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伊朗资讯 > 美国公民怎么看待伊朗事件

美国公民怎么看待伊朗事件

发布时间:2022-07-01 06:13:20

‘壹’ 美国一旦和叙利亚、伊朗开战,美国人的动机是什么

我个人认为B选项仅仅是美国开战的口号罢了,美国要的是个有能力的亲美政权。A项是正确的。美国利益有很多,经济,政治,军事上都有。经济上主要是指石油,如控制伊朗,波斯湾沿岸产油国就全归美国掌控了,世界石油资源会被美国控制,控制世界经济命脉,进而控制世界的政治,这其中包括了政治利益。伊朗北部与俄罗斯接壤,占领伊朗可进一步削弱俄国在中东地区的影响力,从而进一步削弱俄国在世界的影响力,军事上可对俄罗斯本土产生威胁,以便削弱俄罗斯——美国的老对手。对于中国,可控制中国石油资源命脉,抑制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对中国未来的发展起抑制作用。
我认为攻打叙利亚主要动机是维护美国的盟友——以色列的利益。还有让美国的势力深入到巴尔干地区,扩大对该地区的影响。减少叙利亚对欧洲的威胁,削弱俄国海军力量。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贰’ 美国到底敢不敢入侵伊朗本土

敢是敢,但代价会很大,所以美国会克制自己不直接入侵伊朗本土。很有人可能觉得美国是一个失控的国家,但实际上美国也许算是世界上自控能力最好的国家之一,因为按照美国的国家利益来看,全世界到处都是它的敌人,同时它又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如果自控力不好,早就开干了。
哈梅内伊视察伊朗核设施

除此之外,即使川普昏了头脑执意攻打伊朗,也很难通过国会的授权。伊朗导弹固然打不到美国本土,但依然能够够得着美军的军事基地,这意味着美国军人的生命时刻处于危险中。甚至伊朗有可能直接针对普通美国公民采取行动。这可不是开玩笑的。要是让美国人民得时刻警惕着自己脑袋会不会搬家,那他们手中的选票会让特朗普明白,美国总统不是那么好当的。

‘叁’ 美驻伊拉克大使馆附近遭袭,为何美国政府却把锅甩给伊朗

因为石油问题,或许制造打击伊朗的借口,把锅甩给伊朗更好掌握国际舆论,也有可能是美国的苦肉计。也使得本来在蠢蠢欲动的石油战争危险情势进一步升级。所以美驻伊拉克大使馆附近遭袭,美国政府才把锅甩给伊朗,使得国际舆论站自己有利的一方。

美方要实施这种栽赃陷害行动,能轻易找到很多组织机构来具体操作,实施这次袭击事件的最大可能性,是美方操纵的一次战略性战术行动,一个小小的苦肉计。目的并不是为了制造打击伊朗的借口,而是为了在该地区保持或升级紧张状态,缓解美国国内的非法战争抨击,和国际社会的反战压力,以维持在该地区大量驻军,甚至增派军队,以实施后续战略行动。所以美驻伊拉克大使馆附近遭袭,美国政府才把锅甩给伊朗,使得国际舆论站自己有利的一方,制造打击伊朗的借口,把锅甩给伊朗更好掌握国际舆论。

‘肆’ 如何看待美国与伊朗的冲突

美国是为了避免原子战争。到目前为止,美国核武器是最强大的,但是他没有向任何国家投置核武器。二战投给日本的不是原子弹,而是常规超巨型炸弹,使用的是心理战。现在才解密。美国认为伊朗国家会真正使用核武器,他认为伊朗国家没有道德底线承担风险。这就是一个国家的第六感官。所以美国要扫除伊朗的核武器设施。

‘伍’ 美国制裁伊朗高官是怎么制裁的

美国财政部10日宣布制裁伊朗8名高官和矿业公司等,以回应此前伊朗对驻有美军的伊拉克军事基地实施导弹袭击,进一步减少伊朗资金来源。

美国财政部发表声明说,被制裁的8名伊朗高官包括伊朗最高国家安全会议秘书阿里·沙姆哈尼和伊朗武装部队副总参谋长穆罕默德·礼萨·阿什蒂亚尼等人。制裁还涉及17家伊朗金属生产商和矿业公司等。

