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美国敢对伊朗动武吗
美国的军事实力就不动用航母编队的情况下,在中东地区也有能力发起一场闪电战。美国在中东地区拥有诸多军事基地,并且部署有美制战斗机,阿拉伯海附近也是常有美国驱逐舰、核潜艇经常光临的海域。然而就目前的美军中东军事力量部署看,美国人显然没有任何增兵的意思。就连要去中东轮换的“埃塞克斯”号两栖攻击舰也因为在菲律宾附近发生了舰员坠水的事故而停泊不前,这哪里像是一个要打仗的征兆?
NO1:伊朗高调霍尔木兹海峡演习,美国几乎没动静
前不久,伊朗进行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演练,美国虽然表达了关注,但是在军事行动上几乎没任何动静。颇有“你演你的,你有钱你就使劲演吧”的意味,目前伊朗的经济的确不好过,美国人围而不打就等伊朗服软,何必动手?
NO2:我不动手,要动手也有沙特出面
众所周知,目前伊朗和其他海湾国家的关系并不友好,尤其是沙特,两家已经在也门怼上了。美国可是精打细算的,打仗是要花钱的,而且伊朗这么大国家,自己出面搞不好中东国家还有抵触情绪,如果沙特先和伊朗发生冲突,显然给美国的选择就更加灵活。
NO3:俄罗斯近期大手笔投资伊朗,背后信号很明确
俄罗斯近期和伊朗签署了数百亿美元的石油和天然气投资协议,俄罗斯此举动显然对外透露了极其重要的信号,伊朗是值得投资的。那么意味着,至少俄罗斯不认为美国会在短期内对伊朗动武。
NO4:美国毫无战前准备
当年的海湾战争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动用了几十万军队,要知道伊拉克可比伊朗小得多。而且伊朗具备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可以自产武器装备,伊拉克都不具备这个能力。那么问题就很简单了,如果要对伊朗这么一个中东大国动武,你至少派3个航母战斗群装装样子再说吧!所以说美国对伊朗动武的可能无限接近零。
‘贰’ 伊朗能够封住霍尔木兹海峡吗
狗急了跳墙,兔子急了咬人。别把人家逼急了,否则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受害的是世界人民。
‘叁’ 中俄和伊朗三国联合军演,剑指阿曼湾,意欲何为
2019年12月27日,我国、俄罗斯与伊朗三国海军在阿曼湾与北印度洋地区进行了联合军事演习,这在历史上属于第一次。这次海上联合军事演习代号为“海上安全带”,主要目的是打击恐怖主义与海盗行为。事实上,我国、俄罗斯与伊朗进行联合海上军事演习,明显是在针对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封锁。此前,美国一直要在波斯湾地区搞“护航联盟”,目的就是集合盟友的海军,共同围堵伊朗。从伊朗的角度,当然也要做出反击;从俄罗斯的角度,能够将海上军事力量投入到阿曼湾与北印度洋,当然非常乐意;从我国的角度,必须要确保海上石油通道的安全。
西宁号导弹驱逐舰
中俄伊的三国海上联合军事演习比较成功,直到今天,美国在波斯湾也没有能够搞成所谓的护航联盟!
