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伊朗塔巴斯属于哪个省

伊朗塔巴斯属于哪个省

发布时间:2022-07-11 17:04:28

⑴ 伊朗石油工业的地质特征

伊朗位于古特提斯及其两侧的欧亚大陆和冈瓦纳大陆。两大陆的古生界和三叠系都为稳定的克拉通沉积,晚三叠世古特提斯海闭合,发生较强的构造运动。其西南侧的扎格罗斯海槽连续沉积了直至第三世纪的海相灰岩和页岩,上新世--更新世发生褶皱。向西南为持续发育的、构造变动较弱的阿拉伯(波斯湾)盆地。扎格罗斯冲断层东北侧,自寒武系至三叠系为浅海、泻湖和陆相沉积,各层系之间均为整合关系。三叠纪末的构造运动使其上的沉积以陆相为主,其后多次构造运动的影响,使中、古生界地层发生轻微变质及岩浆侵入和喷发,局部地区有地堑型沉积。扎格罗斯冲断层带两侧的沉积相、厚度、变质程度和岩浆活动具有明显差别。
伊朗全境大致可以分为9个大地构造单元:阿拉伯盆地、扎格罗斯前陆褶皱带、扎格罗斯褶皱带、中央盆地群、鲁特地块、厄尔布尔士造山带、里海南缘前陆盆地、科佩特山前坳陷和马克兰带。
沉积岩面积达67.7万平方公里,沉积岩总体积508×104km3,扎格罗斯山前褶皱带厚度达11000以上,为形成伊朗丰富的石油天然气资源奠定了物质基础。伊朗最重要的储层是渐新统--中新统的阿斯玛里(Asmari)灰岩,在胡泽斯坦地区厚320~488m,纯产层厚10~280m。阿斯玛里灰岩的原生孔隙很小,很少超过5%,原始渗透率只有几个毫达西,由于强烈褶皱、断裂形成的裂缝大大改善了阿斯玛里灰岩的储集性,使孔隙度可以达到25%,渗透率超过100×10负3μ m2。也正是由于裂隙,使得井与井之间阿斯玛里灰岩的产量变化很大。发育在阿斯玛里灰岩之上的Gachsaran组蒸发岩是优质的盖层。由于扎格罗斯盆地强烈的断裂使得油源比较复杂,主要的烃源岩来自白垩系,另外阿斯玛里灰岩本身也生油。储层除阿斯玛里灰岩外,还有白垩系阿尔必阶--坎佩尼阶斑基斯坦(Bangestan)群灰岩、侏罗系--下白垩统卡米(Khami)组灰岩、白云岩和二叠系达拉(Dalan)组碳酸盐岩。 伊朗西南部主要为扎格罗斯盆地。这是伊朗主要的油气田富集区。中部伊朗地区夹于扎格罗斯山和厄尔布尔士山(阿尔博兹山)及鲁特地块这间,地表大部分地区为沙漠覆盖,发育有一系列盆地,如中央盆地群等,是除西南部以外伊朗最大的含油气远景区。伊朗北部地区为里海南缘前陆盆地。
伊朗西南部含油气区,为波斯湾盆地的一部分,由扎格罗斯山前褶皱带和阿拉伯地台东缘(相当于鲁卜哈利盆地)的伊朗部分组成,是伊朗主要产油气区。主要产油层为第三系---渐新统阿斯马里石灰岩、白运云岩,其次为白垩系的班尼斯坦石灰岩,以及二、三叠纪孔隙性白云岩和石灰岩产气层。阿斯玛里石灰岩储层上覆为下法尔斯以、组大套石膏、盐岩盖层,厚达1000m,具有良好的封闭条件。侏罗系及二叠系石灰岩油气藏亦具蒸发岩盖层。中、新生代有良好的生油层,富含沥青的暗色泥岩类厚达3000~4000m。
中阿拉伯油气区的伊朗部分,包括Dibdibah坳陷、Qatar隆起和西波斯湾坳陷。油气产层约50个左右,其时代从志留纪到中新世,早二叠世Faraghan组储集层均为浅海陆棚鲕粒灰岩和白云质灰岩;早、中侏罗世Sergelu组储集层为闭塞海深水陆棚沉积的薄层状沥青质白云岩,主要分布在卢里斯坦盆地;早白垩世Khakaib组储集层为浅海陆棚介壳灰岩及泥灰岩;晚白垩世Sarra组、Nam组为浅海灰岩储含有层;古新世至始新世Jahrum组储集层亦为浅海灰岩,始新中--新世Asmai组储集层为开阔海陆棚环境沉积的生物碎屑灰岩。盆地中的局部性和区域性盖层有页岩、致密灰岩和蒸发盐岩。盆地中的所有油气藏均以背斜圈闭为主。迄今已在中阿拉伯盆地的伊朗部分已发现了11个油气田,亿吨级以上的大油气田5个。 中央盆地群
