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土地资源有哪些保护措施
土地资源保护的根本措施是植树造林,对已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要坚持因地制宜、合理耕种、保护培养,节约用地,并防治土地沙化、盐碱化;对已开垦的土地,如山地、海涂等必须进行综合调查研究,作出全面安排和统筹规划,使海涂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
Ⅱ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有哪些
保护水资源有以下几点措施:
1.要保护水就要保护环境,清理水源垃圾,不要随意倾倒生活垃圾,从源头净化水源。
2.减少污染,是水质的关键保证,监督工业随意向河道排放污水。
3.保护树木,不要滥砍伐森林,阻止水源的枯竭。
4.开拓创新,引用新技术,新设备,处理净化好水质,提高水的再循环,再利用,使其发挥最大功效。
5.加强保护水资源宣传力度,让全民行动起来,保护好我们懒以生存的地球、保护好与我们生命息息相关的、珍贵的水资源。
Ⅲ 为了抵御自然灾害,印度人民怎么了有什么措施
为抵御水旱灾害采取的措施:修了很多水利工程,如北部恒河、印度河流域的规模庞大的灌溉系统,南部的防旱贮水池等。修蓄水池,储存雨季多余的水等。
Ⅳ 基坑保护措施有哪些
导致基坑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基坑开挖放坡不够,没有按照土的类别和坡度容许值、规定的高宽比进行放坡,造成基坑坍塌。
(2)基坑边坡顶部超载,或由于震动破坏了土的内聚力,引起土体结构破坏,造成滑坡。
(3)由于施工方法不正确、开挖程序不对、超标高挖土、支撑设置或拆除不正确、排水措施不力以及解冻造成的坍塌。
针对以上问题,为保证基坑工程的安全施工顺利进行,应结合基坑支护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制定施工方案,并采取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
1、施工方案
基坑开挖之前,要按照土质情况、基坑深度以及周边环境确定支护方案,其内容应包括:放坡要求、支护结构设计、机械选择、开挖顺序、分层开挖深度、坡道位置、车辆进出道路、降水措施及监测要求。
2、临边防护
当基坑施工深度达到2m时,对坑边作业已构成危险,按照高处作业和临边作业的规定,应搭设临边防护设施。基坑周边搭设的防护栏杆,从选材、搭设方式及牢固程度都应符合《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
3、坑壁支护
不同深度的基坑和作业条件,所采取的支护方式也不同。
(1)原状土放坡
一般基坑深度小于3m时,可采用一次性放坡。当基坑深度达到4~5m时,也可以采用分级放坡。明挖放坡必须保证边坡的稳定,必要时需采用打桩、土钉墙或地下连续墙方法来确保边坡的稳定。
(2)坑内支撑
坑内支撑可采用单层平面或多层支撑,支撑材料一般采用型钢或钢筋混凝土,在架设支撑时必须注意支撑的安装及拆除顺序。尤其对于多层支撑要加强管理,混凝土支撑必须在上道支撑强度达80%时才可挖下层;型钢支撑严禁在负荷状态下焊接。
排水措施
基坑施工常遇地下水,尤其深基坑施工处理不好不但影响基坑施工,还会给周边建筑造成沉降不均的危险。对地下水的控制方法一般有排水、降水。
坑边荷载
坑边堆置土方和材料包括沿挖土方边缘移动运输工具和机械不应离槽边过近,堆置土方距坑槽上部边缘不少于1.2m,弃土堆置高度不超过1.5m。
6、上下通道
(1)基坑施工作业人员上下必须设置专用通道,不准攀爬板、脚手架以确保安全。
(2)人员专用通道应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确定,其攀登设施可视条件采用梯子或者专门搭设,应符合高处作业规范中攀登作业的要求。
7、土方开挖
(1)所有施工机械应按规定进场,经过有关部门组织验收确认合格,并要留有记录。
(2)机械挖土与人工挖土进行配合操作时,人员不得进入挖土机作业半径内。必须进入时,待挖土机停止作业后,人员方可进行坑底清理、边坡找平等作业。
(3)挖土机不能超标高挖土,以免造成土体结构破坏。坑底最后留一部分土方由人工完成,并且人工挖土应在打垫层之前进行,以减少亮槽时间。
8、基坑支护变形监测
基坑开挖过程中,应对基坑进行信息化监测,主要针对于支护体系的变形情况、基坑外地面沉降或隆起变形以及临近建筑物动态。出现超限变形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确保施工安全。
9、作业环境
基坑施工时,地下作业条件不应被忽视,坑槽内作业也不应降低要求。
(1)人员作业时必须有安全立足点,脚手架搭设必须符合规范,临边防护必须符合要求。
(2)交叉作业、多层作业,上下设置隔离层。垂直运输作业设备也必须按照相应的规范进行检查。
(3)深基坑施工,电箱的设置及周围环境以及各种电气设备的架设使用均应符合电气规范规定。
Ⅳ 人类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有哪些
比如 1、节约用水。
2、治理污染。
3、建设水利设施。
4、宣传环保思想。
Ⅵ 印度为防止季风气候带来的影响,应采取哪些措施
