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印尼最近几年也一直在迅速崛起,为何西方国家却对其关注并不多
主要是因为印尼他的发展存在着非常多的先天性不足。比如说他的领土处于非常分散的状态。这主要是因为印尼是一个多岛屿的国家。所以这也造成了印尼的基础设施非常的落后。而且印尼各地的交流也并不完善,使得印尼各地区的语言非常的差异巨大。更重要的是因为印尼处于在一个热带地区。一旦气候炎热,就会使得人们工作非常的懒散,这也对于经济发展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
最重要的还是由于印尼是一个内部矛盾,民族纷争非常严重的国家。虽然印尼是一个多民族多种族的国家,但是他们并没有产生一个民族自豪感以及向心力的存在。所以印尼这个国家虽然明面上是一个统一的国家,但是内部却是四分五裂,而且经常发生一些暴力冲突事件。所以这也使得其他国家对于印尼的投资在逐年的减少。
㈡ 朋友介绍去印度尼西亚 说很赚钱 但是家里人完全反对 说危险 想知道印尼现在怎么样 华人在那面能不能吃得开
现在,98年事件后,苏哈托个人霸权主义政权倒台。新政府上台,印尼现在是人民直选的世俗民主国家,跟98年时已经不一样了,现在中印贸易很密切,在印尼工作的中国人也很多,印尼近几年,排华的情况一次也没有,反而是华人地位越来越高,春节现在是印尼政府的法定假日,汉语是印尼教育部规定的除英语以外的第二外语,也有华人做了部长、市长,巴厘岛每年的中国游客越来越多。
㈢ 印尼现在治安怎么样,过了年就打算去那边,不知道治安怎么
这个时候来印尼真的要慎重,不是迫切必要,就别来了。现在整个东南亚只有菲律宾和印尼的疫情严重的深不见底。
印尼的数据根本没什么看的,检测的人数只是冰山一角,而且现在医疗处于崩溃边缘,医院床位本身不够,一千个人只有0.2个床位,确诊病例多也不是多可怕的事情,可怕的是这些确诊病例没有收治,大部分人都在家隔离,但是你真要出去乱跑,没人管。尽管每天检测人数只有那么一点,但是确诊数却在与日俱增,说明感染越来越严重了。
或许你以为印尼的生活处于隔离限制状态,完全错了,这边自由的不能再自由。商场,餐厅两个多月以前就开放了,有酒吧已经开放,实锤,我上个月晚上开车经过以前经常去玩的一个酒吧,已经开始营业了。而现在也在讨论电影院复工,虽说日期没定,不过也不远了。你自己想想吧,这种状态,你敢?
或许你有很多疑问,当地人难道不怕感染吗?俗话说: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当地人很多穷的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他会考虑那么多?他们真能想的那么远,印尼的经济就不是现在这个样了,不说比欧美日韩,最起码也可以达到马来西亚,俄罗斯水平了。不出去就得饿死,感染了也不一定都会死,他们是这样想的。
有人问我这边疫情何时结束,借用西游记续集里面一幕:要等鸡啄完米,狗舔完面,火少断锁,一点也没错。唯一的办法,等疫苗。来自中国sinovac的三期疫苗已经来到印尼,但是现在才开始试验(招募1000名志愿者招了近一个半月)。最乐观估计,明年三月份疫苗才能确定投入应用,而且最初产量肯定不高,真要想等到全部接种疫苗,至少要到明年八九月甚至年底。
没什么必要就别来印尼了,工作什么的,在国内随便找一个做着吧,钱财真是身外之物,够吃够喝就行。
㈣ 为什么印尼的男双那么厉害
桑洋,现年26岁,中国男双新生代主力双打(05年前起码算)。时任男双主教练LHW看重的队员,2003年他和ZB搭档获得印尼羽毛球公开赛男双冠军,这是汤帅调教的新一代男双最早的一个国际重要比赛的男双冠军,同年的世界锦标赛上更是和帅哥组合蔡付一起打进4强。
2003年似乎是桑洋丰收的一年,印尼夺冠后,桑洋答档ZB在04年汤姆斯杯上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击败了帕斯克/拉斯姆森,为重夺汤杯取得关键一分。但除此之外就再没有取得更耀眼的成绩。去年更是在众多球迷的不解中退出了国家队回到浙江。是桑洋江郎才尽还是别有隐情?要知道他才26岁,正是技术和体力的最黄金时期。在采访期间我注意到,桑洋在小队员中很有号召力。有一次训练的时候,我看到桑洋和ZB吵了起来,具体原因我不清楚,但发现桑洋的情绪很激动。训练结束,我拉住男双2队一个小队员,问他:刚才桑洋和ZB为什么争吵?该队员回答说,他们早这样争吵了。桑洋脾气急,加上ZB训练的时候一些处理球让他很不满意,于是总骂ZB。ZB虽然脾气好,但被骂的次数多了自然也就受不住。他们要再这样吵下去。迟早得拆对儿。
