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的农业等经济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农业在伊朗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朗农耕资源丰富,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30%以上,已耕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耕地830万公顷,旱田940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农民人均耕地5.1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其综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保有量分别为1.3万台和36万台。伊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业,粮食生产已实现90%自给自足。
受到经济自由以及政府支出影响,包括政府所设立的基金已耗尽。估计服务行业的收益超越25%GDP的支出主要来自政府日常开支,包括军事、薪金以及社会服务。
市区化对于服务业带来了刺激。重要服务行业为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商业、个人服务及旅游业。伊朗科学的收益达9亿美元(2005年),但过去15年未有显着的增长。2000年代早期伊朗将研发的国民生产总值调至0.4%,落后于已发展国家的平均值1.4%。2009年将会占国民生经总值0.87%以及将会达到2.5%。
交通及通讯的GDP总值预计在2013年提升至460亿美元,占全国6.8%。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在1996年建议伊朗在交通及通讯雇用340万人,在2008年增至20.5%的劳动人口。
伊朗拥有数千年文明史,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遗产丰富。伊斯兰革命前,每年到伊旅游都有数百万人。两伊战争后,旅游业遭到极大破坏。1979~1994年,到伊旅游人数年均不足10万。从1991年起,政府开始致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逐渐复苏,2011年游客人数达300万,旅游收入20亿美元。伊全国有各类旅游组织、旅行社约3000个。德黑兰、伊斯法汗、设拉子、亚兹德、克尔曼、马什哈德是伊主要旅游地区。1980年代受两伊战争的影响,旅游业萧条,但近年有复苏迹象。2004年约1,659,000人前往伊朗观光,多数来自亚洲国家,主要包括中亚,另外有少数游客来自欧洲联盟及北美洲。最多人到访的旅游坏点是伊斯法汗、马什哈德及设拉子。有来自德国、法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前往伊朗的古迹进行考古。伊朗在旅游业收益拉68位。主要因为自然环境及史迹被评为十大最值得旅游的地方约1.8%在职人士是从事旅游业,在未来五年将会以10%增长。
伊朗主要出口商品为油气、金属矿石、皮革、地毯、水果、干果及鱼子酱等,主要进口产品有粮油食品、药品、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牲畜、化工原料、饮料及烟草等。2012年,伊进出口总额约178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117亿美元、同比下降21%,进口额670亿美元、同比下降7%。受制裁因素影响,2011年底以来,伊朗原油出口大幅下降。
⑵ 山区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都有什么啊
山区农业到底该如何发展? 一、 紧抓国家“精准扶贫”政策,逐步改善山区农业发展环境 ⑴加大现代化机械投入,改善山区农业发展硬性条件:山区农业发展最大的制约条件就是地理环境,山高坡陡、高低不平等等都限制了规模化农业的发展。借助国家、地方政府对发展现代农业的支持,首先要解决交通、水利等传统“老大难”问题,农产品出行难,农作物吃水难,这些基础难题一定要优先解决,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只有解决了出行难以及吃水难的问题,山区农民才能够更好的运输农产品与灌溉农作物,才能够将山区农业更好的发展;其次要加大对山区现代化机械的投入,山区地理错综复杂,远景设计院指出可以通过现代化机械的投入来逐步改善山区农业种植的硬性条件,通过合理的规划不断改造,从而让山区地理环境这块短板得到改善。⑵加强山区务农人员教育培训:由于山区一般处于偏远地带,农业种植户年龄较大(年轻人城市务工)、知识文化较低,对于生产种植依然停留在传统的种植模式中,缺少系统的种植知识培训。加强教育培训有利于让山区农民接触新兴事物,新的种植模式,学习新的种植知识等。 ⑶逐步向规模化靠拢:虽然山区农业不可能如平原那般大规模种植、栽培,但是也可以通过土地流转等方式,从分散种植逐步向适度规模化靠拢,还可以建立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等,实现分购集销模式,优化农产品买卖中间过程,节约中间成本,解决产品经营的分散性。