① 中央山间盆地:又称库姆盆地,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位于扎格罗斯和厄尔布士褶皱带之间,西界为具有大量基性--中性岩的火山岩带,东部邻塔巴斯--凯尔曼盆地,属中间地块性质的裂谷收敛盆地。基底为前寒武系结晶岩。沉积岩有未变质的古生界和中、新生界海相地层。中新统后为陆相碎屑岩。由于上侏罗统盐岩发育,形成了许多刺穿白垩系和第三系的构造。盆地内唯一探明的储集层为第三系库姆组。库姆组厚达1500m,底部有砾石层,主要由石灰岩和泥灰岩组成,中部夹一些蒸发岩,可分为六个段,从底到顶分别为A~F段,沉积在海相和滨海相两个沉积旋回中。库姆组在盆地内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盆地内里阿斯统(下侏罗统)和渐新统的页岩也有石油显示,而天然气显示位于石膏层和较宽广的西姆南地区的硫磺矿坑中。盆地中发现有萨拉金油田。
② 伊斯法罕--萨达巴德盆地:位于中部伊朗地区的西部,为一个介于中央山间盆地和扎格罗斯山脉之间的西北--东南向的伸长形盆地,盆地西边的高地由中生界与部分古生界与变质岩组成,而东部的边界一部分是中生界而主要是火山岩及侵入的岩浆岩。盆地内无重要油气显示。
③ 塔巴斯--凯尔曼盆地:位于塔巴斯以北向南延伸到凯尔曼镇的弧形地区之内,在中央山间盆地和鲁特地块之间。未发现油气显示。
南里海盆地
盆地是从格鲁吉亚西部穿过阿塞拜疆大部和伊朗北部极少部分地区,延伸到土库曼斯坦西部的拉伸山间盆地。盆地的中央为南里海。属于断陷聚边缘--大洋消亡类型盆地。盆地内的储集层从白垩纪至上新世。在伊朗的南里海盆地分为以下部分。
莫罕次盆地:位于伊朗的西北角,与阿塞拜疆接界。次盆地内第三系厚度至少为10000m,一般具人砂岩夹层、凝灰岩和基性熔岩流等特征。该次盆地的主要构造趋向一般为东西向。已在中---上中新统萨马特阶和中新统中发现油田。该次盆地具有有利的含油气远景。
拉席特海湾:位于莫罕次盆地东侧,南部边界为厄尔布尔士山的古生界及中生界。本区全部为第四系沉积所覆盖,已知最古老地层为前泥盆纪的千枚状页岩、白云质大理岩和石灰岩。本区西部的一口井内有轻油显示,并有气体呈泡状溢出,具有含油气前景。
麦扎德伦海湾:位于东经52°以东,西部边界为厄尔布尔士山的中生界,向东部被前泥盆地系数基底和中生代地层的地下凸起与戈尔甘次盆地相隔。盆地内的里阿斯统、上白垩统和中新言文都博尼组中有油苗显示,上新统阿普赛伦阶中有天然气显示。
戈尔甘平原:为一黄土覆盖的平原,南边被古生界和中生界所超覆的前泥盆纪变质岩所限,东部边界由古生界和考皮特达格山的白垩系组成,向北与西北库曼低地相连。盆地内的勘探远景主要为第三系,可能还有中生界。
南里海盆地的伊朗部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油气勘探,于1963年发现戈尔甘油田,这也是迄今伊朗部分的唯一发现。
鲁特地块和贾兹穆里盆地
两个都位于伊朗东南部,为大型沙漠覆盖的盆地。两个盆地长轴延伸方向近乎平行,都属于第三系大陆火山带盆地。盆地内无重大油气发现。
马克兰盆地
位于伊朗的东南角,滨邻阿曼湾和阿拉伯海,盆地长轴延伸方向近于东西向,宽约150km,为新生代边缘海被动边缘盆地。盆地内无重大油气发现。
卡拉库姆盆地
面积42万平方公里,是中亚地区面积最大的含油气盆地。盆地西南科佩特山前坳陷是盆地沉积最厚的部位,向东北方向盆地变质基底抬高,因而盆地在整体上呈箕形。盆地西南有一部分位于伊朗境内,该部分盆地内的罕朗吉(Khangiran)气田在侏罗系灰岩和白垩系砂岩中发现气藏。

