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开斋节有什么民俗活动
1、斋月里的阿拉伯人斋月里,穆斯林白昼斋戒以历练心性、净化灵魂。所以,斋月里在阿拉伯国家通常可以看到许多人将自己精心准备的食物摆放到路旁免费供路人享用,以此表达他们乐善好施的品行。在沙特和阿联酋从斋月开始,每天晚上很多清真寺里都向穆斯林提供免费食品。
2、开斋节的饮食习俗。“开斋节”既是对圆满完成“拉马丹”(Ramadan)月斋功的庆祝,又是穆斯林家庭合家团贺,聚会相见的良宵美辰。在这天穆斯林男女要淋浴、燃香、更新衣,前往清真寺参加会礼,听阿訇讲“瓦尔孜”(讲经)。做完礼拜后,家家都要煎炸油香、徽子、麻花,有的还要宰鸡、宰羊,烹制本民族本地区独具风味的菜肴。如宁夏回民的清炖羊肉、粉汤饺子、手抓羊肉、糖醋鲤鱼;新疆的抓饭、烤全羊;兰州的牛肉拉面、清蒸鸡;西安的羊肉泡馍等。亲友相见,互道“色俩目”问好祝安。有的请阿訇到亡故亲友坟墓边诵读《古兰经》,悼念亡故的亲人,以寄托哀思,祈求真主慈悯亡人早日进入天堂。
3、斋月里阿拉伯国家的商业活动及特点斋月里,阿拉伯国家一般都调整上下班时间,阿联酋大多数公司的上班时间是早上8点到下午两点,沙特规定早上10时开始上班。政府机关的工作效率较低,商人的活动也相应减少。阿拉伯国家的商务活动通常在晚上进行,商家店铺一般是晚上6、7点钟开始营业至深夜2、3点钟才打烊。有的餐厅饭馆到凌晨4时才关门。斋月期间的食品销量特别大。食品、服装及家电成为需求量最大、最畅销的商品。特别在开斋节前一个星期左右,市场上各种过节商品销量大增,是销售旺季。
⑵ 开斋节的习俗有哪些
开斋节期间,家家户户都准备馓子、油香、课课、花花等富有民族风味和特色的传统食品,同时还要宰羊、鸡、兔等,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
在节日的第一、二天,已婚和未婚的女婿都要带上节日礼品给岳父母拜节。许多穆斯林青年男女还选择在开斋节举行婚礼,更添节日气氛。
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穆斯林的开斋节也在增添着不少新的内容。人们除了节日参加会礼外,还参加一些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如狮子舞、踩高跷、唱花儿、表演武术、摔跤、打扑克,城市游园、远足等活动。
(2)伊朗开斋节准备点什么扩展阅读
开斋节的时间:
开斋节时间在伊斯兰教历10月1日。穆斯林在莱麦丹(第9月)全月斋戒,斋月最后一日寻看新月,见月次日开斋,即为开斋节;如未见新月,则继续封斋,节期顺延,一般不超过3天。
开斋节在新疆还有“肉孜”节的叫法。这是伊斯兰教的三大节日之一,也是中国回、维吾尔、哈萨克、乌孜别克、塔吉克斯坦、塔塔尔、柯尔克孜、东乡、保安、撒拉10民族的盛大节日。
⑶ 维吾尔族古尔帮节和开斋节吃什么
维吾尔族信奉伊斯兰教。传统节日有:肉孜节、古尔邦节、诺鲁孜节等。维吾尔族十分重视传统节日,尤其以过“古尔邦”节最为隆重。届时家家户户都要宰羊、煮肉、赶制各种糕点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卖,除将羊皮、羊肠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职业者外,剩余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过肉孜节时,成年的教徒要封斋1个月。封斋期间,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后进餐,白天绝对禁止任何饮食。肉孜节意译为“开斋节”。按伊斯兰教教规,节前一个月开始封斋。即在日出后和日落前不准饮食,期满30天开斋,恢复白天吃喝的习惯。开斋节前,各家习惯炸馓子、油香、烤制各种点心,准备节日食品。节日期间人人都穿新衣服,戴新帽,相互拜节祝贺。
⑷ 开斋节吃的是
开斋节一般吃炸撒子、油香、课课、花花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同时,还宰鸡、兔、羊等,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相比街边小吃,酒店里的美食更加丰富,油炸小吃、奶酪制品、烤囊、烤羊肉、炸鸡等都充满无限诱惑。
