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印尼资讯 > 印尼的皮影戏用什么乐队演奏

印尼的皮影戏用什么乐队演奏

发布时间:2022-09-23 17:34:44

1. 急急急!印尼甘美兰资料

佳美兰音乐小资料:(网络搜集)
佳美兰是印尼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乐队,它所演奏的音乐也称为甘美兰。甘美兰乐队及其音乐大约在15世纪时形成,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它深深植根于印尼的泥土中,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据本世纪廿年代统计,当时仅在爪哇岛上就有二万个甘美兰乐队。
佳美兰乐队的乐器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演奏旋律的敲击乐器:“波南”、“沙隆”、“根德尔”、“干邦”和掌握节奏的敲击乐器:“根当”、“刚”和“克农”。以及其他管弦乐器:“苏铃”、“拉巴布”、“格渣比”等。
佳美兰是一种由多种乐器合奏,并加上人声构成的多声音乐。它既不是齐奏,也非欧洲式的和声,对位。它的音乐织体复杂交错,演奏时还带有一定的即兴性,即在核心旋律的基础上进行即兴演奏。佳美兰音乐十分丰富,它是印尼的艺术瑰宝。音色十分多样:清脆的竹板和响亮的金属板,嘹亮的高音和深沉的低音,低沉的鼓声和柔和的笛声,威严的锣声与纤细的女声齐唱……这些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人们能在音响的调色板上描绘出多种多样的色调和变化。此外甘美兰乐队演奏时力度变化也很大,有人认为就音量变化的幅度而言,甘美兰乐队并不亚于现代管弦乐队。有时,音乐就像暴风骤雨突然袭来,震憾了大地,但往往又在转瞬之间变为轻轻抚击,纤细温柔,十分宁静。
印尼的佳美兰音乐遍布全国各地,它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常为舞蹈、戏剧、皮影戏伴奏,并在幕间休息时单独演奏,过去还常在各种宗教仪式,迎送贵宾及举行火葬时演奏。各地的甘美兰也有不同的风格,最有代表性的是信奉印度教的巴厘岛甘美兰音乐充满生活气息,活泼,欢快。而爪哇岛的甘美兰音乐由于宫廷的影响,显得典雅,文静。
印度尼西亚的克恰克(kecak)舞蹈与合唱也十分精彩。克恰克起源于一种带有巫术性质的驱魔仪式,由一百至二百人不等赤裸上身的男子围成圆圈,圆圈中心点燃着一堆火光明亮的篝火,他们用节奏性很强的呼喊声为驱魔舞蹈伴唱。这种合唱形式还经常与表现《罗摩衍那》故事的舞剧结合起来,配上佳美兰乐队,成为一种综合音乐舞蹈戏剧的艺术。由于合唱中不断呼喊“恰克”(tjak)一词,所以被称为“克恰克”。参加这种表演的男人一般分为5组,其中一组以固定的节拍重复保持“朋、朋……”(Pung Pung)的吼叫声,另外4组则以各自不同的节奏型,运用声部镶嵌重合的技术呼喊“恰克、恰克”,从而构成一种连绵不绝、神秘而气势磅礴的节奏化的声音,极富感染力。

