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阿富汗为什么从伊朗独立

阿富汗为什么从伊朗独立

发布时间:2022-08-03 05:02:22

❶ 阿富汗既穷又难征服,为啥大国从古至今都要反复争夺

说到阿富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战争和贫穷。这个即无海岸线,又无公开资源的山地内陆小国,在联合国联合计划署公布的数据中,已经沦为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

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物产匮乏、荒漠多山的贫瘠小国,从古到今,一直都是世界列强争夺的目标。其中不乏苏联和美国这样的近代超级大国。

而且,这些大国在争夺阿富汗的时候,还很少取得战争的胜利。阿富汗因此还获得一个“帝国坟场”的称号。

(拿着武器的阿富汗人民)

三、隐形的丰富的地下资源。

其实,由于贫穷无力进行资源勘探,阿富汗才给人资源匮乏的表象。实际上,在这片不毛之地,并不缺矿产和油气资源。

美国占领阿富汗后,曾秘密派出勘探人员,发现在这片山地下面,埋着价值近万亿美元的矿石和天然气。倘若战争结束,阿富汗取得独立,有足够的国力开采,那么它将从不毛之地的贫穷小国,变成全球最富有的国家之一。

正是因为如此,那些大国们才会反复争夺,希望把阿富汗据为己有,独吞阿富汗地下的这些丰富矿藏。

❷ 为什么阿富汗长期动荡

要了解一下阿富汗这个国家的历史,就会知道,这确实是一个战乱不断、纷争不息的国家,这里的人民在历史上有着极其强悍,倔强不屈的性格。今天阿富汗的主体民族普什图人,大约占到阿富汗总人口的一半。普什图人的祖先大概是阿富汗本地的山民,后来又融合了历次征服这里或经过这里的许多民族的血统,如希腊人、波斯人、北方亚利安人、突阙人、蒙古人和阿拉伯人的血统。 普什图人属于半农半牧的民族,保留了许多部落社会的传统,盛行血亲复仇,各个部落为了生存,为了保护牧场、土地、牲畜,防止其他部落的抢劫,都需要男性成员的勇敢和战斗技能。因此,普什图人大都尚武剽悍,长于骑射,乐于从军或在警察部门供职。普什图人酷爱武器,许多人都佩有长 刀、匕 首或枪 支。普什图工匠还长于手工仿造枪 械,并有专门的制造工场和集市。
由于阿富汗长期处于各大文明的交汇处,处于北方草原、西面的伊朗高原、和东南的印度平原接壤的地理单元,历史上一直动荡不止,普什图民族也形成了骁勇善战的强悍性格,历史上每次外来势力的入侵无不经过惨烈的反复争夺。19世纪以后,这个民族在几十年间先后与英国进行了三次战争,重创英国军队,成功地抵御了大英帝国的入侵。20世纪80年代苏联入侵阿富汗,也遭到普什图人的长期顽强抵抗,最终不得不黯然撤出。今天,美国反恐战争的主要对手塔利班武装就是以普什图人为主。 2001年,美国以“反恐”为名对塔利班进行军事打击,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在阿富汗建立了以卡尔扎伊为首的政府。但是,塔利班在阿富汗社会底层的生存土壤并未消除,战后重建困难重重,塔利班随时可能死灰复燃。 而美国占领阿富汗的真实目的,除了所谓的“反恐”,“消除对美国的威胁”,更重要的是看重阿富汗重要的战略地位。控制了阿富汗,就是在这个中亚、西亚、南亚、东亚的会冲地带打入一个楔子,对东可牵制中国、对北可向俄的中亚后院渗透、对东南可监视印度、对西包围伊朗。以美国及其北约盟军的力量,恐怕并非不能将塔利班斩尽杀绝,而是有意网开一面,放几条漏网之鱼,好让美国有长期驻军的借口。只是美国这几年的“三心二意”有点过于托大,低估了阿富汗反抗力量的能量,搞得现在有点不好收场。

