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的具体原因是什么
官员们对事故原因有两种相互矛盾的解释。第一份报告于1986年8月发布,将事故责任完全转移给了核电厂运营商。第二部发布于1991年。解释认为事故是由压力管石墨慢化沸水堆(RBMK)的设计缺陷,特别是控制棒的设计缺陷造成的。双方的调查小组受到多方游说,包括反应堆设计师、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工作人员和政府。
据报道,导游将向游客介绍该地区的生活和切尔诺贝利保护区的科研工作。乌克兰多年来开展类似的观光旅游,游客数量稳定,特别是外国游客。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技术区和“死城”不在禁区的旅游景点之列,但95个被遗弃的村庄在旅游景点之列。据报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位于乌克兰北部,距离首都基辅110公里。这是苏联在乌克兰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1986年4月26日,核电站4号反应堆着火爆炸,产生的放射性物质比美国在日本广岛投下的原子弹多400倍。爆炸尘埃随风飘散,导致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遭受核辐射污染。事故影响了许多人的健康。大多数受污染的土地需要至少800年才能达到安全标准,而核心地区的核污染需要至少350万年才能完全分离。从经济上看,这场灾难造成的总损失约为2000亿美元(按通胀计算),这是现代史上最昂贵的灾难事件。
㈡ 伊朗核问题是怎么引起的
伊朗核问题
伊朗核能源开发活动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当时得到美国及其他西方国家的支持。1980年美伊断交后,美国曾多次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掩护秘密发展核武器,并对其采取“遏制”政策。
2003年初,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能为其核电站提供燃料的铀后,美国对伊朗核能开发计划提出“严重质疑”,并多次警告伊朗停止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甚至威胁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国际原子能机构也通过多项相关决议,要求伊朗与其合作,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终止铀浓缩活动。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代表欧盟的法国、德国、英国积极斡旋下,伊朗采取了一系列积极举措。2003年12月18日,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2004年4月,伊朗宣布暂停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
为说服伊朗彻底终止铀浓缩活动,德法英3国还与伊朗举行了多轮会谈,并于2004年11月初在巴黎初步达成协议。由于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的分歧,巴黎协议未能得到落实。
为了打破伊朗核问题的僵局,去年12月,俄罗斯向伊朗递交了两国在俄境内建立铀浓缩联合企业的提议,以确保伊朗的核技术不会用于军事目的。但伊朗表示其铀浓缩活动必须在本国境内进行。
今年1月3日,伊朗宣布已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并于10日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监督下揭掉了核燃料研究设施上的封条,正式恢复核燃料研究活动。此举引起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应。3月28日,安理会通过要求伊朗在30天内中止一切核活动的主席声明。
6月1日,俄罗斯、美国、中国、英国、法国和德国举行外长级会议,提出一项旨在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新方案,并要求伊朗尽快对这一方案作出答复。伊朗认为,六国方案虽包含“积极措施”,但也有“模糊不清之处”,有待进一步探讨,并多次表示将在8月22日前对六国方案作出答复。
由于伊朗的消极反应,六国外长7月12日在巴黎发表声明,决定将伊朗核问题重新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尽管声明隐含制裁的威胁,伊朗依然重申,伊朗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准则,但决不放弃获得核技术的权利。
7月31日,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第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并呼吁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开展合作。但伊朗表示,伊朗的铀浓缩活动只会继续和扩大,不会中止。
伊朗核问题在2006年初成为美国伊朗关系的核心问题,并成为美国伊朗战争的潜在导火索。
伊朗核问题的历史与现状
1950年代开始核能源开发
1980年美伊断交,美国多次指责伊朗秘密发展核武器
2003年初伊朗宣布提炼出核电站燃料铀
2003年12月18日伊朗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
2004年4月,宣布暂停组装浓缩铀离心机
2004年6月底,宣布恢复浓缩铀离心机的组装,但暂停提炼浓缩铀
2004年9月21日,宣布开始将37吨铀矿料中的一部分用于铀转化
2004年11月,德法英3国与伊朗在多轮会谈后在巴黎初步达成协议,德法英承诺提供核技术、核燃料和一座轻水反应堆
2004年11月22日,伊朗宣布中止铀浓缩
2006年1月10日,伊朗恢复中止了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
2006年4月11日,伊朗宣布已成功生产出纯度3.5%的低纯度浓缩铀,成为国际核八强之一(五常任理事国,印巴,伊朗)
4月28日,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向该机构理事会和联合国安理会提交了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报告。报告说,伊朗未能在联合国安理会规定的期限内中止铀浓缩活动,也没有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人员进行全面合作。
2006年5月3日,中美法英德俄六国关于伊朗核问题的协商会议未能达成成果。
国际原子能机构对伊朗核问题的决议
2003年的决议
6月19日,发表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主席关于伊朗核问题的“总结性声明”敦促伊朗:
迅速纠正总干事巴拉迪在其报告中提到的伊朗在执行与《不扩散核武器条约》有关的保障协定中存在的所有问题,立即和无条件地签署和执行保障协定的附加议定书
9月12日,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在10月底前公开其核计划,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允许国际原子能机构突击检查其核设施,终止提炼浓缩铀