2. 印尼的皮影戏发展有哪些变化

15世纪马欢的《瀛涯胜览》爪哇国条就有爪哇皮影戏的介绍,它普及在公元778年前后,最初用于宗教祭祀,后来才发展为民间艺术形式。

3. 皮影戏是什么

皮影艺术,是我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曲巧妙结合而成的独特艺术品种,是中华民族艺术殿堂里不可或缺的一颗精巧的明珠。
它起源于何时,因文献不足,无法考证。可确定的是最迟在北宋时,皮影戏已极成熟,在传统戏曲表演尚未发展成熟之时,宋代的皮影戏已能表演完整、生动的三国故事,如《东京梦华录》、《梦梁录》、《武林旧事》等,都述及宋代皮影戏的盛况。
皮影戏制作和演出简单,花费不多,戏中内容又多为老百姓喜闻乐见,因而千百年来,深受广大民众的喜爱,所以在桐乡乌镇流传甚广。
在这里演出的剧目有:《劈山救母》、《孙悟空大战牛魔王》、《徐达打虎》、《闹龙宫》、《水口站》、《鸡头山》、《西厢记》、《唐伯虎点秋香》、《康王渡江》等。
皮影戏是中国一种民间艺术形式。中国西北部甘肃的陇东皮影主要分布于平凉、庆阳各县,较为集中的为东临陕西、宁夏的三角地带。
陇东皮影戏大约在明清(14世纪-19世纪)时就已经十分流行,皮影造型俊俏大方,外轮廓挺拔概括;镌刻精细流畅。
陇东皮影制作选用年轻、毛色黑的公牛皮,这种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青中透明。牛皮刮干净、晾至净亮透明时即可制作。先将样稿轻画在牛皮上,然后用各种型号的刀具或刻或凿。之后用透明水色着色,颜色一般不调和,故而纯正绚丽、对比强烈。刻凿、着色完毕后出水即熨平,这是其中最关键也是最难的一关。出水后再晾干,装订组合即可上台表演。
玉皇大帝·太上老君(镌刻·牛皮),甘肃省陇东
图中两件作品左为玉皇大帝、右为太上老君的皮影头茬,镂刻繁复精细,灵活传神,着色以红、黄、黑、绿为主,随着纹样的交错而显得格外丰富。玉皇大帝为阳刻,平长细眼、小嘴巴、直鼻梁,显得平和大度;太上老君为阴刻,圆眼睛、疙瘩鼻、额头突出,冠饰大幅度后移,显得精干有神采。
皮影戏注重的还是表演效果,因为影戏人物各部位可以活动,再加上高亢、抑扬的唱腔,使得它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及民间乡土气息。
罗通扫北(牛皮·镌刻),甘肃省陇东
陇东皮影戏剧目繁多,图中罗通扫北为隋唐演义故事,人物、道具镌刻细致工巧,想来表演时的动作、情节定引人入胜。图案的装饰效果;着色对比强烈,活泼明快;影人肢体部分之间的组合、分解合理,因而表演十分灵活,充分体现了粗中有细、豪放有致的艺术风格。
陕西皮影
中国西北部陕西省的皮影保留着民间说书的种种痕迹,它是近代陕西多种地方戏曲的前身。
陕西皮影造形质朴单纯,富于装饰性,同时又具有精致工巧的艺术特色。陕西皮影人物造型的轮廓整体概括,线条优美生动有力度,在轮廓内部以镂空为主,又适当留实,做到繁简得宜、虚实相生。皮影人物、道具、配景的各个部位,常常饰有不同的图案花纹,整体效果繁丽而不拖沓,简练而不空洞。每一个形象不仅局部耐看,而且整体配合既充实又生动,构成完美的艺术整体。
陕西华县皮影
在华县当地,皮影又叫五人忙。其中最重要的是前声---生旦净丑都由这位一人演唱,有时一唱就是八个小时,唱的同时还要打大鼓弹月琴,相当于一个乐队的指挥。然后是签手,负责操纵皮影表演:坐槽,也叫打后台,坐在后台的最后面,负责敲锣、打碗碗、击铙、打梆子等5件乐器:上档,主要负责拉二弦琴和吹唢呐:下档,主要负责拉板胡、长号和配合签手。 其实就是五个人,可是听起来像是一个乐队。
华县皮影不仅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古老的艺术品种,同时也是被国内外皮影界公认的所有中国地方皮影乃至世界皮影艺术种类之集大成者。因其最古老、最精粹、最成熟、最完美、最经典和最有资格代表中外皮影艺术的最高水平,被誉为中华戏曲之父和世界皮影之父。所以专家们认为,华县皮影在国内外皮影史的地位,近似于秦始皇兵马俑在中外考古史的地位。
山西皮影
在中国北部山西省的皮影严谨规范,艺术风格及工艺手段与陕西皮影相似。绘线以墨线代刀,在难以雕镂的微小装饰物上描绘,细致精彩。使用的颜料大多是艺人们自制的大红、大绿、杏黄等,色彩鲜艳明快、清雅大方,耐蚀而且长久不变形。
山西南部的皮影戏里,各种传统吉祥的图案,如福禄寿、五子夺魁、魁星点斗、八仙庆寿、麒麟送子、连生贵子常常出现在影人及道具中。人物服饰上也常见各类建筑、器具上的传统纹样,如d字不断头、富贵连年、如意长寿等。

4. 皮影戏是怎么表演的

皮影戏,旧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用蜡烛或燃烧的酒精等光源照射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以表演故事的民间戏剧

表演时,艺人们在白色幕布后面,一边操纵戏曲人物,一边用当地流行的曲调唱述故事(有时用方言),同时配以打击乐器和弦乐,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在河南、山西、陕西、甘肃天水等地农村,这种拙朴的汉族民间艺术形式很受人们的欢迎。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景物)制品的通用称谓。皮影戏是让观众通过白色幕布,观看一种平面人偶表演的灯影来达到艺术效果的戏剧形式;

而皮影戏中的平面人偶以及场面景物,通常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故称之为皮影。在过去还没有电影、电视的年代,皮影戏曾是十分受欢迎的民间娱乐活动之一。

(4)印尼的皮影戏用什么乐队演奏扩展阅读:

皮影戏的历史起源

皮影戏从有文字记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武帝爱妃李夫人染疾故去了,武帝的思念心切神情恍惚,终日不理朝政。大臣李少翁一日出门,路遇孩童手拿布娃娃玩耍,影子倒映于地栩栩如生。

李少翁心中一动,用棉帛裁成李夫人影像,涂上色彩,并在手脚处装上木杆。入夜围方帷,张灯烛,恭请皇帝端坐帐中观看。武帝看罢龙颜大悦,就此爱不释手。这个载入《汉书》的爱情故事,被认为是皮影戏最早的渊源。

