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鹿先生到底什么意思伊朗

鹿先生到底什么意思伊朗

发布时间:2022-07-16 08:04:18

‘壹’ 安息是什么意思

词语释义安息:ān xī
①安静地休息,多指入睡:一路劳顿,请早点~。
②对死者表示悼念的用语:~吧,亲爱的战友。
还有一种是国名 不知你说的是哪一种安息 安息(英文作Arsacid,朝代名),又作“帕提亚”(英文作Parthia,国家名),伊朗高原古代国家,中国史籍称“安息”、“安息国”;224年被阿尔达希尔波斯萨珊王国代替。其疆域最大时北至里海,南至波斯湾,东接大夏、古印度,西至幼发拉底河即今伊朗、伊拉克、亚美尼亚全境,土耳其、格鲁吉亚、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和阿富汗的部分。作为国家存在的时间约为前248年~224年;王城希腊语为Hecatompylos,《汉书》称为番兜,《后汉书》称为和椟。 [编辑本段]历史安息,古代中东的地名和国名,又作“帕提亚”(英文作Parthia,国家名),帕提亚为取英语Parthia之名的现代汉语音译,而Parthia之名源自波斯游牧民族——帕尔尼部落(Parni)之名,帕提亚人属于白匈奴的一支;汉朝则取其开国者Arsacids汉语音译“安息”作为国名;与汉朝关系密切,为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其民族以安息回马箭而着称。 首见于《史记·大宛列传》。作为地名,其范围大致相当于今伊朗的呼罗珊地区。作为国名,指公元前247~公元224年的帕提亚(Parthia)帝国。
帕提亚原为古波斯阿契门尼德王朝、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塞琉古帝国治下的一个郡。该郡居民主要是巴塔哇人(Parthava,此族名见于约公元前520年大流士一世的Bihistūn摩崖碑)。公元前250~前248或前247年,郡中一部落酋长阿赛西(Arsaces)兄弟起义,宣告独立。波斯史家多称安息的创建者为Arsak,汉人遂因其王名称其国为安息。安息的早期都城希腊名为Hecatompylos,义为“百门之城”;《汉书》中称为番兜,《后汉书》称为和椟。一说番兜即Parthia或Parthava之音译,和椟系番兜之音讹。
安息至密司立对提一世(Mithradates I,前171~前138或前137)时期,才大大强盛起来。他即位后几年间,击败东邻大夏和西边塞琉古治下的叙利亚,在中东建立了东自大夏、身毒,西至两河流域,北自里海,南至波斯湾的大帝国。他和他的继承者弗拉特二世(Fraates Ⅱ,前138或前137~前128或前127)统治时期是安息最繁荣强盛时期。
汉使张骞于公元前129或前128年到达大月氏(即月氏)、大夏时,正当弗拉特二世末年。张骞虽未亲到安息,但听到了一些安息的情况。张骞归国后不久,可能由于大月氏南下的压力,中亚好几支塞人(Sakas)主要是萨卡拉瓦克人 (Sacaraucae)、马萨革泰人(Massagetae)和帕喜人(Parsii)等部南下侵入安息北部,从木鹿(Merv),经赫拉特(Herat),直到锡斯坦(Seistan)。
经几年的骚乱,直至密司立对提二世(MithradatesⅡ,前124~前87)继位后,安息才派贵族苏林(Suren)率大军赴东部镇压入侵的塞人,费时十年始得东部平静。于是,相当多的一部分塞人从阿拉科西亚(Arachosia)东徙,越过苏莱曼山进入南亚次大陆。公元前120~前80年间,一支塞人南下占据了西海岸,直到卡提阿瓦(Kattiawar),建立了几个塞种小国,西方记载称之为 “天竺-塞种”(Indo-Scythia)。另一支自公元前80年始,沿印度河北上,拓地经旁遮普直抵喀布尔河流域,进入罽宾。
密司立对提二世死后,安息渐衰。这时,西方有新兴的罗马势力,东方有已吞并了大夏的大月氏及其后继者贵霜王朝,在两强压力下,安息处境日益困难。
公元1~2世纪,它和罗马为争夺亚美尼亚和两河流域进行了长期战争,在人力、物力方面都蒙受重大损失。它后期的都城斯宾(Ktesiphon),曾三次遭到罗马军队的洗劫,宫殿多被烧毁。自公元前2世纪中叶以来商业就十分兴盛的中东贸易中心斯罗城(Seleuceia)也在公元164年完全被破坏。其末代君主阿尔塔邦五世(ArtabanusV,213~227),终于在新兴的波斯萨珊王朝阿尔达希尔一世 (ArdashirI)连年攻击下,兵败被杀,国亡。
安息帝国在中东存在四百七十余年,它由很多小地区、小部落组成,很不稳定,不是一个政治上强有力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但因它在地理上居欧亚贸易要道,而在经济上得以繁荣。古代“丝绸之路”和几条重要支路都要穿过安息。若从帕米尔以西取道索格底亚那,西南行经号为“小安息”的重要商业城市木鹿、旧都和椟、阿蛮(Acbatana,今伊朗哈马丹)、冬宫斯宾,即达斯罗。
斯罗是中东贸易枢纽,据说有六十万人口。自斯罗沿底格里斯河南下可达于罗(Uruk)和条支(Antiochea,即Charax-Spasinu),西行可达安条克、帕尔米拉(Palmyra)、大马士革,乃至犁靬(埃及亚历山大城)。若另从皮山启程,越悬度,经创宾、乌弋山离,再经喀尔马尼亚、波斯,也到达波斯湾头的条支。若走更北的道路,即自天山以北经乌孙、大宛以西河中地区,亦须通过安息的东方门户木鹿。若走海路,自南亚次大陆西岸诸港西航,经波斯湾至条支的海路,则比渡阿拉伯海、红海至大秦的海路要近得多。安息从处于垄断东西贸易路线的中继地位而获得的利益,是它得以繁荣的重要原因。

‘贰’ 鹿制定一对一护肤可信吗

个人感觉最好不要在这种一对一护肤方面花费大价钱,其实护肤工作都是可以自己来搞定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肤质来选择一些比较高质量的护肤品,每天晚上做好面部清洁工作之后,来进行保养皮肤,这样子对皮肤的帮助是更大的,而且价格也划算,

‘叁’ 伊朗百姓不断穷困,为何还是那么支持哈梅内伊呢

中国古代有句话叫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意思是作为国家领导人来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而失去民心,最终也会失去天下,所以成也百姓,败也百姓,说明了百姓那是每个国家统治的根本。所以任何国家都必须以百姓为根本,一切为了百姓的利益,为了百姓的一切。那些不断让百姓生活提升,幸福的国家,自然越来越强大。而反之如果不断让百姓穷困,领导人自然会被推翻。但是这个也有例外,最典型的就是伊朗。现在伊朗百姓不断穷困,民不聊生,为何百姓却还是那么支持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呢?其实原因主要是三点。



所以穷困潦倒也并不可怕,这一点非常直接。现在伊朗的困难,反而成为伊朗人修行和团结的点,使得伊朗更加团结在最高领袖周围。但是随着西方的不断渗透和颜色革命,其实伊朗也在酝酿巨大的危机,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啊。

‘肆’ 求笑话啊......急

1.士兵问连长:作战时踩到地雷咋办?连长大为恼火:*,能咋办?踩坏了照价赔偿。

2、 很久墨收到你的信息 俺很心疼
俺想到死 曾用薯片割过脉 用豆腐撞过头 用降落伞跳过楼
用面条上过吊 可都墨死成
你就请俺吃顿饭 撑死俺算了

3、 如果感到心里挖凉挖凉的,请拨打俺的电话!谈感情请按1,谈工作请按2,谈人生请按3,给俺介绍对象请按5,请俺吃饭请直说,找俺借钱请挂机。

4、 长颈鹿嫁给了猴子,一年后长颈鹿提出离婚:我再也不要过这种上蹿下跳的日子了!猴子大怒:离就离!谁见过亲个嘴还得爬树的!

