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关于巴勒斯坦
巴勒斯坦位于亚洲西部,地处亚、非、欧三洲交通要冲,战略地位重要。属亚热带地中海型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暖湿润。巴勒斯坦古称迦南,包括现在的以色列、约旦、加沙和约旦河西岸。历史上,犹太人和阿拉伯人都曾在此居住过。公元前20世纪前后,闪米特族的迦南人定居在巴勒斯坦的沿海和平原地区。公元前13世纪腓力斯人在沿海建立国家,该世纪末希伯来各部落迁入定居。公元前1020年至923年,犹太人在此建立了希伯来王国。罗马帝国征服巴勒斯坦后,曾于公元64年、115年和132年3次镇压犹太人,100多万人被杀,其余大部分被赶出巴勒斯坦,流落世界各地。公元622年,阿拉伯人战胜罗马帝国,接管巴勒斯坦,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着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16世纪起巴勒斯坦成为奥斯曼帝国的一部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沦为英国的委任统治地。自此,阿拉伯人成为该地区的主要居民。
英国占领巴勒斯坦后,将其分为两部分:约旦河以东称外约旦,即现今的约旦哈希姆王国;约旦河以西,称巴勒斯坦(即现在所称的巴勒斯坦),包括现今的以色列、加沙和约旦河西岸。
犹太人一直梦想返回巴勒斯坦建国。1897年首次世界犹太复国运动大会在瑞士巴赛尔城召开,宣布其目标是在巴建立犹太人之家。1917年11月,英国外交大臣贝尔福致信英国犹太复国主义者联盟副主席罗斯柴尔德,宣称“英政府赞成在巴为犹太人建民族之家,并将为此尽最大努力”。此信后来被称为“贝尔福宣言”。1918年,美国宣布承认“贝尔福宣言”。此后,犹太人开始从世界各地大批移民巴勒斯坦。
1947年11月29日,联大通过第181号决议,规定在巴勒斯坦建立阿拉伯国和犹太国。犹太人同意该决议,并于1948年5月14日宣布建立“以色列国”。阿拉伯国家反对和拒绝该决议,于以建国的次日即5月15日向以宣战,结果战败,以占领了上述决议规定的阿国地区大部分土地;另外,约旦占领了约旦河西岸4800平方公里土地;加沙地带的258平方公里则为埃及占领。1967年6月5日,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以色列在这次战争中占领了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即整个巴勒斯坦。巴人被迫流落到周围阿拉伯国家和世界各地,沦为难民。巴勒斯坦人民要求返回家园,恢复合法民族权利,建立自己的独立国家,这就是中东问题的核心--巴勒斯坦问题。
1964年5月在耶路撒冷市召开的巴勒斯坦第一次全国委员会会议决定成立巴勒斯坦解放组织,艾哈迈德·舒凯里任主席,1969年起由阿拉法特任主席。1988年11月15日在阿尔及尔举行的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接受联合国第181号决议,建立以耶路撒冷为首都的巴勒斯坦国。1994年5月,根据巴以达成的协议,巴在加沙、杰里科实行有限自治。1995年以来,根据巴以签署的各项协议,巴自治区逐渐扩大,目前巴控制着包括加沙和约旦河西岸8座城市在内的约2500平方公里的土地。巴原定1999年5月宣布在自治土地上建国的计划也已推迟。在巴以于1999年9月达成“沙姆沙伊赫备忘录”后,11月双方已正式启动巴最终地位谈判。
耶路撒冷:中东的一座古城,这里建有犹太教的神庙和伊斯兰教的清真寺,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都奉为“圣地”,故称“圣城”。1947年11月联大第181号决议规定耶路撒冷国际化,由联合国管理。以色列通过1948年和1967年两次战争先后占领整个耶路撒冷地区,并于1980年7月宣布耶路撒冷为其永久、不可分割的首都。1988年11月,巴勒斯坦全国委员会第19次特别会议通过《独立宣言》,宣布耶路撒冷为新成立的巴勒斯坦国首都。
② 圣城指的是哪里
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由Jeru(城市)和Salem(和平)两个词根组成,意思是“和平之城”。原巴勒斯坦首都,20世纪30年代以色列复辟,1950定都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世界闻名的古城,人口80.1万(2011),居民主要是阿拉伯人。相传公元前十世纪,以色列的大卫王曾在此筑城建都。公元7世纪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阿拉伯人不断移入,并和当地土着居民同化,逐步形成了现代巴勒斯坦阿拉伯人。来自网络。