5. 皮影戏的艺术流派

由于皮影戏在中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流派,常见有四川皮影、湖北皮影、湖南皮影、北京皮影、唐山皮影、山东皮影、山西皮影、青海皮影、宁夏皮影、陕西皮影,以及川北皮影、陇东皮影等风格各具特色的地方皮影。各地皮影的音乐唱腔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溢彩纷呈的众多流派。有沔阳皮影戏、唐山皮影戏、冀南皮影戏、孝义皮影戏、复州皮影戏、海宁皮影戏、陆丰皮影戏、华县皮影戏、华阴老腔、阿宫腔、弦板腔、环县道情皮影戏、凌源皮影戏等等。
河北、北京、东北、山东一带的各路皮影唱腔,虽同源于冀东滦州的乐亭影调,但各自的唱腔分别在京剧、落子、大鼓、梆子和民间歌调的滋润之下,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畅的平调、华丽的花调、凄哀的悲调不一而足。而其中唐滦地区的掐嗓唱法十分独特。 陆丰皮影戏是我国三大皮影系统之一的潮州皮影的唯一遗存,陆丰市皮影剧团是广东省唯一的专业皮影剧团。陆丰皮影戏一直在民间生存、发展,有古代闽南语系的基因,又得海陆丰民间习俗的孕育,唱腔音乐丰富,地方特色浓厚,绘画、雕刻精致,表演生动逼真,优雅可观。
陆丰皮影历史悠久,形成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普及于民国时期。新中国成立前夕的战乱时期,其他戏剧大部分停鼓散班,皮影戏班仍活跃在周边乡镇,可见皮影戏的群众基础深厚,有很强的生命力。新中国成立后得到复兴和发展,在绘画、音乐、制作、表演、效果及舞台灯光等方面,都为世人所瞩目,所到之处,深受广大观众的欢迎,少年儿童更为喜爱。演出区域不断扩大,不但到过粤北地区的各市、县及广州等地,还在福建几个市县留下足迹。陆丰皮影是一种传统民间艺术,具有杰出的历史价值、教育价值和艺术价值。 湖北皮影戏主要分“门神谱”(大皮影)和“魏谱”(小皮影)两大类:“门神谱”主要集中在江汉平原的沔阳(今仙桃)、云梦、应城等地以及黄陂、孝感、汉川等县的部分地区;“魏谱”皮影分布在鄂北和鄂西北的竹溪、竹山、谷城、保康、远安、南漳、襄阳、随州一带,其形制及风格与陕豫皮影相似,是陕豫鄂三地民间文化交流融合的结果。
身高二尺二寸左右(70至80厘米)的江汉平原“门神谱”(大皮影)则代表了鄂地皮影的主流,它比四川、陕西皮影高四寸,比鄂东皮影高二寸,高大的尺幅使其在视觉上更清晰。江汉平原地处荆楚腹地,北依汉水,南贯长江,是荆楚文化的发源地,楚文化底蕴丰厚,古代的青铜、竹木硬雕和皮革、沔阳雕花剪纸等软雕工艺为皮影的诞生准备了良好的前提条件。据说在明成化年间,在竹溪丰坝乡和中峰镇就有皮影戏班。鄂西北一带有“西革”、“汉革”两种影戏班。“西革”影偶小巧,唱“山二黄”腔,属陕西影系;“汉革”影偶较大,唱本地高腔,应属江汉平原影系。
江汉皮影尤以沔阳皮影戏最为着名,它融传统绘画、雕刻、美术于一体,集电影、电视动画于一身,具有浓郁的民族气息,是我国艺术菀里的一朵奇葩。沔阳皮影戏中的各种人物、动物和道具是用牛皮采用沔阳雕花剪纸的工艺手法精心雕刻而成。用上等黄牛皮为原材料,正派人物用阳刻手法,花脸、丑角等用阴刻手法,各行当脸谱造形和行头源于戏剧,文影装一只手,武影装两只手,雕刻工艺总体上讲究圆润,既要有装饰美,也要充分体现夸张、浪漫的手法。操作技巧分“生、旦、净、丑”四大角色的种类、武打招势及现代皮影人物操作。
沔阳皮影戏内容丰富,有楚汉相争、三国、水浒、西游等300多个剧目。这些“剧本”实际上只有剧目的条文,在表演时全靠艺人根据历史故事展开情节和刻画人物,唱、做、念、打浑然一体,其口头文学艺术形式是江汉平原皮影戏的又一主要特征。
沔阳皮影戏的唱腔以渔鼓腔、歌腔为主,配打击乐伴奏,以一唱众和的形式进行演唱。渔鼓皮影以沔阳渔鼓调为主腔,后又融合了沔阳花鼓戏、汉剧、楚剧等唱腔,具有节奏欢快活泼、曲调高亢、豪放等特点艺人.根据呆(音ái)口本子中的条子(梗概)临场发挥,通常是一韵到底、通俗易懂。有时还即兴添进“浩水词”或“搭白”,如“唱了这一会,茶水无一杯,虽说东家茶水贵,可用罐子煨”。“歌腔”中的鸡鸣腔,高亢委婉、圆润激昂。凡学唱者,必先学会“公鸡打鸣”,以雄鸡鸣叫发音为起音,尾音为拖腔,跳度高达17度,源于东周时期的楚国《四面楚歌》,是我国传统音乐中的活“化石”。
诙谐幽默、令人捧腹,观众百看不厌。有民谣这么说:“看牛皮(指皮影),熬眼皮(打瞌睡),摸黑回家撞鼓皮(墙壁),老婆挨眉(批评)捏闷脾(受气)”,足见江汉平原皮影的魅力。
2012年7月,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走进仙桃,专题拍摄了沔阳皮影戏的纪录片,并向海内外播出,极大的提升了沔阳皮影戏的知名度。仙桃市共有皮影艺术团20多个,皮影艺人近300人,常年活跃在街头、乡里,往日的“五里三台唱花鼓,村村垸垸演皮影”的盛景,又在仙桃大地重现。 山西皮影严谨规范,艺术风格及工艺手段与陕西皮影相似。皮影的用线除了虚线、实线之外,虚实线、绘线及暗线的运用更为别致。虚实线常用于皇宫贵族的建筑、摆设、衣饰等,显得富丽堂皇;绘线以墨线代刀,在难以雕镂的微小装饰物上描绘,细致精彩。使用的颜料大多是艺人们自制的大红、大绿、杏黄等,色彩鲜艳明快、清雅大方,耐蚀而且长久不变形。《拾玉镯》为传统戏曲,剧情描写的是陕西世袭指挥傅朋游孙家庄偶遇少女玉娇,两人互生爱慕,傅朋赠玉娇一只玉镯,玉娇羞不敢受,傅朋乃遗玉铸于地,被玉娇拾去。此景为刘媒婆所见,故意向玉奴戏笑并应允为其撮合。图中即描写剧中最精彩的一幕。
