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980年间,伊拉克和伊朗在处理边界领土争端时采取了什么措施其结果如何
1979年,伊朗爆发了霍梅尼领导的伊斯兰革命。之后,它与领国伊拉克的关系迅速恶化。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借口为抵御“伊斯兰革命”,悍然向伊朗发动军事进攻,从而引发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战争长达8年。
造成两伊交战的原因相当复杂。首先是两国之间的领土纠纷,其中最突出的是关于阿拉伯河的划界问题。这一由来已久的争端可以一直追溯到奥斯曼帝国与波斯帝国争雄时期,当时双方曾在阿拉伯河流域长期争斗。而英、俄殖民势力的逐步插手使两国的纠葛变得更加复杂。1913年11月两大帝国在英俄裁定下,签订《君士坦丁堡议定书》。1914年根据上述议定书组成的划界委员会又达成了会谈纪要,规定阿拉伯河除靠近波斯的霍拉姆沙赫尔一段以河道深水线划界外,其余部分以伊朗一册浅水线为界,整个河流的主权属于奥斯曼帝国。1937年7月,独立后的两伊在德黑兰缔结边界条约,商定伊朗阿巴丹附近约4公里长的阿拉伯河改为以河道深水线划分,其余部分仍遵照《君士坦丁堡议定书》之规定。
随着石油资源战略地位日益突出,伊朗日益不能容忍阿拉伯河这一重要的油船航道为伊拉克所控制。况且随着石油出口而带来的财富增长,两国统治者多少滋长了扩张地区影响力,进而称霸波斯湾的野心,并视对方为最强劲的竞争者。1969年,伊朗国王巴列维单方面废除1937年的边界条约,两国一度因此断交。1975年3月,在石油输出国组织阿尔及尔首脑会上,巴列维国王和萨达姆总统达成了解决边界纠纷和发展睦邻关系的协议,即阿尔及尔协议。双方同意以阿拉伯河主航道中心线为两国水上边界,并决定依照1913年议定书和1914年会谈纪要勘测陆地边界。伊拉克当时在边界问题上做出比较明显的让步,是为了换取伊朗停止对伊拉克库尔德族分离势力的支持。霍梅尼在伊朗建立伊斯兰共和国以后,伊拉克认为在边界划分中让步的前提已不存在。1980年9月17日,萨达姆总统正式宣布废除阿尔及尔协议。不久,阿拉伯河两岸成为两伊战争的主战场。
两伊战争开始后,各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曾多次进行调停。面对战争扩大化的危险,联合国安理会于1987年7月通过598号决议,再次做出结束战争的努力。该决议规定:(1)两伊立即停火,并将军队撤至国际公认的边界内;(2)在敌对行动停止后,立即释放和遣返战俘;(3)由联合国秘书长和两伊协商,委托一个公正团体调查冲突责任问题;(4)由联合国秘书长会同两伊及其他有关国家审查保持该地区安全与稳定的措施。该决议得到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一致支持,并首次引用联合国宪章第39条和第40条,规定如有一方拒绝执行,安理会将“开会审议确保决议获得遵守的进一步措施”,即实施制裁。从而对两伊构成了强大压力。
两伊此时都已战至精疲力竭。伊拉克立即接受了联合国决议,而伊朗自恃占有伊拉克的法奥半岛,在讨价还价中地位有利,职责联合国决议没有明确战争责任而拒不接受。1988年4月,伊拉克军队发动攻势收复法奥地区,并趁势攻入伊朗境内。同时,美国等西方国家一再要求安理会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在外交和军事双重压力下,伊朗被迫于7月18日宣布接受598号决议。8月20日,双方正式停火,长达8年的两伊战争终于结束。战争结束时,两国的分界线恢复到了战前的情况。