③ 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分别是什么
伊斯兰教的三大圣地分别是麦加、麦地那和耶路撒冷。
1、麦加 , 麦加位于沙特阿拉伯希贾兹(一译汉志)境内。麦加 (Mecca) 是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它座落在沙特阿拉伯西部赛拉特山区一条狭窄的山谷里。
圣地是指教徒队其创教者出生地、葬地或悟道地的尊称。如鹿野苑、蓝毗尼、菩提伽耶、耶路撒冷、麦加等。
根据伊斯兰传统,麦加的历史可追溯到易卜拉欣(亚伯拉罕)的时代,他和儿子易斯马仪(以实玛利)在大约西元2000年前一同建造克尔白。据说当地居民在亚玛力人的影响下偏离了一神信仰。
麦加在托勒密的着作里以“马可拉巴”(Macoraba)之名着称。五世纪时古来氏族控制了麦加,成为杰出的商贾。六世纪时,他们也加入了利润甚丰的香料贸易,因为当时世界部分地区卷入了战争,使得贸易路线从危险的海域转移至相对安全的陆路。
④ 每个国家都有一个首都
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是一个首都,但也有少数国家,一国两都或三都甚至四都。�
世界上有两个首都的国家是玻利维亚共和国和荷兰王国。玻利维亚法定首都是苏克雷,最高法院设在此,人口约9万;行政首都是拉巴斯,中央政府设在此,人口约80万。荷兰法定首都是海牙,王宫和中央政府均在此,国际法院也设在这里,人口约48万;行政首都是阿姆斯特丹,它是荷兰经济、文化中心,也是欧洲着名文化艺术城,人口约80万。�
世界上有三个首都的国家是南非共和国。它的三个首都分别设在三个省的省会。行政首都设在德兰士瓦省的比革陀利亚,是全国政治、经济、交通中心,人口约58万;司法首都设在奥兰治自由邦的布隆方丹,人口约18万;立法首都设在开普省的开普敦,是南非的第二大港口,人口约110万。�
世界上有四个首都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王国。它的四个首都是:行政首都利雅得,是全国政治、商业、教育中心,全国第一大城市,人口约130万;外交首都吉达,为全国第二大城市,国家的主要政府机关与外交使领馆都驻在此,人口约60万;宗教首都麦加,伊斯兰教是该国的国教,而麦加为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城,是世界穆斯林朝拜的中心,故该国定麦加为宗教首都,人口约37万;避暑首都塔伊士,该国气候炎热干燥,而塔伊士坐落在海拔1500米的盖兹旺山上,气候凉爽,每逢夏日,王室和政府均迁此办公,成为该国的夏都,人口约10万。
⑤ 西亚重要城市及其概况
巴格达
伊拉克首都,巴格达省省会,伊斯兰世界历史文化名城。旧译“报达”、“八哈塔”。位于国土中部,跨底格里斯河两岸,距幼发拉底河仅30多公里。面积860平方公里,人口530万(1988)。
德黑兰
伊朗首都,位于伊朗中部偏北,坐落在辽阔的伊朗高原北缘的厄尔布尔士山脉南麓,市区分布在一片平原上,城郊东、西、北三面为厄尔布尔士山脉和成弧形状的丘陵环绕。
利雅得
沙特阿拉伯的首都和中央省首府,它坐落在阿拉伯半岛中部哈尼法谷地平原上,海拔520米。城市人口达150万,是全国第一大城市。1818年起即成为沙特王国首都。1932年成为沙特阿拉伯王国首都,随石油收入增加而改建成为现代化城市。城中心8平方公里为“纳绥里耶区”,是国王与王室居住的特区,由数十幢宫殿、数百所别墅和花园组成。
多哈
也叫贝达,是卡塔尔国首都,位于阿拉伯半岛东北面一个小半岛的东部沿海,波斯湾着名的海港,是卡塔尔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全国最大城市和第一大港,也是全国人口最集中的地区,人口约20万,占全国人口的80%,其中大部分为阿拉伯人,信奉伊斯兰教,讲阿拉伯语。原为一渔港与采珠船集中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本国石油业的发展而繁荣。已建有深水港、海水淡化厂、塑料制品厂、钢铁厂、电站与国际机场。居民中有许多为油田工作人员。
麦加
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它坐落在沙特阿拉伯西部赛拉特山区一条狭窄的山谷里,面积26平方公里,人口三十多万。这里四周群山环抱,层峦起伏,景色壮丽。麦加是伊斯兰教第一圣城,沙特阿拉伯西部省省会。位于西部赛拉特山地中段易卜拉欣涸河的峡谷中。面积26平方公里。人口36.7万(1983年)。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于公元570年诞生于此。以后成为伊斯兰教中心和商业中心。1925年归属沙特阿拉伯,现由穆罕默德后裔管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来麦加朝圣的穆斯林人数迅速增加,仅来自国外的即达60-100万人。主要圣地为该城中心的圣寺克尔白(见“圣寺”条),郊区圣地有阿赖法特山、希拉山、索尔山与米那村等。