晋南皮影
在晋南皮影戏里,各种传统的图案福禄寿、五子夺魁、魁星点斗、八仙庆寿、麒麟送子、连生贵子常常出现在影人及道具中。人物服饰上世常见各类建筑、器具上的传统纹样。《含嫣梳妆》表现了少女端坐于镜前调朱弄粉的情景。皮影艺人巧妙地表现了少女梳妆时,镜中人与镜外人的照应,在上演时,二者动作的一致更显出艺人的匠心独运。富有晋南风格的皮影雕刻玲陇,彩绘精致的桌、椅、箱、柜及古朴的器皿等有也疏密有致,既丰富又概括完整。少女的服装、桌、凳图案刻搂的精美细致令人由衷赞叹。
孝义皮影
据历史考证,孝义皮影已有2400年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春秋时期,即公元前445年至公元前396年期间,孔子的得意门生子夏在孝义讲学,为吸引更多人听他的演说,曾在夜晚利用“影乐”的形式聚众讲学。由于子夏从师于孔子,也会“乐、琴”,以影乐形式设讲,寓教于乐中,使“设教、乐琴、影乐”融为一体而成为“影、乐、教”的完善影戏形式。子夏讲学被当地人所喜爱,当地人学会了表演影乐的技法,随着时间的推移,影乐教的形式在当地变为影戏,这就是最早的孝义皮影戏。
清徐皮影
清徐常丰村的皮影戏可追溯到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县志记载,当时的皮影戏团体有四五个。
一套皮影,一块白布,夜幕低垂时,二胡悠悠,两手托起千秋将,灯影照亮万古人。皮影戏形象夸张,人物画稿通常是民间艺人代代相传的。皮影人物由头、臂、手、身等8个部分组成,经过选皮、画稿、镂刻、敷彩等8道工序制作而成,过程极为复杂。
常丰皮影
常丰村皮影选用小公牛皮,厚薄适中,质坚而柔韧。把选好的牛皮放在凉水里浸泡两三天后,用刀刮薄,每刮一次再用清水浸泡,直到第四次薄至透亮为止。然后将牛皮分解成块,用湿布包裹,加油汁推按,解除皮质的收缩性,使之平展光滑。再根据画稿描绘图样,开始镂刻。镂刻是最难的工序,刀具有数十种,分宽窄不同的斜口刀、平口刀、圆口刀、三角刀、花口刀等,使用方法也格外讲究。平直的线条用平口刀的刀尖扎、推,曲折多变的花纹用斜口刀刻、裁,圆形花纹则需要用圆口刀去凿。做成一个皮影,通常要手工雕刻3000余刀。 《北京西派皮影遗珍》北京西派皮影,亦称北京皮影西城派,是北京地区最早的具有都城特点的城市皮影,是北京皮影的代表和主流。
据现有资料显示,北京皮影始于900多年前的辽金时期。当时,中原北宋朝皮影艺术已发展成熟。耐得翁《都城纪胜·瓦舍众伎》载:“凡影戏……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其话本与讲史书者颇同,大抵真假相半。公正者雕以正貌,奸邪者与之丑貌,盖亦寓褒贬于市俗之眼戏也。”吴自牧《梦粱录·百戏伎艺》记:“更有弄影戏者,元汴京初以素纸雕镞,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装饰,不致损坏……。”
北京西派皮影经过数百年的发展进步,继承和保留了山陕皮影、河南江浙皮影、滦州东北皮影等的精华与特点,形成了具有都市京味儿的北京皮影,强调精致、注重表现、富于变化、讲究透视效果是其艺术的主要特色。
经过抢救性修复整理,下苇甸皮影已经进入博物馆科学保护系列。在保护珍贵文化实物遗产的基础上,同时也存留了难得的皮影雕刻工艺、表演技巧和大量专业资料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皮影戏传入成安时间较早。据1975年县文化馆“皮影调查”显示,皮影戏可能在宋朝时就已传入成安,明万历年间在丁庄村已有流传,清干隆时期丁庄皮影第四代宗师、人称“活猪八戒”的宁老和“北乡义庙会斗神汉”的故事至今令人津津乐道。
成安的皮影均采用牛皮刻制(其他地区的皮影大都用驴皮制作),造型苍老古拙、意趣淳朴有力。影人高约50公分左右,生、旦、净角高大,小丑、小妖等角色要小一些。除刻人物之外,还要刻制云朵、桌椅、动物、水族、城楼、房屋等道具、背景,造型相当丰富,除净角、丑角用阴刻与阳刻相结合之手法刻脸谱外,生角、旦角用镂空雕刻,显得空灵、爽洁。人物的头像是活的(单独的),能随意拔出与身子分离。众多的角色头像可根据剧情的需要,及文武服装的变化,随时更换不同的身子,而行当相同、服装类似的人物也可任意更换头像。
成安的皮影戏除孙横城皮影剧团配唱“四股弦”外,其他都配唱“淮调”。“淮调”为流传在河南周口地区淮宁县一带的稀有地方剧种,属梆子腔体系。其唱腔高亢粗犷、质朴健朗,有着独特的地方色彩和浓郁的乡土气息。 在印尼不少地方,皮影戏至今仍然是神圣的,是许多宗教仪式和节日庆祝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皮影戏在印尼被称作wayang kulit,wayang的意思是“影子、灵魂”,kulit的意思是“皮”。在布幕上活灵活现的皮影曾长期被视为神灵和祖先的灵魂。 。

