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美国为什么支持伊拉克打击伊朗
美国支持伊拉克打击伊朗并非要终止两伊战争。两伊战争初期,美国暗中鼓励法国向伊拉克输送大批先进武器,以尽快推翻美国十分害怕的伊朗革命政权。两伊战争进人相持阶段,美国一方面向伊拉克提供了60架武装直升飞机,150辆军用吉普车等价值40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出资10亿美元帮助伊拉克开通经过约早和沙特阿拉伯的石油运输管道;另一方面,却又经过以色列4次向伊朗出售军火,使伊朗缺乏零配件的美制武器系统能够运作起来,反击伊拉克的进攻。美国在向伊朗出售军火的同时,其中央情报局局长凯西亲自批准,向伊拉克提供美国卫星拍摄的伊朗军事情报,使伊拉克空军在几次战役中得以对伊朗的重要石油设施进行了一系列准确的空袭。凯西本人1986年10月和11月还两次同伊拉克高级官员秘密会晤,使两国情报系统并网,确保伊拉克在历时6年的战争中不被打败并能继续打下去。美国的海湾护航行动,既是为了以此为借口在海湾这一战略要地部署海军,也是为了进一步削弱海湾大国伊朗的实力,使小国伊拉克能够打下去。
⑵ 美国为什么要派兵驻守伊拉克巴格达
海湾战争,1991年1月17日~2月28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联盟在联合国安理会授权下,为恢复科威特领土完整而对伊拉克进行的局部战争。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概况海湾,即波斯湾简称,位于西亚中部。海湾周边国家是世界石油主产区,战略地位突出。1990年8月,这一地区爆发了战后世界最大的一场局部战争——海湾战争。这场战争对冷战后国际新秩序的建立产生了深刻影响,同时,它所展示的现代高技术条件下作战的新情况和新特点,对军事战略、战役战术和军队建设等问题带来了众多启示。
1990年8月1日,伊拉克与科威特围绕石油问题宣告破裂。
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并很快占领全境。
1990年8月7日,美国军队开赴沙特阿拉伯。
1991年1月17日,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轰炸巴格达,海湾战争爆发。同年2月28日结束。
海湾战争是指1990年8月2日至1991年2月28日期间,以美国为首的由34个国家组成的多国部队和伊拉克之间发生的一场局部战争。1990年8月2日,伊拉克军队入侵科威特,推翻科威特政府并宣布吞并科威特。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在取得联合国授权后,于1991年1月16日开始对科威特和伊拉克境内的伊拉克军队发动军事进攻,主要战斗包括历时42天的空袭、在伊拉克、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边境地带展开的历时100小时的陆战。多国部队以较小的代价取得决定性胜利,重创伊拉克军队。伊拉克最终接受联合国660号决议,并从科威特撤军。
本次战争是美军自越南战争后主导参加的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在战争中,美军首次将大量高科技武器投入实战,展示了压倒性的制空、制电磁优势。通过海湾战争,美国进一步加强了与波斯湾地区国家的军事、政治合作,强化了美军在该地区的军事存在,同时为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打下了伏笔。背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科威特是隶属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伊拉克的一个自治省份。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占领科威特并促使其独立,但是伊拉克始终没有承认科威特的独立。