果然去年的这个时候,桑洋离开了国家队,上午退役报告交上去,下午就举行欢送会,在中国,这种办事速度,快的让人费解。走的时候,混双奥运冠军老大哥ZJ说:又一个老队员离开了,我真的很难过。注意张的措辞:又一个。。。。我很难过。差不多同时代女双好手WYL 则说:我只感觉到自己不停地在咽下泪水,也尽量不让自己哭,但我的眼睛一直都是红的。心情也是很久没有平静下来。而桑洋自己在那个欢送会上又是如何话别的呢?:这是我在国家队的第6年9个月零22天,也将是最后一天。我很舍不得这里。言语里的不舍与遗憾表露无遗。耐人寻味的是,在桑从LYB手里接过纪念杯回到队列的时候并没有没有站在昔日一起征战的搭档ZB附近,而是离得很远。。。。
桑洋的退役,从官方到媒体给出的理由高度一致:因伤。桑洋有没有伤不敢肯定,但实际情况是ZB经常因伤请假,而桑洋很少去队医的房间治疗。作为南方人(籍贯哪里我不清楚,但代表浙江打球),桑洋的性格很北方,典型的男人北相。和人熟悉了后非常豪爽,心直口快,几乎没有心计。但他有个在国家队很出名的毛病:抽烟,而且烟瘾不小。有次熄灯后躲在被窝里抽烟不小心点着了被子,火灾没引起,却碰上主教练的易位,随着CXD的任职,把自己的职业生涯给烧没了。
桑洋退役的细节知道的就这么多,桑洋退役的真正原因,或许,只有当事人自己最清楚。
㈤ 作为东南亚第一大国,印尼为什么严重缺乏存在感
在全球国家和地区中,印度尼西亚无疑是一个十分特殊的存在。领土在赤道两侧,在地理位置上同属于南、北半球,横跨亚洲和大洋洲。同时,它是由1.7万多个岛屿组成的国家,被称作“千岛之国”。毫无疑问,其海岸线长度非常惊人,高达5.47万KM,仅次于加拿大,海洋面积也高达316.6万平方千米。而其陆地面积也有190.4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15位。其人口已超过2.5亿,排名世界第四。再则,印尼控制着马六甲海峡,这也给其填上了浓墨重彩之笔。这些数据表明,印尼犹如一个小巨人般存在。
虽然,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不过,2016年印尼的GDP总量才8619亿美元,居世界第16位,被其体量差不多的印度甩在身后。也就是说,印尼并没有与其体量相匹配的经济实力。而在国际政治上,也显得暗淡无数。
从现实来看,印尼也只不过是一个二流国家。那么为什么印尼空有大的体量,却不能最大限度的将其转换为现实国力?云石君将从其内部地缘结构进行分析。
作为“千岛之国”,在海洋文明时代,印尼可以靠海吃海,漫长的海岸线及众多的港口利于发展外贸经济。不过,这也是一把双刃剑,群岛太多,无疑会破坏地缘结构的完整性。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海上交通也有相对改善和提高,但是海洋的隔离作用依旧不小。印尼岛屿众多,水运运输相对发达。不过,公路、铁路及空运也只是集中在主要的岛屿上。印尼的公路全长34万千米,但质量都不高,高速公路总里程才1000千米左右。总体上,印尼的基础措施相对滞后,制约了经济增长和投资环境的改善。再加上有数目太过庞大的岛屿,因交通联系的不便,自然会制约各个岛屿间的经济整合,反而各板块会形成自成一体的局面。
岛屿众多带来的交通不便,不利于经济整合。而众多岛屿太过分散又是制约经济发展的另一大因素。
印尼的国家地理结构呈带状分布,东西国土间直线距离长达5000余公里,跨越了三个时区。在众多岛屿中,以苏门答腊、爪哇、加里曼丹、苏拉威西、巴布亚五大岛屿为主,除东部的苏门答腊与爪哇之间海域狭窄外,其余诸岛均散落于海上,彼此间距离均在数百公里,巴布亚岛与最近的苏拉威西岛之间的距离则在1000公里以上。
主岛除了爪哇和苏门答腊相距不远,可以通过跨海大桥,用公路、铁路将它们连接在一起,而其它太过分散的岛屿因海上距离遥远就只能通过航空和海运方式交流。
