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口罩各个标准
几种常见口罩类别
N95——是美国联邦法规42 CFR Part 84中由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IOSH)提出的概念,包括N、R、P三种系列,N系列即可阻隔非油性颗粒物的呼吸防护器具(包括口罩),而国内相关标准体系是没有N95的说法的;此外N系列口罩可用于防护颗粒物的场合、包括病毒等病原体传播的场合,但不意味着所有N95口罩都可用于防疫一线的医用防护;
医用防护口罩——是目前国内医用领域要求最高的防护口罩,技术指标详见GB 19083,可用于高风险、高暴露的防疫一线医护人员和工作人员防护;
KN 95——是国内劳保领域普及最广的标准GB 2626中的概念,标准中呼吸器(包括口罩)分为KN和KP系列,KN系列可阻隔非油性颗粒物,KP系列可阻隔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
欧标颗粒物防护口罩标准——EN 149中分FFP1、FFP2、FFP3共三个级别,但其测试参数(测试流量、气溶胶粒径特征等)与GB 2626及美国N95都不同;与GB 2626暂无可比性,但于疫情期间民众日常使用防护是足够的;
欧美医用口罩标准——欧标EN 14683对医用口罩分为TypeⅠ、TypeⅡ和TypeⅡR三级,分别细菌过滤效率、压力差、合成血液穿透、微生物洁净度,对颗粒物的过滤效率并未要求;美标ASTM F2100同样对医用口罩分为level 1-3三个级别,分别考核细菌过滤效率、压力差、亚微米颗粒物过滤效率、合成血液穿透和阻燃性;因未曾做过试样比对,无法确认此二标准与GB 19083要求的高低,但从标准文本比对分析、我国的GB 19083并不低。
口罩标准对比分析
GB 19083-2010的制定源于2003年的SARS,其时发现N95口罩可有效防止病毒传播,因此其2003版要求颗粒过滤效率≥95%,随后标准修订加入抗合成血液穿透、抗沾水等性能,适用于病原传播性强、极需防护的医疗工作环境,特点是阻隔防护性、密合性强,主要用于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不建议老人、儿童及体弱健康成人佩戴;
GB 19083-2010的制定源于2003年的SARS,其时发现N95口罩可有效防止病毒传播,因此其2003版要求颗粒过滤效率≥95%,随后标准修订加入抗合成血液穿透、抗沾水等性能,适用于病原传播性强、极需防护的医疗工作环境,特点是阻隔防护性、密合性强,主要用于疫情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不建议老人、儿童及体弱健康成人佩戴;
YY/T 0969-2013适用于普通医疗环境下佩戴,是日常药房能见到的最多的口罩,同样适用于疫情时期民众佩戴防护;
GB 2626-2006是安监劳保领域用于防护各类颗粒物吸入的工作场合的口罩,其中KN95与美国联邦法规42 CFR Part 84中N95的测试方法和要求是类似的,因此能起到较好的阻隔防护作用,其2019版将于2020年下半年实施;
GB/T 32610-2016是近年来雾霾情况突出,针对民众日常生活防护佩戴的口罩的标准,主要项目是过滤效率和防护效果,都同时考核盐性和油性气溶胶,其对过滤材料和密合性要求较高,同样适用于疫情严峻时期的个人防护。
‘贰’ 医用口罩检测标准是什么
医用防护口罩指标如下:
包括非油性颗粒过滤效率和气流阻力。
(1) 过滤效率:在空气流量(85±2)L/min 条件下,对空气动力学中值直径(0.24±0.06)μm 氯化钠气溶胶的过滤效率不低于 95%,。
(2) 密合性:口罩总适合因数应不低于100。
(2)伊朗口罩认证标准是什么扩展阅读:
医用口罩、N95、KN95口罩的区别和使用:
区别:
1、医用防护口罩:符合中国GB 19083-2010;
2、N95口罩:美国NIOSH认证,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95%;
3、欧洲N95口罩:欧洲FFP2标准;
4、KN95口罩:符合中国GB 2626强制性标准,非油性颗粒物过滤效率≥95%。
医护人员在以下情况下必须使用医用防护口罩:近距离接触感染病人;进行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如吸痰、插管等;产生体液喷溅可能的操作等。
其他情况可佩戴N95口罩或KN95口罩,佩戴口罩的关键在于和面部的密合,不能使用带呼吸器的防护口罩。至于外科口罩,则是符合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