海湾战争
1980年代的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欠下了一些阿拉伯国家的债,其中欠科威特的债务为140亿美元。伊拉克希望石油输出国组织减少石油产量,提高石油价格,这样它可以偿还这笔债务。相反地科威特提高了其产量,造成油价下降,希望以此来迫使伊拉克解决它们之间的边境争执。此外伊拉克指责科威特借两伊战争的机会在伊拉克境内建立军事基地。伊拉克声明,它作为其它阿拉伯国家与伊朗之间的缓冲地在两伊战争中为所有阿拉伯国家做了一个贡献,因此科威特和沙特阿拉伯应该免除伊拉克的战争贷款。
两伊战争几乎破坏了伊拉克在波斯湾的所有港口设施,摧毁了它的外输能力。许多伊拉克人认为,两伊战争再次爆发是必然的,因此以伊拉克的安全起见伊拉克需要占据更多的地区,尤其是在离战场较远的比较安全的地区占据海港。因此科威特就成了一个目标。
在思想观念上入侵科威特被宣传为阿拉伯民族主义以证明其合法性。科威特被描写为伊拉克自古以来的一部分,被英帝国主义者分割。占据科威特则是建立大阿拉伯联盟的一步。此外在宣传中还有其它一些理由。萨达姆·侯赛因除使用阿拉伯民族主义外还称占领科威特是重建巴比伦帝国的一步。中东的其它一些事件也与入侵科威特有关。巴勒斯坦大起义正在高潮时期,而几乎所有的阿拉伯国家如科威特、沙特阿拉伯和埃及都对西方国家有依靠性。通过这些努力,萨达姆将自己展示为一个愿意站起来反抗以色列和美国的政治家。起因任何一场战争的爆发都有其特定的原因。导致海湾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是:
伊拉克入侵科威特
1990年8月2日凌晨1时(科威特时间),在空军、海军、两栖作战部队和特种作战部队的密切支援和配合下,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三个师越过科威特边境,向科威特发起了突然进攻。由1个
海湾战争
机械化步兵师和1个装甲师编成的主攻部队,沿萨夫万——阿卜代利——科威特市之轴线实施进攻,在3
⑶ 为什么美国要在伊拉克、叙利亚、伊朗不断挑起战争
至于叙利亚战争的爆发,依然是绕不开石油这个大问题的,叙利亚靠近地中海,其港口多铺设有往欧洲输送油气资源的管道,以及运往其他国家的油轮也多在叙利亚港口停靠。而中东其他国家的输油管道也大都要经过叙利亚才能往他国输送,比如伊拉克。 不过我们提起向外出售石油以及天然气资源的时候,就不得不提到另一个能源输出大国,那就是俄罗斯。从苏联时代开始,俄罗斯就主要是以石油等天然资源换取外汇。 尽管经历了苏联解体这样的混乱时代,国内许多油气田落入了金融寡头手中,但经过普京多年来的励精图治,这已然成为了俄罗斯换取外汇的主要来源。
这也正是俄罗斯的弱点,一旦国际油价出现了波动,那么俄罗斯的经济必然会出现巨大的损失,以西方诸国也多次控制原油价格跌涨,通过这种方式打压俄罗斯,意图要通过这种手段制裁俄经济运转。此次叙利亚内战的爆发,美国正是打着全面控制中东地区的油气输送的主意,并想借此将中东的石油借此输送全世界,以此将俄罗斯彻底从国际能源市场给排挤出去,以此来让俄罗斯再也翻不起身,而战争是打击叙利亚最好的手段。
⑷ 伊朗和美国关系中,伊拉克处于什么地位
在伊朗和美国这些年的博弈当中,伊拉克更像是两个国家进行博弈的战场,这是因为伊拉克在萨达姆政权倒台以后一直处在非常混乱的状态,现在的伊拉克政府是由美国军队扶植起来的,但是伊拉克政府并没有能力镇压各方的势力,更重要的是伊朗在伊拉克国内和很多的地方势力关系非常的密切,这也导致了伊拉克国内会经常爆发暴力事件或者是冲突流血事件。
同时我们也希望伊拉克政府能够做出自己的努力平复各方的势力,只有这样伊拉克才不会成为恐怖主义的滋生地,这些年由于长期的冲突,使得伊拉克国内的恐怖主义非常的猖獗,这对于地区的稳定会构成巨大的伤害。当然也希望地区大国之间保持克制,只有这样才不会让伊拉克重新陷入战火之中。