❸ 阿富汗内战的原因是什么

阿富汗内战的原因是英美撤军致阿富汗权力真空。
阿富汗战争是美国崇尚“彻底胜利”的杰克逊主义的一次冒险实践,战争的最后发展并没有完全按照杰克逊主义者的心愿。2001年10月7日,美军对阿富汗塔利班发动了“闪电战”,战斗很快取得胜利,但战争却未能赢取包括“基地”精神领袖拉登和塔利班首领奥马尔等众多“美国敌人”,均未能在“闪电战”中捕获或消灭,残余塔利班武装在阿西南部站稳脚跟,被打散的“基地”组织流窜入巴基斯坦、也门、伊拉克、利比亚等,加速了极端主义的滋生和扩散。而在阿富汗,除了首都喀布尔之外,其他各地,均在不断爆发各类流血战斗。
对于美军而言,在阿的“结束作战行动”,只是从“战斗”模式,替换成“支持”模式,仍有万名美军按美阿协定长驻于阿富汗军事基地,培训和支援阿安全部队,不再直接参与战斗任务。名义上,美军没有完全“离开阿富汗”,也没有完全“抛弃阿富汗”,但外国军队竞相撤离阿富汗之举,以及剩余美军呆在基地不出战,使事实上阿富汗将不可避免出现“权力真空”。目前仍然脆弱不堪的阿富汗安全部队,是不可能完全有能力应对防务。这使发生在阿富汗的这场旷日持久的“国际战争”有可能替换成“内战”。

❹ 阿富汗的独立战争是怎么回事

直到1919年,阿富汗还是一个封建的半殖民地国家,是英帝国主义的势力范围。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青年阿富汗党人在穆罕默德·塔尔吉(1863—1933年)的领导下,重新活跃起来。1919年塔尔吉创办《光明报》,提倡科学和民主,宣传现代工业和教育的重要性,批评伊斯兰教的陈规陋俗和封建王室的腐败昏庸,主张完全摆脱英帝国主义对阿富汗的控制。1919年2月20日,哈比布拉国王在贾拉拉巴德的狩猎行宫被刺身亡。哈比布拉的第三个儿子阿马努拉在青年阿富汗党人的支持下于2月28日在喀布尔正式宣布即位。他宣布:“从现在起,阿富汗是一个独立自由的国家,它不承认任何外国的统治权。”要求英国承认阿富汗的“主权完整、行动自由和完全独立”。但是,英国顽固地拒绝阿富汗的正义要求。1919年5月3日,英军向开伯尔山口的阿富汗边防军发动进攻。5月7日,阿马努拉政府颁布动员令,向英国宣战,阿富汗抗英独立战争正式开始。战争在瓦西里斯坦和开伯尔山口激烈进行,阿富汗军民英勇抵抗。英帝国主义在阿富汗军民打击下,加上苏俄对阿富汗独立的承认和道义的声援,以及印度革命运动正在高涨,被迫同意停战谈判。1919年6月3日,双方签署停战协定,8月8日,在自沙瓦签订了双方暂订和约,英国承认阿富汗在内政和外交上是“自由的主权国家”。经过两年多的谈判斗争,1921年10月22日,英阿缔结了最后和约,英国正式承认阿富汗的完全独立。阿富汗抗英独立战争取得了胜利。

❺ 伊朗与阿富汗关系怎么样

伊朗和阿富汗都属于中东地区,伊朗是阿富汗重要的邻国之一,目前阿富汗一直和伊朗保持着友好的关系。

两国交往的深度和广度在短时间内取决于伊朗的意愿,但是从长期看,阿富汗政局的稳定将是双方在具体领域交往的基石。

❻ 阿富汗独立的过程是什么

1736年,纳狄尔登基为波斯国王。1736年11月,纳狄尔率领大军8万人向东方进发,1738年3月,在长期围困坎大哈之后将它占领,大肆抢掠,将坎大哈彻底破坏。同年占领了喀布尔和阿富汗的其他城市。

之后,纳狄尔便进军印度,1739年3月,纳狄尔率军进入德里。5月返回波斯。纳狄尔从事远征和侵略,力图建立一个强大的国家。纳狄尔帝国没有长期存在的经济和政治上的前提,他主要依靠土库曼各部落和被他征服的乌兹别克各部落和阿富汗各部落的上层分子。

