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伊斯兰教的清真寺是干什么用的
做礼拜,交流教门知识的场所!
㈡ 伊斯兰教建筑的清真寺
伊斯兰教建筑
清真寺是伊斯兰教建筑的主要类型,它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居民点中必须建立的建筑。清真寺建筑必须遵守伊斯兰教的通行规则,如礼拜殿的朝向必须面东,使朝拜者可以朝向圣地麦加的方向做礼拜,就是面向西方;礼拜殿内不设偶像,仅以殿后的圣龛为礼拜的对象;清真寺建筑装饰纹样不准用动物纹样,只能是植物或文字的图形。
由于中国各地的建筑技术及材料的不同,因使用要求而引发建筑规模、附属建筑、工艺特点、地方风格的不同,结果产生了形式各异的清真寺建筑。从形制原则上可分为两大类:回族清真寺与维吾尔族清真寺
回族清真寺:是汉文化同伊斯兰文化的结合体。首先,它采用了汉族建筑的院落式布局原则,组合成封闭形的院落,并且有明确的轴线对称关系。如四川成都鼓楼街清真寺、天津大伙巷清真寺。其次,大量应用了中国特色小品建筑,如牌楼、影壁、砖门楼、屋宇式门房,甚至作为伊斯兰教的特色建筑邦克楼,亦做成亭阁式样。有些清真寺重复应用上述小品建筑于总体布局中,更强调出中国的传统特色。如济宁东大寺在大殿前布置了四道门才达到主体建筑。再有,回族清真寺大殿的屋顶组合亦是一项有成就的艺术创造。由于一般礼拜殿的空间纵深很大,同时又要解决采光与防雨的问题,故回族礼拜殿多为组合式坡屋顶,多者达五座屋顶勾联相接。这种形制实例很多,如北京牛街清真寺、宁夏同心韦州大寺、宁夏石嘴山清真大寺、山东济宁西大寺等皆是。另外,清真寺为进一步强调屋顶的华美性,在组合屋顶之上再加上高峻的亭阁。如天津大伙巷清真寺的后殿部分并排设计了五座重檐方亭和六角亭,亭阁比例瘦长,冲天挺拔之势异常显着,与阿拉伯伊斯兰教建筑中尖塔式邦克楼有异曲同工之妙。最后,回族清真寺的内檐应用了大量传统的汉族建筑的装修装饰手法,又与伊斯兰文化相结合。如北京牛街清真寺礼拜殿的隔断采用中亚形式的尖拱券及阿拉伯文字图案的券边,但券身上又布满红地沥粉贴金的缠枝西番莲图案,产生一种融合的艺术风貌。此外,中国传统的砖雕、木刻,也在清真寺中大量应用,有些雕刻品几乎成为珍贵的艺术品。
维吾尔族伊斯兰教建筑:以南疆地区最为典型。由于这个地区干旱少雨,冬夏分明,以及历史上与中亚交往甚密等原因,当地建筑多采用木柱密肋式平房或土坯拱及穹窿顶的建筑,与内地建筑有较大的不同。维吾尔族礼拜寺及礼拜殿是非对称式的布局,没有严格的轴线对位关系。礼拜殿大都是横长形状,圣龛也不一定在中心。寺院内皆有较大的庭院。其入口多建有高大的穹窿顶拱门及邦克楼,建筑华丽醒目,往往成为广场上的主景建筑。礼拜殿分为内殿与外殿,供冬季和夏季做礼拜时分别使用。内殿面积小,较为封闭;而外殿面积较大,使用时间也长,按照地区传统风格,外殿作成密肋平顶横长的敞口厅形式,空间变化少。礼拜殿的柱梁构架完全坦露,柱网排列规整,平面简单。柱身高且细,故厅内柱列虽多,但无压抑密实的感觉。柱身油饰颜色一致,常用绿色或赭色、蓝色,天棚为白色,风格简洁、明快、开敞、较少神秘感。礼拜殿的装饰集中在圣龛、藻井、花窗、柱头几个部位。圣龛周围一般用维吾尔族特有的石膏花饰装饰起来,四方连续的几何纹是主要的纹样,线路间填绘彩色颜料,造成纤巧华丽的效果。天花的重点部位点缀着藻井。礼拜殿的内外殿之间的门窗常装配有棂花格窗,是较为细密的几何纹样。柱身明显分出柱头、柱身、柱裙三部份,柱头多用放射状的小尖拱龛点缀起来,形同盛开的花朵。维吾尔族礼拜寺建筑装饰中的型砖拼花技术亦有很高的成就,突出的实例为吐鲁番的额敏塔。该塔高达40余米,环绕塔身砌筑出不同纹饰的拼砖图案,同时随着塔直径的收缩率而调整砖的尺寸及砌筑灰缝,以保持图案的完整构图。维族礼拜寺装饰特点是大量运用几何纹样,采取并列、对称、交错、连续、循环等各种方式形成两方或四方连续的构图,变化无穷。这种刚直中又带有纤巧的艺术风格,在中国的建筑装饰图案中是独具一格的。
㈢ 查拉库清真寺怎么样
想去前晚在攻略上看到的Aramgah-e Shah-e Cheragh(查拉库,伊朗最大古老的之一清真寺) 看到的攻略上说是24小时开放,但是只对穆斯林,问酒店前台说,可以进寺但是不能进大殿,去了以后才知道是可以进去的,不能带包带相机,门口有免费寄存,男女区域分开,女的还要披上更严实的袍子。进去以后才觉得,这是此行最震撼的景象。非常大的殿堂,彩色玻璃装饰出非常富丽堂皇的景象,很大,但是很安静,有人就坐在靠墙地方休息,有人亲吻着大箱子形状的龛,喃喃祈祷,我透过龛上的柱子看进去,似乎摆的是个小椅子,基督教和伊斯兰教都会在教堂营造出神的伟大,衬托出人的渺小,甚至自惭形秽,这点佛教倒是没有,没有一个寺庙会是富丽堂皇的。虽然不让拍照,但是实在想告诉大家这里有多值得来,所以用手机路上偷拍了几张。我想,我一没有不尊重伊斯兰教,二没有拍穆斯林,更没有对宗教的丑化之意,让更多人看到如此伟大的伊斯兰清真寺,安拉不会怪罪我的吧。先看院子,很大!