5、 鱼说:“我时时刻刻把眼睁开是为了在你身边不舍离开。”水说:“我终日流淌不知疲倦是为了围绕你,好好把你抱紧。”锅说:“都他妈快熟了还这么多废话。”

6、 吃饭了吗?请接收短信。大象把大便排在路中央,一只蚂蚁正好路过,它抬头望了望那云雾缭绕的顶峰,不禁唱到:呀啦索,这就是青藏高原!~~~~
7、 你都长大了,有些事应该让你知道了:天,是用来刮风下雨的;地,是用来长花长草的;我,是用来证明人类是多伟大的;你是用来炖粉条的。

8、 在铁路旁大号却没带纸时,别着急,火车会提醒你:裤擦,裤擦,裤裤擦!在河边上大号却没带纸时,别着急,青蛙会告诉你:棍刮,棍刮,棍棍刮!

9、 钱可以买房子但买不到家,能买到婚姻但买不到爱,可以买到钟表但买不到时间,钱不是一切,反而是痛苦的根源,把你的钱给我,让我一个人承担痛苦吧!

10、 老天,太蓝!大海,太咸!人生,太难!工作,太烦!和你,有缘!想你,失眠!见你,太远!唉,这可让我怎么办?想你想得我吃不下筷子,咽不下碗!

11、 送你12生肖,祝你聪明如鼠,强壮如牛,胆大如虎,可爱如兔,自信如龙,魅力如蛇,浪漫如马,温顺如羊,顽皮如猴,美丽如鸡,忠诚如狗,长得像猪!

12、 黑猩猩不小心踩到了长臂猿拉的大便,长臂猿温柔细心地帮其擦洗干净后它们相爱了,别人问起它们是怎么走到一起的?黑猩猩感慨地说:猿粪!都是猿粪啊!

13、 狮子和熊分别在树旁大便,一个月后,狮子发现自己大便旁的树木比熊的那棵长得粗壮,于是说了一句饱含沧桑的哲理——狮 屎 胜 于 熊 便!

14、 心里想一个数字,用它加上52.8,再乘以5,然后减区3.9343,再除以0.5,最后再减去心里想的那个数的十倍,答案很浪漫哦!

15、 你在办公室里老放响屁,同事忍不住说你能不能不出声。然后便见你坐在那里摇来晃去抖个不停,问你在干什么,你回答说我调成震动的了!

16、 亲爱的上帝,请保佑那些不打电话给我,也不传短信给我,更没有想念我的朋友们:愿主把他们的手机掉到厕所里去吧,阿门!

17、 传说你可狠了,在戏院里横躺着占四个座位,别人叫你起来,你却只哼哼两声不动地方,保安来了说:朋友够狠,哪条道上的?你咬牙说:楼上过道摔下来的!

18、 思你念你想着你,找个画家画下你,把你贴在杯子里,整天喝水望着你——幸福吗?倒杯开水烫死你!

19、 尊敬的用户,此时我们已从您的话费中扣除20元献给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为此巴自治政府决定以全体阿拉伯世界的名义授予您崇高的称号:本.沙勒巴基!

20、 学问之美,在于使人一头雾水;诗歌之美,在于煽动男女出轨;女人之美,在于蠢得无怨无悔;男人之美,在于说谎说得白日见鬼。

21、 在乎你的我只在乎我在乎的是是否在乎在乎你的我,我在乎的你是否和在乎你的我在乎我在乎的你一样在乎在乎你的我,小样儿,看晕你!

22、 听说过吗?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得今生的一次擦肩,象你我这样亲密的朋友,上辈子似乎没干什么,光他妈回头了!

23、 有两个造假钞的不小心造出面值15元的假钞,两人决定拿到偏远山区花掉,当他们拿一张15元买了1元的糖葫芦后,他们哭了,农民找了他们两张7块的

24、 你的人生写照:十岁学会自己洗澡——猪自清;二十岁光彩照人——猪时茂;三十岁找到工作——猪立业;四十岁雇了佣人——猪得佣;五十岁学会打篮球——猪投!

25、 一个三岁小男孩拉着一个三岁小女孩的手说:“我爱你。”小女孩说:“你能为我的未来负责吗?”小男孩说:“当然能,我们都不是一两岁的人了!”

26、刚才和朋友聊天,其中有谈到你,知道吗?我和他们吵了起来,还差点动手打起来,因为他们有的说你像猴子,有的说你像猩猩,实在太过分了!根本没有把你当猪看!

27、有一天,我对你说你是猪,你说:我是猪才怪。于是我便开始叫你猪才怪。终于有一天你忍不住在众人面前大声宣布:我不是猪才怪!

28、伊拉克战争期间最流行的三个词:和平peace,战争war.发现found,把这三个英文单词连起来大声读三遍,你会揭开一个重大历史谜团。 (屁是我放的)...

29、人
会谈恋爱,
不特殊;

会吃青草,
不特殊;

会按电话,
才特殊;
还按!
真是神猪!
哇噻!还会笑!
真是酷呆了的猪!

30、有两句话一直很想对你说,今天终于提起勇气:第一句,我爱你我好喜欢你;第二句,千万不要把第一句当真

31、心理测验:
自我觉得智商挺高的往下按
觉得自己还挺幽默的往下按
觉得自己还挺有魅力的往下按
觉得自己还相貌挺帅的往下按
测验结果:
挺不要脸的

32、在你的眉宇间我看到沧桑,在你的眼中我看到自信,在你的额头我看到岁月,在你的唇齿间我看到韭菜,快去刷牙!

33、吃屎、簟璁、醭歙、艽绱、癀穑、魍旃、偬彘、硪钚、鲥硐、上面的词你认识几个,是不是发现自己除了吃屎就什么也不会了呢?

34、两头牛在吃草。其中一头说;“最近流行疯牛病,我们不会被传染上吧?”另一头说;“不会,我们是袋鼠啊。”已经疯了!

35、我一直是江湖中不知名的侠客,直到有一天遇到了传说中最神秘的你,竟然叫出了你的名字,从此,我在江湖上也有了响当当的名号:知猪狭!

36、征婚:家穷人丑一米四九
小学文化农村户口
破屋三间薄田一亩
冷锅热灶老婆没有,
一年四季药不离口
今日短信广征女友
革命道路并肩携手
愿否?

37、医生:“怎么找不到我的笔了呢?我想给你开药方.”病人小声地提醒到:“医生,您不是把它放在我的胳肢窝里了吗?”

38、我想让阳光温暖你,用星光装点你,用美酒陶醉你,用美食物满足你,用烟花灿烂你,用幸福淹没你,可是我不做上帝已经很久了,只能用短信祝福你:天天快乐!

39、如果全世界的猪都死光了?(打一首歌)答案:至少还有你

40、
前清时期坐过堂,
北洋军中扛过枪,
武昌城里落过荒,
北伐战争帮过忙,
南昌外围受过伤,
万里长征翻过墙,
敌后抗战偷过羊,
还有谁能比我强?

41、
军阀混战称过王,
决战平津扒过房,
横渡长江喝过汤,
鸭绿江边喂过狼,
炮击金门擦过膛,
自卫还击骂过娘,
改革开放扫过黄,
还有谁能比我狂?

42、一学生“你把我的衬衫拿到哪里去了?”同屋的人“送洗衣房了”“我的天哪,我把历史课的全要点都记在了袖口了。”

43、一个神经病躺在床上唱歌,唱着唱着,翻了个身继续唱,医生问他:你唱就唱吧,翻身干吗呀?神经病说:傻瓜,A面唱完当然唱B面!

44、
nHZ !HS OM
就知道你猜不到,
看不懂,
你再仔细看看啊!
还看不出来?
你懂拼音吗?
你笨也得有个限度吧?
把手机倒过来看!

