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南宁六景中转场的快递直接去成都吗
摘要 正常快递3-4天即可到达
⑵ 南宁到六景多少公里
南宁市到六景镇有 84.公里
⑶ 南宁横县六景桂辉考试车辆是*
考试车辆一般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统一选配,也可经考试员审查合格批准后,由培训单位或考生自己提供。考试用车均悬挂有明显的考试车标志,安装供考试员使用的副制动装置。
考试经验:
考试时,最好用自己练习车考试,因为练习车自己熟悉并且可提前做好针对考试的相关技术性准备。比如,将离合器踏板间隙调到适宜的部位比平时小),将怠速调到使车辆不易熄火的程度(此比平时大)等。如果用统一提供的考车,上车前一定要熟悉一下考试车的性能,特别要注意离合器间隙、制动软硬程度、加速踏板和怠速情况、方向盘游动间隙的大小,并尽快将自己平时练习相关的感觉与考试车相适应,并做相应的调整。
⑷ 顺丰南宁六景集散中心到广西壮族自治区要多长时间
顺丰快递从南宁六景集散中心到广西(南宁)市区内,最快只需1天到达收件,一般不超过第2天的上午 。。。
从南宁六景集散中心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有65公里左右,还是比较近的,加顺上是国内知名快递,很快的。
如果顺丰快递从南宁六景集散中心到广西(南宁)市区内,正常情况下,最快只需1天到达收件,不会超过第2天的上午。
⑸ 南宁六景道庄风水宝地
风水的实质用现代汉语表达就是:创造、选择具有更优越的生存条件、生存优势;合理利用自然客观条件和规律;符合规整、对称、必须、合理、舒服、实用、方便、有利、安全、美观、卫生的要点;合乎力学、科学原理;合乎常识、逻辑,就是好风水。不存在令人费解的特别神秘风水!古代风水,实质就是正确选择优越的自然条件,适应人类生存。不适合人类的地方,本人从见过的上百处遗址中的结论是:人类在那里已被彻底陶汰,没有再延续种群到今天。风水强调的就是有利、方便、实用,是更好地适合人类生存和生活。用传统风水理论,切入现代建筑设计领域,只怕是盲人摸象,用现代高科技术设计理论切入传统风水领域应游刃有余。对风水要有正确认识:比如植物,可以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这些能促进人的身体健康,也就是植物有旺风水作用。身体健康,精力充佩,挣钱多,不需要耗费医药费用,也就是植物有旺财的效果。从科学、正面认识更能说明问题。比如高层空气好,卫生好,这是主要的。顶层,防渗漏,防雷击的措施要有力,当然还存在其它需要注意的事项。风水只能提醒从多角度思考,技术层面的事,现代科技更精准。传统建筑是以中心对称理论为主。现代建筑,以实用、功能为主。二者基础不同。打个比方,在传统古老建筑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老风水理论,就象老式马车驾驶技术,能用于指导驾驶现代汽车吗?古代以自然风水为主,现代城市以人为风水为主,二者基础完全不同,怎能固守旧教条。
关于“创造、选择具有更优越的生存条件、生存优势”。古代以正确合理选择、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为主,现代社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创造更优越的生存空间已成可能,现代化的改造力度为人类的生存条件奠定了很好基础,从而具备了创造优越风水的可能。人为风水更优于自然风水,原因是人为风水包含大量科技因素,从而更适宜于人类。多从科学、常识方向思考定然有益。
风水就是正确选择居住地形。本人在上百处遗址中的结论认为:那里大多数有风水理气、罗盘用事迹象特征,应有一定的罗盘文化含义,但基本是一票否决,是地形局限,没有留下延续的种群。本人在现实中找到的事例是,地形不合法,风水理气、罗盘用事如同儿戏,毫无意义。所以本人才有:”什么叫风水?多从科学角度思考更有益”的结论。过去很多地段无法建房,现在有钢筋、水泥、玻璃、自来水、电、气,可建、可造,克服了劣质地形的局限。木头、泥土、纸糊窗、提吊挑水、茅草、松木火光和钢筋、水泥、玻璃墙、自来水、电、气,决对是两种风水含义,也代表时代在进步,科学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新天地。木头、泥土、纸糊窗、提吊挑水、茅草、松木火光的时代,只能选择背风向阳的低洼地段,房屋不能高,只能矮。低洼、低矮有一基本缺陷就是昏暗潮湿,通风条件差、潮湿而干燥性能差和空气质量差,易霉变,易病变。钢筋、水泥、玻璃墙、自来水、电、气,完全有可能使房屋建筑向高处走,高大建筑成为可能,高大、高处明显明亮、通风干燥性能好。比如台形高台地段,过去由于建材的限制,不适合建房,现在有建材的优势,不仅可以建房,而且从某些方面如明亮、空气流通和防水患性能的角度考虑,比洼地更好,更有利于人类的身心健康。
宝地处处有,科学更神奇。
人杰地灵风景美,物华天宝山川秀。全世界人迹可及的地方,自有人类以来,人类已用生命进行了若干次筛选,适合人类的风水宝地,人类已留下大量延续的种群,不适应人类的风水宝地,有待人类用更科学的方法去开发和利用。