⑵ 世界上哪些国家发生了里氏6级以上的地震

历史上全球6级以上地震统计表
1201年7月,发生在地中海东部。伤亡主要发生在埃及和叙利亚。110万人死亡。震级:未知
1556年2月2日,中国的陕西、山西和河南三省发生地震,估计83万人死亡。震级:未知
1905年4月印度、克什米尔边境地震,1.88万人死亡。 震级:8.6
1906年8月智利瓦尔帕莱索大地震,死亡2万人。震级:8.6
1908年12月意大利西西里岛墨西拿大地震,死亡8.3万人。震级:7.5
1915年1月意大利阿维察诺大地震,死亡2.998万人。震级:7.5
1920年12月中国甘肃大地震,至少死亡10万人。震级:8.5
1923年9月日本关东大地震,至少死亡14万人。震级:8.3
1927年5月中国南昌大地震,死亡20万人。震级:未知
1932年12月中国甘肃大地震,死亡7万人。震级:7.6
1934年1月尼泊尔、印度边境大地震,死亡1.07万人。震级:未知
1935年5月印度基达(今属巴基斯坦)大地震,死亡5万人。震级:7.5
1939年1月智利奇里安大地震,死亡2.8万人。震级:8
1939年12月土耳其埃尔津詹大地震,死亡3.5-4万人。震级:8
1960年2月摩洛哥阿加迪尔大地震,死亡1.2万人。震级:5.9
1962年9月伊朗卡兹纹大地震,死亡1.2万人。震级:未知
1968年8月伊朗东北大地震,死亡1.2人。震级:未知
1970年1月:中国云南大地震,死亡1万人(无官方数字)。震级:7.7
1970年5月秘鲁太平洋海岸大地震,死亡6.68万人。震级:7.8
1972年12月尼加拉瓜马那瓜大地震,死亡约1万人。震级:未知
1974年5月中国四川云南大地震,死亡逾1万人(无官方数字)。震级:未知
1976年2月危地马拉大地震,死亡2.6万人。震级:7.5
1976年7月中国唐山大地震,死亡24.2万人(官方数字)。震级:7.8
1978年9月伊朗塔巴斯地区大地震,死亡2.5万人。震级:7.4
1985年9月墨西哥大地震,死亡0.5万人(官方数字)。震级:8.1
1988年12月苏联亚美尼亚斯皮塔克大地震,死亡2.5万人。震级:7.0
1990年6月伊朗西北大地震,死亡4万人。震级:7.7
1993年9月印度南部拉杜尔地震,毁掉了36个村庄,2.2万人死亡。震级:未知
1995年1月日本神户市大地震,死亡0.54万人。震级:7.2
1999年8月土耳其西北大地震,死亡2万人。震级:7.4
2004年12月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西北近海大地震,引发大海啸,近30万人死亡。震级:8.7
2005年10月南亚次大陆大地震,印度、巴基斯坦、阿富汗等国家都有强烈震感,8.6万人死亡。震级:7.8
2008年5月12日中国四川汶川县大地震,截至08年5月28日,死亡人数:67183人、失踪:20790人 震级:8
2008年
5月12日,中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截至9月25日,汶川地震已确认69227人遇难,374643人受伤,失踪17923人。
10月5日,吉尔吉斯斯坦南部吉中边境地区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至少72人死亡。
10月29日,巴基斯坦西南部俾路支省首府奎达市附近连续发生两次地震,第一次震级为里氏5.0级,第二次为里氏6.5级,共造成至少300人死亡,3.56万人受伤,另有约4万人无家可归。
2009年
4月6日,意大利首都罗马以东约100公里的山城拉奎拉发生里氏5.8级地震,造成近300人死亡,约6万人无家可归,财产损失严重。
9月2日,印尼西爪哇省附近印度洋海域发生里氏7.3级地震,造成至少79人死亡,超过900人受伤,32人失踪。
9月30日,萨摩亚群岛地区发生里氏8.0级强震,造成100多人死亡;同日,印尼苏门答腊岛南部发生里氏7.7级地震,1000多人遇难。
2010年
1月12日,海地发生里氏7.3级地震。海地政府统计的最新数据显示,地震已造成27万人死亡。另据联合国的统计,有48万多人流离失所,370多万人受灾。
智利当地时间27日凌晨发生里氏8.8级强震,并引发海啸。位于夏威夷的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已将海啸预警范围扩大至整个中美洲以及太平洋国家和地区。
3月8日土耳其东部发生里氏6.0级地震,目前导致57人死亡,至少100人受伤
3月14日印尼发生里氏7.0级强烈地震 没有发布海啸预警
3月22日 冰岛南部一座火山20日深夜猛烈爆发,滚滚浓烟和炽热的熔岩迫使数百名附近村民被迫疏散。目前还没有当地人因此受伤。据悉,本次火山爆发前数周,山体附近曾连续发生小型地震。
3月21日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域当地时间21日凌晨发生里氏6.2级地震。目前,当地有关方面没有发布海啸警报。
4月5日墨西哥境内靠近美国边境的南下加利福尼亚地区4日发生7.2级大地震,美国南部大城市洛杉矶与圣迭戈市内震感明显,很多高达建筑不断摇晃,很多居民跑到街上避难,一些停放在路边的车辆也反复上下抖动,少数居民震后被困在电梯中等待救援,墨西哥政府还没有接受有关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的报告
4月7日6点15分印尼遭遇里氏7.8级强烈地震 海啸预警发布,在强震发生后,当地又发生了5.1级和5.0级的余震。目前尚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报告
2010-04-11 17:40在所罗门群岛南纬10.9,东经161.3发生7.0级地震。
4月12日06:08:14,西班牙南部格拉纳达市附近发生6.2级地震。
4月14日早上7:49分青海省玉树县发生7.1级大地震,地震已造成2064人遇难,失踪175人,受伤12135人,其中重伤1434人。

⑶ 历史上地震排名

不同形式的板块碰撞示意图
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2005年3月28日(北京时间29日零时9分)发生里氏8.7级地震,这是自1900年以来人类历史上发生的十一大最强烈地震之一。以下是十一次大地震的基本情况(按震级排列):
1. 智利大地震(1960年5月21日):里氏9.5级。发生在智利中部海域,并引发海啸及火山爆发。此次地震共导致5000人死亡,200万人无家可归。此次地震为历史上震级最高的一次地震。
2. 印度尼西亚大地震(2004年12月26日):里氏9.0级,发生在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上的亚齐省。地震引发的海啸席卷斯里兰卡、泰国、印度尼西亚及印度等国,导致约30万人失踪或死亡。
3. 并列: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4年3月28日):里氏8.8级。此次引发海啸,导致125人死亡,财产损失达3.11亿美元。阿拉斯加州大部分地区、加拿大育空地区及哥伦比亚等地都有强烈震感。厄瓜多爾尔尔大地震(1906年1月31日):里氏8.8级,发生在厄瓜多爾尔尔及哥伦比亚沿岸。地震引发强烈海啸,导致1000多人死亡。中美洲沿岸、圣-费朗西斯科及日本等地都有震感。智利大地震(2010年2月27日)里氏8.8级。日本大地震(2011年3月11日)里氏8.8级,日本东海岸,中国上海北京均有震感。并引发海啸。
4. 并列: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57年3月9日):里氏8.7级,发生在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德里亚岛及乌那克岛附近海域。地震导致休眠长达200年的维塞维朵夫火山喷发,并引发15米高的大海啸,影响远至夏威夷岛。
苏联(俄罗斯)大地震(1952年11月4日):里氏8.7级。此次地震引发的海啸波及夏威夷群岛,但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印度尼西亚大地震(2005年3月28日):里氏8.7级,震中位于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北海域,离三个月前发生9.0级地震位置不远。目前已经造成1000人死亡,但并未引发海啸。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1965年2月4日):里氏8.7级。地震引发高达10.7米的海啸,席卷了整个舒曼雅岛。
5. 并列:中国西藏大地震(1950年8月15日):里氏8.5级。2000余座房屋及寺庙被毁。中国雅鲁藏布江及印度布拉马普特拉河损失最为惨重,至少有1500人死亡。俄罗斯大地震(1923年2月3日):里氏8.5级,发生在俄罗斯堪察加半岛。印度尼西亚大地震(1938年2月3日):里氏8.5级,发生在印度尼西亚班达附近海域。地震引发海啸及火山喷发,人员及财产损失惨重。俄罗斯千岛群岛大地震(1963年10月13日):里氏8.5级,并波及日本及俄罗斯等地。
●世界震级最大的是1960年5月21日的智利9.5级地震
●中国震级最大的是1950年8月15日的西藏8.5级地震
●死亡人数最多的是1556年1月23日的陕西华县8级地震,死亡83万人,其次是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7.8级地震,官方数据死亡25.5万人(估计可达65.5万人)