⑸ 两伊战争美国支持伊拉克,为何以色列暗中支持伊朗
几年前,我在某次饭局上认识了一位在美国经商的台湾人。觥筹交错中大家聊起美国,那位在美国居住二十多年的台商说了一番话,我记忆犹新。他说美国这个国家不懂得敬畏,为了利益什么肮脏事都敢干,颇有鄙夷之色。事后大家一致认为,这是个有独立思想的台湾人。
两伊战争旧照
原因是伊拉克当时在发展核武器。早年萨达姆讨好法国,花了数亿美元以及降低石油价格,从法国购买核武器的生产原料钚239,要自己造原子弹。伊拉克称之为“塔穆兹-1号”计划。不过这计划很快就传了几条街,几乎全世界都知道了。霍梅尼很生气,心说你个傻大木好不歹毒,竟然想造大杀器。于是两伊战争开战后,伊朗出动空军袭击了伊拉克的核设施,但没能彻底炸毁。
以色列对傻大木的核武计划也很担忧,本来就打算派飞机轰炸,一看伊朗先动了手,大为高兴。很快以色列与伊朗接洽,暗地里派志愿者帮助伊朗空军修理飞机。战争初期伊朗的空军很厉害,一度打得伊拉克空军不敢起飞。后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力援助伊拉克空军,伊朗落了下风。如果没有以色列的支持,伊朗的空军有全军覆没的危险。以色列与伊朗在伊拉克核问题上态度一致,这是两国合作的主因,也顾不上美国高不高兴了。
以色列与伊朗不知道如何协商的,第二次轰炸伊拉克的核设施,是以色列自己动的手。1981年,以色列轰炸机精准投弹,摧毁了伊拉克的大杀器梦想。都说国与国的关系利益第一,但以色列更害怕伊拉克发展核武,比起利益,老命更重要。因此以色列帮助伊朗并不奇怪。后来伊拉克不听话,被美国以擅自制造大杀器的理由灭国,处死萨达姆,另当别论。
⑹ 美国打击伊朗为何在伊拉克投弹
如果美国在伊朗境内打击伊朗的人员,就等同于对伊朗宣战,这样的后果美国是不想看到的。
⑺ 伊朗和伊拉克为什么发生战争伊拉克是怎样组建的共和国卫队
两伊战争,又称第一次波斯湾战争,是发生在伊朗和伊拉克之间的一场长达8年的边境战争。战争于1980年9月22日爆发,直至1988年8月20日结束。两国相邻,共同边界绵延1200千米,长约100公千米的阿拉伯河是两国南部的自然边界。长期来两国存在着边界争端,经常发生武装冲突。另外,宗教也是两伊战争爆发的重要原因。两国虽然同属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但是,伊朗90%的居民信仰的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而伊拉克60%的居民也是伊斯兰教的什叶派。长期以来,两伊存在领土纠纷、民族和教派矛盾。伊朗和伊拉克都想称雄海湾地区,因此双方关系一直紧张,小的边界冲突不断。1971年初,双方发生边境冲突。1975年,在阿尔及利亚总统布迈丁的斡旋下,伊朗和伊拉克签订了《国界和睦邻条约》(即《阿尔及尔协定》),规定的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伊朗同意将克尔曼沙赫省的约300平方公里的土地划给伊拉克。两国矛盾有所缓和,但未真正解决。伊朗一直未履行上述承诺。[1] 1978年,伊朗发生内乱,伊拉克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并将侨居在伊拉克的霍梅尼驱逐出境。1979年2月,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巴列维王朝被推翻;霍梅尼上台执政,伊朗政府强调要向所有伊斯兰国家“输出原教旨主义的伊斯兰革命”,公开号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叶派“进行伊斯兰革命”,推翻伊拉克萨达姆政权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伊拉克则支持伊朗境内少数民族如库尔德族的民族自决要求,两伊关系急剧恶化。1980年初,伊拉克宣称要废除边界协定,双方边境冲突逐步升级。