大马士革
叙利亚的首都,位于安提黎巴山山麓,巴拉达河和阿瓦什河的汇合处,居民大多信奉伊斯兰教,阿拉伯语为国语。大马士革是一座有4000年历史的美丽古城,从古老的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塞尔柱帝国,阿拉伯帝国,花刺子模,伊儿汗国,到帖木儿帝国时代,大马士革一直被誉为“天国里的城市”。悠久的历史使它留下了神奇的传说和众多的古迹,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给它带来了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生动景象。
耶路撒冷
位于近东黎凡特地区的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在地理上位于犹大山地,介于地中海与死海之间。巴勒斯坦地区中部城市,世界闻名的古城。人口44.7万(1984),居民主要是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相传公元前十世纪,以色列的大卫王曾在此筑城建都。为巴勒斯坦最大城市。位于犹地亚山区顶部,海拔790米。是古代宗教活动中心之一。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分别根据自己的宗教传说,都奉该城为圣地。城圈面积约1平方公里,划为4个区。东部为穆斯林区,包括着名的神庙区,神庙区的圣地有摩哩山的岩顶(伊斯兰教、犹太教)及岩顶上的圣殿(伊斯兰教)、阿克萨清真寺、哭墙(犹太教)。西北部为基督教区,有基督教的圣墓教堂。西南部为亚美尼亚区。南部为犹太教区。城西南面的锡安山为犹太教又一重要圣地。城东的橄榄山有基督教与犹太教圣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曾由联合国管理,1948-1949年以色列占领了耶路撒冷西部建立了新市区,约旦则占领城东旧区。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后,以色列占领了整个耶路撒冷。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宣布定都于此。市区面积109平方公里,大部在城圈以西。主要工业有金刚石琢磨、家具、制药、化学药剂、制鞋、铅笔、纺织与服装(斗篷)等。旅游(包括朝圣)业甚盛。耶路撒冷是以色列自1950年以来的首都,该国的总统府、大部分政府机关、最高法院和国会均位于该市。1980年,以色列国会立法确定耶路撒冷是该国“永远的和不可分割的首都”但是,大多数国家不承认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认为该市的最终地位尚未确定,有待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双方谈判决定。多数国家都将大使馆设在特拉维夫。而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也宣布耶路撒冷将是未来巴勒斯坦国的首都。因此,今天耶路撒冷仍然是阿以冲突的中心。
科威特城,科威特首都。有人口38万(2000年)
⑥ 非斯老城人口有多少
非斯是摩洛哥北部古城和穆斯林宗教文化中心,非斯省省会。老城跨非斯河两岸,西距拉巴特190千米,人口约45万;地处高地,海拔410米,气候温和,为摩洛哥四座古老王国城市中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城市分古城、旧城和现代化新城三部分。古城右岸部分建于公元789年,左岸建于公元809年。11世纪两部分合并,成为伊斯兰圣城,称“非斯—埃尔—巴里”。13世纪在古城西部另建新非斯,称“非斯—埃尔-杰季德”。14世纪非斯成为伊斯兰教学术和商业中心。1912年,当法国统治者把首都改建到拉巴特后,非斯的政治地位逐渐衰落。但是由于在非斯麦地那区有两座着名的清真寺——卡拉维因大清真寺和安达路斯大清真寺,所以至今它在宗教信仰和文化交流方面还捞演着重要角色。
站在城市高处往下看,但见非斯的麦地那区茫茫一大片白色小屋,鳞次栉比,绵延不绝,其中有许多幢建筑极具特色。游览这里,就像是去迷宫探险,麦地那区可说是一个熙来攘往、热闹繁忙的街巷迷宫,一个行人、驴子、买卖人和手艺人的天下,虽历经数百春秋而大致轮廓未变。寻古问幽的游客会在这里发现,在众多住宅之间,有许多堪称范本的精美建筑——穆斯林学校、清真寺、喷泉等。往事如烟,但社区的日常生活中却依然镌刻着过去的印记。公元8世纪末,伊德里斯二世为非斯奠基。之后,处在从地中海到黑非洲,从马格里布东部到大西洋的交通要道交汇点上的非斯便茁壮成长起来了。8世纪末9世纪初,被倭马亚人从科尔多瓦驱赶出来的安达卢西亚人在非斯河谷右岸定居下来,从突尼斯凯鲁万来的移民则在左岸安了家。1069年,这两个社区合而为一,由之而组成了非斯城。