二、坚持因地制宜、调整种植结构、发展特色农业:找准山区特色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日本也是一个多山国家,曾经主要种植稻米,其大米自给率曾高达95%,但随着世界粮食供应状况的逐渐好转,日本已经将原有的耕地调整为种植其他更具竞争力的特色产品,如花卉、蔬菜、水果等。山区种植粮食作物效益不高,这就要求山区农民主动调整种植结构,深度发掘山区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农业。如武陵山区做大做强茶叶、烟叶、中药材;秦巴山区大力发展核桃、板栗、食用菌;大别山区重点建设油茶、中药材等。三、 提质增效保质量,转变经营方式: 既然不能以规模取胜,就得另辟蹊径,找到新的突破口,在发展传统农业与特色产业的时候,注重产品本身质量,将产品做精,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绿色食品”概念受到追捧,山区农业具有较好的发展绿色产品的优势,但仅仅有优秀的产品是不够的,还需要灵活的经营模式,加大对电子商务的应用,拓宽销售渠道,同时加强品牌推广,让好产品真正的让外界知晓,被别人认可,这样才能让山区的农产品走出山区,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⑶ 国土多是山区的土耳其,为什么他们的农业却很发达
土耳其位于中东地区西北部,是一个是疆域横跨欧亚两个大洲的国家,因为历史人文等各方面原因,土耳其一直以欧洲人自居,并试图加入欧盟。但事实上,土耳其在欧洲部分的领土只占3%,剩余97%都在亚洲,如果按地理上划分的话,土耳其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亚洲国家,属于西亚。
一说起西亚或者中东,许多人都会联想起沙漠、戈壁、石油等中东的特色标签。这里的沙漠戈壁绵延千里,从大西洋边的撒哈拉沙漠一直蔓延到帕米尔高原,然后再到蒙古高原,古代这些地区都是以游牧文明为主。在近代游牧不吃香了之后,这里又靠着取之不竭的石油生意过上了幸福的日子。从古至今,沙漠和石油是中东的重要标志。但是,土耳其却是一个例外。
在古代,石油除了打仗放火之外,基本没有任何用处,甚至连烤羊肉都做不了,所以中东大部分地区在古代是没有太多价值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战略位置重要,气候优越,耕地面积广大的土耳其地区成为历代帝国争相涉足的地方。最终,大多数时期以欧洲势力占优势,导致了土耳其地区的文化严重偏向“欧洲化”。
土耳其所在的小亚细亚半岛也曾经孕育过灿烂的文明,并产生了和古埃及并立的强大帝国-赫梯帝国。但是赫梯帝国崩溃之后,这个半岛就一直沦为诸多势力争抢的对象,如最早的世界级帝国波斯、亚历山大,都曾试图以这里为跳板涉足欧洲或者亚洲。可以说,古代土耳其之所以有这么大的魅力,令无数英明伟大的君主竞相入主,除了战略位置优势之外,很大一部分加分都是来自当地出色的农业基础。
⑷ 伊朗高原是什么气候
西亚的伊朗高原,地处亚热带大陆的内部,属于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 伊朗高原
气候 ,干旱气候的形成是由于深居内陆距海远或因有山地阻挡,湿润的海洋气流难以到达,又兼这里地处亚热带,故夏季高温,冬季温和。半干旱气候属于由干旱气候向其他气候的过渡类型。这里的植被类型属于荒漠草原,通常生长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土壤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伊朗东部和内地属大陆性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寒暑变化剧烈,夏热,冬冷多风,内地形成大片的草原、沙漠和盐沼。西部山地区受地中海式气候影响,年平均降水量达500毫米以上,东部沙漠地区减少到100毫米左右,沿里海一带年平均降水量达1000毫米以上,炎热潮湿,可生长亚热带植物。
⑸ 伊朗高原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和原因
伊朗高原适合发展畜牧业。因为伊朗高原的地势不平坦,而且处于副热带高压,降水量较少,所以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⑹ 伊朗发展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是什么
是因为地下都是石油不利于农作物生产
楼主 给200分
⑺ 伊朗的简介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位于亚洲西部,北接阿塞拜疆、亚美尼亚、土库曼斯坦,濒临里海,西与土耳其、伊拉克接壤,东临阿富汗和巴基斯坦,南隔波斯湾、阿曼湾与阿拉伯半岛诸国相望。面积1 6 4 .8 万平方千米。海岸线长1 8 3 0 千米。
伊朗是个古国。我国古代史书上称其为“安息”国。公元前6 世纪称波斯,是个大帝国。7 世纪后,异族先后入浸。1 8 世纪前期,纳第尔汗领导伊朗人民推翻了异族统治。1 9 世纪后期起,英国、俄国和美国不断侵入。1 9 2 5 年,建立起巴列维王朝。1 9 7 9 年成立了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1 9 7 1 年8 月1 6 日同我国建交。
