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朗总统的选举制度
伊朗大选通常的程序包括候选人报名登记、宪监会进行资格审查、总统候选人展开竞选活动、公民投票选举等几个步骤。
报名登记一般在上届总统任期结束前3个月开始,由内政部办理。报名登记工作结束后,内政部将所有报名参加总统选举的人选情况汇总,提交宪监会。
宪监会在规定的时间内,根据宪法规定的总统候选人条件,对所有报名者进行筛选,最终确定总统候选人名单。
总统候选人名单确定后,候选人即可展开竞选活动,时间持续到选举投票前24小时。
最后进入公民投票程序。宪监会和选举委员会要向全国各地投票站指派监督员,具体负责监督投票情况、封存投票箱和监督选票统计等工作。 根据选举结果,获得全部选票50%以上的候选人将赢得选举。如果在首轮选举中,没有一名总统候选人的得票率超过50%,则得票数居前两位的总统候选人将进入第二轮选举。在第二轮选举中,获得多数选票的总统候选人将赢得选举。选举结果由选举委员会公布后必须得到宪监会的认可。宪监会在证据确凿的情况下有权宣布某个选区乃至整个选举结果无效。
在得到宪监会确认后,最终胜出者还必须得到伊朗最高领袖的任命。只有得到领袖的委任函,当选总统方能正式宣誓就职。根据规定,总统宣誓就职,必须在伊朗议会进行。
㈡ 伊朗现任总统是
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MahmoudAhmadi-Nejad),伊朗现任总统。1956年10月28日出生于伊朗德黑兰市东南部加姆萨尔的一个平民家庭,父亲是一名铁匠。大学时代,他就读于德黑兰工业科技大学土木工程系,并于1997年获得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学位。两伊战争期间,艾哈迈迪-内贾德曾在伊朗革命卫队服役。艾哈迈迪-内贾德早年就步入政坛,曾任西南部库尔德市市长顾问。20世纪90年代,他担任西北部阿尔达比勒省省长,任内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模范省长。2003年4月当选为德黑兰市市长。他还是伊朗“伊斯兰工程师协会”的成员。2005年6月当选伊朗总统。同年8月就职。2009年6月大选,获62.63%选票,连任成功。
艾哈迈迪-内贾德作风低调、朴实亲民、勤俭廉政,深得广大普通民众、特别是弱势群体的支持。在担任德黑兰市市长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在联合国大会上期间,他采取措施改善德黑兰的交通状况,并稳定了该地区的物价。
艾哈迈迪-内贾德属于伊朗伊斯兰革命后的第二代。在政治上,他坚持“维护伊斯兰价值观”的立场。竞选期间,艾哈迈迪-内贾德一再重申,一旦当选总统首先要做的就是切实维护国家法律和宗教习俗的尊严。在选举中获胜后,艾哈迈迪-内贾德发表声明说,他将致力于建设一个“现代和进步”的伊朗,使伊朗成为“伊斯兰世界的典范”。
在经济上,艾哈迈迪-内贾德强调,国家资源不应当过分集中于政府手中,应当交给人民用于推动国家发展。他认为,目前伊朗对私有化的理解不全面,私有化并不意味着要出售国家财富。艾哈迈迪-内贾德还强调社会公正的重要性,认为社会公正问题应当是国家经济发展计划的核心。
在对外政策上,艾哈迈迪-内贾德主张发展“公正的国际关系”,主张所有国家一律平等,伊朗愿与世界上所有国家发展关系,特别是发展与周边国家、伊斯兰国家的关系。关于伊美关系,他认为,只要美国对伊朗采取敌视态度,伊朗就不会、也没有必要改善与美国的关系。
