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去山上去的多的懂植物的朋友看一下这是什么材料做的 听说是什么藤
很难判断是什么藤木,毕竟你这个时间太过久远,再加上外表的加工。要知道天然藤在我国有1300多种,其中不少可以用来制作藤木拐杖。而且有些并不是很确切的学名,比如最常见的白藤(棕榈科),还有金刚藤、紫藤、斑藤、红藤等民间称谓……而且不止藤木,像花椒木也可以制作类似外观的拐杖(冷兵器时期,好的藤子可以用来做骑战用的长枪枪芯,可以传家)。
很多人会误以为藤木上的板结是竹节,但其实是经过修剪后的分枝,因为藤本植物有一个特性,就是分蘖芽被剪掉后,剩余部分虽然枯萎却会保留。于是就需要修剪,像你发的图这种,就是先松涂黑漆,然后在修剪掉多余的部分,最后经过打磨再松涂清漆,这样才形成了斑驳不一的结状花纹。
下图是新的藤杖,浅色的能看清楚板结的模样,都是丘形,也就是自行枯萎的(图二)。
Ⅱ 印尼藤的简介
虽然藤的品种很多。但真正适合加工成的品种不多,我们一起来了解最好的天然原材料-印尼藤。印度尼西亚位于赤道,是典型的热带雨林气候,阳光和雨水终年充足,岛屿的每个角落都是火山爆发后留下的火山灰,非常肥沃。在这种独特的自然条件下,生长的藤非常的饱满和匀称,粗壮,最粗的藤条可达6公分,藤最长可超过180米,非常适合做。
加里曼丹是印尼藤原料的主产地。印尼长期以来禁止原藤出口,也使得台湾等地拥有先进工艺的企业只能到印尼设厂,促进了印尼的藤家具工业。虽然印尼逐步放宽藤材出口,但为了保护本国资源仍然有许多限制。
Ⅲ 有谁知道这个是什么藤叫什么名字可以拿来煲汤的。
我们叫木耳菜,叶子有点儿厚,做汤来滑滑的,有点儿酸,很有营养。
Ⅳ 这个是什么藤
看上去像何首乌属的植物
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稀半灌木。茎缠绕;叶互生、卵形或心形,具叶柄;托叶鞘筒状,顶端截形或偏斜。花序总状或圆锥状,顶生或腋生;花两性,花被5深裂,外面3片具翅或龙骨状突起,果时增大,稀无翅无龙骨状突起;雄蕊通常8, 花丝丝状,花药卵形;子房药卵形,具3棱,花柱3, 较短,柱头头状。瘦果卵形,具3棱,包于宿存花被内。
何首乌属下级有
木藤蓼 Fallopia aubertii (L.Henry) Holub
卷茎蓼Fallopia convolvulus (L.) Á. Löve
牛皮消蓼Fallopia cynanchoides (Hemsl.) Haraldson
牛皮消蓼 (原变种)Fallopia cynanchoides (Hemsl.) Haraldson var. cynanchoides
光叶牛皮消蓼(变种)Fallopia cynanchoides (Hemsl.) Haraldson var. glabriuscula (A. J. Li) A. J. Li
齿翅蓼Fallopia dentatoalata (F.Schmidt) Holub
齿叶蓼Fallopia denticulata (C. C. Huang) Holub
篱蓼Fallopia metorum (L.) Holub
篱蓼(原变种)Fallopia metorum (L.) Holub var. metorum
疏花篱蓼(变种)Fallopia metorum (L.) Holub var. pauciflora (Maxim.) A. J. Li
何首乌Fallopia multiflora (Thunb.) Haraldson