2. 伊朗如何将10万大军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况下派到了叙利亚
有专家表示,伊朗石油的出口是美国无法阻拦的,伊朗并非一个孤岛,即使无法通过霍尔木兹海峡运输石油,也可以通过其他的路线出口石油,而世界对石油的需求注定了美国无法用这种长臂法则直接干涉其他国家的战略能源输送。
3. 美国背信弃义制裁伊朗,伊朗如果失败了,结局会如何你怎么看
如果伊朗失败了,那么伊朗将面临着一个十分严峻的局面。因为单就两国国力对比,美国确实无论在军事实力还是经济实力上都领先伊朗好几个层级。伊朗想要反抗,基本就是胳膊拧大腿。
而一旦一个国家的经济发生动摇,那么这个国家离动荡也就不远了。如果美国真的实现了对伊朗政权的更替,中东地区将处于巨大的混乱之中;欧盟也将受到巨大冲击,难民问题、能源问题、金融问题将纷至沓来;俄罗斯的处境将变得更加艰难;美国对中东石油的控制将更加严格。
所以一旦伊朗出现巨大的国家问题,附带会有一系列周边伤害。这是很多国家不想看到的。欧盟土耳其及伊朗周边国家会力挺伊朗,所以综合各种因素来看目前美国的阴谋并不能得逞。
4. 伊朗大使馆人质事件究竟是怎么回事
5. 三角洲六伊朗最后一关的叛军统领怎么打不死
能 你得多打几枪
6. 20多万苏联军队占领了伊朗,为何最后不得不全面撤军
在这个问题上,苏联方面做出了让步。从苏联的角度来说,这次吃亏了。在此之后,苏联一方面加紧研究自己的原子弹,另一方面加强自己的陆军建设。为何要发展陆军呢?因为苏联暂时没有原子弹,也就只能用陆军装甲部队的优势来抵消对付的优势。美国固然拥有原子弹,但美国陆军装甲部队的数量有限,面对强大的苏联陆军,美国也没有底气。这就形成了一个新的平衡点,在伊朗问题上的较量已经是美苏之间矛盾的体现。随着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和马歇尔计划的开始,美苏之间的冷战逐步展开。1949年秋天,苏联的原子弹试爆成功,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结束。
1946年,世界上发生了这样的事情。美国和苏联在1945年似乎关系密切,但在1946年已经发生了冲突。在伊朗问题上,美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矛盾。为了迫使苏联撤军,美国甚至使用了核威胁。那么,苏联军队是怎么在伊朗搞到的?他们为什么退出?
2、 为了迫使苏联撤军,美国首次使用核威慑力量
当然,依靠伊朗自己的力量无法赶走苏联军队,因此伊朗国王巴列维向美国总统杜鲁门求助。杜鲁门自然理解伊朗的重要性,并建议将此事提交联合国处理。因此,联合国设立的第一件事就是对付伊朗和苏联。然而,苏联并不打算撤军。最后,杜鲁门做到了。1946年2月,杜鲁门要求驻扎在伊朗的苏联军队在1946年5月1日前从伊朗撤军,否则后果自负。当时,一些美国媒体开始吹嘘“300颗原子弹压平了……”。事实上,美国根本不会有那么多原子弹。这只是一种核威慑。当时,全世界只有美国拥有原子弹。因此,在美国的要求下,苏联最终从伊朗撤军。不过,为了挽回面子,苏联并没有在5月1日撤军,而是在6月才撤军。
7. 美国到底要怎么处理伊朗
因为美国全面制裁伊朗,依靠石油出口的伊朗经济已经是哀鸿遍野了。当然美国这种霸道的外交手段,让欧亚许多国家都跟着受牵连。只可惜美国太强了,大家都怕得罪它,只能捏着鼻子人倒霉了。可是,别的国家可以换个石油供应商,伊朗可就不行了。原本伊朗就是石油出口大国,石油出口的外汇收入是最主要经济来源。现在相当于一个人突然丢了工作,没有工资的生活得有多糟呀。
(沙特在也门丢失大量装备,也的确应该补充补充了)
不过,不管美国和伊朗最终会不会真打起来。伊朗周边的国家可是不得不防呀。伊朗的体量在西亚地区实在是太大了。伊朗人口 有8000万、沙特才3200万人、伊拉克才 3700万人、那些小国就更别提了。