当你去到那些穷乡僻壤的地方,你不要以为那里无人去过,其实那里有许多遗址,那些遗址证明有人到过那里,同时也会证明那些到过那里的人,曾经有过生与死考验。由于风水的差距,已被彻底自然淘汰。当你去到大城市,那里为什么留下那么多人口,答案是:那里具有更广泛的风水优势,自然选择使哪里的人群得以延续并得到扩涨。
农村基本是小气候地形,形成独立的塘局,这种小塘局中存在着不利于生存的空间。农村的自然筛选,自然淘汰,极其明显。在这些小环境中,地形位置选取不合理,罗盘用事即所谓风水理气再合理,也是没有意义。没有地形的合理,罗经用事成为儿戏。所以在这些小环境中,地形选取是第一位的,是基础;罗盘即罗经用事是第二位的,次要的。
事例说明一:如农村的障气地段建造房屋,出现聋、哑、残、障的家庭概率至少90%以上。什么是障气地,怎么样实地察看评估呢?最简单的看法就是:所谓障气地,就是大热天,上午九、十时后还不干露珠的地段。
事例说明二:某地一山区地形,在北南走向的小河边,大约五华里长的地段,原来所有人家全在靠东岸、即为当西晒的地段居住,现在居住人口全在西岸、即当东晒的地段居住。原东岸人家那里去了呢?据传闻,也据调查了解统计,大约有30%的人口迁到西岸,70%的人口在那里住不到一两代即自然消亡,只有一户在那里住了四代后也自然消亡。
事例说明三:还有另外一处也是山区小河水北南走向地形,目前正重复上述地形所呈现的特征,东岸面临人丁减少,西岸面临将会存在人口增加的优势特征,最奇怪的是现在那里两岸数十户人家中,仅只有西岸居住的三四户人家中,有一户人家有两小孩完成大专学业,其余人家基本上都是以小学状态走向社会。这两处为什么原来的人群要选取东岸居住,原因是东岸地形相对西岸开宽,便利于农耕及各类事项活动;为什么现在的人群又选取西岸定居,原因是西岸日照优于东岸,积温和温差相对明显高于东岸。象这种东西岸因阳光照射温差存在的差别。就不能用简单一个“迷信”就能概括说明问题的,也不能归罪于罗盘用错了,更不可能是“属相”不合的原因了。上述那些地方正在完成自然筛选和自然淘汰。
事例说明四:从调查的结论显示的是,山区小气候环境,绝大多数小塘局环境地形中,留下许多居住遗址和姓氏家庭小地名,有些有传闻,有些无传闻。有传闻的是,住一代至两代即人口自然消亡。许多地段过去有居住人口留下的遗址印迹现在无人居住,用科学思维的眼光去考量,这就是自然选择和自然淘汰在地形选择上存在的明显例证。由此也可推定,大环境、大气候条件,也是在数万年、数千年自然淘汰中才形成现在这样的格局。
当从那几百处遗址中走出来后,就会完全明白,什么是真风水:有利于人类生存的优越条件和空间,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水。在那里,无论如何风水布局,无论用那一派观点去调理,结论只有一个,一票否决,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特定条件否决了所有风水学派的风水理气论点。当从那几百处遗址中走出来后,那里会教会你什么是风水:方便、实用、安全、美观、舒服才是风水的硬道理。那里不会告诉你:门相对,门窗对,床位放错了,灶的方位不对,或者其它诸多种种疑虑。但它会告诉你:不方便、不实用、不安全、不舒服,是真实的坏风水。
数十年前,一位老者曾经说过:一个小家庭,迁居到新地方,如果没有碰上好地形、好风水,是不能开基奠定人口延续基础的。现在回想起来,这话虽然简单扼要,但富含生活哲理。
与城镇相比较,农村不同: 1、农村地形相对城镇地形来说,农村是数千年自然淘汰和筛选留下的劣势地形。2、农村只能正确利用地形,没有大规模改造的调节能力。
城市风水,没有不好,只有更好。城镇不同,城镇是大气候、大环境。是数万年、数千年中人类用生命选择留下的精华:1、一般在一个较大范围内具有生存空间优势。能形成城镇的规模的地方,大多已经经历数万、数千年的自然历史的生生死死筛选,最后定格下来才是现在这样的格局。比较典型的是在西北,不能成为大小城镇的地方,除了留下遗址,有很多地方,现在就是历史传闻都没有,什么原因?不适宜居住,自然淘汰和自然消亡,人口彻底绝灭。2、现代化的城镇,改造力度的增强,扩展了城镇规模。没有现代化的改造力度,可以说,所有城镇只存在死角,没有活眼。城镇如果没有现代化的改造,人口承担能力最多是现在的三分之一。所以形成现在这样的城镇格局,是历史、自然筛选和现代化改造结果。
是有人类以来,人类用生命的代价在选取自然地理,能居住人类的地段,已形成居住群落,如城市。城市是人类用生命代价留下的瑰宝。不能居住人类的地方,人口已经绝灭消亡。如果没有特别的人类改造力度,再到那里居住,也许依旧会重复往昔的故事。城镇形成的经历,首先是自然筛选,然后是政治、经济、人文的介入,这些因素的加入,形成了政治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这些地理因素相互影响,与自然地理的结合,是现代城镇具有较大风水优势的根本原因。
⑹ 哪位大神知道,顺丰快递今天13:26从南宁六景集散中心发出到南宁青秀区要多久,快件急用!!!!
顺丰快递在今天13:26从南宁六景集散中心发出到南宁青秀区城内,最快当天下午3点左右就能到到达,不会超过次日上午的。。。
从南宁六景集散中心发出到南宁青秀区不是很远,加上都 是属南宁市管辖,还是很快的。
如果顺丰快递在今天13:26从南宁六景集散中心发出到南宁青秀区城内,在正常的情况下,最快当天下午3点左右就能到到达,不会超过次日上午的。
⑺ 广西南宁六景啥个地方最漂亮.最好玩`