毛脉蓼(变种)Fallopia multiflora (Thunb.) Haraldson var. ciliinerve (Nakai) A. J. Li
何首乌(原变种)Fallopia multiflora (Thunb.) Haraldson var. multiflora
Ⅳ 进口藤跟国产藤的区别是什么
进口藤是指从印尼、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进口的藤材。通常纤维光滑细密、韧性强,富弹性,抗拉性高,长久使用不易脆断,质量最佳。也可以统称为印尼藤。
国产藤种类比较多,
土厘藤——产于我国云南、广东、广西。皮有细直纹,色白略黄,节较低且节距长。藤芯韧而不易折断,直径在15mm左右,品质好。
红藤——产于广东、广西。色黄红,其中浅色者为佳。
白藤——也叫省藤,产于热带和亚热带森林,广东、广西、福建、云南。色黄白,质韧而软,茎细长,达20m,有节,是藤制工艺品和家具的加工原料。
大黄藤——产于云南,色黄褐色光亮、中芯纤维粗而脆,节高又短,性硬。
根据藤茎的特性和质地及贸易状况,我国的商品藤可分为五类:黄藤(红藤)类;小钩叶藤(含棉叶藤、海南钩叶藤)类,省藤居小茎级藤类(藤径<10mm),含小省藤、多穗白藤、上思省藤、小白藤、多剌鸡藤及短轴省藤,省藤属中茎级藤类(10mm≤藤茎≤15mm),含单叶省藤、云南省藤、麻鸡藤及短叶省藤(厘藤),省藤属大茎级藤类(15mm≤藤茎),_含短叶省藤(厘藤)、盈江省藤、大白藤(苦藤)、长鞭省藤、勐棒省藤、勐腊鞭藤。在云南,人们根据生产实践中对藤条韧性及强度的理解,将商品藤归纳为两类:糯藤和饭藤。前者,质地好,弹性大,韧性强,弯曲性能良好,含云南省藤、版纳省藤、小省藤及麻鸡藤,良好的劈蔑用材,也可用于于制作骨架用材,包括长鞭省藤、勐棒省藤、勐腊鞭藤及钩叶藤等。
去鞘藤茎在藤家具业称藤条,似竹,为实心。藤条表皮一般为乳白色、乳黄色或淡红色,有的藤皮表面有斑点纹,俗称斑藤,具有天然中的装饰性。还有玛瑙省藤,俗称竹藤,是藤中之王,材质优良,表面色泽好,是较昂贵的藤材。
在藤材的横切面上,由外向内比重不一致,藤皮部位比重大,藤尺部位比重小。比重变化大的藤材材质较差,比重变化较小的藤材材质较好。有关的试验表明,藤材的抗拉强度比抗压强度大10倍,藤材的抗拉弹性模量不大,但抗拉压强度很大,说明了藤材可塑性强,柔韧易曲。有试验表明,藤材的热软化点较低,低于木材及竹材,在微波加热的情况下,也是如此。另有,在水分的作用下,藤材的弹性模量降低,因而,在水热的条件下,藤材极易弯曲。
Ⅵ 这个藤是什么藤啊
一种紫藤棵植物,反正就是跟紫藤一个家庭的,常绿(冬天叶子也绿的)。长江以南大量分布。
Ⅶ 海底藤是什么
海底藤就是海柳中的一种
海柳的功效
一、什么是海柳,是植物还是动物?
网络有相关解释:海柳,学名黑珊瑚,形如陆地上丝柳,以吸盘与海底石头相粘,采集很困难,加之其用途广,因而视为海洋的珍宝。海柳形似树木,故有海柳之称。
海柳是一种寿命可长达数万年的海底灌木,属海生植物铁树科,皆因它形似树木,不少人以为海柳是海洋植物。其实,它是地道的海洋动物,属于腔肠动物的铁树科,是珊瑚的一种,与常食用的海蜇还是近亲呢!
海柳通常生在水深30多米以下的海底岩石上,身高者达3-4米。海柳中的一种赤柳,颜色鲜艳悦目,初出水面时,枝头上的小叶闪闪发光,树枝富有弹性,离水一段时间后,枝干就变得十分坚硬。由于海柳出水时身上附有红、白、黄色的水鬼体,干后能变为黑铁色,所以又被称为海铁树,更有趣的是,每当天快要下雨时,其表面颜色会变得暗淡无光,并分泌出微量的粘液,故有“小气象台”之称。
二、海柳有什么作用?