㈣ 伊斯法罕皇家清真寺有哪些特点
伊斯法罕皇家清真寺(Masijid—i—Shal)建于1629~1638年,创建者为国王阿拔斯,位于伊朗伊斯法罕市中心皇家广场南面,其正轴线朝向麦加,由礼拜殿、内院,正殿的高大的穹隆顶和华丽的门殿组成,左右是秀美的光塔,高44米,均饰有各色釉瓷、琉璃镶嵌。这个清真寺的造型与装饰均居波斯伊斯兰教清真寺之首,也可以说是世界一流建筑。
㈤ 回族 清真寺是干吗的
清真寺,也称礼拜寺,是伊斯兰教穆斯林礼拜的地方。有伊斯兰教信仰的回族也就是穆斯林
㈥ 星期五清真寺怎么样
聚礼清真寺又习惯叫做星期五清真寺,因为穆斯林都是在星期五进行集体礼拜,进行这样活动的清真寺就叫做聚礼清真寺,是每个穆斯林城市必备的宗教设施。公元644年阿拉伯人来到这里,由于他们宣布,只要在神的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没有任何区别,所以阿拉伯军队不战而胜。阿拉伯人摧毁了拜火教神庙,建起了最初的清真寺。据说,伊斯兰教在刚刚传到波斯的时候,每到一个城市,必先修建清真寺,因为礼拜的时间是星期五,这些清真寺大多以“星期五”冠名。所以,在伊朗各地,有很多星期五清真寺。这座伊斯法罕的星期五清真寺绝对与众不同,钻出巴扎里那些迷宫似的小道,远远的就能看见一座灰头土脸的穹顶突出于一个个泥砖火柴盒的上方。光秃秃的,看不见半片耀眼的蓝瓷,这座清真寺融合了四座不同时代的宗教建筑,体现了八百多年来建筑风格的演变。泥砖素朴的色彩,无需耀眼的浮贴,美丽终究会褪去,素朴,谦虚的存在,岁月琢磨之后隐隐约约更显其光亮,愈加令人欣赏。
㈦ 伊朗有什么好玩的地方哪些景点必去
1、粉红清真寺还有696条相关问答,更多伊朗新奇玩法,点击查看
㈧ 穆斯林的清真寺是干什么用的
清真寺是穆斯林举行礼拜、穆斯林举行宗教功课、举办宗教教育和宣教等活动的中心场所。
清真寺系阿拉伯语麦斯吉德意译。《古兰经》云:“一切清真寺,都是真主的,故你们应当祈祷真主,不要祈祷任何物”。
中国唐宋时期称为堂、礼堂、祀堂、礼拜堂,元代以后称寺、回回堂、礼拜寺,明代把伊斯兰教称为清真教,遂将礼堂等改称清真寺,沿用至今。西北地区回、东乡、保安、撒拉等族穆斯林,至今仍沿袭原称麦斯吉德,或称哲马尔提。
(8)伊朗清真寺是干什么的地方扩展阅读:
早期清真寺的建筑简朴无华,如麦地那先知寺主要由围墙圈成院落供礼拜,房顶供唤拜,再设一简单讲台供宣教即可。
其后随着穆斯林建筑艺术的发展,结构严整、雄伟壮丽和带有装饰艺术的建筑群相继出现。清真寺的主体建筑是礼拜大殿,方向朝向麦加克尔白。大殿正面墙中有凹壁,左前方有阶梯形讲坛。
较大的清真寺还有宣礼塔。塔顶呈尖形,故称尖塔,系唤拜之用。一般清真寺有1~4个尖塔,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的素丹艾哈迈德清真寺有6塔,麦加圣寺有7塔。
还有沐浴用的水房。在伍麦叶王朝哈里发瓦利德时期出现了穹窿建筑,多数是由分行排列的方柱或圆柱支撑的一系列拱门,拱门又支撑着圆顶、拱顶。建筑物外表,敷以彩色或其他装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