六景就是一个工业园区的聚集地方!!那个工厂很多!!
⑻ 南宁的人,过来看看,有问题,很简单的
我也是南宁的哦
南宁简介
历史沿革
南宁古代属于百越领地。东晋大兴元年(公元318年)置大兴郡,以现今南宁为郡治所在地,南宁建制从此开始,至今已有1680多年历史。唐朝贞观八年(公元634年),唐太宗定名为邕州,南宁简称“邕”由此而来。元朝泰定元年(公元1314年),中央政府为取南疆安宁之意而定名“南宁”,南宁由此得名。建国后南宁被确定为广西省省会。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南宁为自治区首府,是全区政治、经济、交通、文化、科技、信息中心。
行政区划和土地面积
南宁市辖兴宁、江南、青秀、西乡塘、邕宁、良庆6个城区,武鸣、横县、宾阳、上林、马山、隆安6个县。全市总面积22112平方公里,市区面积6559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50多平方公里。
人口与民族
全市户籍人口648.85万人,其中市区人口244.1万人。南宁聚居着壮、汉等民族,其中壮族人口约占全市总人口的一半。全市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具有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和历史悠久的民族文化,以及开放、宽容、创新的文化氛围。除了传统的春节、中秋节、清明节、重阳节等节日外,民间传统节日主要有春社节、糍粑节、尝新节、中元节、寒衣节、灶王节。南宁的民间舞蹈、戏剧丰富多彩,有狮子舞、春牛舞、邕剧、粤剧、师公戏、八音表演等。壮族人民创造了刺绣、壮锦、竹篾编织、木器、制陶、雕刻、绘画、剪纸、扎染和蜡染服饰等传统工艺,这些有上千年历史的传统工艺是壮族独特文化积淀的精髓,一直流传至今。
自然环境
南宁位于东经107 º45—108 º51´,北纬22 º13—23 º32´之间。城区居于广西四大盆地之一的南宁盆地,平均海拔74—79米,最高处496米。南宁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阳光充足,雨量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21.7℃,年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全年无霜期345—360天,有“草经冬而不枯,花非春仍奔放”之说。
区位条件
南宁毗邻粤港澳,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是连接东南沿海与西南内陆的重要枢纽,是大西南最便捷的出海通道上的枢纽,也是西部唯一的近海省会(首府)城市。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南宁举办,使南宁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城市之一。
作为华南、西南、东南亚三大经济圈的中心,沿海与腹地的经济区域结合部,南宁拥有日趋完善、四通八达的水陆空立体交通运输网络。高速公路直达桂林、柳州、北海等地;内河航道直达广州、香港、澳门等地;民用航空已开通多条国内外航线,通达国内各主要大中城市,国际航班可直达泰国、越南等东南亚国家;经过南宁的铁路有湘桂线、南防线、南昆线、黎湛线、黎钦线,纵横贯通的铁路网直达全国各大中城市。
自然资源
南宁有丰富的水资源、矿产资源、农副产品资源、动植物资源、中草药资源、旅游资源。南宁地处岭南有色金属地带,已勘探发现的有锰、锌、铅、金、银、煤、石英砂、水晶、重晶石、白云石、花岗岩等41种,为全国已知矿种的三分之一。南宁是广西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生产基地,盛产水稻、玉米、甘蔗、木薯、花生、豆类、麻类、茶叶、花卉等,尤其盛产香蕉、菠萝、芒果、荔枝、扁桃、龙眼等40多种亚热带水果,一年四季瓜果飘香。中草药资源有砂仁、淮山、半夏、茯苓、银花、桂皮等300多种。
旅游景区景点
南宁是广西旅游的目的地和集散地,北连山水甲天下的桂林,南接国家旅游度假区北海银滩。市区内有青秀山旅游名胜风景区、良凤江国家森林公园、凤凰湖、扬美古镇、石门森林公园、人民公园、南湖公园等景区景点;郊县景区景点有伊岭岩、大明山自然保护区、九龙瀑布群森林公园、金伦洞原始石漠山洞、大龙湖、三里洋渡风景区、龙虎山自然保护区、昆仑关抗日旧战场遗迹等。南宁旅游突出“绿城美、壮乡情、南国风”的特点,开辟有“绿城风情游、八桂风情游、中越跨国游、南国边关游”等旅游经典线路。
地方特色饮食
南宁荟萃了国内外许多地区的菜系佳肴和各式风味小吃。南宁是桂菜的主要展示地,桂菜作为具有浓郁广西地方特色的菜系,与粤菜同为岭南饮食文化的代表,讲究鲜、淡、嫩、爽、滑及营养科学,富于季节性变化。以粉食、糯米食品等为代表的各种风味小吃更是样多味美,珍、奇、精的饮食加之深厚的民族风情,自成桂系一派,让游人大快朵颐,大开眼界。富有地方特色的代表性饮食有八宝饭、粥品、酸品、田螺、八仙粉、卷筒粉、干捞粉、老友粉、老友面、柠檬鸭等。
城市建设