人民对纳狄尔的横征暴敛,连年征战非常不满,1743年各地纷纷起义,纳狄尔以极其残暴的手段予以镇压。1746年3月,在赛义斯坦爆发了反对纳狄尔统治的起义。俾路支人和赛义斯坦的起义者合并到一起。纳狄尔派他的侄子阿里·古里汗去镇压起义,阿里不肯服从纳狄尔的命令,公开反对纳狄尔。纳狄尔决定亲往赛义斯坦镇压起义,1747年6月的一天夜里,纳狄尔被刺杀于呼罗珊城下一兵营的帐幕里。

纳狄尔王遇害以后,他的国家立即土崩瓦解,并变成许多敌对的封建酋长国。阿富汗的阿布达里族世袭酋长阿赫麦德汗原先在纳狄尔王处供职,他屡立战功,为纳狄尔王所赏识。纳狄尔死后,阿赫麦德汗率领阿富汗人洗劫了纳狄尔兵营,抢夺纳狄尔的部分财宝和大炮,逃往坎大哈。阿赫麦德汗依靠他的阿布达里部落。

他不久占领了赫拉特旁遮普与卡什马尔,宣告自己是独立的统治者。1747年成立了独立的阿富汗国家,在他即位的第1年,就征服了喀布尔、佩沙沃等阿富汗本部地区。

❼ 阿富汗斯坦伊斯兰共和国是一个位于亚洲中部的内陆国家于1919年从什么国家独立

阿富汗是1747年从波斯独立的,1919年它就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只不过出于英国和俄国争夺殖民霸权的中间点,成为双方争抢的目标而已。1919年击退了英国的第三次进攻。

❽ 伊朗在1900年是独立的国家吗我需要史实,如果不是独立的那他受谁的殖民呢

半殖民半封建国家
伊朗恺加王朝
(1779年至1921年)
恺加王朝建于1779年,首次定都德黑兰。恺加王朝初期,西方列强加紧在伊朗的争夺。1801年俄国兼并格鲁吉亚;英国同伊朗三次战争导致伊朗割地赔款及承认阿富汗独立。此后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订立了不平等条约。19世纪下半叶,英、俄攫取了在伊采矿、筑路、设立银行、训练军队等特权。1907年,英、俄两国相互勾结划分了在伊的势力范围:北部属俄国,南部属英国,中部为缓冲区。 之后,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签订不平等条约。伊朗虽然名义上仍是"独立"国家,但实际上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往昔波斯帝国的辉煌与今日的耻辱形成鲜明对照,伊朗在追求复兴强国的路上必然产生强烈的民族主义,而强烈的民族主义又很容易导致极端主义和盲目的排外思潮。”[1]
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随着欧洲列强的侵入,伊朗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社会经济衰落,封建统治专横残暴,多次发生人民起义。1921年2月,军官礼萨汗·巴列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建立巴列维王朝。

