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国对古伊朗的称呼
我国古代称伊朗为波斯或安息。称沙特阿拉伯为大食。
Ⅱ 伊朗是波斯人国家吗谢谢
伊朗自从前600年开始,被希腊人称为“波斯”。关于波斯人的第一个书面记录来自亚述人,他们在公元前九世纪将其称为“帕尔苏阿舒”和“帕尔苏阿”。这些词语源自古伊朗语“Parsava”,意为“边界”或“边陲”,并用于地理上指称伊朗人(他们在种族上自称为雅利安人,以示尊贵)。帕尔苏阿和帕尔苏阿舒实际上是两个不同的地方,后者位于伊朗西南部,在古波斯语中称为“伯尔萨”(今法尔斯)。
希腊人在公元前六世纪开始使用“帕撒斯”、“帕斯卡”和“波西斯”等词语来形容居鲁士二世的帝国,这些词语中的“波斯人”(Persian)便是由此而来。在圣经的后期部分,波斯帝国被称为“派拉斯”(英语:Paras;希伯来语:פרס),如“ParasveMadai”(פרסומדי)意为“波斯及米底王国”。
直到1935年,欧洲人一直使用“波斯”来称呼这一地区和国家。而波斯人自萨珊王朝开始,将自己的国家称为“埃兰沙赫尔”,意为“中古雅利安人帝国”。1935年,波斯国王礼萨·汗宣布,国际上该国应被称作“伊朗”。尽管如此,“波斯”一词在此之后仍在使用。
Ⅲ 伊朗是阿拉伯人种吗
伊朗不是阿拉伯国家。伊朗的主体民族是波斯人,而阿拉伯国家主要是指以阿拉伯人为主的国家。伊朗位于亚洲西部,属于中东国家,古时称之为波斯。伊朗的国土面积在世界排名第十八,北靠里海,南临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尽管伊朗和很多阿拉伯国家一样,同属于西亚,且主要信仰伊斯兰教,但它并不属于阿拉伯国家。伊朗的居民主要是波斯族人,占人口近七成,他们使用波斯语。而阿拉伯国家的居民主要是阿拉伯族人,以阿拉伯语为主要语言。因此,伊朗不是阿拉伯国家,也不应被列入阿拉伯世界。
Ⅳ 印度、日本、朝鲜、伊朗古时我国称为什么
印度 天竺是古代中国以及其它东亚国家对当今印度和其它印度次大陆国家的统称。天竺历史上相继出现了四大帝国:孔雀帝国、笈多帝国、德里苏丹国和莫卧儿帝国。在中国历史上,对印度的最早记载在《史记·大宛传》,当时称为身毒(印度河梵文Sindhu 对音)《山海经》记载“西方有身毒国”。汉书记载“从东南身毒国,可数千里,得蜀贾人市。”。 《后汉书·西域传》记载“天竺国一名身毒”。唐初统称为天竺。后来玄奘西域取经,根据读音才正名为印度。 伊朗 波斯主要用来指明南伊朗的一片地区,从前以“Persis”和“Parsa”闻名。这两个词是指公元前1000年左右移居这个地区的印欧游牧民族的名字,最后他们被亚述人和迦勒底人所取代。最早提及“Parsa”发生在公元前844年亚述国王沙拉漫尼撒3世的史料中。波斯是众多古代文明中发展程度较高的民族,但直到三世纪,这一文明才正式以波斯帝国的名号出现于历史舞台。
大食,一伊朗部族之称。也是中国唐、宋时期对阿拉伯人、阿拉伯帝国的专称和对伊朗语地区穆斯林的泛称。
朝鲜 百济(前18年-660年)又称南扶余,是古代朝鲜半岛西南部的国家。在朝鲜,百济与高句丽、新罗一起被称为三国。
新罗(公元前57年~935年) ,朝鲜半岛三国之一,从传疑时代开始,立国长达992年,是亚洲历史上立国时间最长的国家之一。公元503年始定国号为新罗。
高丽(lí)(公元918年~1392年),又称高丽王朝、王氏高丽,是朝鲜封建王朝之一。
日本 最早对日本有确切记载的历史着作是东汉史学家班固写的《汉书》。该书《地理志·燕地》成日本列岛为“倭”,当时日本列岛的人接受了这一称呼。
Ⅳ 伊朗的人口和国土面积是多少
伊朗全称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古称波斯,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位于亚洲西南部,国土绝大部分在伊朗高原上,是一个高原国家,南濒波斯湾和阿曼湾,海岸线长2700公里。
伊朗国土总面积164.5万平方公里,比苏丹、利比亚小,比蒙古、秘鲁大,是世界国土面积第十七大的国家。与此同时,伊朗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全国总人口8399.3万人,少于刚果民主共和国、土耳其,多于德国、泰国,是世界第十八人口大国。
伊朗的人口规模与我国四川省相当,2019年四川省常住人口8375万人,略低于伊朗;而四川省总面积为48.6万平方公里,伊朗的面积接近四川省的3.4倍。
那么,伊朗的经济与我国四川省相比如何呢?