‘肆’ 伊朗演习发射弹道导弹美军舰收提醒撤离
伊朗演习发射弹道导弹, 美军舰收到本土卫星提醒撤离。
至少两枚弹道导弹从一艘美国海军战舰上空飞越海峡,战舰却毫无反应!直到收到来自本国间谍卫星的警报,美军战舰才迅速撤离任务海域。美国福克斯新闻频道8月11日报道称,这艘美军战舰本来执行的就是抵近侦察任务,包括通过舰载宙斯盾系统监测类似弹道导弹的发射行动。然而诡异的是,这一事件发生在上周某个时间,美国军方却至今未对此发表任何声明,美国防部发言人更明确拒绝就弹道导弹发射事件发表任何评论。
阿利伯克级宙斯盾驱逐舰。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的文章分析认为,伊朗军方选择发射射程300公里的“法特赫-110”近程导弹,而不是射程约2000公里的流星-3中程弹道导弹,说明其仍在视美国的态度做出反应。如果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外交制裁更加收紧,美军在波斯湾地区的力量也在不断增强部署,那么伊朗方面的反应很可能会相应升级。总之,俄媒认为霍尔木兹海峡上空的阴云正在持续聚集。
来源:新浪军事
‘伍’ 霍尔木兹海峡的军事意义有多重要
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能源“大动脉”
霍尔木兹海峡是连接波斯湾与阿拉伯海、印度洋的海峡,亦是唯一一个进入波斯湾的水道。东西长约150千米,最宽处达97公里,最狭处只有38.9公里;南北宽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作为通往海湾地区的一条要道,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水域中最为重要的一条航道。据美国能源信息署估计,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出的原油每天可达1340万桶。除此以外,大约每天还有200万桶其他的原油产品需要通过该航道运输,包括燃油、液化天然气等等。如果霍尔木兹海峡出现被封锁的情况,短时间内会在世界能源市场造成大幅度波动,所以说霍尔木兹海峡是世界能源的“大动脉”一点也不为过。为此,美国各高级司令部中唯一没有部署在美国本土的中央司令部就设置在霍尔木兹海峡出口的阿曼,负责保护这条国际航道、以及监控中东地区。
当前波斯湾紧张局势的关键在于伊朗核问题,美国对伊朗发展核工业、完善核燃料循环体系以及可能的武器化极其警惕,从2001年起的10年来双方就此问题反复纠缠。而伊朗认为核工业发展是一个生死攸关的问题,也关乎国家的尊严和自主,在此前提下通过威胁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来获取国际社会对其核工业的松绑也成为了一个选择。
两伊战争中,被伊拉克击中燃烧的海上巨人号油轮。袭船战最大的战果是使伊朗和伊拉克自己的战争机器难以为继,不得不考虑停战。
布雷是封锁海峡的唯一短时有效手段
封锁海峡主要依靠的是海军和空军力量。伊朗是波斯湾地区的海军大国,拥有两万人左右的人员规模,主要作战舰艇有俄罗斯产“基洛”级潜艇3艘、驱逐舰5艘、护卫舰3艘和轻型护卫舰12艘,还有相当数量的导弹艇和小型潜艇。
对霍尔木兹海峡进行封锁,伊朗能使用的主要武器是潜艇、反舰导弹和水雷。伊朗的海军规模虽然较大,但是其严重缺乏空中掩护,伊朗空军最先进的F-14“雄猫”战斗机服役已经30余年,其电子设备和武器都是美国近40年前的产品,在美国强大的空中优势面前几乎毫无还手之力。在失去制空权后,常规潜艇和导弹艇基本就丧失活动能力,将面对美军水面舰艇、反潜巡逻机和舰载直升机的联合绞杀,难以发挥作用。这一点早在1988年的两伊袭船战期间就得到了证明,当时美国海军进行了一定程度的介入,对付伊朗导弹艇,美军直升机引导舰载反舰导弹或直接发射地狱火导弹攻击,如同平常训练打靶一样。
伊朗快艇队用机枪和火箭弹演习袭船,场面很壮观,但如果面对的是武装到牙齿的正规海军舰艇,他们就只有被密集阵和重机枪“点名”的命运。
近年来,通过引进中国反舰导弹技术,伊朗已经可以自产射程分别为300公里、120公里、30公里的“雷鸣”、“诺尔”及“科萨尔”岸基反舰导弹。伊朗甚至自行为“法塔赫110”近程战术弹道导弹安装了光学导引头,改装成射程100多公里的“波斯湾”反舰弹道导弹。从射程和性能来看,伊朗的这些反舰导弹都具备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甚至整个波斯湾的能力。但还是回到一个问题上,美国空军及海军舰载机。美军拥有E-8空中监视机及强大的电子战机队,伊朗岸基反舰导弹部队的发射车、雷达车、通讯车等很难躲开美军的空中监控,在强大的空地压制面前缺乏生存能力。