1980年9月下旬,伊拉克趁伊朗在霍梅尼上台后政局动荡,经济恶化,军心不稳,伊(伊朗)美断交的时机,对伊朗发动了旨在收复失地、打击霍梅尼输出革命、争夺海湾霸权的战争。 萨达姆·侯赛因试图完全控制位于波斯湾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该水道是两个国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国为萨达姆·侯赛因提供武装并支持其向这一有争议的地区发动进攻,试图以此遏制刚刚通过革命上台并强烈反美的伊朗政权。而在1975年,美国国务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国王巴列维对当时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发动进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国家还担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产生的武装政权向周边地区扩散。 导致两伊战争的另一因素是两国领导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领袖霍梅尼试图将他领导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运动推广到整个中东地区。不过由于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这方面的尝试还十分有限。 对萨达姆而言,他掌权时间不长,正试图使伊拉克获得地区霸权地位。对伊朗战争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为海湾地区的霸主并控制石油贸易。军队内部清洗和美制装备零件严重缺乏都很大地影响了伊朗曾经强大的军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区的伊朗防御也很薄弱。随着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边界武装冲突的加剧,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对当时伊拉克外长阿齐兹的刺杀企图为借口,抓住机会发动进攻,至此两伊战争就全面爆发了。自从战争爆发后,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别是阿拉伯国家的密切关注。 编辑本段发展历史共和国卫队成立于伊拉克阿拉伯复兴社会党执政后的1968年,其主要任务是保卫总统及高级领导人的安全。两伊战争前,这支部队仅有1个师的编制,下辖3个旅。1986年初发展为7个旅,两年后改编成6个师28个旅。卫队的主要装备有500多辆T-72坦克、BMP装甲战车、法制自行榴弹炮和GHN-45牵引式榴弹炮,以及苏制地对空导弹、高射炮和武装直升机等。 卫队的成员大多来自萨达姆总统的家乡提克里特,属于伊斯兰教逊尼派,绝大多数是复兴社会党党员,年龄都在30岁以下。卫队司令是萨达姆的次子库赛。 这支部队在两伊战争中经常赴前线执行紧急使命,并在保卫巴士拉等重大战役中屡建战功。1991年海湾战争爆发后,伊军遭到以美国为首的多国部队狂轰滥炸,元气大伤,卫队也遭受重大损失。海湾战争后,伊拉克遭受长期的制裁和武器禁运,军队装备无法更新,但卫队的装备与其他部队相比尚属精良,目前仍是保卫萨达姆等高级领导人及巴格达安全的主要力量。 编辑本段部队构成共和国卫队是伊拉克军队中最精锐的王牌部队,总兵力约14万人。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编制装甲师2个,即汉谟拉比装甲师和麦地那装甲师;机械化步兵师5个,即塔瓦卡尔那师、尼布乍得尼扎尔师、阿德南师、巴格达师和总统警卫师;另编制1个补给师。共和国卫队的司令官先由伊拉克三军总参谋长尼扎尔·哈兹拉吉担任。这支部队驻防在以底格里斯河的总统府为中心的巴格达城内。