⑷ 世界最严重的一次自然灾害

1900年以来死亡人数超过1万的世界最严重的自然灾害。

通古斯大爆炸1908年6月30日凌晨,一场罕见的惨祸降临到西伯利亚偏僻林区。有幸逃脱这场灾难的谢苗诺夫回忆说:"当时天空出现一道强烈的火光,刹那间一个巨大的火球几乎遮住了半边天空。一声爆炸巨响之后,狂风袭来……"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其破坏力相当于500枚原子弹和几枚氢弹的威力。一直传到中欧,德国的波茨坦和英国剑桥的地震观测站,甚至华盛顿和爪哇岛也得到了同样的记录。

1908年12月28日,意大利最南端和西西里岛东部地区发生里氏7.2级地震,造成12.3万人死亡。

1915年1月13日,意大利的阿维扎诺地区发生里氏7.5级地震,造成29980人死亡。

1920年12月16日,中国甘肃发生8.6级地震,20万人死亡。

1923年9月1日,日本发生里氏8.3级地震,震毁了东京三分之一和横滨的大部分地区,死亡人数超过14万。

1927年5月22日,中国西宁附近发生里氏7.9级地震,大约20万人死亡。

1932年12月25日,中国甘肃地区发生里氏7.6级地震,大约7万人死亡。

北美黑风暴1934年5月11日凌晨,美国西部草原地区发生了一场空前未有的黑色风暴。大风整整刮了3天3夜,形成一个东西长2400公里,南北宽1440公里,高3400米的迅速移动的巨大黑色风暴带。风暴所经之处,溪水断流,水井干涸,田地龟裂,庄稼枯萎,牲畜渴死,成千上万的人流离失所。

1935年5月30日,巴基斯坦奎达发生里氏7.5级地震,死亡3万多人。

1939年1月24日,智利发生里氏8.3级地震,大约2.8万人死亡。

1939年12月27日,土耳其东部的埃尔津詹省发生里氏7.9级地震,死亡3.2万多人。

百慕大地区神秘灾难据说自从1945年以来,在百慕大这片地区已有数以百计的飞机和船只神秘失踪,失踪仿佛是在一瞬间完成,就像天空破了个洞,飞机一下掉进洞里而无声无息了,或者大海突然张开大口,把船只吞噬……百慕大这个黑洞,至今还没有看见底。

1948年10月5日,土库曼斯坦发生里氏7.3级地震,死亡人数超过11万。

1950年8月15日,印度阿萨姆邦发生里氏8.6级地震,估计3万多人死亡。

伦敦大烟雾1952年12月4日,英国伦敦连续的浓雾将近一周不散,工厂和住户排出的烟尘和气体大量在低空聚积,整个城市为浓雾所笼罩,陷入一片灰暗之中。期间,有4700多人因呼吸道疾病而死亡;雾散以后又有8000多人死于非命,"雾都劫难"震惊世界。

智利大海啸据说,智利是上帝创造世界后的"最后一块泥巴"。或许正是这个缘故,这里的地壳总是不那么宁静。1960年5月,厄运又笼罩了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陆地像一个巨人翻身一样;海洋在激烈地翻滚;峡谷在惨烈地呼啸;海岸岩石在崩裂,碎石堆满了海滩……这次地震,是世界上震级最高、最强烈的地震。震级高达8.9级,烈度为11度,影响范围在800公里长的椭圆区域内。地震过后,引发了大海啸。海啸波以每小时几百公里的速度横扫了太平洋沿岸,把智利的康塞普西翁、塔尔卡瓦诺、奇廉等城市摧毁殆尽,造成200多万人无家可归。

秘鲁大雪崩1970年5月31日20时30分,在秘鲁安第斯山脉的瓦斯卡兰山区。当时,周边地区不少人都已进入了梦乡。突然,远处传来了雷鸣般的响声。随即大地像波涛中的航船,顿时失控,在疯狂、猛烈地颤抖着……这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最悲惨的雪崩灾祸。同时发生里氏7.9级地震,6万多人死亡。

1970年11月13日,孟加拉的恒河三角洲发生飓风,至少30万人死亡。

1976年2月4日,危地马拉发生系列地震,最高震级达里氏7.5级,2.3万多人死亡。

唐山大地震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能量比日本广岛爆炸的原子弹强烈400倍的大地震发生了。河北省唐山市在一瞬间顿成废墟,一片死寂,20多万人倒在了废墟之下……北纬40度线,被人们称为"不祥的恐怖线"。这里,发生了诸如美国旧金山、葡萄牙里斯本、日本十胜近海等无数次大地震。