海柳浑身是宝,用途广泛。利用海柳的奇特形态,漂亮的色泽,细腻的木质等特点,通过剪枝、刨、磨、挫、钻等工序,雕塑出各种精美玲珑的烟斗、盆景、手镯、茶杯、戒指、佛珠等艺术珍品,古时曾是帝王将相的高贵玩物。1985年,福建省东山岛,挖掘出一座宋代古墓,从棺枢里找到一些用海柳加工的手镯、戒指及酒杯等物,这些东西均完整无损,足见海柳质之坚韧耐腐。在东山岛渔村常可看见人们嘴上叨着形态各异的海柳烟斗。其中做成的烟斗,用起来凉喉爽口,并有天然的过滤作用,对烟民来说,如果丢失一海柳烟斗,竟会嚎陶大哭。用海柳树烟斗抽烟,会有一种淡淡的清香,有凉喉解热,爽肺提神之感。
海柳还有重要的药用价值,用海柳煲鸡头内服可止血,煮汤吃还治腰痛。海柳——柳珊瑚,含有柳珊瑚倍半萜;对其进行结构测定及药理和药效等方面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其不含N元素,有较强的生理活性和解毒作用,还具有较好的降血压、减慢心率、抗心律失常、抗血管及回肠的痉挛和耐缺氧作用。历代本草如《唐本草》、《本草拾遗》、《本草纲目》和《海药本草》等均有记载,某种种类和珊瑚、海蜇等至今在中医临床上,特别在福建、广东沿海民间仍在广泛使用,具有抗癌作用。
三、海柳制作的工艺品
海柳又细分为金黄柳、虎斑柳、石柳、黑柳等多种,一些上好品种只在台湾海峡一带生长。大型海柳还是相当稀少,一年只有几根。
民间艺人把从海中采集回来的海柳枝干作为原料,本着“意在天然,贵在发现”的理念,进行精心的艺术加工。充分利用海柳的奇特形态、天然色泽和斑驳纹理,通过剪、车、磨、钻、雕镂等多重工序,最后根据原料的形状制作各式美仑美奂的烟斗、烟嘴,此外也有制作成手镯、戒指、饰物和茶具、盆景等物品。用海柳制作的烟斗、烟嘴不仅精美而且吸烟者使用时还会感到清凉可口,瘾不上火,熬夜吸烟隔天口中不觉枯燥,其药用价值也就可想而知了。
海柳雕比其他品种的雕刻还要稍微复杂一些。这是因为野生海柳上会附着一些贝壳或其他杂质,需要雕刻者一点一点地把杂质去掉,然后才能在坚硬的海柳上雕刻。这道工序就是一项细活,一点也急躁不得。但有时为了保持海柳雕的原汁原味,海柳工艺艺人会特意在海柳上留下一些海底寄生物的残骸,让大家都知道这是来自大海的瑰宝。
由于海柳没有固定造型,它所制成的工艺品每一件都是独一无二的。雕刻后的海柳作品色泽亮丽、造型别致,不仅不怕摔,而且不怕火。艺人从寿山石雕刻上得到启发,首创了利用海柳雕刻各种精美逼真的人物摆件、花鸟虫鱼等等。这些摆件很受收藏家的喜爱,总之,无论怎么雕刻,海柳雕形神兼备、返璞归真的神韵是不能丢的。
海 柳
海柳,是一种寿命可长达千年的海底灌木,属海生植物铁树科,形如陆地上丝柳,以吸盘与海衣石头相粘,采集很困难,加之其用途广,因而视为海洋的珍宝。海柳形似树木,故有海柳之称。由于其枝干质地坚韧,水渗不腐,火焚不损,故又有“神木”之尊称。有气象观测物之称,每逢天气将要变化或台风来临之际,用海柳做的烟斗就会突然变得暗淡无光,表皮呈死色且略带潮湿,用手一摸会有微湿感。一旦天气转晴或台风回南,它又会恢复如初,这也是判别海柳真假的方法。有另一种方法就是用头发缠绕在海柳上,任你焚烧,头发不断,这种方法比较简单。
海柳通常生长在水深10多米以下的海底珊瑚或岩石上,高者达5—6米。分有血柳、赤柳、藤柳、石柳、乌柳、珊瑚柳等几十个品种,其中以血柳、赤柳较好。长成一株2厘米粗直径,可用来加工烟斗的海柳,约需300-400年的时间。
Ⅷ 印尼白藤是什么藤
白藤(拉丁学名:Calamus tetradactylus Hance)茎细长,有小酒盅口那样粗,有的还要细些,有长的节间。是陆地上最长的植物,最长可达500米。直径可达5厘米,长达300米。
Ⅸ 印尼藤的介绍
印尼藤是生长于热带森林中的一种多刺的棕榈科攀缘植物,有13属,其中已知的有1200多种,可用于制作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