在地缘结构和气候条件的双重制约下,印尼就算有再大的体量,也不能最大限度的将其转化为地缘经济实力,经济上也很难挤入到一流国家,甚至是二流国家。
岛屿虽众多,但却使得地缘结构上支离破碎,反应在经济上是彼此相对独立,而在政治上,便促使了分离主义的抬头。
就算工业文明能拉近群岛的距离,不过也是有一个度的。当下,工业文明将印尼群岛整合为一个国家,但太过分散的地域环境也难以消除各岛间的地缘隔离。
这就会导致印尼内部会存在各方政治势力为了自己的利益而矛盾不断,从而加重印尼的政治内耗。而带状的国土及各自独立的地缘结构,在受到外部威胁时难以形成国家聚合力。如果,一旦国家经济崩溃,或有外部大国势力进入,将会有矛盾升级到国家分裂的地步。
㈥ 生解释:为什么说一个强大的印尼将影响中国的未来
01印尼的地理环境,处在马六甲海峡,依靠着繁忙的海上贸易路线,对周边国家甚至是世界都有很重大的影响。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是咽喉位置。另外他靠近南海海域,对南海局势有影响。
02印尼的自然资源,众所周知很丰富,石油橡胶等等。这是经济腾飞的有利条件。
03印尼的面积和人口,在东亚和世界范围内都不算是一个小国家。在这样的基数上如果印尼强大起来看,无疑会具备发言权,这是其他小国不能具备的。
04印尼的宗教和政治态度,如果强大起来对中国是敌是友,我想不用多说,无疑是个威胁。
㈦ 为什么马来西亚各方面比印尼和菲律宾强很多
刚独立的时候,最繁荣的两国是菲律宾和马来西亚。
不过菲律宾的政治制度是抄自美国,可是人民的民主意识不强,所以政治动荡,贪污滥权还有政变不断。开始变弱。
印尼也是政治不稳定,不过经过苏哈多下台,人民民主意识提升,现在渐渐恢复国力,可惜正面对伊斯兰恐怖袭击的威胁。
马来西亚奉行英国政制,有高效率的官僚系统执行政策,除了一九六九年发生种族暴乱以外,几乎都没有什么大动荡,因此国家发展稳健。加上他们善于利用国内二成六人口的华裔发展经济,如果没有土着优惠政策,老早已成为亚洲四小龙。不过现在腐败的执政党还在国内大搞种族矛盾主义,未来如果政权不易手,前途不看好。
㈧ 九八印尼为什么要杀华人那真时话
暴行的发生的根源,就是因为政客摔锅!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犹太人索罗斯攻击印尼成功,印尼本币暴跌,燃油以及食物价格暴涨,金融危机导致30年经济增长毁于一旦。
老百姓怨声载道。当局一看,群众情绪不稳政府压力巨大,但索罗斯和美国人惹不起,为缓解老百姓的不满,当时的执政者就策划了残忍的排华暴乱事件,用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而巩固自身统治。
(8)印尼为什么越来越厉害扩展阅读
苏哈托执政期间确实给国家带来了明显的经济增长,但是他带给印尼的灾难也要比其他总统多得多!他执政多年,崇尚武力并且残暴异常,将印尼管理成一个“黑道国家”。
长久以来,印尼的土着居民都非常具有“排华”性,由于当初华人来到印尼的目的就是为了贸易,这使得华人的财富普遍要高于印尼的土着居民,在仇富的心理下,他们一直排斥华人。因此,苏哈托借助这次事件,赢得了大量印尼土着居民的支持。
再加上苏哈托早已投靠美国,这起件事本身就有美国在背后操控,因此通过这件事,苏哈托成功担任印尼总统,开启了他对印尼长达32年的武力统治。
苏哈托将印尼一步步建立成他的“军队帝国”,军人在这个国家各方各面都占有绝对地位,不管是政界还是商界,管理阶层有一半以上都由苏哈托的军队人员组建。国家军队似乎完全成为苏哈托的小弟一般,苏哈托可以任意指示他们,对印尼人员进行野蛮的屠杀和掠夺。
苏哈托还利用职务安排家族人员参政,控制了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在这种背景之下,苏哈托家族垄断了印尼四分之三的经济,成为“世界第一贪”。
由于苏哈托的存在,其家族在印尼一手遮天,无人能够反抗。但是在1997年7月, 东南亚国家爆发金融危机,印尼首当其冲成为受影响最重的国家。大量金钱莫名其妙的葬入金融危机中,穷人数量剧增,短时间内就占据总人口的一半以上!
