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伊朗的自然资源
伊朗是OPEC第二大原油生产成员国,伊朗具有900亿桶探明的原油储量,占世界9%的原油储藏量,15%的天然气储量。 在所有石油出口国中,巨型工程悄然出现。据国际媒体报道,在伊朗、中东、俄罗斯、委内瑞拉和其他一些国家,目前数十亿美元的工程项目日益增多。 就伊朗而言,为世人所熟知的是其巨大的油气储量,同时还有其油气在世界总储量中所占比重与其产量占世界市场份额之间的强烈反差。据估计,2001年初,伊朗可开采的石油储量达1000亿桶,同期其天然气储量达26.6万亿立方米。伊朗的石油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10%左右,但石油产量占世界石油总产量还不到5%。伊朗为世界第二大天然气储量国,但与世界其他天然气生产国相比,伊朗的天然气产量相对于其储量却是最少的。我们也可以从各国天然气年开采量占其已探明储量的百分比来看这个问题,北美为10.5%、西欧3.9%、前苏联1.2%, 而伊朗仅为0.2%。 伊朗新闻报2002年8月26日还登载消息,伊朗石油部长BIJAN NAMDAR-ZANGANEH为伊朗油气产业的落后现状感到遗憾:“伊朗虽然拥有世界总储量18%的天然气,而目前其天然气出口业绩竟然为零”。 事情似乎有了转机,伊朗政府已经开始严肃对待其油气产业的发展。伊朗新闻报引用石油部长的话说,1997-2001年间,为发展其天然气产业,伊朗已在此领域与国内外公司签订了15个“回购合同”(BUY-BACK DEAL)。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开放其油气部门。虽然美国对在伊朗投资的非美国公司实行间接制裁,但由于利益诱人,外国公司已经在伊朗承接了一些油气工程项目,还有一些项目正在洽谈中。 目前,伊朗主要致力于开发波斯湾上的南帕尔斯特大型气田,该气田为伊朗与卡塔尔共有。2000年11月21日,伊朗新闻报报道,伊朗已与挪威斯达托尔公司(STATOIL)签定南帕尔斯气田第6、7和8期开发合同。合同金额达3.3亿美元,工期长达46个月。 像其他回购合同类似,这三期气田的部分产品将用于偿付挪威斯达托尔公司的全部资本投入。 回购合同(BUY-BACK DEAL)项下的项目,由国外石油公司提供资金、进行项目开发、工程实施、并在工期结束后将项目运营权移交给伊朗国家石油公司(NIOC)。外国公司投入的成本、银行费用和协定的回报皆以相关工程产品偿付。 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伊朗开放其油气部门以来,每一个项目合同完成时,人们和媒体都对此类合同的实施对伊朗经济、社会和政治的影响存在不同的看法,表达了不同的意见。 伊朗波斯文报纸“HAMSHAHRI”2002年11月30日刊载文章指出,对于回购合同,在伊朗各界存在三种不同的态度和意见。有人认为:由于现行伊朗宪法的某些限制条款的存在,目前回购合同是伊朗石油产业与国外公司合作的最佳形式;第二种意见是基于伊朗不需要国外投资、伊朗石油产业的发展应充分发挥伊朗国内潜力的立场,认为此类合同违背伊朗国家利益,并会在将来给伊朗经济带来麻烦;也有人认为应该通过修改宪法的某些条款,同时允许以“产品分享”(PRODUCTION SHARING)的形式与国外公司合作(“产品分享”是目前国际工程合作普遍采用的模式)。他们认为由于回购合同的年限一般较短,通常为5至7年,对国外公司来说缺乏足够的利益激励,很难使他们以尽可能最好的方式来实施工程,而这点对工程管理质量、资源保护、伊朗人才培训和培养、成熟技术的引进都将有负面影响。 无论人们对以“回购”形式与国外公司合作的看法如何,这些合作的实施被看作是对美国对伊朗经济制裁的一种成功突破,并被认为是伊朗在国际舞台政治意义上的胜利。
‘贰’ 伊朗的农业等经济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农业在伊朗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朗农耕资源丰富,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30%以上,已耕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耕地830万公顷,旱田940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农民人均耕地5.1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其综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保有量分别为1.3万台和36万台。伊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业,粮食生产已实现90%自给自足。