居民
波斯人约占6 6 %,还有阿寒拜疆人、库尔德人、俾路支人、巴赫蒂亚尔人、卢尔人、阿拉伯人、加什盖伊人、土库曼人、亚美尼亚人、亚述人等。西北部人口较密,大部分地区每平方千米1 0 —5 0 人,信伊斯兰教,什叶派占大多数。波斯语为官方语言。
自然环境
伊朗是一个高原和山地相间的国家,大部分位于伊朗高原上,海拔一般在9 0 0 —1 5 0 0 米之间。中央部分大部为较平坦的高原,占全部领土的 1 /2 。高原上多小型内陆盆地。北部有厄尔布尔士山脉,海拔2 4 0 0 —3 0 0 0 千米,主峰达马万德山海拔5 6 7 1 米,是一座死火山,为伊朗最高峰。里海沿岸狭窄的平原上,覆盖着肥沃的冲积土。西北部是亚美尼亚高原的一部分,多山间盆地,有全国最大的乌尔米耶湖。西南部和南部为许多平行的山岭,把伊朗内地与海隔开。东部地区是干燥的盆地,形成许多沙漠,沙漠和荒地占全国面积的1 /3 ,着名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的东南部在伊朗境内。伊朗东部和内地属大陆性亚热带草原和沙漠气候,寒暑变化剧烈,夏热,冬冷多风,内地形成大片的草原、沙漠和盐沼。西部山地区受地中海式气候影响,年平均降水量达5 0 0 毫米以上,东部沙漠地区减少到1 0 0 毫米左右,沿里海一带年平均降水量达1 0 0 0 毫米以上,炎热潮湿,可生长亚热带植物。
自然资源
伊朗拥有十分丰富的石油资源,现已探明的储量达9 5 0 亿桶。主要分布在北部和西部,以西南部胡齐斯坦省的卡伦河流域最丰富。主要油田有加奇萨兰、马伦、阿加贾里、比比—哈基梅等。此外还有大量天然气、煤以及铜、铁、铝、铬、石棉、磷酸盐、石墨、硫磺等。在阿塞拜疆和呼罗珊省还发现有铀矿。
经济概况
伊朗农业人口约占全国人口4 5 %。主要农产品有小麦、大麦、稻子、棉花、甜菜等。畜牧业相当重要。地毯织造业很普遍。石油是经济的命脉。年产原油1 亿多吨,居世界前列;年产天然气约 5 0 0 —6 0 0 亿立方米。西南部是石油和天然气的主要产区。在各工业部门中,纺织工业居第二位,其它还有建筑材料、钢铁、汽车装配、机械制造、制药、采矿等。主要外贸对象是德国、日本、意大利、土耳其、法国等。石油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此外还出口棉花、地毯、干鲜果品、皮张、矿石、天然气等。进口以机器、铁和铁制品、化工产品、药品、电机、汽车、糖、茶、棉布等为主。
卡伦河是境内唯一的通航河流。输油管把石油从产区输往各出口港及提炼中心。
重要城市
德黑兰:首都。1 1 世纪建立的古城。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铁路枢纽。有纺织、石油提炼、汽车装配、制药、水泥等工业。
阿巴丹:着名的石油城。有规模很大的炼油厂和设备完善的石油化工厂。波斯湾上的哈尔克岛,是伊朗原油的输出中心和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输出港之一。
阿瓦士:位于石油蕴藏丰富的胡齐斯坦省。伊朗纵贯铁路上的要站之一。为石油提炼中心和转运站。大不里士:人口约6 0 万。8 世纪起曾长期为伊朗首都。农畜产品重要贸易中心。以织毯、制革等手工业着名。地震较频繁。
伊斯法罕:伊朗古都,古代“丝绸之路”的南路要站。全国最大纺织工业中心,金属制品亦着名。
马什哈德:是伊朗横贯铁路的东部终点。向为印度、阿富汗同德黑兰间的商队贸易中心。是黄麻、丝、茶和面粉等商品的重要集散地。为什叶派伊斯兰教圣地。
其它
重要节日:国庆日2 月1 1 日。春节(新年)3 月2 1 日。
与我国建交日:1 9 7 1 年8 月1 6 日。
货币:伊朗里亚尔。
时差:比格林尼治时间早3 小时3 0 分;比北京时间晚4 小时3 0 分。
国花:玫瑰。
国名释义:古波斯语意为“光明”。
⑻ 伊朗高原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什么
伊朗高原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是畜牧业。这里位于亚洲西部,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气候干旱少雨,形成热带沙漠气候。伊朗高原大面积地区发展畜牧业,一些水源相对充足的地方可以发展种植业。
⑼ 中东地区主要发展什么农业
中东地区主要发展灌溉农业。
中东地区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受气候影响,灌溉农业地位重要。主要粮食作物小麦、大麦、豆类,次为粟、稻谷等。经济作物棉花、烟草、甜菜等。畜产品和干鲜果品重要,是出口产品,如椰枣、榛子、阿月浑子、石榴、油橄榄、紫羔羊,安卡拉山羊等。耕地集中在沿海、河谷和绿洲地带,山地、高原的草原牧场以畜牧业为主。农产品自给率低,成为世界农牧产品主要进口区之一。
⑽ 土耳其多是山区,为什么农业还那么发达
“我想要带你去浪漫的土耳其,然后一起,去东京和巴黎~”。这首歌的大火,让无数情侣都憧憬土耳其的浪漫美景。实际上,近些年土耳其国内的旅游业的确很火爆,作为一个横跨欧亚两洲的国家,土耳其内部多是山区。
传统农业的身影越来越少,由此削减的市场份额,使得农业人口不断流失。不管怎么说,科技化的时代,传统农业注定会越来越没落。即便这会让土耳其处于尴尬境地,也是早晚都要面对的,晚痛不如早痛,麻溜地寻找新目标,才是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