45、父亲:“你怎么这么笨,真是个小猪猡!咳!你知道小猪猡是什么吗?”儿子:“知道,它是猪的儿子。”

46、姑娘:我总觉得你的性格跟我小时候一模一样。情郎:是吗,我们两人真是有缘。姑娘:小时候我很喜欢撒谎。情郎:…

47、一醉汉不慎从三楼掉下,引来路人围观,一警察过来:发生什么事?醉汉:不清楚,我也是刚到.

48、一男要跳楼,其妻大喊道:亲爱的别冲动,我们的路还长着呢!男子听后,嗖地跳了下去。警察说:你真不该这样威胁他!

49、犯人被执行枪决,由于子弹质量不好,第一枪没响,接着又开了第二枪。。。第三枪。。。这时犯人哭了,抱着法警的大腿说:大哥你掐死我把!太他妈吓人了.....

‘伍’ 牛头人是在哪国神化中最早出现的

牛头怪,也叫牛头人、米诺陶(Minotaur),是混沌、邪恶、力量和杀戮的象征,奇幻世界中的经典怪物。
Minotaur是一个复合词,由表示米诺斯文化的minos加上表示公牛的拉丁语taurus构成,直译意为“米诺斯的公牛”。因此几乎所有涉及牛头怪的文章,都必定要说到克里特岛的故事。但实际上在这个故事里只有唯一的一个牛头,还只在迷宫尽头露一小脸就被大英雄K掉了,纯粹是个跑龙套的,不具备代表性。他实力不算强,唯一的特长就是知名度高,甚至连“最早的牛头”都算不上。我这次要以牛头族做一次奇幻无责任杂谈,而且所谈的东西也不仅限于克里特岛的牛头怪传说。

牛头人身的起源
话说克里特岛的那只牛头,是世界上最早一只牛头吗?倒也未必!克里特岛是欧洲大陆最早的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创造了灿烂的米诺安文明(2800-1150BC)。但是克里特王朝辉煌而短暂,影响深远但历史却不很长,更不是最早的牛头人身传说。而从公元前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开始,牛作为最重要的食物和材料来源之一,贯穿了狩猎、游牧到农耕的全部历程,同时多产的特性也是阳刚与富裕的象征,广受除了南美、中美和大洋洲以外的各个种族所崇拜(很奇怪,澳洲原本居然没有牛,南美和中美则更热衷于崇拜羽蛇之类又粗又长的东西),几乎每个上古文明中都经历过圣牛崇拜(有的至今仍在崇拜,如印度),在这些文明中或多或少都能找到牛首人身的神人及其变体形象。

王国标志——牛牛在非洲
非洲是人类文明的故乡,那里的养牛业从千万年前延续至今,对于牛的崇拜也由来已久。非洲的马赛族,是一辈子只吃牛奶和牛血过活的民族,他们衡量价值的标准就是一家有多少牛,以用牛做货币单位。马赛尔人甚至不在乎牛的产奶量是否最高而专心培养最好看的牛,所以他们的牛有很长的尖角,高高的极其好看。马达加斯加共和国(Madagasca)别称“牛的王国”,这里的人们对牛有着一种特殊的,近乎狂热的崇拜。牛是个人财富的标志,牛头被当作国家的象征。牛在这里要象孩子一样接受洗礼,一个星期中的某一天不能强迫牛去干活。据说在非洲古老的神话传说中也有牛头人身的形象。

天降大神——牛牛在埃及
埃及人的圣牛崇拜相当早,大约在中王国时期(2040-1640 BC)达到鼎盛,以孟菲斯为中心,衔接古王国时期的圣鹰崇拜和新王国时期的圣羊崇拜(这恰好与中国的卵生神话和鸟图腾文化相映成趣,殷商也是玄鸟图腾崇拜,神话传说他们的始祖契即是其母简狄吞食燕卵之后怀孕生出的)。
埃及诸神中牛头的代表者有司丰饶及生产之神的阿匹斯(Apis),外形为公牛(注:此神很可能与巴尔神有些渊源——没错,就是“那个”太阳神巴尔,甚至跟《DIABLO II》或者《博得之门》里面的巴尔都有点间接联系);象征法老王权的守护神,外形为鹰头人身的荷鲁斯(Horus),他的妻子就是埃及的牛头女神哈托尔(Hathor)。哈托尔是古埃及所有女神中最美的,外型幻化成母牛,也是埃及最古老的女神之一,希腊文提及其为天空女神,在底比斯曾经被认为是死神,但是一般均认为她是爱情,舞蹈,酒及外国之神。

[女神哈托尔]
神圣的母牛哈托尔作为仁慈的保护神而存在。她的形象曾被广泛雕刻在公元前1350年至前1100年之间的大量法老陵墓的石壁上。她被描绘成躺在芦苇席上的牛,或着是具有牛头的女神,或是一个美丽的女神,通常在他头上的两角间都戴着太阳盘。偶而会配戴着 Menat (一个类似项链的特殊垂饰,但不是珠宝,而是一种祭祀用的乐器,也可借此将女神的力量传递给法老)。 《Mr.迈尔·怒涛》——克里特岛以外的牛头怪 第 4 页 共 40 页

限制级——闪族的金牛崇拜
闪米特(希伯来)人崇拜牛的习俗由来已久,古老的对巴尔(金牛犊神)和巴尔诸神的崇拜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4世纪的远古,这是与埃及文明的“Apis神牛”的公牛崇拜(见前文)之间颇有些关系,甚至有把少女的“初夜”献给金牛的祭典。后来的西班牙也接受了该种崇拜,这个崇拜因为金牛座的缘故和太阳崇拜挂上了钩。

天下第一竖琴——苏美尔牛头
牛是苏美尔人文化的标志物之一。在苏美尔人第一王朝时期的古国之一,乌尔王朝的国王阿巴尔吉和王后苏巴德的陵墓内,人们发现了一把金质的牛头竖琴。该琴以牛头为柄,造型精巧,线条雄浑,构造匀称,精致华美,琴身上装饰有来自阿富汗的天青石、印度洋的贝壳、伊拉克北部的粉红色石灰石,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竖琴。经测定约为公元前二千六百年左右的遗物。

保家卫国——牛头与亚述人
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Mesopotamia)平原是四大古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苏美城邦、巴比伦帝国、亚述帝国、新巴比伦帝国等先后在该地主宰了军事及政治的舞台。此地的金属工艺有一个显着特点,就是作品的造型多为翼狮、牧牛、羊、鹿等形象。拉玛苏(Lamassu)是亚述/巴比伦神话中的人首半狮半牛怪,保卫着亚述人的神庙和宫殿。它们有翅膀,可以飞翔,而且力量很大。与之相应的是舍杜(She),也是人头牛身有翅膀的怪物,同拉玛苏一起保卫着亚述人的寺庙和宫殿。在亚述国王萨尔恭二世的王宫“都尔沙鲁金”入口处,有带双翼的巨大牛身人面像。他们崇拜的对象不是牛头人身,而是牛身人头……这尊神像被称为“亚述之牛”,是亚述人的主神之一,脸部据说是按照国王萨尔恭二世本人的形象雕刻的。

遍地开花——牛牛在希腊
希腊文明继承了克里特文明的牛崇拜,宙斯这老儿下凡泡妞就曾经化身为牛,还把姑娘搁在牛背上带到新大陆——也就是欧罗巴的起源。希腊神话中关于牛的故事太多太多了,克里特的传说就属于希腊前期神话,但是既然我们这次谈论的话题是“克里特岛以外的牛头”,那幺这些随处可见的大路货就不贴来骗稿费了。一般传说中很少提起米诺斯国王(xie注:就是牛头人的老妈的丈夫——真绕嘴)本人生前是宙斯和欧罗巴的儿子,死后成为“冥府三王(判官)”之一,他的统治以法治严密而闻名。