1978年9月16日,伊朗塔巴斯发生里氏7.7级地震,2.5万人死亡。

1985年11月14日至16日,哥伦比亚波哥大附近的鲁易斯火山爆发,大约2.5万人死亡。

喀麦隆湖底毒气1986年8月21日晚,一声巨响划破了长空。次日清晨,喀麦隆高原美丽的山坡上,水晶蓝色的尼奥斯河突然变得一片血红,尼奥斯湖畔的村落里,房舍、教堂、牲口棚完好无损,街上却没有一个人走动,而屋里全部都是死人!后来专家终于查出了"杀人兇手"--喀麦隆湖底突然爆发的毒气。

1987年7月孟加拉国特大水灾,孟加拉国经历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水灾。在短短两个月间,孟加拉国64个县中有47个县受到洪水和暴雨的袭击。联合国就此展开了两项粮食供给计划,仅一项计划的实施每年就要耗资2000万美元。

1988年12月7日,亚美尼亚发生里氏6.9级地震,近2.5万人死亡。

1990年6月21日,伊朗西北地区发生里氏7.7级地震,震毁了里海地区的城镇和村庄,至少5万人死亡。

1993年9月30日,印度马哈拉邦发生里氏6级地震,1万人死亡。

印度鼠疫大流行1994年9-10月间,印度遭受了一场致命的瘟疫,30万苏拉特市民逃往印度的四面八方,同时也将鼠疫带到了全国各地。恐惧的心理甚至蔓延到了世界各地……销声匿迹多年的鼠疫为何再度在印度流行呢?专家们一致认为鼠疫的爆发是极为肮脏的环境所致。据说,苏拉特市是印度最脏的城市,垃圾成堆,臭味熏天。鼠疫流行期间,该市每天清理出的垃圾多达1400吨。

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西部地区发生里氏7.4级地震,1.7万多人死亡。

2003年12月26日,伊朗巴姆古城发生里氏6.5级地震,1.7万多人死亡。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苏门答腊岛西部沿海发生9级地震,并且引发海啸,袭击了亚洲和非洲一些国家的海岸,至少造成12万人死亡。

⑸ 哪位仁兄给我弄一分 2010年高考地理焦点之聚焦海地地震附有题的、比如地震成因、海地国家历史介绍等

2010年高考地理热点:聚焦海地大地震
一、时事焦点
材料一:海地地震震况:
时间:当地时间1月12日16时53分,北京时间1月13日5时53分。
地点:震中距离首都太子港约16公里
震级:7.3级,是海地200年来最强地震
震源深度:8公里
人员伤亡:海地总理13日称,强震造成的死亡人数可能高达20万。
材料二:地震示意图
材料三:地震回眸百年来世界重大地震
1905年4月4日,克什米尔地区发生8.0级地震,造成1.88万人死亡。
1906年8月17日,智利瓦尔帕莱索港地区发生8.4级地震,致使2万人死亡,损失达2.56亿美元。
1917年1月20日,印度尼西亚巴厘岛发生地震,死亡1.5万人。
1920年12月16日,中国甘肃发生8.6级地震,死亡10万人。
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里氏7.9级大地震,死者和下落不明者共达14.2万人。
1935年5月30日,巴基斯坦基达发生7.5级地震,死亡5万人。
1948年6月28日,日本福井发生7.3级地震,死亡5131人。
1970年1月5日,中国云南发生7.7级地震,1万人死亡。
1976年7月28日,中国河北省唐山、丰南一带发生7.8级地震,造成24.2万人死亡,重伤16.4万人;唐山市97%以上的建筑倒塌,全市交通、通讯、供水、供电中断,直接经济损失人民币30多亿元。
1978年9月16日,伊朗塔巴斯镇及周围许多村庄被一场震级在里氏7.5级至7.9级之间的大地震夷为平地,造成1.5万人死亡。
1995年1月17日,日本重要工业区阪神地带发生里氏7.2级强烈地震,造成6000多人死亡,2万多栋房屋倒塌、烧毁,34万人无家可归,损失960亿美元。这也是日本半个世纪以来破坏最严重的一次地震。
1999年8月17日,土耳其西北部城市伊兹米特发生里氏7.4级地震,造成1.7万人死亡,4.2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0亿美元。
2003年12月26日,伊朗东南部克尔曼省发生里氏6.8级地震,造成3万多人死亡;位于古丝绸之路的巴姆古城有70%的住宅被夷为平地;有2500多年历史的着名砖体建筑巴姆古城堡基本坍塌。
2004年12月26日上午8点:印度洋发生8.9级地震,并引发海啸,造成232010人遇难失踪。政府和国际机构承诺捐助69亿美元的援助,全球私人捐金额则达到至少45亿美元。
2005年10月8日:南亚次大陆北部发生7.6级强烈地震后,巴基斯坦、印度和阿富汗又发生强烈余震。巴基斯坦官方证实死亡人数为20745人,但非官方地震死亡估计人数超过5万人。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汶川发生8.0级地震,直接严重受灾地区达10万平方公里。这次地震危害极大,超过8万同胞遇难,近40万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8452亿元。

