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尼海啸对中国有没有影响
印尼海啸对中国其实是没有影响的。要知道印尼属于网状岛屿国家,地质不稳定,容易发生地震,而岛屿国家的特点,导致每次发生地震的区域都能波及到大海,地震最容易引发海啸。而且印尼有147座火山,其中76座被认为是活火山。火山喷发也容易引发海啸。近些年来,印尼沿海地区的人口增长和海滩度假胜地的普及使更多的人面临海啸的风险,特别对于印尼来说,大量的活火山和地震,使得这一国家面临的海啸要频繁的多。
B. 2004年的印尼大海啸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给印尼带来了多大的损失
2004年的印尼大海啸,是因为印尼苏门达拉岛一带海域发生了剧烈地震而导致的惊天海啸,当时印度洋沿岸掀起了10多米高的惊涛骇浪,瞬间席卷了8个国家,至少15.6万人瞬间在灾难中丧生。印尼在这次灾难中受损特别严重,据当地政府统计,失踪和死亡的人数达到了238945人,确认死亡的有11万多人,失踪的人数则有12万多人。
根据印尼海啸之后统计的数据,这次海啸导致的遇难者总人数不少于29.2万人,印尼的失踪和遇难人数接近24万,仅次于印尼的是斯里兰卡有接近31000人遇难,失踪5637人;印度失踪和死亡人口为16000多人,泰国5393人遇难、马尔代夫82人、索马里298人、马来西亚68人、缅甸61人也在灾难中遇难。
C. 2004印尼海啸对印尼的经济影响
印度洋地震海啸对印尼经济的影响
2004年12月26日,印度洋发生的地震及海啸,给印度洋沿岸的国家造成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成为人类的大灾难。其中印尼不幸又成为受灾最严重的国家,整个苏门答腊岛西北沿岸数百公里被夷为废墟,据亲历灾区视察的联合国秘书长和美国国务卿称均为闻所未闻,见所未见。据印尼方面截至1月7日的统计,海啸遇难人数已经超过10万以上,流离失所的灾民更高达百万之巨。地震和海啸还摧毁了大量房屋,公共建筑、基础设施等,部分地区全部电力、通讯设施被毁,桥梁、公路短裂。据初步统计,130个乡村卫生所、3个大医院和卫生供水系统以及几百所学校造破坏。印尼财政部截至1月7日的初步估计,用于受灾地区修复与重建的资金需20万亿盾(约合21.5亿美金)。同时印尼财政部表示,由于灾情发生在去年尾,印尼政府2004年的预算只有545亿盾的紧急救灾款,而2005年预算的2万亿盾紧急救灾款也只能拨出一半来给亚齐和北苏门答腊两地。这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是巨大的,相应的社会创伤是严重的,水泥厂等部分工业设施也造破坏。但所幸亚齐煤矿、铜矿、油气等重要支柱产业基本完好,亚齐不是印尼的重点旅游胜地,印尼旅游业基本没有受到冲击,而且亚齐的经济产值占印尼总产值仅约2%。从经济的角度看,地震和海啸对印尼整体经济并未产生多大影响,贸易基本也没有受到冲击。但重建亚齐需要资金,印尼财政部截至1月7日的初步估计,用于受灾地区修复与重建的资金需20万亿盾(约合21.5亿美金)。同时印尼财政部表示,由于灾情发生在去年尾,印尼政府2004年的预算只有545亿盾的紧急救灾款,而2005年预算的2万亿盾紧急救灾款也只能拨出一半来给亚齐和北苏门答腊两地。如果国际上不提供援助,将加大对国家预算的压力。目前日、德、英等主要债权国已表示准备允许印尼延期偿还到期债务。果真如此,将帮助印尼解决很大困难。综上所述,此次印度洋地震和海啸,对印尼今年整体经济的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不大。如果国际援助能兑现,加上国际国内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等,可能对印尼经济发展还有所促进,预计今年印尼能实现GDP增长5-5.5%的目标。
