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伊朗汽车排放问题
伊政2010年12公布,要求所有的机动车尾气排放标准必须在2012年前达到欧Ⅱ标准,在2015年前达到欧Ⅳ标准。原因:伊朗水比油贵!
但是对进口汽车要求出口伊朗的汽车必须符合“欧3”标准。
② 伊朗汽车多吗
其实以前像类似伊拉克伊朗这样的国家,都很有钱的,即便是现在伊拉克、伊朗大部分家庭都有汽车,以前更是奔驰宝马遍地跑,但是成也石油败也石油啊
③ 销量下挫99.6%,伊朗对中国汽车是否已经关上大门
文/宋双辉
新年伊始,伊朗又成为了全球关注的焦点,在大家的印象中,伊朗这个中东国家总是被战争困扰,所以它的汽车工业可能也很落后。
从2018年一季度伊朗汽车产量排行榜和2019年一季度汽车销量排行榜中,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品牌份额出现了严重下滑。2018年一季度奇瑞在伊朗的产能还在1.7万辆规模,而到了2019年一季度,中国品牌已经没有一家达到万辆以上规模。
所以中国汽车企业也很期待伊朗局势能够稳定下来,毕竟他们都在这个中东地区最重要的汽车市场投入了非常多精力和财力去耕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④ 伊朗影响不仅仅只有油价 盘点夹缝中生存的伊朗汽车
美国和伊朗的冲突导致油价上涨,对汽车用户影响比较大。相对于知名度较高的伊朗石油和天然气,我们对伊朗汽车工业和品牌就相对要陌生得多。根据伊朗德黑兰市政厅展馆的2018年数据,当时伊朗汽车销量的世界排名为第14位,伊朗每年对各种车辆的需求量为80万辆。在伊朗的对外出口,伊朗汽车工业仅次于石油和天然气,那么伊朗汽车工业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⑤ 英朗汽车为什么会冷门呢
英朗汽车会冷门的原因是为了节约成本更换了三缸发动机。外加换代慢也是导致冷门的原因。
国内消费者对三缸发动机的不信任,是英朗跌下神坛的重要原因。三缸发动机的抖动、异响严重,让不少国内的消费者彻底失去了对英朗的信心。
大家在买车的时候,都希望可以买到理想的车型。即使是对英朗再怎么喜欢的人,看到三缸发动机如此让人不放心的表现,也不可能直接忽视。所以英朗的销量直线下降,和换成三缸发动机有着分不开的关系。
其他信息
换代慢,也是别克英朗的硬伤所在。现在国内消费者对车子的需求也在升级中,现在即使是豪华车型,也在提升着自己旗下车型的升级换代速度,而别克英朗的换代速度过慢,很难及时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如今英朗的销量不佳,和它的竞争对手过于强大也有关系。日产轩逸在国内的销量一直都非常高,车子最大的卖点集中在乘坐的舒适度上。
⑥ 伊朗经济并不发达,为什么汽车产量很高
因为汽车是伊朗最重要的工业之一。
但是,伊朗的汽车行业目前正陷入经济困境。我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之前提到的伊朗汽车业的辉煌始于2017年。随着近年来西方国家对伊朗技术和零件的封锁的恢复,伊朗汽车业正在在引进技术方面也面临困难。诸如零部件进口困难等问题,在过去两年中,伊朗的汽车产量已降至每年不足100万辆。在面对制裁和技术的封锁,伊朗也在积极地寻找其他合作伙伴,中国汽车行业在这里面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
⑦ 伊朗的经济并不发达,为何他的汽车产量能高居世界前十
伊朗虽然经济不够发达,但是在国伊朗国内汽油的价格是非常便宜的,在涨价之前甚至只要六毛钱一升,可以说大大降低了伊朗人民用车成本。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伊朗的汽车产量是非常高的。
⑧ 伊朗赛帕汽车集团上海代表处怎么样
伊朗赛帕汽车集团上海代表处是2005-07-18注册成立的外国(地区)企业常驻代表机构,注册地址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柳路58号20层2205室。
伊朗赛帕汽车集团上海代表处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注册号是91310000778086087J,企业法人NAZARI MASOUD,目前企业处于开业状态。
伊朗赛帕汽车集团上海代表处的经营范围是:从事汽车贸易的业务联络及市场调研。
通过爱企查查看伊朗赛帕汽车集团上海代表处更多信息和资讯。
⑨ 在伊朗有哪些国内汽车品牌
在伊朗,汽车工业是仅次于石油和天然气的第三大支柱产业,贡献了全国GDP的10%。从2007年开始,伊朗汽车市场年销量就突破了100万辆,2011年达到了历史最高值159万辆的规模,在全球都能排到15名之内。
从2018年一季度伊朗汽车产量排行榜和2019年一季度汽车销量排行榜中,可以明显看出中国品牌份额出现了严重下滑。2018年一季度奇瑞在伊朗的产能还在1.7万辆规模,而到了2019年一季度,中国品牌已经没有一家达到万辆以上规模。
所以中国汽车企业也很期待伊朗局势能够稳定下来,毕竟他们都在这个中东地区最重要的汽车市场投入了非常多精力和财力去耕耘。
⑩ 老外也爱买,这些自主品牌还是很有料的
就像国产手机在海外越来越受欢迎一样,自主品牌汽车在经过数年的发展,也并不仅仅局限于国内市场,走出去的声音也开始越来越多地被听到。
在国内市场寒冬的情况下,走出海外既是主动出击,也是无奈的被动选择。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截止2019年11月份,自主品牌中最高销量的吉利,前11个月份累计乘用车销量不过1176895辆,这和合资品牌德系、日系动辄全球上千万的销量相比,实在是微不足道。
全球市场相比国内市场更大,虽然在欧美等成熟市场可能我们无法与之抗衡,但在欠发达地区如印度、东南亚、俄罗斯、非洲市场等,自主品牌已经走过相似的路程,对市场的把握有更丰富的经验。
在此教授送给这些开拓海外市场的自品牌一句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