在核问题上,他强调伊朗拥有掌握和利用民用核技术的权利。他表示要坚决维护伊朗自己的利益和立场,决不屈服于外来压力,在任何条件下都不会放弃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他同时表示,伊朗没有研制核武器的企图,并愿意与欧盟通过真诚的对话来解决矛盾和分歧。
许多改革派和独立政党以及一些抵制2005年伊朗总统第一轮选举的人都呼吁组成联盟来反对艾哈迈迪-内贾德,并称呼该联盟为“全国反法西斯联盟”。例如IIPF曾呼吁人民进行第二轮投票来“预防宗教法西斯崛起的危险”,伊斯兰革命组织称呼这是“法西斯统治的危险”。包含一些独立评论的评论家则声言,虽然内贾德的崛起和行动有时类似于法西斯,但是这两者有明显的差异。第一,这运动既非民族主义也非种族主义。第二,它缺乏。其他评论则认为它泛义地或错误地描述对手。许多秉持相同观点的评论家和随之产生的支持群众则认为他的是“虚构的社会主义”。
2009年6月12日,伊朗举行总统选举。6月13日,伊朗内政部长萨迪克·马赫苏利宣布,根据最终计票结果,现任总统艾哈迈迪-内贾德以62.63%的得票率在总统选举中获胜。
马赫苏利在内政部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宣布,艾哈迈迪-内贾德获得62.63%的选票,前总理穆萨维获得33.75%的选票,艾哈迈迪-内贾德以绝对优势成功连任伊朗总统。其他两位候选人前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穆赫辛·雷扎伊和前议长卡鲁比得票率分别为1.73%和0.85%。
马赫苏利说,此次总统选举的投票率达到85%左右,“空前的高投票率是这次选举的一大胜利,进一步加强了伊朗民族团结”。
此前呼声较高的改革派候选人穆萨维对计票结果表示抗议,称计票过程和选举过程均存在许多违法违规操作,并警告不会就此屈服。
在回答记者有关此问题的提问时,马赫苏利说,此次总统选举是在严密的监督下进行的,目前没有任何选举和计票存在舞弊的报告。他还说,“如果穆萨维对选举结果存在疑问,可以寻求通过合法途径解决,这是他的合法权利。”
伊朗总统选举每4年举行一次。总统由公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可连任一届。
㈢ 伊朗大选结果出炉,超级强硬派总统上台,将亲华抗美进行到底,你怎么看
据路透社6月19日报道,伊朗总统大选结果公布,莱西以支持率62%获得总统大选,变成伊朗新一届美国总统,将要卸任的美国总统鲁哈尼对新美国总统表述了庆贺称“我庆贺人民的选择”。
依据半岛电视台报道称,跟莱西市场竞争的别的三位侯选人的团体票也比不上他多,三位侯选人现阶段也对莱西表述了庆贺。
据新闻媒体,现阶段伊朗与美国中间紧紧围绕伊核协议的巴黎商谈早已贴近序幕,根据各层面的考虑到,美国表明将撤销对于伊朗的绝大部分封禁,因而,在莱西上台后,美伊关系将有一定的缓解。可是,伊朗所遭遇的内忧外患的局势将有一定的转好,可是,对立很多年,美伊彼此整体对立的趋势不容易产生实际性的更改,伊朗亲俄、亲中,协同中国俄罗斯抵抗美国的现行政策短期内内不容易产生变化,而作为非常强硬派的莱西上台后,极有可能会将“亲华抗美”开展究竟,这恰好是美国所担忧的,欧美国家更期待一个亲密接触西方国家的伊朗美国总统上台。
㈣ 关于伊朗领导人的问题!