口罩具体的使用:
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防护效果优于医用外科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推荐现场调查、采样和检测人员使用,公众在人员高度密集场所或密闭公共场所也可佩戴。
佩戴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的具体场景包括,在人员密集的公共交通场所和乘坐交通工具时;进入居家隔离人员居住空间时,其间不要触碰和调整口罩;开展疑似和确诊病例调查时;对于环境清洁消毒人员、尸体处理人员。
另外,对于公共交通工具司乘人员、出租车司机、公共场所服务人员、武警、交警、安保人员、媒体记者、快递人员等行业人员,因日常接触人员较多,存在感染风险,其所在单位应为其配置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或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
‘叁’ 市场上卖的口罩(都要/都有)哪些认证
美国口罩标准及认证要求
日本JIST81512018标准是呼吸保护装置的标准,也是日本厚生劳动省 (MHLW) 验证标准,出口日本需要做此认证。
‘肆’ 口罩出口需要那些认证
口罩出口哪些认证:
1.欧盟CE认证,进入欧盟市场的通行证,欧盟强制性规定,出口到欧盟的医疗器械没有CE无法清关,I类低风险产品出具CE符合性报告,I*,IIA,IIB及III类高风险产品即需要CE证书,并在产品包装上打上CE标识,现在医疗产品的CE要按照MDR法规申请。
2. 欧盟代表服务(EC-REP:representative in the EU),通常跟CE认证关联在一起,I*,IIA,IIB及III类高风险产品在申请CE时即需要提供欧代信息,I类产品没有强制性规定,但是欧盟客户一般都会要求企业提供欧代信息。
3. 欧盟药监局注册(英国MHRA注册),一些非欧盟国家会要求,中东和南美的部分国家,如埃及,沙特,阿联酋,阿根廷,哥伦比亚等等。
4. 欧盟自由销售证明CFS证书:Free Sale Certificate,非欧盟国家要求,现已成为中东和南美国家的强制性认证。
5. ISO9001/ISO13485认证(医疗器械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医疗行业的普遍要求,不管是国内销售还是出口,都需要体系认证,其中医疗器械企业必须通过ISO13485认证。
6. 美国FDA注册,FDA510K,FDA验厂,针对美国市场,其中FDA注册是强制性要求,普通FDA注册和产品列名是针对一般低风险产品,行业内称作510K豁免产品,510K则对应针对高风险产品,也就是我们说的510k产品。FDA验厂针对部分被抽查到的企业,一般产品风险越高,被抽到验厂的概率越大。
7. 手术衣EN13795测试、防护服Type5/6认证及辅导,针对防护用品及手术衣的认证
8. 澳大利亚TGA认证、俄罗斯注册认证、BSCI验厂。
‘伍’ 口罩ce认证是什么
口罩CE认证是最近最热门的一个产品认证,是出口欧盟各国的强制性认证。口罩在欧洲属于个人防护指令产品3类产品(安全等级非常高),依据的欧洲标准是EN149。
认证的模式有两种:1-
每年送样品去欧洲的口罩实验室测试,提交完整的质量体系技术文件以及图纸、工厂测试报告等文件,如果文件完备,欧盟机构人员可以不对你们的工厂体系进行现场审核。2-
每年送样品去欧洲实验室测试,另外加每年2次的工厂审核,很多机构均只接受第二种方式的申请,因为第二种方式的认证机构更放心。
还有一种可能,如果贵公司的口罩是用于医院场合的,则不属于个人防护范围,属于医疗器械范围,要做MDD指令。流程为:送样测试、工厂审核、另外需要加强制性的ISO13485体系认证。
总之:是强制性的,必须向欧盟授权机构申请的认证。没有这个认证就不能出口欧盟。
‘陆’ 口罩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
口罩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
口罩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d
2020-04-02 23:01:11
我们在买口罩类防护用品的时候,你是否注意到了上面的执行标准字样呢,一个安全合格的产品当然少不了这些行业规范,我们国家对口罩类产品都有哪些生产检测标准呢,大家一起来看看吧!口罩防护等级的划分标准d
口罩都有哪些标准?