原先苏哈托的统治虽然残暴,但是人们确实能看到经济地增长,因此对于苏哈托的所作所为也选择忍让,但是这次金融危机使得印尼经济直接瘫痪。人们将原因都归结于苏哈托身上,到处爆发反对苏哈托的游行示威活动,要求苏哈托下台,示威者烧毁苏哈托的模拟像。
起初苏哈托的力量还能镇压这些反对者,但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反对,不管是执政党、国会还是军队,都纷纷抛弃苏哈托,就连专业集团(苏哈托建立的一个管理国家的政治大本营)也发出了反对苏哈托的声音。苏哈托渐渐不支,最终不得不交出总统权柄,宣布辞职。
㈨ 为什么印度注定无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为什么印度注定无法超越中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从这两个国家的发展,可以看到,印度注定无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2018-07-16 21:43
中国古代很是相信“命运”,对于国家发展来说更是如此,我国从古至今历来都是大国,强国,这是命运,而很多国家注定无法强大这也是命运。最典型的就是印度,而且从下面两个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印度注定无法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注定无法超越我们。
现在印度的发展,很多人拿来对比我国,尤其是在我国进行调整的这几年,印度国家经济增速,超越了我国。而且最近几年,印度经济不断超越俄罗斯,法国等国,成为世界第6大经济体。很多人于是推测,印度将很快超越世界大国,中国,甚至是美国,成为世界上的强大国家。但是其实,印度的命运是无法成为强大的国家的,从两个国家的例子就可以看到。
这两个国家就是巴西和印度尼西亚,从体量上来看,巴西国土面积有850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也有2亿多,而且资源丰富,纵深广大,比印度的条件更好,比印度更加具备成为世界大国强国的条件。而印度尼西亚国土面积超过190万平方公里,人口更是接近2.7亿,论区位和体量也丝毫不亚于印度。
而且在历史上,巴西和印度尼西亚曾经发展非常迅速,巴西曾连续几十年增长,其势头曾一度说要超越美国,成为世界强国。但是很快巴西就陷入停滞,内部纷乱不止,通货膨胀严重,陷入发展困境。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印度尼西亚身上,印度尼西亚是整个东南亚地区最有成为大国条件的国家,曾经发展也是非常猛,大有爆发之势,但是很快就熄火了。
现在整个就是个失败的领土大国,影响力甚至不如小国新加坡。而看到巴西和印度尼西亚的发展,就可以看到,印度注定无法成为强大的国家。最为关键的就是一点,地缘位置,印尼和巴西,还有印度,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处于热带地区,处于热带地区,最为致命的缺陷就是人的懒散,这对一个国家长期的发展那是致命的。
我们看到,世界发达国家和世界发达的地区,基本上处于温带,而热带地区,除了新加坡例外,没有强国,也没有大国,更没有大的发达国家。世界绝大部分经济集中在温带,这一点决定了热带地区很难出现持续发展的大国,强国,因为后劲严重不足。我国之所以能够几千年长盛不衰,成世界强国,最为关键的是,中华民族的创造力和勤劳程度,这是发展的基础。
而热带的领土大国,短期的繁荣可以有,但是难以持续,印度尼西亚和巴西就是例子。因此,鼓吹印度将成世界强大国家,甚至要超越我国的观点,显然是不可能成立的。而且印度面临的问题比印尼和巴西还更加的严重,如种姓制度,庞大的贫困人口,内部民族矛盾复杂,封建的残余太多等。随便一个爆发,印度的发展就要彻底停止,而且国家甚至无法稳定,这些都是致命的。