受到经济自由以及政府支出影响,包括政府所设立的基金已耗尽。估计服务行业的收益超越25%GDP的支出主要来自政府日常开支,包括军事、薪金以及社会服务。
市区化对于服务业带来了刺激。重要服务行业为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商业、个人服务及旅游业。伊朗科学的收益达9亿美元(2005年),但过去15年未有显着的增长。2000年代早期伊朗将研发的国民生产总值调至0.4%,落后于已发展国家的平均值1.4%。2009年将会占国民生经总值0.87%以及将会达到2.5%。
交通及通讯的GDP总值预计在2013年提升至460亿美元,占全国6.8%。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在1996年建议伊朗在交通及通讯雇用340万人,在2008年增至20.5%的劳动人口。
伊朗拥有数千年文明史,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遗产丰富。伊斯兰革命前,每年到伊旅游都有数百万人。两伊战争后,旅游业遭到极大破坏。1979~1994年,到伊旅游人数年均不足10万。从1991年起,政府开始致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逐渐复苏,2011年游客人数达300万,旅游收入20亿美元。伊全国有各类旅游组织、旅行社约3000个。德黑兰、伊斯法汗、设拉子、亚兹德、克尔曼、马什哈德是伊主要旅游地区。1980年代受两伊战争的影响,旅游业萧条,但近年有复苏迹象。2004年约1,659,000人前往伊朗观光,多数来自亚洲国家,主要包括中亚,另外有少数游客来自欧洲联盟及北美洲。最多人到访的旅游坏点是伊斯法汗、马什哈德及设拉子。有来自德国、法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前往伊朗的古迹进行考古。伊朗在旅游业收益拉68位。主要因为自然环境及史迹被评为十大最值得旅游的地方约1.8%在职人士是从事旅游业,在未来五年将会以10%增长。
伊朗主要出口商品为油气、金属矿石、皮革、地毯、水果、干果及鱼子酱等,主要进口产品有粮油食品、药品、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牲畜、化工原料、饮料及烟草等。2012年,伊进出口总额约178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117亿美元、同比下降21%,进口额670亿美元、同比下降7%。受制裁因素影响,2011年底以来,伊朗原油出口大幅下降。
‘叁’ 伊朗的农业结构以什么为主
伊朗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伊历1393年(2014年3月-2015年3月),伊朗农业产值为1009万亿里亚尔元,占GDP的9.3%。
主要农产品包括:小麦、大米、大麦、棉花、茶叶、甜菜、水果、干果、奶制品、鱼子酱、羊毛等。伊朗是中东地区主要的干鲜果品生产和出口国,其中,开心果、核桃、柠檬、桔、柑、猕猴桃、无花果和石榴是主要出口产品。此外,伊朗还是世界第一大藏红花生产国,总产量占世界总量的95%。
伊朗农耕资源丰富,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30%以上,已耕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耕地830万公顷,旱田940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农民人均耕地5.1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其综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保有量分别为1.3万台和36万台。伊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业,粮食生产已实现90%自给自足。
农业主产区集中在里海和波斯湾沿岸平原地带,大部分地区干旱缺水。自2003年以来,伊朗政府逐年加大农业扶持力度,重点支持水利灌溉等农田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业科研、信贷与自然环境保护,以便改良农耕环境,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力争实现政府第四个五年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制定的13.5%的行业增长目标。
‘肆’ 伊朗是穷国家吗
伊朗不是贫穷国家。