伊朗是一个资源大国,已探明石油储量居世界第四位、石油日产量居世界第四位;天然气储量居世界第二位、天然气年产量居世界第三位;铜矿储量居世界第三位,锌矿储量居世界第一位。
石油产业是伊朗的经济支柱和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石油收入占伊朗外汇总收入的一半以上。伊朗农耕资源丰富,耕地面积广阔,但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粮食生产实现了90%自给自足;工 业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但总体来看工业基础薄弱,大部分工业原材料和零配件均依赖进口。
近年来伊朗的经济总体处于低速增长状态,2019年伊朗GDP总量为4585亿美元,低于瑞典、比利时,高于奥地利、尼日尔爾利亚,是世界第二十五大经济体;同期我国四川省GDP总量为6757亿美元,伊朗的GDP总量不及四川省的70%。
从人均GDP层面上来看,2019年伊朗人均GDP为5506美元,略低于伊拉克、巴拉圭,略高于牙买加、阿尔巴尼亚,全球排名第95位;同期我国四川省人均GDP为8101美元,伊朗的人均GDP不及四川省的70%。
综合来看,伊朗的面积接近我国四川省的3.4倍,人口规模与四川省相当,GDP总量、人均GDP均不及四川省的70%,而四川省的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在我国也只能说是处于一般水平。
伊朗的确是一个面积大国、人口大国,但距离经济大国还有一定的差距,只能说是未来有发展潜力的国家和经济体之一,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对于伊朗这个国家,你印象如何?
Ⅵ 伊朗在我国历史上曾被称作什么
在历史上,伊朗这片古老的土地曾以多种名称闻名于世。其中最着名的便是“波斯”,这一称呼在中国历史上尤为常见。波斯这个名字源自希腊语的“βασσάν”,意为“财富之地”。在古代,波斯帝国以其广袤的疆域和灿烂的文化闻名,与中国有着频繁的交往。
除了“波斯”之外,“大食”也是中国历史上对伊朗的称呼之一。这一称谓源于阿拉伯语的“al-ʿAjam”,意为“异族人”。在中国,大食一词常用来指称伊朗以及更广泛的波斯文化圈。与波斯相比,大食的使用更为广泛,不仅限于伊朗,还包括了整个西亚地区。
波斯与大食这两个称呼,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被用于指代同一片土地和同一文化圈。波斯更多用于指代伊朗的历史文化,而大食则更多用于泛指该地区的文化和民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两个称呼在中国逐渐成为伊朗的代名词。
波斯帝国在古代世界拥有显赫的地位,其文明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丝绸之路的推动下,波斯的丝绸、珠宝、艺术和科学知识等,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促进了两国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
而大食则更多出现在唐代中国的文献中,当时的中国与波斯之间的贸易往来非常频繁。在唐朝时期,中国的商人和旅行家们常会与大食人进行贸易,这使得大食成为了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桥梁。
总之,波斯和大食这两个称呼虽然有所不同,但它们都见证了伊朗这片古老土地上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也反映了中伊两国之间悠久而深厚的联系。
Ⅶ 伊朗以前为什么叫安息国
在古代,伊朗地区曾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帝国,被称为安息帝国,又名阿萨息斯王朝或帕提亚帝国。该帝国的名称源于帕尼部落的领袖阿尔沙克一世,他在公元前三世纪中叶通过征服伊朗东北部的帕提亚地区,建立了安息帝国。安息帝国的疆域广阔,北达小亚细亚东南的幼发拉底河,东抵阿姆河。
安息帝国处于地中海的罗马帝国与中国汉朝之间的丝绸之路上,使其成为重要的商贸中心。该帝国在全盛时期,不仅是东西方贸易的重要通道,还促进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安息帝国的存在,不仅在地理上连接了东西方,也在文化交流上起到了桥梁的作用。
安息帝国的建立,标志着伊朗地区在古典时期的重要地位。尽管随着时间的推移,安息帝国逐渐衰落,但它在历史上的影响力仍然不可忽视。安息帝国不仅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还为后来的波斯帝国奠定了基础。
安息帝国的繁荣时期,为该地区的经济、文化和政治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帝国的贸易网络不仅连接了地中海和亚洲,还促进了各种商品、思想和艺术的交流。安息帝国的统治者们,通过鼓励贸易和文化交流,使该地区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中心。
随着时间的推移,安息帝国最终在公元224年被萨珊王朝所取代。然而,安息帝国的历史遗产仍然影响着今天的伊朗文化和社会。许多古代建筑、艺术作品和文献都反映了安息帝国的辉煌时期,为后人了解这一历史时期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Ⅷ 伊朗伊拉克是一个国家吗
伊朗伊拉克不是一个国家。
伊朗和伊拉克从来就不是一个国家。伊朗在古代为波斯,而伊拉克在古代为巴比伦;伊朗不属于阿拉伯国家,而伊拉克为阿拉伯国家;伊朗与伊拉克这两个中东邻国,曾在萨达姆时期两国仇恨很大,打了近10年的两伊战争,使两国损伤很大。而今因为共同利益走在一起,共同抵抗美国的压制。
伊朗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简称伊朗,位于西亚,属中东国家,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国土面积约164.5万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17。
伊拉克
伊拉克共和国简称“伊拉克”(Iraq),位于亚洲西南部,阿拉伯半岛东北部,南方是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北方是土耳其,西北是叙利亚,伊朗和约旦各位于其东西两侧。
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阿拉伯语:الحربالعراقيةالإيرانية,英语:Iran-Iraq War,1980年9月22日~1988年8月20日),伊朗称为伊拉克入侵战争、神圣抗战、或伊朗革命战争,伊拉克称为萨达姆的卡迪西亚,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