印度,它是世界人口的第二大国,但印度历史上没有经历过像我们中华民族这么长久的人口整合的过程,印度庞大的人口远远没有中国人那种高度的,我们叫“文化同质性”,没有这种相同的语言,相同的价值观,相同的生活方式,这些我们比是没法比的,我们比他凝聚力要大很多。那么印度历史上也出现过自己古老的哈拉塔文明,到后来中断了。而且后来你看印度的历史动乱不断,比较长的统一时期是19世纪开始的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外来的英语成为他今天的主要的官方语言。但今天真正能够说英语、懂英语、掌握英语的人,实际上不到印度人口的10%。整个西方的人口占世界人口的14%,而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20%,随着现代国家的建立,特别是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受过教育和培训的人民是我们“文明型国家”最大的财富。中国现在每年培养的工程师的人数超过美国、欧洲、日本的总和,中国的制造业、电子商务、国内外的旅游、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物流行业、城镇化、高速铁路、人工智能等行业的迅速发展,实际上都体现了这种规模效应。
从一个更广的意义上看,由于人口效应,中国一旦改变自己,往往就能产生改变世界的效应,甚至引领世界的发展,引领有关的标准和规则的改变。
现在世界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中国的人口数量和教育水平都意味着我们的大数据远远多于其他国家。有一种说法,认为工业文明时代最主要的资源是石油,那么信息文明时代的最主要的资源就是大数据,中国的人口是美国的4倍多,中国的移动支付现在是美国的70多倍,中国人每天创造大数据,无论是深度、广度、厚度,是美国和其他国家没法比的。这个对于5G也好,对云计算也好,对人工智能也好,对新一代的新工业革命、新技术革命意味着什么?对未来许多世界上的这种产业的标准的确立意味着什么?对世界和人类未来的影响又意味着什么?你懂得!
第二就是超广阔的疆域国土,中国幅员辽阔的疆土也在漫长的历史中逐步形成的“百国之和”成百上千个国家慢慢整合起来的,今天的世界版图上俄罗斯的国土面积比中国大,加拿大的国土面积也比中国大,但是这两个国家从来没有经历过像我们中国“文明型国家”意义上这种整合历程。前苏联时候曾经尝试过创造叫“苏维埃民族”,但随着苏联的解体而化为乌有。少数民族为主的各个共和国很快就独立了,如果不是普京上台扭转了俄罗斯继续崩溃的趋势,照西方模式做下去的话,那对不起,俄罗斯将继续不断地解体,在这一点上,俄罗斯人还是很尊重普京的。
印度也是个人口大国,但它的国土面积实际上只有中国的1/3,它疆土内的整合程度也远远不如中国,很多地方反叛力量还远远没有平息,还有种姓制度也是个大的问题,阻碍了印度人口流动和社会活力。
中国学者钱穆曾经比较过古代中国和古希腊,还有后来的古罗马,他说古希腊是“有民无国”,古罗马是“有国无民”,而古代中国是“有国有民”。古希腊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家,而是由一大批规模比较小、比较中等的城邦组成,有的人口就是上千人就算一个城邦,有的是十来万人,小于中国秦汉时期任何一个郡县的人口规模,而且从来没有真正的、统一的中央政府。罗马帝国是“有国无民”,帝国常年征战,最强盛的时候疆域是350多万平方公里,和中国西汉相当,但在国家治理上,古罗马始终没有形成像秦汉时期那种内部的人口的整合。中国当时已经有了户籍制,有郡县制,有编户居民等等,但罗马帝国最后是由于经济衰退,政治动荡,日耳曼游牧蛮族的入侵,最后走向解体和灭亡。
之后的东罗马帝国一般就说不算是欧洲国家了,罗马帝国解体后多数史学家认为,欧洲进入了长达千年的中世纪“黑暗时期”,一般认为到了16世纪的“文艺复兴”欧洲才开始摆脱漫长的“黑暗时期”。中国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秦始皇公元前221年统一了中国,实行了“书同文、车同轨”,统一了度量衡,推行了郡县制,奠定了维持中国统一的文化和政治基础,包括当时的朝鲜也被中国统一进来了。之后的中国虽然经历了很多次的分裂,但历代的主流政治都是寻求统一历代的政治制度几乎都可以追溯到秦汉时代。正如毛泽东说过的“百代都行秦政治”,中国“大一统”的传统自秦同意之后就一脉相承下来了。
辽阔的统一的疆域使中国获得了绝大多数国家都难以比拟的这种地缘优势和战略纵深,中国有强有力的中央政府和强大的国防能力,使我们彻底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百余年的“挨打”的问题,中国可以在超大规模的国土内进行战略布局,可以实现行西气东送,可以实现高铁“八纵八横”等,人类历史上罕见的现代工程。
对于绝大多数国家来说,产业升级往往意味着产业迁移到国外,而在中国自己的内部就可以实现大规模的产业的梯度转移,一般制造业可以从发达板块转移到新兴板块但仍然留在中国,就延长了中国制造业的生命周期。