美财政部长姆努钦当天在白宫记者会上说,被制裁高官均涉嫌参与此前伊朗导弹袭击驻有美军的伊拉克军事基地事件,对伊朗金属矿业等实施制裁会大幅减少伊朗政府的资金来源。

根据美方相关规定,受制裁对象在美国境内的资产将被冻结,美国公民不得与其进行交易。

白宫在一份声明中说,总统特朗普当天签署行政令,授权财政部制裁包括建筑、矿业、制造业和纺织业在内的多个伊朗经济行业。声明称,此举旨在进一步减少伊朗可用于发展核项目、资助“恐怖主义”、施加“恶意地区影响力”的资金来源。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下属“圣城旅”指挥官卡西姆·苏莱曼尼在伊拉克巴格达国际机场外遭美军空袭身亡。据伊朗媒体报道,伊斯兰革命卫队8日凌晨向驻有美军的两个伊拉克军事基地发射了数十枚导弹以示报复。特朗普随后表示,伊朗袭击并未造成美方人员伤亡,美国将对伊朗实施新的经济

制裁。

‘陆’ 有人说美国绝不敢打伊朗,为何这样说

因为对于现在的美国来说,如果美国去攻打伊朗,对于美国来说一点好处都没有,反而会觉得一身骚。

美国一直以来都看伊朗不顺眼,一方面是想要掠夺资源,另一方面伊朗想要研究核武器,让美国很不满意,但是他们也不会直接出兵攻打伊朗,因为美国如果直接重新攻打伊朗,一方面是会让自己的经济倒退,另一方面那些和美国竞争的国家,一定会在这个大乱的时候趁机反抗美国。

另一方面本来就有很多国家看美国不顺眼,在这个时候如果美国真的直接和伊朗对战,一定会有很多国家开始支援伊朗,那么美国估计就真的得和伊朗打下去了。

‘柒’ 美国和伊朗的问题,中国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1:肯定不能鼓励任何一方开战。这是最大的方向
2:敦促伊朗更加公开其核设施,证明其没有发展核武器,消除战争发生的缘由。也防止伊朗擦枪走火给美国开战的理由。
3:警告美国不要对伊朗开战。
4:不能答应美国和欧盟的要求去停止进口伊朗原油。应该继续不中断的进口伊朗原油。这样伊朗就有了敢于和美国对峙的底牌。

‘捌’ 美国历史上的“水门事件”“伊朗事件”是什么

水门事件或者水门丑闻,是美国历史上最不光彩的政治丑闻事件之一,是关于总统竞选的政治丑闻。

伊朗门事件是,美国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被揭露,从而造成里根政府严重政治危机的事件,因人们把它与尼克松水门事件相比,故名伊朗门事件。

水门事件:
在1972年的总统大选中,为了取得民主党内部竞选策略的情报,1972年6月17日,以美国共和党尼克松竞选班子的首席安全问题顾问詹姆斯·麦科德(James W. McCord, Jr.)为首的5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由于此事,尼克松于1974年8月8日宣布将于次日辞职,从而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辞职的总统。有相关影视作品与此相关。