埃及 到是有一亿人口,但是埃及算非洲国家。这里面最急迫的就是沙特了。毕竟,沙特在中东因为宗教话语权问题,和伊朗矛盾重重,甚至比和以色列的矛盾都大。而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更是屡屡打了沙特的脸。所以前几天,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以“伊朗行动危害地区安全”和“也门胡塞武装威胁增加”为由,宣布美国进入“紧急状态”,从而绕过国会,开启向沙特出售军火的行动。
紧急向沙特和阿联酋出售了价值81亿美元的军火,并且向中东增派3000名士兵。这其实是个一箭双雕的妙招。
8. 1979年伊朗人质事件怎么解决的
1980年底,美国国内政局发生了变化。在11月举行的美国大选中,里根当选为新总统。他在竞选时就严厉谴责伊朗扣押人质的行为。伊朗政府感到,里根上台后很可能采取比卡特更为强硬的政策,如果在新总统上任前解决这一问题,可能会减少一些麻烦。
在这种形势下,伊朗和卡特都渴望在卡特离开白宫之前解决人质问题。后来,美国与伊朗经多次接触,双方同意由阿尔及利亚出面调解。
美国立即派出一个秘密使团前往伊朗进行谈判,双方终于在1981年1月19日达成协议,持续一年多的人质问题最终得以解决1月20日,一架阿尔及利亚飞机载着被获释的人质离开德黑兰前往阿尔及利亚。
人质们立即飞往位于西德法兰克福的美国空军基地。前总统卡特以现总统里根特使的身份在那里接待了他们。在进行了身体健康检查和事件汇报后,他们飞回华盛顿并受到英雄般的欢迎。对于某些人而言,这个仅仅是为这个国家对里根就职典礼的庆祝增添了一丝喜庆气氛。
(8)伊朗叛军最后怎么处理扩展阅读:
伊朗人质危机历史背景:
数十年来,美国一直是伊朗国王穆罕默德·礼萨·巴列维的主要支持者。随着民主进程发展,1953年改革派穆罕默德·摩萨台当选上伊朗首相。在阿贾克斯行动中,美国中央情报局帮助巴列维国王和保守派发动政变推翻了摩萨台。
前后八位美国总统为巴列维国王提供了大量的军事和经济援助,用以换取伊朗的石油供应,以及在中东的战略存在。那些反对巴列维国王的人(因为他20世纪60年代早期曾许诺自由及改革,后却食言)对于美国的做法非常反感乃至愤怒。
而巴列维国王及其亲信中饱私囊,奢侈地按照西方的生活方式生活,让国内的宗教保守人士十分愤怒。社会及宗教人士的不满情绪汇合在一起,最终爆发了伊朗革命将巴列维推翻。1979年1月他流亡国外。
“伊斯兰革命”运动结束了巴列维家族对伊朗长达半个世纪的统治,取而代之的是以霍梅尼为代表的神职人员执掌政权的“伊斯兰共和国”。
新政权希望借助伊斯兰教什叶派的意识形态改造伊朗:神权统治,均衡贫富,扶持弱势群体,禁止西方文化,严格按照伊斯兰教的原教旨推行社会伊斯兰化,美国和以色列被列为伊朗的头号敌人。
“伊斯兰革命”带来的另一方面的压力与影响是,大批旧政权的高级军政官员遭到囚禁或处决,王室财产被没收,富人们纷纷出逃,象征美国文化的可口可乐、肯德基、麦当劳连同酒吧、咖啡馆、电影院、红灯区、赌场被一扫而光。
伊斯兰教清规戒律渗透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昔日一向时尚的德黑兰妇女蒙上了黑纱和长袍,街头巷尾挂满和涂满了“打倒美国”的口号。但是当人们走过市中心最繁忙的高架桥旁,却不能不想起美国。
体制的改变,再加上与美国的势不两立,伊朗一时间几乎成为国际社会的弃儿。
美国曾想减少伊斯兰革命对自身的影响,并也曾尝试与伊朗的新政权建立关系。但是1979年10月,巴列维前往美国治疗淋巴瘤,此事激怒了伊朗的革命者。
9. 三角洲特种部队6伊朗任务第六关匪首打不死怎么办
伊朗第6关
Rebel Mountain Stronghold