2001年,南宁市提出了城市建设管理“136”目标,即“一年小变化、三年中变化、六年大变化”。现在,基本建成了“五横三纵四环”的交通网络,日趋完善的服务设施以及优美舒适的人居环境。南宁市是5个首批获得全国城市建设最高奖“中国人居环境奖”的城市之一,同时还获得“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城市卫生检查评比卫生城市”、“全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优秀城市”、“全国创建文明城市工作先进城市”等称号。
开发区与新区建设
南宁市的开发区现有国家级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自治区级南宁华侨投资区、自治区级南宁六景工业区,是南宁市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南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位于城西北,规划面积18平方公里。具有市一级经济管理权限,设有一系列社会化服务机构,为入区企业提供“一门式”服务。
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创建于1992年,行使市一级管理权限,位于城南,区位条件优越,交通便利,规划面积110平方公里,开发土地已“五通一平”。
南宁华侨投资区(中国—东盟经济园区)位于北郊,高速公路距市中心40多公里,面积179平方公里,充分利用土地、人文和区位优势,引进了新加坡工业园、印尼工业园,将成为中国与东盟经贸合作的新载体。
南宁六景工业区位于南宁市东面,高速公路距市中心60多公里,桂海和南广两条高速公路、湘桂和黎钦两条铁路、邕江黄金水道交汇在这里,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充分发挥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发展,近年来南宁市按照合理利用城市空间、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的思路,引进了国际城市规划新理念,以功能性、枢纽性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速推进相思湖新区、凤岭分区、南湖分区的开发。
投资软环境
1992年6月国务院批准南宁市实行沿海开放城市政策以来,南宁市不断改善投资环境,设立行政审批办证大厅,提供方便快捷的审批通道。外商在南宁市投资办企业可以享受少数民族地区、边境地区、沿海开放城市、西部地区优惠政策和南宁市各个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其中企业所得税为15%。新办企业享受“免五减三”,即前五年全免所得税,后三年减半征收所得税。目前,已有来自美国、德国、泰国以及香港、台湾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南宁投资。
节会活动
从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秋天在南宁举办。博览会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与东盟各国商务(贸易)部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承办。博览会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投资洽谈、高层论坛、文化交流于一体,旨在加强中国与东盟的睦邻友好和经济贸易联系,配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并展示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成果。2004年首届博览会取得圆满成功。同时,每年金秋都在南宁举办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南宁国际学生用品交易会暨南宁国际教育展览会、广西投资贸易洽谈会等重大节会活动。
2004年经济和社会发展
——经济发展创新高
地区生产总值588.86亿元,增长13.2%,是近10年来发展最快最好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102.75亿元,增长5.9%。第二产业184.97亿元,增长18.2%;其中工业125.8亿元,增长16.6%。第三产业301.14亿元,增长13.1%。三次产业比重为17.45:31.41:51.14。财政收入74.63亿元,增长22.2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260.76亿元,增长36.9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239.41亿元,增长15.12%。实际利用外资 1亿美元。外贸出口总额5.25亿美元,增长2.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0元,增长9.1%。
