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石油大国伊朗为什么还会穷困潦倒百姓吃不上饭
伊朗身为中东地区首屈一指的石油大国,石油储量世界第四!每年出口石油、天然气等矿物就高达了上千亿美金,但是就是这样的石油大国,为什么现在一直处于贫困潦倒的局面?
在特朗普上台后,更是加强了对伊朗石油的控制,而且沙特在搞石油的价格战,对一直靠石油出口的伊朗简直就是雪上加霜!再加上沉重的军事支出。可以说把伊朗压的死死的!想要爬起来应该很难了!
Ⅱ 伊朗人在上海买房多吗
很多的。
伊朗人感觉上海的房子是自由市场里面的大白菜一样,跃跃欲试的都要买。他们一致认为上海的房价偏低。
Ⅲ 现在的伊朗怎么样了
内贾德很牛啊!
仅仅6个月前,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这个名字几乎不为世界所知,如今他已经是被全球媒体关注最多的人物之一。
仅仅6个月,这位伊朗总统已经以他强硬的姿态改变了伊朗核谈判的态势,并在逐步争夺中东地区的主导权,迫使白宫恳求他回到谈判桌上来。
当西方分析家们把目光都投在了那些消费着西方文化、乐于参加德黑兰北部欧式风格俱乐部的德黑兰知识分子身上时,他们没有看到德黑兰南部的中低收入居民区,他们也忽视了伊朗贫穷的农村,正是这些人使内贾德在2005年6月的伊朗总统大选中打败了有着丰富政治经验、颇具知名度的伊朗政治家拉夫桑贾尼,获得了压倒性胜利。而内贾德就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
同样,内贾德在一周内第二次说出“纳粹大屠杀是个神话”的时候,他也恰恰是在前往伊朗南部三省视察工作的途中。
在德黑兰东部的工薪阶层低收入街区纳尔马克区,有一幢毫不起眼的两层楼,这个只有90平米的公寓楼就是内贾德的家。在这里,他和他的子女住在底层,二层则住着他的父亲,一位铁匠。即使当了总统后,他也执意要留在原来的这幢公寓楼内,最后才不得不因为安全原因而离开。这一小小的细节,也许恰恰可以从一个侧面解开内贾德之谜。
如果说美国总统布什试图用快人快语博得国内民众追捧的话,那么内贾德就任总统以来在伊朗国内的每一步举措也同样走得自信而有个性。
与人民在一起,是内贾德的口号。作为一个虔诚的穆斯林,他第一次内阁会议是在玛什哈德的伊玛姆礼萨清真寺举行的。他命令把总统官邸内所有绚丽的波斯地毯全部拿走,而这绝不是做秀。他还允诺要把伊朗的石油收入送到每个老百姓的餐桌上,并缩小经理阶层与普通民众之间的收入差距。
“他是个有点怪异的家伙”。这是美国总统布什最近在接受美国公众电视台采访时针对内贾德有关以色列的一番惊人之语做出的最有味道的评论。对于美国来说,内贾德让美国人感到琢磨不透,他们更熟悉拉夫桑贾尼、哈塔米等等这些与西方保持着良好关系的伊朗政治家。内贾德的当选使美国感到忧心忡忡。
在伊朗大选结果刚刚公布后不久,美国国务院立刻发表声明,指责伊朗大选既不公正也缺少自由。随后,又有当年的美国人质出来指认内贾德参与了1979年伊朗扣押美国使馆人员的事件。甚至在内贾德于2005年9月即将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亮相参加联合国大会时,还传出了美国可能不会给他发放签证的消息。
然而伊拉克的政治天平微妙地改变了美国和伊朗两方的政治砝码。现在美国要依赖伊朗维持伊拉克的稳定,而这反过来给了伊朗在核谈判桌上与美国叫板的筹码。内贾德当选后,伊拉克过渡政府总理和总统纷纷出访伊朗,这两位萨达姆的宿敌与内贾德的相会似乎有点“老战友相逢”的意味,伊拉克的政治天平也越来越向伊朗倾斜了。而当内贾德口出“应该把以色列从地图中抹去”,在一周内两次抛出“纳粹大屠杀是个神话”言论时,西方政治分析家似乎从他的话语中读出了更多的意味。
2005年5月,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赴以色列调查其核武库引起了阿拉伯国家的广泛关注,一些西方评论家认为,内贾德的反以言论是在争取国内年轻人和阿拉伯世界的支持。
处于西亚通往欧洲和中亚通往印度洋十字路口的伊朗高原,多次遭到强悍的外族入侵,山河几度破碎,数不清的操着各种语言、信仰和习俗的部落、民族在这里生存。在以民族国家为基础的现代国际关系结构中,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国内的统一信仰、团结和邻国的睦邻友好,伊朗能够在美国、以色列的重重包围和威胁下实现发展经济和民族复兴的梦想。
如果不认识到这一点,也就很难理解为什么内贾德是个“有点怪异的家伙”。
而未来,这位出身平民的铁匠之子将把伊朗带向何方,将会给世界政治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人们将拭目以待
Ⅳ 伊朗现在的经济状况
2016年1月,根据《联合全面行动计划》(JCPOA)解除大部分与核有关的制裁,伊朗石油产量和收入恢复,推动了国内生产总值的快速增长,但随着石油产量趋于平稳和特朗普重启制裁后,伊朗2017年GDP增速大幅下滑到约不足5%,失业率居高不下,失业最为严重的是在妇女和受过大学教育的伊朗青年。通胀也愈发加剧,据美联社报道,由于美国制裁,伊朗货币大幅贬值,通胀严重。从水果、蔬菜到轮胎、石油,所有东西的价格飞涨。伊朗原油储量占全球石油储量约10%,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工业。在特朗普制裁前,伊朗的石油产品出口量居于全球前列。在美国制裁影响下,伊朗原油出口下降严重,以至于伊朗既然对印度发动贸易战,逼迫印度买伊朗的石油。现在美伊矛盾加剧伊朗需要一段时间适应美国制裁。
Ⅳ 求伊朗的经济状况,以及伊朗国民生活水平跟中国北京的比较
7004.9万(2006年11月伊朗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 德黑兰 675万。马什哈德188万,伊斯法罕126万.