二、热点透析
(一)海地概况
1、海地位置示意图
2、海地国家简介
自然地理:面积27797平方公里。位于西印度群岛海地岛(伊斯帕尼奥拉岛)西部。东邻多米尼加共和国,南临加勒比海,北濒大西洋,西与古巴和牙买加隔海相望。是东加勒比海岛国,海岸线长1080余公里。全境3/4为山地,仅沿海与沿河有狭窄平原。全国最高峰为拉萨尔山脉的拉萨尔山,海拔2680米。主要河流有阿蒂博尼特河,该河谷地为重要农业区。北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
人口:1000多万。黑人约占95%,黑白混血人种和白人后裔占5%。官方语言为法语和克里奥尔语,90%居民通用克里奥尔语。居民中信奉罗马天主教的占80%,信奉新教的占5%,其余信奉耶稣教和伏都教。农村中盛行伏都教。
首都:太子港(Port-au-Prince)
海地是拉丁美洲最早摆脱殖民统治、取得政治独立的国家。海地是全球最贫穷的国家之一,75%的人生活在赤贫状态下,全国仅20%居民能用上自来水,文盲率高达80%。是世界最不发达国家之一。
(二)海地地震发生的原因
海地地处两大地壳板块交界处的断层地带,属强烈地震多发地区。海地地处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处。地震由这两大板块东西向运动时的相互碰撞引起。
(三)造成巨大破坏的原因
海地处于地震频发区,震源浅和震中靠近城市是此次地震破坏力巨大的两大原因。这次地震的震源距地面大约10公里,震源深度“非常浅”。这次地震发生处“恩里基约—芭蕉园”地质断层带持续缓慢移动,先前发生过多次地震,包括1860年一次地震和17、18世纪的几次强震。除地质原因外,建筑不够结实等人为因素也是导致地震伤亡惨重的原因之一。
海地不少建筑物没有按照抗震标准建造,难以抵挡强震冲击。
海地建筑抗震性能不足归因于经济因素。海地作为一个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无法投入大量资金防震、抗震。
(四)地震及相关地质灾害知识
1、地震的产生和类型
岩石圈在内力作用下突然发生破裂,地球内能以地震波的形式强烈释放出来,从而引起一定范围内地面震动的现象。在古代又称为地动。它就象刮风、下雨、闪电、山崩、火山爆发一样,是地球上经常发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波发源的地方,叫作震源。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叫作震中。震中到震源的深度叫作震源深度。通常将震源深度小于70公里的叫浅源地震,深度在70-300公里的叫中源地震,深度大于300公里的叫深源地震。破坏性地震一般是浅源地震。如1976年的唐山地震的震源深度,为12公里。地震大小用里氏震级表示:震级每增加一级,释放能量增加约30倍。按震级分类为:微震(3级以下)、破坏性地震(5级以上)。地震与地质构造有关,有活动性断层的地区。主要分布在①环太平洋地震带。②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
引起地球表层振动的原因很多,根据地震的成因,可以把地震分为以下几种:
(1)构造地震
由于地下深处岩层错动、破裂所造成的地震称为构造地震。这类地震发生的次数最多,破坏力也最大,约占全世界地震的90%以上。
(2)火山地震
由于火山作用,如岩浆活动、气体爆炸等引起的地震称为火山地震。只有在火山活动区才可能发生火山地震,这类地震只占全世界地震的7%左右。
(3)塌陷地震
由于地下岩洞或矿井顶部塌陷而引起的地震称为塌陷地震。这类地震的规模比较小,次数也很少,即使有,也往往发生在溶洞密布的石灰岩地区或大规模地下开采的矿区。
(4)诱发地震
由于水库蓄水、油田注水等活动而引发的地震称为诱发地震。这类地震仅仅在某些特定的水库库区或油田地区发生。
(5)人工地震
地下核爆炸、炸药爆破等人为引起的地面振动称为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为活动引起的地震。如工业爆破、地下核爆炸造成的振动;在深井中进行高压注水以及大水库蓄水后增加了地壳的压力,有时也会诱发地震。
2、地震前兆
地震前自然界出现的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现象称为地震前兆、我国古代人民在长期实践中,早就开始认识到地震是有前兆的,并留下了丰富的关于地震前兆的记载。例如:1739年宁夏银川地震以后,有人就总结出地震与井水变化、动物不安、震前地下发声、天气反常现象之间可能存在某些联系。
古书《隆德县志》上出记载了古人总结的六种地震前兆现象。现代地震科学的深入研究表明,地震之前确实存在多种多样的前兆现象。地震前兆分为宏观前兆和微观前兆。
(1)地震的宏观前兆
人的感官能直接觉察到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宏观前兆,简称宏观前兆。比较常见的有,井水陡涨陡落、变色变味、翻花冒泡、温度升降,泉水流量的突然变化,温泉水温的突然变化,动物的习性异常,临震前的地声和地光等。
宏观前兆在地震预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975年辽宁海城7.3级地震和1976年松潘一平武7.2级地震前,地震工作者和广大群众曾观察到大量的宏观异常现象,为这两次地震的成功预报提供了重要资料。
不过也应当注意,上面所列出的多种宏观现象可能由多种原因造成,不一定都是地震的预兆。例如;井水和泉水的小组涨落可能和降雨的多少有关,也可能受附近抽水、排水和施工的影响,井水的变色变昧可能因污染引起,动物的异常表现可能与天气变化、疾病、发情、外界刺激等有关,还要注意不要把电焊弧光、闪电等误认为地光,不要把雷声误认为地声,不要把燃放烟花爆竹和信号弹当成地下冒火球。
—旦发现异常的自然现象,不要轻易作出马上发生地震的结论,更不要惊慌失措,而应当弄清异常现象出现的时间、地点和有关情况,保护好现场,向地震部门或政府报告,让地震部门的专业人员调查核实弄清事情的真相。
(2)地震的微观前兆
人的感官无法觉察,只有用专门的仪器才能测量到的地震前兆称为地震的微观前兆,简称微观前兆,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地震活动异常。大小地震之间有一定的关系。大地震虽然不多,中小地震却不少,研究中小地震活动的特点。有可能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形变异常。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的地壳可能发生微小的形变,某些断层两侧的岩层可能出现微小的位移,借助于精密的仪器,可以测出这种十分微弱的变化,分析这些资料,可以帮助人们预测未来大震的发生。
地球物理变化。在地震孕育过程中,震源区及其周围岩石的物理性质可能出现—些变化,利用精密仪器测定不同地区重力、地电和地磁的变化,也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地下流体的变化。地下水(井水、泉水、地下层中所含的水)、石油和天然气、地下岩层中还可能产和贮存一些其它气体,这些都是地下流体。用仪器测地下流体的化学成份和某些物理量,研究它们的变化可以帮助人们预测地震。
3、其它地质灾害
A.火山喷发
(1)定义:地下深处的高温岩浆及气体、碎屑从地壳中喷出的现象。
(2)火山构造教材图:火山锥、火山口及火山通道。
(3)按活动情况可分为:
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作周期性喷发的火山。
死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以前喷发过,迄今为止没有喷发过的火山。
休眠火山: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
强烈火山:喷发有很大的危害性,主要是由火山灰、火山熔岩造成的。
B.滑坡和泥石流
(1)定义:
滑坡是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它含有泥砂、石块以至巨大的砾石,破坏力极强。
(2)危害:
滑坡会破坏或淹没坡上和坡下的农田、建筑物和道路,造成人员伤亡。
泥石流可堵塞江河,摧毁城镇和村庄,破坏森林、农田、道路,对人民的生命财产、生产活动以及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
(3)滑坡和泥石流是我国分布较广的自然灾害。
其原因有:①我国山区面积占陆地国土总面积的2/3,地表的起伏增加了重力作用;②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使地表结构遭到破坏。
C.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1)一个地区的地质灾害可能有若干种,它们在成因上是有关联的。
如我国川滇黔接壤地区形成了以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
(2)在一次灾害发生过程中,往往由一种原发性的主灾诱发其他灾害。
如地震诱发地裂、火灾、海啸、滑坡、疫病蔓延等。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
如破坏植被,泥石流日益频繁;大规模的工程活动造成滑坡等。
D.地质灾害的防御
(1)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如监测世界100多座火山活动,掌握火山喷发前兆(地震频繁、地温升高等),力求预测火山喷发的时间。我国正在启用27个地震监测台网。
(2)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如我国一半以上的省区颁布了防震减灾的地方性的法规。
(3)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如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实施护坡工程、恢复地表植被、改善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等。