目前,我国关于口罩的主要标准包括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等,目前主要分为劳动防护、医用防护、日常防护三类。目前国内常见的口罩,基本上都是四个标准体系:国标、美标、欧盟标准和日标。 说明:YY开头的代表医药行业标准,GB开头的代表国家标准,即国标。【口罩产品大全】
一、劳保口罩标准
GB 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为全文强制性标准,于2006年12月1日实施。该标准所规定的防护对象包括各类颗粒物,即包括粉尘、烟、雾和微生物,还规定了呼吸防护用品的生产和技术规范,对防尘口罩的材料、结构、外观、性能、过滤效率(阻尘率)、呼吸阻力、检测方法、产品标识、包装等都有严格要求。标准根据口罩的过滤效率将口罩分为 90(KN90、KP90)、95(KN95、 KP95)、100(KN100、KP100)三个等级。
GB2626-2006 面罩的分类
GB2626-2006面罩的过滤效率级别及要求
注:该标准的测试流量为 85L/min。呼吸阻抗的指标要求为:吸气阻力不超过 350pa,呼气阻力不超过 250pa。
GB 2626-2019 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颗物呼吸器,标准的修订版本GB 2626-2019 《呼吸防护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已于2019年12月31日正式发布,计划于2020年7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增加了呼吸器材料、产品可拆卸部件的泄漏性检测方法等要求。
二、医疗卫生口罩标准
中国的医用防护口罩标准现有两个。YY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及 GB19083-2010《医用防护 口罩技术要求》
医用口罩的检测在现有国家的标准中涉及到三个: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
YY 0469-2011《医用外科口罩技术要求》由国家药品食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为医药行业标准,于2005年1月1日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医用外科口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与使用说明及包装、运输和贮存。该标准规定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应不小于95%。
YY0469-2011 口罩的分类
注:该标准的 BFE 测试流量为 28.3L/min; PFE 测试流量为(30±2)L/min,试验面积为 100cm2 ; 呼吸阻力 的测试流量为 8L/min,试验面积为5.06cm2。有合成血液穿透要求:将2mL合成血液以 10.7KPa(80 mmHg) 压力喷向口罩,口罩内侧不应出现渗透。
YY0469-2011 口罩微生物指标
GB 19083-2010《医用防护口罩技术要求》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于2011年8月1日实施。该标准规定了医用防护口罩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标志与使用说明及包装、运输和贮存,适用于医疗工作环境下,过滤空气中的颗粒物,阻隔飞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的自吸过滤式医用防护口罩。该标准的4.10为推荐性,其余为强制性。
GB19083-2010 口罩的过滤效率级别及要求
注:该标准的测试流量为(85±2)L/min,口罩的吸气阻力不超过 343.2Pa(35 mm H2O)。有合成血液穿 透要求:将 2mL 合成血液以 10.7KPa(80 mmHg)压力喷向口罩,口罩内侧不应出现渗透。
GB19083-2010 口罩微生物指标
YY/T 0969-2013《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是按照YY/T 0969-2013标准进行检测的,虽然是属于一次性用品,但是防护效果不比防护型口罩差,标准YY/T 0969-2013对于细菌的过滤效率要求也是很严格的
三、日常防护类口罩标准
GB/T 32610-2016《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由原国家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是我国首个民用防护口罩国家标准,于2016年11月1日实施。该标准涉及口罩原料要求、结构要求、标签标识要求、外观要求等,主要指标包括功能性指标颗粒物过滤效率、呼气吸气阻力指标、密合性指标等。该标准要求口罩应能安全牢固地护住口鼻,不应存在可触及的锐利角和锐利边缘,对甲醛、染料、微生物等可能会对人身体造成伤害的因素做了详细规定,以保障公众佩戴防护口罩时的安全性。
GB/T 32610-2016 口罩的过滤效率级别及要求
GB/T 32610-2016 口罩的防护效果要求
GB/T 32610-2016 口罩适用的环境空气质量
注:该标准的测试流量为 85L/min。当口罩的防护级别达到 A 级,其过滤效率级别应该为Ⅰ级或Ⅱ级, 当口罩的防护级别在 B、C、D 级时其过滤效率级别应该为Ⅱ级或Ⅲ级。