——工业继续加快发展
工业实现了多年未见的速度快、效益好的良好发展局面。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63.65亿元,增长24.55%。工业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约3.54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利润12.13亿元,增长73.1%。
——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成效
农业呈现了增长加速、结构优化的良好局面。农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粮食与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比例达到1:1.07;养殖业发展势头好,肉类、牛奶、水产品产量分别增长7.26%、41.19%和6.77%。牛奶产量名列全区第一。农业产业化经营取得新成效,粮油、木薯淀粉、罗非鱼、乳业等农产品产业链初步形成。
——消费市场活跃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幅度创“九五”以来新高。房地产销售持续火爆,汽车、通讯等消费热点不断。旅游总收入73.07亿元,增长17.5%。旅游、会展和信息等新型服务业快速发展。首届博览会吸引境内外参展商、采购商1.8万人,接待海内外观众35万人次,商品贸易累计交易总额10.33亿美元。
——招商引资成效显着
内外资合同引进资金256.08亿元,增长1.01倍;实际到位资金122.54亿元,增长1.05倍。首届博览会共签约项目72个,其中合同项目47个,项目总投资157.63亿元,签约金额创历届投资贸易洽谈会新高,居全区首位。积极参与和推进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广东、香港和澳门合作实现历史性突破,成功签订了广东工业园、广东商业街、香港街、澳门街项目合作协议。积极推进与东盟的合作,中国—东盟经济园开发建设取得实质性进展。
——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一步加强,人民生活水平继续提高
通过开发公益性岗位、加强失业人员培训等工作,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新成效。新增就业岗位5.37万个,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1.5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社会救助制度不断完善。城乡居民收入继续增加。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060元,增长9.1%;农民人均纯收入2466元,增长10.53%。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共组织实施科技计划项目328个;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整合优质教育资源,打造教育品牌,优质高中资源已占高中教育资源的36%。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进一步改善农村义务教育段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对各县教育基础设施投入,完成一批农村中小学校危房改造、寄宿制学校改造和“两基”攻坚项目。市县疾病控制中心、传染病区、乡镇卫生院及重点医疗单位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全市卫生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民歌艺术节品牌进一步提升,文化产业持续发展。全民健身网点进一步普及。
2005年主要工作
按照“当好东道主,服务博览会,推进大开放,建设大南宁”的总体思路,深入实施“农业稳市工程”、“工业强市百亿投资工程”、“城建美市百亿投资工程”、“商贸活市百亿投资工程”,全力推进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和农业产业化进程,努力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和谐南宁。
——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力加快发展步伐
一是以培育支柱产业为重点,深入实施“工业强市百亿投资工程”,努力打造区域性先进制造业基地。进一步培育、壮大铝加工、生物与制药、电子信息、食品卷烟等支柱产业。继续对开发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运营”,做大做强开发区。突出抓好电厂、铝加工两大工业项目建设及市中心区重污染企业的改造搬迁。支持县区办好一批工业集中区,发展特色工业。加快发展具有南宁特色的科技型、服务型、就业型的都市型工业,使之成为工业新增长点。