D. 关于印尼海啸
印度第一次失误:预测到地震没重视据《印度今日新闻》报道,印度马德大斯大学应用地质系的一个研究小组曾在一个星期前对印尼强震作出了预报。正在攻读地震预测和耐震建筑设计研究博士学位的研究员维卡塔那塔说,他于12月22日向德里的科学和技术部成员发去了印尼地震的预测报告。维卡塔那塔说:“我们预测地震将于2004年12月26日零点 30分发生,地震的方位位于北纬3.54度、东经97.17度的地方,也就是印尼苏门答腊巴亚克岛海岸附近。地震的震级为6至7级。事实上,地震发生的时间为12月26日零点58分,方位位于北纬3.298度、东经95.779度,也就是苏门答腊以北的西海岸的外海地带。”维卡塔那塔和他的导师拉奥承认: “我们并没有预计到泰米尔那都邦的海岸地带也将受灾。我们从来没有预计到地震引发的海啸将对泰米尔那都邦的海岸地区造成这么严重的破坏。”
据印度媒体29日披露,在此次印尼苏门答腊地震发生后不久,印度收到了海啸警报,但是,由于印度政府的官僚作风严重,结果使海啸发生前这段宝贵的时间最终白白流逝,很多原本可以挽救的生命消失在巨大的海浪之中。
《印度快报》29日报道说,在印尼地震发生后,印度空军得到警报,称空军在印度洋尼科巴群岛上的一个远方基地首先被海啸袭击。此时距离强烈海啸袭击印度本土还有一段宝贵的时间。印度空军一位上校对该报透露:“大约在当地时间7点30分,我们得到了在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间发生大地震的通报。当时我们和岛上基地的通讯突然中断,岛上最后发回来的消息是岛在下沉,到处都是海水。”45分钟之后,印度空军指挥官才叫来自己的助手,要他向国防部长反映海啸的情况。
在非军方的印度政府方面,气象部门在当地时间8点54分发出了一份海啸警报的传真,但收件人竟然是前任,而不是现任科学部部长。在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误的情况下,气象部门在9点41分又向国内灾害控制中心发出了另一份海啸预警传真。结果该中心直到上午10点30分才将海啸预警的消息提交给了内阁秘书。那时,海啸已经袭击了印度本土,数千人已经死亡。
直到下午1点,印度主要紧急反应部门“危机控制小组”的各位成员才聚集到一起开会讨论。更具讽刺意味的是,印度的主要科学和技术部门官员都是通过电视才得知发生海啸的。
印度泰米尔纳德邦政府则在30日发布海啸警报,警告当地民众尽快离开沿海地区。警方解释说,在安达曼群岛和尼科巴群岛两地发生的余震,很可能会造成海啸。目击者表示,在泰米尔纳德邦,警方已经拉响了警报,而当地居民正在逃离家园。
E. 印度洋海啸的影响
转速变快
地球形成后由于月球等星球引力作用下,转速不断减慢,地核在地球内部受外部引力影响要小,地核的外核又是流体态,所以地核的转速要比外部地球体快得多。地壳、洋壳底部的金属层就相当于线圈(前文中地磁的生成与磁极反转),由金属构成的地核与地壳底部相当线圈的金属层相互运动,产生了地磁。地球磁场对我们地球上的生命有保护作用,它阻挡太阳风、宇宙射线等带电粒子的辐射,将其引向两极,形成极光。