❾ 伊朗的古代史

伊朗是具有四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史称波斯,有记载的历史和文化始于公元前2700年,我国汉史称安息。公元前2000年后出现印欧血统的伊朗人。公元前6世纪古波斯帝国阿契美尼德王朝曾盛极一时。该朝第三代国王大流士一世统治时期(前521—前485),帝国版图东至阿姆河和印度河两岸,西到尼罗河中下游,北至黑海、里海一带,南达波斯湾。公元前330年古波斯帝国被马其顿·亚历山大所灭。后建立了安息、萨珊王朝。从公元前二世纪与中国有友好交往,着名的“丝绸之路”便横贯伊朗北部。公元7—18世纪阿拉伯人、突厥人、蒙古人先后入侵。18世纪末,伊东北部的土库曼人恺加部落统一了伊朗,建立了恺加王朝。 具体情况: 埃兰王国(公元前3千纪上半期至公元前639年):埃兰人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卡伦河流域,他们是伊朗高原的土着人。公元前第3千纪上半期,埃兰人建立了国家。公元前1176年,埃兰国攻陷巴比伦。公元前639年,埃兰国被亚述人所灭。
米底王国(公元前639年至公元前550年):公元前2千纪,中亚的雅利安人的一支南迁至伊朗高原,并逐渐与土着居民融合、同化,形成了伊朗人的主体。公元前7世纪中叶,米底部落击败周围其它部落,建立了伊朗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雅利安人国家。公元前6世纪初,米底部落征服伊朗西南部的波斯部落,并灭亚述帝国,其疆域扩至现土耳其安纳托利亚东部、现伊朗西部、东部和西南部。公元前550年,米底国被波斯帝国居鲁士二世所灭。
波斯帝国(公元前550年至公元前330年):波斯部落最初居住在伊朗高原西南部,后经过数十年扩充疆土,公元前550年,居鲁士二世大帝推翻米底部落的统治,建立了波斯帝国。在国王大流士一世(公元前522年至公元前486年)统治时期,波斯帝国达到鼎盛时期,其疆土东起印度河流域,西至巴尔干半岛,北起亚美尼亚,南至埃塞俄比亚。包括70个民族,5000万人口,近700万平方公里土地,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帝国。波斯帝国在公元前492年希(腊)波(斯)战争后逐渐由鼎盛走向衰落。公元前334年,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三世东侵,征服波斯全境。
亚历山大帝国和塞琉西王国的统治(公元前330年至公元前247年):亚历山大三世在波斯积极推行“希腊化”的殖民统治。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三世死后,他所建的帝国分裂,其部将塞琉古(马其顿人)夺得帝国东部广大地区,并于公元前312年称王,以叙利亚为中心建立塞琉西王国,中国古称条枝。塞琉西王国全盛时,疆域包括小亚细亚、叙利亚、两河流域、波斯和中亚的部分地区。
安息王朝(公元前247年至公元224年):公元前247年,波斯的帕尔尼部族打败塞琉西王国军队,在波斯土地上建立了阿萨希斯王朝。中国史称安息王朝,西方史学家称之为帕提亚王朝。安息王朝由于同罗马的长期战争和朝廷的内讧,从公元1世纪以后逐渐衰落。
萨珊王朝(224年至651年):公元224年,安息王朝被萨珊王朝推翻。萨珊王朝建立后又向东扩张至印度河中上游,曾一度成为古代伊朗最辉煌的时期。随着同罗马帝国的战争、封建割据、人民起义、中亚游牧部落及阿拉伯人入侵而逐渐衰落。
阿拉伯帝国统治下的伊朗(651年至11世纪初):公元651年,阿拉伯帝国第三任哈里发奥斯曼·依本·阿凡推翻萨珊王朝,占领波斯全境。伊斯兰教取代祆教(拜火教),成为伊朗居民的主要信仰。伊朗被征服后,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个行省。自公元661年至11世纪初,阿拉伯帝国先后经历了倭玛亚王朝和阿拔斯王朝,伊朗成为这两个王朝的一部分。从9世纪起,阿拔斯王朝日渐衰落,在伊朗境内及其邻近地区,相继出现一些独立或半独立的地方封建王朝,与其分庭抗礼。
塞尔柱突厥人的统治(11世纪初至12世纪末):11世纪初,塞尔柱突厥人由中亚兴起,先后征服巴格达、叙利亚、拜占庭帝国,建立起一个东起中亚、西至博斯普鲁斯海峡,包括伊朗在内的塞尔柱帝国,但帝国不久即告分裂。12世纪末,花剌子模王国(今乌兹别克境内)夺取伊朗东北部,13世纪初占领伊朗全境。它统治的疆域还包括伊拉克、阿富汗等地区。