爱你爱到杀死你——牛牛和欧洲蛮子
据《祭司与王制,凯尔特人的爱尔兰》一书说:古爱尔兰人称王的时候,有一种习俗是要与白色的母牛进行〔马赛克〕,然后情人脸说变就变,这头跟你OX完,那头就把你杀了做汤,王和臣子一起吃肉……虽然大多数是装装样子,但有的人就特别的认真,这就让人有点受不了。传说中北欧维京海盗的标志性形象,除了一脸络腮胡子,长发披肩,身着铁甲裙、驾着大桅帆船之外,又怎能少得了一顶牛角头盔呢?这也象征着他们阴郁、奋斗、勇猛、顽强的民族精神(好吧,其实普通维京战士并不戴那种夸张的牛角头盔,只有少数德高望重的军事首领和祭祀仪式上祭司才会偶一为之)。在北欧创世神话中,母牛奥都姆布拉和始源之巨人伊米尔是最早的两个生灵,巨大的母牛以舔食冰雪以及冰地上的一些盐霜为生,庞大的伊米尔就以奥都姆布拉的乳汁为食。母牛从盐霜中舔出了众神的始祖布里,所以对于北欧人来说,牛就是万物之祖,把牛作为他们自身的形象标志也就理所当然了。
实际上一般海盗戴的头盔并没有牛角装饰。

A就是我——牛牛和拉丁字母
腓尼基语(一种北闪族语言,现在的希伯来字母、阿拉伯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等,都可追溯至腓尼基字母)第一个字母α来自西奈字母“牛”,塞姆语(使用者包括阿卡德人、巴比伦人、亚述人和迦南人)读作aleph;第二个字母β来自西奈字母“房屋”,塞姆语读作beth,所以,希腊第一个字母读作alpha,第二个读作beta。公牛“阿匹斯”是埃及神(见前文),大概正是由于这个原因,腓尼基人才将α(牛头,象征公牛)作为他们的第一个字母。后来,拉丁人又作了一次革新,将α竖立起来而写作A,于是,它就成为几乎所有字母文字的第一个字母了。以后记住,每当你写下一个字母“a”时,其实是画了一个牛头……

化身天地——牛牛在伊朗
在伊朗古都“波斯波利斯”,至今还可以看到牛头人身的雕像,他们的神话传说将牛作为开创天地万物之始。
伊朗《创世纪》中,天神阿胡拉·马兹达在创造神界之后,开始创造物质世界,他以泥土造原人凯约马尔特和原牛,并用天之光明和水分造原人和原牛的精种,置于原人和原牛腹中,以期人类和畜类由此而繁衍。由大地女神所出的太阳神密特拉,奉母命以坐骑白公牛献祭,牛死之后,躯干变为月亮,毛皮变为群星,尾巴化成谷物,血液化成葡萄,自阴茎遗落的精液生成了世间万物,不仅宇宙从其得以构成,连善恶这样的价值评断也缘此以为端绪。密特拉宰杀原牛创造万物的神话,后世传遍小亚和地中海沿岸各地,这可以从这些地区发现的密特拉神庙中大量雕刻和图画可以看出。密特拉原本是印度-伊朗人的太阳神,密特拉崇拜在基督教产生之前却曾广泛流传于南亚、中亚、西亚、北非以及欧洲各地,并成为罗马帝国的主要宗教(见下文),考古学家在古罗马帝国的疆域发现了几百个有关密特拉杀牛创世的雕刻和图画,可见密特拉崇拜在古代各民族中的影响。伊朗古经《阿维斯陀》没有提到密特拉杀牛之事,但却有原牛垂死生化之说。《阿维斯陀》之《创世纪》中,原牛并不是被密特拉所杀,而是在恶魔阿赫里曼的进攻中与原人一起被杀,原牛死后化生为世间万物,而原人盖约玛尔特被恶魔所杀之后,临终遗落精种,撒落处长出两株植物,从中化生了世间第一对男女。这对孪生兄妹在恶灵诱惑下偷食禁果并血亲相奸,由他们的交媾生息繁衍了举世之人。在伊朗的另一则创世神话中,原人“头用以造天,足用以造地,眼泪用以造水,头发用以造植物,右手用以造牛,理智用以造火”,将牛与天、地、水、植物和火并列放在一起,其地位可见一斑。

至高无上——牛牛在印度
印度大概是全世界最崇拜牛的国家了,圣牛崇拜的传统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当时雅利安人部落向次大陆迁徒途中,将自己的命运与牛群的生命紧密地连在一起,很多印度教徒都希望自己来生投胎转世为一头牛,牛保护和牛崇拜被写入印度教的核心教义。除了西孟邦与喀拉拉邦两个邦外,其他各地的法律都是禁止杀牛的,《国家政策的指导性原则》条文第48款中明文规定:“禁止屠宰母牛和牛犊,以及其他产奶的和驮物的动物”。牛奶、奶酪、牛油、牛尿和牛粪被称为五宝,牛尿和牛粪又是去秽涤罪的圣物。在德里有上万头自由自在的神牛,它们在大街上大摇大摆地闲逛,没有人会驱赶它们,其他交通工具必须为牛让路。如果一头牛恰巧到了菜市场,它可以随意挑吃自己喜欢的菜。恒河发源地加姆尔在印地语中是“牛嘴”之意,恒河水是从神灵——牛的嘴里吐出来的清泉,于是便被视为圣洁的了。过去,古代犹地亚的犹太教教士禁止犹太人食用猪肉,以防止传染毛线虫病;同样,古印度的圣贤们将牛奉若神明,使得人民赖以生存的牛群免遭任人宰割的厄运。圣雄甘地(Mahatma Gandhi,1869-1948)是印度教的牛保护教义的虔诚信奉者,用他说:“印度教的核心事实是牛保护……牛保护是印度教给世界的礼物……印度教将同保护牛的印度人永存于世”。

祛病除疫——牛头在日本
每年七月举行的只园祭是八坂神社(Yasaka-Jinja)的年度盛会,只园祭之源由为早期京都人为了消灭瘟疫,特地从印度请来的牛头天王神镇压,法会沿传至今转变为京都三大祭典,而八坂神社供奉的正是牛头天王,在日本是相当特殊的神社建筑,不但香火鼎盛也是艺妓最常造访的寺院。
此外另有一说:牛头天王即素戋鸣尊,素戋鸣尊即牛头天王,“疫神”并非来自印度,而是在京都被“秦氏”所信仰的“牛头天王”。秦氏如其名所示,是古代来自大陆的秦氏家族及其后裔,他们于中国汉朝时期为躲避战乱来到日本,自称为秦始皇的后代,不仅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而且将生活习俗、信仰带到了异国他邦。在9世纪,“渡来人”秦氏的势力相当有影响力,它所信仰的疫神牛头天王也被迎往祗园社,成为祗园社的祭神。

三皇五帝——牛头在中国!
《尚书》宣扬伏羲、神农、黄帝是中国最古的三位帝王。汉代仍传有天神中的三皇,西汉末纬书以三皇为天皇、地皇、人皇。道教经典中三皇分初、中、后三组:初三皇还具人形;中三皇则具人面蛇身或龙身;后三皇中的后王皇人首蛇身,即伏羲,后地皇人首蛇身,即女娲,后人皇牛首人身,即神农。
神农氏(炎帝):“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这是《神农本草经》的记载。神农尝百草的故事是中国古代流传很广,影响很大的一个传说。神农就是被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奉为祖先的三皇五帝的“炎帝”,是中国史前先民的代表人物。相传神农就是个牛头人,《帝王世纪》曰:“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帝系谱》曰:“神农牛首”,这可能是那时已经掌握了农耕技术的先民们,对于作为“农业之神”的神农形象的构想。
蚩尤:蚩尤也是牛首牛蹄并有尖利的牛角的。前引任昉《述异记》即记载:“涿鹿在冀州,有蚩尤神,俗云人身牛蹄,四目六手……秦汉间说,蚩尤氏耳鬓如剑戟,头有角,与轩辕斗,以角抵人,人不能向。今冀州有乐名‘蚩尤戏’,其民两两三三,头戴牛角而相抵。汉造角抵戏,盖其遗制也”。这都说明蚩尤族是以牛为图腾的。蚩尤死后从他的山东老家一直到四川云贵都保持了极大的认同,成为东夷人尚武精神、桀骜不驯的风格源头。一直到战国,齐国人心中的天神,一是天,二是地,三就是兵主蚩尤。秦始皇、刘邦都曾祭战神蚩尤。蚩尤在传说中“铜头铁额、飞沙啖石”的形象,以及他作战时手持戈、殳、戟、酋矛、夷矛等五种兵器,似乎说明他们是很早就开始冶炼金属的民族,而据苗族的《蚩尤神话》中,黄帝化身为“雷老五”假意和蚩尤拜把子称兄道弟,学到了医药和青铜冶炼技术,顺带骗走了蚩尤的铜板斧,这才扳平了彼此间的科技差距,一举战胜蚩尤部落。