三、高考点击
1、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四种灾害的成因以及各地质灾害之间相关性的原因和表现;
2、地质灾害对人类造成的重大危害,防御地质灾害的重要意义;
3、人类目前防御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

四、高考演练
1.岩石发生断裂引起地震的地方叫( )
A.震中 B.震源 C.震中距 D.震源深度
答案:B
2.关于地质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是对地表形态的破坏作用 B.是地球内部能量释放的表现
C.是引起地表形态不断变化的主要原因 D.一般进行的都很迅速、很激烈
答案:C
3.下列有关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有三大地震带,即:地中海地震带、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和太平洋地震带
B.5~8级地震相差60倍
C.地震发生,震动最强烈处是震源
D.地震是一种最严重的地质灾害,我国是世界上地震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答案:D
4.下面有关火山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类目前发现在太阳系中除了地球外,月球、火星等天体上也有火山活动
B.在人类历史时期长期熄灭,有时又突然喷发的火山,称为活火山
C.火山喷发给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因此有百害而无一利
D.火山喷发出的物质就是高温岩浆
答案:A
5.由外力作用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
A.地震 B.火山喷发 C.泥石流 D.台风
答案:C
6.下列关于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次地质灾害发生过程中,决不会诱发其他灾害
B.一个地域内的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有关联性
C.对容易发生滑坡的坡面应实行植树造林等生物措施
D.建立地质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主要是针对台风和气象灾害来说的
答案:B
7.下列对地质灾害的防御叙述错误的有( )
A.加强地质灾害的科学研究,建立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B.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
C.实施一些预防措施
D.对地震的监测主要是通过气象卫星雷达监测其活动
答案:D
8.读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和泥石流的多发地区,在川、滇、黔交界地带形成了地震、滑坡、泥石流为主的灾害系统。这是因为 。
(2)此图说明地质灾害在成因上具有 性。
(3)人类活动及其对自然环境施加的影响,可以直接或间接诱发地质灾害。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 (地质灾害)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人类大规模的工程活动是造成 (地质灾害)的重要原因。
答案:(1)该带现代地壳活动强烈,地震频发,震级高。由于地壳活动强烈,山体中断裂发育,岩体破碎、风化严重,加上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促使滑坡、泥石流灾害突发
(2)关联
(3)泥石流 滑坡
9.海地地震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原因是什么?
答案:震级较大,震源深度浅,在地下八公里处。建筑物没有按照抗震标准建造,难以抵挡强震冲击。缺乏有效的灾情监测预警系统,也无法投入大量的资金抗震,地震发生后的处理机制未有效建立,减灾能力较弱

五.高考文综

地理学科:

1.海地自然和人文地理环境(如:气候、地形、自然资源、工农业、人口分布、宗教等);

2.地震、火山、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的成因、危害及防御措施;

3.地震产生原因、类型及逃生;

4.地质灾害的关联性;

二.能力提升

【原创】美国地质勘探局宣布,加勒比岛国海地(18.5ºN,72.5ºW)周边海域12日下午发生里氏7.0级强烈地震。报告显示,地震发生在当地时间12日下午4点53分。来源:新华网。据此回答1—3题:

1. 当海地地震发生时,格林尼治时间是( )

A.2010年1月12日21点53分 B.2010年1月13日20点53分

C.2010年1月12日19点53分 D.2010年1月13日21点53分

2.当海地地震发生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寒潮、暴雪正在肆虐我国 B.中国北极黄河站出现极昼现象

C.咸海水位达一年中最高 D.巴西高原草木凋零

3.当海地地震发生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大体接近于( )

A.① B.② C.③ D.④

【原创】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月19日报道,海地总理让-马克斯·贝勒里夫日前表示,根据目前的统计数据,已经发现的地震遇难者已达7.2万人,贝勒里夫预计,太子港遇难者可能多达15万人,此次地震遇难的总人数可能高达20万人。据此回答4—5题:

4.此次海地大地震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震级较大,震源深度深

B.震级较小,震源深度浅

C.震级较大,震源深度浅

D.震级较小,震源深度深

5. 根据地震的成因,此次地震属于 ( )

A.构造地震 B.火山地震

C.诱发地震 D.塌陷地震

【原创】6.新华网太子港1月20日电 海地时间20日晨6时03分,太子港发生里氏6.1级余震,去年,我国汶川发生了里氏8.0级的大地震。两者相比,地震比数最接近的是( )。

A.2倍 B.30倍 C.60倍 D.900倍

【原创】1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加勒比海岛国海地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点53分发生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震中离海地首都太子港只有15公里。海地位于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处,海地地震是由于沿着加勒比海板块和北美洲板块之间的断层所引起。另据美国太平洋海啸预警中心称,该中心已发出海啸警告,海啸可能波及距震中大约100公里范围内的地区,将影响海地、古巴、多米尼加、巴哈马等国。这次地震预计将影响300万人,海地总理让-马克斯·贝勒里夫预计,太子港遇难者可能多达15万人,此次地震遇难的总人数可能高达20万人。

(1)根据材料,分析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

(2)根据材料分析海地地震产生的原因。

(3)试分析此次地震没有引起海啸的原因。

【参考答案】

1A.2A.3D.4C.5A.6D.7C.8A.9C.10B.11A.12D.

13.(1)震级高;震源深度浅;处于地震频发区;震中靠近太子港,太子港人口密集;海地的房屋质量差,建筑物抗震能力差;海地内乱不断,长期依赖国际援助,自救能力差;缺乏有效的灾情监测预警系统;

(2) 海地位于加勒比板块和北美板块交界处,属于地震频发区,地壳运动比较活跃。世界上其他地方发生的地震大多是一个板块俯冲到另一板块下导致,而此次强震却是两大板块发生水平运动碰撞所致,这种类型的地震通常震源较浅,并能释放巨大能量。

(3) 地震引发海啸通常需要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震级足够大,震源深度较浅;地震发生在陆地和海洋交界处;以及震源断层的错动方式为垂直方向的运动。海地地震的发生是由于震源断层在水平方向上的平行错动,因此,海地地震不具备震源断层条件,不会引发海啸。

⑹ 塔巴斯的居住地·恶德花园

恶德花园
和艾瑞斯、雅加、雪露、黑翼人扎克斯等,一同居住于恶德花园。

“满月之下,暗云弥漫的夜空下坐落着充满神秘和黑暗气息的恶德花园。
妖娆的花朵绽放着,墨黑的枝蔓交错,圆台喷泉上坐落着的黑暗女神——雅加的雕像。修罗花肆意地绽开着,仿佛要看穿人的内心……”
薄暮山谷
领主:小丑·艾瑞斯。属于恶德花园一行人的区域范围内。

⑺ 纬度34 经度56是什么国家

谷歌纬度经度:
34,56
GPS纬度经度:
34,56
北纬N34°0′0″
东经E56°0′0″
海拔:717.09米

靠近:伊朗塔巴斯

⑻ 1985年伊朗大地震

1985年,伊朗没有地震。

1、1978年9月16日伊朗霍拉桑省塔巴斯地区发生强烈地震。伊朗塔巴斯镇及周围许多村庄被一场震级在里氏7.5级至7.9级之间的大地震夷为平地,造成
2.5万人死亡。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测定:这次地震震中位于北纬32.4°、东经54.7°;发震时刻为北京时间9月16日23时35分35秒,震
级为里氏7.7级。这次地震造成了伊朗人民生命和财产的极大损失。

2、1990年6月21日伊朗发生大地震

据伊朗电视台报道,1990年6月21日凌晨伊朗西北部地区发生的里氏7.3级强烈地震,已经造成1万人死亡。

阅读全文

与伊朗塔巴斯属于哪个省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越南语微信怎么注册 浏览:102
哪个国收到中国口罩了 浏览:842
印度人为什么叫西天 浏览:679
男人去越南为什么不想回来 浏览:536
去英国上大学要带什么东西 浏览:187
华友钴业印尼前景怎么样 浏览:299
印尼螃蟹怎么杀 浏览:151
伊朗钱叫什么意思 浏览:580
越南哪里可以免费玩 浏览:872
越南和意大利哪个大 浏览:374
英国保证金需要多少钱 浏览:819
越南开挂车多少工资 浏览:494
越南绿豆饼特产一个多少钱 浏览:890
印度半岛南临什么海 浏览:581
英国二战起了什么作用 浏览:931
印尼宽带中国联通版什么梗 浏览:362
晴用意大利语怎么说 浏览:786
伊朗地名猫叫什么 浏览:576
越南平原占多少山区占多少 浏览:586
中国电信宽带网速怎么样 浏览: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