伊朗是亚洲主要经济体之一,经济实力较强。伊朗经济以石油开采业为主,为世界石油天然气大国,地处世界石油天然气最丰富的中东地区,石油出口是经济命脉,石油生产能力和石油出口量分别位于世界第四位和第二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伊朗的石油化工、钢铁、汽车制造业发达,还有电子工业、核工业、计算机软硬件业。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英语: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波斯语: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位于亚洲西部,属中东国家。伊朗中北部紧靠里海、南靠波斯湾和阿拉伯海。伊朗东邻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斯坦,东北部与土克曼斯坦接壤,西北与阿塞拜疆和亚美尼亚为邻,西界土耳其和伊拉克。国土面积约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
参考链接:http://news.163.com/15/0402/00/AM5INIUN00014AED.html
‘伍’ 伊朗的矿产资源
伊朗拥有非常丰富的铜矿资源,目前已探明储量约为30亿吨,平均品位0.8%,占世界总储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2004年,年产8万吨的哈通阿巴德铜冶炼厂投产后,伊朗铜年产量增加到28万吨,其中阳极铜20万吨。 锌矿已探明储量为2.3亿吨,平均品位20%,居世界第一位;铬矿已探明储量约2000万吨,伊朗每年消费铬铁4000—5000吨,靠进口。今年,年产2.5万吨萨布兹瓦铬铁厂投产后,不仅满足了本国的需要,还有2万吨铬铁可供出口。 伊朗铁矿储量约为47亿吨,其中四个大型铁矿的总储量就达30亿吨。 伊朗煤炭储量约为76亿吨,因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动力煤基本不用,只将部分焦煤开采用于炼焦。丰富的矿产资源为伊朗冶金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保障,去年,伊矿产品总产量实现了10%的增长,钢产量900万吨,增长了12%,铝21.1万吨,增长了16%,铜15.2万吨,增长了4%。伊计划在“四五计划”期间对14个矿产项目投资160—170亿美元,进一步加速冶金工业的发展。 今年,伊朗宪法第44条出台,政府立即着手大型矿山的私有化工作,首批矿山转让给合作社公司经营,其中包括萨尔切什迈铜矿、安古朗锌矿、克尔曼省的大型铁矿和煤矿。 2004年,伊朗钢的消费量为1220万吨,进口810万吨,伊计划“四五计划”钢产量达到2800万吨。 为了保护本国钢铁工业,伊提高了钢铁进口税10%。 有色金属主要产品和钢铁年产量 单位名称:万吨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2003年 2004年 铜12.85 12.6 14.29 14.57 15.25 铅1.44 1.46 1.52 1.60 1.76 锌6.00 6.28 6.44 6.92 7.60 电解铝 13.10 13.30 15.83 18.09 21.22 钢铁690 750 800 900 伊朗各类矿产资源已探明的储量 单位名称:百万吨 矿物名称 储量 矿物名称 储量 石棉70 锌 50 重晶石 4.4 菱镁矿 3.6 铝土矿 116 锰矿 9.7 粘土14.6 云母 0.2 硼土矿 0.024 钼 0.05 铬矿20 霞石 147 煤7600 磷岩 16.5 铜3000 盐 158 长石2600 硅 77 氟石2.7 白银 0.4 黄金0.5 滑石 0.38 石膏2400 绿松石 500(吨) 铁矿4700 石灰石 7200 高岭土 100 明矾 1000 各类矿产品的年产量 单位名称:万吨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煤128.4 138.0 255.7 铜精矿 41.5 45.3 41.8 铅、锌 58.3 57.9 60.8 金矿12.8 35.2 12.0 铁矿863.4 1144.1 1459.1 铬14.1 17.4 22.3 硅石154.6 167.8 222.2 镁11.4 11.5 7.0 铝矾土 5.4 6.5 2.1 锰9.7 14.0 55.5 重晶石 20.0 23.8 19.4 盐141.8 153.8 151.1
‘陆’ 伊朗什么矿产资源丰富
铁矿、铜矿、锌矿、铬矿、金矿等矿产资源丰富。