牦牛创世界——牛头在藏族
大威德金刚是西藏密宗佛教的八大护法之一,有九个头,各具面目。居中央为水牛头,象征阎罗王,火焰状的发式,三十四臂。中间二臂拥抱金刚起尸母,其余诸手持钺刀、葛巴拉碗等各式法器。
我国的藏族同胞信仰藏传佛教,他们对牛(牦牛)的崇拜不亚于印度佛教徒。在藏族创世纪神话《万物起源》中说:“牛的头、眼、肠、毛、蹄、心脏等均变成了日月、星辰、江河、湖泊、森林和山川等”。这是藏族先民对其所崇拜的图腾牦牛加以神化和物化。如今还在安多藏族地区广为流传的藏族神话故事《斯巴宰牛歌》当中讲到:“斯巴最初形成时,天地混合在一起,分开天地是大鹏”。“斯巴宰小牛时,砍下牛头扔地上,便有了高高的山峰;割下牛尾扔道旁,便有了弯曲的大路;剥下牛皮铺地上,便有了平坦的原野”。又说“斯巴宰小牛时,丢下一块鲜牛肉,公鸡偷去顶头上;丢下一块白牛油,喜鹊偷去贴肚上;丢下一些红牛血,红嘴鸭偷去粘嘴上”。“斯巴”(SRID-PA)在藏语中的含义是“宇宙”、“世界”。
藏族史料记载,在佛教势力还未兴起时,藏族原始宗教本教占据统治地位,牦牛曾一度被称之为“神牛”,是朝野、政教神圣的供奉之物。当时宰杀一头牦牛必须经过本教徒念诵长经300遍方可,否则将受到惩罚。本教神舞演示中的牛头面具显然是将图腾形象牦牛做为神灵的化身而用来镇妖驱邪,降灾伏魔的一种宗教形式。本教巫师们在道场做法时把牦牛作为一种神圣的法器用来施法制恶、驱邪除秽、弘扬正义,保佑人畜平安。一些本教寺院中还在牦牛头骨上刻写上符咒,然后敬奉在神龛之上,让僧俗弟子们顶礼膜拜。
在藏密传说中,文殊菩萨降服阎罗王的时候化身成护法神曲佳(法王),头面部是水牛形,身蓝色,头戴五骨冠,三目,发上竖,头四周有象征愤怒的火焰,脖上挂人头骨念珠和生人头做的大项圈。有两只手,右手高举人骷髅棒,左手持套索,表明他的威力和降伏法。这是很典型的牛首人身佛像。
《汉地理志》:“其墓在东平郡寿张县阚乡城(现今山东汶上县南旺镇),冢高五丈。《史记》二十八卷载:“三日兵祖,祠蚩尤,蚩尤在东平陆阚乡齐之西境地。”

蚩尤传人——牛头的后代
蚩尤的族人称为“九黎”,其后代“三苗”就是现在苗族的祖先(“九黎,黎氏九人,蚩尤之徙也”,又“三苗,九黎之后也”~《国语·楚语下》),因此蚩尤至今仍是苗族的一位大祖神,在苗人心目中有非常崇高的地位。苗族民间认为,蚩尤是古苗文的创造者(现已失传),流传于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一带的《蚩尤神话》中,更是强调蚩尤比黄帝更早开始使用铜制兵器。在苗族的语言里,还保留着“蚩尤”这一名称,即ZidYeus。这里的Zid,是“父”的意思,Yeus是“男”的意思,合起来就是指勇敢而有本事的男人。谁个子大、勇敢而有本事,其他人往往就会称他为ZidYeus。云南文山地区苗族“踩花山”跳芦笙时,要先祭祀祖先蚩尤,立花杆,桂挂红布,即“蚩尤旗”,祭蚩尤时,祭师念唱祭祠,叙述蚩尤与黄帝斗,失败后迁徙的过程。因蚩尤爱牛敬牛,故苗家最典型的头饰是牛头从草间花丛中冒出,苗女银角头饰中高高扬起的两弯水牛角,是苗族美丽至尊的象征。过去,只有寨花才能戴这样的头饰。

勾魂使者——牛头在民间
在我国漫长的农业社会,农民们对牛很是尊崇。他们认为一个人倘若长了双“牛眼”,那便会“与财巨万无差跌,寿算绵长福禄终”;如果一个人长成“牛形”的话,不但“平生罕病”,而且“生来福厚不容言,面壮心平语话谦,若更步形迟且缓,千仓积贮富田园”——街头算命先生的《神相全编》如是说。
[牛头:勾魂使者]
在壮族的神话中,牛本是天上神物,牛魔王是上天的神祗,派遣牛王下凡种植百草,后留下来在人间吃草耕种。每年四月初八是牛王诞日,是壮族传统的“牛魂节”,壮语叫“哽坤怀”(gen kun wai),要举行非常隆重的祭祀活动。
在民间传说中,牛头马面是冥府着名的勾魂使者。鬼城酆都,及各地城隍庙中,均有牛头马面的形象。牛头来源于佛家。牛头又叫阿傍,其形为牛头人身,手持钢叉,力能排山。据《铁城泥犁经》说:“阿傍为人时,因不孝父母,死后在阴间为牛头人身,担任巡逻和搜捕逃跑罪人的衙役”。在嘉峪关市东北20公里处的新城乡戈壁滩上,有1400多座魏晋时期(公元220-419年)的地下壁画砖墓群,被誉为“世界最大的地下画廊”。其中最具代表性的6号墓,墓门墙镶嵌有托梁赤帻力士、雷公、托梁兽、鸡首人身及牛首人身等建筑造型砖。

传世经典——禅宗之牛
[十牛图一:寻牛]
《十牛图》以牧牛比喻一个禅人从开始到圆满结束的十个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佛教思想在中国,以牛的形式格外升华。牛在佛教禅宗中本来有象征生死自在的意思,佛德被比喻成牛王。十二世纪一位禅师廓庵将中国道教流传下来的《八牛图》扩充重绘成《十牛图颂》,用十幅图画表示了从寻牛觅心到归家稳坐的过程,以阐释修行方法与顺序,被誉为禅宗艺术的顶峰。成为历代禅师教化学徒的至宝,乃至庞大教义体系的浓缩象征。
所谓《十牛图》,就是以十幅图画,表现一个修行者,像一个牧童一样,寻牛、见牛、得牛、忘牛,最后是返本还源、入廛(街市,指凡尘俗世)垂手,如何把自己本来风光或露地白牛——天然妙心或般若佛性,显现出来,把烦恼执着逐渐克服,发挥自然妙用的化世功能。这虽不是每个修行者都会经过或必须经过的十个阶段,但已可以由此而略知修行过程的一些消息。《十牛图》与《信心铭》、《证道歌》、《坐禅仪》合印,称四部录,在禅林影响很大,不仅流行国内,而且远播韩国、日本,产生了广泛影响。日本的一山国师着有《十牛图颂》,即是依师远《十牛图颂》的框架创作而成。

