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伊朗有什么特色商品值得入手吗
伊朗的很多东西都值得购买,比如青金石,一些古玩,还有藏红花,茶等都是非常好的选择。
初到伊朗最好在机场将美元兑换成当地货币,所有银行卡(借记卡、信用卡)在伊朗都无法通用,因为伊朗是经济受制裁国家。除了购买大件商品的时候,商店会有POS刷卡机,但也是连接在第三国的终端(如迪拜等一些周边国家)汇率需要考虑一下。在伊朗国内消费需要用美金兑换当地货币。
在德黑兰的Ferdosi广场(Ferdosi Square)和Ferdosi大街(土耳其大使馆对面)附近有很多官方兑换点,在这些地方兑换是最安全、最方便的。第二个选择就是银行,紧急情况下也可以求助酒店。尽量避免在街上的私人兑换处换钱。
⑵ 伊朗特产有哪些 伊朗购物攻略
伊朗特产很多,比较出名的是波斯地毯、绿松石、藏红花。还有各种坚果,椰枣,鱼子酱举世闻名,开心果,苹果,葡萄,阿拉伯水烟、骆驼骨制工艺品等。
我发现人家伊朗人花钱真“大方”,关键是人家真“有钱”。拿着大把大把的钞票前往商场买东西,一些欲买大件商品的人干脆背上皮包、拉着皮箱,购物付款时,一捆一捆的钞票递上去。听向导一解释我才明白,原来,他们手中的货币贬值的情况比较严重。我就发现过几次,他们手中拿着大捆的钞票买回了毛毯等昂贵商品的情景。 普通市民购物,不像我们几个人是刷卡消费,他们几乎都是持着钞票去购物。 商场货物“随便拿” 在伊朗德黑兰购物,虽然商品奇缺,但相比我们国内而言,金银珠宝首饰应该相对便宜些。我们决定每人买上一两件,需要精心挑选,就像在国内担心买到假货一样。我们国内有许许多多超市,但没有听说金银珠宝也可以像挑选萝卜白菜一样随便选。德黑兰的这类商品不仅像我们在国内超市选购蔬菜糖果那样随意选,并且有许多小老板干脆就把商品摆在集市上任人选购,成交以后将是小东西换回大箱的钞票。 最有趣的是,当我们在一家金店选购首饰的时候,突然门外响起了铃声,店主说声“稍等”就丢下我们不管了。原来都到外面去祷告了。我抬头一看,果然老板和伙计尽数失踪,连向导也不见了踪影,只剩下我们几个人和一屋子金银财宝。店里柜台上没上锁,很多珠宝就散放在柜台上,我顿时觉得浑身不自在,建议大家到外面等。
⑶ 伊朗伊拉克最需要的商品是什么
伊拉克目前处于重建状态下,所以建筑材料是很需要的,该国的水果和蔬菜的价格一直是很高的,现在更高,可以考虑做这方面买卖~
⑷ 去伊朗需要带什么
呵呵,我也是下周去伊朗,那边我已经去过4次了,伊朗的气候大部分跟中国北方的气候差不多,只有个别的地方会很热,像Ahwaz城市,那边紫外线强烈,建议带点高防晒霜。女士进海关以后要戴头巾的,强制性的,只要盖住头发,侧脸就行,要不会有道德警察找你麻烦的。伊朗那边严禁喝酒的,这些酒精之类的东西就不用带了(医用酒精除外)。那边的食物你可能会不习惯,所以建议带些干粮备用。建议不在机场兑换里亚尔,进关以后找朋友兑换要损失少很多。还有要带些常备药品,肠胃药,感冒药,创可贴什么的。
伊朗特产就是干果,中国都有的而且那边价格也不便宜,但是他们的干果通常会裹上一层柠檬汁之类的东西,特别酸。我们经常带回来的东西就是藏红花那边叫saflon,这个东西是他们做饭的时候会放点,国内很贵的,建议去那边带点回来,有那种小袋的2~3g左右一袋,可以带回来送朋友,孕妇要禁忌。
⑸ 伊朗传统的农牧出口商品是
森林是伊朗仅次于石油的第二大天然资源,面积达1800万公顷。伊朗水产丰富,鱼子酱举世闻名。里海沿岸为暖湿农业区。农业多靠灌溉,主产小麦、大麦、棉花、甜菜、水果、羊毛等。伊朗水果、干果十分丰富,开心果、苹果、葡萄、椰枣等远销海内外,其中2001年伊朗开心果总产量为17万吨,出口量约9.3万吨,创汇2.88亿美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开心果出口国。
有5000多年历史的伊朗地毯编织艺术闻名全球,其精湛的工艺、美丽的图案、和谐的色彩搭配倾倒了无数文人墨客,留下了大量的诗歌、神话、绘画。波斯地毯已成为伊朗享誉世界的传统大宗出口产品。其他工业有纺织、食品、建材、地毯、造纸、电力、化工、汽车、冶金、钢铁和机械制造。农业比较落后,机械化程度较低。输出石油(占出口总值90%)、棉花、羊毛、地毯等,输入机器、钢铁、粮食、车辆等。
⑹ 出货到伊朗的话,会不会很麻烦,需要什么