那么为什么大地震会使地球转速加快呢?因为固体内地核的外部是流体状的外核,没受到震动时滑动阻力很小,速度的变化是层状分布的,层与层之间相互摩擦阻力很小,一旦有地震波传来,不同速度的层面出现凸凹使阻力明显加大,摩擦力大增,震波越大这个作用越明显。使地核的较高的转速通过地幔传到其外部地球上,而使地球转速有加快的倾向。千万不要小看这个事情,内地核把速度传给了外部地球体,内地核的速度就要降低,内地核虽然密度很高,质量很大,但它的体积比外球体小得多,质量恐怕要差几十倍,地球加快的幅度要精确测量才可觉察,但地核减速是明显的,这样就会造成磁场减弱。这个减弱不象前文中谈到线圈改变那种减弱,这个减弱是永久的,所以说地球转速加快是个大坏事。地震我们还无法控制,但是我们人类不要人为的制造地震,只要地震波传到外地核就会加大地核转速减慢的程度,区别是程度不同,小得多了也要产生大的效果。搞大能量级地下核试验的人们恐怕不知道这个道理;何止是放射污染这一方面害人呀。从减弱地球磁场这方面也是害人不轻啊。有学者指出此次海啸加快地球自转速度,令每日时间缩短300万分之一秒
循环完整
虽然是次南亚地震及海啸造成重大的人命伤亡以及影响,但地质物理学家德特里克表示:“地壳板块运动令地球回春。”
古生物学家沃德曾在《罕有的地球》一书中指出,地壳循环这个过程在其它星球并不常见,然而这个过程对复杂物种的进化很重要。
大部分地质学家认为,地壳板块运动创造出地球的原始海洋及大气层,因为火山喷出大量水气、氮气、二氧化碳及其它气体。另外,很多生物学家亦指,地球第一样生物很可能是源自火山裂缝旁的深海。
专家施莱辛格表示:“地球的板块运动能让地球循环变得完整,对维持地球气候稳定十分重要。否则,所有二氧化碳都会消失,地球会变成冰球。”
自转轴偏移
新华社罗马12月29日电(记者杨爱国)意大利空间技术研究院的大地测量学专家朱塞佩·比安科日前在南部城市马泰拉表示,26日发生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强烈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海啸产生的威力巨大,导致地球自转轴线的“位置发生了偏移”。
据意大利媒体29日报道,比安科说,设在马泰拉的空间技术研究中心得到的初步数据显示,地震和海啸导致地球的自转轴心自东向西出现了“平移”,轴线平移距离约为5至6厘米。他还表示,该中心的技术人员将在未来两周内对上述数字进一步分析。与此同时,研究人员还将在未来数月内对这次海啸给地球运动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同时重点观察地球自转轴线偏移对地球引力场是否产生了影响。
同时,美国宇航局下属喷气推进实验室的地球物理学家理乍得·格罗斯说,在当地时间26日印度洋发生地震的瞬间,印度洋底的一个地质板块被另一个所挤压而向下沉,地球的质量向地心集中,进而导致地球自转周期缩短了3微秒,地球轴心也倾斜了大约2厘米。
但是科学家也认为,由于地球的自转周期经常发生细微的变动,印度洋大地震对其影响可能是短期的,也不会太显着。比安科说,这次地震和海啸对未来气候的变化不会产生什么影响。意大利全国科研委员会下属的比萨地质科学和地质资源研究院主任皮耶尔·马内蒂则表示,这次地震海啸引发的问题值得关注,但人们不必惊慌失措。
能量释放
9.0级地震释放的能量超过了美国一个月所消耗能量的总和,或是伊莎贝尔飓风持续70日所释放的能量。每单位的里氏地震矩代表31.6层地层褶曲释放的能量,相差两级就相差1000倍以上。一级地震释放的能量相对于6盎司TNT炸药;9.0级地震大约相当于7.5颗美国最大的核弹(约2500万吨)头释放的能量。借由质能方程推算得知9级地震的能量相当于1000kg(2200磅)物质内部的能量(相当于反物质中和),它足以为地球上的每个人煮沸10000升的水。
尽管如此,释放的能量对地球自转仍然是影响甚微的,虽然没有精确数据,但在理论模型上这次地震可能使地球上的一日缩短了3微秒。无论如何,因为月球的潮汐作用每年会使地球一日增长15µs,所以这次地震对地球的自转影响很快就可抵消。同样的,这次地震也可能导致地轴"摇摆"2.5cm(1英寸)。不管怎样,原来就有的钱德勒摇摆有时可以达到15米。