二是以优化发展环境为目标,全力实施“城建美市百亿投资工程”,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把城市建设作为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优化发展环境的关键点来抓,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建设管理“136”目标。坚持“以邕江为轴心,完善西扩,决意东进,南北两翼扩展”的城市发展思路,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完善城市功能。
三是以建设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为目标,全力实施“商贸活市百亿投资工程”,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建设面向华南、西南以及东盟各国的区域性现代服务中心为目标。大力发展现代物流、金融证券、会展经济、电子商务等支持经济高效运行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信息咨询、法律服务、科技服务等中介服务业和旅游、文化、体育等需求潜力大的行业。优化服务业产业布局,合理规划商贸网点,形成新的商贸中心区。
四是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三大会战”为突破口,深入实施“农业稳市工程”,推进农业产业化,确保农民增收。坚持用工业化、城镇化的思路谋划“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加快建设一批农村交通、水利、生态文明村工程。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促进粮食增产。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集中力量扶持优质谷、蔗糖、木薯、蔬果、花卉、畜牧、水产等特色优势农产品。积极扶持、培育龙头企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五是加快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深入实施“科教兴市”战略,继续做好国家“重要技术标准研究”专项试点工作,加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度,提高区域科技创新水平。大力发展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高等教育、党校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做大做强优质教育资源,把南宁建设成为求职求学的理想之地。加快建立健全科学完善的全民公共卫生体系,提高城乡医疗卫生水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抓好基层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继续办好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和“风情东南亚”晚会,进一步增强南宁文化交流的能力。
——利用大平台,实施大招商,推进大开放
进一步扩大博览会的知名度、吸引力和影响力,促进南宁与东盟乃至全世界各国的更紧密合作。主动融入粤港澳经济圈、泛珠三角经济圈,积极参与中越两国共同商定的南宁—谅山—河内—海防—广宁经济走廊及环北部湾经济圈建设。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提高招商引资实效。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企业扩大外贸出口创造条件。
——坚持以人为本,努力构建和谐南宁
把促进扩大就业再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坚持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就业问题,逐步建立有利于扩大就业的经济结构和增长模式。认真贯彻落实就业再就业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政府就业指导和服务,抓好就业培训,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各种方式实现就业。完善公共就业服务机制和劳动力市场,大力发展社区就业和农村就业。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扩大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和失业保险的覆盖面。进一步完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继续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改革试点,加强农村“五保村”建设。
