幽默的氛围,在3D风行的今天,感觉似乎也只有这种风格才配合得上这样成人化的体例和题材了。

D. 伊朗工业电压是多少

请问谁知道伊朗的民用电压是多少伏啊?
伊朗电压220V 频率50HZ 插头是双圆凹式插座
伊朗的电压是多少
伊朗的电:频率50HZ, 单相电压110和220伏特,三相电压是220和380伏特。 中国的电:频率50HZ, 单相电压220伏特,三相电压是380伏特。 因此你要弄清楚伊朗那个地方的实际供电是什么样的
伊朗电压和中国电压有什么不同,中国电机到伊朗都可以用吗,还需要改进吗
伊朗的电:频率50HZ, 单相电压110和220伏特,三相电压是220和380伏特。

中国的电:频率50HZ, 单相电压220伏特,三相电压是380伏特。

因此你要弄清楚伊朗那个地方的实际供电是什么样的
伊朗电器插座插足是什么标准
伊朗(Iran) 插头详细信息

地区:伊朗 Iran

说明:三极与德国相似

电流:16A

电压:230V 频率:50Hz

转换插头:欧标/德标

确认指数:

欧式插头(两圆)说明:

欧标插头(两圆)的制造标准按CE标准执行。欧标插头在德国、奥地利、荷兰、瑞典、挪威、芬兰、俄罗斯等大部分欧洲国家使用,由于这个标准在整个欧洲普遍使用,我们把它称为是“欧洲大陆”的标准。插头是两个圆柱,跨距为19mm,接地级是通过两侧插头接地完成的。中欧和东欧7 / 7欧式插头有嵌入式插脚,法国和比利时插座与之相似。 在欧洲标准插座电气参数是10A-16A 230ACV交流电源。欧标插座是世界上最安全的插座,接地最特殊主要是考虑人得安全。因此也是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插头标准。

注:意大利标插头是三圆柱一条线,丹麦标和瑞士标插头是三圆柱成三角形状,都是有直接接地级插脚。

瑞典国医疗用途的插头要求是注塑一体禁止接线插头使用。

俄罗斯认证机构GOST规格要求中欧和东欧7 / 7插头是16A的标准。

参考资料:chazuo/Plugs/Detail-P274
谁清楚伊朗电源插座是什么标准的
伊朗电压:230V,插头标准:欧标。

欧标(德标)插头在德国、法国、荷兰、丹麦、芬兰、挪威、波兰、葡萄牙、奥地利、比利时、匈牙利、西班牙、瑞典等欧盟国家及韩国、俄罗斯,伊朗等国家使用,特征是两个圆头。

欧标:
伊朗的生活用电是多少伏特
跟国内一样,是220V的,放心用~

不过得准备个欧标的插头转接器,因为都是圆口的插座,国内带过去的不能直接用。当然到那里去买也可以。
伊朗和迪拜等中东国家电源接口
据说电压和中国一样是220V,而插口是欧式,而众所周知欧洲普遍是110V电压,而为了更好的供电,一般采用很粗的铜柱做插头,因为根据欧姆定律,电压不变,在减小电阻之后,能通过更大的电流,而粗铜棒的直接好处就是安全性大大提高。迪拜这些地方很豪华,所以在用电上面相当考究,220V用欧标插头必然是安全性的选择。我家里就买的欧标接线板和插头,可以和国产通用。美式接线板是圆孔的,不是太兼容。
伊朗的电源插头是哪种标准,需要什么转换器
1、伊朗电压(V):230,插头标准:欧标。