“文明型国家”所形成的的地缘优势也使我们具有其他国家难以企及一种“地缘辐射力”,中国推动的开放政策是非常精彩的,从沿海开放到沿江开放到延边境开放,到今天的“一带一路”的倡议,已经把中国的边境省份都变成了对外开放的前沿,特别是现在欧亚铁路的建设,包括渝新欧铁路,连云港、义乌到欧洲的铁路,还有正在建设中的从云南通向东南亚的铁路大通道,把整个中国与中亚、俄罗斯、欧洲和东南亚国家都连成了一片,中国这种地缘优势是日本这样的缺少地缘优势的经济大国所难以比拟的。
我们的经济发展过程中实际上大家看到中央政府发挥重要的作用,地方政府也发挥重要的作用,实际上就是和中国的规模有关,这么大的地域,这么多的人口,所以他有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有的经济学家说,中国县级政府的良性的竞争是中国崛起最重要的原因。
中国超广阔疆域国土,实际上是一个“洲”的概念,就是飞机飞三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还在自己的国家内,在欧洲这么长时间肯定是走了十几个国家了。所以你还是在这么长的时间内到另外一个地方还在中国境内,还是讲中国话,吃中国菜,享受丰富的中国文化,这是少有的精彩。结合着人口与地域,这两个“超”带来的挑战,一旦你能够克服这种挑战,你创造的一定是世界的奇迹,为什么我们的高铁技术是世界最好的,很简单,因为首先你要能够应对中国巨大的人口压力,一个春运30来亿人次,你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最多的人口从一个地方投送到另外一个地方,你再看你如果实现了这个突破,克服了人口和地域的挑战,那意味着什么?你这个高铁技术要能够适应东北的冻土,要能够适应江南密集的河网,要能够适应云贵高原,如果这些条件都能适应的话,你的技术肯定是比其他国家技术更加完备,所以一般国家没法比的,我们确实是领先的。
第三是超悠久的历史传统,5000年延绵不断的历史,使中国在人类知识几乎所有的领域都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和实践的传统,我们在政治、哲学、宗教、语言、教育、艺术、戏剧、文学、建筑、军事、体育、医学、饮食等等方面都有自己博大精深自成体系的东西,这种丰富的传统性、内源性、原创性、连续性,都是其他民族或者其他文化有点儿难以望其项背的,由于人口众多,地域广大,环境复杂等因素,中国人在治国理政方面形成自己独特的传统,一个是“民本主义”,“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我们相信的“民以食为天”,我们相信“治国先治吏”,我们相信的“居安思危”,我们经常讲的“宰相比起于州府,猛将必发于卒伍”等理念,实际上都是我们传统的智慧的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到甚至在中国的远古时期,许多中国独特的治国理政的传统就开始形成了,如领袖要率先垂范,政治组织要能够组织大规模的治水工程,那么秦始皇统一中国更是开创了治理超大型国家的一种制度安排的先河。
今天我们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背后实际上也离不开中国传统中崇尚平等 等重要的基因,比方说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摧毁了血缘为基础的土地垄断,推动了土地的自由流转,这也导致了后来一些土地兼并,贫富两极分化等问题,所以历史上我们很多朝廷都采取“常平仓”的方法来储粮备荒,也运用价值规律调剂粮食的供应,稳定价格,粮价低的时候收购,粮价高的时候适当降价处理,避免“谷贱伤农”,也避免谷价(涨)以后伤害老百姓 伤民。
㈩ 印尼的军事实力和越南相比较哪个更强一些
越南更强一些。
印尼是东南亚地区的大国,国土面积190万平方公里,人口2.64亿。但是印尼由于是千岛之国,国家分布在广阔的海洋上,国家的综合实力并不强,目前印尼总兵力36.6万人。
海军方面,海军兵力约有5万人,装备有俄制“猎豹级”轻型导弹护卫舰、“毒蜘蛛级”大型导弹艇、“基洛级”潜艇和“别佳级”轻型火炮护卫舰等各类型舰艇120余艘。
其中90%以上购自俄罗斯、瑞典、澳大利亚、波兰和朝鲜,剩下的也多是越南在俄方技术援助下自主建造。不过越南许多舰艇严重老化,武器装备水平落后,难以高效保障海上巡逻、侦察、护航等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