6. 想去巴厘岛

美食

1、沙爹(Sate)——将鸡、牛、猪或虾子等用炭烤成的肉串,搭配花生酱食用,口味不错;

2、Gado-Gado蔬菜色拉、Nasi Goreng印尼炒饭并不美味,但名气很响;

3、有二项巴厘岛特产绝不可错过:BabiGuling脆皮烤乳猪和鸭肉名产Bebek Betutu,裹上香蕉叶、药草和香料后以文火烘烤成。

4、啤酒——最受欢迎的当地品牌有Bintang,Anker和BaliHai;

5、米酒和果酒——建议品尝巴厘岛的Hatten玫瑰红酒,还有Tuak棕榈甜酒(由椰子棕榈花汁液制成)和Brem(用黑糯米和椰汁发酵而成)。最受外国观光客欢迎的是Arak,一种无色、无糖的酒精饮料,取Brem或Tuak蒸馏制成,通常加冰块饮用。上述饮料只要不混合饮用,隔天绝不会有宿醉现象,因为其酒精含量只有5%,女生也可放胆一试;

6、矿泉水——最流行Aqua牌,由雀巢公司出品。

娱乐

夜生活以Kuta海滩附近的最为着名,现在已延伸到Legian和Seminyak大街。有名的酒吧为Goa2001、JayaPub;过半夜12 点以CafeLuna最为热闹;凌晨2-3点大多数的店都关门,在Mama’s仍有一大堆夜猫子继续畅饮直到太阳出头。Gado Gado和66-Double Six是最火的两个Disco,很多的座位还提供简单快速的宵夜。

巴厘岛的夜有着愈夜愈美丽的人声沸腾,我钟爱特色酒吧ApacheReggaeBar,独有当地乐队演绎热带风情的雷鬼音乐,不要怕羞,和着动感音乐和各路朋友舞成一片喽! 紧邻Kuta海滩的五星级酒店Hard Rock Bali是美国Hard Rock的连锁,其专设Boom Box录音室配备专业的录音设备和录音师,可以录下你度假时的美妙歌声,为你的假期刻上完美的记忆。建议在演唱开始前,再加两句刚学会的印尼话:早安 Selamat Pagi和谢谢Tarima kasih!标准读音可请教当地的录音师。

购物

Kuta和Legian地区是购物的好地方,价格远较酒店中的便宜,我曾在此购进几双新款的Nike和Reebok,价格较上海低1/3以上,但也需货比三家。巴厘岛特色的工艺品、旅游纪念品建议在前往乌布(Ubud)的沿路和乌布地区的市场购买,那里有质优价廉的古董和半古董家具,各式绘画、木雕、石雕、面具和编纺织品等。巴厘岛大部分商店都可以讨价还价,但在最受欢迎的品牌购物中心Kuta Square和Matahari Department Store购物是不还价的。

交通

有时间建议背上背包各处走走或借辆自行车慢慢骑,可一路免费享用巴厘灿烂阳光和清新空气。而巴厘岛的交通费其实较便宜,计程车按表计费从2,500 卢比亚起跳,之后每公里1,000卢比亚,通常坐一趟大约需要5,000~20,000卢比亚(合人民币5-20元)。提醒你一定搭乘蓝色计程车(即 BlueBird),因为该公司的司机安全也有礼貌。

出于各种安全因素的考虑不建议搭摩的,但Legian大街的观光马车也可让你找到另一番风情,只是需要略谈价钱。若您有国际驾照,可以租用摩托车和汽车,租车尽量去有信誉的大公司并做好事先汽车检查和买上保险。