伊朗当前唯一比较有效的封锁手段只能是在霍尔木兹海峡布雷。传统而古老的水雷是当今海上航行安全的重大威胁,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布设的沙俄时期开发的小型锚雷造成了美军前锋登陆舰队几乎全员受损,使得美国海军花费了相当长时间进行扫除。如果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海峡进行布雷,美国的扫雷艇部队大规模集结到位需要10天左右时间,这个时间会对石油市场造成一定幅度的波动。但是在美国舰队到达后伊朗就失去了保卫雷区并进行补充布雷的能力,如果伊朗方面没有水压-声响-磁力复合引信的高级耐扫水雷的话,美国及其盟国的扫雷力量,特别是高效率的直升机航空扫雷,可以在半个月以内开通霍尔木兹海峡航道。所以,布雷也只是一个短时内有效的手段。霍尔木兹海峡遭短时封锁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美欧、日本等国基本可以透过释放石油储备的手段去抵消。
‘陆’ 伊朗或在波斯湾大规模军演吗
美媒:最快未来48小时内 ,伊朗或在波斯湾大规模军演。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2号援引美国军方消息源报道称,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将可能在波斯湾举行军演,目的是为了彰显伊朗有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能力。对此,伊朗方面目前还没有回应。
报道称,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最快将在未来48小时内,在波斯湾举行大规模军演,可能出动超过100艘舰艇参与,目的是展现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能力。伊朗扼守的霍尔木兹海峡,号称中东海上咽喉,全球约三分之一的海上石油贸易需取道于此。根据美军对伊朗革命卫队的动向评估,伊朗革命卫队已经集结大批战舰,主要是中小型快速舰艇,预计空中和地面部队也会参与演习。
据美国能源信息局201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每天通过曼德海峡的原油及石油产品数量达到480万桶。如果这一海峡无法通航,石油运输成本将大幅提高。
来源:央视网
‘柒’ 美军宣布增兵中东,伊朗为什么举行全境大阅兵
伊朗进行全境的大阅兵是为了展现自己的军事实力,同时还是为了压制住美国对伊朗的威胁。美国宣布在中东当兵的目的就是为了压制住伊朗,而伊朗国家的科技实力的逐渐增强,也逐渐不再怕美国的威胁。所以伊朗此次阅兵的目的很明显,就是为了针对美国的在中东增兵措施。
美国在中东东边很大程度上增强了中东地区的局势的紧张,而伊朗的阅兵也很大程度上展现了自己的军事实力,目的就是为了和美国债中东的对抗。面对美国的制裁伊朗,越来越有自己的话语权,即使是这才伊朗也依旧很强硬。
‘捌’ 霍尔木兹海峡的战略地位
国际石油运输通道——波斯湾石油通往西欧、美国、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东西方国家间文化、经济、贸易的枢纽。
霍尔木兹海峡自古就是东西方国家间文化、经济、贸易的枢纽,特别在海湾地区成为世界石油宝库之后,平均每8~10分钟就有1艘海轮驶过海峡,该海峡是波斯湾石油通往西欧、美国、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亚洲西部,介入阿曼的穆桑达姆半岛和伊朗之间,东接阿曼湾,西连波斯湾(简称海湾,阿拉伯人称阿拉伯湾)。由于它是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必经之地,因此有“海湾的咽喉”之称。
阿曼的穆桑代姆半岛突出于海峡水域,海峡呈弯弓形状。海峡连波斯湾一端,以穆桑代姆半岛西侧的谢赫、马苏德角向北延伸至伊朗海岸以南的亨加姆岛为界;接阿曼湾的一端,以穆桑代姆半岛东侧的代巴角延伸至伊朗海岸的达马盖山为界。海峡中分布着格什姆岛、霍尔木兹岛、亨加姆岛(属伊朗)和赛拉迈岛、埃奈姆岛、穆桑代姆岛(属阿曼)等。海峡不经常涨潮,这主要与波斯湾口形状有关。自古以来,霍尔木兹海峡就是交通、战略要地。16世纪初葡萄牙开始入侵,其后成为英国、荷兰、法国、俄国等争夺的重要目标,现仍为霸权主义者所觊觎。
复杂的海峡环境使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成为可能
首先,这个海峡内有很多岛屿、暗礁和浅滩,安全航道只有几公里宽,平均深度不足30米,使得巨型油轮和重型军舰通行时必须异常小心。实践证明,这里并不适合大型舰只的快速展开,但是利用岸基火力和导弹却能轻易控制海峡,利用水面布雷和沉船设障的方法也能有效地阻塞航道。2007年1月发生的美国核潜艇与日本油轮相撞事件,就是生动的例证。
其次,伊朗在海峡北岸部署了重兵,设置了包括射程达360公里的近百枚反舰导弹和短程弹道导弹阵地,百余艘各型船只在海峡附近游弋。同时,伊朗空军又拥有美俄两国现役主力型号战机,具有较强的突击力。一旦伊朗遭到西方国家的军事打击,便可以随时切断霍尔木兹海峡向西方的石油通行。