力量与丰产——公牛神和母牛神
牛头神的形象有雄性也有雌性,各自代表了先人对牛这种象征物的不同期盼。公牛象征力量与勇猛,母牛象征生殖与欢乐,总之大家都喜欢,于是男的也拜女的也拜。欧洲在基督诞生前一个世纪,一个宗教团体密特拉教从波斯传到罗马(见上文),这个教派崇尚太阳神,同时又是公牛崇拜的狂热fans。公元2世纪时,由于几位罗马皇帝相继推崇,使得该教在罗马大兴,并带动了罗马帝国崇拜公牛的风俗。与罗马人相反,许多欧洲民族对公牛却并不喜欢,比如在希腊神话中公牛代表着纵欲,总是与酒神狂欢等堕落事情联系在一起,甚至有人认为公牛代表着未开化及野蛮。

‘陆’ 华佗是哪里人

华佗是东汉末年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人。

华佗约生于汉永嘉元年(公元145年),卒于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三国着名医学家。少时曾在外游学,钻研医术而不求仕途,行医足迹遍及安徽、山东、河南、江苏等地。

华佗一生行医各地,声誉颇着,在医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各科,对外科尤为擅长。后因不服曹操征召被杀,所着医书已佚。今亳州市有“华佗庵”等遗迹。

(6)鹿先生到底什么意思伊朗扩展阅读

华佗在一千八百年前就可以进行脾脏摘除手术,足可见其医术之高明。而他所发明的“麻沸散”,也是目前已知的世界上最早的纯中药手术麻醉剂,功效神奇,可以使受术者在手术过程中竟如醉死,一无所知。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有一段华佗为关羽刮骨疗毒的描写,说的是关羽在襄阳之战时为魏军毒箭所伤,华佗为关羽剖臂刮骨,去除骨上剧毒,而关羽神色不变,尚在与人下棋。这一段写关羽之神勇,也同时描写了神医华佗的医技高明。

历史上华佗死的原因在于他想做官从政。华佗原本出身士人,上面已经说了,他游学徐土,兼通数经,而后以医术精湛而名闻天下。但是,在汉代,套用句老话,还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医生,在史书上归入《方技传》,绝无可能单列一传,从这个上面也可窥知一二。

‘柒’ 古代安息(伊朗高原和两河流域)的人烟情况

在《汉书·西域传》里,我们看到不少关于古代中东和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各国――大夏,大月氏、安息、乌弋山离、罽宾、条支等――的记载。自汉武帝派遣张骞西使以后,直到东汉晚期,中国和这些国家曾不断互派使节,进行着密切的商业来往和文化交流。在那样早的时代,中国便和那样遥远的国家建立起通使和贸易的关系,不能不说是古代史上一件大事。近年来考古学家的大量发掘发现,更具体地说明了在古代横贯东西的这条灿烂的“丝绸之路”,确是这种光辉友谊的见证。

为了把中国古代文献中有关这些国家的记载搞清楚,我们须稍稍温习一下中东和南亚次大陆的古史,才能有助于我们对这些记载进行正确的诠释。再者,中东和南亚次大陆西北部古代历史文献比较零散、贫乏,因此,如果把中国古代文献记载诠释清楚些,便对这些地区的古史也可提供一部分重要的史料。多年来,研究中西关系史的中外史学家们,也曾利用过这些中国古代文献,但在诠释方面往往异说纷纭,不少谬误曲解之处,有些至今仍流传于史学界中,应该分辨清除。这两段读书札记,是笔者自己想初步试着拿中东与印度次大陆西北部的古史,和《汉书·西域传》中有关安息与乌弋山离等国的记载,相互参证,对以往他人考订基本正确的,仍然采纳;有争议的,分析商榷,择定取舍;谬误曲解的,分别驳辨,求还本真。这样做,期望对中国这部分古代文献能获得较近实际的理解。错误之处,切望读者指正。

(一) 安 息

中国古代关于安息的记载,首见于《史记·大宛传》,其次复见于《汉书·西域传》,兹并录于下。《史记·大宛传》说:

安息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俗土着,耕田,田稻麦,蒲陶酒。城邑如大宛。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临妫水。有市。民商贾用车及船行旁国,或数千里。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书革旁行以为书记。其西则条枝;北有奄蔡、犁轩[1]。

又说:

初,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甚多。汉使还,而后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犁轩善眩人献于汉。及宛西小国欢潜、大益,宛东姑师、扜罙、苏薤之属,皆随汉使献见天子。天子大悦。

《汉书·西域传》说(为叙述方便,兹将考证大致能确定的西方地名,用括号把英语惯用拼法标在中文古地名的后面):

安息国(Parthia),王治番兜城(Hekatompylos),去长安万一千六百里。不属都护。北与康居、东与乌弋山离(Seistan之Alexandria-Prophthasia)、西与条支(Antiochia,即Charax-Spasinu)接。土地、风气、物类所有、民俗与乌弋、罽宾(Kabul)同。亦以银为钱,文独为王面,幕为夫人面;王死,辄更铸钱。有大马爵。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大国也。临妫水(Oxus R.)。商贾车船行旁国。书革旁行为书记。

武帝始遣使至安息,王令将将二万骑迎于东界。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因发使随汉使者来观汉地,以大鸟卵及犁轩(埃及之Alexandria)眩人献于汉,天子大说。安息东则大月氏。

《史记》、《汉书》中的安息即中东古史上的帕提亚(Parthia),久为中外史家所公认。清代学者徐松和李光廷早有考订[2]。在欧洲,最早德经(de Guignes)曾如此主张。[3]有些人认为是亚叙利亚,显系错误。[4]金斯密(Kingsmill)初步论及《史记》、《汉书》中的安息是安息王室阿尔沙克(Arsak)一字之对音。[5]嗣后夏德(Hirth)进一步论证,认为中国古音中没有r,因此每遇到外语中的r,中国古籍中常以n的结尾字音译,于是,Ar便音译为“安”;而“息”字中国古音大约读为sak。所以“安息”是Arsak一字的音译。[6]丁谦也认为“巴提亚国,其王世世以阿赛西(Arsaces,即Arsak)第几为号,汉人误王名为国名,称为安息;安息者,阿赛西转音也”。[7]丁、夏二氏论断皆是。

按公元前三世纪中叶,占有两河流域及伊朗高原的希腊人塞流息王朝(Seleucids)已呈衰弱。公元前255年,坐落在其东北边陲的巴克特里亚郡(Bactria)的郡守希腊人狄奥多特斯(Diodotus)首先宣告独立,汉代中国称之曰“大夏”。数年后,公元前250-248/7年,位于大夏以西、里海东南的帕提亚郡(Parthia),在帕提亚人阿赛西及其弟提里达特(Tiridates)的率领下,举行了反对塞流息王朝统治的起义,汉代中国称之曰“安息国”。[8]安息的阿赛西王朝从此统治安息约四百年。

安息建国后,最初八十年的历史,记录十分贫乏。我们只知道他所统治的疆域,仅限于安息人原来居住的地区,即古波斯的帕提亚郡。那时安息经常受着来自西边的塞流息王朝和来自东边的大夏王国的威胁。大夏在公元前约230至160年时武力曾很强横。直到安息王密司立对提一世(Mithridates I,公元前171-138/37年)当政时期,安息才大大强盛起来。乘塞流息王朝内部的纷争和战乱,他率大军西征,先占据了米底亚(Media),又占领了波西斯(Persis)和富饶的巴比伦尼亚(Babylonia)诸郡;并且从公元前144年以后,巴比伦尼亚,包括其东南端的条支,遂成为安息最重要的属邦。向东方,他又两度攻入了已衰微的大夏,并更向东南推进,囊括了原在大夏统治下的德兰癸亚那(Drangiana)、阿拉科细亚(Arachosia)、和格德洛西亚(Gedrosia)诸郡。于是,在短短的几年中,经密司立对提一世的东征西讨,击垮了希腊人的殖民势力,建成了一个当时在中东最强大的以奴隶制为基础的安息帝国,疆域东自大夏、身毒,西到幼发拉底河,北自里海,南至波斯湾。他当政的晚期,和他的继承者弗拉特二世(Fraates II,公元前138/37—128/27年)统治期间,是安息十分繁荣强盛的时期。张骞西使到达中亚细亚的时候,正当弗拉特二世的末年。张骞在公元前129至128年亲身到过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没有到过安息。但他“传闻其旁大国五六”,回到长安后曾“具为天子(武帝)言之”。[9]他所传闻的安息,如上引《大宛传》所说:“在大月氏西可数千里,……其属小大数百城,地方数千里,最为大国”,以及安息的物产风俗等,都是十分正确的描述。