伊朗门事件:
1986年11月4日,出席庆祝德黑兰青年学生占领美国使馆7周年集会的伊朗议长拉夫桑贾尼突然宣布,麦克法兰曾秘访伊朗,时间是1986年5月28日。当时,麦克法兰带着4个人,装扮成机组人员,手持伪造的爱尔兰护照,乘一架装有武器零件的飞机抵达德黑兰国际机场。他带来了里根总统给伊朗领导人的亲笔信,信中要求改善美伊关系,要求伊朗帮助释放在黎巴嫩的美国人质。此外,他还带来了几件礼物,其中有一本里根亲笔签名的圣经,一块象征美伊打开良好关系的钥匙形蛋糕和准备赠给伊朗官员的象征美国可以向伊朗提供武器的几把科特式手枪。拉夫桑贾尼声称,他下令将麦克法兰及其随从软禁在旅馆达5天,此后,他们被驱逐出境。
犹如平地里刮起了一阵狂风,整个世界都被震惊了。 目瞪口呆,兴高采烈,惊慌失措……这就是各种人听到这两条消息后的最初表情。当然,反应最灵敏,行动最快的要数那些“唯恐天下不热闹”的西方记者了,他们立即施出浑身解数,连篇累犊地追踪采访报道。多次的新闻大曝光,使这股狂风越吹越大,终成暴风骤雨之势。
阿拉伯国家对此的反应有的强烈,有的温和,有的沉默。最感恼火的是伊拉克,“感到被出卖了”,但是,一贯强硬的萨达姆·侯赛因总统又不准备“同美国断交”,认为这是以色列“不惜采取任何手段破坏美国同阿拉伯国家关系”的阴谋。埃及总统穆巴拉克和约旦国王侯赛因·伊本·塔拉勒则表示震惊和失望,批评美国的作法“使华盛顿丧失了在这个地区的信誉。”更多的阿拉伯国家则默不作声,各怀心思。
美国的西欧盟国也在埋怨,一些官员认为:“我们有种受到愚弄的感觉。”他们批评美国违背了它曾经要求它国恪守的信条,表面上振振有词地宣称决不向恐怖主义分子妥协,并不遗余力地反对向伊朗出售武器,暗地里却另行其是,这损害了美国在其盟国中的信誉。
美国国内的反应,犹如一场强烈的政治地震。 美国虽然是世界头号军事和经济强国,但是越南战争的失败,经济实力的削弱,水门事件和1979年伊朗人质危机,使美国人感到国家实力的衰落,对国家的信心也随之动摇。前总统卡特的私人民意调查专家卡特尔写道:“美国正处在深刻的危机中,这场近乎无形的危机不同于南北战争或大萧条。它与其说是物质危机,毋宁说是心理危机,信任危机,它表现为人们对未来失去信心。”但是,进入80年代以来,雄心勃勃的里根总统似乎给美国注入了活力,美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有所恢复,外交较为活跃,美国的对手苏联则面临许多困难,不得不从世界各地收缩。这些“重振美国”的努力,重塑了公众对国家力量的自信,恢复了“美国第一”的优越感。美国人的心理“越来越平衡”了。里根的声望在执政6年来也达到了高峰。
然而,此时此刻,从黎巴嫩和伊朗传来的消息又使美国人的心理难以平衡了。新闻界和国会就象炸了窝似的,闹得满城风雨,批评和指责如同狂潮般席卷而来:政府同关押人质者谈判,违反了政府宣布的一贯政策,即决不同恐怖主义组织做交易,决不同伊朗,利比亚之类的“邪恶国家”谈判;向伊朗运送武器破坏了美国国会通过的禁止向伊朗运送武器的法律和在两伊战争中严守中立的法律;秘密外交活动背着国会进行,违反了行政当局应定期向国会通报秘密活动的法律。激动的批评者们最后集中于一个声音:“里根总统必须出来向美国人民澄清事情真相!

‘玖’ 美国将如何对待伊朗

可能美国也会平了伊朗in
no
time
有时候美国人误把伊朗人当伊拉克人看
在美国歧视还是有的

‘拾’ 美国和伊朗的对峙问题的社会观点

美伊对峙实际上是美国为维护自身国际霸主地位,应对他国挑战不得已而采取的措施。是冷战格局的一种延续,如果不遏制伊朗的发展,则美国就无法将能源作为控制世界各国的一种手段,美国频繁对中东国家出手的原因就在于此。在地缘关系上,美国与俄罗斯、中国相比有着先天的劣势,要让波斯湾沿岸的几大石油国加入自己的阵营,如果不动用武力威胁,则大部分国家都会倾向于同邻居俄罗斯建立更为密切的关系。而一旦动用武力,打击伊拉克,阿富汗,则会引起同为什叶派穆斯林领导的伊朗等国的反感,当前美伊对峙的局面也是先前美国强硬干预留下的后遗症。从美国的国际立场来看,这场对峙是有必要的;但从美国的国家发展角度来看,对峙势必会对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两国冲突一旦爆发,没有一方能够毫发无损。其实这也是美国从二战结束到现在的种种举措我们国家都能过理解,却又不置可否、甚至公然反对的原因。

阅读全文

与美国公民怎么看待伊朗事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中国身价上亿的有多少个人 浏览:345
越南语4c是什么尺寸 浏览:903
额温枪出口伊朗需要什么认证 浏览:12
印尼香烟里加的什么 浏览:695
意大利什么时候解除管控措施 浏览:365
英国留学现钞怎么用 浏览:459
意大利周围还有什么国家 浏览:891
伊朗为什么要打枭龙 浏览:894
英国招农民有多少人 浏览:954
中国累积治愈多少人 浏览:691
印尼国全称是什么 浏览:652
cisco中国有多少人 浏览:256
去泰国再到越南怎么签证 浏览:276
印度恒河祭祀多少年了 浏览:539
伊朗人怎么看孟晚舟 浏览:884
通过什么物流把东西送到越南 浏览:857
越南当兵最怕什么 浏览:961
洪森为什么能亲越南 浏览:950
中国人如何饮印度茶饮 浏览:840
印尼巴士怎么改天气 浏览: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