2007年 伊朗 GDP总额达2429亿美元,人均GDP约为3440美元
算上国内物价,膨胀等因素,伊朗的生活水平大概和山东接近,同属于世界第83位, 山东人均40000人民币左右,北京70000人民币左右,算上物价其实不会差到哪里去,个人 廉价品消费应该差不多,所以伊朗大概就是这个样子,你还得考虑他们的风俗习惯,伊朗人是否有经常旅游或者上学比较远,需要你这个箱包类的产品,或者市场上箱包类产品是否成熟,供不应求还是大于求,总之,出国赚钱的确比国内多,但是你的担当这个风险了
Ⅵ 伊朗现在国家富裕吗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伊朗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为世界石油天然气大国,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地区,石油出口是经济命脉,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伊朗的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发达,还有电子工业、核工业、计算机软硬件业。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波斯语: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位于亚洲西部,属中东国家。伊朗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斯坦,东北部与土克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国土面积约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
Ⅶ 伊朗的经济有广东强吗相当于中国哪个省。
没有广东强,2017年伊朗GDP4530亿美元左右,相当于人民币3万多亿,跟当年北京市的GDP总量差不多。
Ⅷ “通货膨胀率超过40%”,网络经济蓬勃发展的伊朗为何会这样
伊朗受到美国的通信制裁,以及伊朗自身国内油价大幅度上涨,引起伊朗国内人员的不满。让伊朗处于现在困窘的境地。
美国对伊朗的通信制裁就是因为伊朗的油价上涨,让伊朗国内的人员对这个举措不满意。他们会拍视频传到网上,美国对他们伊朗实行通讯制裁就是为了以防视频被传到网上。受到通讯制裁的影响伊朗的通货膨胀,也让伊朗损失了不少的经济。如果伊朗有自己独立的通信设备,那么将不会受到美国的控制。伊朗想要摆脱这种困境,只能去研究更高端的通讯设备,或者等美国的通讯制裁结束
Ⅸ 我的男朋友是伊朗人,而且穆斯林人,我想知道伊朗的消费高吗伊朗的房价高吗伊朗男人的性格好吗谢谢
我有伊朗朋友一个男的,本科之前一直在国内硕士是在加拿大就学的思想开放的,最好那种已经移民西方国家的伊朗人,他有很多加拿大朋友如果人家加拿大人不信任他不会和他交朋友但,,伊朗国内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中国人到那需要很长时间适应那里的环境吧,除非你在国内就是穆斯林,看你们怎么相处了他们性格直率的,我和另外几个人都和那个伊朗人认识他们在中国投资但只有我和他相处的好,就是因为他朋友曾经假装一个有困难的老外需要帮,而其他人在中国都很有权利,那个伊朗人都不屑和他们说话,可想而知一个连美国都不怕的国家的人,你跟他说我爸是谁谁,你期待人家回事什么反应。还有他对他妻子非常好,经常和我提起他妻子小孩,就是你得给他生很多小孩,你能做到吗,他们那里可没有计划生育,而且你要是嫁给伊朗人你就别那外国人和中国人比较了,因为各自都有优缺点,不多说你自己考虑周全,可能还没有两全其美的事情,不过我觉得我那个伊朗朋友就是好男人了,有钱体贴老婆真诚不势利眼海拔高说流利英语在西方定居,如果不是这样的男人你还是安于现状吧我们父母把我们生在这个国度我们就安于现状好了。
Ⅹ 如果长期呆在伊朗,应该在生活上做哪些准备
食:餐馆菜品基本相同
德黑兰的餐馆共享一份大同小异的菜单:除了价格不一样,菜品基本相同。令人称奇的是,各个餐馆的菜品的味道都基本相同。
住:房价贵、租金高
记者最近一直在寻租房子,看了几十套,虽然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但对德黑兰的房市有了大致的掌握。
一路看过来,每套房的租金都令记者大跌眼镜。在好的地段,一套100平米、房龄10年、没有家具的房子就要1500美元的月租,实在让人难以接受。不过不要以为是房东在讹诈外国人,即便伊朗人租住,租金也差不多。记者就曾遇到一位房东,因为急于出国同意把月租从3500美元降至2000美元,但还是高高超出预算未能谈妥。本以为可以趁房东时间不多的机会压低租金,谁知不到一周,房东就以2500000土曼(约2705美元)的价格租给了一个伊朗的四口之家。
行:交通乱、旧车多
德黑兰的市政公交系统本来比较简单,线路少、车辆少,原因在于德黑兰的小巷很多,公交车一般只能在大路上营运;另一方面,德黑兰的私家车很多,市政方面也就不屑在这方面投入精力了。只是德黑兰现在扩张速度很快,人口急剧增加,之前的公交系统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状况。尽管德黑兰已修建并正延伸地铁,但是公路拥堵的状况始终没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