下面看一道烤馕的做法:
所需食材:
普通面粉500克、盐3克、鸡蛋3个(约重170克)、牛奶120克、酵母5克、黄油30克、黑白芝麻、洋葱丁
制作步骤:
第一步:碗中准备500克普通面粉,再加入3克的盐;把3个鸡蛋打入碗中充分搅散,再倒入面粉碗中拌匀;120克牛奶中加入5克酵母搅开,接着再次倒入碗中并拌匀;然后下手踹面,踹成团后移到案板上充分揉匀。
第二步:往面团中加入30克室温软化好的黄油,充分揉匀后继续揉10分钟左右即可,揉至面团细腻又光滑;然后把面团放入大碗中,盖上保鲜膜醒发至两倍大。
第三步:取出醒发好的面团充分揉匀排气,再搓成条,然后分成四个大剂子;接着把每个剂子都揉匀揉圆,揉好后用拳头直接踹一个坑;最后把踹好的面团整成边缘厚中间薄的皮子。
第四步:把整好的皮子放入烤盘中,中间用叉子戳洞,然后刷上全蛋液,再均匀地撒上黑白芝麻和洋葱碎,做好后二次醒发十分钟。
第五步:烤箱预先上下火210度预热5分钟,然后把烤盘放入烤箱中层,上下火210度烤约20分钟左右,美味即成。
第六步:如果没有烤箱的,也可以把做好的皮子放入电饭锅中,按照上述步骤,依次在皮子上刷蛋液、撒黑白芝麻和洋葱碎。
⑸ 肉孜节的风俗
肉孜节的风俗有以下三点:
1、在新疆,穆斯林称开斋节为肉孜节,是波斯语的意译,是一个规模盛大、礼仪隆重的节日。节日期间清真寺要打扫得干干净净,悬挂“庆祝肉孜节”的横幅和彩灯,张贴赞颂真主的对联。家家户户要打扫卫生,成年男子沐浴净身,小孩子也要把脸洗干净,男女老少都换上民族服装。
2、大约早晨八点以后(有的地方以敲响会礼钟声为准),人们汇集到清真寺举行会礼。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人们跪成很整齐的行列,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礼拜。礼拜后,人们齐向阿訇拜安,接着互拜“色俩目”(和平、平安、安宁)。整个会礼结束后,由阿訇带领或各户分散游坟扫墓,为逝者祈祷。随后串亲访友,恭贺节日。
3、节日中,家家户户都准备馓子、油香、课课、花花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同时还要宰羊、鸡、兔等,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
以上就是肉孜节的风俗了,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你。
⑹ 开斋节的风俗有什么
开斋节的习俗有:
1、节日早上,清真寺被打扫得干干净净,有的还要悬挂“庆祝开斋节”的横幅和彩灯,张贴赞颂真主的对联。家家户户要打扫卫生,成年男子沐浴净身,小孩子也要把脸洗干净,男女老少都换上民族服装。大约早晨八点以后(有的地方以敲响会礼钟声为准),人们汇集到清真寺举行会礼。
2、当阿訇宣布会礼开始,人们自动跪成很整齐的行列,向圣地麦加古寺克尔白方向礼拜。这种会礼比平时主麻的聚礼要隆重得多。礼拜后,人们齐向阿訇道安,接着互道“色俩目”(和平、平安、安宁)问候。整个会礼结束后,由阿訇带领或各户分散游坟扫墓,为逝者祈祷。随后串亲访友,恭贺节日。
3、节日中,家家户户都准备馓子、油香、课课、花花等富有民族风味的传统食品,同时还要宰羊、鸡、兔等,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在节日的第一、二天,已婚和未婚的女婿要带上节日礼品给岳父母拜节。许多青年还在开斋节举行婚礼,更添节日气氛。
随着社会的发展,开斋节也增添了不少新内容,人们除了节日参加会礼外,还参加一些娱乐活动,如要狮子舞、踩高跷、唱花儿、表演武术、摔跤、打扑克,城市里游公园等等。
⑺ 开斋节是伊斯兰教两大节日之一,有些什么风俗活动
这一天穆斯林们会穿上节日盛装,到清真寺参加会礼和庆祝活动,恭贺斋功胜利完成。
⑻ 老板要我们布置店准备迎接开斋节。开斋节需要准备什么来布置
灯笼
⑼ 回族人民在开斋节时都会做些什么
中国是多民族聚集体,各族儿女共同组成了我们现在的中华民族。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他们都是符合当地的人民信仰,并且已经流传了几千年成为他们的习惯。像彝族有泼水节,傣族有火把节,回族他们有自己的开斋节。开斋节对于回族的穆斯林来说是最重要的事情,甚至超过了春节的意义。他们在开斋节的时候都会做沐浴,聚餐以及走亲访友,拜祀祖先。而且在回族,他们男女分工不同,各自各得其主。