然而,安息就在这繁荣鼎盛的时候,其北边边疆却面临着塞人(Saka)游牧部落入侵的威胁。大约在张骞从大月氏动身回国后不久,居住在中亚细亚草原上的塞人和马萨革泰人(Massagetae)等,便从里海以东地带侵入了安息东北边,于公元前128或127年杀害了安息王弗拉特二世,大举南下,占据了德兰癸亚那和阿拉科细亚两郡。直到安息王密司立对提二世(Mithridates II,公元前124-87年)即位后,派遣贵族苏林(Suren)[10]率领大军东讨,费了十年工夫(约公元前124/23—115/14年)才把侵入的塞人诸部落镇压使之降服。这次东讨,安息收复了东边诸郡,包括自赫拉特(Heart)至木鹿(Merv)的东北滨临妫水的地区。东方讨平后,密司立对提二世复引兵而西,占领了阿尔明尼亚一个短时期。公元前92年,他和罗马的苏拉将军订立了盟约,这是安息与罗马的首次交涉。密司立对提二世的统治时期,是安息再度强盛的时期。[11]

就在这密司立对提二世的强盛时期,汉武帝的使臣第一次到达了安息。上引《大宛传》第二段文字就是这次使节往还的记载。汉使初次到达安息,应系在汉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换言之,伊朗和中国从这年起便绽开了友谊之花。根据《大宛传》,张骞第一次西使回到长安是在元朔三年(公元前126年)。其后他拟通西南夷道往大夏,未成功。他封为博望侯在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他因攻匈奴失利夺爵后数年,汉武帝再命他去出使乌孙,应在元鼎元、二年(公元前116/115年)。这次出使,“天子……拜骞为中郎将,将三百人,牛羊以万数,赉金币帛直数千巨万。多持节副使,道可使,使遣之他旁国。”张骞约结乌孙虽未成功,但他“分遣副使使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息、身毒、于阗、扜罙及诸旁国”,进行了广泛的外交活动。回国时,“乌孙发导译送骞还。骞与乌孙遣使数十人,马数十匹,报谢,因令窥汉,知其广大。”张骞归后“拜为大行,列于九卿,岁馀卒”,卒年应是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其后岁馀,骞所遣使使通大夏之属者,皆颇与其人俱来,于是西北国始通于汉矣。”[12]据《大宛传》记载的这些情况,可以确定第一次到达安息的汉使,即是张骞出使乌孙时顺路“分遣”到“他旁国”的“持节副使”之一,其到达安息应在元鼎二年;而“汉使还,而后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犁轩善眩人献于汉”,则应在元鼎五年(公元前112年)。也就是说,汉与安息使节首次往还,正当安息盛世,密司立对提二世即位后约八至十二年。汉使到时,恰好是在密司立对提二世派贵族苏林东讨塞人的末年,当时安息的大军正云集于东边。既如此,则“汉使至安息,安息王令将二万骑迎于东界”,正反映了当时安息国内的政治局势。而汉使在当时一路上所见到的情况:“东界去王都数千里,行比至,过数十城,人民相属甚多”,便更是如实的描述了。

汉与安息首次通使成功后,两国便展开贸易与文化交流,嗣后在公元前一世纪双方使臣、商贾大约即不断往来,《汉书》中虽然没有提供很详的记载,但从汉代遗留的有关西域各方面的其他记录和遗存看来,我们可以相信汉与安息的通商关系一定相当密切。中国的锦绣丝绸等特产日益增多地运送到西方,通过安息商人之手而远达近东和罗马,“丝绸之路”从此畅通。同时西方各国的产品珠玑、琉璃、象牙、犀角、诸珍奇异物,直到红兰、葡萄、苜蓿种子等也源源输入中国。也许就由于汉与安息的贸易二百余年间日益密切,加以甘英亲身出使到达过安息条支(公元97年),所以《后汉书·西域传》对安息的记载便大大加详了。

《大宛传》文中提到,安息使臣第一次来中国时,同来的还有几个“小国”的使臣。姑师即车师,扜罙即扜弥,这两地后来都隶属于汉西域都护。苏薤是康居五小王之一,《大宛传》说它在大宛以东,恐系错误。欢潜是花刺子模(Khwarizm)之译音,他们居住在安息希尔加尼亚(Hyrcania)及帕提亚两郡以北,妫水下游的西岸。大益即达伊人(Dahae),他们在花刺子模西南,过着半游牧的生活。[13]欢潜、大益派使臣随汉使来中国,可能由于他们居住的地区正当古代交通要道。按在公元前285年,塞流息王朝的塞流古一世(Seleucus I)曾派遣巴特罗克立(Patrocles)在里海探路。他从里海东南之奇瓦湾(Khiva Bay)循着巴尔干山岭(Balkan)南麓的古河道东航,运河道沿着乌斯钵水(Uzboi Channal)穿过黑沙漠(Kara Kum)而把他引入了妫水。他在该地还遇到了印度商人沿妫水顺流而下赴咸海,因此他报告说妫水与药杀水(Jaxartes)都“流入里海”。[14]如果这个记录可靠,则古代妫水确通里海,而欢潜、大益则正当此交通孔道;所以在中亚细亚许多游牧部落中,这两个“小国”,便首先随汉使到长安来了。

关于安息东北的边疆,《史记》、《汉书》都提到“临妫水”。妫水即今阿姆河(Amu Darya)。阿姆河河名系突厥语,古代希腊人称之为阿克苏斯河(Oxus),唐代中国音译为乌浒水或缚刍河。它发源于帕米尔高原,曲折西北流入咸海;咸海,《大宛传》中称作西海[15]。然而汉代中国称之为妫水,则别有原因。按此水,古代亚利安语名为Vakhshu或Wakshu。今阿姆河上游的一个支流,突厥语名叫色尔克阿布(Surkh-ab)者,有时仍用其古名称作Wakhsh;这个支流在古代被认为是阿姆河的河源。同时,Wakhsh一字又是当地古代神话中“众水之女神”的名字。据中古花刺子模史家卑露尼(Biruni),直到十一世纪Wakhsh还是该地众水――尤其是阿姆河――的保护神的神名。[16]再者,Wakhsu又是大夏人所崇奉的女神阿那伊多(Anahita,意为纯洁)的别名。古代大夏的神话说这个女神有一千只膀臂,象征大夏的一千条溪流,自东面丛山上泻下来,会合而成为妫水流入咸海[17]。按“妫”字古音大约读作Kwia,因此妫水之“妫”实是Vakhshu或Wakshu的第一音节的译音。至于“水”),则仍是汉语“河川”之意。

塔恩(Tarn)在其论述大夏、安息的诸着作中,[18]曾认为由上引《大宛传》第一毁的“临妫水”及“北有奄蔡”的话看来,该段文字说的不象是公元前129至128年张骞亲身在大月氏时的情况,而象是十馀年后密司立对提二世东讨塞人以后的情况。他认为张骞停留在大月氏时,塞人已在大举入侵安息,木鹿已落入塞人之手,因而安息当时不可能滨临妫水。他又说奄蔡原住地既然在咸海东北,安息只有到了密司立对提二世东讨成功后,才占领了妫水下游马萨革泰诸部落地区,从而才能和奄蔡接境;同时收复了木鹿,安息国境才再临妫水。据此,塔恩竟认为司马迁曾把日后的传闻“羼入了”张骞的报告之中,这就大大贬低了《大宛传》的史料价值。