作为一个伊斯兰宗教文化中心,非斯的经济大约在13世纪末叶繁荣昌盛起来。马里尼德人把它定为首都,并下令在非斯麦地那区的西面建设白都非斯,即新城区。在随后的几百年间,新城区继续扩大,并迎来了一批主要为农村出身的新居民。在法国保护期间,非斯古老的麦地那区被置而不问,优先得到发展的是非斯新城区。1980年,这里集中了该市六成以上的人口和经济活动,但由于路况不佳,便逐渐走上了下坡路。有着143座清真寺,7所穆斯林学校和64所纪念性喷泉的非斯老城,逐渐被世人重新认识。
⑦ 伊斯兰教是哪国的宗教
不能单纯的说是哪一个国家的 要看哪一个国家把伊斯兰教奉为国教
阿尔巴尼亚科索沃,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纳(占人口四成多,相对多数).还有俄罗斯所属北高加索地区,东欧地区的车臣,印古什,达吉斯坦,鞑靼斯坦等国,乌克兰的克里米亚半岛等地保加利亚和法国也有较多比例的穆斯林
伊斯兰教分为逊尼与什叶两大教派。其分布主要集中在西亚、北非、南亚次大陆和东南亚各地。 逊尼派是伊斯兰教中教徒最多的一个教派,其分布遍布欧亚非各大洲。 什叶派则强调理想主义和超自然的力量,坚信永无谬误的伊玛目。什叶派是伊斯兰教中教徒较少的一个派别,主要分布在伊朗。
⑧ 伊朗的国情问题
这项规定的对象是全体在伊朗的女性,也就是不论是否是伊朗人,在公共场合必须佩带头巾。
有两点需要注意:一、公共场合,也就是在外出非私人场合,如公司、学校、集会、购物等,都需要佩带头巾;但是,在私人场合,如家里、宿舍、亲友家中等,则没有强制规定,没有外人或陌生人在场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女性会一直戴着头巾,在家中的衣着也是很随意的,跟西方没啥区别。二、佩带头巾有多种方法,但没有一种佩带方法强制遮住脸部,现实中也没有伊朗女性会这么做(其实伊朗妇女对护肤、化妆等很在意,展示还来不及),头巾的种类也不少,只要保证不露出大部分的头发,带法可以随意一些(近来也有保守派对此提出异议的)。
所以,外国女性高级官员访问的话,还是要“入乡随俗”带头巾的(对于访问者来说,尊重当地风俗习惯也是一种国际交往中的礼貌),但不似对伊朗女性般要求严格。
伊朗女性在很多公众场合被拒之门外的原因很简单,因为活动的主体是男性,也即是说,女性被拒之门外的活动都是男子比赛,男足、男篮等等,妇女是无法到场观看的,理发店等等也是男女分开的。但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活动的主体如果是女性的话,男性也是被禁止入内的,如女排比赛等。此外也有比较开放的场合,如电影是男女都可以同场观看的。
主要还是宗教规定的限制,当然也有不少地方容易遭人非议,不过作为伊朗人来说,已经习惯成自然了吧。
⑨ 世界名城
滑雪城—挪威奥斯陆
冰雕城—日本札
鼓城—西班牙卡莱达
禁酒城—瑞典斯德哥尔摩
音乐城—奥地利维
桥城—德国汉堡
浴城—芬兰首都赫尔辛基
玫瑰城—保加利亚加布罗沃�
书城—德国莱比锡
电影城—法国戛纳;美国好莱坞
科学城—日本筑波
花城—法国巴黎
无烟城、艺术城—冰岛首府雷克雅未克
卫生城—新加坡的新加坡市
春城—中国昆明
邮票城、假牙城—列支敦士登首都瓦杜
汽车城—美国底特律市
噪音城—巴西的里约热内卢
绿化城—波兰首都华沙
铜城—赞比亚卢萨卡
椰城—印尼的雅加达
暖城—伊朗德黑兰
酒城—德国慕尼黑
鞋城—捷克哥德瓦尔多夫
表城—瑞士首都伯
塔城—缅甸文化古城蒲甘
赌城—美国大西洋域
火柴城—瑞典延彻平市
雷城—印度尼西亚茂物
热城—苏丹首都喀士穆
旱城—秘鲁首都利马
水城—意大利威尼斯
雨城—印度乞拉朋齐
冰城—俄罗斯雅库茨克
雪城—美国首都华盛顿
雾城—英国首都伦敦
日光城—中国拉萨
博物馆城—意大利首都罗马
大学城—英国牛津
古迹城—叙利亚大马士革
足球城—巴西里约热内卢
葡萄酒城—阿根廷门多萨
图书馆城—英国首都伦敦
画城—墨西哥的墨西哥市
不夜城—中国黑龙江漠河
扑克城—德国的切布尔克
蛇城—意大利哥酋洛
鸡蛋城—美国洛杉矶
动物城—埃及首都开罗
蝙蝠城—印度的瓦丹索朋镇
乌鸦城—尼泊尔加德满都
鸟城—印度新德里;斯里兰卡首都科伦坡
风城—新西兰惠灵顿
壁画城—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市
茉莉花城—希腊雅典
圣城—巴勒斯坦耶路撒冷
狮城—新加坡首都新加坡市
巧克力城—美国赫尔希
金融城—英国伦敦
医学城—美国休斯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