后由萨达姆的儿子担任共和国卫队的司令官。 在共和国特别卫队内部,根据职能不同可分成安全部队、机动防护部队、特种部队和快速反应部队四大部分。根据在保卫萨达姆时离萨达姆的距离的远近又可以分成一线、二线和三线防卫部队。一线部队由萨达姆最信任的人组成,他们的保卫任务由萨达姆阿拉伯突击队(伊拉克的准军事部队)的首领穆萨希姆·萨阿卜·阿·侯赛因少将负责。在通常情况下,建筑物外围的安全防护工作由共和国特别卫队负责。特别安全局负责内部保卫工作。但也有少量极受信任的共和国特别卫队人员被允许进入总统府邸内部或萨达姆出行时担任贴身保镖,这些人都是从共和国特别卫队第1旅第1营中挑选出来的。 该卫队的官兵大部分来自萨达姆总统的老家提克里特县,全部都是逊尼派教徒和阿拉伯复兴社会党的党员,许多骨干成员是萨达姆总统的亲信或亲戚。伊拉克共和国卫队官兵的待遇比正规军高,他们享有特殊奖金和政府补贴的住房。 编辑本段部队瓦解美国在二次开战前,大量地贿赂、收买伊拉克共和国卫队的所有重要将领,包括巴格达的卫戍司令。使得早已人心涣散的伊拉克号称30万人的军队,瞬间土崩瓦解。因此美军可以说是兵不血刃的占领了伊拉克。并且共和国卫队的战斗力本来就有吹嘘的成分,伊拉克经历了8年的两伊战争,又经历了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打击,实力已经远不如前,根本没有所谓的30万精锐部队,美国实际上只用了一个营的先头部队就控制了巴格达。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可供参考。这种说法认为:在美国靠近首都巴格达以后,萨达姆宣布解散共和国卫队,采用“化整为零”的打算,把部队分散到平民间,这样以来一可以保证部队的战斗力,二可以与美国长期做斗争方便东山在起。因此美国在进入巴格达以后并没有遇到什么抵抗活动,但是在布什宣布伊拉克战争结束后,不断遭到散落的共和国卫队的攻击。但是这种说法不被大多数人采纳。
⑻ 美军为什么要驻军到伊拉克,又对伊拉克人民暴行 还有美军啥时攻打伊朗和朝鲜啊
恩,美国人派军队到伊拉克是因为他们需要抢夺中东地区的石油,他占领伊拉克就可以控制全世界的石油,石油是各国的经济命脉,也就能够控制其他国家的经济,让美国长时间地在世界上称王称霸。
关于美军暴行,其实美国大兵大部分也是在自己国家里头的社会中下层人,普遍没有受高等教育,再加上参与侵略战争,让自己内心矛盾,压力得不到缓解。
等着吧,美国暂时没有实力再打,伊拉克和阿富汗的人民战争已经让美国压力很大了,美国人打仗先要花很多时间算计得失的,打仗好比投资,花了大笔价钱打仗,但是胜利之后是否能够赚钱,总统是否能够得比打仗前更多选票,基本上是这两个出发点,啥时候美国人算好了,啥时候就打,他觉得不划算,就诈唬诈唬算了,中国在以前经常被美国人诈唬,毛爷爷就看出来了,朝鲜一仗把美国打怕了,所以他们只能对中国诈唬诈唬,不敢打了,“纸老虎”的典故应该知道的吧。
⑼ 为什么伊拉克,伊朗感跟美国战争呢
利益驱使,形态意识。美国为了掌握石油控制权,就必须要消灭反对它的政府。而在形态意识上,两伊为穆斯林什叶派,沙特,科威特等为穆斯林逊尼派,上千年的宗教死敌。美国是沙特、以色列的盟友,所以,誓不两立,必然斗争。
⑽ 伊拉克明明是受美国控制,那伊朗究竟是如何在伊拉克做大做强的
伊拉克从海湾战争之后,就被美国彻底占领。所以对于伊拉克来说,美国对其的控制还是非常严格的,每天都有大量的美军日夜进行巡逻,对反美武装和恐怖分子进行打击。但是伊朗却成为了一个特例,伊朗却在伊拉克做大做强。
之所以伊朗能够做成这样,笔者认为原因其实非常简单。首先就是双方有一个共同敌人,那就是美国。其次伊朗和伊拉克都是阿拉伯国家,都信仰伊斯兰教。最后就是伊拉克和伊朗位置非常近,伊朗想在伊拉克获得一定的利益,自然就将触手深入了伊拉克境内。
最后就是伊拉克和伊朗的地理位置非常接近。在伊拉克被美军摧毁之后,伊朗也想从这个昔日的老对手手中分一杯羹,获取部分利益。自然伊朗就在伊拉克做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