伊朗已探明矿山3800处,矿藏储量270亿吨;其中铁矿储量47亿吨,铜矿储量30亿吨(平均品位0.8%),占世界总储量的5%,居世界第三位;锌矿储量2.3亿吨(平均品位20%)居世界第一位;铬矿储量2000万吨,金矿储量150吨。
此外,还有大量的锰、锑、铅、硼、重晶石、大理石等矿产资源。目前已开采矿产56种,年产量1.5亿吨,占总储量的0.55%,占全球矿产品总产量的1.2%。
伊朗拥有世界10%的石油资源。伊朗还拥有世界第二大天然气资源,主要在南帕斯,大多数天然气用于国内。
(6)伊朗自然资源一富一贫指什么扩展阅读:
伊朗其它资源:
伊朗以石油开采业为主,另外还有炼油、钢铁、电力、纺织、汽车制造、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建材、地毯、家用电器、化工、冶金、造纸、水泥和糖业,但基础比较薄弱,多数工业原材料里亚尔和备件依赖进口。
伊朗主要生产石油化工产品、钢铁和铜产品。其他主要产品包括汽车、家用电器、通信设备、水泥、工业机械(伊朗拥有西亚最大的机械工业)、纸张、橡胶制品、农产品、加工食品、羊毛制品和药品。
‘柒’ 世界国家地下矿物富有度排名是怎么样的
世界国家地下矿物富有度排名卡塔尔、卢森堡、中国、俄罗斯。
1、卢森堡
卢森堡的全称为卢森堡大公国,是现如今欧洲境内现存的唯一一个大公国,卢森堡是一个国土比较小的国家,但是经济发展水平高,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值得一提的是,卢森堡的失业率非常的低,且国民工资水平较高,居于世界第一位,卢森堡主要以金融业、钢铁业和广播电视业为支柱产业。
这种资源是很均匀稳定的,地球内部的热量是无处不足的,初步估计,现在地壳深度3-10公里的干热岩石能量是很客观的,是现在全球石油、煤炭等资源的数十倍。
‘捌’ 伊朗自然地理特征
处于波斯湾地区,南边是波斯湾,北边是里海。东部有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西边有伊拉克和土耳其,整体比较干燥,降雨量较低,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地形主要是高原,棉花、山羊较多,盛产波斯地毯。伊朗是政教合一的国家,为伊斯兰教。政治方面,因为核问题,一直闹得沸沸扬扬的,这个都知道。国内的政治:目前有保守派掌权,对于国家、人民、及人民思想的控制比较厉害。因伊朗受到制裁,经济稍微封闭,不过正因为制裁,国内的各个产业链发展都还可以。生产力比较低,这跟人民的习俗有关系,没有足够的劳动力,效率低。
‘玖’ 伊朗有什么自然资源
石油
‘拾’ 伊朗的矿产等自然资源是怎样的
伊朗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蕴藏丰富。截至2011年底,已探明石油储量1545.8亿桶,天然气储量33.69万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总储量的11%和17%,分列世界第三、二位。石油和天然气生产量均列世界第四位,日产原油能力350万桶、天然气5亿立方米。
伊朗拥有全球10%的石油资源。伊朗亦拥有全球第二大天然气的资源,主要在南帕斯,大多数天然气用于国内。自1913年伊朗成为主要产油国。主要油田位于中部以及伊朗西部的Zagros山脉。石油亦可在伊朗北部以及沿波斯湾一带的陆地。当地石油及天然气以及水力发电设施提供国家的能源。2010年伊朗建造首个价值10亿美元的布什尔核电站
1970年后期伊朗成为第四大产油国,当时是石油输出国组织第二大产油国以及第二采油国由于1979年的革命,政府将产油量减少,因为国家需要储存石油。油产量曾在两伊战争期间减少。 1980年代油产量再次增加,修理损害的油管以及开采波斯湾沿岸的油田。
主要油田位于阿巴丹(建于1913年,是国家首个油田)、克尔曼沙赫及德黑兰,但是未能符合当地对石油气的需要。炼油业需要150亿美元投资,在五年内发展到自给自足以及中止入口。油管连接炼油厂以及阿巴丹、Bandar-e Mashur及Kharg Island等岸边城市。1990年伊朗国营石油及天然气企业在接受外资下探索更多油田。
设法子的肥料厂,以及salouye世界最大乙烯设施是伊朗国药的计划,石油制品收益2007年达55亿美元,2008年达到接近90亿美元。
2004年度伊朗油产量达14亿,纯利达500亿美元。官方估计如果计划顺利,2015年的收益达2500亿美元。伊朗生产60-70%工业设备给当地使用,包括炼油厂、油轮、钻油台、油井以及探索设备。
2008年伊朗油价在Kish Island开始进行交易交易以伊朗里亚尔及以其他主要货币(美元除外)进行。
2008年伊朗的能源消耗达60至70亿美元。国家能源消耗量高于国际标准。伊朗回收28%的石油及天然气,目前是达到回收率60%。伊朗在2008年补贴石油、电费及天然气达840亿美元。伊朗的天然气消耗量仅次于美国以及俄罗斯,是全球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