1:水!水利工程,引水灌溉。2:土:盐碱化问题,采用滴灌。 3、因地制宜。印度大部分属于热带季风气候,在沙漠地区种棉花,恒河和印度河附近种水稻。4:技术,培养高科技人才。 推广机械化生产
Ⅶ 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犀牛保护方面的措施有哪些
其他国家和地区在犀牛保护方面的措施有:
在亚洲,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实施苏门答腊犀牛的就地保护国际合作项目,组建有效的反盗猎队伍。苏门答腊岛和爪哇岛的犀牛保护单元(RPU)已经成为当地反盗猎的主力军,其工作的开展与犀牛的生存息息相关。与此同时,印度尼西亚和马来西亚也在积极推动苏门答腊犀牛的人工驯养繁殖,并在技术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美国辛辛那提动物园在2001年和2004年分别有苏门答腊犀牛成功诞生(Khanetal,2004),其中的1只犀牛后来返回到苏门答腊岛的一个繁殖中心。在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和其他非政府组织的支持下,印度和尼泊尔政府也已采取有力的措施,印度犀牛的种群在逐步增长,2011年尼泊尔实现犀牛的“零偷猎”。
在非洲,对犀牛栖息地种群的监测工作,为种群的生态管理提供了良好的依据,以帮助种群快速增长,如将分布过密的犀牛转移到其他地方建立新种群。另外,有效的措施还包括加强反盗猎,并鼓励当地社区也加入犀牛的保护中来,如在纳米比亚的Kunene地区。目前,非洲有很多区域性的犀牛保护机构,如南非发展共同体(SADC)的犀牛保护区域项目和犀牛管理集团以及南部非洲犀牛和大象安全组/国际刑警组织环境犯罪工作组。IUCN物种生存委员会(SSC)非洲犀牛专家组是非洲犀牛保护的协调机构。
Ⅷ 保护水资源的措施有哪些
1、实行严格用水管理。依法推行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制度。对建设项目取水、用水实行水资源论证制度,强化取水许可审批,从源头上抑制不合理的用水需求。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分水方案,在黄河流域实行了取水总量控制。
2、加强水污染防治。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推进清洁生产,淘汰关闭浪费水资源、污染水环境的小企业。开展重点流域、区域的水污染防治工作。组成国家水环境质量监测网,建成水质自动监测站,实现了监测数据实时传输。在重点流域、敏感水域初步建立了环境应急体系,提高了对突发性污染事件的应变能力。
3、强化水资源保护。核定了三峡库区、黄河干流、淮河流域、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及中线水源区等水域纳污能力和限制排污总量意见。完成全国入河排污口普查,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组织淮河等流域水污染联防,开展淮河水质监测预报、闸坝防污调度等工作。
4、加大了非传统水源开发利用力度。按照人水和谐的理念,积极探索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的转变,通过完善防洪和抗旱调度方案,科学调度,运用河道、洼淀蓄滞洪水,开发利用洪水资源,回灌地下水。
5、推进工业和城市节水。出台了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有关政策,明确提出工业节水的目标和具体政策措施。禁止引进高耗水、高污染工业项目,鼓励发展节水高效、高新技术产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
Ⅸ 对于古井的保护,可以采取哪些具体的保护措施希望专业人士解答
1.建造围栏,并插上介绍该古井相关信息的牌子,形成文物景观
2.用玻璃将其罩住,让人们透过玻璃观赏,也别有一番情趣,但价格稍高
以上方法都要将其周围地面修葺整齐,最好铺上地板砖
Ⅹ 基坑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1、基础施工前必须进行地质勘探和了解地下管线情况,根据土质情况和基础深度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施工方案应与施工现场实际相符,能指导实际施工。其内容包括:放坡要求或支护结构设计、机械类型选择、开挖顺序和分层开挖深度、坡道位置、坑边荷载、车辆进出道路、降水排水措施及监测要求等。对重要的地下管线应采取相应措施。
2、基础施工应进行支护,基坑深度超过5M的对基坑支护结构必须按有关标准进行设计计算,有设计计算书和施工图纸。
3、施工方案必须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审批,签字盖章后方可实施。
临边防护
1、基坑施工必须进行临边防护。深度不超过2M的临边可采用1.2M高栏杆式防护,深度超过2M的基坑施工还必须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做封闭式防护。
2、临边防护栏杆离基坑边口的距离不得小于50cm。