另外,历史原因迫使伊朗同波斯湾其他国家难以尽弃前嫌,从而可能限制其他国家的石油输出。1979年伊朗发生伊斯兰革命,建立起共和国后的伊朗引起了周围国家的警觉。历经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后,虽然海湾局势已趋于缓和,但曾经的旧怨给伊朗在处理海峡问题时造成了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南部之间,形似人字型,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东西长约150千米,最宽处达97公里,最狭处只有38.9公里;南北宽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作为通往海湾地区的一条要道,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水域中最为重要的一条航道。每天,数以百万桶计的石油都要通过这条航道运往世界各地。
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霍尔木兹海峡承担着全球近40%石油的出口供应。平均每五分钟就有一艘油轮进出海峡。在美国能源信息署就估计,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出的原油每天可达1340万桶。除此以外,大约每天还有200万桶其他的原油产品需要通过该航道运输,包括燃油、液化天然气等等。
作为世界最大的液化天然气出口国,卡塔尔每年需要通过霍尔木兹海峡向亚洲和欧洲等国出口3100万吨液化天然气。而海湾地区产油国90%以上的原油都需要通过这条航道向外出口。而根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的预计,到2020年,每天由霍尔木兹海峡经过的原油将翻倍,达到每天3000万桶至4000万桶。不仅如此,霍尔木兹海峡对于美国还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除去原油因素,美军还必须依靠霍尔木兹海峡向伊拉克以及其他海湾地区国家输送武器弹药和部队供给。 因此,美军中央司令部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保障海湾地区原油和能源供应渠道的畅通。 霍尔木兹海峡正扼波斯湾出口,是盛产石油的波斯湾的门户,在战略上和航运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波斯湾沿岸产油国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这个海峡输往西欧、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地。这些产油国除了伊拉克和伊朗外,还有科威特、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和沙特阿拉伯,它们共同负担着西方石油消费国的60%的供应量。每天都有近200条油轮运载这些国家的大约2000万桶的原油通过海峡。由于它是油船来往的重要通道,它一旦被切断,西方经济就会遇到致命威胁,因此,它被视为西方国家的“生命线”也历来是帝国主义列强企图控制的重要目标。
国际石油运输通道。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 美军航母群2007年05月23日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这是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规模最大的一次日间集训。美国海军当天就在伊朗海岸线展示了其军事力量。载有大约1.7万人的9艘美军军舰当天进入海湾,举行罕见的日间集训。美国海军官员说,这是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日间集训。与此同时,伊朗地面部队从22日上午开始的为期3天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正在伊朗南部的法尔斯省进行。美军航母群进入霍尔木兹海峡。
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总干事巴拉迪向安理会提交伊朗核问题进展报告。报告称,伊朗不仅没有在联合国安理会第1747号决议要求的最后期限前停止铀浓缩,反而扩大了核活动。海湾局势一时风云再起。如果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1.“见证世界最强大军舰”
