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伊朗和美国,为何从盟友变成了死敌
伊朗的统治者巴列维是靠着美国的支持登位的
❷ 伊朗人是不是对中国有意见
伊朗亲华,怎么可能对中国有意见。
伊朗人比巴铁还热情,在伊斯法罕或者克尔曼沙阿,当地人看到中国人都会热情地邀请去做客,甚至各种倒贴钱帮忙打车,买门票什么的。
❸ 沙赫阿拔斯一世在位期间对伊朗产生了什么影响
自1579年起,土军和克里木汗的10万军队共同夺取了整个阿塞拜疆和伊朗西部。沙赫阿拔斯一世在位期间,伊朗恢复了昔日的强盛,不仅夺回了被土耳其侵占的西部领土,而且还吞并了一些新的领土。
然而,由于对乌兹别克封建主进行战争和镇压反封建的起义,阿拔斯一世不得不于1590年3月21日同奥斯曼帝国签订了对伊朗非常不利的伊斯坦布尔和约。按照这项和约,几乎整个外高加索和路里斯坦、库尔德斯坦的颇大部分都划归奥斯曼帝国统治。
❹ 萨菲王朝对波斯来说是一个外族政权吗
伊朗萨非王朝(阿拉伯语:سلسلهٔ صفويان,英语:Safavid dynasty;1501—1736年),又称萨法维王朝、沙法维王朝、波斯第三帝国,是由波斯人建立统治伊朗的王朝。
1502年,伊斯玛仪在伊朗建立萨非王朝,伊斯玛仪自立为伊朗王,建都大不里士,为了巩固新的政权,萨非王朝宣布什叶派伊斯兰教为国教,并且开始了什叶派教义的宣传活动。阿巴斯大帝时期王朝达到全盛。苏莱曼时期(1666—1694 年),萨非王朝开始衰落。1747年纳迪尔沙阿被刺杀后萨非王朝王室后裔又被立为伊朗沙阿,但是这个短时间统治的目的只不过是为了为桑德王朝提供一个合法的过渡借口。1760年伊斯迈尔三世短暂的傀儡统治就结束了,卡里姆汗觉得他的力量已经足够巩固,他正式登基,结束了萨非王朝。
萨非王朝强盛时,疆域东起呼罗珊,西至幼发拉底河,北抵卡拉库姆沙漠与咸海,南达波斯湾与阿拉伯海,囊括伊朗全境,伊拉克大部,高加索部分地区,土库曼斯坦,阿富汗西部,乌兹别克斯坦南部,在阿巴斯一世时期,版图甚至远达库尔德斯坦与土耳其东部的迪亚巴克尔。
萨非王朝将伊斯兰教什叶派正式定为波斯国教,自萨珊王朝之后首次完全统一了伊朗的东部与西部各个省份,由此重新激起了古代波斯帝国的遗产,是伊朗从中世纪向现代时期过渡的中间时期。
❺ 沙阿的介绍
沙阿又称沙赫,是波斯语古代皇帝头衔شاه(英语Shah)的汉译名。“沙阿”在中文文献中又简称为“沙”,如“花剌子模沙”等。波斯语的头衔“沙阿”在历史上为伊朗语民族和很多非伊朗语民族所使用。
❻ 伊朗和印度的关系怎么样
作为亚洲重要的成员国,印度与伊朗关系源远流长,他们不只是有着良好的历史,在文化以及现实方面都有着不可分割的部分。但是,这样两个国家,却一度陷于对立,这不由让人产生疑问:他们过去的关系真的友好吗?如果真是这样,现在的关系又如何定位呢?