本世纪前二十年发展思路
本世纪前二十年建设目标分三步走:
第一步,到2007年,实现生产总值758亿元(2000年不变价,下同),比2000年翻一番,人均生产总值11400元;
第二步,到2014年,实现生产总值1516亿元,比2000年翻两番,人均生产总值21300元,比全国提前6年实现生产总值翻两番的目标;
第三步,到2020年,实现生产总值276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36500元,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00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0万人,建成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
在以上目标下,几大战略构想是:
——统筹城乡发展,建设区域性大枢纽。构筑以中心城市为核心,以邕江和主要交通干线为主轴,由中心城市-副中心城市-重点城镇-小城镇组成的大南宁城镇体系,带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镇化进程,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
——优化经济布局,建设产业发展大基地。加大工业投入,建设现代制造业基地。优化服务业布局,形成以城区为中心,县城、小城镇和农村配套完善、功能齐全的扩张型、输出型服务业发展新格局。
——增强城市服务功能,建设区域性大市场。加快建设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区域性物流、人流、信息流、资金流集散中心,增强城市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
——服务博览会,构建对外开放大平台。规划建设中国-东盟经济园、国际商贸城,建设完善会展中心、中高档宾馆等基础设施。全面拓展与东盟各国乃至世界的合作领域,扩大双向投资,发展货物及服务贸易,加强经济技术合作与文化交流。
——建设“中国绿城”,营造可持续发展大环境。发展绿色经济、营造绿色环境、建设绿色通道、培育绿城文化、造就绿城文明,力争实现“联合国人居环境奖”的目标。按照“136”目标,全面加大投入,突出基础设施,重点路桥建设,推动新区开发,加快旧城改造,完善城市功能,建设标志工程,加强城市管理,提高环境质量,发展社会事业。
——建设国际性现代化城市。抓住机遇,着眼于未来,建设国际性现代化城市。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把南宁建设成为开放之城、枢纽之城、活力之城、魅力之城、平安之城、和谐之城、可持续发展之城。
⑼ 广西南宁去印尼路线
第 1 天行程
南宁/雅加达ZH9077 (1230/1630)(晚餐)
贵宾于指定时间集合于南宁机场二楼国际出发厅,办理出境手续后乘坐直航航班飞往印尼首都——雅加达,抵达后用晚餐,入住酒店休息。 住宿标准: 四星级 用餐:晚餐
第 2 天行程
雅加达/万隆/雅加达 ( 万隆亚非会议旧址~动物园 ) (早中晚)
早餐后乘车前往万隆市区。万隆(Banng)古称“勃良安”,意为“仙之国”,现名意为“山连山”。它是西爪哇首府、印尼第三大城市市内处处繁花似锦,街道清洁整齐,宛如一个大公园。游览万隆亚非会议旧址,是一座3层楼的乳黄色建筑,始建于1895年。这座建筑原是荷兰殖民者的高级俱乐部,在日本占领期间成为一个文化中心,1945年印尼独立后改名为“独立大厦”。为了纪念历史性的万隆会议在此召开。 接下来游览印尼最大的野生动物园,园中的猛兽都为自然放养,车流穿行在猛兽之中,确实让人心惊胆战。最为好玩的是,园中专辟出游人下车与动物游玩之处,可与猛兽合影。乘车返回雅加达入住酒店。 住宿标准: 四星级 用餐:早餐 中餐 晚餐
第 3 天行程
雅加达(缘梦岛)(早中晚)
早餐参观“南部商业中心”热闹繁华的雅加达市区。此亦可见到印尼在经济复苏后的景貌。游览前往参观“总统府”及在门前拍照。而后前往富有民族独立精神的“独立纪念碑广场”,它位于雅加达市中心,高137公尺,顶端有一个用35公斤纯黄金打造的火炬雕塑,象征印尼民族独立精神。接下来游览印尼缩影公园,印尼缩影公园坐落在雅加达南郊 10 公里处,是世界上第一个介绍国土知识的“缩影公园”。午餐后乖车前往寻梦码头乖坐20分钟船前往有太平洋明珠之岛的“缘梦岛”。它是印尼千岛之国所有群岛之中唯一有水上屋的小岛,一边欣赏海天一色的美景及观赏夕阳无限的日落,一边品尝印尼咖啡奶茶和印尼特色的风味小吃。
住宿标准: 四星级 用餐:早餐 中餐 晚餐
第 4 天行程
缘梦岛-雅加达-南宁 ZH9078 (1730/2300)(早、中)
早餐后自由活动,指定时间于酒店大堂集中,乘船返回雅加达市区,中餐后乘车前往雅加达机场,乘坐国际航班返回南宁,机场散团,结束愉快旅途! 住宿标准: 用餐:早餐 中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