休闲

很多人是专程冲着巴厘的SPA而来,这里从一般价位的入门级到五星酒店的超豪华级都有,环境和服务完全不同,强烈建议找个在海边或林子里的SPA,泡他个完完全全,这是至高享受。

文化

文化人不可错过巴龙舞(Barong Dance)和皮影戏(Wayang Kulit)。巴龙舞是描述象征混乱和毁灭(“Rang-da”)二股力量,以及秩序(“Barong”)之间的冲突的巴厘地方舞蹈。常规皮影戏(Wayang Kulit)是印尼皮影戏的一种,以镀金和彩饰皮雕制成的玩偶,在灯光照射下的用阴影表演。另外,您也可去BALI CLIFF尝试一边欣赏巴厘岛常规舞蹈表演、一边享用豪华自助晚餐,这个“Cave Night”,花费需40-50美元,别有风情。

友情备忘录

1、分别前往Nusa Dua努沙杜阿、库塔Kuta和Sanur萨努儿海滩,体验不同的海滩情趣,不要忘记在Jimbaran金巴兰海滩享用日落晚餐;

2、去巴厘的首府Denparsar登巴萨,看看当地巴厘人的生活;

3、巴都布兰的石雕Batubulan,Celuk杰卢的银器和马斯Mas的木雕相当闻名,但最好不要在当地导游推荐的商家购买;

4、从巴都尔火山去乌布的路上,一路有许多小店,前店后作坊式的,是选购当地工艺品的好地方。也得当心路边小贩的强卖;

5、乌布Ubud在巴厘岛的中部,是个幽静的小镇,也适合购置纪念品,有时间在那住一晚。当地的莲花餐厅很有名;

6、塔纳洛特海神Tanah Lot庙是个看日落的好去处。

另:佰程旅行网现在推出包机前往巴厘岛 你可以咨询下的
祝:新婚快乐 白头偕老

佰程旅行网是中国领先的在线出境旅游服务提供商,以全面、体贴的专业服务和系统、准确的出境旅行资讯,向国内超过26个省76个城市的会员提供集全球签证办理,国外酒店预订,完全自由行,参团出境游在内的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每年为超过60000人提供出境旅游服务,累计服务超过1500000人次,被誉为中国出境旅行专家

品质保证 国家5A级旅行社,十大出境游旅行社等众多殊荣,值得信赖。 诚信积累 25年的专业积累,已经为超过50多万的用户提供过各类出境服务。 专业快捷 400电话系统、在线电子商务交易系统轻松线上预订,线上支付。

7. 关于皮影、皮影画和皮影演奏乐器的详细资料

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相传皮影戏产生于汉代(公元前200年),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死后,汉武帝思念成疾。宫中有个叫少翁的人,用素纸剪成李氏人形,将纸放在灯前投影到帷幕上,武帝看后,似见到李氏一样,病渐好。这便是皮影戏的雏形,后来发展成为皮制,再配上音乐、唱腔,慢慢形成了皮影戏。兴盛于隋唐,到公元十世纪宋朝进入极盛时代,着名的《清明上河图》上已有多处皮影戏演出情景。中国皮影艺术从十三世纪元代起,流传很广的一种民间艺术,并远播海外,成为世界性的艺术。还随军事远征并海陆交往,相继传入了波斯(伊朗)、阿拉伯、土尔其、暹罗(泰国)、缅甸、马来群岛、日本以及英、法、德、意、俄等亚欧各国。

皮影俗称“灯影戏”,又有“电影始祖”之美称。皮影是中国民间广泛流传的皮影戏的表演道具,而皮影则是中国古老而精美的傀儡戏,它是利用灯光将兽皮雕刻的各种人物雕像、景物映在幕布上演出,故而得名。法国史学家乔治·萨杜尔称它为“世界电影的始祖”。皮影与民间剪纸艺术相通,它吸取了剪纸的艺术方法,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富有韵律,花纹图案富有装饰性。是中华民族传统戏剧之一相传皮影起源于汉代(公元前200年),兴于隋、唐、宋。发祥于我国的陕西,而成熟于唐宋时代的秦晋豫,极盛于清代的河北。

早在两千多年前《墨子》书中已对光影现象作科学研究,群众则早已用纸或皮张剪成人形,以光投射其影于墙取乐,唐人小说即有术士剪纸成月形贴于壁上并引唐明皇游月宫的神话,即是民间影戏的反映。可证皮影原从纸影发展而来,而纸影实自燃火取影之彩灯变出,《广德神异录》:“唐明皇于正月望夜,上阳宫大陈影灯,设庭燎,自禁门望殿门,设蜡炬,莹煌如昼,”可知皮影戏是古时元宵观灯发展至市民文艺的产物。为使影子活动而加关节,为让影像美观而加镂刻成花,为求影像空灵而用处理成半透明的牛、驴皮加彩,发展成现在的皮影戏。

南宋耐得翁《都城纪胜》:“凡影戏乃京师人初以素纸雕镞,后用彩色装皮为之”。宋周密《武林旧事》:“影戏有三贾三伏”。可见宋代皮影戏不仅已很发达,并有专事皮影的名家了。《茶香室丛钞》:“元吴自牧《梦梁录》云:更有弄影戏者,汴京初以素纸雕簇,自后人巧工精,以羊皮雕形,用以彩色妆饰,不致损坏,公忠者雕以正貌,奸邪者刻以丑形”。