2、可以用如图转接头。
伊朗电源插头是什么规格的
你直接买一个万用插座吧!!
罗马尼亚正常使用电压是多少
罗马尼亚的民用电压同中国的居民电压一样,都是220V

各国电压频率 一览表

编号 国家 国家(中文) 电压 频率

1 Argentina 阿根廷 220 50

2 Australia 澳大利亚 240 50

3 Austria 奥地利 230 50

4 Bahamas 巴哈马 120 60

5 Belgium 比利时 230 50

6 Bolivia 玻利维亚 110/220 50

7 Brazil 巴西 110/220 60

8 Canada 加拿大 120 60

9 Chile 智利 220 50

10 China 中国 220 50

11 Colombia 哥伦比亚 110/220 60

12 Costa Rica 哥斯达黎加 120 60

13 Cyprus 塞浦路斯 240 50

14 Denmark 丹麦 230 50 6

15 Dominica 多米尼加 230 50

16 Ecuador 厄瓜多爾尔尔 110 60

17 Egypt 埃及 220 50

18 Finland 芬兰 230 50

19 France 法国 230 50

20 Germany 德国 230 50

21 Greece 希腊 230 50

22 Guatemala 危地马拉 120 60

23 Haiti 海地 110 60

24 Honras 洪都拉斯 110 60

25 Hong Kong 香港 220 50

26 Hungary 匈牙利 220 50

27 Iceland 冰岛 230 50

28 India 印度 230 50

29 Indonesia 印度尼西亚 220 50

30 Iran 伊朗 220 50

31 Iraq 伊拉克 220 50

32 Ireland 爱尔兰 230 50

33 Israel 以色列 230 50

34 Italy 意大利 230 50

35 Jamaica 牙买加 110 50

36 Japan 日本 100 50/60

37 Korea 韩国 220 60

38 Kuwait 科威特 240 50

39 Lebanon 黎巴嫩 110 50

40 Libya 利比亚 127/230 50

41 Luxembourg 卢森堡 230 50

42 Malaysia 马来西亚 240 50

43 Mauritius 毛里求斯 230 50

44 Mexico 墨西哥 127 60

45 Monaco 摩纳哥 220 50

46 Morocco 摩洛哥 220 50

47 Netherlands 荷兰 230 50

48 New Zealand 新西兰 230 50

49 Nicaragua 尼加拉瓜 120 60

50 Norway 挪威 230 50

51 Panama 巴拿马 110/120 60

52 Peru 秘鲁 220 60

53 Philippines 菲律宾 110/115 60

54 Poland 波兰 220 50

55 Romania 罗马尼亚 220 50

56 Russia 俄罗斯 220 50

57 Saudi Arabia *** 127 60

58 Singapore 新加坡 230 50

59 Spain 西班牙 230 50 27

60 South Africa 南非 220-250 50

61 ......>>

E. 和伊朗人交谈要学什么语言,波斯还是阿拉伯呢

伊朗的官方语言是波斯语,而且波斯语在伊朗全国的通用程度相当高。
所以要想用对方的母语交谈,要学的必然是波斯语。
阿拉伯语虽然与波斯语的关系比较密切,但在伊朗的通用程度很低,
一般民众只会祈祷等简单的宗教用语,没法顺利交流。
中国目前有波斯语专业的高校集中在北京、上海,包括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今年招收第一届波斯语专业)、中国传媒大学(目前停止招生)、上海外国语大学等。要学习波斯语的话,市面上的教材比较单一,不外乎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基础波斯语(一)》(李湘编,附MP3光盘)、《波斯语300句》(李湘编)和《波斯语实用口语》(滕慧珠编)等。词典共有三本《波斯语汉语词典》、《汉语波斯语词典》、《波斯语汉语谚语/成语词典》。
可以去www.somdom.com的波斯语版块看看,有不少学习者在上面交流,也可以下载到一些电子书籍和语音资料。

阅读全文

与我家有伊朗怎么写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伊朗最大的比特币是哪个国家 浏览:353
英国路易十四搞的城堡叫什么 浏览:708
中国人寿保险都有什么职位 浏览:104
意大利着名的自行车品牌有哪些 浏览:805
印度孟买洗衣场在哪里 浏览:924
在越南办个造粒厂需要投资多少钱 浏览:945
伊朗怎么发现新冠 浏览:241
黄鹤楼中国结多少钱 浏览:546
英国脱欧后怎么选择房产 浏览:355
中国到印尼机票多少 浏览:322
去印尼打工要办什么手续 浏览:239
意大利威士忌生产日期怎么看 浏览:69
德国和意大利旅游哪个好玩 浏览:905
意大利为什么不参加奥运会 浏览:587
印度医疗保险多少钱 浏览:933
越南连字怎么读 浏览:543
印尼说不好意思怎么讲 浏览:29
越南怎么样制作东西 浏览:442
英国版爱他美奶粉在哪里买真品 浏览:550
广西印尼菠萝格家具多少钱 浏览: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