总统是名义上的国家元首,但事实上最高精神领袖的威望最高,地位比总统大,很多事情都是由他决定的,比如伊朗总统大选时都很关注他对候选人的态度,看他是否支持。
对总统的任命要得到最高领袖的批准才行。当前的最高领袖是哈梅内伊,由于其在1981到1989年期间担任了伊斯兰共和党总书记和伊朗总统,加之当时处于两伊战争期间,他本人积累了相当大的威望。被负责选择伊朗最高领导人的专家会议选举为新领袖,接替去世的宗教领袖霍梅尼 在伊朗的各个派系中有相当大的影响力。
最高领袖拥有广泛的权力,职权包括制定国家大政方针并监督其执行,担任武装部队统帅,宣布战争、和平和总动员令,下达全民公决令,可任命或罢免总参谋长、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广播电视局局长和司法总监等官员,总统经选举产生后必须经领袖批准方可生效,领袖可根据议会或最高法院的裁决罢免总统。而总统则主要是行政部门的首长,向人民、最高领袖和议会负责,如辞职则需向领袖递交辞呈。
伊朗实行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但是三权都受最高领袖领导。伊朗的最高立法机构是伊斯兰议会,四年一届,议员由选举产生。但是议会的所有立法必须经“宪法监护委员会”批准方能生效。宪法监护委员会由12名成员组成,任期6年。其中包括由最高领袖指定的6名教法学家,以及由司法总监推荐、经伊斯兰议会投票的6名穆斯林法学家。司法总监是伊朗的最高司法首脑,由最高领袖任命,任期5年,最高法院院长和总检察长都由司法总监任命。
㈤ 今年新当选的伊朗总统是
哈桑·鲁哈尼,伊朗政治家,隶属战斗教士协会,属于温和保守派,伊朗前首席核谈判代表。早年追随伊朗已故最高领袖阿亚图拉·鲁霍拉·穆萨维·霍梅尼,曾在前总统阿克巴尔·哈希米·拉夫桑贾尼执政时任高级安全官员,2013年4月11日宣布加入伊朗总统竞选,称将致力于拯救伊朗经济,与国际社会建立建设性互动。
2013年6月15日当选伊朗新一届总统,将于8月3日就职。
㈥ 伊朗大选最终谁会获胜
据伊朗伊斯兰通讯社17日报道,改革派候选人、现任第一副总统贾汗吉里16日宣布退出竞选。此前一天,强硬派候选人、德黑兰市长卡利巴夫刚刚宣布退出总统竞选。随着上述二人的退出,19日的伊朗总统大选还剩四名候选人,分别是温和派的现总统鲁哈尼和前副总统哈希米·塔巴;保守派的前副司法部长易卜拉欣·莱希和前文化部长穆萨塔法·米尔萨利姆。
伊朗总统选举每4年举行一次。总统由选民直接投票选举产生,可连任一届。在首轮投票中获得逾半数选票的候选人将直接当选,否则将由得票数居前两位的候选人进入第二轮角逐。选举结果公布后,须经宪法监护委员会认可,最终胜出者还须由最高领袖任命。自从1981年以来,历任伊朗总统都获得连任。在2013年第一次大选中,鲁哈尼以50.3%的支持率在第一轮中胜出。
目前的非官方民调显示,鲁哈尼领跑伊朗大选。《印度教徒报》17日引述伊朗学生民调机构5月初的调查称,鲁哈尼的支持率是42%,莱希的支持率为27%,退选前的德黑兰市长卡利巴夫为25%,贾汉吉里和米尔萨利姆为3%,哈希米·塔巴为2%。
另据路透社报道,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17日对总统候选人之间互相攻击的现象提出批评。哈梅内伊称,竞争对手当着观众的面互指对方腐败,使本届选举成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历史上最恶劣的一次。他还说:“看看这个地区,安全的国家是哪一个?伊朗正在安全和平静的氛围里准备大选。这弥足珍贵。”
㈦ 伊朗总统是谁
哈桑·鲁哈尼(Hassan Rouhani)。
2013年6月15日,伊朗内政部长纳贾尔在首都德黑兰宣布,前首席核谈判代表、温和保守派总统候选人哈桑·鲁哈尼赢得总统选举,当选第11届伊朗总统。纳贾尔在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在总计3670余万张选票中,鲁哈尼赢得1860多万张选票,得票率为50.71%。 2017年5月20日,伊朗内政部长法兹利宣布,现任总统鲁哈尼在伊朗第12届总统选举中获得57%的选票,成功连任。
㈧ 伊朗第12届总统候选人是哪些的最新相关信息
5月19日,伊朗举行了第12届总统选举投票,包括现任总统鲁哈尼和强硬保守派候选人易卜拉欣·莱希在内的4名候选人角逐总统一职。在经过了三次共6小时的延时后,第12届伊朗总统选举投票进行到了19日的最后一刻才结束。这是伊核协议2015年签署之后,伊朗首次进行大选,选民最终决定延续现任总统鲁哈尼的开放与改革政策。伊朗现任总统鲁哈尼赢得选举,成功连任。 鲁哈尼赢得2280万张选票,其主要竞争对手莱希赢得1550万张选票。 根据对近100%选票的统计结果,68岁的鲁哈尼的得票率接近58%,取得超过半数选票,直接赢得选举。
易卜拉欣·莱希与鲁哈尼(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