中国是皮影的故乡,中外收藏者都以能得到一套或一件中国皮影艺术品为荣。然而随着电影、电视和网络的普及,皮影戏这个曾经遍布神州的民间艺术逐渐衰落,致使皮影艺术几乎失传。目前仅存北京、唐山、哈尔滨、华县、长沙等五个皮影剧团。同时,由于透过不同历史时期的皮影,人们可以了解当时民间艺术水平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和艺术价值,因而皮影的收藏正日益受到重视。原邮电部曾于1955年发行了《中国皮影》特种邮票(面值160分)共4枚(陕西东路、河北滦县、山西孝义、四川大邑皮影),更是受到收藏爱好者的普遍欢迎。皮影,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和欣赏价值,而且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收藏价值。如今,那些有故事情节的古旧大幅皮影及画面上有布景、人物、树木等场面的皮影,正成为收藏投资者的热门珍品。其次,可表演的完整的皮影也备受收藏者青睐。

陕西皮影

据考证,陕西关中(西安)地区为皮影发祥地,至今仍在民间流传。由于我国幅员广大,所以皮影艺术在不同地区,发展成了许多风格各异的不同流派。就皮影人物的造型而言,地域性特征也十分鲜明。从大范围上讲,我国西北与东北部两大区域,都各自形成了成熟的独立、完整、系统的美学模式,二者都是中国皮影形象的代表。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不同,皮影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地方特点。如四川皮影尤存汉魏石刻简约纯朴的古韵;陕西皮影留有唐宋壁画雍容华贵的遗风;河北滦县皮影可觅明清仕女画俊俏的芳姿,可谓春兰秋菊,各显其美。

以陕西为代表的中国西北部地区传统皮影,人物造型的特点是精细秀丽。对生、旦采用阳刻空脸。身条纤瘦,莲指修长。其脸形为高额头、直鼻梁、点红小口,细眉细眼。面容轮廓线不涂色。人物的长须长发常是用真头发贴上去的。男角靴底是前脚平后脚翘,带有动感。而以河北为代表的中国东北部地区的传统皮影,人物造型是淳朴粗犷而不失典雅。人物身条浑厚,手指若伸若握抽象简洁。生、旦阳刻空脸的脸形为6字形通天鼻,红唇尖翘,环眉凤眼。面容轮廓线着黑色,于幕前观看十分清晰透亮。人物的长须长发也是皮刻而成,除甩发用黑线制作外,一般不用真发。男角两脚靴底都在同一水平线上,以便在表演时静动分明。明清时期是皮影戏的鼎盛时期,至民国和新中国建国初期,长盛不衰。陕西、四川、河北、甘肃等都是皮影戏表演的活跃地区。

皮影戏的演出:

由于皮影戏中的车船马轿、奇妖怪兽都能上场,飞天入地、隐身变形、喷烟吐火、劈山倒海都能表现,还能配以各种皮影特技操作和声光效果,所以演出大型神话剧的奇幻场面之绝,在百戏中非皮影戏莫属。

皮影戏的演出,有历史演义戏、民间传说戏、武侠公案戏、爱情故事戏、神话寓言戏、时装现代戏等等,无所不有。折子戏、单本戏和连本戏的剧目繁多,数不胜数。常见的传统剧目有白蛇传、拾玉镯、西厢记、秦香莲、牛郎织女、杨家将、岳飞传、水浒传、 三国演义、西游记、封神榜等等。

皮影戏的流派与唱腔∶

由于皮影戏在我国流传地域广阔,在不同区域的长期演化过程中,其音乐唱腔的风格与韵律都吸收了各自地方戏曲、曲艺、民歌小调、音乐体系的精华,从而形成了溢彩纷呈的众多流派。在秦、晋、豫一带的各路皮影流派中,有弦板腔、阿宫腔、碗碗腔、老腔、秦腔、南北道情、安康越调、商路道情、吹腔等十多种,曲牌甚多。演唱时还常用和声接腔、帮腔和鼻哼余韵的唱法,拖腔婉转悠扬非常动听。

而河北、北京、东北、山东一带的各路皮影唱腔,虽同源于冀东滦州的乐亭影调,但各自的唱腔分别在京剧、落子、大鼓、梆子和民间歌调的滋润之下,又形成了不同的流派。流畅的平调、华丽的花调、凄哀的悲调不一而足。而其中唐滦地区的掐嗓唱法十分独特。 其他如湖南、湖北、江浙、福建各地,皮影戏音乐及唱腔也都带有本地地方特色。

在皮影戏的白幕上,虽然舞动的都是平面偶人之影,但其音乐与唱腔却能使人情绪起伏。喜可让人心舒气爽,悲能催人泪下,动人万分;真是演尽世间悲喜事唱尽天下欢乐歌。皮影民族的精粹国传之宝,千年文化艺术的结晶,作为皮影之乡我们致力于将皮影艺术推广成为世界性的艺术,弘扬民间皮影艺术,使得古老皮影“古为今用”。

http://www.piying.net/Index.html

8. 印度尼西亚音乐

印尼的民族音乐珍品-甘美兰音乐

一谈到印尼音乐,人们就往往会想到《宝贝》、《星星索》、《梭罗河》、《莎里楠蒂》等歌曲。这些印尼歌曲的确是以优美的旋律、徐缓的节奏和独特的风味,将人们带进了梦幻般美丽的南洋风光中。