T/CNTAC 55-2020、T/CNITA 09104-2020《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2020年3月,由中国产业用纺织品行业协会牵头制定的《民用卫生口罩》团体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的发布,填补了我国民用卫生口罩领域标准的空白,改变了市场无标可依、无标可查的现状。13项标准指标为口罩性能保驾护航。该标准口罩分为成人口罩和儿童口罩,规格按照大中小三类区分,可有效阻隔飞沫、花粉、微生物等颗粒物传播,细菌过滤效率不低于95%,颗粒物过滤效率不低于90%,不仅适合复工、复学佩戴,也满足疫情后群众在日常生活中对个人防护的要求。
除此国标外,还有一项由中国纺织商业协会提出制定的团体标准 TAJ1001-2015《PM2.5 防护口 罩》,该标准是针对雾霾防护而编制的。
‘柒’ n95口罩检测标准是什么
N95口罩是NIOSH在1995年制定的9种标准之一。“N”表示“不耐油(not resistant to oil)”。“ 95”表示暴露在规定数量的专用试验粒子下,口罩内的粒子浓度要比口罩外粒子浓度低95%。其中95%这一数值不是平均值,而是最小值。
NIOSH认证的其他防颗粒物口罩级别还包括:N99、N100、R95、R99、R100、P95、P99、P100,这些防护级别都能够覆盖N95的防护范围,其中“R”是指,适合油性或非油性颗粒物,若用于油性颗粒物的防护,使用时间不超过8小时;
“P”是指,适合油性或非油性颗粒物,若用于油性颗粒物,使用时间应遵循制造商的建议。而“99”和“100”分别指过滤效率水平。
选择合格的口罩在选择口罩的时候,要看包装上是否有商品名,是否有制造商或者是供货商的信息,是否有口罩合格证或者使用说明。一次性口罩还要有一次性的标识,对于重复使用的医用防护口罩还要标明灭菌的方法。
一般来说,普通的纱布口罩都要注明是普通级还是消毒级。口罩所用材料应没有异味,并对人体无害,特别是人体面部接触部分材料,应无刺激性和过敏性。
‘捌’ 防护口罩的标准,什么是美标,欧标及国标
美标是指美国 NIOSH实验室(National Institute of Occupational Safety and Health 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将口罩滤材区分为下列三种:
1. N 系列:N 代表 Not resistant to oil,可用来防护非油性悬浮微粒。
2. R 系列:R 代表 Resistant to oil,可用来防护非油性及含油性悬浮微粒。
3. P 系列:P 代表 oil Proof,可用来防护非油性及含油性悬浮微粒。
在每类滤料中又划分出了3个效率水平:95%,99%,99.97%(或简称为95,99,100)。
我们通常熟知的N系列(由于生物性微粒多属非油性颗粒,因此我们日常防细菌,防流感病毒使用N级即可。)的划分为:
N95等级:最低过滤效率大于等于95%
N99等级:最低过滤效率大于等于99%
N100等级:最低过滤效率大于等于99.97%
欧标由欧盟标准委员会(Comité Européen de Normalisation, CEN)呼吸防护装具认证标准。欧洲防护口罩的EN标准分三个级别:FFP1、FFP2、FFP3。
欧盟EN149标准
FFP1:最低过滤效果≥80%
FFP2:最低过滤效果≥94%
FFP2:最低过滤效果≥97%
国标是指GB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 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 标准。防尘口罩的等级分为KN100、KN95、KN90三个等级。其中KN100可以对超微粉尘(粒径0.75微米)达到近100%(99.97%以上)的防护效果。颗粒度大的,可以选用KN95等级。
防尘口罩的防护效果,取决于2个方面。一是滤棉的过滤效率。二是面罩与面部结合的紧密程度。
因此口罩必须分大小号,不分大小号的口罩与面部的贴合效果因人而异。
科学选用经过GB2626-2006标准认证的防尘口罩,有助于预防肺部伤害发生。
1、选择复式半面罩型。一次性口罩由于漏气率高,不适合长期或职业防护用。
2、选择 KN100等级防尘滤棉使用。低防护率将导致身体受到伤害。
3、选择硅胶材质的较为舒适。适合长时间佩戴,不易引发过敏反应。硬度高的口罩易造成面部压痕。
4、口罩分大小号,这点极其重要。不要购买那些所谓通用型号的口罩。易漏气。
5、口罩有覆盖口鼻,覆盖口鼻、下颌2种,建议使用后者,相对较为舒适。
6、建议选择呼吸顺畅型口罩。有的口罩采用双滤棉设计,同时滤棉具有双面,这样的口罩相对呼吸顺畅。
目前我国已经有KN100等级产品,且综合使用费用每日一元左右。
‘玖’ kn95口罩出口以郎需要什么认证
你说的是伊朗吗,一般来说伊朗认可欧洲的EN标准,但是伊朗进口要求比较高,一般货物都要VOC/COI证书,需要提前和收货人确认好。
‘拾’ 民用口罩ce标准是什么认证
民用口罩ce认证按照EN149标准进行认证。
CE认证是构成欧洲指令核心的"主要要求",在欧共体1985年5月7日的(85/C136/01)号《技术协调与标准的新方法的决议》中对需要作为制定和实施指令目的"主要要求"有特定的含义,即只限于产品不危及人类、动物和货品的安全方面的基本安全要求,而不是一般质量要求,协调指令只规定主要要求,一般指令要求是标准的任务。产品符合相关指令有关主要要求,就能加附CE标志,而不按有关标准对一般质量的规定裁定能否使用CE标志。准确的含义是:CE标志是安全合格标志而非质量合格标志。它被视为制造商打开并进入欧洲市场的护照,凡是贴有"CE"标志的产品就可在欧盟各成员国内销售,无须符合每个成员国的要求,从而实现了商品在欧盟成员国范围内的自由流通。
简单来说CE认证就是产品进入欧洲市场的一个强制性认证。
希望以上对您有帮助,如果回答对您或其他路过的朋友有帮助,望采纳和点赞呦,十分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