其实,这样论证是不正确的。我们认为安息国境滨临妫水正是张骞停留在大月氏时的真实情况。关于安息王弗拉特二世统治时期的史料确很贫乏,但我们知道他的前一朝,即密司立对提一世统治时期,曾两次攻入衰微的大夏。第一次他不仅越过了阿利厄斯河(Arius),而且在大夏屯据了一个短时期。第二次他又把大夏王黑黎欧克里(Heliocles)打了个惨败,此役之后,安息曾将木鹿占领并控制了一个长的时期,这就使安息的东北边境正“临妫水”。当张骞在公元前129至128年旅游在大月氏、大夏的时候,木鹿大约正在安息人手中,并以之为抵御北方塞人保卫边疆的重镇。再者,仅根据西方的零散史料,实在很难断定塞入侵入安息的确实年月。[19]根据《大宛传》,张骞西使时对于塞入侵入安息并杀害弗拉特二世这件大事显系毫无所知。对此点只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张骞在大月氏、大夏时只“传闻”得安息一些情况,因此他对安息的事知道得很少。二是塞人侵入安息一事,实发生在张骞自大月氏动身回国以后。我们考虑当时全面情况,认为后者较近事实。如果这个推断不错的话,这就又一次证明中国古代文献史料对于搞清楚中东、中亚各国古史有重要价值。至于“北有奄蔡”一句,塔恩的解释过于呆滞。细读《史记》、《汉书》有关西域各国疆域地望的记载,就知道“东为某国”、或“某方与某国接”等语,有时固然指的是毗邻接境的国家,但有时则指的只是方向。此段文字中的“北有奄蔡”实是后者。属于塞人之一支的奄蔡(Aorsi)部落联盟居住在咸海东北的草原地带,其南是马萨革泰人、萨卡拉瓦克人(Sacaraucae)及达伊人等游牧部落,介在于奄蔡与安息之间。不过从汉人看来,这些都是“小国”,所以张骞说安息“北有奄蔡”,只是由于奄蔡当时是这一带草原上比较强盛的“大国”。我们不应象塔恩把这几个字解释得那样呆板。

对于“临妫水”这一点,白鸟库吉的解说则更不确。[20]他认为由此三字即可证明花刺子模和达伊当时都在安息版图之内。这种说法不仅没有任何史料足资凭证,而且和后来塞人入侵安息的全部史实相矛盾。其实,安息的木鹿地区所滨临的妫水只是妫水的中段,而妫水下游西岸奇瓦地区则是花刺子模人的住地,安息人与马萨革泰人正是在妫水西岸一带边境上互相对垒。认为“临妫水”便必然意味着拓境已至咸海,那样论证就过于简单了。

我们既已确知安息东境滨临妫水的情况,那么《大宛传》中所说的“东界去王都数千里”,就容易解释了。

《汉书·西域传》说“安息国,王治番兜城”,《后汉书》说“安息国居和椟城”。番兜、和椟同指安息初期的都城,希腊人名之为黑卡同卑罗斯(Hekatompylos)。黑卡同卑罗斯本不是该城安息的原名,而只是希腊人给它起的别名,意为“百门之城”,是说该城处在安息国的中心,很多条大道从这儿通往各地;至于安息的原名则已不可考。[21]夏德认为番兜系古波斯帕尔图发(Parthuva)一字的译音,亦即喜罗多德(Herodotus)所说的Parthoi;《后汉书》中的和椟可能相当于Vologesia,则全系臆测,不足凭信。[22]白鸟库吉认为番兜、和椟均相当于希腊人伊西达尔(Isidor)所撰《安息驿路志》中所说的Parthau,[23]亦属可疑。顾失密(Gutschmid)认为和椟恐是斯特拉伯(Strabo)所说的Karta,或即是阿利盎(Arrien)所说的希尔加尼亚的首府Zadrakarta,这说法更显然是臆测。[24]关于番兜、和椟二字的对音,目前中外史家还没有妥善的解释,但比较诸说,似把它看做相当于黑卡同卑罗斯较为妥当。此城今日已不存在,考古学家推测应在今伊朗的丹凡(Damghan)或沙鲁德(Shahrud)附近。

《史记》、《汉书》都没有明确指明距王都二千里的“东界”的所在。《后汉书·西域传》则说:“其东界木鹿城,号为小安息,去洛阳二万里”。木鹿城即Zend-Avesta中所说的Mouru,希腊人的Alexandria Margiana,塞流息王朝时代曾改名为Antiochia,中古以降称为Merv,中外史家均无异议。上文已说过,安息在密司立对提二世时东讨塞人,收复木鹿,东北边疆复临妫水而与大月氏为邻。从此以后,木鹿便成为安息的东北边防重镇和重要的商业城市。到安息来的汉使首先必须经过木鹿城,所以《后汉书》中把“东界木鹿城”看得很重要。这情况在西汉时代应亦相同。《史记》、《汉书》都说“东界去王都数千里”;《后汉书》又说“和椟城去洛阳二万五千里”,“木鹿城去洛阳二万里”,则王都和椟与木鹿之间为五千里,与《史记》、《汉书》说相近。《后汉书》接着又说,“自安息(指王都和椟)西行三千四百里至阿蛮国(Ecbatana),从阿蛮西行三千六百里至斯宾国(Ktesjphon)”,以这样的里程来衡量和椟与木鹿之间的距离为“五千里”,或“数千里”,正是如实的记载。

上文已将本节开头所引《史记》、《汉书》三段文字中有关安息历史,地理的一些疑难之处,试作了初步解释。关于引文中涉及物产风俗诸事,不拟详谈,其中只有两点应在此略提一下。《史记》说安息“以银为钱,钱如其王面;王死,辄更钱效王面焉。”《汉书》说“亦以银为钱,文独为王面,幕为夫人面;王死,辄更铸钱”。按多年来中东一带考古发掘所获得的古安息钱币很多,足以充分证明《史记》,《汉书》记载的正确。安息王弗拉特二世统治时期所铸钱币,正面是王面,背面是摩萨(Musa)的面,只是摩萨是王的母亲而非夫人。[25] “王死辄更铸钱”,是古代中东与印度次大陆西北部诸国――安息、大夏、贵霜、以及塞种诸小国的普遍风俗,已久为该地区的古史与古钱币学所证实。《史记》、《汉书》又提到“书革旁行为书记”。革指羊皮。但据劳林生(Rawlingson)的研究,安息普通是以麻布作书写材料;至其晚期,才从西方学得使用纸草(papyrus)。[26]

‘捌’ 世界地图各个国家分别像什么动物

先生,不是每个国家的国土形象都像动物的,我也只能列举一二:
中国——鸡
日本——海马
伊朗——草帽
澳大利亚——牙齿
美国本土——人脸
意大利——女靴

阅读全文

与鹿先生到底什么意思伊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语微信怎么注册 浏览:102
哪个国收到中国口罩了 浏览:842
印度人为什么叫西天 浏览:679
男人去越南为什么不想回来 浏览:536
去英国上大学要带什么东西 浏览:186
华友钴业印尼前景怎么样 浏览:297
印尼螃蟹怎么杀 浏览:151
伊朗钱叫什么意思 浏览:580
越南哪里可以免费玩 浏览:872
越南和意大利哪个大 浏览:374
英国保证金需要多少钱 浏览:819
越南开挂车多少工资 浏览:494
越南绿豆饼特产一个多少钱 浏览:890
印度半岛南临什么海 浏览:581
英国二战起了什么作用 浏览:931
印尼宽带中国联通版什么梗 浏览:361
晴用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6
伊朗地名猫叫什么 浏览:576
越南平原占多少山区占多少 浏览:585
中国电信宽带网速怎么样 浏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