但是印尼音乐中历史最悠久,最有特点,并在世界上影响最大的却是甘美兰。甘美兰是印尼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乐队,它所演奏的音乐也称为甘美兰。甘美兰乐队及其音乐大约在15世纪时形成,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它深深植根于印尼的泥土中,在民间有着深厚的基础。据本世纪廿年代统计,当时仅在爪哇岛上就有二万个甘美兰乐队。

甘美兰乐队的乐器种类很多,大致可分为:演奏旋律的敲击乐器:“波南”、“沙隆”、“根德尔”、“干邦”和掌握节奏的敲击乐器:“根当”、“刚”和“克农”。以及其他管弦乐器:“苏铃”、“拉巴布”、“格渣比”等。

甘美兰音乐大都采用有半音和无半音的两种五声音阶,但它的律制(即音与音之间的距离)与12平均律不同,有点接近五平均律,初听时不很习惯。演奏甘美兰时还要遵循一种称为帕台特的调式,它与印度的拉格相类似,表现不同的情绪要采用不同的帕台特。甘美兰乐队中还有少量的歌唱家。

甘美兰是一种由多种乐器合奏,并加上人声构成的多声音乐。它既不是齐奏,也非欧洲式的和声,对位。它的音乐织体复杂交错,演奏时还带有一定的即兴性,即在核心旋律的基础上进行即兴演奏。甘美兰音乐的核心旋律约有4000首,现在常用的有1000首。

甘美兰音乐十分丰富,它是印尼的艺术瑰宝。音色十分多样:清脆的竹板和响亮的金属板,嘹亮的高音和深沉的低音,低沉的鼓声和柔和的笛声,威严的锣声与纤细的女声齐唱……这些构成了鲜明的对比,使人们能在音响的调色板上描绘出多种多样的色调和变化。此外甘美兰乐队演奏时力度变化也很大,有人认为就音量变化的幅度而言,甘美兰乐队并不亚于现代管弦乐队。有时,音乐就像暴风骤雨突然袭来,震憾了大地,但往往又在转瞬之间变为轻轻抚击,纤细温柔,十分宁静。

印尼的甘美兰音乐遍布全国各地,它的用途也十分广泛,常为舞蹈、戏剧、皮影戏伴奏,并在幕间休息时单独演奏,过去还常在各种宗教仪式,迎送贵宾及举行火葬时演奏。各地的甘美兰也有不同的风格,最有代表性的是信奉印度教的巴厘岛甘美兰音乐充满生活气息,活泼,欢快。而爪哇岛的甘美兰音乐由于宫廷的影响,显得典雅,文静。

1989年在法国世界博览会上,印尼的甘美兰音乐使人耳目一新,法国印象派作曲家德彪西对此印象很深,他从中汲取灵感,进行了新的创作。

荷兰的民族音乐学家孔斯特和当代美国民族音乐学家胡德都对甘美兰进行了彻底、深刻的研究,写出了专着。现在甘美兰音乐已成为世界民族音乐中最主要的类型之一。美国的胡德还将甘美兰音乐引入美国大学音乐系的课堂,让学生们亲自参予演奏另一种文化的音乐,进一步从感性上理解、把握这种风格。据说现在美国各大学中有120套甘美兰音乐队。其他国家如加拿大、英国、荷兰、瑞典、德国、法国、以色列、澳大利亚、新西兰、菲律宾、马来西亚、也都有甘美兰乐队,在亚洲地区日本的甘美兰乐队最多,约有18套。总之,当代世界各国最熟悉的东方音乐就是印尼的甘美兰,这是毫无疑问的。

推荐五首印尼民歌----莎里楠蒂,宝贝,星星索,梭罗河,衷心赞美.
五首歌下载地址http://mp3..com/m?f=ms&tn=mp3&ct=134217728&lf=&rn=&word=%D3%A1%C4%E1%C3%F1%B8%E8+&lm=-1

阅读全文

与印尼的皮影戏用什么乐队演奏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用越南语来唱你的眼睛 浏览:679
如何加入美丽中国 浏览:776
英国的坦克是什么时候投入战斗的 浏览:292
伊朗哪个国家油田最大 浏览:75
印尼驾照换国内驾照怎么办理流程 浏览:710
越南拍照用什么app 浏览:974
到印尼雅加达落地签多少钱 浏览:866
伊朗这些国家为什么长年有战争 浏览:925
印尼的燕子叫什么意思 浏览:796
印度有多少军人被枪杀 浏览:395
越南一个亿等于多少兆 浏览:907
手机印尼巴士怎么添加皮肤 浏览:656
为什么英国室内没有空调 浏览:908
2021年宜家中国有多少家 浏览:227
从新疆怎么到伊朗 浏览:730
英国农村人吃什么 浏览:349
印尼哪里旅游比较好 浏览:570
越南战士每月补贴多少 浏览:424
全中国人有多少种姓 浏览:222
中国的蝗虫都有哪些 浏览:7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