依据一个广泛采用的地震模型,苏门答腊西南方的一些小岛已经向西南移动了20m(66英尺)。苏门答腊北部顶端位于缅甸平原(南边是苏门答腊平原)的地区可能也向西南方移动了36m(118英尺)。无论如何,其他的地震模型则认为移动是垂直方向的而非水平向的。
余震和之后发生的其他地震
安达曼岛在稍后的几小时里报道了有在里氏震级5.7至6.3的大量余震发生。在尼科巴群岛也有类似报告,其中有两次余震震级达到了里氏7.3级。
南极洲附近的麦觉理岛(Macquarie Island)附近的无人居住区在本次地震三天前发生了里氏8.1的地震。
中国云南楚雄和双柏间也于2004年12月26日下午发生里氏5.0地震。北京时间2005年1月1日14时25分,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以西海域(北纬5.2度、东经92.3度)再次发生7.0级地震。震中距海岸约320千米,距印尼9.0地震震中约410千米。
尼西亚驻马来西亚大使Rusdihardjo表示,印度洋海啸的重灾区、印尼亚齐省的死亡人数可能超过40万人。据马来西亚国家新闻社(Bernama)报道,大使说,在很多受灾地区,搜救人员迄今还没有前往执行救援任务。他指出,印尼政府通过空中监测发现,米拉务(Meulaboh)、Simeulue岛和TapakTuan等地不存在生命的迹象。印尼苏门答腊岛西海岸边上的一些小岛甚至被完全淹没,已经消失了。 印度洋和大西洋都尚未像太平洋般有地区性的海啸预警系统。在太平洋,一系列的感应器已经连接到监察中心,所以当地媒体可以警告民众在海啸到达之前到高地避难。这个系统因为1964年9.2海震带来的海啸而在1965年建立。
泰国
泰国是太平洋海啸预警系统的成员,但是她带有感应器的浮标都设在东岸。一个在震中南面的监测站侦测到一个英尺高的海啸移住澳洲的方向。然而,在考丽玛省曼萨尼约市,测量出海啸造成的2.6米海浪却向着墨西哥推进。
斯里兰卡和印度
美国地质调查所认为如果区内已建立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减少人命损失,尤其是像斯里兰卡和印度等有在初次地震后有三个小时或者更多的时间疏散的地区。再者,在太平洋已知有机会发生海啸的情况下,退潮令人意识到巨浪将至。在印度洋地区,这次罕见现象已经通报给到包括海岸观光的游客在内的人参考。除此之外,印度和斯里兰卡关于地震的研究进程过慢导致过迟发出警告。
印度在这次地震之后,印度政府决定安装有关仪器预警将来发生的海啸和结合其他国家分享海啸情报。马来西亚政府亦打算与区内国家一起建立一套海啸预警系统。
F. 印尼海啸波及的范围,到内陆的什么地方
主要是苏门答腊岛、爪哇岛、圣诞岛、可可斯群岛。印度洋沿岸都有波及。入侵到内陆20公里。
G. 2010印尼海啸会影响普吉岛吗
还是别去了,泰国发洪水淹了30多个地方
H. 海啸发生前,海洋会做什么
我很惊讶这么多人仍然认为海啸是这样的:它们实际上是这样的:海啸不是你我所习惯的那种海浪。海浪是由风引起的。海啸与其说是“移动的水”,不如说是“在水中移动的能量”。海啸在95%的生命中是无害的。它们在海洋中移动的整个过程,人类的眼睛甚至无法察觉。
事实上,海啸在日语中的意思是“港波”。据说这是渔民们说的,他们离开海岸去捕鱼,在平静的水面上呆了一天,然后回来,发现他们的港口已经被一些他们从未见过的异常巨浪完全淹没了。
印尼没有这样的情况,这意味着人们第一次意识到海啸就要来了,是从他们的沙滩浴巾里抬头看,看到可怕的死亡以每小时50英里的速度向他们疾驰而来。