11月26日,再次通过决议
2004年的决议
3月13日,理事会通过决议批评伊朗没有公开其部分核计划
6月18日,理事会通过决议协助解决核计划的剩余问题
9月18日,理事会在维也纳通过决议要求伊朗终止一切与制造核武器有关的核活动
11月29日,理事会通过决议不将伊朗核问题提交联合国安理会
2004年的决议
8月11日,理事会通过决议要求伊朗立即停止与铀浓缩有关的一切核活动
9月24日,理事会通过决议认定伊朗多次不履行《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义务
美国对伊朗核问题的态度
美国目前准备以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为理由,发动对伊朗的战争。
美国主战派
美国总统小布什
国务卿赖斯
主战派观点:现在不打,后患无穷;对伊朗动武代价很高,但容忍伊朗拥有核武器对美国的安全角成威胁代价更高;在动武和纵容其拥有核武器之间选择动武。
美国主和派
前卡特政府国家安全顾问兹比格涅夫·布热津斯基
主和派观点:目前局势类似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美国政府处于“要么默许敌人拥有危险武器,要么动武阻止敌人”的两难困境;动武则美国将陷入20至30年的另一个伊拉克泥潭
㈢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的原因是什么
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凌晨1点23分,苏联的乌克兰切尔诺贝利核能发电厂发生严重泄漏和爆炸事件。核电站的第4号核反应堆在进行半烘烤实验中突然发生失火,引起爆炸。
据估算,核泄漏事故后产生的放射污染相当于日本广岛原子弹爆炸产生的放射污染的100倍。爆炸使机组被完全损坏,8吨多强辐射物质泄露,尘埃随风飘散,致使俄罗斯、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许多地区遭到核辐射的污染。事故导致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物质的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的畸形胎儿的出生。因事故而直接或间接死亡的人数难以估算,而且事故后的影响究竟到何时,目前究竟有多少人受灾到目前还是一个未知之数。
世界绿色组织的调查报告认为,核泄漏导致9.3万人患上晚期癌症,在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有超过20万人死于与辐射有关的疾病。据不完全统计,切尔诺贝利核事故的受害者总计达900万人。关于事故的起因,官方有两个自相矛盾的说法:第一个是在1986年8月公布,切尔诺贝利事故的责任只归于核电站操作员。第二个则是发布于1991年,认为事故由于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的设计缺陷引致,尤其是控制棒的设计。
据说调查团曾经被多方面的人游说,包括反应堆的设计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职员及苏联政府。但是不少专家认为这两个说法都不是完全正确的。另外,还有人说引发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是设计者知道反应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危险,但是将其蓄意隐瞒下来,职员并没有收到反应堆问题报告。直到今天,切尔诺贝利核电站还存有100公斤钚,一毫克钚就足以使人丧命,钚的半衰期是24.5万年,这对于人类而言其实就是永远。在事故处理中,苏联是用钢筋混凝土将整个核电站罩住,但是如何彻底地解除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威胁,到现在为止也没有明确的答案。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泄漏事故是人类永远的伤痛,有科学家预计完全消除这场浩劫的影响需要八百年。因此,如何安全地使用核能是当今社会需要深思的问题。
核电站外景
㈣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何时发生原因如何
1986年4月26日当地时间1点24分,前苏联的乌克兰共和国切尔诺贝丽核能发电厂发生严重泄漏及爆炸事故。事故导致31人当场死亡,上万人由于放射性物质远期影响而致命或重病,至今仍有被放射线影响而导致畸形胎儿的出生。这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核事故。外泄的辐射尘随着大气飘散到苏联各地,此事故引起大众对于前苏联的核电厂安全性的关注,事故也间接导致了苏联的瓦解。因事故而直接或间接死亡的人数难以估算,且事故后的长期影响到目前为止仍是个未知数。
关于事故的起因,目前好像有两个理论说明。第一个是在1986年8月公布的事故原因只归于核电站操作员操作不当。第二个则是发布于1991年,认为事故由于压力管式石墨慢化沸水反应堆的设计缺陷引致,尤其是控制棒的设计。
㈤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为何会爆炸,到底是哪里发生了错误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是前苏联最大的核电站,共有4台机组。1986年4月26日,世界上最严重的核事故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位于乌克兰基辅市以北130公里基辅州普里皮亚季镇附近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四号反应堆发生了爆炸。切尔诺贝利核爆炸的原因,归咎在石墨沸水反应堆设计漏洞+人为自我理想操作的自大操作上,两者不巧碰上,就此造成成百上千年的核污染问题 。
㈥ 当年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反应堆融毁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故,是人类至今最大的一次核泄漏事件。但这次事件发生的原因,却不过是1986年4月25日那天,下级工作人员在检修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4号动力站的时候,同上级沟通不妥而导致的。原本下级工作人员按计划在4号工作站进行维修,但维修过程中下级工作人员出现了失误,使得4号反应堆的正常状态悄然改变。第二天凌晨1时23分,这个不稳定的4号机组发生了爆炸,从而导致了整个核电站的爆炸。
后来经统计,这次核泄露,至少造成了20多万人的伤亡,污染区人民患癌的几率变得极高。从威力上来讲,破坏性远大于二战时候美国投放在日本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
㈦ 核电站为什么爆炸
1904年,卢瑟福在经典论文:中推测了放射性元素的潜力。 “如果人们能够任意控制放射性元素的衰变速率,人们就可以从少量物质中获得巨大的能量。原子裂变现象的发现使原子能的使用成为现实。首先是原子弹的发明,其次是核能。这是该工厂的正式调试:核电用于军事与和平。
例如,1986年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核电站事故表明,必须严格按照科学运行程序运行核电站,才能造福人类,而不会给人类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