当然,印度人始终有个心结,那就是当年纳迪尔·沙阿对印度进行的入侵。这是两国友好关系破裂的根源,如此来看伊朗对于印度倒是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他们忌惮伊朗又总是向往、热爱着伊朗。如果这就是两个国家的真实关系,那倒让人欣慰多了: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后可能真的不会坏到哪里去。
❼ 以色列与伊朗目前的状况
1948年以色列建国后和伊朗有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两国在对抗苏联的控制,和反对阿拉伯人有共同利益。两国在军事,外交,贸易上有很多的友好合作,伊朗也是以色列石油的重要来源地。1979年伊朗革命后,亲美派沙阿(伊朗君主)领导的伊朗君主立宪政体在过程中被推翻,伊朗在1979年4月1日成为伊斯兰共和国,霍梅尼成为国家的最高领袖。两国关系开始改变。
1980年伊拉克入侵伊朗后,伊朗得不到西方国家支持,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以色列购买武器,弹药,但这个在提升双方关系上并没有起到很大作用。之后因为伊朗经常不能按时付款,双方终止了交易。
1982年,以色列入侵黎巴嫩,并在贝鲁特成立了亲以政府。但几天内,伊朗就在黎巴嫩地区部署了‘革命卫队’支持敌对以色列的什叶派。
伊朗训练了一个什叶派组织,之后发展成了很强大的‘真主党民兵’,对以色列形成了巨大的威胁。真主党民兵在黎巴嫩对以色列驻军发动过多次袭击。到了2010年,以色列和伊朗关系更加紧张,以色列担心伊朗研发核武器会对其产生巨大威胁,甚至考虑过单方面发动军事打击消灭伊朗的核计划,不过还是把更多希望寄托于美国及西方国家对伊朗发展核武器的控制。近日川普退出伊核协议,并把美国使馆搬迁到耶路撒冷无疑像以色列表示更坚决的支持。伊朗会更加强化其军事防范及各种措施,以色列对伊朗支持的老敌人叙利亚打击也更加激进。
❽ 伊朗伊斯梅尔
伊斯梅尔〕即伊斯梅尔一世。也被翻译成伊斯迈尔一世,为波斯索非(Sophy)王朝的创建者。
伊斯迈尔一世,英文名 Isma'il I(1487年7月17日—1524年5月23日),伊朗萨非王朝的创立者、沙阿(1502年—1524年在位)。
伊斯迈尔一世建立国家的主要支柱是突厥游牧部落。他大约于1500年—1501年在基齐尔巴希人的武力帮助下,在阿塞拜疆起兵反对土库曼人建立的白羊王朝。1502年伊斯迈尔攻克白羊王朝首都大不里士,定都于此,自立为沙阿。从此开始了萨非王朝在伊朗的统治(1502年—1736年)。
伊斯迈尔一世自登基之日起就致力于武力统一伊朗和向外拓展疆土。1503年—1508年经广泛战争几乎征服整个波斯、亚美尼亚和伊拉克大部。1510年,伊斯迈尔一世与另一位中亚征服者,乌兹别克汗国汗昔班尼激战于呼罗珊,获胜(昔班尼于是役阵亡)。伊斯迈尔一世向西推进的行为终于导致他与奥斯曼帝国的冲突。1514年在查尔迪兰战役中,伊斯迈尔一世被奥斯曼帝国苏丹塞里姆一世击败。对土耳其军事力量的共同担心使他向一些欧洲国家伸出橄榄枝(包括威尼斯、西班牙和匈牙利)。
伊斯迈尔一世的对内政策主要是,宣布伊斯兰教什叶派为国教,并自任什叶派的领袖。他还是一位有学问、有教养的人,能够写诗。
http://ke..com/view/427589.htm
❾ 美国与伊朗处于什么关系这种关系是如何形成的
1921年2月21日,礼萨·汗上校发动军事政变,占据德黑兰,1925年取得王位,建立巴列维王朝,于1935年改国名为伊朗。当时美国对伊朗的事务几乎没有兴趣。伊朗为了摆脱英国和俄罗斯在波斯事务中的统治地位。向美国寻找支持,美国工业和商业领袖支持波斯推动其经济现代化并摆脱英国和俄罗斯影响。美伊两国也开始越来越亲密。
到1978年1月发生反对伊朗君主体制的大规模示威活动;同年8月至12月,罢工及示威活动瘫痪了整个国家。1979年1月中旬,沙阿被迫流亡海外,伊朗让美国交出阿沙,阿沙和美国关系特殊,美国没有交出来。伊朗占领了美国大使馆,52名美国外交官和平民被扣留为人质的。虽然伊朗因为阿沙死了最后放了人,但是是梁子结下了。
伊斯兰革命期间”头巷尾挂满和涂满了“打倒美国”的口号。对伊朗所有美国文化,经济全盘否定。1980年伊朗与美国断交后,美国开始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对伊朗进行全方面经济,军事的制裁。
❿ 沙阿的来源
“沙阿”是古代伊朗高原诸民族的皇帝头衔,古代波斯人为伊朗高原诸民族的一支,他们缔造的地跨三洲的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帝国的君主,同样采用了“沙阿”作为头衔。其实阿契美尼德王朝波斯帝国的君主头衔的完整形式为xšāyaθiya xšāyaθiyānām,即汉语的“王中之王”,而此头衔与中古波斯语šāhān šāh相一致,šāhān šāh字面上的意思就是“众王之王”。此头衔的现代波斯语形式为shāhanshāh (شاهنشاه)。在希腊语中此头衔被翻译为βασιλεύς τῶν βασιλέων (basileus tōn basiléōn),βασιλεύς正是希腊语“国王”的意思。以希腊人看来,βασιλεύς τῶν βασιλέων (basileus tōn basiléōn) 王中之王在国王之上,和“皇帝”是同一等级。此头衔相应的印度语言头衔为rajadhiraja 或kshetra-pati ,后者更接近于 Padishah。正如此波斯语的完整头衔常简化为“沙阿”,希腊人也常将相应的头衔简化为basile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