蒙古的侵略和伊儿汗国:成吉思汗与1219年率军西侵,先后征服了花剌子模、中亚、亚美尼亚、阿塞拜疆等地,杀死花剌子模国王,掠夺大量财物后撤回蒙古本土。1229年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二次讨伐花剌子模,杀死国王后返朝。1260年,成吉思汗之孙旭烈兀再次率兵占据伊朗并建立以伊朗为中心的伊儿汗王朝。此后,蒙古人逐渐接受了伊斯兰教,并任用伊朗人为行政官吏。
帖木儿的侵略(1380年至1405年):随着伊儿汗国的逐渐衰落,当时的伊朗又陷入地方封建王朝割据之中。西察合台汗国(今乌兹别克境内)的国王帖木儿(1336年至1405年在位)在夺取中亚地区后于1380年至1393年征服伊朗全境,继而侵占美索不达米亚,并入侵印度。1405年帖木儿死后,他的帝国迅速瓦解,统治范围只限于河中地区和伊朗东部。
萨法维王朝(1502年至1722年):帖木儿死后的近一百年中,伊朗再次陷入各地方封建王朝的纷争割据之中。其中,萨法维王朝建于1502年,此后一直向外扩张,极盛时版图包括阿富汗的坎大哈、赫拉特。萨法维王朝与奥斯曼帝国曾长期进行战争。萨法维王朝是伊朗历史上第一个以什叶派伊斯兰教为国教的朝代,对什叶派在伊朗的发挥壮大起了重要作用。17世纪末,萨法维王朝日渐衰落。1722年,阿富汗的吉尔扎部落在马赫穆德的领导下,攻占萨法维王朝国都伊斯法罕,并自立为伊朗国王。
阿夫沙尔王朝和赞德王朝(1736年至1796年):1736年,来自伊朗霍拉桑地区的部落首领纳迪尔率军把阿富汗人逐出伊朗,并以马什哈德为中心建立阿夫沙尔王朝。经过数年战争,阿夫沙尔王朝版图一度东至阿富汗和印度北部,西至巴格达,北接里海,南濒波斯湾。1747年,纳迪尔国王死后,其儿孙为争夺王位而爆发内战,各路诸侯纷纷称王,其中凯历姆汗(1749年至1779年在位)以设拉子为首都建立了赞德王朝。经过多年战争,赞德王朝占据了除霍拉桑及以东地区以外的阿夫沙尔王朝的土地。1779年凯历姆汗死后,赞德王朝分裂。1792年和1796年,赞德王朝和阿夫沙尔王朝先后被恺加王朝所灭。
恺加王朝(1779年至1921年):恺加王朝建于1779年,首次定都德黑兰。恺加王朝初期,西方列强加紧在伊朗的争夺。1801年俄国兼并格鲁吉亚;英国同伊朗三次战争导致伊朗割地赔款及承认阿富汗独立。此后法国、奥地利、美国等相继强迫伊朗订立了不平等条约。19世纪下半叶,英、俄攫取了在伊采矿、筑路、设立银行、训练军队等特权。1907年,英、俄两国相互勾结划分了在伊的势力范围:北部属俄国,南部属英国,中部为缓冲区。
从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随着欧洲列强的侵入,伊朗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社会经济衰落,封建统治专横残暴,多次发生人民起义。1921年2月,军官礼萨汗·巴列维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建立巴列维王朝。

阅读全文

与阿富汗为什么从伊朗独立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有直升飞机的有哪些 浏览:122
英国女皇有多少国家 浏览:593
印度边境需要什么边境证 浏览:998
英国租房信息均价费用多少 浏览:859
中国人去伊朗要注意些什么 浏览:225
中国哪里的乙肝患者多 浏览:1000
中国哪里的人最灵 浏览:585
印度马丁身高多少 浏览:168
印尼宾馆发票怎么开 浏览:138
英国富人多少人 浏览:342
印度神话与泰国有什么关系 浏览:811
印度蝗虫什么时候回来 浏览:989
美国温度84度中国多少度 浏览:973
十三行在中国哪个地方 浏览:932
印尼的特色植物是什么意思 浏览:480
印度人怎么评论他们的芒果干 浏览:615
和印度人做生意什么感觉 浏览:996
去伊朗开店办理什么签证 浏览:740
华人在伊朗工作怎么样 浏览:936
意大利语英语哪个好 浏览: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