在开斋节的时候,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事情,就是祭拜祖先,先进行一个安抚和祷告,当所有的一切结束之后,清真寺就会提供食物一起庆祝。各家各户也都准备上一些吃食,相互分享。这现在社会的发展变化,他们在开斋节还增加了一些属于新时代的元素,他们有狮子舞,踩高跷,一些多民族融合而来的东西,在那个节日里,他们仅是充满了欢快的气息,一些人们也扎堆儿前往游园。
⑽ 开斋节的来历 开斋节这一天要干什么
导读:开斋节作为我国众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是有着重要地位的,每年宁夏和新疆地区会安排假期给人民热烈庆祝这个节日,可见对开斋节的重视程度 。那么,开斋节的来历你知道吗?开斋节这一天要干什么呢?和我一起去查询了解下吧。
开斋节的来历
伊斯兰教经典记载,先知穆罕默德在传教前,每逢莱麦丹月都去麦加近邻的希拉山涧沉思默祷。公元610年莱麦丹月,先知在沉思默祷时突然接到安拉的启示,命他以使者的身份传递穆斯林过开斋节真主的教诲。后来,先知穆罕默德将这个月定为斋戒月,以示纪念。与此同时,教法学家解释,斋戒是为了让有钱人品尝饥渴滋味。
开斋节这一天要干什么
开斋节是阿拉伯语“尔德·费图尔”的意译。新疆地区突厥语系的穆斯林称其为“肉孜节”。开斋节是伊斯兰教重大节日之一,每到了这个时候,穆斯林家庭都会聚到一起,庆祝这个特别的节日,然而每年的开斋节时间却略有不同。
回族是中国穆斯林的主体民族。回族的开斋节(希吉来历九月),在回族群众心目中是一个最尊贵的吉庆之月、和平之月,凡在这个月里做一件善事,就可获得安拉成倍的酬报。因此,凡符合条件的回族穆斯林必须奉行一个月的斋戒,斋月的起止日期视新月出现的日期而定,见月入斋,见月开斋。通常以两位最有威望的阿訇所见为准,然后本坊阿訇宣布入斋(或开斋)。入斋当天的凌晨四点左右,各清真寺的寺师傅,要到邦克楼(宣礼塔)上念邦克或打梆子,有的不辞辛苦,挨门逐户地敲打。人们听到后,赶忙起来,洗脸、洗手、濑口,做饭封斋。
回族将开斋节视为最大的节日,因此将开斋节称为“大尔德”。而突厥语系的新疆维吾尔族等民族则认为古尔邦节(宰牲节)是最大的节日,所以在新疆,政府规定:古尔邦节穆斯林放假三天,非穆斯林放假一天;开斋节根据2011年12月9日第十一届人民政府第28次政府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的第174号政府令的相关规定,全疆各族人民群众放假一天。开斋节这天,回族群众各家各户都要缴纳开斋捐(每人2.4斤面粉或折合为现金)。目的是“扶贫济困,净化人的心灵”,培养人的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美德,避免穆斯林中的贫苦人在节日沿街行乞,与贫苦人共享节日之欢乐。
庄严肃穆的开斋节会礼结束后,穆斯林要集体向阿訇(教长)道安。全体穆斯林要互致道(色俩目)平安词,以表示节日的宿愿:祈求平安、吉祥、富贵、和谐!
会礼结束后,由阿訇带领或各户分散游坟扫墓,为逝者祈祷。随后串亲访友,恭贺节日。
节日期间,穆斯林家家户户都准备馓子、油香、课课、花花等富有民族风味和特色的传统食品,同时还要宰羊、鸡、兔等,做凉粉、烩菜等,互送亲友邻居,互相拜节问候。在节日的第一、二天,已婚和未婚的女婿都要带上节日礼品给岳父母拜节。许多穆斯林青年男女还选择在开斋节举行婚礼,更添节日气氛。
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穆斯林的开斋节也在增添着不少新的内容。人们除了节日参加会礼外,还参加一些健康的文体娱乐活动,如狮子舞、踩高跷、唱花儿、表演武术、摔跤、打扑克,城市游园、远足等活动。
回族开斋节的习俗
开斋节又称“大尔德”、或“尔德.费特尔”是伊斯兰教三大节日之一。斋月在伊斯兰教历太阴年九月,这个月里,人们在东方发白前吃好喝好,直到太阳落山前水米不沾,待太阳落山后再进饮食。十月一日(教历)为开斋节。穆斯林沐浴盛装,上寺礼拜,礼拜后,还向老弱病残和贫苦之人出散乜贴,又叫“济贫节”。走亲戚,拜邻里,互相问候。家家户户置办富有民族特色和地方风味的传统食品。有不少男女青年喜欢在开斋节举办婚礼。庆祝场面十分隆重,所以又叫“回民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