出货到伊朗不会麻烦。
主要麻烦点再于要保证收货款的安全性。
如果你是用昆仑银行账户收款,那做伊朗简简单单,没什么麻烦的地方。同理,有些有昆仑银行的代理也是一样,只要你愿意花代理费,同样也没什么麻烦的地方。
如果是用第三国转账的方式收款的话,会稍微麻烦点,要做两份材料,一套用来报关和给银行收款结汇用,一套用来给伊朗外商清关使用。注意第三国转过来的货款不要用美金,用人民币跟欧元就可以。另外第三国转账的话不推荐使用中行的账户,中行的要求太苛刻,非常容易把货款原路退回去。
其他的话,就清关注意下,法检产品或者有要求要COI证书的产品,做个VOC认证,类似于国外产品入我们中国需要3C认证一样,这个COI证书不能少,不然会舍大取小,会浪费很多的钱和时间。当然,出口到伊朗的产品,原则上也是都要求PSI检验证书的,只是这份PSI检验证书,看外商的意思去吧,毕竟不是每个老外也都是原意老老实实按照该国家的要求走的。
其他的,应该没什么麻烦的地方了,按照正常的贸易就可以。
有需要其他了解的地方也欢迎追问或者直接问我,尽我所能解答吧,对其他的流程或者事务也都有了解,但是不如对伊朗VOC认证来的精通,毕竟是吃认证这口饭的。
ASCO-曾生
⑺ 伊朗的农业等经济发展状况是怎样的
农业在伊朗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伊朗农耕资源丰富,全国可耕地面积超过5200万公顷,占其国土面积的30%以上,已耕面积1800万公顷,其中可灌溉耕地830万公顷,旱田940万公顷。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农民人均耕地5.1公顷。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其综合收割机与拖拉机保有量分别为1.3万台和36万台。伊政府高度重视、大力发展农业,粮食生产已实现90%自给自足。
受到经济自由以及政府支出影响,包括政府所设立的基金已耗尽。估计服务行业的收益超越25%GDP的支出主要来自政府日常开支,包括军事、薪金以及社会服务。
市区化对于服务业带来了刺激。重要服务行业为公共服务,包括教育、商业、个人服务及旅游业。伊朗科学的收益达9亿美元(2005年),但过去15年未有显着的增长。2000年代早期伊朗将研发的国民生产总值调至0.4%,落后于已发展国家的平均值1.4%。2009年将会占国民生经总值0.87%以及将会达到2.5%。
交通及通讯的GDP总值预计在2013年提升至460亿美元,占全国6.8%。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在1996年建议伊朗在交通及通讯雇用340万人,在2008年增至20.5%的劳动人口。
伊朗拥有数千年文明史,自然地理和古代文明遗产丰富。伊斯兰革命前,每年到伊旅游都有数百万人。两伊战争后,旅游业遭到极大破坏。1979~1994年,到伊旅游人数年均不足10万。从1991年起,政府开始致力发展旅游业,旅游业逐渐复苏,2011年游客人数达300万,旅游收入20亿美元。伊全国有各类旅游组织、旅行社约3000个。德黑兰、伊斯法汗、设拉子、亚兹德、克尔曼、马什哈德是伊主要旅游地区。1980年代受两伊战争的影响,旅游业萧条,但近年有复苏迹象。2004年约1,659,000人前往伊朗观光,多数来自亚洲国家,主要包括中亚,另外有少数游客来自欧洲联盟及北美洲。最多人到访的旅游坏点是伊斯法汗、马什哈德及设拉子。有来自德国、法国以及其他欧洲国家前往伊朗的古迹进行考古。伊朗在旅游业收益拉68位。主要因为自然环境及史迹被评为十大最值得旅游的地方约1.8%在职人士是从事旅游业,在未来五年将会以10%增长。
伊朗主要出口商品为油气、金属矿石、皮革、地毯、水果、干果及鱼子酱等,主要进口产品有粮油食品、药品、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牲畜、化工原料、饮料及烟草等。2012年,伊进出口总额约1787亿美元,其中出口额1117亿美元、同比下降21%,进口额670亿美元、同比下降7%。受制裁因素影响,2011年底以来,伊朗原油出口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