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你不知道海啸就要来了,而海洋却在远离你,感谢上面的力量,找到最近的悬崖或山丘,逃命吧。
因为我在泰国时在我的网站BrokenMap.com上写的一篇文章,我知道了很多这方面的事情。
我当时在一家被通俗地称为“死亡博物馆”的博物馆,因为它展出的东西令人毛骨悚然。博物馆的一个大侧翼是为了纪念2004年的海啸。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关于自然原始力量的信息,请查看我的帖子,曼谷死亡博物馆。请注意,很多照片都很令人不安。
I. 想买房子在海南海边,怕有海啸,台风。打消我顾虑的给分。周围那些国家经常收到海啸影响
由于中国周边海域大多处于太平洋地震带上,特别是南海东部、菲律宾以西海域是一个对中国威胁最大的潜在的地震海啸源地,全球百分之七十五的破坏性海啸均发生在这个带上,一旦发生强烈地震引发海啸,中国沿海将会受到严重影响,海啸对中国的影响不容低估。在靠近亚欧板块交接面发生海啸对中国的潜在威胁非常大。如果在该地区发生八点八级地震海啸,中国广东、福建一带沿海将有三至四米高的海啸,局部海湾地区甚至可能出现波幅高达十米的巨浪。中国有三大海啸潜在高发区,其中包括处于被称为“地震死亡带”北纬四十度的渤海海域;以台湾为中心的周边海域,主要集中在台湾西部和西南部;主要集中南海大陆斜坡的南海海域。
另:资料记载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发生两次大海啸:一八六七年发生在台湾基隆的大海啸;一七八一年发生在台湾南部的特大海啸,据称曾造成十几万人死亡。
中国周边的国家,日本,菲律宾,泰国,越南,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尼等均会受到影响。
能在海边建房子,那肯定就有海堤保护,不用担心,如果就算有海啸台风等真会危及安全,政府也会组织撤离的。
J. 日本今天的8.9级地震会不会影响三亚海啸
海南是安全的,这是由于海南周边的海洋地理决定的。
第一,北部湾和南海是小海域,产生不了威胁海南的大海啸。
第二,太平洋的海啸永远到达不了海南。因为,有“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守护海南。所谓“第一岛链”,北起日本列岛、琉球群岛,中接台湾岛,南至菲律宾、大巽他群岛的链形岛屿带。所谓“第二岛链”,北起日本列岛,经小笠原群岛、硫黄群岛、马里亚纳群岛、 雅浦群岛、帕劳群岛,延至哈马黑拉马等岛群。两条岛链密不透风,是海南防御太平洋海啸的天然屏障。太平洋海啸不可能到达海南。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过太平洋海啸到达海南的先例。
第三,印度洋海啸永远到达不了海南。与第二点类似,因为数以千万计的南海诸岛构成了海南防御印度洋海啸的天然屏障。印度洋海啸不可能到达海南。历史上也从来没有过印度洋海啸到达海南的先例。
因此海南永远是平安的、安全,永远可以承担全国人民和全世界人民的“后花园”责任,大家不要杞人忧天,要镇定!
当然,以上论述的是“隆起型”(如2004年12月的印尼海啸和这次的日本海啸)对海南不会构成威胁。但是不包括“下陷型”海啸。所谓“下陷型”海啸是由于某些构造地震引起海底地壳大范围的急剧下降,海水大范围在其上方积聚而成。海南如果要受到“下陷型”海啸的威胁,那就表示海南本地遭受了重大地震。那海南受到的威胁实际上不是海啸,而是地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