山上的叛军大本营
时间:2005年5月24日 17点
位置:伊朗,Yasuj
1)形势
Haatim Jaareh Bin Shamin Kalb将军(好长的名字)和他的军队消失在他们在山上的大本营。他们捕获了一个三角洲队员作为人质,并且在大本营附近的城市中有三门苏制的zu-23 AAA防空炮,用他们来防止一些来自空中的威胁。
*天气:尘土弥漫而且炎热的晴天
*地形:沙漠山地,略微有些植物
*敌人:大约250名叛军手持ak47和rpg火箭筒,装载7.62毫米机枪的轻装甲战车,3门苏制的zu-23 AAA防空炮
*朋友:三角洲队员人质
2)任务
*行动单位:三角洲5小队,160特航团
*行动方式:乘坐黑鹰进入,炸毁3门苏制的zu-23 AAA防空炮,攻击山上的大本营,干掉Kalb将军。
*行动时间:立即行动
3)执行
*行动意图:解除城市的防空武装,定位并且消灭Kalb将军
*行动概念:叛军捕获了一支三角洲部队,在一个古老的避难所进行豁免交换。在附近的城市放空炮队空中支援是个威胁,干掉他们空中支援可以协助最后对叛军的进攻,并且阻止Kalb将军的逃脱。
4)装备
*saw机枪,散弹枪,炸药包
沙漠的风沙特别大,有时候把眼睛也弥了,我和队友们乘坐着黑鹰心情比较复杂:这可能是最后的任务了,不知道是高兴还是紧张,因为这次要攻击叛军的大本营了。黑鹰降了下来,叛军迎接我们的是子弹、rpg火箭弹和疯狂向我们冲来的加装7.62毫米机枪轻装甲车,我用黑鹰上的m134解决了3辆前来送死的轻装甲车,然后和队员们一起向第一门防空炮移动。不知道队员们怎么想的,每到一个路口都要我先清除手持rgp的叛军分子,和他们说,他们说我手里的家伙比他们厉害,死活不肯出去,恨不得先把他们给解决了。这时的敌人还特别疯狂,可能是最后的据点了,他们前赴后继,个个都不怕死,最烦人的就是楼顶上的rgp攻击手,打了一个又来一个,不好好对付他们,估计我的小命难保。好不容易摸到了第一门防空炮所在的大楼,顺着梯子爬上了天台,消灭守卫后,炸毁了第一门炮。接着再向第二门炮移动,当拐过几个小街,山上古老的防御城堡出现在眼前,同伴们不约而同的惊呼了起来。没时间观赏了,大家快速推进,一路仔细的消灭前来拦截的叛军士兵和武装车,在一个弹药箱附近的高楼上炸毁了第2门炮,在一个较为豪华的建筑中找到了被捕获得三角洲队员,并且在顶上炸掉了第3门炮,不多一会,几架黑鹰快速飞来,建立起强大的空中支援,SAS特勤队员下了黑鹰前来救助着位三角洲队员。
终于进入最后的任务了,消灭Kalb将军,队员们的肾上腺急速上升,这下无所顾忌了,一路猛杀猛打,在空中强大的支援下,杀到了那个老城堡的门口,这个就是所谓的叛军大本营,确实豪华。我们在叛军大本营门口遇到了些抵抗,好在门口的破楼内有他们遗漏的弹药箱,不多时平息了他们的攻击。我们开始进入城堡,天杀的,消灭叛军同时还要注意脚下的地雷阵,好不容易杀到了内部大门,正对大门的破楼内两艇.50和一个榴弹发射器把大门给封锁了,那些该死的同伴又缩在门后不敢进攻了。我硬着头皮把这些攻击点一一敲掉,千辛万苦的打进了目标建筑,消灭了底层的守卫后,向2楼摸去,过不出所料Kalb将军就在这里,我毫不犹豫的举枪瞄准了他,扣下了扳机……
10. 伊朗局势开始走向缓和,他们此次究竟如何做到“对症下药”平息暴乱的
现在伊朗的局势已经逐渐的缓和了,对于这一次的暴力示威事件。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卫队采取了果断的处理方式,逮捕了很多煽风点火的人,而示威活动也慢慢的被平息。
伊朗方面有充分的理由证明这一次的暴力示威活动其背后的势力就是美国。谴责美国对于暴力示威人的支持,并且对于这些煽风点火的人将进行严肃的处理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