格林尼治时间2007年05月23日3点55分(北京时间2007年05月23日上午11时55分),由“斯坦尼斯”号航空母舰和“尼米兹”号航空母舰引领的美国海军航空母舰战斗群穿过霍尔木兹海峡。同时,“好人里察”号攻击舰及其自有的航空母舰战斗群也紧随其后,后者包括载有1.7万名美国海军陆战队队员和水手的登陆舰。美国海军官员说,美军没有提前通报伊朗方面这次行动。他们还表示,派遣第二艘航母是最后才拍板决定的,但没有详述理由。在穿越霍尔木兹海峡前,舰艇编队指挥、美国海军少将凯文·奎因在斯坦尼斯号航母上称,作为很早制订的计划的一部分,这些军舰穿越海峡后将进行军演,此举是为打消邻近国家疑虑,确信美国将“保证地区安全”。“一直存在国家或非国家团伙封锁一条国际海峡的危险,尤其是针对霍尔木兹海峡的危险。”奎因说。美军舰队还在行进途中发布一份公开声明,呼吁所有船员“见证这些世界最强大的军舰”。为了不引起注意,大多数美军军舰通常选择在夜间穿越海峡,也很少如此大规模行动。
2.伊朗演习地面防御
就在美国舰队穿过霍尔木兹海峡的同时,伊朗地面部队从2007年05月22日上午开始的为期3天的大规模军事演习正在伊朗南部的法尔斯省热烈进行。伊朗军队地面部队副指挥官穆罕默迪说,举行此次军事演习的目的是为了纪念西南部城市霍拉姆沙赫尔解放25周年,参加军演的人员主要是来自17所地面部队军事院校的学员和教官。穆罕默迪说,军演将演练地面部队多种战术,包括地面防御和反直升机空降行动等。此外,反直升机武器、肩扛式导弹发射器和多种穿甲武器等新式国产武器也在军演中使用。伊朗陆军司令达德拉斯准将在演习时表示,伊朗武装部队已经作好抵抗外来侵略的准备,以维护本国的领土完整。1982年5月24日,伊朗宣布取得两伊战争中的最大胜利之一,就是成功收复被伊拉克军队占领一年多的霍拉姆沙赫尔。 由于它是海湾与印度洋之间的必经之地,霍尔木兹海峡素有“海湾咽喉”之称,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和航运地位。海湾沿岸产油国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这一海峡输往西欧、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地,合计承担着西方石油消费国60%的供应量,因而西方国家把霍尔木兹海峡视为“生命线”,称之为“石油海峡”。在海湾地区成为世界石油宝库之后,每天有400万吨石油通过海峡运往世界各地,约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1/3,是波斯湾石油通往西欧、美国、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 。被称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
控制霍尔木兹海峡就能在一定程度上掐住世界经济的命脉,这无疑是伊朗对抗美国的最大筹码。如果伊朗封锁海峡,无疑会给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费国沉重的打击。
从伊军自身防御的角度上看,霍尔木兹海峡是通往伊朗内陆的主要屏障。强大的岸基火力是伊朗控制霍尔木兹海峡的利器,海峡的特点适合以陆制海,伊朗海军及革命卫队即使不出动舰艇,只依托岸防火力就可对海峡形成三面威胁。如果在水上作战,依据霍尔木兹海峡的地理特点,狭小的水域限制了大型军舰的威力,因此伊朗可充分发挥海军舰艇小、灵活的特点,采取群狼战术攻击敌方大型舰船。
2012年当地时间11月4日伊朗革命卫队在波斯湾地区启用了一处新的海军基地。伊朗军方称,这个新的基地将加强伊朗海军在波斯湾地区的力量,意在加强对霍尔木兹海峡的控制。
‘玖’ 伊朗会在什么时候军演
伊朗在霍尔木兹海峡举行军演 “守卫90”回应西方制裁压力。伊朗海军从24日起开始举行为期10天、代号为“守卫90”的海上军演,而军演地点就在霍尔木兹海峡。霍尔木兹海峡的重要意义在于全球石油贸易总量的近40%从此经过,而伊朗是对霍尔木兹海峡具有主导控制力的国家。
这次演习很给力啊,展示了大量的新式武器,先进装备悉数亮相。
‘拾’ 伊朗准备与俄罗斯在里海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这有何意义
俄伊两国海军加强合作,特别是在里海海域,那么域外来的海军,就得掂量份量了,尤其是西方某大国发动对伊朗的军事打击时,将发展成一场大规模的消耗战,因为有俄罗斯在背后撑腰,伊朗有来自里海的稳固后援线,俄罗斯的反舰导弹,甚至弹道导弹将源源不断地输入,足以支持伊朗打一场持久战。
面对美国高举的大棒,实施的严厉制裁,伊朗绝不坐视,也在主动出击,一方面配合俄罗斯,积极打击叙利亚境内的反政府武装,另一方面,尽管海军力量不足以抗衡美军,但将派出自己的海军舰队去到美国大西洋海岸进行战斗执勤,向外界展示伊朗不屈服于美国压力的态势。伊朗的举动,包括在霍尔木兹海峡举行海空军演,联合打钢筋水泥建造的航母,对外宣称在必要时,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都是伊朗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